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5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五十五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五十五卷目錄

 大黃部彙考

  大黃圖

  本草綱目大黃

 大黃部藝文一

  大黃贊          宋宋祁

 大黃部藝文二

  大黃花         宋范成大

 大黃部紀事

 大黃部雜錄

草木典第一百五十五卷

大黃部彙考

[编辑]

釋名

大黃。本經    黃良。本經

將軍。綱目    火參:綱目

《膚如》。綱目    無聲虎。藥譜

大黃圖

大黃圖

《本草綱目》

[编辑]

大黃釋名

[编辑]

陶弘景曰:「大黃,其色也。將軍之號,當取其駿快也。」 李杲曰:推陳致新,如戡定禍亂,以致太平,所以有將 軍之號。

集解

《別錄》曰:「大黃,生河西山谷及隴西。二月、八月采根,火 乾。」

《吳普》曰:「生蜀郡北部或隴西。二月卷生,黃赤。其葉四 四相當。莖高三尺許。三月花黃,五月實黑,八月采根。 根有黃汁,切片陰乾。」

陶弘景曰:「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雖非河西、 隴西,好者猶作紫地錦色,味甚苦濇,色至濃黑。西川 陰乾者勝。北部日乾,亦有火乾者,皮小焦不如,而耐 蛀堪久。此藥至勁利,粗者便不中服。」

蘇恭曰:「葉、子、莖並似羊蹄,但莖高六、七尺而脆,味酸, 堪生啖。葉粗長而厚,根紅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 盌,長二尺。其性濕潤,而易蛀壞,火乾乃佳。作時燒石 使熱,橫寸截著石上煿之,一日微燥,以繩穿眼乾。」今 出宕州、涼州、西羌、蜀地者,皆佳。幽、并以北者漸細,氣 力不及蜀中者,陶言蜀地不及隴西,誤矣。

陳藏器曰:「凡用當分別之。若取和及深沉能攻病者, 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緊硬者。若取瀉洩駿快,推陳去 熱者,當取河西錦文者。」

蘇頌曰:「今蜀川、河東、陝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錦文 者佳。其次秦隴來者,謂之土番大黃。正月內生青,葉 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盌,長一、二尺。其細 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開黃花,亦有青紅似蕎 麥花者。莖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根,去黑皮,切作 橫片,火乾。蜀大黃乃作緊片,如牛舌形,謂之牛舌大 黃。」二者功用相等。江淮出者曰「土大黃。」二月開花結 細實。

李時珍曰:宋祁《益州方物圖》,言蜀大山中多有之。赤 莖大葉,根巨若盌。藥市以大者為枕,紫地錦文也。今 人以莊浪出者為最。莊浪即古涇原、隴西地,與《別錄》 相合。

正誤

《蘇頌》曰:「鼎州出一種羊蹄大黃,治疥瘙甚效。初生苗 葉,累年長大,即葉似商陸而狹尖,四月內抽條出穗, 五、七莖相合,花葉同色。」結實如蕎麥而輕小。五月熟 即黃色,呼為金蕎麥。三月采苗,五月采實,陰乾。九月 采根,破之亦有錦文,亦呼為土大黃。

李時珍曰:「蘇說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黃,故謂之 羊蹄大黃」,實非一類。又一種酸模,乃山大黃也,狀似 羊蹄而生山上,所謂土大黃,或指此,非羊蹄也。俱見本條。

根修治

《雷斆》曰:「凡使,細切,以文如水旋斑緊重者,剉片蒸之, 從巳至未,曬乾。又灑蠟水蒸之,從未至亥,如此凡七 次,曬乾,卻灑淡蜜水,再蒸一伏時。其大黃必如烏膏 樣,乃曬乾用。」

陳藏器曰:「凡用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 陳承曰:「大黃采時,皆以火石煿乾貨賣,更無生者,用 之亦不須更多炮炙蒸煮。」

氣味

苦寒無毒。

《別錄》曰:「大寒。」

《吳普》曰:「神農、雷公:苦,有毒;扁鵲:苦,無毒;李當之:大寒」; 張元素曰:「味苦,氣寒,氣味俱厚,沈而降,陰也。用之須 酒浸煨熱者。寒因熱用,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 經。餘經不用酒。」

