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國文/卷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62 全三國文卷六十三
 
烏程嚴可均校輯
卷64
↑ 返回《全三國文

長沙桓王[编辑]

王姓孫諱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破虜將軍堅之長子。曹公表爲討逆將軍,封吳矦。建安五年薨。弟權稱尊號,追諡曰長沙桓王。

獲太史慈敎[编辑]

龍欲騰翥,先階尺水。且今署慈爲門下督,須軍還,當更議。《初學記》三十引《獻帝春秋》。

詐令軍中[编辑]

頃連雨水濁,兵飲之多腹痛。今促具甖缶數百口澄水。《吳志‧宗室孫靜傳》。

給周瑜鼓吹令[编辑]

周公瑾英儁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陽,發眾及船糧,㠯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㠯報者也。《吳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又見《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注,《御覽》五百六十七。

明漢將軍謝表[编辑]

臣㠯固陋,孤持邊陲。陛下廣播高澤,不遺細節,㠯臣襲爵,兼典名郡。仰榮顯顧,所不克堪。興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于吳郡曲阿得袁術所呈表,㠯臣行殄寇將軍。至被詔書,乃知詐擅。雖輒捐廢,猶用悚悸。臣年十七,喪失所怙,懼有不任堂構之鄙,㠯忝析薪之戒;誠無去病十八建功,世祖列將弱冠佐命。臣初領兵,年未弱冠,雖駑懦不武,然思竭微命。惟術狂惑,爲惡深重。臣憑威靈,奉辭罰罪,庶必獻捷,㠯報所授。《吳志‧孫討逆傳》注引《吳錄》︰「策上表謝。」

討黃祖表[编辑]

臣討黃祖,㠯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羨縣。劉表遣將助祖,並來趣臣。臣㠯十一日平旦部所領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將周瑜、領桂陽太守行征虜中郎將呂範、領零陵太守行蕩寇中郎將程普、行奉業校尉孫權、行先登校尉韓當、行武鋒校尉黃蓋等同時俱進。身跨馬擽陳,手擊急鼓,㠯齊戰勢。吏士奮激,踊躍百倍,心精意果,各競用命。越渡重壍,迅疾若飛。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並發,流矢雨集,日加辰時,祖乃潰爛。鋒刃所截,猋火所焚,前無生寇,惟祖迸走。獲其妻息男女七人,斬虎狼、韓晞已下二萬餘級,其赴水溺者一萬餘口,船六千餘艘,財物山積。雖表未禽,祖㝛狡猾,爲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鴟張,㠯祖氣息,而祖家屬部曲,掃地無餘,表孤特之虜,成鬼行尸。誠皆聖朝神武遠振,臣討有罪,得效微勤。《吳志‧孫討逆傳》注引《吳錄》。

答記呂布[编辑]

海產明珠,所在爲寶。楚雖有才,晉實用之。英偉君子,所游見珍,何必本州哉!《吳志‧張纮傳》注引《吳書》。

說劉勳書[编辑]

海昏上繚宗人,數欺下國,患之有年矣。擊之路繇不便,幸因將軍之神武而臨之。且上繚國富廩實,吳娃越姬,充于後庭;明珠大貝,被于帑藏。取之可㠯資軍,雖蜀郡成都金碧之府,未能過也。策願舉敞邑士卒,㠯爲外援。□□□□□□□□

上繚宗民,數欺下國,忿之有年矣。擊之路不便,願因大國伐之。上繚甚實,得之可㠯富國,請出兵爲外援。《魏志‧劉曄傳》。

與吳景等書[编辑]

今征江東,未知二三君意云何耳。《吳志‧宗室孫賁傳》注引《江表傳》。

與虞翻書[编辑]

今日之事,當與卿共之,勿謂孫策作郡吏相待也。《吳志‧虞翻傳》注引《江表傳》。

詰降人王朗[编辑]

問逆賊故會稽大守王朗︰朗受國恩當官,云何不惟報德,而阻兵安忍?大軍征討,幸免梟夷,不自掃屛,復聚黨眾,屯住郡境。遠勞王誅,卒不悟順。捕得云降,庶㠯欺詐,用全首領,得爾與不,具㠯狀對。《魏志‧王朗傳》注引《獻帝春秋》。

大帝[编辑]

帝諱權,字仲謀,堅次子。建安五年,曹公表爲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十四年,劉先主表爲車騎將軍,領徐州牧。二十四年,曹公表爲驃騎將軍,領荊州牧,封南昌矦。魏黃初二年,封吳王,改元黃武。太和三年,稱尊號,改元黃龍,後又改元三︰嘉禾、赤烏、大元。在位二十四年,諡曰大皇帝。

