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25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五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五十二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二
暑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中暑 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蔕湯二方 辨脈
律五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陰暑論治 陽暑論治 伏陰論治 夏月伏陰
續論 論香薷飲〉
方〈清中湯 冷香飲子 五苓散 黃連解毒湯 黃連香薷湯 橘皮湯 消暑丸 縮
脾飲 香薷剉散 竹葉石膏湯 御愛薑蘇丸 水瓢丸 潑火散 大黃龍丸 檀香丸
五聖湯 蠟梅丸 廣順散 一柴胡飲 二柴胡飲 三柴胡飲 四柴胡飲 五柴胡
飲 正柴胡飲 柴胡白虎煎 玉泉散 理陰煎 人參益氣湯 通苓散 薷藿湯 香
葛湯 誘行丸 薑朴湯 白虎加人參湯 白虎加蒼朮湯 消暑丸 益元散 十味香
薷飲 三黃石膏湯 黃芪人參湯 一物瓜蔕湯 清燥湯 水壺盧丸 香薷丸 生脈
散 參歸益元湯 清氣飲 參薷飲 黃芪湯 清暑益氣湯 二香散 玉露散 黃連
香薷飲 清肺生脈飲 通苓散 桂苓甘露飲 醍醐湯 春澤湯 濯熱散 消暑十全
飲 解暑三白散 香薷湯 香朴飲子 大順散 清暑和中散 酒蒸黃連丸 桂苓甘
露散 卻暑散 枇杷葉散〉
單方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二百五十二卷
醫部彙考二百三十二
[编辑]暑門二
[编辑]《醫門法律》〈臣喻昌著〉
[编辑]中暑
[编辑]暍者,中暑之稱。《左傳》:「蔭暍人於樾下。」其名久矣。後世 以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然則道途中 暍之人,可謂靜而得之耶?動靜二字,只可分外感內 傷。動而得之,為外感天日之暑熱;靜而得之,因避天 日之暑熱,而反受陰濕風露瓜果生冷所傷,則有之 矣。時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為傷寒;時令小暑大 暑,而人受之者,即為傷暑。勞苦之人,凌寒觸暑,故多 病寒暑。安養之人,非有飲食房勞為之招寒引暑,則 寒暑無由入也。所以膏粱藜藿,東南西北,治不同也。 體中多濕之人,最易中暑,兩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動 內濕,二氣交通,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月百計 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 暑也。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來 矣。然體盛濕多。則宜之清。無濕之人,津液為時令 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 其下泉,枯槁立至。況暑熱蒸動之濕,即肥人多有內 夾虛寒,因至霍亂吐瀉,冷汗四逆,動關性命者,徒恃 益元散解暑驅濕,反促其臟腑氣絕者,比比可不辨 而輕用之歟?不特此也,凡見汗多之體,即不可利其 小便。蓋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復下行。所謂立 匱之術也。仲景名曰無陽。其脈見短促結代。則去生 遠矣。
中暑卒倒無知,名曰暑風。大率有虛實兩途。實者,痰 之實也,平素積痰充滿經絡,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 氣,卒倒流涎,此濕暍合病之最劇者也。宜先吐其痰, 後清其暑,猶易為也。虛者,陽之虛也,平素陽氣衰微 不振,陰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湊其虛,此濕 暍病之得自虛寒者也。宜回陽藥中兼清其暑,最難 為也。丹溪謂火令流金鑠石,何陰冷之有?立言未免 偏執,十中不無二三之誤也。夫峨眉積雪,終古未消, 豈以他山不然,遂謂夏月曠剎皆熱火乎?人身之有 積陰,乃至湯火不能溫者,何以異此?《內經》謂「無者求 之,虛者責之」,可見不但有者實者之當求責矣。《管見》 謂「大黃龍丸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者。非一徵乎。間 亦有中氣者。為七情所傷。氣厥無痰。宜用蘇合香丸 灌之。許學士云。此氣暴厥逆而然。氣復即已。雖不藥 亦愈。然甦後暑則宜清也。
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 陰陽兩俱不足,仲景於中暍病,禁用汗下溫鍼,汗則 傷其陽,下則傷其陰,溫鍼則引火熱內攻,故禁之也。 而其用藥,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陽益陰為治。此等 關係最鉅,今特挈出《靈樞》有云:「陰陽俱不足,補陽則 陰竭,瀉陰則陽亡。」蓋謂陽以陰為宅,補陽須不傷其 陰;陰以陽為根,瀉陰須不動其陽。夫既陰陽俱不足, 則補瀉不可輕言,纔有補瀉,必造其偏,如重陰重陽 之屬,其初不過差之毫釐耳。所以過用甘溫,恐犯補 陽之戒,過用苦寒,恐犯瀉陰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陰 陽兩無偏勝之藥,清解暑熱而平治之,所以為百代 之宗也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乃心火暴甚,暑熱乘 之,令人噎悶,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臟素虛,暑得深中 者,但不似心臟之篤耳。如入肝則眩運頑痹,入脾則 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當補益 與清解兼行,然必審其屬於何臟,用藥乃得相當也。 日中勞役而觸冒其暑者,此宜清涼解其暑毒,如白 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之類,皆可取 用也。
深居廣廈襲風涼,生冷遏抑其陽而病暑者,一切 治暑清涼之方,即不得徑情直施。如無汗,仍須透表 以宣其陽;如吐利,急須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溫 藥以從治之。故冒暑之霍亂吐瀉,以治暑為主;避暑 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中為主,不可不辨也。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 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歷試見聞廣耳。