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0357
兵部八十七 ◄ | 太平御覽 卷三百五十七.兵部八十八 |
► 兵部八十九 |
盾下
[编辑]《春秋元命苞》曰:帝俈戴干,是謂清明。發節移度,蓋象招搖。〈宋均曰:干,盾也。招搖爲天戈,戈盾相副戴之者象見天中以爲表者也。〉
《史記》曰: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面見羽,謝無有閉關事。羽旣饗軍士,中酒,亞父謀欲殺沛公,令項莊拔劍舞,坐中欲擊沛公。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劍盾入營,衛士止噲,噲直撞入,立帳下。羽目之,問爲誰,良曰:「沛公參乘樊噲。」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旣飲酒,拔劍切而之。羽曰:「能復飲乎?」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
《漢書》曰:周亞夫子爲父買尚方甲盾五百被,〈張晏曰:被,具也。〉可以葬者。取傭苦之不與錢。傭知其盜買縣官器,怨而上變告。子事連于亞夫,亞夫嘔血死。
又曰:晁錯上言曰:「曲道相伏,險厄相薄,此劍盾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
謝承《後漢書》曰:孟政字子節。地皇六年,爲府丞虞卿書佐。時太守缺,丞視事。毗陵有賊,丞討之。未到縣,道路逢賊,吏卒迸散。政操刀楯與賊相擊,丞得免難,政遂死于路。
又曰:江漢字子甫,遷丹陽太守。是時,大江劇賊餘來等劫擊牛渚、丹陽、邊水諸縣居民,歐略良善,經歲爲害。漢到郡,會集勁士,修整戰具鈎鑲、刀、盾、大戟、長矛、弓弩,勁兵轉送承接。余來亟戰失利,遂見梟獲。孝順帝喜其功,賜以劍珮。
《後漢書》曰:袁紹爲高櫓,起土山射,曹操營中皆蒙楯而行。
《東觀漢記》曰:逢萌字子康,北海人。少有大節。家貧,給事爲縣亭長。尉過,迎拜問事。尉去,舉盾擿地嘆曰:「大丈夫安能爲人後耶!」遂去學問。
《魏志》曰:建安五年,太祖軍于官渡。袁紹進保武陽,稍前依沙塠爲屯。合戰不利,紹射營中雨下,行者皆蒙盾,衆大懼。
又曰:太祖與呂布戰,太祖募陷陣。典韋先將,應募者數十人,皆衣兩鎧,弃楯,但持長矛撩戟。
魚豢《魏略》曰:鮑出字文才,京兆新豐人也。游俠。興平中,三輔亂,出母爲賊所略,出攘臂結衽,獨持盾追之。行數里及賊,殺十餘人,賊乃解還出母。
韋昭《吳書》曰:魯肅欲渡江,衆騎追肅。肅植盾引弓射之,矢貫洞騎。度不制,乃相率還。
《吳錄》曰:交趾朱鳶縣有檳榔,正直高六七丈,葉大如盾。
王隱《晋書》曰:朱伺字仲文,小爲牙門將陶丹給使。吳平,內涉江夏,便鞍馬弓弩,刀盾射獵。
干寶《晋記》曰:吳軍師張悌帥衆三萬濟江,與討吳護軍張翰、揚州刺史周陵成陣相對。沈瑩領丹陽銳卒刀盾五千,號青巾兵,屢陷堅陣。
沈休文《宋書》曰:宗越南陽葉人也。爲隊主,蠻有爲寇盜者,常使越討伐,往輒有功。家貧無以市馬刀盾,步出,單身挺戰,衆莫能當。每一戟,郡將就賞錢五千,因此得買馬。
《宋略》曰:寧朔將軍、益州刺史劉豪,少工刀盾,勇冠三軍。及在漢中,忽修長生之術,使道士合金丹餌之,咽而死。及就殮,尸弱如生。