李杲曰:「大黃苦峻下走,用之於下,必生用。若邪氣在 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驅熱而下。如 物在高巔,必射以取之也。若用生者,則遺至高之邪 熱,是以愈後,或目赤,或喉痺,或頭腫,或膈上熱疾生 也。」

李時珍曰:「凡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并妊娠產後,並 勿輕用。其性苦寒,能傷元氣,耗陰血故也。」

徐之才曰:「黃芩為之使,無所畏。」

甄權曰:「忌冷水,惡乾漆。」

主治

《本經》曰:「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 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穀,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別錄》曰:『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 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

甄權曰:「通女子經候,利水腫,利大小腸,結熱腫毒,小 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

《大明》曰:「通宣一切氣,調血脈,利關節,泄壅滯水氣,溫 瘴熱瘧。」

張元素曰:「瀉諸實熱不通,除下焦濕熱,消宿食,瀉心 下痞滿。」

李時珍曰:「下痢赤白,裏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 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發明

徐之才曰:「得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療驚、恚怒、心 下悸氣。得消石、紫石英、桃仁,療女子血閉。」

寇宗奭曰:「張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用 大黃、黃芩、黃連。或曰:心氣既不足,而不用補心湯,更 用瀉心,何也?」答曰:「若心氣獨不足,則當不吐衄也。此 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苦洩其熱,以苦 補其心,蓋一舉而兩得之。有是證者,用之無不效,惟 在量其虛實而已。」

朱震亨曰:「大黃苦寒善泄,仲景用之瀉心湯者,正因 少陰經不足,本經之陽亢甚無輔,以致陰血妄行飛 越,故用大黃瀉去亢甚之火,使之平和,則血歸經而 自安。夫心之陰氣不足,非一日矣。肺與肝,俱各受火 而病作,故黃芩救肺,黃連救肝。肺者陰之主;肝者心 之母,血之合也。肝肺之火既退,則陰血復其舊矣。」寇 氏不明說。而云邪熱客之。何以明仲景之意。而開悟 後人也。

李時珍曰:「大黃乃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 血分之藥。凡病在五經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氣分用 之,是謂誅伐無過矣。瀉心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者,乃真心之氣不足,而手厥陰心包絡、足厥陰肝、足 太陰脾、足陽明胃之邪火有餘也。雖曰瀉心,實瀉四 經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用」 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亦瀉脾胃之濕熱,非瀉心 也。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作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 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在於心,故曰瀉心,實瀉脾 也。《素問》云:「太陰所致為痞滿。」又云:「濁氣在上則生。」䐜 脹是矣。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則成結胸,乃熱邪陷入 血分,亦在上脘分野。仲景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 瀉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濁氣也。若結胸在氣分,則 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則用半夏瀉心湯矣。成 無己註釋《傷寒論》,亦不知分別此義。

成無己曰:「熱淫所勝,以苦泄之。大黃之苦,以蕩滌瘀 熱,下燥結而泄胃強。」

蘇頌曰:「《本草》稱大黃,推陳致新,其效最神,故古方下 積滯多用之,張仲景治傷寒,用處尤多。古人用毒藥 攻病,必隨人之虛實寒熱而處置,非一切輕用也。梁 武帝因發熱欲服大黃。姚僧坦曰:『大黃乃是快藥,至 尊年高,不可輕用。帝弗從,幾至委頓。梁元帝常有心 腹疾,諸醫咸謂宜用平藥,可漸宣通。僧坦曰:脈洪而 實,此有宿妨,非用大黃無瘥理』。」帝從之,遂愈。以此言 之,今醫用一毒藥而攻眾病,其偶中便謂此方神奇, 其差誤則不言用藥之失,可不戒哉

葉氣味

酸寒無毒。

主治

《相感志》曰:「置薦下,辟虱蟲。」

附方

吐血衄血: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瀉心湯主之。大 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水三升,煮一升,熱服取利。 張仲景金匱玉函方

吐血刺痛:川大黃一兩,為散。每服一錢,以生地黃汁 一合,水半盞,煎三五沸,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傷寒痞滿,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心下滿而不痛,按之 濡,此為痞也,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 一兩,以麻沸湯一升漬之,須臾絞汁,分作二次溫服。 仲景傷寒論

