跳至內容

2021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2020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袁劍
2022年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伊川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2月2日在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回顧2020及「十三五」,我們砥礪奮進,步履鏗鏘育先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伊川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內外部環境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決貫徹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決策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時艱,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常抓不懈固防線,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群策群力、聯防聯控,構築了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持續保持零疑似、零感染的平穩態勢,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抗疫答卷」。堅定不移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戴着口罩抓發展,各行業迅速復工復產,經濟運行快速重啟,短時間內止跌轉升、回穩向好,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

(二)調優結構增效益,產業支撐更加有力。聚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鋁及鋁精深加工、裝備製造等行業平穩增長,耐火材料產業逆勢上揚,伊電控股、洛耐希利科等31家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8.7億元,帶動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實施「三大改造」 項目18個,洛陽利爾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中赫非晶成為市「隱形冠軍」企業。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建設高標準農田13.5萬畝,實現糧食總產4.1億公斤;富硒農業呈現規模化、品牌化態勢,發展富硒穀子、紅薯等特色種植30萬畝,省富硒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基本建成,伊川小米被授予「名優特新」農產品榮譽稱號。文旅產業破題起勢,建業綠色基地獲評3A景區,龍鳳山景區基本完工,銀基文旅項目簽約落地。正商集團、河南建業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7.6%、78.4%;中原銀行入駐伊川,全縣貸款餘額增長8.5%;長申國際投入運營,萬海國際主體完工,華晟物流港成為洛陽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基地。

(三)創新驅動添活力,發展動能加速轉換。重點改革精準落地,政府系統事業單位改革順利實施,產業集聚區體制改革、農村集體經濟清產核資、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辦理行政許可16.2萬件;在全市率先實現企業開辦「一天辦結」,新註冊市場主體7168戶。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建成市級企業研發中心21家,王放團隊科研項目入選「河洛英才計劃」,盛鐵耐材成為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重點項目104個,達產見效26個;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個,總投資129.8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0.05億元;完成資本市場融資8.2億元,發行債券5.75億元;中鋼耐火材料產業園、白沙綠色鑄造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智能裝備產業園成為洛陽自創區伊川自主創新園。

(四)夯實基礎提內涵,城鄉融合提速發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備,彥博大道(文化路北延)、南環路、文正大道建成通車,伊龍大道(濱河東路)開工建設,縣城快速環線雛形顯現;改造老舊小區39個,新增停車位1350個,新建社區遊園6個、公廁5座,人民廣場、浥澗河濕地公園建成開放;敷設城區天然氣管網100公里、熱力管網7公里,劃設便民服務攤位14處,投放共享單車1900輛,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建鄉鎮污水處理廠4座,第三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改廁1.5萬戶,整治違法占地、私搭亂建1200餘處,半坡、鴉嶺等鎮區面貌顯著提升。郭木線改建竣工通車,省道319(夏宜線)改造、「四好農村路」建設順利推進;農配網改造、110千伏城西輸變電項目建成投用。

(五)聚力攻堅創佳績,生態環境更加靚麗。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伊電控股「公改鐵」主體完工,按時完成黃標車淘汰、控煤、「雙替代」等市定任務,PM10、PM2.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等主要指標實現「六降一升」。全面落實「河長制」,河道「四亂」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集中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源頭治理,萬安山礦山環境修復、半坡礦山生態修復如期完工;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依託國儲林項目,完成荒山、廊道等綠化造林6.39萬畝,發展苗木花卉1.4萬畝,綠化美化村莊66個。