其取用小半 夏茯苓湯,不治其暑,顓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 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 薷飲,用香薷、扁豆、厚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加黃 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 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 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 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復丹,以治暑證之多瀉利 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 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香之 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飲子,以 治暑證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醫者 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 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 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散,用人 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 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芪、白朮、陳皮、木 瓜,益虛以去濕熱。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 芪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勿論 中暑與否,所宜頻服者也。中暑必顯躁煩熱悶,東垣 倣仲景竹葉石膏湯之制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 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 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 砂,則并去熱;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 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 濕。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昌觀暑風一 證,其卒倒類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 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 「有中暍昏死,灌之立甦。」則其方亦可得治暑風之一 斑矣。倘或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 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復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 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 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 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 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 之外。無可撲滅矣。綜群方而論列之。以其詳。故益加 詳焉。
《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蔕湯二方》
[编辑]《金匱》治暍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顓治其 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 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 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蔕湯顓治其濕, 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 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㗜其胸中之 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 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 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 求其引伸瓜蔕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夫肺金, 則絕無一方矣。故特舉二方,合論其義。見無形之熱 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 肺金。則用瓜蔕湯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傷寒痙濕 暍篇中不載。金匱痙濕暍篇中復出之。金鍼暗度。宜 識之矣。
白虎加人參湯本文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 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夏月汗出 惡寒者,衛氣虛也;身熱而渴者,肺金受火尅而燥渴 也。《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適 王,肺金受制,證屬太陽。然與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 此湯以救肺金,是為第一義矣。
瓜蔕湯本文云: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 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蔕湯主之,變散 為湯,而去赤小豆酸漿水,獨用瓜蔕一味煎服,㗜去 胸中之水,則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㗜中有宣泄之 義,汗如其故,不復水漬皮間矣,此即《內經》以水灌汗, 乃至不復汗之證。仲景會其意,言中暍者,兼乎中濕, 有所祖也。然水行皮中,何以脈見微弱耶?蓋中暍脈 本虛弱,而濕居皮膚,內合於肺,阻礙榮衛之運行,其脈更見微弱也。暍脈虛弱,按之無力;濕脈微弱,舉之 不利,濕與暍合之脈,則舉按皆不利也。㗜去其水而 榮衛通,肺氣行,舉指流利,即濕去之徵;按之有力,即 暍解之徵。一物之微,其功效之神且捷者,有如此矣。 水行皮中,乃夏月偶傷之水,或過飲冷水,或以冷水 灌汗,因致水漬皮中,遏鬱其外出之陽,以故身熱疼 重。用瓜蔕一物,驅逐其水,則陽氣行而遏鬱之病解 矣。凡形寒飲冷則傷肺,乃積漸使然。此偶傷之水,不 過傷肺所合之皮毛,故一㗜即通,并無藉赤小豆、酸 漿水之群力也。即是推之。久傷取冷。如風寒雨露。從 天氣而得之者。皆足遏鬱其上焦之陽。又與地氣之 濕。從足先受。宜利其小便者異治矣。可無辨歟。
《辨脈》
