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廬陽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發展回顧及2020年主要工作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堅持「1341」發展思路,深入實施老城保護更新、園區升級、鄉村振興三大戰略,在對標爭先中改革創新,在接續奮鬥中跨越提升,圓滿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五年來,我們牢牢把握歷史機遇,抓大事謀全局,發展轉型再啟新程。深刻把握合肥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的趨勢,聚焦老城區這一核心資源,堅持系統推進,在全省率先開展以「多新合一」為特點的城市更新。設立區老城保護更新中心,組建區城市更新集團,滾動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235個,淮河路入選國家級步行街創建試點,長江中路建管品質重塑「安徽第一路」標杆,城區精細化管理模式成為全省典範,穩固了老城區「擔當城市顏值、代言合肥氣質」的重要地位。

我們搶抓《合肥市土地儲備實施辦法》政策契機,組建產業園轉型升級工作專班,以城市副中心規劃為引領,多部門綜合執法為手段,在全省率先試水園區土地整體盤活利用,先後騰挪發展空間1000餘畝,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3個,廬陽經開區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產業園區創新力百強,構建了以大數據、跨境物流、智能製造、新能源、大健康等產業為基礎,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完備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我們緊緊圍繞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系統謀劃以成果轉化、產業承接、人才服務為重點的片區發展策略,精心構築以郊野公園、董鋪國家濕地公園為底色的生態基調,持續打造以崗上桃蹊、崔崗藝術小鎮和一批節慶活動為特色的文旅品牌,逐步形成科技、生態、文旅互動融合發展的廬陽鄉村振興路徑,開啟了「最美科研聖地」建設的新篇章。

五年來,我們積極應對風險挑戰,穩增長強信心,經濟發展提質增量。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GDP提前一年跨過千億大關,千億城區的體量給了我們更大的發展動力和競爭優勢。預計社消零完成790億元,年均增長6%,其中限上零售額穩居全省各縣區之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1.2億元,年均增長11.4%。服務業增加值突破900億元,占GDP比重超八成,金融業增加值和金融業稅收占全區比重均達三成以上。人均GDP在全省率先突破2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9萬元提高到5.6萬元。規上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分別超過20%和25%。五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6.6萬戶,新培育本土上市企業3家,新引進國際一線品牌17個,新落戶全國和安徽首店65個,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2戶,先後獲評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8個。我區榮獲省級中央商務區、金融總部集聚區、保險業綠色發展示範區等稱號,連續三年包攬綜合實力、投資潛力、新型城鎮化質量、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5個「全國百強區」稱號,蟬聯全市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優秀單位,奪得綜合考核和經濟發展「雙冠王」。

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建管並重,提品質優環境,功能形象顯著提升。緊密對接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高標準修編老城區城市更新規劃、園區土地利用規劃和三十崗鄉總體規劃。先後實施20個城中村改造,完成34個水源地村莊搬遷,累計徵收房屋421萬平米、拆除違法建設16.5萬平米、完成土地上市2108畝。隨着電廠周邊城中村完成搬遷,小橋灣、後灣地塊啟動改造,廬陽二環以內將再無城中村。全力保障阜陽路北延、北二環暢通等重點工程,竣工50條城市支路和34條農村道路,建成79處停車場、9000餘個泊位,完成30條街巷改造和48條道路慢行系統建設。隨着軌道交通1、2、3號線投入運營,5、8、S1號線加快建設,全區地鐵里程達到34公里、站點增至22個,廬陽全面進入地鐵時代。建成公園遊園14個,新增綠道26.5公里,實施立體綠化82處,累計完成綠化面積364萬平米,植樹造林近4000畝,森林覆蓋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7%和45%。紮實推進環保督察突出問題整改,深入開展污水直排、餐飲油煙、裸土揚塵等問題治理,累計關停污染企業135家,新建雨污管網213公里,完成雨污混接改造1.1萬處,「三河兩庫」水質指標達到歷年最好水平,大氣環境優良率達85%,「水清、岸綠、天藍」成為廬陽的背景底色。