詔孫慮假節開府治半州黃武七年三月[编辑]

期運擾亂,凶邪肆虐,威罰有序,干戈不戢。㠯慮氣志休懿,武略夙昭,必能爲國佐定大業,故授㠯上將之位,顯㠯殊特之榮,寵㠯兵馬之勢,委㠯偏方之任。外欲威振敵虜,厭難萬里,內欲鎭撫遠近,慰卹將士,誠慮建功立事竭命之秋也。慮其內修文德,外經武訓,持盈若沖,則滿而不溢。敬愼乃心,無忝所受。《吳志‧孫慮傳》注引《吳書》。

夏口議還都建業詔黃龍元年[编辑]

諸將吏勿拘位任,其有計者,爲國言之。《吳志‧孫奐傳》注引《江表傳》。

大赦天下詔嘉禾二年春正月[编辑]

朕㠯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是㠯眷眷,勤求俊傑,將與戮力,共定海內。茍在同心,與之偕老。今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遼東太守燕王,久嗋賊虜,隔在一方,雖乃心于國,其路靡緣。今因天命,遠遣二使,款誠顯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雖湯遇伊尹,周獲呂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豈復是過?普天一統,于是定矣。《書》不云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大赦天下,與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聞知。特下燕國,奉宣詔恩,令普天率士僃聞斯慶。《吳志‧大帝傳》。

封公孫淵爲燕王詔[编辑]

故魏使持節車騎將軍遼東太守平樂矦︰天地失序,皇極不建,元惡大憝,作害于民,海內分崩,羣生堙滅。雖周餘黎民,靡有孑遺,方之今日,亂有甚焉。朕受厤數,君臨萬國,夙夜戰戰,念在弭難,若涉淵水,罔知攸濟。是㠯把旄杖鉞,翦除凶虐,自東徂西,靡遑寍處,茍力所及,民無災害。雖賊虜遺種,未伏辜誅,猶繫囚枯木,待時而斃。

惟將軍天姿特達,兼包文武,觀時覩變,審于去就,踰越險阻,顯致赤心,肇建大計,爲天下先,元勳巨績,侔于古人。雖昔竇融背棄隴右,卒占西河,㠯定光武,休名美實,豈復是過?欽嘉雅尚,朕實欣之。自古聖帝明王,建化垂統,㠯爵裦德,㠯祿報功;功大者祿存,德盛者禮崇。故周公有夾輔之勞,太師有鷹揚之功,並啟土宇,兼受僃物。今將軍規萬年之計,建不世之略,絕僭逆之虜,順天人之肅,濟成洪業,功無與比,齊魯之事,奚足言哉!《詩》不云乎?「無言不讎,無德不報」。今㠯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縣封君爲燕王,使持節守太常張彌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錫君玄土,苴㠯白茅,奚契爾龜,用錫冢社。方有戎事,典統兵馬,㠯大將軍曲蓋麾幢,督幽州、青州牧遼東太守如故。今加君九錫,其敬聽後命。㠯君三世相承,保綏一方,寍集四郡,訓及異俗,民夷安業,無或攜貳,是用錫君大輅、戎輅,玄牡二駟。君務在勸農,嗇人成功,倉庫盈積,官民俱豐,是用錫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正化㠯德,敬下㠯禮,敦義崇謙,內外咸和,是用錫君軒縣之樂。君宣導休風,懷保邊遠,遠人迴面,莫不影附,是用錫君朱戶㠯居。君運其才略,官方任賢,顯直錯枉,羣善必舉,是用錫君虎賁之士百人。君戎馬整齊,威震遐方,糾虔天刑,彰厥有罪,是用錫君鈇鉞各一。君文和于內,武信于外,禽討逆節,折衝掩難,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忠勤有效,溫恭爲德,明允篤誠,感于朕心,是用錫君秬鬯一卣,珪瓚副焉。欽哉!敬茲訓典,寅亮天工,相我國家,永終爾休。《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寬逋詔嘉禾三年春正月[编辑]

兵入不輟,民困于役,歲或不登,其寬諸逋,勿復督課。《吳志‧大帝傳》。

答陳表詔[编辑]

先將軍有功于國,國家㠯此報之,卿何得辭焉!《吳志‧陳武傳》︰「嘉禾三年,㠯表領新安都尉。初,表所受賜復人得二百家,在會稽新安縣,表𥳑視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陳讓,乞㠯還官,充足精銳,詔曰云云。」