[编辑]傷暑之脈。《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甲乙經》曰:「熱 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者是也。若《難經》曰:「其脈浮 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脈,非病脈 也。仲景不言,但補其偏,曰弦細芤遲。芤即虛豁也。弦 細遲,即熱傷氣之應也。其水行皮中之脈則曰微弱, 見脈為水濕所持,陽氣不行也。統而言之曰虛,分而 言之曰「弦細芤遲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 之中。稱為病暑之脈。慮何周耶。
《律五條》
[编辑]凡治中暑病,不辨外感內傷,動靜勞逸,一概襲用成 方者,醫之罪也。
傷寒夾陰,誤用陽旦湯,得之便厥;傷寒夾陰,誤用香薷飲,入喉便喑後賢於「香薷飲加人參、黃芪、白朮、陳皮、木瓜,兼治內傷」 ,誠有見也。而不辨證者之貽誤,寧止此乎?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濕者,醫之過也。
熱蒸其濕,是為暑,無濕則但為乾熱而已,非暑也。故肥人濕多,即病暑者多,瘦人火多,即病熱者多。
凡治中暑病,遇無汗者,必以得汗為正。若但清其內, 不解其外,醫之罪也。
中暑必至多汗,反無汗者,非因水濕所持,即為風寒所閉。此宜先散外邪,得汗已方清其內。若不先從外解,則清之不勝清,究成瘧痢等患,貽累無窮。
凡治中暑病,無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逼血妄 行,醫之罪也。
暑傷氣,纔中即厭厭短息,有似乎虛,故清暑益氣,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溫補,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即遇隆冬大寒,漫無解期,故熱邪誤以溫治,其害無窮也。
濕溫,即暑與濕交合之溫病。素傷於濕,召暑而入其 中也。兩脛逆冷,腹滿,濕得暑而彰其寒;入胸頭目痛 苦,妄言,暑得濕而彰其熱。此但當分解熱濕之邪,而 息其焰。寧可發汗,令兩邪混合為一邪,發汗則口不 能言,耳不能聞,心不知苦,但身青,面色變,顯露於肌 肉之外耳。暍病而至重暍,又非虛虛實實之比,真為 醫之所殺矣。
《景岳全書》〈臣張介賓著〉
[编辑]《論證》
[编辑]暑本夏月之熱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 者,此其病有不同,而總由於暑。故其為病,則有陰陽 二證:曰陰暑,曰陽暑,治猶冰炭,不可不辨也。陰暑者, 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 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陰,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 謹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 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疼等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 「陰暑」,即傷寒也。惟宜溫散為主,當以「傷寒法」治之。 又有不慎口腹,過食生冷,以致寒涼傷臟,而為嘔吐 瀉利腹痛等證。此以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內,治宜 溫中為主,是亦陰暑之屬也。
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在仲景即謂之「中暍。」凡 以盛暑烈日之時,或於長途,或於田野,不辭勞苦,以 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 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 暑。治宜察氣之虛實,火之微甚,或補或清,以固其氣。 此與陰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 裏。不察陰陽。則誤人不淺矣。
陰暑證,或在表,或在裡,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總 由恣情任性,不慎風寒所致。陽暑證,惟辛苦勞役之 人多有之,由乎觸冒暑熱,有勢所不容已者。然暑熱 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則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 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陽暑不多 見,而陰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但見發熱頭痛等 證。則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無非寒涼。其不達也亦 甚矣。
傷寒之病,雖同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傷暑之名,雖 同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傷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 之寒,即謂之正傷寒;在春之溫,即謂之溫病;在夏之 暑,即謂之暑病。是溫病、暑病,亦皆傷寒之別名耳。《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 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即此謂也。傷 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而感寒者,寒則傷形,即傷 寒也;因暑而受熱者,熱則傷氣,即傷暑也。是內傷外 感,但有暑病之不同耳。《經》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 虛身熱,得之傷暑。」即此謂也。蓋氣盛身寒者,謂身受 寒邪而氣無恙也,故曰傷寒。氣虛身熱者,謂冒暑熱 而熱傷氣也,故曰傷暑。此義人多不解。而謂傷寒者 必身寒。則於理不通。而大昧經旨矣。
夏月盛暑之時,必令身有微汗,此養身之道,最得時 宜者也。若必使快然無汗,則未免陰盛於陽,多致疾 矣。觀之《經》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 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是言暑汗不出 之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蓋可知矣。
暑有八證,脈虛自汗,身熱背寒,面垢煩渴,手足微冷, 體重是也。凡治此者,宜調理元氣為主,清利次之。 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溫煖之物, 護其臍中,徐徐治之。
《陰暑論治》
[编辑]凡暑月外感風寒,以致陰邪抑遏陽氣,而病為發熱 頭痛,肢體拘急,痠疼無汗,惡寒脈緊等證,此即傷寒 之屬,治以解散為主,宜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或一二 三四柴胡飲之類,酌其寒熱虛實,隨宜用之。若脈見 微細,氣體虛弱,不可發汗者,但宜補中氣,使元氣漸 充,則寒邪自散,不必攻邪也,或用補中益氣湯主之。 若邪感於外,而火盛於內,或陽明熱甚者,宜柴胡白 虎煎之類主之。若寒邪在表未解,而六脈微細,背冷 惡寒,或嘔惡泄瀉,內無熱證者,此正伏陰在內,而邪 不易解,雖在暑月,亦速宜溫中,如理陰煎、理中湯、大 溫中飲、麻桂飲之類,皆宜速用,不可疑,亦不可遲。若 邪盛於外,而中不甚虛者,或以五積散。以上諸證。有 不能盡者。俱宜以《傷寒門》諸法。察而治之。
