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256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五十六卷目錄
槐部藝文二〈詩〉
槐樹詩 魏繁欽
槐 唐李嶠
槐葉冷淘 杜甫
宮槐陌 王維
宮槐陌 裴迪
庭槐 白居易
送人入蜀 楊凝
槐花 鄭谷
槐花 羅鄴
岐下寓居見槐花落因寄從事 吳融
題槐 翁承贊
奉同原甫槐陰行 宋韓維
宮槐 梅堯臣
寄生槐 歐陽修
與平甫同賦槐 王安石
御史臺槐 蘇軾
槐 前人
雙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見新葉 張耒
公堂槐 朱長文
槐 楊萬里
夏日田園雜興 范成大
詠新橋驛古槐 文天祥
槐影 許月卿
玉堂槐花 金趙秉文
觀主人植槐 元李冶
孔林瑞槐歌 迺賢
玉堂閒適圖 王惲
即事 趙孟頫
庭槐 鄭允端
罷直圖 明練子寧
庭槐 李東陽
成國公家槐樹歌 前人
追和朱樂圃蘇學公堂槐 吳寬
槐 前人
陳槐 馬弓
擬宮詞 袁宏道
古槐〈二首〉 前人
題槐〈二首〉 段猷顯
槐部選句
槐部紀事
槐部雜錄
槐部外編
草木典第二百五十六卷
槐部藝文二〈詩〉
[编辑]《槐樹詩》魏·繁欽
[编辑]嘉樹吐翠葉,列在雙闕涯。旖旎隨風動,柔色紛陸離。
《槐》唐·李嶠
[编辑]暮律移寒火,春宮長舊栽。葉生馳道側,花落鳳庭隈。 烈士懷忠觸,鴻儒訪業來。何當赤墀下,疏幹擬《三台》。
《槐葉冷淘》杜甫
[编辑]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麪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著,香飯兼包蘆。 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願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萬里露零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曉,此味亦時須。
《宮槐陌》王維
[编辑]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宮槐陌》裴迪
[编辑]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庭槐》白居易
[编辑]南方饒竹樹,唯有青槐稀。十種七八死,縱活亦支離。 何此郡庭下,一株獨華滋。蒙蒙碧煙葉,嫋嫋黃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樹蔭前墀。忽向天涯見,憶在故園時。 人生有情感,遇物牽所思。樹木猶復爾,況見舊親知。
《送人入蜀》楊凝
[编辑]劍閣迢迢夢想間,行人歸路繞梁山。明朝騎馬搖鞭 去,秋雨槐花子午關。
《槐花》鄭谷
[编辑]毿毿金蕊撲晴空,舉子心驚落照中。今日老郎猶有 恨,昔年相謔十秋風。
《槐花》羅鄴
[编辑]行宮門外陌銅駝,兩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新秋近時 節,爭開金蕊向關河。層樓寄恨飄珠箔,駿馬憐香撼 玉珂。愁殺江湖隨計者,年年為爾剩奔波。
《岐下寓居見槐花落因寄從事》吳融
[编辑]「纔開便落不勝黃,覆著庭莎襯夕陽。」只共蟬催雙鬢 老,可知人已十年忙。曉窗須為吟《秋興》,夜枕應教夢 帝鄉。蜀國馬卿看從獵,肯將閒事入「凄涼
《題槐》翁承贊
[编辑]雨中妝點望中黃,勾引蟬聲送夕陽。憶得當年隨計 吏,馬蹄終日為君忙。
《奉同原甫槐陰行》宋·韓維
[编辑]「天門觀闕雙凌霞,下有馳道開平沙。高槐左右覆朱 梐,綠陰翠氣相蒙遮。朝回亙雲下寶騎,遊散掣電奔 香車。我慚太學官況冷,旦暮出此驅疲騧。」清風吹涼 南就局,炎日轉景東還家。昏然百事不知省,空復春 葉零秋華。
《宮槐》梅堯臣
[编辑]漢家宮殿蔭長槐,嫩色蔥蔥不染埃。天仗龍旂穿影 去,鉤陳豹尾拂枝來。青蟲掛後蜂銜子,素月生時桂 並栽。我意方同杜工部,冷淘唯喜葉新開。
《寄生槐》歐陽修
[编辑]「檜為凌雲材,槐實凡木賤。奈何柔脆質,累此孤高榦。 龍鱗老蒼蒼,鼠耳光燦燦。因緣初莫原,感咤徒自歎。 偷生由附託,得勢爭蔥蒨。方其榮盛時,曾莫見真贗。 欲知窮悴節,宜試以霜霰。萌芽起微糵,辨別乖先見。 剪除初非難,長養遂成患。雖然根性殊,常恐枝葉亂。 惟應植者深,幸不習而變。含容因有害,勦絕須明斷。」 惟當慎斤斧,去惡無傷善。
《與平甫同賦槐》王安石
[编辑]冰雪泊楚岸,萬株同飄零。春風都城居,初見葉青青。 歲行如車輪,蔭翳忽滿庭。秋子今在眼,何時動江舲。
《御史臺槐》蘇軾
[编辑]憶我初來時,草木向衰歇。高槐雖經秋,晚蟬猶抱葉。 淹留未云幾,離離見疏莢。棲鴉寒不去,哀叫飢啄雪。 破巢帶空枝,疏影挂殘月。豈無兩趐羽,伴我此愁絕。
《槐》前人
[编辑]采擷殊未厭,忽然已成陰。蟬鳴看不見,鶴立赴還深。
《雙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見新葉》張耒
[编辑]東皇無處著繁華,亦復分張到我家。他日老蒼悲敗 枿,今晨嫩綠出新芽。禿翁承弁纖纖髮,村婦縈鬟草 草花。桃李蹊中人跡絕,綠陰門巷正藏鴉。
《公堂槐》朱長文
[编辑]五紀栽培後,三春長育中。靈根蟠故國,密葉蔭儒宮。 患與盤斤遠,歌宜《魯》藻同。先儒垂意厚,期此出《三公》。
《槐》楊萬里
[编辑]陰作官街綠,花開舉子黃。公家有《三樹》,猶帶鳳池香。
《夏日田園雜興》范成大
[编辑]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三公只得三枝 看,閒客清陰滿北窗。