(六)以人為本守底線,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堅持過「緊日子」,集中財力用於民生,縣財政民生支出36.6億元,占總支出的80.9%。辦理省市民生實事38項,城鄉低保完成提標提補,發放社保金7.26億元,新增城鎮就業14252人;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整合資金2.3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6個,實現剩餘人口全部脫貧。新建、改擴建各類學校59所,新區實驗小學實現秋季招生,老年體育公園建成開放,職教中心新校區快速推進,高考本科上線突破3000人;縣醫院擴容竣工投用,中醫院遷建加快實施,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17個,「互聯網+遠程醫療」實現鎮村全覆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明顯提升;改造村圖書室75個,縣博物館局部具備開放條件。「掃黑除惡」、安全穩定、社會治理、食品藥品監管等工作紮實推進,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七)守正創新轉作風,政府建設不斷加強。持續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牢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狠抓省委巡視問題整改,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政府部門作風明顯好轉。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憲法宣誓、政府法律顧問等制度,辦理行政複議、行政應訴43起,廢止(修訂)規範性文件80個。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辦理建議、提案336件;用好110聯動、百姓問政、營商環境測評等平台載體,公開信息211條,辦理群眾訴求1.3萬件。與此同時,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加強,第七次人口普查高質量完成,統計、氣象、人防、郵政、通信、地方志、廣播電視、防震減災、民族宗教、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20年各項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標誌着「十三五」的圓滿收官。五年來,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搶抓伊川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先後獲得省級文化先進縣、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等榮譽稱號,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

這五年是經濟運行健康平穩,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的五年。縣域經濟實力連年攀升,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年均增長7.6%,較「十二五」末增長44%;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75.7億元,年均增長7%;財政收入達到19.86億元,年均增長3.08%。三次產業結構由8.9:54.7:36.4調整為7.1:44.7:48.2,實現「二三一」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7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開發縣之一,特別是我縣被納入洛陽都市圈產業緊密圈,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這五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五年。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投入資金1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090個,解決飲水安全12.5萬人,改造危房4.7萬戶,建成就業幫扶基地216個,「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60個貧困村、69616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農村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提升,教育、醫療、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72億元,新增醫療、養老床位2600餘張,建成保障性住房2200餘套;新建、改擴建各類學校205所,新增學位近4萬個,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重大突破,高考成績穩居全市第一方陣;發放創業貸款7.24億元,新增城鎮就業4.22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1%、8.7%,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這五年是創新驅動持續發力,產業轉型提速增效的五年。堅持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活力,高新技術企業從1家增長到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無到有、達到350家,市級以上創新平台達到152個。政府機構改革、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等重點改革落地見效,「一門式」政務服務創新體系建設成為省市樣板。耐火材料產業轉型跑出「加速度」,新增高端耐材產能35萬噸、產值20億元;鋁精深加工、智能裝備等產業集聚發展勢頭強勁,千億級新材料、百億級戰略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初見成效。堅持科技興農,初步形成「富硒種植、畜牧養殖、高檔林果」三大農業體系;房地產市場增勢強勁,文旅產業高起點開局,成為洛陽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支撐。

這五年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面貌顯著改觀的五年。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城鎮化率從2015年的40%躍升至51%。實施百城提質工程196個,新建城市道路28公里、綠地307萬平方米,供熱能力達到870萬平方米。堅持城鄉一體發展,改造村莊72個,鄉鎮鎮區面貌明顯提升;新增幹線公路31公里,打造「四好農村路」122公里,完成便民通行工程500公里,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全覆蓋;着力建設「氣化伊川」,敷設城鄉燃氣管網395公里,縣城及產業集聚區實現供氣全覆蓋,鄉鎮鎮區主管網全部貫通,三分之一的村莊用上清潔能源。「北控東聚、西居東產」的城市發展思路更加明晰,老城區更舒適、更宜居,濱河新區高標準建設,伊東新區開發、城南片區提升全面提速,我縣正式步入跨伊河發展時代。

這五年是污染防治奮力攻堅,生態底色愈發靚麗的五年。學思踐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根治污染,大力推進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耐火材料、磨料磨具等產業低端產能淘汰退出,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0萬噸,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取締「散亂污」企業439家,完成「雙替代」3.2萬戶,累計減煤58萬噸,「四大結構」調整實現轉折性變化。大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100%,鄉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伊河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伊河濕地公園晉升國家級,新增造林綠化28.2萬畝,「一軸兩帶多廊」生態格局加速形成,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先進縣。