凡內傷生冷,致損胃氣,而病為腹痛、泄瀉、嘔吐者,宜 治以「溫中散寒為主。若初受寒邪,停積未散,而脾氣 未虛者,先宜以抑扶煎、五德丸之類主之。若胃氣微 虛者,宜佐關煎、五德丸主之。若胃氣甚虛者,宜溫胃 飲、理中湯主之。若吐瀉已甚,脾腎兼傷,而痛連小腹 二陰,或成痢者,宜胃關煎、理陰煎,或九炁丹之類主」 之。若表中寒邪,內傷生冷,表裡俱病者,宜兼治之。以 和胃飲加柴胡,或溫胃飲加柴胡,或《新方》諸柴胡飲, 察虛實而用之。若古方用大順散,為溫中之總治,亦 何足以盡之也。
《陽暑論治》
[编辑]酷熱傷人,本為熱證,然陽中又有陰陽,此不可不辨 也。凡暑熱中人者,其氣必虛,以火能剋金,而熱傷氣 也。而熱者不可不清,虛者不可不補。但陽中之陽者, 宜兼乎清,如身熱頭痛,煩躁,大渴大汗,脈洪滑,喜冷 水,大便乾結,小水痛赤之類,皆陽證也。若氣不甚虛, 而但有火證者,宜白虎湯或益元散主之。或火盛之 「甚者,惟玉泉散更妙。若汗出脈虛浮,煩渴有火而少 氣者,宜白虎湯加人參湯,或仲景竹葉石膏湯、宣明 桂苓甘露飲之類主之。若眩運少氣,雖煩渴而火不 甚者,宜生脈散主之。」以上諸法,用治陽中之陽,皆古 法之善者。若雖壯熱口渴,而脈虛無力,或重按全無, 及神困氣促者,此脾胃氣虛,元陽不足,假火之證。若 誤用白虎等劑,其危立至。
《伏陰論治》
[编辑]「凡中暑熱者,人皆知為陽證,而不知陽中有陰也。蓋 外中熱邪而內亦熱者,此表裡俱熱,方是陽證」,治宜 清補如前。若內本無熱,而因熱傷氣,但氣虛於中者, 便有伏陰之象。故凡治暑熱之證,最當辨其陰陽虛 實。若脈虛無力,或為惡寒背寒,或為嘔惡,或為腹痛 泄瀉,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涼茶冷水,或息短氣 促,無力以動之類,皆陽中之陰證也。凡見此類,但當 專顧元氣,惟宜獨參湯徐徐與之為最妙。若兼微嘔 惡寒者,宜加煨薑與人參等分主之。再其甚者,宜養 中煎、理中湯、五君子煎,或五福飲、理陰煎之類,皆當 隨宜用之。若虛寒之甚,則舍時從證,桂附皆所必用, 切不可因暑熱之名,而執用寒涼解暑等劑。再伐陽 氣。則變有不可測也。若夏月於盛暑中過於勞倦。因 而中暑者。其勞倦既已傷脾。暑熱又以傷氣。此本內 傷大虛之候。當專以調補為先。然後察其有火無火。 或有邪無邪。而兼治如前可也。
夏月因暑致病,而醫有不知伏陰,誤投寒劑,以致吐 瀉腹痛,或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狀若傷寒。但察其脈 微神困,便是陰盛格陽之證,速宜溫藥以救其內。 夏月既傷暑熱,復傷生冷,外熱內寒者,當專以內寒 為主。有滯者清其滯,無滯者益其氣。但溫中理脾,脾 氣既復,而暑無不退也。
《夏月伏陰續論》
[编辑]「夏月伏陰在內。」此本天地間陰陽消長之正理,顧丹溪特為此論,而反乖其義,因以致疑於人,其謂何也? 觀其所論曰:人與天地同一槖籥,子月一陽生,陽初 動也;寅月三陽生,陽初出於地也,此氣之升也;巳月 六陽生,陽盡出於上矣,此氣之浮也。人之腹屬地氣 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虛矣。世言夏月伏 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涼看,其誤甚矣。且 其時陽浮地上,燔灼焚燎,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若 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 此丹溪之言虛,是固然矣。若以陰冷二字為誤,而夏 月禁用溫熱,此則余所不服也。何以見之?夫天地之 道,惟此陰陽;陰陽之變,惟此消長。故一來則一往,一 升則一降,而造化之機,正互藏為用者也。《經》曰:「陰主 寒,陽主熱。」又曰:「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此本陰陽 之常性也。今既云夏月之陽盡浮於外,則陰伏於內 矣;陰盛則陽衰也,非寒而何?陽浮於外,則氣虛於中 矣;氣虛即陽虛也,非寒而何?此固不易之理也。然而 尤有顯然者,則在井「泉之水。當三冬之寒冽,而井泉 則溫;盛夏之炎蒸,而泉源則冷,此非外寒內熱、外熱 內寒之明驗乎?」此又歲歲皆然,主氣之常候也。至若 主氣之外,又有客氣,而天以五周,地以六備,寒暄遞 遷,氣更應異。如「伏明之紀,寒清數舉;卑監之紀,風寒 並興;堅成之紀,陽氣隨陰,治化;流衍之紀,寒司物化, 天地嚴凝,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寒清時舉,太陰司天, 地迺藏陰,大寒且至」等義,是無論冬夏,皆有非時之 氣,以動為民病者也。又豈因夏月之火令,遂可謂之 無寒,而禁用溫熱乎?且伏陰之義,本以陰陽對待寒 熱為言。若但以寒字為虛,則夏月伏陰,宜多虛證;冬 月伏陽,即無虛矣,豈其然乎?又若夏月宜「禁溫熱,則 冬月宜禁寒涼,無待言也。今見四時之病,盛夏每多 吐瀉,深冬偏見瘡疹,諸如此類,豈非冬多內熱,夏多 中寒乎?總之,夏有熱證,亦有寒證;冬有實證,亦有虛 證。雖從時從證,貴乎因病制宜。然夏月伏陰之義,此 實天人之同氣,疾病之元機,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 者也。今若丹溪之論,則於」理反悖,而何切於用?即無 此論,亦何不可。近見徐東臯亦述丹溪之說云:「夏月 無寒,世人不察,而用溫熱,為世通弊。」若謂夏伏陰宜 服溫熱,則冬月伏陽,宜服寒涼,然則孟子冬日飲湯, 夏日飲水,亦不足信歟?噫!此公都子之言也,不過借 喻內外,原非用析陰陽,而徐氏曲引為證,獨不思經 文易義,儻相背乎?《內經》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曰「寒 極生熱,熱極生寒。」曰「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曰「相火之 下,水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曰:此皆陰陽表裡 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以應天之陰陽也。又如《周易》 之兩儀,有陰必有陽,兩儀而四象,陰陽之中,復有陰 陽也。在《泰》之義,則曰:「內陽而外陰,君子道長,小人道 消」也。在《否》之義,則曰:「內陰而外陽,小人道長,君子道 消也。」由此觀之,則丹溪之論、東臯之引證,皆吾之所 不信也。故復為此續論。
《論香薷飲》
[编辑]香薷飲乃夏月通用之藥餌,常見富貴之家多有備 此,老少時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 不宜此者多也。若誤用之,必反致疾。何也?香薷一物, 氣香竄而性沉寒,惟其氣竄,所以能通達上下,而去 苑蒸之濕熱。惟其性寒,所以能解渴除煩,而清摶結 之大邪。然必果屬陽臟,果有火邪,果脾胃氣強,肥甘 「過度,而宜寒畏熱者,乃足以當之,且賴其清涼,未必 無益。若氣本不充,而服之最能損氣;火本非實,而服 之乃以敗陽。」凡素稟陰柔,及年質將半,飲食不健,軀 體素弱之輩,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 伏陰,損傷胃氣,而致為吐瀉腹痛,及陰寒危敗等證。 若加黃連,其寒尤甚。厚朴破氣,均非所宜用者,不可 不審。
方
[编辑]清中湯〈中藏經〉
[编辑]治中暑口渴
甘草一兩,蜜炙黃脆,可折 乾薑半兩,濕紙裹煨 陳皮二兩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冷喫。湯點水調皆可。
冷香飲子〈濟生方〉
[编辑]治「老人虛人,伏暑煩躁,引飲無度,惡心疲倦」 ,服涼藥不得者。