《詠新橋驛古槐》文天祥
[编辑]去歲營船隩,今朝館汶陽。海空沙漠漠,河廣草茫茫。 家國哀千古,男兒慨四方。老槐秋雨暗,孤影照琳瑯。
《槐影》許月卿
[编辑]槐影本來惟戴日,蟬聲固自未知秋。斜陽薄雨羊歸 徑,冷月橫星人倚樓。
《玉堂槐花》金·趙秉文
[编辑]玉堂陰合冷窗紗,雨過銀泥引篆蝸。萱草茙葵俱不 見,蜂聲滿院采槐花。
《觀主人植槐》元·李冶
[编辑]主人有佳樹,移植庭之隅。繁柯雖剪去,不敢觸根株。 朝溉復夕灌,乳井幾成枯。諷諷《角弓》詩,古人能起予。 愛樹尚如此,愛士當何如。
《孔林瑞槐歌》〈并序〉迺賢
[编辑]先聖墓林《古槐》一章,枝榦偃蹇,膚理若鐫刻,篆籀龍鳳,細如絲髮,雖善畫者莫能狀其奇巧。襲封衍聖公,愈加培植,見者咸加敬愛,因以紀瑞云。
闕里陰陰槐樹古,百尺長柯挾風雨。密葉蟠空擁翠 雲,深根貫石流瓊乳。蒼皮皴蝕紋異常,天成篆籀分 毫芒。游絲縈錯科斗亂,雲氣飛動龍鸞翔。《嬴秦書》焚 士坑僇,幾歎遺經藏壁屋。千年聖道復昭明,喜見文 章出嘉木。神明元冑嗣上公,雨露滋息深培封。清陰 如水石壇靜,彈琴樹底歌薰風。
《玉堂閒適圖》王惲
[编辑]醉岸烏紗殿影東,宮花低映酒波紅。興來草罷《長楊 賦》,獨占高槐灑晚風。
《即事》趙孟頫
[编辑]庭槐風靜綠陰多,睡起茶餘日影過。自笑老來無復 夢,閒看行蟻上南柯。
《庭槐》鄭允端
[编辑]風轉庭槐拂檻開,綠陰如染淨無埃。婦人不作功名 夢,閒看《南柯》蟻往來。
《罷直圖》明·練子寧
[编辑]草詔下金鑾,宮槐白露寒。紫騮驕不鞚。明月在闌干。
《庭槐》李東陽
[编辑]去年長比人,今歲高過屋。好雨東南來,依稀滿庭綠。
《成國公家槐樹歌》前人
[编辑]「東平王家足喬木,中有老槐寒更綠。拔地能穿千丈 雲,盤空卻蔭三重屋。憶昔二王初種時,高門駟馬相追隨。五朝恩露簪纓重,四世威聲草木知。世間植物 因人瑞,培植根深乃天意。向月長留宿鳳巢,排霜故 作蟠虯勢。舞袖飛花遶北堂,屯陰列戟森成行。壁窗 雨過看秋霽,紗帽風低坐晚涼。古來匠石匪廊廟,堂」 中絲竹應同調。馮氏空傳大樹名,王公豈待「三槐兆。」 木天老朽舊通家,樹猶如此我堪嗟。願公人好樹亦 好,長共河山閱歲華。
《追和朱樂圃蘇學公堂槐》吳寬
[编辑]密葉連街上,孤根寄學中。名揚「蘇子記」,陰覆魯侯宮。 既久今何在,惟喬自不同。「曾沾時雨化,多幸遇朱公。」
《槐》前人
[编辑]東園憶初購,糞壤頻掃除。牆下古槐樹,憔悴色不舒。 況遭眾攀折,高枝且無餘。愛護至今日,濃陰接吾廬。 數步已仰視,偉哉鉅人如。非藉此蔭庇,誰結幽亭居。 立為眾木長,奴僕檉與榆。
《陳槐》馬弓
[编辑]古木凌空百尺過,根盤如石鐵為柯。濃陰不礙金蓮 座,虛籟猶傳《玉樹》歌。倦客解衣頻徙倚,老禪卓錫定 摩挲。雲門寺裡梁朝柏,身上苔痕想更多。
《擬宮詞》袁宏道
[编辑]百子池頭九子萍,美人雙照月稜青。宮槐葉落和如 水,誦得《蓮花兩卷經》。
《古槐》前人
[编辑]孫枝郁郁遍三秦,溜雨籠煙不記春。若論花黃忙舉 子,已曾忙過九朝人。
又
古槐修柏琅玕竹,曉日晴嵐翡翠山。疏影半窗鳩忽 語,《湘南》煙水夢初還。
《題槐》段猷顯
[编辑]華州公署古槐一株。萬曆己酉,余友袁中郎過其地,愛而字之以詩,屬予。予時校士關中,未遑也。越十五載,予再起秦藩,復宿於此。顧亭碑尚在,而「中郎」 已不可作矣。不覺愴然,賦此以酬宿願,時天啟五年十月也。
老榦孤標歲月殘,撐霞插漢耐霜寒。一從《吏部》題名 後,莫向雲山障子看。
又
飽露籠煙翠靄浮,不知閱盡幾春秋。可憐多少風塵 客,盡是當年夢裡遊。
槐部選句
[编辑]漢焦贑《易林》「千歲槐根深多斧痕。」 《魏闕名詩》:「青槐夾道多塵埃。」
宋謝莊詩:「秋槐響寒音。」
梁劉孝綽詩:「青槐秋葉疏。」
周庾信詩:「學市舊槐疏。」〈又〉細火落空槐。
唐《崔日知詩》:「霧披槐市靄。」
《李嶠詩》:「槐煙乘曉散。」
《李濤詩》:「落日長安道,秋槐滿地花。」
《凌敬詩》:「宮槐散綠穗。」
《王維詩》:「槐陰清夏首。」
孟浩然詩:「庭槐寒影疏。」
白居易詩:「槐花滿田地,僅絕人行跡。」〈又〉薄暮宅門前, 槐花深一寸。〈又〉煙槐凝綠姿。〈又〉滿地《槐花秋》。
《韓愈詩》:「夏槐作雲屯。」〈又〉槐密鶩長蔭,〈又〉夾道疏槐出 老根。〈又〉樂遊下矚無遠近,綠槐萍合不可芟。
《孟郊詩》:「高槐結浮陰。」
《朱慶餘詩》:「雨餘槐穟重。」〈又〉綠槐花墮御溝邊。
顧非熊詩:「寒色老槐稀。」
《羅鄴詩》:「古道槐花滿樹開。」
《鄭谷詩》:「高槐蕊半黃。」
《韋莊詩》:「臨路槐花七月初。」
宋司馬光詩:「當時秋天落宮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梅堯臣詩:「古縣太行下,老槐三四株。」〈又〉六月御溝馳 道間,青槐花上夏雲山。
《蘇軾詩》:「庭槐似識天顏喜,舞破青陰作兩龍。」〈又〉風動 槐龍舞交翠。〈又〉細細槐花暖欲零。
黃庭堅詩:「槐催舉子看黃花。」
《陸游詩》。「槐晚纖纖綠。」〈又〉日長風舞一庭槐。
吳儆詩:「僧房因石室,蟻穴夢槐安。」〈又〉綠槐庭院鎖薰 風。
金《蔡珪詩》:「槐幄陰陰一畝涼。」
高士談詩:「數樹高槐散乳鴉,時於缺處見黃花。」 麻九疇詩:「槐花滿地黃金冷。」
元袁桷詩:「槐明金瑣碎
槐部紀事
[编辑]《太公金匱》:武王問太公曰:「天下神來甚眾,恐有試者, 何以待之?」太公請樹槐於王門內,有益者入,無益者 距之。
