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2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二十一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錄

 天台山部彙考一

  圖

  考

山川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天台山部彙考一[编辑]

漢劉晨阮肇遇仙之天台山。

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府天台縣城北三里,高一萬 八千丈,周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其峰巒延 亙,支麓所分,隨地異名,而要皆謂之「天台山」,即《道書》 第六大洞天赤城洞也。相傳漢劉晨、阮肇遇仙於此。

天台山圖

天台山圖

[编辑]

按《會稽記》,「赤城山內則有天台、靈嶽、玉室、璿臺。」 天台山舊居五縣之餘地。五縣:餘姚、鄞、句章、剡、始寧 也。

《赤城山》土色皆赤,巖岫連沓,狀似雲霞,懸溜千仞,謂 之「瀑布。」飛流灑散,冬夏不竭。山谷絕澗,崢嶸無底,長 松蔓藟,幽藹其上。

按《真誥》:「天台山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山有八 重,四面如一,當牛斗之分,上應台星,故曰天台。」 按《臨海記》:「天台山上應台星,超然秀出。山有八重,視 之如一帆,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又有飛泉懸 流,千丈如布。」

按《啟蒙記》:「天台山去天不遠,路經楢溪,溪水清冷,前 有石橋,闊不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冥之澗,惟忘其 身,然後能濟。濟者梯巖壁,捫蘿葛之莖,度得平路,見 天台山,蔚然綺秀,列雙嶺于青霄,上有瓊樓玉闕,天 堂碧林,醴泉仙物,無不畢具。晉隱士白道猷得過之, 獲醴泉紫芝靈藥。」

按:《唐書地理志》:「江南道,台州臨海郡,唐興。」有「土牆 山」、鼻山、天台山。

按《洞天福地記》第六大洞天,赤城洞上清玉平之天, 廣八百里,王君所理,在台州唐興縣。

第十二福地靈墟,在台州天台山,司馬天師居之。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天台山在江南台州天台 縣北十里,一曰桐柏山,高一萬八千丈,周迴八百里。 赤城山在縣北六里,天台之南門也。《名山略記》曰:『葛 仙公山也。孫綽有賦。唐司馬子微廬天台,隋徐則入 天台山』。」

按《方輿勝覽》:浙東路台州天台山,在天台縣西一百 一十里。《洞天福地記》:「天台山名上清玉平之天,即桐 柏真人所理,亦名桐柏山。晉孫綽,字興公,為永嘉太 守,意將解印,以向幽寂,聞天台山神秀,可以長往,因 使圖其狀,遙為之賦。賦成,示友人范榮期,榮期曰:『此 賦擲地,必作金聲』。」

按《廣輿記》:天台山在台州府天台縣,道書謂上應台 星,高一萬八千丈,周圍八百里。從曇華亭右麓視石梁,若在天半,廣不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澗,惟攀蘿 梯巖乃可登。上有瓊樓玉閣,碧林醴泉瑤草,神奇莫 可名狀。舊稱金庭洞天。