草果仁三兩 附子炮,去皮臍 橘紅各一兩 甘草半兩
右㕮咀,每服一兩,水二椀,生薑十片,煎至半椀,去滓沉冷,旋旋服,不拘時候。
五苓散〈仲景〉
[编辑]治暑
白朮炒 豬苓、 茯苓各一兩半, 桂一兩
澤瀉二兩半右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黃連解毒湯〈丹溪心法〉
[编辑]治中暍
黃連 黃蘗 黃芩 梔子等分。
右㕮咀水煎
黃連香薷湯〈衛生寶鑑〉
[编辑]治「伏暑引飲,口燥咽乾,或吐或瀉。」
黃連四兩 香薷一斤 厚朴去皮,薑汁炙熟 白扁豆微炒,各半斤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入酒少許,煎至一盞,沉冷,不拘時服。
橘皮湯〈醫學綱目〉
[编辑]治中暑痰逆惡寒
橘皮去白,二兩 生薑一兩 棗子去核,五枚 甘草炙,半兩 人參一錢 竹茹半升
右分五服,每服水一盞二分,煮取八分,去查熱服。
消暑丸
[编辑]治頭痛惡心。煩躁消渴霍亂。
菉豆粉、 石膏各四兩。 白礬,枯 硫黃各一兩
水浸蒸餅為丸,彈子大,辰砂為衣,用薑汁、酢點。新汲水化開服之。
縮脾飲〈和劑局方〉
[编辑]消暑氣除煩渴
縮砂仁 烏梅肉 草果煨 甘草各四兩,炙 乾葛 白扁豆去皮炒,各二兩
每服四錢,水一椀,煎七分,水沉冷服以解煩。或欲熱欲溫任意服,代熟水飲之,極效。
香薷剉飲〈奇效良方下同〉
[编辑]解暑毒止霍亂
香薷 厚朴薑製,各二錢 白茯苓一錢半
甘草半錢, 陳皮、 良薑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入鹽些少,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竹葉石膏湯
[编辑]治熱暑內外皆熱,煩躁大渴。
石膏半兩 麥門冬、 人參各二錢 甘草半錢 半夏湯洗七次,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五片,青竹葉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御愛薑蘇丸
[编辑]治「中暑惡心,頭疼煩躁,生津止渴。」
紫蘇葉一兩 烏梅肉炒,二兩 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粗皮 香薷各半兩 生薑切,焙乾,一分 木瓜乾者,二兩,如生,去皮穰,切焙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熟水送下。
水瓢丸
[编辑]治冒暑解煩渴
《烏梅肉》四兩, 甘草、 青鹽、 乾木瓜、 白茯苓、 檀香各一兩, 麝香二錢半。
右除麝香別研,餘并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溫水嚼下,不拘時候。一方有人參。
潑火散
[编辑]一名「地榆散。」 治傷暑煩躁發渴,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
青皮去白 赤芍藥 黃連去鬚 地榆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如蓄熱而氣血妄行,加甘草等分。一方漿水調服。如無,只以新汲水亦得。若血痢,水一盞煎服。
大黃龍丸〈百一選方〉
[编辑]治「中暑身熱頭痛,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不食。」
舶上硫黃、 硝石各一兩, 白礬、生 雄黃
滑石各半兩, 白麪四兩
右五味,研末,入麪和勻,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井水下。《管見》云「有中暍昏死」 ,灌之立甦。
檀香丸
[编辑]解暑毒
檀香一錢 杏仁去皮,二錢半 烏梅肉三兩 紫蘇葉二兩 小茴香三錢半 《百藥煎》二錢 甘草一兩半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不時含化。
五聖湯
[编辑]治「暑病嘔惡。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貫眾 黃連去鬚 甘草炙 吳茱萸湯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
已上五味,并生用各半兩,㕮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椀半,煎至一椀,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送下了再如前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看喫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
是覺大煩時服之
蠟梅丸
[编辑]解暑止渴生津
蠟梅花末、 乾薑末、 枇杷葉末、 《百藥煎》末、 烏梅肉末,各一兩。 蠟五兩。
右先鎔蠟開,投蜜二兩,和上件藥末,搗二三百下,丸如雞頭實大。夏月長途一日,含化一丸,妙。
廣順散
[编辑]治中暑煩渴
甘草三兩半,炙 肉桂去粗皮 乾薑炮,各一兩 紫蘇葉半兩 烏梅肉焙乾,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沸湯調服亦得。
一柴胡飲〈景岳全書下同〉
[编辑]一為水數,從寒散也。凡暑月外感風寒,以致陰邪抑遏陽氣,而病為發熱頭痛,肢體拘急痠痛,無汗惡寒,脈緊等證,此即傷寒之屬,治以解散為主,宜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或一、二、三、四柴胡飲之類,酌其寒熱虛實,隨宜用之。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須從涼散,宜此主之。
柴胡一、二錢 芍藥二錢 黃芩 陳皮留白 生 地各一錢半 甘草八分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如內熱甚者,加連𧄍一二錢隨宜。如外邪甚者,加防風一錢佐之。
如邪結在胸而痞滿者,去生地,加枳實一、二錢。如熱在陽明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錢。熱甚者,加知母、石膏亦可。
二柴胡飲
[编辑]二為火數,從溫散也。治暑月外感風寒,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則為害非淺,宜此主之。
厚朴 陳皮留白各一錢半 北細莘一二錢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 甘草八分 半夏二錢 生薑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如多濕者加蒼朮
三柴胡飲
[编辑]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治暑月外感風寒,其人素禀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可兼補而散之。但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錢。 炙甘草 陳皮留白各一錢
芍藥一錢半, 生薑三五片, 當歸二錢。〈溏瀉者易以熟地〉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四柴胡飲
[编辑]四為金數,從氣分也。凡人元氣不足,或忍饑勞倦,而暑月外感風寒,或六脈緊數微細,正不勝邪等證,必須培助元氣,兼之解散,庶可保全,宜此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顧根本,未有不元氣先敗者。