《周禮·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 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 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王氏訂義〉槐之 三公,上公三人也。槐之為物,其華黃,其實元,其文在 中。坤,大臣之位,以黃裳為元吉,故取其黃。論道佐王, 欲其入道之妙,故取其元。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 無成而代有終,故有取於文在其中。《易氏》曰:「孤卿大 夫待之以臣道,故列其位於九棘之左。公侯伯子男 待之以賓道,故列其位於九棘之右。」三公北面,則以 答王為義,故列其位於三槐之前,以至群吏、州長、眾 庶之徒,皆所以斷庶民獄訟之中,故亦各以位序而 列於後。所謂「外朝之法」,其嚴蓋如此。
《穆天子傳》:天子遂驅升于弇山。乃紀丌跡於弇山之 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不君,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 麑賊之。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 退歎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 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國語》:董叔將取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 為繫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獻子曰:「不吾敬也。」獻子 執而紡于庭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 曰:「求繫既繫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晏子》: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縣之,下令曰: 「犯槐者刑,傷之者死。」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公聞之 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子往辭晏子 之家,託曰:「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干相國,不勝其欲, 願得充數乎?下陳。」晏子聞之,笑曰:「嬰其淫于色乎?何 為老而見奔?雖然,是必有故。」令內之。女子入門,晏子 望見之,曰:「怪哉!有深憂。」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對曰: 「君樹槐,縣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妾父不仁,不聞令, 醉而犯之,吏將加罪焉。妾聞之明君蒞國立政,不損 祿,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為禽獸傷人民,不 為艸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吾君欲以樹木之 故,殺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國矣。雖然,妾 聞之,勇士不以眾強陵孤獨,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 其所欲。此譬之猶自治魚鱉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 昧墨與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 可法于國而善益于後世,則父死亦當矣,妾為之收 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樹木之故罪法妾父,妾 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鄰國聞之,皆謂 吾君愛樹而賤人,其可乎?願相國察妾言,以裁犯禁 者。」晏子曰:「甚矣,吾將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歸。明 日,早朝而復于公曰:「『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嗜欲謂 之暴,崇玩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辜謂之賊。 此三者,守國之大殃。今君窮民財力,以羨餧食之貝, 繁鐘鼓之樂,極宮室之觀,行暴之大者;崇玩好,縣愛 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逆之明者 也。犯槐者刑,傷槐者死,殺不稱賊,民之深者。君享國, 德行未見于眾,而三辟著于國,嬰恐其不可以蒞國 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社稷。今 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晏子出公令,趣 罷守槐之役,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宋書符瑞志》: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夜夢三槐之間,豐 沛之邦有赤煙氣起,乃呼「顏淵、子夏往視之。驅車到 楚西北范氏街,見芻兒摘麟,傷其左前足,薪而覆之。」 《漢書五行志》:「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禁民私 所自立社。山陽橐茅鄉社有大槐樹,吏伐斷之,其夜 樹復立其故處。」