按《三才圖會》天台山圖考:天台山在天台縣西一百 一十里。《臨海記》:「天台山有八重,視之如一帆,高一萬 八千丈,周圍八百里。」又云:「以高大之故,上應天之三 台星,故稱台嶽。」遊天台必自赤城始,此山之南門也。 自是而北,則循佛壟,傍石橋。由石橋東行則為天封、 華頂,西行則為萬年、桃源,兩巖則為洞天、桐柏,于是 遂結束。自赤城始。赤城山純石霞色,望之壁立如城, 具雉堞,絕頂有浮屠七級。西北有玉京洞、金錢池,寺 廢,無僧。由九里松北行,踰金地嶺,與察嶺相連,其下 為漢隱士高察讀書堂。又五里,踰銀地嶺,至大慈寺 前,觀「佛隴」二大字。寺僧曰:「此知顗師之初修地也。」又 北行,抵石橋,先上曇華亭。倚檻觀之,見兩岸門立,而 石橋橫亙其上。山北左右肩有雙泉飛出,合流而來, 至橋乃伏出其下,瀉為瀑,可百餘丈,掛巖石間。復由 亭石麓下至新亭,接其端而坐,則見石橋已在半天, 而隤雪之流,自空中下擊潭水作疾雷聲,震動林谷。 從山西行,尋萬年寺。由鐵船峽度羅漢嶺,山嶸水洄, 每數里輒一曲。及至上方,地則砥平如仰盂。登妙蓮 閣四眺,則八峰迴抱,而直南諸阜纍纍,如列戟排衙。 兩澗水西、寺門,乃合流瀠洄南出。前林松杉成列。東 澗古松數株,皆大十圍,鶴鸛多巢其上。每休坐樹陰, 則聞鶴鼓牙及鶴唳之音,與風泉相雜,翛然非復人 世。由此東北行,至劉阮洞,洞去東澗二里而遠,洞口 如門,有古木神祠。沿澗而上,兩山繡壁參差,夾水立, 水隨山曲,時漱石有聲,曰「鳴澗。」水端草樹芊綿,東崦 特蔥蒨可喜,曰「桃花塢。」又折而北上,路漸艱澀,及水 窮而路盡,有巨潭,渟澈如鏡,中有洞門潛通山底,其 深莫測,此所謂金橋潭也,即劉晨、阮肇遇仙處。潭之 南有盤石可坐,仰望三峰倚天,而東峰特秀,上有石 如綰髻鬟,曰「雙女峰。」昔人見雙鬟戲水,或曰「乃其精 靈所為。」即寺觀巖石亦奇怪。又循董家廟、小田鋪,涉 三四溪,至廣嚴寺貧婆鐘寺有榮師肉身像。師,宋人, 習禪定,多異跡,時呼為榮羅漢,死而不腐。過寧國寺, 有寒、明兩巖,明巖大略如雁蕩,寒巖但差小爾。巖西 面有唐帽乘馬痕,相傳為閭丘太守像。旁有大石筍, 如天柱峰。正北洞寬平,可列席旅會。南有小塘,外有 八寸關。寒巖後洞比明巖尤邃且廣,可容百駟,而梵 宇亦宏敞,正寒山子所居。由顧儒嶺涉歡溪,訪齊處 士顧歡讀書堂於普慶寺,舊號靈墟,實智大師註解 《涅槃經》處。佛殿極壯麗,有槃石、智者嶺、卓錫泉。北望 一峰摩雲,即華頂也。中峰孤峭如華蓋,諸嶼拱羅。寺 毀,僅餘數廊。眾木扶疏,多檜、杉檡櫧。其旁近地,有王 羲之墨池、李太白讀書堂。又迤從北上,可三四里,有 「望海尖。」登其絕頂,則錢塘煙樹、括蒼峰巒,皆隱約可 見焉。自此南行至文殊寺。再上由山脊行,則凡邑內 諸山皆若翔舞奔躍,在輿馬左右。直南曰桐柏岡,其 地有臥龍、玉女、紫霄、玉笥、翠微、蓮華、玉泉、華琳、香琳 凡九峰,而桐柏宮當其心。平原曠衍,有村落溪流、橋 梁、水碓,《道書》稱為「金庭洞天。」唐司馬承禎奉敕建為 桐柏觀。宋改為崇道觀,今復為桐柏宮云。西北宮有 瓊臺雙闕,去宮可六七里。瓊臺三面,皆翠壁萬仞,聳 峭相向,如城郭周圍,而臺則南「向,懸居其中。折而東 南,可二里許,為雙闕翠壁。山至此忽中斷,對峙如闕 門。路出其下,而澗水從之。然巖石皆陡絕,不可下觀。 而四壁之華葉,曜日含風,綺繡紛錯,祕香蓊鬱。俯瞰 百丈,潭在台麓,紆繞雙闕,流入雲溪。屏息無譁,其聽 益遠,真天台山之第一奇觀也。」出洞門盤折而下,行 數里至福聖莊,觀瀑布。又迤邐而北,至翠屏山,觀三 井皆奇。自文殊寺來,謂桐柏已在平地。及觀瀑布三 井,始覺其地又在眾山之上,乃復驚詫,以為大奇。 按《天台縣志輿地》篇:天台山在縣北三里,是神跡石, 延袤國清、赤城、桐柏至于華頂,皆名天台,實一邑諸 山之總號。舊志載陶隱居《真誥》云:「高一萬八千丈,周 圍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當牛斗之分,上應台 星,故曰天台,一曰大小台。」《輿地志》云:「天台山,一名桐 柏,眾嶽之最秀者也。」《徐靈府記》云:「天台山與桐柏接 而少異,或又號靈越。晉孫綽嘗作《天台山賦》,台山之 名天下自此始。」《一統志》云:「山去人不遠,路由福溪,水 險而清。前有石橋,廣不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澗,惟 忘其身,然後能濟。濟者梯巖壁,援藤葛,始得平路。見 天台山,蔚然奇秀,雙列于青霄。上有瓊臺、玉闕、天堂、 碧林、醴泉、仙物畢具也。