熱病譫狂:川大黃五兩,剉,炒微赤為散,用臘雪水五 升,煎如膏,每服半匙,冷水下。聖惠方

《傷寒》發黃,方同上。 氣壯者,大黃一兩,水二升,漬一 宿,平旦煎汁一升,入芒硝一兩,緩服,須臾當利下。傷寒 類要

腰腳風氣作痛:「大黃二兩,切如碁子,和少酥炒乾,勿 令焦,搗篩,每用二錢,空心以水三大合,入薑三片,煎 十餘沸,取湯調服,當下冷膿惡物,即痛止。」崔元亮海上方 一切壅滯:《經驗方》:治風熱積壅,化痰涎,治痞悶,消食, 化氣導血。用大黃四兩,牽牛子半炒生四兩,為末,煉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白湯下,並不損人。如要微 利,加一、二十丸。 《衛生寶鑑》:用皂莢熬膏和丸,名「墜 痰丸,又名全真丸。金宣宗服之有驗,賜名保安丸。」 滾痰丸治痰為百病,惟水瀉胎前、產後不可服,用大 黃酒「浸蒸熟,切曬,八兩生黃芩八兩沈香半兩青礞 石二兩,以焰硝二兩,同入砂罐固濟煆紅研末,二兩 右各取末,以水和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 六十丸,緩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溫水吞下, 即臥勿動」,候藥逐上焦痰滯,次日先下糟粕,次下痰 涎,未下再服。《王隱君歲合》四十餘斤,愈疾數萬也。養生 主論

「無極丸」治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 下血,五淋,產後積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勞七傷,小兒 骨蒸潮熱等證,其效甚速,宜六癸日合之。用錦文大 黃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童尿一盌,食鹽二錢,浸一 日,切曬;一分用醇酒一盌浸一日,切曬;再以巴豆仁 三十五粒同炒,豆黃去豆不用;一分用紅花四兩,泡 水一盌,浸一日,切曬一分用當歸四兩,入淡醋一盌, 同浸一日,去歸切曬,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空心溫酒下,取下惡物為驗,未下再服。此武當高 士孫《碧雲方》也。醫林集要

三物備急丸治心腹諸疾,卒暴百病。用大黃、巴豆、乾 薑各一兩,搗篩,蜜和搗一千杵,丸小豆大。每服三丸。 凡中客卒忤,心腹脹滿,痛如錐刀,氣急口噤,停尸卒 死者,以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未知,便服三丸。腹中 鳴轉,當吐下便愈。若口已噤者,折齒灌之,入喉即瘥。 此乃《仲景方》,司空裴秀改為散用,不及丸也。圖經本草 腹中痞塊:大黃十兩為散,醋三升,蜜兩匙,和煎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吐利為度。外臺祕要 腹脅積塊:「風化石灰末半斤,瓦器炒極熱,稍冷,入大 黃末一兩,炒熱,入桂心末半兩,略炒,下米醋攪成膏, 攤布貼之。」 又方:「大黃二兩,朴硝一兩,為末,以大蒜 同擣膏和貼之。或加阿魏一兩,尤妙。」丹溪心法 久患積聚,二便不利,上搶心腹,脹滿害食:大黃、白芍 各二兩,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湯下四十丸,日三,以知 為度。千金方

脾癖疳積,不拘大人小兒,錦文「大黃三兩為末,醋一 盞,沙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傾瓦上,日曬夜露,三日再 研。用舶上硫黃一兩,形如琥珀者,宮粉一兩,同研勻, 十歲以下小兒半錢,大人一錢半,米飲下。」忌一切生 冷魚肉,只食白粥半月。如一服不愈,半月之後再服。 若不忌口,不如勿服。聖濟總錄

小兒無辜,閃癖瘰𤻤,或頭乾黃聳,或乍痢乍瘥,諸狀 多者,大黃煎主之。大黃九兩,錦文新實者,若微朽即 不中用,削去皮,擣篩為散,以好米醋三升和,置瓦盌 中,於大鐺內浮湯上炭火慢煮,候至成膏可丸,乃貯 器中。三歲兒一服七丸梧子大,日再服,以下出青赤 膿為度。若不下,或下少,稍稍加丸,若下多,又須減之。 病重者七八劑方盡根。大人亦可用之。此藥惟下宿 膿。不令兒利也。須禁食毒物。乳母亦禁之。一加木香 一兩半。崔知悌方