《三輔黃圖》:「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為博士舍三十區, 為會市,但列槐樹數百株。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 郡所出物及經書相與賈買,雍容揖遜,議論槐下,侃 侃誾誾。」
甘泉宮北有槐樹,根幹盤峙,二三百年物也。
《西京雜記》:「上林苑槐六百四十株,守宮槐十株。」 《易通卦驗》:「人君冬至日,使八能之士鼓黃鍾之瑟,瑟 用槐木,長八尺一寸。夏至日,瑟用桑木,長五尺七寸。」 《後漢書五志行》:「靈帝熹平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 後槐樹皆六七圍,自拔倒豎,根在上。」〈注〉臣昭曰:「槐是 三公之象,貴之也。靈帝受位,不以德進,貪愚是升,清 賢斯黜,槐之倒植,豈以斯乎!」
《汝南先賢傳》:新蔡鄭敬,字次都,為郡功曹。都尉。高懿 廳事前有槐樹白露類甘露者,懿問掾屬,皆言是甘 露,敬獨曰:「明府政未能致甘露,但樹汁耳。」
曹植《魏德論》:「武帝執政日,白雀立于庭槐。」
《晉書涼武昭王傳》:「先是,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張駿之 世,取於秦隴而植之,終於皆死。而酒泉宮之西北隅, 有槐樹生焉。元盛又著《槐樹賦》以寄情,蓋歎僻陋遐方,立功非所也。亦命主簿梁中庸及劉彥明等並作 文。」
《殷仲文傳》:「桓元篡位,仲文以佐命親貴。帝反正,抗表 自解,乞解職待罪,不許。因月朔與眾至大司馬府,府 中有老槐樹,顧之良久而歎曰:『此樹婆娑,無復生意』。」 《苻堅載記》:「自永嘉之亂,庠序無聞。及堅之僭,頗留心 儒學。王猛整齊風俗,政理稱舉,學校漸興,關隴清晏, 百姓豐樂。自長安至于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 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 百姓歌之曰:「長安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 栖。英彥雲集,誨我萌黎。」
《南齊書祥瑞志》:「永明元年五月,木連理。閏月,璿明殿 外閣南槐樹連理。」
二年七月,新冶縣槐栗二木合生,異根連理,去地數 尺,中央小開,上復為一。
《江陵記》:洪亭村下有梅迴村,舊云是梅、槐合生成樹, 是以名之,今音訛謂之「梅迴。」
《顏氏家訓養生》篇:「庾肩吾常服槐實,年七十餘,目看 細字,鬚髮猶黑。」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四門外,樹以青槐,亙以綠水。京 邑行人,多庇其下。」
楊元慎,弘農人讀《老》《莊》,善言元理,加以意思深長善 於解夢孝昌年,廣陵王元淵初除儀同三司,總眾十 萬討葛榮。夜夢著袞衣倚槐樹而立以為吉徵。問於 元慎曰:「三公之祥」淵甚悅之元慎退還告人曰:「廣陵 死矣。槐字是木傍鬼,死後當得三公」廣陵果為葛榮 所殺,追贈司空公,終如其言。
修梵寺北有永和里。里中皆高門華屋,齋館敞麗,楸 槐蔭途,桐楊夾植,當世名為「貴里。」
《隋書五行志》:「後齊武平元年,槐華而不結實。槐,三公 之位也。華而不實,萎落之象。至明年,錄尚書事和士 開伏誅,隴東王胡長仁,太保、瑯琊王儼皆遇害,左丞 相段韶薨。」
《周書韋孝寬傳》:廢帝二年,為雍州刺史。先是,路側一 里置一土,候經雨頹毀,每須修之。自孝寬臨州,乃勒 部內當候處植槐樹代之,既免修復,行旅又得庇廕。 周文後見,怪,問知之,曰:「豈得一州獨爾,當令天下同 之。」於是令諸州夾道,一里種一樹,十里種三樹,百里 種五樹焉。
《隋書紐回傳》:「回子士雄,少質直孝友,喪父,廬於墓側, 負土成墳。其庭前有一槐樹,先甚鬱茂,及士雄居喪, 樹遂枯死。服闋還宅,死樹復榮。」
《高熲傳》:「熲拜左衛大將軍,領新都大監,制度多出於 熲。熲每坐朝堂北槐樹下以聽事,其樹不依行列,有 司將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後人。其見重如此。」 《青緗雜記》:晉陽城北角有槐,一日之間三榮三悴。 《啟顏錄》:隋侯白州舉秀才至京,機辯敏捷,時莫之比。 嘗與僕射越國公楊素並馬言話,路傍有槐樹顦顇 死。素乃曰:「侯秀才理道過人,能令此樹活否?」曰:「能。」素 云:「何計得活?」曰:「取槐樹子,於樹枝上懸著,即當自活。」 素云:「因何得活?」答曰:「可不聞《論語》云:『子在,回何敢死』?」 素大笑。
《嘉話錄》:賈嘉隱年七歲,以神童召見。時長孫無忌、徐 司空勣於朝堂立語,徐戲之曰:「吾所倚何樹?」嘉隱曰: 「松樹。」徐曰:「此槐也,何言松?」嘉隱云:「以公配木,何得非 松。」長孫復問「吾所倚何樹?」曰:「槐樹。」公曰:「汝不能復矯 對耶?」嘉隱曰:「何煩矯對,但取其鬼木耳。」
《唐書五行志》:「貞觀十一年四月甲子,震乾元殿前槐 樹。震耀,天之威怒,以象殺戮。槐,古者三公所樹也。」 《張允濟傳》:「允濟遷高陽郡丞,郡缺太守,獨統郡事,吏 下畏悅。賊帥王須拔攻郡,於是糧屈,吏食槐葉槁節, 無叛者。」
《吳湊傳》:湊為京兆尹,先是,街樾稀殘,有司蒔榆其空, 湊曰:「榆非人所蔭玩。」悉易以槐。及槐成而湊已亡,行 人指樹懷之。