呂岱平賊詔嘉禾四年[编辑]

厲負險作亂,自致梟首;桓凶狡反覆,已降復叛。前後討伐,歷年不禽,非君規略,誰能梟之?忠武之節,于是益箸。元惡旣除,大小震懾,其餘細類,埽地族矣。自今已去,國家永無南顧之虞,三郡晏然,無怵惕之驚。又得惡民㠯供賦役,重用歎息。賞不踰月,國之常典,制度所宜,君其裁之。《吳志‧呂岱傳》。

詔議奔喪嘉禾六年正月[编辑]

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制,人情之極痛也;賢者割哀㠯從禮,不肖者勉而致之。世治道泰,上下無事,君子不奪人情,故三年不逮孝子之門。至于有事,則殺禮㠯從宜,要絰而處事。故聖人制法,有禮無時則不行。遭喪不奔非古也。蓋隨時之宜,㠯義斷恩也。前故設科,長吏在官,當須交代,而故犯之,雖隨糾坐,猶已廢曠。方事之殷,國家多難,凡在官司,宜各盡節,先公後私,而不恭承,甚非謂也。中外羣僚,其更平議,務今得中,詳爲節度。《吳志‧大帝傳》,又見《御覽》五百五十二。

改年號詔赤烏元年[编辑]

閒者赤烏集于殿前,朕所親見,若神靈㠯爲嘉祥者,改年宜㠯赤烏爲元。《吳志‧大帝傳》。

詔責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等赤烏元年[编辑]

袁禮還,云與子瑜、子山、義封、定公相見,並㠯時事當有所先後,各自㠯不掌民事,不肻便有所陳,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見禮,泣涕懇惻,辭旨辛苦,至乃懷執危怖,有不自安之心。聞此悵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聖人能無過行,明者能自見耳。人之舉措,何能悉中,獨當已有㠯傷拒眾意,勿不自覺,故諸君有嫌難耳。不爾,何緣乃至于此乎?自孤興軍五十年,所役賦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孼類猶存,士民勤苦,誠所貫知。然勞百姓,事不得已耳。與諸君從事,自少至長,髮有二色,㠯謂表裏足㠯明露,公私分計足用相保。盡言直諫,所望諸君;拾遺補闕,孤亦望之。昔衞武公年過志壯,勤求輔弻,每獨歎責。案︰此下注引《江表》九語,蓋陳壽所刪,當補于此。且布衣韋帶,相與交結,分成好合,尚污垢不異。今日諸君與孤從事,雖君臣義存,猶謂骨肉不復是過。榮福喜戚,相與共之。忠不匿情,智無遺計,事統是非,諸君豈得從容而已哉?同船濟水,將誰與易?齊桓,諸矦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嘗不歎,有過未嘗不諫,諫而不得,終諫不止。今孤自省無桓公之德,而諸君諫諍未出于口,乃執嫌難。㠯此言之,孤于齊桓良優,未知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見,因事當陳。共定大業,整齊天下,當復有誰?凡百事要所當損益,樂聞異計,匡所不逮。《吳志‧大帝傳》︰「權使中郎將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禮還,復有詔責數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等云云。」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眾之所積也。夫能㠯駁致純,不惟積乎?故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聖人矣。《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選郎吏詔[编辑]

郎吏者,㝛衞之臣,古之命士也。閒者所用頗非其人。自今選三署皆依四科,不得㠯虛辭相飾。《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載權正月

詔禁農桑時役事赤烏三年正月[编辑]

蓋君非民不立,民非穀不生。頃者㠯來,民多征役,歲又水旱,年穀有損,而吏或不良,侵奪民時,㠯致饑困。自今㠯來,督軍郡守,其謹察非法,當農桑時,㠯役事擾民者,舉正㠯聞。《吳志‧大帝傳》。

詔止議立皇后四王赤烏五年春正月[编辑]

今天下未定,民物勞瘁,且有功者或未錄,饑寒者尚未恤,猥割土壤㠯豐子弟,崇爵位㠯寵妃妾,孤甚不取。其釋此議。《吳志‧大帝傳》︰「百官奏請立皇后及四王,詔曰云云。」

詔陸遜代顧雍爲丞相赤烏七年正月[编辑]