五年來,我們持續聚焦人民關切,促均衡創優勢,民生答卷溫暖厚重。滾動實施民生工程116項,累計支出民生資金133億元,總投入是「十二五」期間的2倍。新增就業崗位12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新改建學校和幼兒園54所,新增學位26000多個;組建18個教育集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98%以上,基本實現「廬陽皆名校」的目標。新改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組建城市醫聯體8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新建270多萬平米安置房,完成144個老舊小區整治,實施112棟老樓加裝電梯,建成閱讀空間12家、全民健身場地93處。我區連續四次獲評安徽省教育強區,先後榮獲全國數字化學習先行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老年工作先進區、省衛生城區、省健康促進區等稱號,廬陽社會事業發展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五年來,我們不斷加強政府建設,轉作風提效能,初心使命深入踐行。平穩實施政府機構和街道體制改革,加快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圓滿完成國家級基層政務公開試點任務,77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運行」,市場監管機構在全省率先劃轉街鎮,區屬單一國企平台拓展為以資產管理、產業招商、街區運營為統攬,金融招商、鄉村振興、學前教育、大數據等多點發力的「3+X」國資運營體系。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步伐加快,全區統一的協同辦公系統、任務督辦系統和項目管理系統完成升級,全省首個樓宇服務平台、政策發布雲平台先後上線,融合政府運行與社會治理的智慧廬陽平台建成試運行。強化履職盡責,不斷完善目標考核、過程督查和責任追究機制,全面辦結人大議案建議473件、政協提案建議898件,如期完成重點督辦事項529件,公文平均辦理時間縮短60%,發文辦會總量精簡50%,一般性支出壓減18.5%,三公經費年均下降17.7%,樹立了規範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五年的歷程極不平凡,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奮。回顧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百年未遇的特大汛情,我們團結帶領全區幹部群眾,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較好地完成了區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努力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廬陽區經濟造成較大衝擊,我們沉着應對困難挑戰,堅決抓好「兩統籌」,全力確保「雙勝利」。迅速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果斷實施小區封閉管理、集中隔離、清倉統計等舉措,實現23天新增確診病例歸零、58天在院確診病例清零,在全市率先轉為低風險地區。同時採取多項有效措施,加快經濟復甦。強化政策扶持,修訂完善「金十條」「商八條」「建六條」等高質量發展政策,出台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發展十條措施,全年減稅降費超12億元,兌現各類政策獎補資金2.7億元,減免國有房產租金近6000萬元,率先發放消費券2200萬元,帶動交易額超66億元。強化投資帶動,舉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現場會,8個項目集中簽約、21個項目同步開工,總投資額超420億元。強化資金保障,緊抓中央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利契機,爭取中央直達資金近2億元、專項債券超12億元,有力支撐了重點項目建設,穩住了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預計全年GDP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社消零增長0.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4%,進出口總額增長7%。

(二)加快推動產業提質擴容。立足千億GDP的新起點,持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以金融、商貿、建築和戰新產業為主導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建信租賃、華泰證券等14個金融總部項目相繼落地,國家金融實驗室安徽基地註冊入駐,長三角G60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範園區掛牌成立。智慧街區「線上淮河路」平台發布運行,「四店經濟」開啟多元化消費新模式,老城商圈不斷煥發新的活力;宜家家居開工建設、蘇寧廣場結構封頂、廬州意庫建成運營,以華潤萬象匯、萬科廣場為核心的北部新商圈成為品質消費新高地。預計去年全區限上零售額完成495億元,穩居全省各縣區之首。華力中心加快建設、安徽交建簽約入駐、中鐵四局一公司總部項目規劃獲批,全區集聚建築企業總部219家,建築業以15%的貢獻度位列全區第三大產業。聚變堆裝置主體建築封頂,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兩大航母級研究平台簽約揭牌,帶來能源產業發展新機遇;中歐班列年內開行568列,位居長三角第2名、全國第8名;安龍基因、莫尼克等大健康企業在疫情考驗下實現技術產能雙升級,志邦家居、長庚光學等製造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加快轉型,新增26家人工智能、雲計算企業進駐廬陽大數據產業園;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全面啟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70家,不斷壯大的戰新產業生力軍成為區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三)持續激發發展活力。緊扣發展第一要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大招商力度,以高效率服務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合肥市創優營商環境165項攻堅任務,在全省率先推行個體工商戶登記等101項個人事項下沉街鎮辦理,政務服務「就近辦」試點經驗在全市複製推廣。建立健全產業「鏈長制」和項目「包聯制」,9名區級負責同志對接包保9個產業、97個招商項目和164個建設項目,將優質服務貫穿於項目推進全生命周期;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周調度」「紅黃牌」制度,以最嚴格的督查考核機制推動任務高效落實,各類項目督辦節點按期完成率達90%以上。我區獲批合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廬陽經開區入選全省開發區標準地改革試點,崔崗藝術小鎮被認定為省級特色小鎮,中國聲谷·廬陽大數據產業園和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標杆園區揭牌運行,廬陽大數據產業基地被評為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四)統籌實施城市更新。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策部署,堅持全方位謀劃、大力度推進老城保護更新。圍繞形態更新,全速推進淮河路步行街綜合改造工程,撮造山巷、鼓樓巷等老街巷改造後成為網紅景點。備受關注的逍遙津公園、拱辰片區啟動改造,預計今年7月基本完成。圍繞業態更新,通過回購、競拍、劃轉等方式,紮實推進綠都商城、中市逍遙街等經營性資產整合,深度謀劃老城商圈提升,探索社會資本參與老報館、藕東塘西等街區擴容升級,聯合國內一線團隊打造原省建設廳辦公樓、泰格大廈等「未來社集合」。圍繞管理更新,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統籌實施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集貿市場等綜合環境提升工程,全面完成17條道路架空線入地和11條道路合杆整治,長江中路、北一環等5條區級示範道路持續提標,臨泉路以南全部納入精細化管理標準區域。圍繞信息化更新,以構建「城市大腦」為目標,聚焦政府運行、政務服務、城市管理、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全面整合23個應用系統、657類政務數據、86萬條基礎信息,系統推進智慧廬陽建設,探索形成事件上報、調度處置、反饋評價、績效考核的閉環管理。圍繞機制更新,堅持以區老城保護更新中心為統籌,依託區城市更新集團,突出項目融資、街區改造、資產整合、商業運營、物業管理等環節,推行「三管合一」,構建了市區街三級聯動的城市更新推進機制。