《酉陽雜俎》:京西持國寺寺前有槐樹數株,金監買一 株,令所使巧工解之。及入內迴,工言木無他異。金大 嗟惋,令膠之,曰:「此不堪矣,但使爾知予工也。」乃別理 解之,每片一天王塔戟成就。
上都渾瑊宅戟門內一小槐樹,有穴大如錢。每夜月 霽後,有蚓如巨臂,長二尺餘,白頸紅斑,領數百條如 索,緣樹枝條及曉悉入穴,或時眾鳴,往往成曲。 夏州唯一郵有槐樹數株,監州或要葉行牒求之。 相國李石河中永樂里有宅,庭槐一本抽三枝,直過 堂前屋脊,一枝不及。相國同堂兄弟三人,曰石曰程, 皆登第「宰執,唯福一人歷七鎮使相而已。」
《唐國史補》:貞元中,度支欲砍取兩京道中槐樹,造車 更栽小樹,先符牒渭南縣尉張造,造批其牒曰:「近奉 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車,豈無良木。恭惟此樹,其來 久遠,東西列植,南北成行,輝映秦中,光臨關外。不惟 用資行者,抑亦曾蔭學徒。拔本塞源,雖有一時之利;深根固蔕,須存百代之規。況神堯入關,先駐此樹,元」 宗幸嶽,見立豐碑,山川宛然,原野未改。且邵伯所憩, 尚自保全,先皇舊遊,寧宜翦伐。思人愛樹,《詩》有薄言, 運斧操斤,情所未忍。付司具狀,牒上度支使,仍具奏 聞,遂罷造,尋入臺。
《諧噱錄》:裴晉公度在相位日,有人寄槐癭一枚,欲削 為枕。時郎中庾威,世稱博物,召請別之,庾捧玩良久, 白曰:「此槐癭是雌樹生者,恐不堪用。」裴曰:「郎中甲子 多少?」庾曰:「某與令公同是甲辰生。」公笑曰:「郎中便是 雌甲辰。」
《因話錄》:都堂南門東道有古槐,垂陰至廣,相傳夜深 聞絲竹之音,省中即有入相者,俗謂之「音聲樹」,祠部 呼為「冰廳」,言其清且冷也。
《中朝故事》:「天街兩畔多槐,俗號為槐衙。」
傳載白居易云:「忠州荔枝一株槐一株自忠之南更 無槐自忠之北更無荔枝。」
《唐書孫偓傳》:「偓第進士,歷顯官,以戶部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遷門下,為鳳翔四面行營都統,俄兼禮 部尚書,行營節度諸軍都統、招討處置等使。始,家第 堂柱生槐枝,期而茂。既而偓秉政,封樂安縣侯。」 《玉堂閒話》:「長安城有孫家宅,居之數世,堂室甚古。其 堂前一柱忽生槐枝,孫氏初猶障閉之,不欲人見,期 年之」後,漸漸滋茂,以至柱身通體變易,壞其屋,上衝 祕藏不及,衣冠士庶之來觀者,車馬填咽不久偓處 巖廊,居節制,人以為應。三槐之朕,亦甚異也。其孫偉 備言之。
《聞見後錄》:鳳翔府園有枯槐一株,故老云:昭宗扶此 樹,令朱全忠結襪,四顧無應者。故至今謂手托槐云。 《南唐近事》:進士黃可字不可,孤寒朴野,深于雅道,詩 句中多用驢字,如《獻高侍郎》詩云:「天下傳將舞馬賦, 門前迎得跨驢賓」之類。又嘗謁舍人潘佑,潘教服槐 子云:「豐肌郤老。」明旦潘公趨朝,天階未曙,見槐樹煙 霧中有人若猿狙之狀,迫而視之,即可也。怪問其故, 乃擁條而謝曰:「昨蒙明公教服《槐子法》,故今日齋戒 而掇之。」潘大笑而去。
《奇聞錄》:「華州三家店西北道邊,有槐甚大,蔥鬱,周迴 可蔭數畝。槐有癭形如二豬相赴奔走,其迴顧口耳 頭足一如塑者。」
《宋史王旦傳》:旦父祜,尚書兵部侍郎,以文章顯于漢 周之際,事太祖太宗為名臣。嘗諭杜重威使無反漢, 拒盧多遜害趙普之謀以百口,明符彥卿無罪,世多 稱其陰德。祜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後世必有為三 公者。」此其所以志也。旦幼沈默,好學有文,祜器之曰: 「此兒當至公相。」
《元達傳》:「達初名守旻,洺州雞澤人。身長八尺餘,負膂 力,善射。家業農,不任作,苦委耒耜,慨歎而去之事任 俠縱酒,嘗醉見道旁槐樹,拔劍斬之,樹立斷。達私喜 曰:『吾聞李將軍射石虎飲羽,今樹為我斷,豈神助歟』?」 《五行志》:「大中祥符八年,晉州慶唐觀古柏中別生槐, 長丈餘。」
《談苑》:「呂蒙正方應舉,就舍建隆觀,緣幹入洛,鎖室而 去,自冬涉春方回。啟戶視之,床前槐枝叢生,高二三 尺,蒙茸合抱。是年登科,十年作相。」
《筆錄》:熙寧中,吳仲庶知成都。一日,文明廳前大槐枝 葉皆出煙,色青白如焚香,至暮方止,未知其故。歷訪 儒士,莫知其說。惟楊損之云:「《陰符經》稱火生於木,禍 發必克,疑將有將士作難而不成者。」後月餘,果有告 戍卒議亂者,皆獲。
《宋史五行志》:「元豐六年五月,衛真縣洞霄宮枯槐生 枝葉。」
《墨莊漫錄》:元祐中,哲宗旬日一召輔臣于邇英閣聽 講讀,時曾肇子開、蘇轍子由,自左右史並除中書舍 人,入侍講筵。子由作詩呈同省諸公,悉和之。邇英、延 義,皆祖宗所建,講閣日講,記注官賜坐飲茶,將罷賜 湯,仍皆免拜,無復外廷之禮。故子開詩云:「二閣從容 訪古今,諸儒葵藿但傾心。君臣相對疑賓主,誰識昭 陵用意深。」邇英閣前槐後竹,雙槐極高,而柯葉拂地, 狀如龍蛇,或謂之鳳尾槐。《子開詩》云:「鳳尾扶疏槐影 寒,龍吟蕭瑟竹聲乾。漢皇恭默尊儒學,不似公孫見 不冠。」子由詩云:「銅瓶灑遍不勝寒,雨點勻圓凍未乾。 回首曈曨朝日上,槐龍對舞覆衣冠。」並謂此也。 政和四年十二月辛丑,元氏縣民王寘屋柱槐木再 生枝葉,高四十餘尺。是歲,澤州、台州槐木連理。 《夢溪筆談》:「學士院第三廳學士閣子,當前有一巨槐, 素號槐廳。舊傳居此閣者多至入相,學士爭槐廳,至 有抵徹前人行李而強據之者。」予為學士時,目觀此 事。
《朱子語類》:國朝殿庭惟植槐楸,鬱然有嚴毅氣象。 《嵩遊記》:「少林寺,秦封槐風摧二十年矣。」今寺東一槐 亦可數百年,黠僧往往謬指以誇遊人。
《泰山記》:延禧殿唐槐一株,中空而半枯《臨洮府志》:「府治南萬壽觀內,槐樹僵死二十餘年。元 至正中,道士程守善素有道行,住持斯觀。其槐復甦, 枝葉暢茂,咸以為異。」
《雞澤縣志》:「嘉靖二十五年,儒學兩槐合幹,人異之,號 連理槐。」