這五年是依法治縣深入推進,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的五年。加快推進「法治伊川、和諧伊川」建設,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持續開展普法教育。城市區「兩違」問題、小產權房亂象得到根本性遏制,「規劃即法」的剛性約束更加有力,縣城規劃建設管理更加規範有序;積極應對風險挑戰,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非法採砂、亂占耕地建房等違法違規行為,高效處置伊川農商行事件,嚴格落實矛盾糾紛調解處置、安全生產責任制、社會綜合治理、人事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人民群眾的規矩意識和法制觀念明顯提高,全社會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圍更加濃厚。

總體上看,過去五年是我縣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多的五年,也是發展思路更加明晰,規矩意識重整重塑的五年,特別是經受住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大戰」和「大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定了我們攻堅克難的信心決心,凝聚了全縣上下同心共築中國夢、繪就伊川新畫卷的強大力量。五年的成績令人欣喜,五年的經驗彌足珍貴。回顧「十三五」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必須牢牢把握黨的領導這個核心地位。堅決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始終堅持在縣委統一領導、科學決策下,高舉旗幟、對標定向,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必須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堅持系統觀念,胸懷「兩個大局」,抓住用好洛陽都市圈發展機遇,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在實踐中完善工作思路,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使伊川發展更加符合新的賦能定位。必須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個根本動力。堅持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升創新能力,打破體制藩籬,破除思維定勢,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在加快推進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厚植優勢,搶占先機。必須牢牢把握改善民生這個本質要求。始終牢記宗旨,恪守初心,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人民幸福更有質感,以勤政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滿意指數、幸福指數。必須牢牢把握改進作風這個重要路徑。大力弘揚「伊川精神」,營造團結奮進的主流輿論強勢,凡事爭一流,一線抓落實,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持續鞏固良好的政治生態,讓「尊法守信、崇文尚禮、開放創新、務實重干」成為伊川大地的最強音。

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悉心指導的結果,是縣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搶抓機遇、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戰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人民群眾,向大力支持我們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人民團體、工商聯、民主黨派人士,向駐伊部隊官兵、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伊川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雖然產業轉型方向明晰,但重大延鏈補鏈項目缺乏,龍頭企業帶動能力較弱,產業轉型速度和效果尚未顯現;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與我縣區位條件優越的地位還不相稱;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發展規模和效益亟待進一步提升;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鎮村基礎設施短板明顯;金融風險、地方債務風險防控化解任務依然艱巨,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的民生欠賬較多;法治政府建設有待加強,政府部門服務效能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正視矛盾、直面困難,勇於擔當、務實重干,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殷殷重託!


展望2035及「十四五」,我們繼往開來,開啟奮進新征程


剛剛閉幕的縣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科學分析了我縣面臨的發展形勢和機遇挑戰,確定了「一基地、一節點、兩示範」的「四大定位」,即建設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綠色發展示範基地、洛陽國家物流樞紐重要節點、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洛陽近郊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明確了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規劃思路,擘畫了我縣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藍圖。當前,我縣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的疊加期、轉型發展的攻堅期、特色優勢的彰顯期、風險挑戰的交織期,「四期疊加」的階段性特徵十分明顯。現階段面臨的困境是危機更是契機,是風險也是機遇。

政策紅利交匯疊加,發展機遇千載難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洛西高質量合作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洛陽都市圈建設的全面提速,將加快區域間要素流動及經濟互動,有利於我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推動文旅資源共享共振,全面接受節點城市的輻射帶動,加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位優勢越發凸顯,發展要素加速集聚。伊川位於洛陽都市圈中產業緊密圈的核心地帶,是連接南部生態縣、輻射豫西南的樞紐城市,是洛汝平發展軸的重要節點,區位交通優勢明顯,產業發展基礎良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城市建設空間充足,隨着新伊高速、伊偃高速、國道208改線(洛伊快速通道東線)、洛陽「大西環」的開工建設,三洋鐵路和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的落地實施,必將迎來乘勢而上的嶄新發展局面。