(五)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全力保障合安高鐵、暢通二環等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龍王路、淮王路等10條道路建成通車,鳳城路、永青路等30條道路加快建設,五金二廠、海棠花園等12個停車場投入使用,區域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5個月完成軌道8號線攻堅任務,20天實現S1號線淨地交付,中外運、韓小店等7個項目掃尾清零,合鋼三廠、建工集團等6個片區加快改造,全年征遷各類房屋75萬平米、拆除各類違建5.3萬平米,科研所、舒大郢、望城、固鎮路等6宗地塊供應上市。廬州公園二期、四里渠東路公園加快建設,大房郢公園建成開放,全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5平米,「城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好願景逐步實現。聚焦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充分發揮智慧廬陽環保模塊及大氣監測點、水質指紋庫等作用,不斷提升環保信息化監管水平,建立健全環境污染有獎舉報制度,持續開展夜查暗訪系列行動,新建621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和6個末端處理站,796個居民小區完成撤桶並點,PM2.5、PM10均值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0.4%、16.9%,市級考核斷面全面達到市控目標,我區連續三屆獲評省級文明城區。

(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我們着眼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8%用於民生,讓發展成果均衡共享。舉辦各類就業服務活動72場次,新增就業2.7萬人。完善幫困救助體系,直接發放各類救助保障資金6200多萬元。合肥六中新校區開工建設,淮三小映月校區等5所校園投入使用,新增學位5760個,我區連續9年獲得全省黨政幹部教育督導考核優秀等次。成立廬陽學前教育發展集團,拓寬公辦園供給渠道,全區幼兒園公辦率、普惠率分別達到53.1%和83%,全國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創建通過省級評審。與省婦幼保健院共建婦幼專科聯盟,與市一院結成緊密型醫聯體,高標準完成杏林中心和三十崗衛生院改建,5家中心通過全省首批社區醫院評估,高效優質的分級診療和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加快建設,廬陽市民中心竣工交付,「三個一」體育場地實現全覆蓋,「10分鐘健身圈」全面形成。助力臨泉縣如期實現脫貧目標,臨廬產業園在全省援建考核中連續三年名列第一。

(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成150個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全區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3%。出台商業街區運營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強化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化解,清理整頓P2P等風險企業7家,4起非法集資案件辦結銷案。調解處理各類糾紛8000餘件,全面完成「七五」普法。修訂完善「1+8」應急預案體系,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8個社區獲評全省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圓滿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順利通過國家人普辦質量抽檢。同時,我們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台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積極推動醫療保障、軍民共建、機關事務、人防民防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0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為「十三五」發展劃上了圓滿句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堅強領導、統攬全局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努力奮鬥的結果,是全區廣大幹部群眾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廬陽建設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當前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產業升級的步伐還不夠快,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仍然不足;「一核一地一中心」建設任務依然艱巨,土地資源趨緊、環境容量有限的困局依然存在;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還需常抓不懈;優質公共資源供給與群眾期盼尚有較大差距,增進民生福祉還需付出更大努力;部分幹部工作作風還不夠紮實,特別是在發展理念、創新意識、工作標準、知識儲備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妥善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十四五」是廬陽跨越趕超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合肥國際陸港建設和淮河路國家級步行街創建帶來的重大歷史機遇,在國家戰略疊加中找准自身定位,在區域競爭合作中發揮比較優勢,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戰略思維」驅動「加速領跑」,積極把握新階段,深入踐行新理念,奮力開啟新篇章。