《饒州府志》:「萬曆九年,餘干令修康山忠臣廟,前有古 槐合圍,中空外枯,已經數十年,至是枝葉復茂。」 同《州志》:「天啟元年,韓城儒學大槐自焚。」
《保定府志》:「崇禎九年夏六月,新安田家莊槐樹開雞 冠花。」
《昌平州志》:「竇槐在州東北十里許。入東山口至龍虎 莊,相傳為竇禹鈞讀書處,基已湮沒。大槐其故物也。 偉幹輪囷,廣可數十圍,中空墁以白堊,地布以甎,甚 軒敞,能容客八九人,竟臺座非促席也。其外虯枝蓊 薆,下垂至地,若墮若升,好事者每以朱漆柱掖之。雖 槐易空易茂,性之固然,而此樹之奇特,惟見者為能」, 駴其得未曾有,或以媲之武侯廟前古柏,不屑也。 《博野縣志》:「縣治儀門西,有宋初古槐一株,根深枝茂, 鬱然高聳,真奇觀也。」 《定州志》:「蘇東坡手植雙槐,在雪浪齋前,東西近六百 年矣。東者蔥鬱如舞鳳,西者嘗自生火救之而止,槎 枒竦拔,大類龍爪,觀者愛慕,比諸甘棠。」
《沙河縣志》:「槐碑,在峰巒寺內,有二大槐樹,夾古碑一 通。」
《保安州志》:「槐鐘在桑園堡西門外,元帝宮墀植三槐。 明永樂間,廟祝懸鐘低枝,槐發數抱,嚙鐘至全沒。今 可見者二齒而已。」
《嘉興縣志》:「槐潭在縣北三十里相蕩之北。宋高宗南 渡時,有汴人王氏為宋承事公,隨輦南渡,築室于此, 手植槐于屋側,寄意三槐之義,故名。迄今數百載方 春則藤蘿鬱蔥,枝葉條暢焉。」 《濟南府志》:「王氏大槐,在新城縣署新街之西。相傳邑 善人王伍常于槐下作饘粥以飼饑者,人掛其笠于 槐纍纍如也。後夢滿樹」皆掛進賢冠云。孫曾以下科 第蟬聯,遂以「大槐王氏」名其族。
「唐槐」在嶽廟內延禧殿前,今枯。
靈槐在新泰縣治儀門內。元至元二年,縣省入萊蕪, 此槐遂枯。三十一年,復置新泰,此槐復榮。
《濟寧州志》:「槐隱園,刺史鄭真別墅,古槐一株,大可蔭 畝,嘯詠其下,因以名園。」
《汶上縣志》:「古槐在新橋驛內,宋文丞相有詩詠之,今 不存矣。」
《茌平縣志》:「靈槐在大成殿前,其上八柯盤旋如龍爪 之形,時有紫雲覆于上,每天陰則見之。」
《恩縣志》四女樹鎮,相傳有四女不嫁,孝養父母,共植 一槐,遂名其地。
《青州府志》:「臨淄矮槐亭,縣西南二十里郵亭處有古 槐十株,高五尺許。人傳宋藝祖未帝時過此,常掛袍 于上。蓋俗言不足道也。今人家園圃多有之。」
莒州署內有古槐,半體如枯槎,而根葉敷茂,相傳是 劉章手植。元時此樹尚存,今無可考。
《昌樂縣志》:「方山山半有池,池頭古槐一本,質古而堅, 作鼎彝色。相傳數百年物。」
《昌邑縣志》:「孫臏廟在縣西北瓦城村中有古槐二株, 老幹盤錯,枝葉俯垂,旋轉百結,有龍蟠雲繞之態。世 傳孫子擒龍曬袍處,謂之奇槐。」
《太原府志》:「開柵鎮聖母廟,乃軒轅宮人西陵氏,土人 以養蠶故祀之,莫知其始。內古槐一株,徑四圍,世傳 千有餘歲。正德間枯。至嘉靖再生。初腹空如磬,內盛 石子。再生後,內外堅實,若嫩樹然。」
《陽曲縣志》:「晉陽都城北有槐木,一日三榮三悴。」 《祁縣志》:「故縣即晉祁大夫奚食邑,在今縣治東南十 五里,有老槐一章,豐本臃腫,臞枝卷曲,祁人護之,有 過甘棠云。」
盂《縣志》:「聖槐在文廟東側,自建學來有之。脫殼數層, 上垂螺髻,枝環繞如虯。宋大觀碑覆其下,歷風雨兵 火不毀。」
城武村大覺寺,古槐一株,扶疏蒼老,根旁挺生小槐 三株,左右班列,如子侍母,亦一奇也。
《平陽府志》:「如意里戒定寺,古柏一株,其身五圍,根盤 處八圍,上有九枝,俱似龍形。中空處生一槐,大兩圍, 枝屈曲如蛇,盤旋於柏枝九龍之上,亦一奇物也。」 《汾陽縣志》:「仙槐觀在城隍廟之北。相傳其地有槐,枯 朽如刳舟。金皇統中,遇異人投藥其中,倏長茂如初, 故州人飾觀以仙槐名。今觀中他槐亦盛。」
《滎陽縣志》:「古槐在縣東三十里,盤根錯節,形極奇怪。 一枝西北垂地而起,勢如虯龍。高帝曾休息其下,繫 馬于此,因名繫馬槐。弘治間始枯。元人圖其形刻石, 而置于學宮儀門之東壁間。」
《彰德府志》:「涉縣有三槐,皆植自唐宋。一在固縣村,大 十數圍,枝幹扶疏,狀若虯龍。一在灘裡村,連數抱,漳水發,鄉人依之,全活甚眾。一在上東村,大六七圍,枝 葉蔭密,蒼鬱可愛。」 《淇縣志》:「摘星樓在縣城西北隅,與城相接,相傳紂與 妲己觀朝涉之處,今遺址尚存。有雙槐植其上,蒼翠 絕倫,不記歲月。」
《修武縣志》:「連理槐在縣西二十里義門村,兩樹相去 三步許,上有一枝,交貫甚茂,宋張公毅家物也。」 《洛陽縣志》:「房氏洛故家,將營室,一木忽甲拆于庭,視 之則槐也。久之,喬木上聳,密葉四布,觀者以為昌盛 之兆。厥後子儀果聯登進士,遂匾其堂曰『禎槐堂』」,不 忘厥初也。
《寶豐縣志》白雀異:「槐在父城,相傳槐蔭甚盛,枝節狀 如龍形,其葉狀如龍爪,螻蟻不敢上。每遇豐年,必有 白雀巢于其巔,寺因以志雙美。」今槐枯不春,雀亦拚 飛不回矣。
《興平縣志》:太上槐,初,安祿山反,明皇幸蜀,至馬嵬,手 植槐焉。及肅宗即位,靈武鑾輿返京,見之曰:「此太上 槐也。」俗訛為太上老君云。
《鄠縣志》:「雙槐在縣治大門內東宋嘉祐間,程明道先 生為主簿時手植,至今已數百年,而老榦扶疏,狀若 虯龍,誠奇觀也。」
《臨潼縣志》:「連理木在朝元閣南,或云玉女殿東,古槐 兩樹相連。」
《三水縣志》:「雙槐堡在邑西五十步,四壁懸崖,碧流東 繞,下有古槐,一根二榦,故名。」
《六合縣志》:「縣治內古槐四株,龍形盤曲,其頂四散平 覆,宛如張蓋,亦一奇觀。」
《黟縣志》:「老槐樹在廣安寺頭門,其大蔽牛。」
《常熟縣志》:曾丞相懷當南渡時,從江右遷常熟,居邑 之東鄉,手植槐于庭,顏其堂曰「三槐。」至今木本中虛, 而枝葉尚茂。
槐部雜錄
[编辑]《尚書逸篇》:「北社惟槐。」
《管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槐。」