思想共識更加凝聚,求新思變風氣正濃。縣委以戰略眼光明晰定位、謀篇布局,明確了「四大定位」,找准了伊川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路徑。全縣各級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經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伊川要發展,我能做什麼」思想大討論的洗禮,通過疫情防控、引熱入城、彭婆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南環路拆遷、小產權房和違法占地行為整治等大仗硬仗苦仗的磨鍊,團結一致、齊心合力抓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只要我們在縣委堅強領導下,胸懷「兩個大局」,錨定目標不放鬆,始終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在今後的發展中育先機、開新局。根據《中共伊川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縣政府編制了《伊川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會議審議。

《綱要草案》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縣域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基本建成「三個強縣、一個高地、兩個家園」的現代化伊川。在經濟強縣建設方面,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生產總值在「十四五」基礎上翻一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省市平均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前列。在文化強縣建設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顯著提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理學文化」「范仲淹憂樂思想」進一步弘揚。在教育強縣建設方面,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加強普惠性、高質量幼教資源供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水平,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伊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區域創新高地建設方面,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主要指標穩居全市前列,創新鏈產業鏈高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湧現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型行業領軍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綠色美麗家園建設方面,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環保牌、走綠色路,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基本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在幸福和諧家園建設方面,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實施教育、醫療、就業、康養等重大民生工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遵循,深化提升「9+2」工作布局,「奮戰十四五、建功都市圈、爭進百強縣」,在譜寫濃墨重彩的洛陽篇章中勇於擔當、貢獻力量,奮力繪就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伊川畫卷。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綜合分析國內外發展趨勢和發展條件,「十四五」期間,力爭將我縣打造成為全省工業發展強縣、現代農業強縣、文化旅遊強縣、商貿物流強縣,爭當全國百強縣。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綜合實力再上新台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新發展定位,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2025年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縣域綜合競爭優勢大幅提升,成為洛陽都市圈重要經濟增長極。

(二)堅持調優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合理。聚焦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千億級新材料、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全面建成,打造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綠色發展示範基地;做大做強「富硒種植、畜牧養殖、高檔林果」三大農業體系,創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發揮交通區位優勢,依託過境鐵路、幹線公路,高標準建設華晟物流港、南部物流園區,打造洛陽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節點;加快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建設洛陽近郊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叫響伊川生態文化旅遊品牌。

(三)堅持雙輪驅動戰略,改革創新邁出新步伐。匯聚創新資源,培育創新載體,引進創新人才,構建良好的創新生態。到2025年,企業創新能力更強,經濟增長動力更足,科技創新氛圍更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家以上,新建企業研發平台70個以上,各級研發機構達到150個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力爭達到4%,成為洛陽都市圈組團縣最具活力的產業創新中心。

(四)堅持生態文明優先,環境改善取得新進步。嚴守國土空間「三條紅線」,持續調整「四大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水平明顯提升,各項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和省市標準;加強伊河全流域和龍鳳山、萬安山區域生態建設,生態環境底色更亮、成色更足,建成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宜居伊川。

(五)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城鄉面貌得到新改善。加快構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增強中心城區和鄉鎮鎮區綜合承載能力,推動產城深度融合。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北城區內涵品質顯著提升,伊東新區、城南片區開發建設初具規模,鄉鎮鎮區形象全面改善,鄉村建設行動取得重大進展,以城帶鄉、產城融合、多級聯動的城鄉協調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六)堅持人民至上理念,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健全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鞏固扶貧成效,實現更加充分就業,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發展同步提升,到2025年,新增城鎮就業累計4.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更強、獲得感成色更足。

「十四五」規劃是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全縣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凝聚了各方智慧,承載着人民期盼,集中體現了縣委的戰略意圖,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推動伊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重心。各位代表!展望「十四五」,我們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砥礪奮進、苦幹實幹,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縣新征程!