「十四五」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加快建設「一核一地一中心」,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在安徽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範」進程中交出廬陽高分答卷。

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200億元,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貢獻度穩中有升、在全省縣區位居前列、在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市轄區挺進前十、在全國百強區排名不斷攀升。

為了實現上述發展目標,我們要積極承接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加快建設「一核一地一中心」。

推動老城保護更新再升級,加快建設全省消費核心樞紐。要加速推動城市「新經濟」,呼應國家擴大內需戰略,依託豐富的金融商貿資源,聚焦驅動消費升級,出台系列針對性扶持政策,促進商旅文深度融合發展,全面煥發老城區人文魅力、消費潛力和商業活力;要重構發展城市「新功能」,聚焦基礎設施老化、功能布局失衡、承載能力不足等「城市病」,全面開展「城市雙修」,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要打造城市空間「新意境」,深挖老城歷史文化資源,全面落實淮河路國家級步行街創建任務,持續提升一批特色街區及歷史街巷,策劃打造一批歷史地標和文化IP;要引領城市建設「新科技」,建好「城市大腦」,深化大數據和智能終端在經濟活動、城市管理、街區運營、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應用,實現高效有序治理。

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台階,加快建設最美科研聖地。要積極構築創新生態,勇擔省委「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一號重任,系統編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專項規劃,高標準建設綜合配套區,吸引國際頂級科研機構和人才匯聚,帶動關鍵核心技術、戰略性新興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形成集聚全球資源的「強磁場」;要積極構築產業生態,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轉化平台,做好產業承接,推動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孵化」;要積極構築最美自然生態,全力推進鄉村建設行動,謀劃實施水庫片區高品質山河綠化工程,完善交通路網、生活配套等基礎設施,加快形成聯動發展、相得益彰的新格局。

推動園區升級邁入新階段,加快建設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搶抓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有利契機,以合肥國際陸港為核心,積極構建對外開放平台,不斷強化區域聯動發展,打造產業創新和內陸開放新高地。把握廬陽北部中心發展定位,深化園區體制改革,加快閒置低效用地清理與空間集約高效利用,以產城融合的理念,推動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等全面升級,打造園區轉型發展的示範區。立足現有發展基礎,依託各類產業平台載體,紮實推進全省開發區標準地改革試點,堅持以畝均論英雄,推動園區經濟優存量、促增量,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集聚地。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社消零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單位GDP能耗完成市控目標;PM2.5和PM10均值濃度下降。

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聚焦戰略機遇,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上邁出更大步伐。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和合肥國際陸港建設帶來的深遠影響和產業革新作用,在持續夯實金融商貿優勢產業地位的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構建比較優勢明顯、集聚效應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區域競爭力。

一要夯實金融產業首位優勢。金融業是我區稅源主力軍和GDP的最大貢獻者。在傳統金融資源布局趨於穩定、新興金融業態發展日新月異、金融與大數據融合發展不斷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們要以「金十條」等相關政策構築金融業發展的政策高地,堅持引增量和穩存量並舉,加快推動金融廣場、東怡C座、聯合大廈等甲級樓宇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樓宇品質,促進樓宇資源和項目資源精準對接、高效配置,力爭安信證券、美的消費金融等一批重點企業簽約入駐,全年引進金融總部機構不少於8家。搶抓長三角G60金融科技產業合作示範園創建契機,發揮國家金融實驗室安徽基地等平台作用,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消費金融、股權投資基金等新興金融業態,努力形成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競相發展的新格局。積極服務徽商銀行A股上市、恆爍半導體科創板上市,定期舉辦高規格融創項目資本對接會,充分發揮數據貸、政銀擔、稅融通等財政金融產品的撬動作用,探索通過「信用廬陽」建設為金融賦能,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擦亮全省金融第一區品牌。