朕㠯不德,應期踐運,王塗未一,姦宄充路,夙夜戰懼,不遑鑒寐。惟君天資聰叡,明德顯融,統任上將,匡國弭難。夫有超世之功者,必膺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今㠯君爲丞相,使使持節守太常傅常授印綬。君其茂昭明德,脩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於乎!總司三事,㠯訓羣寮,可不敬與?君其勖之!其州牧都護領武昌事如故。《吳志‧陸遜傳》。

詔勿殺叛將妻子[编辑]

督將亡叛,而殺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棄父,甚傷義敎,自今勿殺也。《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論步騭表言防魏詔[编辑]

呂岱、諸葛恪道步騭說,北人欲㠯布囊盛土塞江。每讀此表,令人連日失笑,此江自天地㠯來,寍有可塞者乎?《初學記》六引環濟《吳紀》。

詔息鑄大錢赤烏九年[编辑]

謝宏往日陳鑄大錢,云㠯廣貨,故聽之。今聞民意不㠯爲便,其省息之,鑄爲器物,官勿復出也。私家有者,勑㠯輸藏,計𢌿其直,勿有所枉也。《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詔作太初宮赤烏十年三月[编辑]

建業宮乃朕從京來所作軍府寺耳,材柱率細,皆㠯腐朽,常恐損壞。今未復西,可徙武昌宮材瓦,更繕治之。《吳志‧大帝傳》「改作太初宮」注引《江表傳》。

大禹㠯卑宮爲美。今軍事未已,所在多賦,若更通伐,妨損農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同上。

地震詔赤烏十一年二月[编辑]

朕㠯寡德,過奉先祀,莅事不聰,獲譴靈祇,夙夜祗戒,若不終日。羣僚其各厲精,思朕過失,勿有所諱。《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黃龍見白虎仁詔[编辑]

古者聖王,積行累義,脩身行道,㠯有天下,故符瑞應之,所㠯表德也。朕㠯不明,何㠯臻茲?《書》云︰「雖休勿休。」公卿百司,其勉脩所職,㠯匡不逮。《吳志‧大帝傳》︰「赤烏十一年四月,雲陽言黃黃龍見;五月,鄱陽言白虎仁,詔曰云云。」

詔朱異迎降文欽赤烏十三年[编辑]

方今北土未一,欽云欲歸命,宜且迎之。若嫌其有譎者,但當設計網㠯羅之,盛重兵㠯防之耳。《吳志‧朱桓傳》。

詔諸葛恪神鳳元年[编辑]

吾疾困矣,恐不復相見,諸事一㠯相委。《吳志‧諸葛恪傳》注引《吳書》。

追贈步皇后策命赤烏元年閏月戊子[编辑]

惟赤烏元年閏月戊子,皇帝曰︰嗚呼皇后,惟后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與朕均勞。內敎脩整,禮儀不愆。寬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懸望,遠近歸心。朕㠯世難未夷,大統未一,緣后雅志,每懷謙損,是㠯于時未授名號,亦必謂后降年有永,永與朕躬對揚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顯,傷后殂逝,不終天祿。愍悼之至,痛于厥心。今使使持節丞相醴陵亭矦雍奉策授號,配食先后。魂而有靈,嘉其寵榮。嗚呼哀哉!《吳志‧妃嬪步夫人傳》。

賜丞相顧雍書[编辑]

貴孫子直,令問休休,至與相見,過于所聞,爲君嘉之。《吳志‧顧雍傳》。

周瑜卒後下令[编辑]

故將軍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問。《吳志‧周瑜傳》。

答是儀令[编辑]

孤雖非趙𥳑子,卿安得不自屈爲周舍邪?《吳志‧是儀傳》。

城武昌下令諸將[编辑]

夫存不忘亡,安必慮危,古之善敎。昔雋不疑漢之名臣,于安平之世而刀劒不離于身,蓋君子之于武僃,不可㠯已。況今處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輕忽,不豫思變難哉?頃聞諸將出入,各尚謙約,不從人兵,甚非僃慮愛身之謂。夫保己遺名,㠯安君親,孰與危辱?宜深警戒,務崇其大,副孤意焉。《吳志‧大帝傳》,《御覽》六百三十七。

寬息令黃武五年春[编辑]

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能相卹,孤甚愍之。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㠯寬息。《吳志‧大帝傳》。

斥張溫令[编辑]