《宋元嘉起居注》曰:御史中丞劉損奏:「風聞前廣州刺史韋朗莅任虐法,暴濁是彰,于州所造牙盾三十幡,朱畫青綾盾三十五幡,請以見事追免朗前所居官。」
《南史》王洪軌隨齊高帝鎮新亭,常以身捍矢。高帝曰:「我自有盾,卿可自防。」答曰:「天下無洪軌何妨。蒼生方亂,豈可一日無公。」帝甚賞之。
《齊書》曰:王宜興,吳興人也。形狀短小而果勁,有膽力。少年時爲劫不須伴。郡縣討逐,圍繞數十重,終莫能禽。賞舞刀盾,使十餘人以水交灑,不能著。
《北史》曰:後魏蠕蠕〈而兗切。〉犯塞,以任城王雲爲中軍大都督,從獻文討之。過大磧,雲曰:「夷狄馬初不見虎頭盾,若令舞盾在前,破之必矣。」帝從之。于是相率而歌,方駕而前,大破之,獲其凶酋。
《英雄記》曰:公孫伯圭追討叛胡丘力居等于管子城。伯圭力戰兵乏,食馬盡,煮弩盾啖食之。
又曰:袁紹討公孫瓚,先令麴義領精兵八百、强弩千張以爲前登。瓚輕其兵少,縱騎騰之,義兵伏盾下,一時同發,瓚軍大敗。
蔡邕《月令章句》曰:洪範經雲,兵革幷起,兵謂金刃,革謂甲盾。
又曰: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注曰:去毛曰革。犀兕水牛之屬以爲甲盾鼓鞞。〉
張敞《晋東宮舊事》曰:東宮外崇福門,門各羌盾士幡,鶏鳴戟十張。
《陶公故事》曰:臣侃奉獻金華大羌盾五十幡,青綾金華盾五十幡。
王琰《冥祥記》曰:東海何敬叔,少而奉佛。至泰始中隨湘州刺史劉韞監營浦縣,敬叔時遇有旃檀制以爲像,像將就而未有光材。敬叔意願甚{勤心}而營索無處,憑幾微睡,見沙門語敬收云:「縣後何家有一桐盾甚堪像光。其人極惜之,苦求可得也。」敬叔寤,問縣後果有何家,因求買盾。何氏云:「實有此盾,甚愛惜之。明府何以得知?」敬叔具說所夢,何氏驚,奉以制光。
《山海經》曰:羿與鑿齒戰于壽華之野。羿射殺之。羿持弓矢,鑿齒持戟盾。〈郭璞曰:鑿齒,人類,齒如鑿,長五六尺。〉
又曰:開明北有鳳鳥、鸞鳥,背戴𢧕。〈𢧕,音伐,盾也。〉
張華《博物志》曰:朝廷都許時上先人刀劍盾物及銅大盆,殿上四角鼎皆先侯所賜得也。
劉義慶《世說》曰:魏武征袁本初,治裝餘有數十斛竹片,咸長數寸。衆幷謂不堪用,正合燒除。太祖意甚惜,思所以用之。謂可以爲竹甲盾,而未顯其言。馳使以問楊主簿德祖,應聲答與帝正同。衆伏其辯悟。
《异苑》曰:河南褚襄字季野。將北伐,車士忽同時唱言可各持兩盾。復相謂曰:「一人焉用兩爲?」及敗,悉而樐而退。
《國語》曰:桓公問曰:「齊國寡甲兵,爲之若何?」管子曰:「輕過而移諸甲兵。」〈賈逵曰:輕過,輕罪也。移諸甲兵,以甲兵贖罪也。〉桓公曰:「爲之若何?」管子對曰:「輕罪贖,一盾一戟。」
《潜夫論》曰:虜或持銅鏡以象兵,或負板案以類盾。遑遽擾攘,未能相一,誠易制也。
《淮南子》曰:夫栝淇衛筒菌蕗,〈音路。高誘曰:栝,剪括也。淇衛菌蕗,箭所出也。〉戴以銀錫,〈戴,飾也。飾剪以銀錫。〉雖有薄縞之襜,腐荷之櫓,〈荷,蓮草也。櫓,大盾也。〉然猶不能獨穿也。若假之筋角之力,弓弩之勢,則貫兕甲而經革盾矣。〈經,猶達也。〉
楊泉《物理論》曰:古有阮師之刀,蘇家之盾,皆爲良工利器,時所寶貴也。夫刀者,身之寶也;盾者,身之衛也。禦難之藩墻,守之城池也。
《夢書》曰:夢得鑲盾,憂相負也。
《漢書·揚雄校獵賦》曰:賁育之倫,蒙盾負羽,杖鏌邪而羅者以萬計。