二要提升商貿輻射影響力。我們要將全省消費核心樞紐建設作為提升老城商圈活力的重要舉措與核心抓手,在「一核」建設中體現核心擔當、展現核心實力,要確保全面如期完成淮河路步行街主街及周邊后街群落的改造,復活一批老字號,培育一批特色店,引進一批品牌店,實現街區形態更新、業態提升;實施步行街西延,激活老市府廣場,利用原市政府辦公樓打造城市記憶博物館,聯動逍遙津公園改造提升,啟動明教寺北廣場、百盛地下停車場改造,實現街區空間拓展、交通優化;深化智慧街區「線上淮河路」建設,打響「廬陽歡樂購」等活動品牌,實現街區商氣匯聚、活力煥發,全面完成老城保護更新第一階段戰略任務,向全市人民展現一條最人文、最人氣、最時尚、最智慧的江淮國際名街,夯實廬陽商貿第一區無可撼動的地位。推動綠都商城、中市逍遙街等資產整合,支持百大系、商之都等大型綜合體消費升級,建成銀泰中心二期並投入使用,加快國際一線品牌集聚,占據全省品牌消費最前沿;大力發展夜色經濟,積極培育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新模式,推動嗶哩嗶哩全球首家線下體驗店開業引流,穩固城隍廟、逍遙津、三孝口作為合肥城市傳統文化IP的引領地位,讓老城商圈成為一線品牌集聚區、消費升級前沿體驗區、夜色經濟旗艦區,在全市各大商圈中份額逐年提升。進一步加快宜家家居、蘇寧廣場、恆信汽車城二期建設,支持萬科廣場、華潤萬象匯、紅星美凱龍業態提升,加快新零售連鎖品牌布點,完善社區商業配套,打造特色更鮮明、功能更完善的北部新商圈。

三要培育產業發展新興增長極。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的建設,將廬陽推到了合肥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舞台中央,賦予我們重大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能否在合肥科技創新的歷史進程中留下廬陽濃墨重彩的一筆,能否在國家創新資源分配布局中爭取更大的發展機遇,取決於廬陽自身的努力和作為。站在重大戰略機遇的歷史交匯路口,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猶豫和懈怠,唯有奮力一搏、搶抓機遇,方可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未來。我們要加快推進聚變堆主機項目建設,依託大科學中心招才引智、招大引強,推動戰新產值同比增長10%以上、研發經費占比和科研人員總量實現翻番,不斷凸顯廬陽在合肥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讓廬陽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創新發展的主引擎之一。積極承接能源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等院所重大科研成果,全面加強與安徽創新館等平台的溝通合作,力促一批產業化項目落地。支持安信瑞德、普泛能源等企業做大做強,力爭國網安徽電力建設公司、省能源集團電力運行服務板塊等項目落地,大力培育集傳統能源生產、新能源製造和未來能源科創相融合的綜合能源產業,搶占能源產業發展制高點。發揮長三角G60工業互聯網標杆園區和合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優勢,加強與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發展跨境物流、智能語音、智能環保等新技術新業態,支持企業參與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商貿等應用場景建設,打造全省領先的中國聲谷分園和數字經濟發展區。以實施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國家高企三年倍增計劃為抓手,力爭全年新增瞪羚企業20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以上,形成優質企業梯次成長的格局。

(二)聚焦項目建設,在增強發展後勁上謀求更大突破。發揮重大項目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強化項目招引、加快項目推進、建好平台載體,不斷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一要招商引資再發力。目前招商引資的區域競爭壓力不斷加大,我們必須在招商競爭中不畏挑戰,沉着高效應對,對好項目必須緊抓不放、勢在必得!做到出手快、下手狠、聯手干!要進一步健全招商機制,圍繞重點招商目標企業庫和重大項目推進平台,實施精準調度,不斷強化各責任單位「入庫項目少就說明招商成績小」的工作壓力感。要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招商小分隊和平台招商、顧問招商、駐外招商作用,瞄準世界500強、大型央企、行業領軍企業、知名民企和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招大引強。優化建築業發展政策,着力引進一批行業總部,形成集聚發展態勢,力爭區域內十億級建築企業達10家以上,全年建築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高效做好信息搜集、項目盡調和投資洽談,與競爭對手拼速度、拼效率、拼服務、拼環境,一定要將好項目拼到手!加快推動國際知名事務所、國際新媒體龍頭、國內教育機構航母等一批重點項目入駐,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投資總額80億元。堅持招才與招商並重,發揮廬陽教育、醫療、政策和服務優勢,制定高層次人才全周期服務計劃,全年引進和培育不少於5個高層次人才團隊。