喜迎2021,我們接續奮鬥,奮力繪就新畫卷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左右,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一般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污染防治、節能降耗完成上級下達目標任務,爭創全省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今年,我們將圍繞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落實新定位,抓統籌、抓轉型、抓落實,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動能轉換,高質量構築產業轉型平台。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統籌抓好主導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培育,着力建設先進製造業強縣。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充分發揮伊電控股、中鋼耐火、國機精工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持續優化產業鏈、提升創新鏈,做大做強鋁及鋁精深加工、耐火材料、磨料磨具等優勢產業。鋁產業方面,鞏固電解鋁原材料保障基礎,提升鋁板帶箔中端產業,大力發展電子鋁箔、鋁鎂合金等後端產業,長景鋁業建成投產,洛陽宇信民用鋁型材項目主體完工,抓好忠旺高端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盤活停工、半停工鋁產業項目,力爭2025年,鋁精深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噸。耐火材料方面,全面推進中鋼耐火材料產業園建設,洛耐希利科形成產能10萬噸,中鋼耐火上市融資,支持盛鐵耐材、永財耐材進行環保技術改造,力爭2023年形成「百萬噸產能、百億級產值」的耐火材料產業集群。磨料磨具方面,國機精工新材料產業園一期建成達產,寶研金剛石技改項目竣工投用,打造百億級超硬材料產業基地。支持拜波赫光電、北航無人機等企業加快發展,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打造百億級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緊盯傳統產業提質,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實施「三大改造」項目30個以上,以5G應用為重點推進智能化改造,支持龍躍機械、鋼峰鑄造等企業提品質、創品牌。聚焦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加快華晟物流港、中國供銷(洛陽)智慧產業物流園建設,打造豫西重要的生產服務和商貿服務物流基地。圍繞龍鳳山、萬安山、伊河三條生態文旅產業帶,做足山水文章,構築生態基底,深挖文化內涵,推進農旅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實施建業綠色基地二期、萬安山春風桃源康養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洛陽近郊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構建場域載體「強磁場」。更加注重場域打造,加大智能裝備產業園建設力度,深化與洛陽自創區的對接合作,建設孵化功能完備、創新能力突出的伊川自主創新園,全年入駐企業30家以上;加快實施白沙綠色鑄造產業園、呂店鋼結構製造等鄉鎮園區建設,推動企業入園發展;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深入開展「百園增效」行動,鞏固改革改制成果,盤活標準化廠房等閒置資源,實施道路提質、垃圾中轉站等項目,加快園區擴容升級,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

(二)持續深化改革,高水平開拓創新發展高地。突出創新驅動的核心作用,深化提升現代創新體系,全面推進改革改制,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鞏固行政事業單位改革成果。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重複、變相和違規審批,廣泛推行告知承諾制。加快推進數字化政府建設,發揮「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作用,推動更多事項「一網通辦」「掌上可辦」。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推進「證照分離」改革,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統籌推進統計管理體制、財政事權、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各領域改革。加速匯聚創新資源。推進新一輪「雙倍增」行動,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覆核100家;新增市級以上研發平台10個,組建產業創新聯盟2個以上。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主動與河科大、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對接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推進人才強縣工程,持續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全面提升開放水平。堅持「縣外即域外、市外即開放」,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現代開放體系;實施外貿企業集群培育工程,擴大進出口貿易規模;聚焦智能裝備製造、商貿物流等領域,精準招商、靶向招商,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20億元。