柴胡一、二三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五七片。 當歸二三錢。〈瀉者少用〉 人參二、三錢或五七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溫服。
五柴胡飲
[编辑]五為土數,從脾胃也。脾土為五臟之本,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專調氣分,此則兼培血氣以逐寒邪,尤切於時用也,神效不可盡述。
柴胡一、二、三錢 白朮炒 當歸各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芍藥錢半,炒 炙甘草一錢
陳皮。〈酌用不用亦可〉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熱服。
正柴胡飲
[编辑]凡暑月外感風寒,頭疼身痛等證,但血氣平和,宜從平散者,此方主之。
柴胡一、二、三錢 陳皮一錢半, 芍藥二錢
防風、 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五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熱服。
柴胡白虎煎
[编辑]治暑月陽明溫熱,表邪不解等證。
柴胡、 石膏、 黃芩、 麥冬各二錢, 細甘草七分。
水一鍾半,加竹葉二十片,煎服。
玉泉散
[编辑]一名「六一甘露散。」 治暑月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 三錢亦妙。
理陰煎
[编辑]此理中湯之變方也。凡脾腎中虛等證,宜剛燥者,當用理中六君之類;宜溫潤者,當用理陰大營之類。欲知調補,當先察此。此方通治暑月伏陰在內,邪不易解,一切熱證,但脈見無力者,悉假熱之證。
若用寒涼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湯。
熟地三、五、七錢或一、二兩 當歸二、三、五、七錢 炙甘草一、二錢 乾薑炒黃色,一、二、三錢 或加肉 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八分,熱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理陰煎》。再加人參,即名「六味回陽飲。」 治命門火衰,陰中無陽等證。
人參益氣湯〈東垣十書〉
[编辑]治「暑熱傷氣,四肢倦怠,嗜臥,手指痲木。」
人參一錢二分, 黃芪二錢, 白芍藥七分, 甘草 一錢,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升麻五分。
右水煎服
通苓散〈醫門法律〉
[编辑]治傷暑潮熱煩渴。小便不利。
麥門冬、 淡竹葉、 車前穗、 燈心
右各等分水煎服
薷藿湯〈醫學入門下同〉
[编辑]治夏月感冒暑邪
香薷一錢半, 厚朴、 扁豆、 黃連各七分。
藿香、 紫蘇、 白芷、 大腹皮、 茯苓各六分, 白朮、 陳皮、 桔梗、 半夏、麴各四分, 甘草二分。
右㕮咀薑棗煎服
香葛湯
[编辑]治前證
香薷一錢半, 厚朴、 扁豆、 黃連各七分。
升麻三分 葛根、 芍藥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右㕮咀加薑煎
誘行丸
[编辑]治「夏月口渴。免致飲冷水腹脹。兼止吐瀉。」
《百藥煎》 麥門冬、 烏梅、 葛根、 人參、 甘草
右為細末,蜜丸,噙化一丸。
薑朴湯〈集成〉
[编辑]治夏秋暑熱,過食冷物茶水以傷其內,過乘涼風以傷其外,致惡寒發熱,胸膈飽悶,飲食不進或吐瀉,此內外俱寒冷也。
乾薑炮 厚朴、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一錢, 陳皮、 枳實、 羌活、 炙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盞,薑三片,煎服。
白虎加人參湯〈仲景〉
[编辑]治中暑熱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此 《白虎湯》也。 加人參六錢。
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白虎加蒼朮湯
[编辑]前方內去人參,加蒼朮二兩。
右增水作四服
消暑丸〈和劑〉
[编辑]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利。
半夏一斤,酢五升,煮乾 甘草生 茯苓各半斤
右為末,薑汁煮糊丸,無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熱湯送下。中暑為患,藥下即甦。傷暑發熱頭痛,服之尤妙。夏月常服,止渴利小便,雖飲水多,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此。若痰飲停節,並用生薑湯下,入夏之後,不可缺此藥也。
益元散
[编辑]一名「天水散。」 治傷寒表裡俱熱,煩渴口乾,小便不通,及霍亂吐瀉,下利腸澼。
桂府滑石膩白者,六兩, 粉草一兩,研爛
右為極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新水亦得。加辰砂三錢,名《辰砂益元散》。加薄荷少許,名「雞蘇散」 ;加青黛末少許,名「若玉散」 ,治療並同,但以迴避世俗之輕侮耳。
十味香薷飲〈百一方下同〉
[编辑]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一兩 人參 陳皮去白 白朮 白茯苓 白扁豆炒,去殼 黃芪 木瓜 厚朴薑汁炒黑 炙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熱湯或冷水調下。
三黃石膏湯
[编辑]治前證
黃連二錢, 黃蘗、 山梔、 元參各一錢, 黃芩、 知母各一錢五分, 石膏三錢, 甘草七分。
右水煎服
黃芪人參湯
[编辑]治前證
黃芪一錢。〈自汗過多倍之〉 陳皮、 人參、 白朮各五分, 蒼朮半錢。〈無汗倍之〉 甘草炙 當歸身酒洗,焙 麥門冬各二分 黃蘗酒洗 神麴炒,各三分 升麻六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查,熱食遠或空心服之。忌酒濕麪大料物之類。及過食冷物。
一物瓜蔕湯〈金匱要略〉
[编辑]治「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者。」
瓜蔕二、七箇。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清燥湯〈東垣〉
[编辑]治前證
黃芪炙,一錢半 黃連 蒼朮 白朮炒,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人參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當歸一錢二分 陳皮 澤瀉各五分 柴胡 麥門冬 生地黃 神麴炒 豬苓 黃蘗酒製 甘草炙,各二分
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一盞,去滓,稍熱空心服。
水壺盧丸
[编辑]治冒暑毒解煩渴
《川百藥煎》三兩。 人參二錢。 麥門冬、 烏梅肉、 白梅肉、 乾葛、 甘草各半兩。
右為細末,麪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夏月出行,可度一日。
香薷丸〈和劑〉
[编辑]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煩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惡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