二要項目推進再提效。嚴格執行「政府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要求,將項目推進作為政府對各責任單位工作評價的核心指標,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期和地方專項債券申報、用地審批權下放等機遇,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利全局的重大項目,爭取納入國家和省市規劃的「大盤子」;高度重視項目前期工作,着力抓好土地報批、規劃審批等環節,確保環環相扣、壓茬推進;健全區領導聯繫調度推進重大項目機制,深入開展「四送一服」「三比一增」,力爭更多項目提前竣工交付使用。全力保障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合安高鐵、軌道交通等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順利推進,開工建設G206連接線一期、固鎮路貫通、肥西路上跨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壽春路等精品道路建設,努力將臨泉路打造成為最繁華的合肥中環。啟動徽商宿舍等地塊征遷改造,推動中澳學院西側地塊、電子十六所、產業園盤活區域等地塊掛牌上市,全年經營性用地出讓面積600畝以上。

三要升級平台載體。啟動廬陽樓宇升級計劃,通過政府有效參與和引導,不斷提升商務樓宇的坪效和產業能級。加快時代出版產業園、創智天地三期、聯東U谷示範園等「園中園」的建設,推動廬陽經開區、大楊產業園低效用地收儲再開發,形成成熟產業園區、加速器、孵化器梯次發展的格局。做大做強廬陽國投、城新、產發三大國企平台,優化國企人才團隊,在國資運營、街區管理、基金投資等領域加快市場拓展,以國資撬動社會資本,推動企業規模和效益雙提升。深挖老城區深厚的文化底蘊,依託未來社集合、廬州意庫、建華文創園等載體,深化與省文投基金合作,大力實施「文化+」戰略,重點培育文創產品研發、文化產品交易等業態,塑造城市文創新地標,讓老城區成為都市文創產業發展的繁榮地帶。

(三)聚焦改革創新,在激活內生動力、推進開放合作上拓展更大空間。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一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動對標滬寧杭,構建信息互通、幹部互派、指標互鑒、理念互融的常態化交流機制,在制度創新、環境優化、要素配置等方面實現等高對接。積極融入長三角,深度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聚焦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推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圍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打造長三角金融副中心,牽手上海豫園強化兩地城隍廟交流合作,對接G60松江安徽科創園設立區級協同創新中心,不斷探索和引領區域合作聯動。全力助推一體化,依託合肥都市圈,全面落實省市與長三角城市協同合作事項,承接好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各項任務,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公共服務「一碼通域」。

二要加快發展廬陽外向型經濟。積極把握中歐投資協定達成和RCEP簽署對中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以合肥國際陸港建設為依託,積極承接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溢出效應,在聯動發展區域建設中搶抓先機、展現作為。對接廬州海關監管服務平台,發揮中歐班列西向大通道作用,加快打造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申報保稅物流中心和出入境指定監管場所,積極爭創海關一類口岸。加強外貿企業與生產型企業對接合作,支持志邦家居、大恆能源等重點企業「走出去」,助力華力建設、正奇金融等貿易服務企業拓展離岸業務。組織轄區企業積極參與廣交會、進博會、G60科創走廊論壇等展會活動,力爭引進一批貿易型企業總部入駐,全年外向型經濟規模躍上10億美元台階。

三要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城市治理和政府運行的信息化改造之路雖然艱難,但必須堅持走下去。我們將不斷完善智慧廬陽平台功能,打破部門信息資源的孤島,加快數據資源深度整合,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服務能力,努力實現「一網統管」目標,將廬陽打造成為全省智慧城市示範城區。深入推進國資體系改革,進一步完善區屬平台公司KPI考核機制,充分激發國有企業的內生動力。開展廬陽經開區人事制度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暢通人員交流渠道,激發乾部隊伍活力,為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紮實推進創優營商環境攻堅行動,以政務服務大廳搬遷為契機,推動更多服務事項集成辦理,深化全程領代辦制度和個人類政務服務事項下沉,推廣「7×24小時政務服務」,爭創長三角營商環境最優城區。

(四)聚焦功能品質,在改善人居環境上取得更大成果。圍繞提品質、抓長效,深入推進城市建設、城市管理、生態治理,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的美麗廬陽。