赤城山在縣北六里。一名燒山,曰消山,石皆霞色,望 之如雉堞,因以為名。山之麓有巖,極深廣。晉義熙初, 僧曇猷造寺,號「中巖。」齊僧慧明復就塑一佛,名臥佛。 又有巖二,曰「結集」,曰「釋籤。」蓋灌頂湛然遺跡也。西有 玉京洞,北有金錢池,相傳曇蘭憩此誦經,有神獻金 錢僧棄池中,故名。絕頂有浮屠七級,下有曇猷洗腸井,今井邊猶生青韭,即其驗也。大抵皆峭壁,不可登。 上有仙人井,飛流噴沫,冬夏不竭。或曰:「《釋籤》當作釋 箋。」以湛然居巖中,解釋天台教,而名結集以灌頂裒 集天台山教,未詳孰是?

桐柏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十二都,七十二福地之一。 由清溪迤北而入,嶺路九折至洞門,一望佳景,豁然 道觀屹處其中,唐司馬承禎隱此。舊《圖經》:「周靈王太 子晉主金庭治桐柏山」,即此也。

瓊臺、雙闕兩山,自桐柏山西北行二里,至元應真人 祠。取道仙人蹟,經龍潭側,凡五里至瓊臺,轉南三里 至雙闕,皆翠壁萬仞,森倚相向。宋祥符中,山人張無 夢結菴于此。徐大受《山行》摘句云:「大壑之心,瓊臺突 起。嵐光破綠,狀如削瓜。下俯百丈龍湫,心悸骨驚,不 可近視。」沿流五里至雙闕,幽花凝岸,苔茵布石,仙家 之奇觀也。

瀑布山一名紫凝,在縣西四十里三十二都。山有瀑 布,垂流千丈,遙望如布。陸羽《記》云:「天下第十七水。」蓋 與國清、福聖二瀑為三。其山產大葉茶。《志要》云:福聖 之瀑布,源出桐柏山金澗二井之泉,懸流數百尺,落 于萬仞之崖,冬夏不竭。遠而望之,瑩白如練,懸掛隱 映于蒼崖翠壁間,卒然一視,恍若天河之傾瀉也。 石橋山在縣北五十里十五都,兩山相並,連亙一百 里。舊傳五百應真之境。有石梁架兩崖間,龍形龜背, 廣不盈尺。其上雙澗合流,洩為瀑布,西流出剡中,下 臨萬仞,飛泉回射,危滑欹側,狀如橫虹。且多莓苔甚 滑,過者目眩心悸。按《赤城舊志》云:「凡往來人供茗,必 有乳花顯應,或寶炬、金雀、靈跡梵響,接」于見聞云。 東橫山在縣東十里八都九都界,以其橫據縣東,故 名。狀如覆舟,舊名覆舟山。四面迥絕,無所連接,《神邕 山圖》謂為台山之腳。其上坦夷可三十頃,中有三泉, 冬溫夏冽,側有古淨池,今蕪沒。山南盡處有石如婦 人,舊稱為新婦巖。山足相傳下有石鴨,讖云:「水打石 鴨頭,此地出公侯。」又云:「水打鴨頭穿天台,出狀元。」每 溪流逼向此山下,則有顯宦。其山頂方闊,明萬曆九 年,知縣毛鶴騰建《丹丘臺》。