香薷一兩 紫蘇 木瓜 藿香 茯神各五錢 甘草炙赤色 檀香剉 丁香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
生脈散〈醫學入門〉
[编辑]治前證
麥門冬二錢。 人參、 五味子各一錢。
水煎。夏月代茶飲之。或加黃芪甘草各一錢。或加黃蘗二分。服之。則令人氣力涌出。生用。
參歸益元湯〈萬病回春〉
[编辑]治「注夏病,其證頭眩眼花,腿痠腳弱、五心煩熱、口苦舌乾,精神困倦好睡、飲食減少,脈數無力。」
當歸、 白芍、 熟地、 白茯苓、 麥門冬各一錢 陳皮、 知母、 黃蘗並酒炒,各七分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五味子十粒
右剉,作一貼,入棗一枚,米一撮,水煎服。
清氣飲〈必用方下同〉
[编辑]治「暑傷元氣,發熱汗大泄,無氣力,脈虛細而遲。」
白朮一錢二分, 人參、 黃芪、 麥門冬、 白芍、 陳皮、 白茯苓各一錢, 知母、 香薷各七分, 黃連、炒 甘草各五分, 黃蘗三分。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參薷飲
[编辑]一名「卻暑清健湯。」 驅暑清熱、壯元氣。治霍亂吐利。
白朮一錢半 人參一錢二分 麥冬、 白芍藥、 白茯苓各一錢 知母炒 陳皮、 香薷各七分 甘草各五分 黃芩炒,三分 五味子十粒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黃芪湯〈海藏〉
[编辑]治暑渴脈虛弱
人參 白朮土炒 白茯苓 甘草 黃芪蜜炙 白芍藥各一錢。
右剉,入薑三片,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東垣十書〉
[编辑]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身熱煩渴,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泄或痢,不思飲食,氣促自汗。」
蒼朮一錢半, 黃芪、 升麻各一錢, 人參、 白朮、 陳皮、 神麴、 澤瀉各五分, 酒黃蘗、 當歸、 青皮、 麥門冬、 乾葛、 甘草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此藥參朮黃芪、升麻甘草麥門冬、當歸五味子、黃蘗、乾葛,是清暑補氣也;蒼朮、神麴、陳皮、青皮、澤瀉,理脾也。
二香散〈古今醫鑑〉
[编辑]治「感冒暑風,身熱頭痛,或泄瀉嘔吐。」
香附子、 香薷各二錢, 紫蘇葉、 陳皮、留白、 蒼朮各一錢, 厚朴、 白扁豆、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木瓜二片,葱白二莖,水煎服。凡暑月傷風傷寒,悉以此藥解表發散。
玉露散〈丹溪心法下同〉
[编辑]治暑渴
寒水石、 滑石、 石膏、 花粉各一兩, 甘草五錢。
右為細末,每三錢,井水調下。
黃連香薷飲
[编辑]治中暑熱渴
香薷三錢, 《厚朴》一錢半, 《黃連》七分半。
右剉,作一貼,入酒少許,水煎沉冷服。
===清肺生脈飲〈醫學入門〉===
治暑傷肺。欬喘煩渴氣促。
黃芪二錢, 當歸、 生地、 人參、 麥冬各一錢, 《五味子》十粒。
右剉水煎服
通苓散〈得效方〉
[编辑]治傷暑煩渴。泄瀉尿澀。
木通、 車前子、 茵陳、 瞿麥各一錢。
右剉,入燈心二十莖,麥門冬各二十箇,水煎服。
桂苓甘露飲〈醫學正傳〉
[编辑]治伏暑煩渴引飲
滑石二兩, 茯苓、 澤瀉、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白朮、 豬苓、 肉桂各五錢。
右為末,每二錢,薑湯調下。
醍醐湯〈局方〉
[编辑]解暑熱止煩渴
烏梅肉另焙研末,一斤 草果一兩 縮砂仁 白檀香各五錢, 煉蜜五斤
右細末,入蜜微煎沸,攪勻,磁器盛,冷水調服。
春澤湯〈得效方〉
[编辑]治暑熱燥渴,引飲無度,或水入即吐。
即《五苓散》去桂加人參也。
濯熱散〈醫學正傳〉
[编辑]一名「龍鬚散。」 治暑熱煩渴,及霍亂後渴最妙。
白礬、 五倍子, 烏梅肉,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入白麪四兩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下。
消暑十全飲〈局方下同〉
[编辑]治傷暑吐瀉
香薷一錢半 「白扁豆 厚朴 紫蘇葉 白朮 赤茯苓 藿香葉 木瓜 白檀香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解暑三白散
[编辑]治暑熱引飲過多。致吐瀉。
澤瀉、 白茯苓、 白朮各二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燈心二十莖,水煎服。
香薷湯〈直指方〉
[编辑]治暑病吐瀉
香薷三錢, 白扁豆、 厚朴、 赤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或為末,湯點二錢服。他暑藥皆不及此。一方無茯苓,有「茯神。」 一方無茯苓、甘草。
香朴飲子〈丹溪心法〉
[编辑]治傷暑吐瀉煩亂
香薷一錢半 厚朴 白扁豆 澤瀉 赤茯苓 陳皮留白 木瓜 半夏 人參 紫蘇葉
烏梅肉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煎服。一方無陳皮。
大順散〈局方下同〉
[编辑]治「暑月煩渴,引飲過多,脾胃停冷,濕作吐瀉。」
甘草二兩,剉長一寸 乾薑 杏仁 肉桂各四錢
先將甘草以白沙同炒黃熟,次入薑同炒令熟,次入杏仁同炒黃,用篩下,去沙淨,乃入桂為末。每二錢,水煎溫服。如煩躁,《井華》水調下。
清暑和中散〈古今醫鑑〉
[编辑]治中暑傷暑諸證,霜降後勿用。
香薷二兩, 豬苓、 澤瀉、 滑石、 草果各兩半, 黃連酒炒 厚朴、 木通、 車前子炒 枳殼、 縮砂各一兩, 白朮、 赤茯苓、 陳皮各七錢, 茴香五錢, 白扁豆四錢, 木香、 甘草各三錢。
右為細末,每二錢,冷水調下,或剉一兩煎服亦佳。
酒蒸黃連丸〈得效方〉
[编辑]一名「小黃龍丸。」 治伏暑嘔渴惡心,及年深暑毒不差者。
黃連四兩,清酒七合浸之,蒸乾,以酒盡為度。
右為末,麪糊和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熟水吞下,以「胸膈涼不渴」 為驗。
桂苓甘露散〈儒門事親〉
[编辑]治伏暑引飲泄利
滑石一兩, 石膏、 《寒水石》、 澤瀉、 乾葛
白朮、 赤茯苓、 甘草各五錢, 人參、 桂皮、 藿香各二錢半, 木香一錢二分半。
右為末,每二錢白湯調下。
卻暑散〈得效方〉
[编辑]治傷暑
赤茯苓、 甘草生各四兩, 寒食麪 生薑各一斤。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不拘時新汲水或白湯調服。
枇杷葉散〈和劑局方〉
[编辑]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
香薷七錢半 枇杷葉去毛炙 陳皮焙 丁香 厚朴薑汁炙,各半兩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 乾木瓜 甘草炙,各一兩
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溫湯調服亦得。如煩躁,用《井華》水調下。小兒三歲以下可服半錢,更量大小加減。
單方
[编辑]凡暑月暍死,以熱湯徐徐灌之,小舉其頭,令湯入腹, 即甦。〈千金方下同〉
凡熱暍煩悶,地漿一琖飲之。霍亂及中暍卒死者,飲 一升妙。
又方行人暍死,車輪土五錢,水調澄清服,一椀即甦。 中暑發昏:小青葉井水浸去泥,控乾,入沙糖擂汁,急 灌之。〈壽域方〉