(三)突出「六穩」「六保」,高站位推進經濟平穩運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多措並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厚植優勢、蓄勢賦能,穩住經濟基本盤。擴大合理有效投資。統籌好新基建和傳統基建,圍繞工業發展、高效農業、城市提升、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實施「97283」合理有效投資計劃,安排重點項目109個,總投資355.3億元;嚴格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完善項目台賬,加強督導督查,確保全年完成投資139億元以上,竣工達產40個以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開展重點企業分類管理、企業家素質提升等活動,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嚴厲打擊涉企違法違規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強化資金保障和政銀企合作,新增企業貸款50億元以上,實現資本市場融資11億元。創新土地供應機制,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促進消費擴容提質。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依託長申國際、丹尼斯百貨等知名商業綜合體,形成一批符合新消費理念的城市商圈。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壯大網絡消費、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落實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效防範化解風險。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風險隱患動態監測預警,組織開展金融市場專項整頓活動,依法處置非法集資,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四)聚焦農業農村,高起點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舉全縣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政策穩定,健全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和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不斷增強貧困群眾造血能力,確保已脫貧人口不返貧、邊緣人口不入貧;落實5年過渡期要求,完善配套政策,推進拓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政策平穩過渡,措施接續發力。增強農業發展優勢。加強耕地保護和安全利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千億斤糧食提升、耕地提質改造等農田水利工程,糧食總產穩定在4億公斤左右。抓好「2+N」富硒產業規劃,穩步實施優質穀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嶺上硒薯產業示範基地等項目,發展穀子20萬畝、紅薯10萬畝,加快培育富硒功能農業產業集群;發揮富硒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作用,探索制定行業標準,創建富硒農業示範縣。做大做強畜牧養殖龍頭企業、帶貧養殖合作社,年底前肉牛、肉羊、肉兔、生豬存欄量分別達到4萬頭、15萬隻、40萬隻、35萬頭。大力發展溝域經濟,加快實施紫荊山花卉苗木基地、萬畝花椒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推動現代農業提速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提升荒宅、村莊空閒土地利用率,大力推進農村道路、供水、供電、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廁1.5萬座,鞏固提升垃圾分類試點村111個,依託東坡宜人谷、煙澗淘寶村建設等項目,創建市級美麗鄉村10個、縣級美麗鄉村20個;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五)堅持城鄉統籌,高品質打造宜居生活空間。深化提升新型城鎮體系、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構建以縣城為核心、重點鎮為節點、其他鄉鎮為支撐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優化城區功能定位。老城區持續抓好城市「雙修」,康樂街棚戶區改造、人民路提升、新型智慧停車場、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竣工投用;城南片區重點完善道路、學校、公園等配套基礎設施,南環路公園3月底建成開放,帶動片區整體開發。北城區重點提升內涵品質,開工建設濱河新區路網、北控水務管線遷移等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構建濱河生態休閒產業帶,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伊東新區持續提升承載能力,實施產城融合綜合治理、省道238提升改造等工程,洛耐主題公園年底前建成開放,銀基文旅項目落地實施。加快城鄉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氣化伊川」,新敷設天然氣管網150公里以上;開工建設伊東水廠、南苑水廠擴建項目,實施南環路供熱管網、一污三期擴建工程,完成三污及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提升城鄉供水、供氣、供暖等綜合保障能力;全面完成13個鄉鎮鎮區提升工程,推動彭婆、平等、水寨與城區同步規劃、融合發展,提升鳴皋、白沙、呂店等重點鎮的輻射帶動能力。夯實基礎保障能力。伊龍大道(濱河東路)7月底建成通車,國道208改線(洛伊快速通道東線)、文正大道東延開工建設,持續做好新伊高速、伊偃高速、新豐伊「大西環」等重點工程保障服務,加快構建濱河內環、高速外環、快速連接環三大城市交通環線,在全市率先實現雙線環繞、高速繞城;加快實施省道240(濟鄧線)、省道319(夏宜線)改擴建、東南環線等項目,東西環線竣工通車,積極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全力配合好三洋鐵路、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焦柳鐵路改線規劃建設工作,打造「兩縱一橫」鐵路網,構建功能完善、內通外暢、運作高效的現代交通網絡。伊川北(耕莘)220千伏輸變電工程11月底竣工投用,做好陝湖±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嘉和500千伏變電站擴建等工程協調服務工作,提升電網綜合保障能力。實施縣域5G網絡運營中心建設,實現縣城及鄉鎮鎮區5G網絡全覆蓋。