《吳都賦》曰:杭神龍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勾踐將伐吳,作榮楯嬰以白璧,鏤以黃金,狀若龍蛇,以獻吳王。吳王受之,施于姑蘇臺。捷獵,例次貌也。言今起神龍殿,亦施此物也。〉
又曰:幹鹵殳鋋暘夷勃盧之施。
又曰:家有鶴𣍿,戶有犀渠。〈鶴𣍿,矛也。犀渠,盾也。一曰鎧,犀革爲之。〉
李尤《盾銘》曰:吳旂魯𤟢,戎兵特須也。
張奐《與崔子眞書》曰:僕以元年到任,有見兵二百,馬如牿〈古昝切。〉羊,矛如錐錟,盾如榆葉。〈錟,徒甘切。長牟也。〉
陶侃《答慕容瑰書》曰:當今楊淮銳勇,飛廉超驥,收屈盧必陷之矛,集鮫犀不入之盾。
庾闡《責伍員文》曰:自我來思,逾曆中春。凄風跨月,芒雨積旬。地藉濕蓐,室無完幕。負盾傳時,仗櫓擊柝。
謝尚《餉楊征南書》曰:五尺金斫頭刀一口,碧綾車中盾一番。
又《與張凉州書》曰:今致碧綾車中盾一。
彭排
[编辑]《釋名》曰:彭排,旁也。在旁排敵禦攻也。
《晋安帝紀》曰:劉裕大破孫恩于䔉山,恩以彭排自載,僅得還船。
諸葛亮《軍令》曰:帳下及右陣各持彭排。
銜枚
[编辑]《詩》曰: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銜枚。〈鄭玄曰:勿,猶無也。女制彼裳衣而束,謂兵服也。示初無行陣含枚之事也。〉
《禮記》曰: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皆銜枚。
《周禮》曰:銜枚氏下士二人,徒八人。〈鄭玄曰:枚狀如箸,橫含之。〉銜枚氏掌司囂,〈察囂歡者爲其聒亂。〉國之大祭祀,令禁毋囂。軍旅田役令銜枚。〈爲其言語以相誤也。〉
《國語》曰:吳王起師,軍于江北,越王軍于江南。越王乃令左軍銜枚,泝江五里以須,亦令右軍銜枚,逾江五里以須。〈賈逵曰:逆流而上曰泝,徑渡曰逾。須,待也。〉夜中,乃令涉江鳴鼓中水以須。越王以其中軍私率六千人銜枚以襲攻之,吳師大北。
《史記》曰:項梁率師攻秦,秦使章邯距梁。章邯夜銜枚擊楚,殺項梁。
陸賈《楚漢春秋》曰:高祖向咸陽南趣宛,宛堅守不下。乃匿其旌旗,人銜枚,馬束口,龍舉而翼奮,鶏未鳴,圍宛城三匝,宛城降。
《漢書》曰:秦將章邯圍魏王咎于臨濟。田儋〈都甘切。〉將兵救魏,章邯夜銜枚擊,大破齊軍,煞儋于臨濟下。
又曰:趙充國擊西羌,至金城,須兵滿萬騎,欲渡河,恐爲虜所遮,即夜遣三校銜枚先渡,渡輒營陣,會明畢。
《東觀漢記》曰:吳漢伐蜀,分營于水南水北。北營戰不利,乃銜枚引兵往合水南營,大破公孫述。
梁祚《國統》曰:孫權嘗賜甘寧酒米,寧以米賜帳下,乃以銀碗酌酒自飲,次與其郡督,次酌其次,命銜枚出斫敵。
王隱《晋書》曰:毋丘儉、文欽反,遣鄧艾進屯樂嘉。欽果夜銜枚襲艾等,昧爽至于城下。
又曰:王浚都督幽州諸軍事。成都王使和演發兵殺浚,單于以演謀告浚。州府逼近,銜枚密嚴,夜與單于圍演。演持白幡請降。
孫嚴《宋書》曰:柳元景總軍北討。元景至弘農,營于開方口,衆軍幷造陝下。元景遣軍副柳元怙簡步騎二千,一宿而至,遂合戰。元怙悉偃旗鼓,士馬皆銜枚潜師伏甲而進。旣出,賊不意,虜衆大駭。
王智深《宋書》曰:劉誕作亂,孝武帝使沈攸等伐之。于是,龍驤將軍卜天生推車塞塹,率敢死數百人銜枚先登。
習鑿齒《漢晋陽秋》曰:初魏軍始入蜀,劉禪分二千人付羅獻留守。吳聞蜀敗,遂起兵,遣盛憲、謝詢等水陸幷到,說獻以合從之計。獻謂諸將曰:「今處孤城,百姓無主。吳人因釁,公敢西過,宜一决戰以示衆心。」遂銜枚出擊破憲。