《莊子》:「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 有火,乃焚大槐。」〈注〉言陰陽氣鬱,則雷霆奮擊,水中起 火,而焚大槐。槐者,東方之木,老而生火。在人身則謂 龍雷之火,難以直折是已。
《淮南子》:「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更旬而始規,二旬始成葉。」
《九月》,官候其樹槐。
《老槐生火》。
槐氏樹以青槐,《遂人》秋取槐檀之火,天之所覆,地之 所載,六合所包,陰陽所煦,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 生一父母而閱一和也。父天母地,故槐榆與橘柚合 而為兄弟,廣有與三危通而為一家。
《三輔黃圖》:甘泉谷北岸有槐樹,今謂玉樹,根榦盤峙, 三二百年木也。楊震《關輔古語》云:「耆老相傳,咸以謂 此樹即揚雄《甘泉賦》所謂玉樹青蔥也。」
《春秋元命苞》:「樹槐,聽訟其下。」〈注〉「槐」之言「歸也」,情見歸 實也。
《抱朴子》:「槐子,新瓦合泥封之,三十餘日,其表皮皆爛, 乃洗之如大豆,日服之,此至補腦,早服之,令人髮不 白而長生。」
《天元主物簿》,老槐生丹。
《全唐詩話》:唐語云:「槐花黃,舉子忙。」
《山家清供》杜甫詩云:「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麪 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即此 見其法于夏采槐葉之高秀者。湯少瀹研細濾清,和 麪作淘,乃以醯醬熟蒸,簇細苗,以盤行之,取其碧鮮 可愛也。末句云:「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不惟見詩 人,一食未嘗忘。」君且知貴為君王,亦珍此山林之味。 旨哉《詩》乎。
《續本事詩》:俗云:「槐花黃,舉子忙。」謂槐之方花,乃進士 赴舉之時。而唐詩人翁承贊詩云:「雨中妝點望中黃, 勾引蟬聲送夕陽。憶得當年隨計吏,馬蹄終日為君 忙。」乃知俗語亦有所自也。
《野客叢談》:揚子雲《甘泉賦》:「玉樹青蔥。」顏師古注:「玉樹, 武帝所作,集眾寶為之。」向注《文選》亦謂:武帝植玉樹 于此宮,以碧玉為葉。案《三輔黃圖》云:甘泉宮北有槐 樹,今謂玉樹,根榦盤峙,三二百年木也。楊震《關輔古 語》記曰:耆老相傳,咸以謂此樹即揚雄《甘泉賦》「玉樹 青蔥」者也。又觀《隋唐嘉話》《國史纂異》《長安記》《聞見錄》 等雜書,皆言漢宮以槐為玉樹,因知晉人所謂「芝蘭 玉樹」者,蓋指此物也。又考《漢武故事》,上起甲帳乙帳, 前庭種玉樹,珊瑚為枝,碧玉為葉,自在神宮中,則非甘泉宮事。如師古與向之注為甚謬,而左思之見未 審也。古來文士如曹丕、曹植、王粲、摯虞、庾儵、傅巽、庾 信之徒,皆有《槐賦》,其述種于宮殿之間,美致曲盡,獨 未有以玉樹為言者,何邪?紀少瑜詩「玉樹起千尋」,曹 植詩「綠蘿緣玉樹」,得非即此乎?後漢梁劉舉亦曰「玉 樹青蔥。」
《淳化縣志》:揚雄《甘泉賦》曰:「翠玉木之青蔥兮,璧馬犀 之璘㻞。」左思譏之曰:「果木生非其壞。」於義虛而無證。 李善引《漢武故事》則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木,珊瑚 為枝,碧玉為葉。」若如所言,則是木也。蓋用珊瑚碧玉 裝飾為之。其謂翠而青蔥,皆狀碧玉之色而已,非真 有是木根著其地也。至《黃圖》則又有異矣,曰:「甘泉谷」 北岸有槐,今為玉木,根榦盤峙,三二百年木也。《十道 志》所記亦同。楊震《關輔古語》云:「耆老相傳,咸以為此 木即揚雄所謂玉木青蔥者也。」詳此二說,又直謂木 本槐也,而名之以為玉木焉耳。予即《本賦》上下文求 之,則雄指殆可類推也。曰「璧馬犀之璘㻞」,則非有真 馬真犀也,直以璧玉刻為其形焉耳。世固無璧、馬、璧、 犀也。又曰「金人屹以承虡」者,虡鐘虡也,則比木虡加 珍矣,故誇之以見其盛也。於是合三者言之,則玉也、 璧也、金也,實非土、毛,而皆假物為之,則漢武《故事》所 著,大為可據也。若指其木以為槐,亦自一時所見,然 槐葉望秋先零,不貫四時,其碧不長,恐非雄之所誇 也。
槐部外編
[编辑]《異聞錄》:「淳于棼家廣陵郡,宅南有大古槐,枝𠏉條密, 棼與群豪大飲其下。貞元七年,因沈醉致疾,二友扶 之歸臥,夢二使曰:『槐安國王奉邀。棼隨二使指古槐 驅入穴中,題曰『大槐安國。入見,王妻以次女瑤芳,號 金枝公主。有群女曰華陽姑、青溪姑、上仙子、下仙子 輩皆侍從,命守南柯郡。棼至郡二十餘年,使者送出』』」 穴,遂寤斜日未隱於西垣,餘尊尚湛於東牖。夢中倏 忽,若度一世矣。因與客尋槐下穴,洞然明朗,可容一 榻。有大蟻,素翼朱首,長可二寸,乃槐安王。又窮一穴, 直上南枝,即南柯郡也。
《五色線》審雨堂,古槐中蟻穴也。盧汾常叩樹,有一女 子衣青衣出,引汾入,見廳堂危豁,有堂題曰「審雨堂」 云。
《酉陽雜俎》:「有陳朴,元和中住崇賢里,北街大門外有 大槐樹。朴常黃昏徙倚窺外,見若婦人及狐犬老烏 之類飛入樹中。遂伐視之,樹三槎,一槎空中一槎有 獨頭栗一百二十一槎中襁一死兒,長尺餘。」
《宣室志》有厲泉縣民吳偃,家於田野間,有一女十歲 餘,一夕忽遁去,莫知所往。後十餘日,偃夢其父謂偃 曰:「汝女今在東北隅,蓋木神為祟。」偃驚而寤。至明日, 即於東北隅窮其跡,果聞有呼唫之聲。偃視之,見其 女在一穴內,口甚小,然其中稍寬敞,傍有古槐木,盤 根極大。於是挈之而歸,兀然若沈醉者。會有李道士 至,偃請符術呵禁。其女忽瞬而語曰:「地東北有槐木, 木有神,引某自樹腹空入地下穴內,故某病。」於是伐 其樹,後數日,女病始愈。