(六)厚植生態優勢,高效率推進美麗伊川建設。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構建現代生態文明體系,着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伊川。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優化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和農業投入結構,大力淘汰落後產能,持續推動工業企業退城入園、轉型發展;積極推廣清潔能源,統籌抓好「雙替代」「散煤禁燒」等工作;伊電控股「公改鐵」上半年竣工投運,有效擴大鐵路貨運比例;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降低能源、土地、水資源消耗強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持續開展環境污染防治。嚴格落實「六控」措施,強化重點行業污染整治,伊電控股所屬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空氣質量主要指標位次前移。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全力推進「五治」行動,加強城區污水管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地表水達到三類水質標準,飲用水達標率保持在100%。堅持全流域系統治理思路,持續加強伊河生態保護,實施白降河、順陽渠等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讓伊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強化土壤環境管理、土壤污染治理,做好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涉鎘重金屬排查;加快推進靜脈產業園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運行,提升固體廢棄物處置能力。着力構建綠色生態屏障。持續實施生態修復行動,完成廢棄礦區、露天礦山生態治理工程;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快實施國儲林一期、荒山荒坡綠化等項目,完成造林4.6萬畝、村莊綠化30個、「四好農村路」綠化提升57公里,構築伊河、萬安山、龍鳳山三條綠色生態屏障,全力打造「一軸兩帶多廊」的生態格局。

(七)緊盯實事要事,高標準紓難解困惠及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加快實施教育事業發展新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所、中小學校23所,開工建設南環路小學,加快推進新時代精英學校一期、濱河高中二期建設,新區實驗小學全面投用,職教中心新校區一期實現秋季招生。統籌抓好教育體制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工作,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夯實義務教育基礎,辦好職業教育,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品牌化、特色化。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絡,嚴格落實低保、五保等惠民政策;多渠道多舉措做好穩崗就業,發放創業貸款1億元以上,新增城鎮就業83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500人。積極探索伊河與洛河旅遊資源共建共享,講好伊川故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博物館、規劃展覽館4月底前建成開放;加大歷史文化遺址發掘保護力度,推動范仲淹憂樂園、青銅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啟動陸渾戎國家遺址公園論證工作;加快「書香伊川」建設,用活用好城市書房、鎮村文化服務中心等各類文化陣地,積極開展全民閱讀、圖書下鄉等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人物同防」,把農村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積極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強化醫療隊伍建設,提高監測救治能力,提升公共衛生應急處置水平;把「以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整合醫療衛生資源,加快實施縣中醫院遷建、農村醫療設施提升項目,配合做好豫西公共衛生中心建設,嚴格落實基本藥物集中採購、集中配送制度,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守牢安全穩定底線。健全完善雙重預防機制,推進安全生產三年專項整治,提高減災防災救災能力;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營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雙擁共建等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機關事務、氣象、供銷、郵政、通信、體育等工作,促進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加強自身建設,我們強本固基,行穩致遠開新局


各位代表,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我們將圍繞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守正創新,轉變職能,不斷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一)以忠誠為魂,始終扛牢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持之以恆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幹事創業本領,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二)以法治為先,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堅定製度自信,堅決維護縣委權威,自覺接受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輿論監督,積極配合監察機關依法依規履行職責,養成在監督和約束下履職的習慣和意識。堅持把依憲執政、依法行政貫穿於政府工作全過程,嚴格落實權責清單、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等制度,健全信用體系,強化政務公開,公正文明執法,建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政府。

(三)以人民為本,始終牢記施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社會關切,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切實解決好就學、就醫、就業、社會保障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堅持厲行節約、帶頭過緊日子,把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財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上。

(四)以擔當為要,始終做到實幹興伊。倡樹「清新簡約,務本責實」作風,克服「三種心態」,強化「三種精神」,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讓負責、守責、盡責體現在每個崗位上。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五比五不比」導向,充分發揚「伊川精神」,全面提升政府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營造幹事創業、奮勇爭先的良好氛圍。