小兒諸熱:大黃煨熟黃芩各一兩,為末,煉蜜丸麻子 大。每服五丸至十丸,蜜湯下。加黃連,名「三黃丸。」錢氏小兒 方

骨蒸積熱,漸漸黃瘦:大黃四分,以童子小便五六合, 煎取四合,去滓,空腹分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廣利 方赤白濁淋:好大黃為末,每服六分,以雞子一箇,破頂 入藥,攪勻,蒸熟,空心食之,不過三服愈。簡便方 相火祕結:大黃末一兩,牽牛頭末半兩,每服三錢,有 厥冷者酒服,無厥冷,五心煩,蜜湯服。劉河間保命集 諸痢初起:大黃煨熟、當歸各二三錢,壯人各一兩,水 煎服,取利。或加檳榔。集簡方

熱痢裏急:「大黃一兩,浸酒半日,煎服取利。」集簡方 忽喘悶絕,不能語言,涎流吐逆,牙齒動搖,氣出轉大, 絕而復蘇,名傷寒併熱霍亂。人參、大黃各半兩,水二 盞,煎一盞,熱服可安。危氏得效方

食已即吐,胸中有火也。大黃一兩,甘草二錢半,水一 升,煮半升,溫服。金匱玉函方

婦人血癖作痛:大黃一兩,酒二升,煮十沸,頓服取利。 千金翼

產後血塊:大黃末一兩,頭醋半升,熬膏,丸梧子大。每 服五丸,溫醋化下,良久當下。千金方

乾血氣痛:錦文大黃酒浸曬乾,四兩為末,好醋一升 熬成膏,丸芡子大,臥時酒化一丸服。大便利一二行, 紅漏自下,乃調經仙藥也,或加香附。集驗方

婦人嫁痛,小戶腫痛也。大黃一兩,酒一升,煮一沸,頓 服。千金方

男子偏墜作痛:大黃末和醋塗之,乾則易。梅師方 濕熱眩運不可當者,「酒炒大黃為末,茶清服二錢,急 則治其標也。」丹溪纂要

小兒腦熱,常欲閉目:大黃一分,水三合,浸一夜,一歲 兒服半合,餘者塗頂上,乾則再上。至寶方

暴赤目痛,「四物湯」加大黃,酒煎服之。傳信適用方 胃火牙痛,口含冰水一口,以紙撚蘸大黃末,隨左右 㗜鼻,立止。儒門事親 紫金散治風熱積壅,一切牙痛,去口氣,大有奇效。好 大黃,瓶內燒存性為末,早晚揩牙漱去。都下一家專 貨此藥,兩宮常以數千贖之,其門如市也。千金家藏方 風蟲牙痛,齦常出血,漸至崩落,口臭極效。大黃米泔 浸軟、生地黃各旋切一片,合定貼上,一夜即愈,未愈 再貼。忌說話,恐引入風。本事方

口瘡糜爛:「大黃、枯礬等分為末,擦之吐涎。」聖惠方 鼻中生瘡:生大黃、杏仁擣勻,豬脂和塗。 又方:「生大 黃、黃連各一錢,麝香少許,為末,生油調搽。」聖惠方 仙茅毒發舌脹出口。方見「仙茅」下。

傷損瘀血:《三因方》雞鳴散:治從高墜下,木石壓傷,及 一切傷損,瘀凝積痛不可忍,並以此藥推陳致新。大 黃酒蒸一兩;杏仁去皮二十一粒細研,酒一盌,煎六 分,雞鳴時服,至晚取下瘀血即愈。 《和濟方》:治跌壓 瘀血在內脹滿。大黃、當歸等分炒研,每服四錢,溫酒 服,取下惡物愈。

打撲傷痕,瘀血滾注,或作潮熱者,大黃末,薑汁調塗。 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瀕湖集簡方