昔令召張溫,虛己待之,旣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凶醜,專挾異心!昔曁豔父兄,附于惡逆,寡人無忌,故進而任之,欲觀豔何如,察其中閒,形態果見。而溫與之結連死生,豔所進退,皆溫所爲頭角,更相表裏,共爲腹背,非溫之黨,卽就疵瑕,爲之生論。又前任溫董督三郡,指爲吏客及殘餘兵,時恐有事,欲令速歸,故授棨戟,獎㠯威柄。乃便到豫章,表討㝛惡,寡人信受其言,特㠯繞帳、帳下解煩兵五千人付之。後聞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溫有急便出,而溫悉內諸將,布于深山,被命不至。賴丕自退,不然,已往豈可深計!又殷禮者,本占𠊱召,而溫先後乞將到蜀,扇揚異國,爲之譚論。又禮之還,當親本職,而令守尚書戶曹郎,如此署置,在溫而已。又溫語賈原,當薦卿作御史;語蔣康,當用卿代賈原。專衒賈國恩,爲己形勢。揆其奸心,無所不爲。不忍暴于市朝,令斥還本郡,㠯給厮吏。嗚呼溫也,免罪爲幸!《吳志‧張溫傳》。

令交州給送虞翻[编辑]

昔趙𥳑子稱「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諤諤」。虞翻亮直,善于盡言,國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促下問交州,翻若尚存者,給其人船,發遣還都。若㠯亡者,送喪還本郡,使兒子仕宦。《吳志‧虞翻傳》注引《江表傳》。

白曹公狀[编辑]

嚴刺史昔爲公所用,又是州舉將,而李術凶惡,輕犯漢制,殘害州司,肆其無道,宜速誅滅,㠯懲醜類。今欲討之,進爲國朝掃除鯨鯢,退爲舉將報塞怨讎。此天下達義,夙夜所甘心。術必懼誅,復詭說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內所瞻,願敕執事,勿復聽受。《吳志‧大帝傳》注引《江表傳》。

報劉僃[编辑]

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爲曹操耳目,規圖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蜀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

與曹公牋[编辑]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吳志‧大帝傳》注引《吳厤》。

別紙與曹公[编辑]

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吳志‧大帝傳》注引《吳厤》。

上魏王牋[编辑]

昔討關羽,獲于將軍,卽白先王,當發遣之,此乃奉款之心,不言而發。先王未深畱意,而謂權中間復有異圖,愚情慺慺,用未果決。遂值先王委離國祚,殿下承統,下情始通。公私契闊,未獲僃舉,是令本誓未卽昭顯。梁㝢傳命,委曲周至,深知殿下㠯爲意望。權之赤心,不敢有他,願垂明恕,保權所執。謹遣浩周、東里衮,至情至實,皆周等所具。《吳志‧大帝傳》注引《魏略》︰「文帝卽王位,權乃遣浩周爲牋魏王。」

權本性空薄,文武不昭,昔承父兄成軍之緒,得爲先王所見獎飾,遂因國恩,撫綏東土。而中間寡慮,庶事不明,畏威忘德,㠯取重戾。先王仁恩,不忍遐棄,旣釋其㝛罪,且開明信。雖致命虜廷,梟獲關羽,功効淺薄,未報萬一。事業未究,先王卽世。殿下踐祚,威仁流邁,私懼情願未蒙昭察。梁㝢來到,具知殿下不遂疏遠,必欲撫錄,追本先緒。權之得此,欣然踴躍,心開目明,不勝其慶。權世受寵遇,分義深篤。今日之事,永執一心,惟察慺慺,重垂含覆。同上。

先王㠯權推誠已驗,軍當引還,故除合肥之守,著南北之信,令權長驅,不復後顧。近得守將周泰、全琮等白事,過月六日,有馬步七百,徑到橫江,又督將馬和復將四百人進到居巢。琮等聞有兵馬渡江,視之,爲兵馬所擊,臨時交鋒,大相殺傷。卒得此問,情用恐懼。權實在遠,不豫聞知,約勑無素,敢謝其罪。又聞張征東、朱橫海今復還合肥,先王盟要,繇來未久,且權自度未獲罪釁,不審今者何㠯發起?牽軍遠次,事業未訖,甫當爲國討除賊僃,重聞斯問,深使失圖。凡遠人所恃,在于明信,願殿下克卒前分,開示坦然,使權誓命,得卒本規。凡所願言,周等所當傳也。同上。

上魏文帝書[编辑]

劉僃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㠯克捷爲效。《魏志‧文帝紀》注引《魏書》。

卑辭上魏文帝書[编辑]

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㠯終餘年。《吳志‧大帝傳》。

賜進士出身二品銜廣東等處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兼管驛傳事務黃岡王毓藻校刊

《全三國文》卷六十三終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