盧綝《晋四王起事》曰:天子自鄴至洛,右將軍張方逼帝幸長安。河間王率參佐到灞水上迎。人兵去路百餘步,銜枚屯列。
崔鴻《後秦錄》曰:永和二年,遣武衛姚鸞營于大路。晋將沈林子簡其軍中精銳朱遠等銜枚夜襲鸞營,鸞死之。
又《前凉錄》曰:張璩字元琰。年十四,拜奉車都尉,從梁肅征隴右,與王擢遇于邢崗,相距十日。璩銜枚密擊,大破之,由是顯名。
又《蜀錄》曰:李特使弟驤屯軍毗橋以備羅尚。尚遣將張興僞降于驤,以觀虛實。興夜歸白尚,尚遣精勇萬人銜枚隨興夜襲驤營,驤及將士奔于流栅。
《越絕書》曰:吳王闔閭問伍子胥軍法,子胥曰:「王身將即疑船,旌麾兵戟與王舡等者七艘。將軍疑船,兵戟與將軍船等,三船皆居于大陣之左右,有敵即出就陣。吏卒皆銜枚,敖歌擊鼓者斬。
《曹瞞傳》曰:公將襲袁紹軍,乃選精銳步騎皆銜枚縛馬口,夜從間道出,人抱束薪至紹圍屯,大放火,營中驚亂,大破之。
太公《六韜》曰:以少擊衆,必以日之暮。人操炬火,合則滅之。或鼓呼而行,或銜枚而止。
吳孫子《三十二壘經靈輔》曰:移車移旗,以順其意,銜枚而陳,分師而伏。後至先擊,以戰則克。
魏文帝《兵書要略》曰:銜枚毋讙嘩,惟令之從。
左思《吳都賦》曰:銜枚無聲,悠悠旆旌。
棓〈棓,與棒通用。〉
[编辑]服虔《通俗文》曰:大杖曰棓。〈步項切。〉
《魏志》曰:鍾會反,囚將軍胡烈等。與子疏云:「會帳下督丘建密說消息,會已作大坑,白雲數千,欲呼外兵入以次棓殺,投置坑中。」外兵聞,乃殺會。
《曹瞞傳》曰:操爲洛陽北部尉。繕治四門,造五色棒懸門左右各數十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輒棒殺之。
虞浦《江表傳》曰:孫皓以張布女爲美人。皓先報布,後問美人曰:「爾父何在?」答曰:「賊已殺之。」皓大怒,即棒殺美人。
沈約《宋書》曰:後廢帝昱,或有忤意者,輒加以虐刑。有白棒數十枚,各有名號,鍼鑿錐鋸之徒,不離左右。嘗以鐵錐錐人陰破。
《六韜》曰:方胥鐵棓重十二斤,柄長五尺,千二百枚。一名天棓。〈許愼注曰:大杖以桃爲之,擊殺羿,是以鬼畏桃人也。〉
《抱朴子》曰:吳遣賀將軍討山賊。中有善禁者,每交戰,官軍刀劍皆不得拔。將軍乃多作勁木白棓擊之,禁不復行,因而克賊。
又曰:余願世人改其無檢之行,除其驕簡之失,則趙勝之門無去客,黃祖之棓無所用矣。
《晋宣帝教》曰:當教諸圍上守土皆作棓,人一枚,輕重長短者,各各可守,皆當頭施紉挂臂,賊破,死在旦夕。邂逅沖突圍,當以棓棓之。
高堂隆《陳灾异表》曰:石氏星占曰:「天棓五。五星,夭之杖也,主撾棓亂兵。客星彗茀干犯棓,兵大起,二年消復之。宜罷省百役,勿使士卒怨于勤苦而爲亂,足其廩食,度可勞然後用之,則士卒安而無亂兵矣。
椎
[编辑]《史記》曰:張良爲韓報仇,得力士爲鐵椎重一百二十斤,擊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
又曰: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晋鄙。
《漢書》曰:淮南厲王長,高帝少子也。有才力,力扛鼎。乃往請辟陽侯出見之,即自袖金椎椎之,命從者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