一要以全域思維優化空間布局。深入對接合肥市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圍繞「一核一地一中心」戰略布局,深度謀劃片區規劃發展。緊扣全省消費核心樞紐的功能定位,完善老城區城市更新規劃,圍繞歷史人文、產業布局、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等課題,完善中長期建設項目庫,通過立體空間改造、地下空間開發、閒置資源整合,推動老城煥發生機活力。圍繞最美科研聖地建設目標,成立工作專班,對接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規劃,啟動綜合配套區規劃建設,構建服務配套和成果轉化的承載地,形成廬陽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搶抓長三角國際貿易中心規劃建設契機,編制廬陽經開區轉型升級年度計劃,調整廬陽經開區及大楊產業園控規,推進低效閒置用地高效利用,不斷完善園區布局,提升綜合配套功能,讓廬陽北部中心成為合肥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二要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水平是我們和滬寧杭相比最大的短板之一,我們要以繡花功夫做靚主城顏值、提升城市品位,讓廬陽在全市率先成為在城市管理方面與長三角先發城區等高對接的「上進生」。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結合智慧廬陽居民端和企業端上線運行,藉助社會公眾力量,讓城市管理更人性化、智慧化。圍繞「提標、提檔、提品、提效」目標,鐵腕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全面實施一環內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不斷完善居民小區和主次幹道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從解決窨井破損、楊樹飛絮、共享單車定點停放等小事入手,將精細化管理不斷向縱深推進、向北部拓展,並儘早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以一流治理成就一流城區。

三要以系統舉措守牢生態底線。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完成四里河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加快涉河城中村搬遷後環境整治,進一步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推動南淝河流域水質持續向好。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強化環保執法,持續開展建築工地、道路揚塵、秸稈禁燒等專項整治,確保實現PM2.5、PM10及優良天數「兩降一升」。加快推進林長制重點項目建設和國土綠化提升行動,高標準實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廬州公園二期等建設改造,利用零星地塊布局街頭遊園、垂直綠化、複合型綠地等增綠工程,全年新增綠化面積60萬平米以上,精心打造「公園裡的城區」。

(五)聚焦優質均衡,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取得更大成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夯實民生基礎,打造民生品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一要織密民生保障網。堅持就業優先,實施精準就業服務,全年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以上。健全社會救助保障體系,強化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完善「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布局,新建栢景灣、五河路等6家社區養老服務站,規劃建設為民養老公寓等一批養老服務機構,新增床位1000張以上。加快山林崗二期、童大郢等復建點建設,建成美麗景灣、小錢郢等復建點,確保2500戶居民如期回遷安置。完成宿州路小區、省林業廳小區等26個老舊小區改造,實施老樓加裝電梯50部以上,確保老舊小區整治比例和電梯加裝數量位居全市第一。推動廬陽市民中心投入使用,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建設,提升三國圍棋賽、桃花節、鄉村半程馬拉松等品牌節慶賽事的影響力,打造15分鐘「書香廬陽」閱讀圈,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二要擦亮首善教育名片。新改建固鎮路中學、蒙城路小學、淮北路幼兒園等7所校園,新增班級144個、學位5760個,加快化解「兩大兩小」問題。通過國企辦園方式,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全面完成無證園整治,確保幼兒園公辦率、普惠率在全市繼續保持領先,創成全國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實施名校倍增計劃、名校文化傳承行動,進一步拓寬人才綠色通道,強化校際交流機制,全年引進優秀人才40名以上,交流骨幹教師不少於600人,促進名校數量與質量雙提升。推動合肥六中新校區建成安徽標杆,廬陽高中打造全省藝體特色強校,實現高中教育品牌化發展。積極融入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與先發地區學校結成互助聯盟,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力爭在全省率先創成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讓「學在廬陽」成為首善之區最亮麗的名片。

三要做實健康廬陽品牌。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持續強化公共場所防控和冷鏈食品管理,突出抓好境外返回等重點人員疫情監測,推廣疫苗接種,科學應對疫情。統籌推進區疾控中心、四里河中心、逍遙津中心擴容升級和亳州路中心原地復建,新建林店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力爭千人床位數、千人醫生數分別達到14.5和9以上,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強化與省市醫聯體醫院合作,重點打造心血管、慢病管理、老年病等特色門診,積極探索號源專有、專家共享、遠程診療等緊密型合作模式,力爭社區醫院建成率達70%以上,基層首診率達50%以上,推動基層社區衛生中心診療水平大幅提升,當好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六)聚焦政府建設,在增強履職實效上展現更大作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主動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嚴格執行政府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深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全面啟動「八五」普法,爭創省級法治政府示範單位。深化政府效能建設,依託各類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推進政府內部流程優化、部門業務協同,完善政務督查督辦體系,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工作落地見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堅持不懈整治庸懶散慢,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各位代表!「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局擘畫。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一核一地一中心」建設給廬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歷史責任。征途漫漫,惟有奮鬥。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初心使命,高揚奮鬥之帆,以攻堅克難的勇氣、百折不撓的韌勁、真抓實幹的作風,奮力譜寫全省高質量發展示範城區建設新篇章!