夏月中暑渴死,濃煮蓼汁二琖服之。〈外臺祕要〉 中暑毒死,「救生散」:用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攤冷為 末,新汲水調服三錢,或丸彈子大,水下。〈經驗後方〉 中暍卒死:井水和麪一大抄,服之。〈千金方〉 暑月解毒桂苓散。肉桂去粗皮不見火。茯苓等分。為 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新汲水化服一丸。〈和劑局方〉 桂漿止渴水夏月飲之,解煩渴,益氣消痰。桂末一大 兩,白蜜一升,以水二斗,先煎取一斗,入新瓷瓶中,乃 下二物,打二三百轉,先以油紙一重,覆上加二重封 之,每日去紙一重,七日開之,氣香味美,格韻絕高,今 人多作之。〈圖經本草〉
中暑不省:皂莢一兩燒存性,甘草一兩,微炒為末,溫 水調一錢灌之。〈𣽃寮方〉 中暍昏悶,夏月人在途中熱死,急移陰處,就掬道上 熱土,擁臍上作窩,令人溺滿,暖氣透臍即甦,乃服地 漿、蒜水等藥。林億云:「此法出自張仲景,其意殊絕,非 常情所能及,實救急之大術也。」蓋臍乃命蔕,暑暍傷 氣,溫臍所以接其元氣之意。
凡中暍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療之,屈艸帶繞暍 人臍,使兩三人溺其中令溫。亦可熱泥和屈艸,亦可 扣瓦椀底按及車缸,以著暍人,取令溺,須得流去。此 謂道路窮,卒無湯,當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溫 若湯,便可與之,不可泥及車缸,恐此物冷。暍既在夏 月,得熱泥土煖車缸,亦可用也。〈金匱要略〉
熱暍昏沉,地黃汁一盞服之。
小兒中暑,吐泄煩渴:穀精草燒存性,用器覆之,放冷 為末,每冷米飲服半錢。〈保幼大全〉
太陽中暍,身熱頭痛,而脈微弱,此夏月傷冷水,水行 皮中所致。瓜蔕二七箇,水一升,煮五合,頓服即吐。〈金匱 要略〉
伏暑水泄:白龍丸:滑石火煆過一兩,硫黃四錢,為末, 麪糊丸菉豆大,每用淡薑湯隨大小服。〈普濟方〉 暑月吐瀉: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 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經驗方〉
中暑發昏,以新汲水滴入鼻孔,用扇扇之。重者地漿 水灌則醒,若與冷水飲即死。〈古今醫統〉
導引
[编辑]《保生祕要》曰:「夏月調攝法,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 諸心切勿食,穢氣觸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 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更忌房中事,元炁離命門。 大抵甚暑天,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 湯,豆蔻香薷水,飽醉勿頂風前,慎此則無患矣。 中暑先飲熱茶或熱湯,項要直,舌捲托之上齶,兩手 作拳」狀,兩足指亦縮緊,自然汗發而病愈。
醫案
[编辑]《儒門事親》曰:「小鄭年十五,田中中暑,頭痛,困臥不起。 戴人以雙解散汗之,又以米酢湯投之,未解。薄晚又 以三花神祐丸大下之,遂愈。」
張叟,年七十一,暑月田中,因饑困傷暑,食飲不進,時 時嘔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脅作痛。醫者概用平胃散、 理中丸、導氣丸不效,又加鍼灸,皆云胃冷。乃問戴人。 戴人曰:「痰屬胃,胃熱不收,故流痰水。」以公年高,不敢 上涌,乃使一筯探之,不藥而吐去痰涎一升,次用黃 連清心散、導引丸、玉露散以調之,飲食加進。惟大便 祕,以生薑、大棗煎調胃承氣湯一兩奪之,遂愈。 《醫學綱目》曰:「『有人頭痛身熱,心煩躁渴,診其脈大而 虛,予授以白虎湯,數服愈。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 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曰:『寒傷形,熱傷氣』。 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者, 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亦云「中暑。脈微弱。」則 虛可知。
《癸丑》年「故人王彥龍作。」陵倉官,季夏時病胸項多汗,兩足逆冷,讝語,醫者不曉,雜進藥已經旬日。予診 之,其脈關前濡,關後數。予曰:「當作濕溫治之。」蓋受暑 後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 以白虎加蒼朮湯,頭痛漸退,足漸溫,汗漸止,三日愈。 此名賊邪,悮用藥有死之理。 保慶門外有酒家姓姜者,善歌唱,孫愛之,忽數日不 見,使人問之,則曰:「病久將命絕。」孫診之,遍身皆潤,兩 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其 所服藥,取而視之,皆陰病藥也。孫曰:「此非受病重藥 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白虎湯十餘貼,病少甦,更服 全愈。姜氏既安,詣孫謝,因請問曰:「某得病劇,向蒙藥 一治而甦,願聞治法。」孫曰:「汝病傷暑也,始則陽微厥, 而脈小無力,眾醫謂陰病,遂用陰藥,其病愈厥。予用 五苓散,大利小便,則腹滿減;白虎解利邪熱,則病愈。」 凡陰病脛冷,則臂亦冷,汝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 上行,所以知是陽微厥也。
《奇效良方》曰:「崇寧二年,自太府出為發運,夏及秋患 痢兩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醫皆曰: 『此痢也。聞青陽鎮李中和助教善醫,即遣人召之。中 和至,看脈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 多白少,小便澀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 乃是舊因伏暑,小便轉導入大腑,由心經而過,遂化 為血於大小便下,故其狀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 便各歸本臟即安。以「通草散剉如大米粒,或為細末。 剉末即每服秤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細末即 每服抄二錢,依前法煎。食後并夜臥各一服便住。」信 知天下有如此妙醫。余家一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記》 傳之。
《薛己醫案》曰:「文選姚海山中暑,頭痛發熱,氣高而喘, 肢體倦怠,兩手痳木。余謂熱傷元氣,用人參益氣湯 頓安。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而痊。」
一男子「元氣素弱,或頭目眩運,或肢體倦熱,仲夏因 勞役飲食不時,兩手痳木,肢體倦怠。」余以為暑熱傷 元氣,用人參益氣湯而愈。
一儒者每春夏口乾發熱,勞則頭痛,服清涼化痰藥, 瀉喘煩躁,用香薷飲,神思昏惰,脈大而虛。此因閉藏 之際,不遠幃幕為患,名曰「注夏。」用補中益氣湯去柴 胡、升麻,加五味、麥門、炮薑一劑,脈益甚,仍用前藥加 肉桂五分,服之即甦,更用六味丸而痊。
一男子盛暑發熱,胸背作痛,飲湯自汗,用發表之藥, 昏憒譫語,大便不實,吐痰甚多,用十全大補,一劑頓 退,又用「補中益氣」加炮薑,二劑全愈。
趙氏《醫貫》曰:一小兒患嘔吐瀉利,煩躁搐搦,或以為 驚,或以為風。余見其口燥,手指茶壺,腹中鳴,出對諸 醫曰:「易治也。借藥籠中三味藥足矣。」用人參、黃連各 五分,甘草三分,水煎冷服,下咽頃刻,即睡而安。或問 曰:「黃連、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參五分謂何?」余曰:「若 不用參,此兒當病氣弱,數日得參明後日復如無病」 人矣。次日果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