(五)以廉潔為基,始終自覺勤政廉政。紮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扛牢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制約,加強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監督管理,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圍繞脫貧攻堅、社保兜底保障等重點領域,持續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下,堅定信心,鼓足幹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伊川新征程,奮力繪就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伊川畫卷,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五位一體」: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四個全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兩個大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六穩」「六保」: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

「9+2」工作布局:構建現代創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市場流通體系、新型城鎮體系、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現代生態文明體系、現代開放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深化改革。

「四大定位」: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創新綠色發展示範基地、洛陽國家物流樞紐重要節點、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示範區、洛陽近郊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三大改造」:工業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

「放管服」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即專業化,「精」即精細化,「特」即特色化,「新」即新穎化。

「散亂污」企業:「散」是指不符合城鎮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的工業企業。「亂」是指違法違規建設、違規生產經營的,以及使用閒置設施農業用房、教育、農房等非工業用房進行非法生產的工業企業。「污」是指違法違規排放、超標排放廢水、廢氣、廢渣的工業企業。

「六降一升」:2020年,我縣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48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7%;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86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持續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0天,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59天。

「一區八園三帶三基地」:一區是指以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八園是指耐火材料產業園、白沙磨料磨具及超硬材料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白沙綠色鑄造產業園等八個專業園區。三帶是指萬安山、龍鳳山、伊河三條文旅融合產業帶。三基地是指水寨、城南、鳴皋三大物流產業基地。

「9728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圍繞9大產業體系近70個重大專項,推進實施200多個、總投資超8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

國土空間「三條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

「四亂」:河道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

「四好農村路」: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伊川精神」:尊法守信、崇文尚禮、開放創新、務實重干。

項目建設「五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重點項目,一名縣級分包領導、一名首席服務官、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屬地配合單位的「五個一」制度。

場域:在經濟社會發展領域,能夠吸引各類發展資源、環境要素集聚的載體平台,既包括專業園區等有形載體平台,也包括榮譽稱號等無形載體平台。

「好差評」制度:政務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

「雙倍增」行動:創新主體、創新平台倍增行動。

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新豐伊「大西環」:洛陽市規劃的新安縣磁澗鎮至高新區豐李鎮至伊川鴉嶺鎮的一級公路建設。

「六控」: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燒、控排。

「四大結構」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調整。

「雙替代」:冬季清潔能源電代煤、氣代煤。

「五治」行動:縣級城市「治亂、治髒、治污、治違、治差」專項行動。

「三種心態」:自滿、等靠、安逸。

「三種精神」:進取、拼搶、攻堅。

「五比五不比」導向:比誰對中央精神吃得更透、把得更准,不比誰會開得最快、材料報得最早;比誰的增長點多,不比誰的「亮點」多;比誰的工作抓手多、載體實、方法新,不比誰的口號響、表態多;比領導班子整體合力,不只比個人能力;比攻堅克難的戰鬥力、解決矛盾的執行力,不比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以領導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的轉變推動中央精神的貫徹落實。

濱河內環:伊龍大道(濱河東路)建成通車,與鶴鳴大道(濱河大道)閉合,形成城市濱河內環。

高速外環:加快新伊高速、伊偃高速建設,與洛欒高速、寧洛高速互聯互通,在全市率先實現高速環城。

城市快速連接環:實施G208國道改線(洛伊快速通道東線)、文正大道東延、南環路西段等工程,與龍鳳大道以及規劃中的洛陽城市「大西環」,構建連接伊濱、高新、洛龍三條快速通道,形成縣城快速環線。

「兩縱一橫」鐵路網:三洋鐵路、呼南高鐵、焦柳鐵路改線工程以及三洋鐵路伊川南站、呼南高鐵伊川西站、焦柳鐵路伊川站建設,構建連南貫北、通江達海的鐵路運輸格局。

「一軸兩帶多廊」生態格局:「一軸」是伊河生態軸線,「兩帶」是萬安山綠色產業帶、龍鳳山文化生態帶,「多廊」指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鄉道路、河流等生態廊道。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