附件


名 詞 解 釋


1.「多新合一」:在老城保護更新戰略實施過程中,堅持公共基礎設施更新、產業業態層級更新、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模式更新以及城市發展理念更新等「多新合一」。

2.三河兩庫:指廬陽轄區範圍內南淝河、板橋河、四里河三條主要河道,以及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兩大水庫。

3.「兩統籌」「雙勝利」: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4.清倉統計:2020年2月16日,廬陽區在全市率先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清倉統計,依託自行研發的居民信息採集系統,全面摸排在廬人員健康狀況,重點排查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發熱病人、留觀和隔離醫學觀察者、返廬來廬人員、流動人員「五類人群」,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有效切斷疫情傳染源。

5.「金十條」「商八條」「建六條」: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區政府出台的支持金融產業、商貿零售業、建築業等主導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政策。

6.「四店經濟」:四店是指首店、老店、小店、夜間店鋪。根據《廬陽區推動商貿零售業轉型發展扶持政策》,鼓勵引進知名品牌首店、振興發展老字號、支持特色小店轉型升級、打造夜間經濟示範點,大力發展「四店經濟」。

7.水質指紋庫:圍繞存在污染隱患的重點企業,運用大數據手段,深度分析水環境監管數據,及時預警水質異常變化,快速找准水質變化原因、識別污染源頭,為快速執法和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平台。

8.「三個一」體育場地:按照《合肥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合政〔2016〕190號)和《關於印發合肥市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實施方案的通知》(合政辦〔2018〕42號)工作要求,每個鄉鎮街道均建成一個小型室內健身中心、一個全民健身廣場、一個籠式多功能健身場(含籠式足球場)。

9.「兩個堅持」「兩個更大」: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明確提出的目標要求。「兩個堅持」,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質量發展。「兩個更大」,即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10.「五高地一示範」:2020年5月,省委書記李錦斌在合肥市領導幹部會議上指出,合肥市要「着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高地,着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地,着力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着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着力打造優質優良宜居宜業的生態高地,着力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當好示範」。

11.「沿途下蛋」「就地孵化」:「沿途下蛋」是對「科研—轉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創新生態鏈的形象比喻,指科研成果轉化不一定要等到研究全部結束才能進行,一些階段性成果和中間技術可以邊研發邊轉化。「就地孵化」是指推動科研成果在本地實現產業轉化,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12.畝均論英雄:以提高「畝產效益」為核心,圍繞節約集約用地、節能降耗減排等目標,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到集約、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轉變。

13.文化IP:IP指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文化IP特指一種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

14.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2020年12月,廬陽區啟動瞪羚、獨角獸等兩類高成長企業培育工作,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現代物流等戰新產業,搭建「種子瞪羚—潛在瞪羚—瞪羚—種子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獨角獸」六大梯度培育體系,健全支持高成長企業發展配套政策,助力企業快速成長,為區域發展積蓄更多引領未來和引爆增長的新動能。

15.瞪羚企業:這一名稱最早來源於硅谷,其本質反映的是一種高成長企業的類型。是指極具創新活力,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像善於跳躍和奔跑的羚羊的高科技企業。

16.三比一增:比創新、比創業、比創造、增動能。

17.兩心共創:《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以合肥、上海張江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共創』推動原始創新」。

18.一碼通域:是指在長三角城市公共交通、園林旅遊、公共衛生醫療、文體設施服務等民生熱點領域,通過搭建「一碼通域」平台,居民只需出示一個二維碼,即可方便快捷地享受各服務場景身份驗證、城市優惠及快捷支付等服務。

19.中歐投資協定:2020年底,中國與歐盟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歐CAI)談判,該協定展現了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將為中歐相互投資提供更大的市場准入、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20.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東盟發起,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共同制定。該協議於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訂,標誌着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21.KPI考核:即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指根據宏觀戰略目標,經過層層分解之後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戰術目標,並將其轉化為若干個考核指標,然後借用這些指標,從多個維度對單位或個人的績效進行考核的一種方法。

22.「兩大兩小」:指大班額、大校額、生均體育場館面積小、生均教輔用房面積小問題。一般情況下,小學每班人數超過45人、初中超過50人為「大班額」,普通小學、初中人數規模超過2000人為「大校額」,小學生均運動場館面積不足7.5平米、初中不足10.2平米為「生均體育場館面積小」,小學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足4.5平米、初中不足5.8平米為「生均教輔用房面積小」。

23.名校倍增計劃:挑選一批基礎較好的學校精心培育,通過管理、課程、師資、教研、資源配置等一體化舉措,力爭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本部同等辦學水平。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