《原化記》:「京洛間有士人子弟,忘其姓名,素善雕鏤,因 行他邑山路,見一大槐樹,蔭蔽數畝,其根旁瘤癭如 數斗甕者四焉,思欲取之,人力且少,又無斧鋸之屬, 約回日採取之,恐為人先採,乃於衣簣中取紙數張, 割為錢,繫之於樹瘤上,意者欲為神樹,不敢採伐也。 既捨去,數月而還,大率人夫并刀斧欲伐之,至此樹」 側,乃見畫圖影旁挂紙錢實繁,復有以香醮奠之處。 士人笑曰:「村人無知,信此可惑也。」乃命斧伐之,次忽 見紫衣神在旁,容色屹然,叱僕曰:「無伐此木!」士人進 曰:「吾昔行次,見槐瘤,欲取之,以無斧鋸,恐人採之,故 權以紙錢占護耳。本無神也,君何止遏?」神曰:「始者君 權以紙錢繫樹之後,咸曰神樹能致禍福,相與祈祀, 冥司遂以某職受享。酹今有神也,何言無之?若必欲 伐之,禍其至矣。」士人不聽。神曰:「君取此何用?」客曰:「要 雕刻為器耳。」神曰:「若爾,可以善價贖之乎?」客曰:「可。」神 曰:「所須幾何?」士人曰:「可遺百千。」神曰:「今奉百絹於前 五里有壞墳,絹在其中。如不得者,即復此相見。」士人 遂至壞墳中,果得絹,一無欠焉。
《太平廣記》:開成中,有江叟者,多讀道書,廣尋方術,善 吹笛,往來多在永樂縣靈仙閣。時沈飲酒,適閿鄉,至 盤豆館東官道大槐樹下醉寢。及夜艾稍醒,聞一巨 物行聲,舉步甚重。叟闇窺之,見一人崔嵬高數丈,至 槐側坐,而以毛手捫叟曰:「我意是樹畔鋤兒,乃瓮邊 畢卓耳。」遂敲大樹數聲曰:「可報荊山中二郎來省大 兄。」大槐乃語云:「勞弟相訪,似聞槐樹上有人下來與 語。」須臾,飲酌之聲交作,荊山槐曰:「大兄何年拋卻兩 京道上槐王耳?」大槐曰:「我三甲子當棄此位。」荊山槐曰:「大兄不知老之將至,猶顧此位,直須至火入空心, 膏流斷節,而方知退,大是無厭之士。何不如今因其 震霆自拔於道,必得為材用之木,搆大廈之梁棟尚 存,得重重碎錦,片片真花,豈他日作朽蠹之薪,同入 爨為煨燼耳。」大槐曰:「雀鼠尚貪生,吾焉能辦此事邪?」 槐曰:「老兄不足與語。」告別而去。及明,叟方起。數日至 閿鄉荊山中,見庭槐森聳,枝榦扶疏,近欲十圍,如附 神物。遂伺其夜,以酒脯奠之,云:「某昨夜聞槐神與盤 豆,官道大槐王。《論語》云云,某臥其側,並歷歷記其說, 今請樹神與我言語。」槐曰:「感子厚意,當有何求,殊不 知爾夜爛醉於道夫,乃子邪?」叟曰:「某一生好道,但不 逢其師。樹神有靈,乞為指教,使學道有處,當必奉酬。」 槐神曰:「子但入荊山尋鮑仙師,脫得見之,或水陸之 間,必獲一處度世。蓋感子之請,慎勿泄吾言也。君不 憶華《表告》老狐,禍及余矣。」叟感謝之。明日遂入荊山, 緣巖循水,果訪鮑仙師,即匍匐而禮之。師曰:「子何以 知吾而來?師也須實言之。」叟不敢隱,具陳荊山中之 樹神言也。仙師曰:「小鬼焉敢專輒指人未能大段誅 之,且飛符殘其一枝。」叟拜乞免。仙師曰:「今不誅,後當 繼有來者。」遂謂叟曰:「子有何能,一一陳之?」叟曰:「好道, 癖於吹笛。」仙師因令取笛而吹之。仙師歎曰:「子之藝 至矣,但所吹者,枯竹笛耳。吾今贈子玉笛,乃荊山之 尤者。但如常笛吹之,三年,當召洞中龍矣。龍既出,必 銜明月之珠而贈子。子得之,當用醍醐煎之,三日,凡 小龍已腦疼矣,蓋相感使其然也。小龍必持化水丹 而贖其珠也。子得當吞之,便為水仙,亦不減萬歲,無 煩吾之藥也。蓋子有琴高之相耳。」仙師遂出玉笛與 之,叟曰:「玉笛與竹笛何異?」師曰:「竹者,青也,與龍色相 類,能肖之,吟龍不為怪也。玉者,白也,與龍相剋。忽聽 其吟,龍怪也。所以來觀之,感召之有能變耳。」義出於 元。叟受教乃去。後三年,方得其音律,後因之。岳陽刺 史李虞館之。時大旱,叟因出笛,夜於聖善寺經樓上 吹果洞庭之渚,龍飛出而降,雲繞其樓者不一,遂有 老龍果銜珠贈叟。叟得之,依其言而熬之。二晝,果有 龍化為人,持一小藥,合有化水丹,匍匐請贖其珠,叟 乃持合而與之珠。餌其藥,遂變童顏,入水不濡。凡天 下洞穴,無不歷覽。後居於衡陽,容髮如舊。
《續夷堅志》:崑崙山石落村劉氏嘗於海濱得百丈巨 魚,取骨為梁,構堂曰「鯉堂。」堂前一槐,蔭蔽數畝,忽夢 女冠自稱麻姑,乞此樹修廟,劉漫許之。後數日風雷 大作,昏晦如夜,失槐所在,相與求之,麻姑廟中,樹已 臥廟前矣。
《安福縣志》:邑南歐陽氏庭有槐一株,枝葉茂而榦中 空。永樂癸卯四月望日,突有雙童子長尺二三許,白 面丱角,綠衣皁靴,自榦中出,攀援上下。家人見而叱 之,不為動,里之人環觀焉。尋雙童化二青烏飛去。或 怪以問利貞謝先生,先生曰:「木邊有鬼,槐瑞也,非怪 也。」是年歐陽隆、歐陽興並舉於鄉,謝言驗焉。
《保定府志》:「神槐在郡城北崇慶寺東廡下,大可十圍, 枝葉蓊鬱,元時植也。至隆慶二年近百歲,寺僧許鬻 輿人詰朝伐之。適一僧自都至,住寺中,夜夢黃衣老 人跪床下,訴言來日己有難,哭懇救,僧驚寤,晨以白 之,郡人郭廷相共異之。頃之,輿人至,執斧鋸立槐旁, 睥睨揆度,揀為輿材。廷相見之,悟僧夢蓋即此。具以」 故告輿人,倍給其值,而去樹以留。遠近共傳為神。槐 及今有百年,枝幹如虯,而兔目,婆娑已
仙槐在安肅縣治西十里屯。相傳有馬姓者患病幾 不起,一日有異人至,授以丹餌,令服之,且紿之曰:「病 愈當割半產謝我。」疾果瘥,恐其索謝,仍佯為疾,異人 已知之,遂從其耳,取一物而去,出門見枯槐投丹于 中,樹後榮茂。土人有病者,取其枝幹之皮,煮水服之, 即愈。
《唐山縣志》:神槐在泜河東岸,明河隄數潰,民受其害。 有神示夢於邑人曰:「我城隍神也,憫若等久罹陽侯 之難,今已植樹砥障矣。」厥明視之,岸畔果有槐生焉。 自是終明朝無河決之患。
《零陵縣志》:「柳應辰在郡,夜讀書,有物引手入窗,柳援 筆書字于其手而去。明日見于州治後古槐上,遂伐 之。」
《潼川州志》:「崇禎末,治南有古槐,每夜聞響聲,若喧譁 然。聞者乘月夜瞷之,見暗雲集樹,約有數百人物,高 五六寸許,俱擁官蓋,乘車馬,從底升杪,漸漸散去。或 以為異,或以為祥,居民遂伐其樹而滅其跡。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