杖瘡腫痛:大黃末醋調塗之,童便亦可調。醫方摘元 金瘡煩痛,大便不利:大黃、黃芩等分為末,蜜丸。先食 水下十丸,日三服。千金方

凍瘡破爛:大黃末水調塗之。衛生寶鑑

湯火傷灼莊浪大黃,生研蜜調塗之。不惟止痛,又且 滅瘢。此乃金山寺神人所傳方。洪邁夷堅志方 灸瘡飛蝶,因艾灸訖,火痂便退,瘡內鮮肉片飛如蝶 形而去,痛不可忍,是火毒也。大黃、朴硝各半兩為末, 水服,取利即愈。張果醫說

《蠼》。請幫助識別此字。咬瘡:大黃末塗之。醫說 火丹赤腫遍身者,「大黃磨水頻刷之。」急救方

腫毒初起:大黃、五倍子、黃蘗等分為末,新汲水調塗, 日四五次。簡便方

癰腫焮熱作痛:大黃末,醋調塗之,燥即易,不過數易 即退,奇驗神方也。肘後方

乳癰腫毒:全黃散用川大黃、粉草各一兩為末,好酒 熬成膏收之,以絹攤貼瘡上,仰臥,仍先以溫酒服一 大匙,明日取下惡物。婦人經驗方

大風癩瘡:大黃煨一兩,皂角刺一兩,為末。每服方寸 匕,空心溫酒下,取出惡毒物如魚腦狀,未下再服。即 取下如亂髮之蟲,取盡乃服雄黃花蛇藥,名「通天再 造散。」十便良方

大黃部藝文一

[编辑]

《大黃贊》
宋·祁

[编辑]

蜀大山中多有之,尤為東方所貴。苗根皆長盈二尺,《本草》言之尤詳。藥市所見大者治之為枕,紫地錦文。唐人以為產蜀者,性和厚沈深,可以治病。形似牛舌,緊緻者善。蜀所生藥尚多,如川之巴豆,峽之椒、梓之厚朴,尚數十輩。

「葉大莖赤,根若巨皿。」治疾則多,方家所詺。音暝

大黃部藝文二

[编辑]

《大黃花》
宋·范成大

[编辑]

大芋高荷半畝陰,玉英危綴碧瑤簪。誰知一葉蓮花 面,中有將軍劍戟心。

大黃部紀事

[编辑]

《北史姚僧坦傳》:「僧坦字法衛,吳興武康人,仕梁為太 醫正。梁武帝嘗因發熱服大黃,僧坦曰:『大黃快藥,至 尊年高,不宜輕用』。帝弗從,遂至危篤。太清元年,轉鎮 西湘東王府中記室參軍。僧坦少好文史,為學者所 稱。及梁簡文嗣位,僧坦兼中書舍人。梁元帝平侯景, 召僧坦赴荊州,改授晉安王府諮議。梁元帝嘗有心」 腹病,諸醫皆請用平藥。僧坦曰:「脈洪實,宜用大黃。」元 帝從之,進湯訖,果下宿食,因而疾愈。時初鑄錢,一當 十,乃賜十萬貫,實百萬也。

《宋史劉黻傳》:「黻字聲伯,樂清人。咸淳九年,試吏部尚 書,兼中書舍人。十年,丁母憂。明年,江上潰師,丞相陳 宜中擁二王入海,以兵逆黻共政,及羅浮,以疾卒。初, 陳宜中夢人告之曰:『今年天災流行,人死且半,服大 黃者生。繼而疫癘大作,服者果得不死。及黻病,宜中 令服之,終莫能救』。」

《元史耶律楚材傳》:「楚材事金,為左右司員外郎。太祖 定燕,聞其名,召見之。丙戌冬,從下靈武,諸將爭取子 女金帛,楚材獨收遺書及大黃藥材。既而士卒病疫, 得大黃輒愈。」

《霏雪錄》:葛可久,姑蘇人,治方脈術與丹溪朱彥修齊 名。嘗炒大黃過焦,悉棄去不用,其謹如此。又善以生 辰推禍福,尤習武藝。一日,見莫猺開桑弓,可久挽之 而彀,歸而下血,亟命其子煎大黃四兩飲之。其子惡 多,私減其半不下,問故,其子以實對。可久曰:「少耳亦 無傷也。我命來年當死,今則未也。」再服二兩愈。明年 果卒。

大黃部雜錄

[编辑]

《水經注·魏土地記》曰:「代城東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 有佳大黃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