九峰山在縣西北十五里十三都,其峰有九。徐靈府 《小錄》云:「瀑布寺前有九峰」,蓋台山之枝幹,舊名九隴, 王羲之與支遁常遊焉。唐天寶六年,改九峰神。《邕山 圖》云:「此嘗創建桐溪寺。」

鳳凰山在縣東十里。六都《志要》云:「山形似鳳者三,故 其地亦名鳳林崖,上有仙人掌跡,甚鉅。南有釣魚臺 及呂洞賓所遊之地,名為呂道岸。」其地夏日蚊蠅不 入,所產艾草入藥最佳。

蒼山在縣東四十里五都。《神邕山圖》云:「其山凌暎桐 柏,絕頂睇滄海,以其蒼蒼接漢,故名。」《古經》云:「其山鳴 吼,必有大風雨。」神邕以桐柏接寧海界,在縣東極處, 非今置觀之桐柏也。

寒巖山在縣西南七十里三十六都,因寒山子得名。 前有磐石,曰晏坐峰,上有石室,舊名拊石洞。後米公 芾題曰「潛真。」四山環峙如郛郭,上矗雲漢,其下嵌空, 置佛屋,不用瓦覆,由宴坐。西有石梁可數尺,架兩崖 間,險峻不可陟。南有泉如屋霤,寺僧縻竹緶引之。前 距山腹一里有道人洞,轉西二里,亂石灑流巖竇間, 散若虯髯,因號龍鬚洞,台山絕勝處也。《臨海記》云:「石 室前有立石,參差五色,遠望如綬帶,舊傳為綬帶山 產石髓、石脂,絕杪,有仙石棺。」

明巖山在縣西七十里三十三都,舊名暗巖。巖之前, 峭壁屹立,勢摩穹蒼,亦號幽石。其下竅穴逶邃,日光 穿漏,中有僧全宰棲真洞。轉北數步,怪石森然,上有 兩峰倒側,號合掌。巖西有泉,蔽巖而下,渙若垂箔。寺 僧亦用竹緶引之,從高下墜,號曰「水索。」由寺北捫蘿 而下,至重巖,磐石品列,即三隱詠嘆之地。常有光如 月,號石月。寺東有響巖,擊之聲鏗然。《寒山子》詩所謂 「重巖我卜居,鳥道絕人跡」是也。

大盆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三十七都,西接東陽,南 界仙居,遙望山形如覆盆,故名。

大柱山在縣西九十里三十六都,南有黃水峰。 方瀛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十二都。由桐柏北上,一 峰可五里許,上有平田十餘畝,間以陂池,前眺蒼峰, 後即雲蓋峰。唐長慶中,徐靈府居此,因賜今名。 繫船山在縣東四十里一都南陽。舊傳古煎鹽處,有 石盤柱尚存,有巨石橫亙,海波沃日,舟人常繫纜于 此。《邑志》一名髻山。《赤城舊志》又有髻山,在縣東四十 里,以其形如髻然,故名之。

司馬悔山,在縣北一十三里十一都。《道書》此為第十 六福地,舊傳司馬承禎應召至此而悔,因以為名。又 《雲笈七籤》載,「司馬悔山在台州府天台山北,李明仙 人所治之處。」

始豐山在縣西南十五里十九都。舊以狀類盤龍,名 「龍山。」唐天寶中更今名。

折山在縣西十六里十六都。《神邕山圖》云:「其山峭崿險折,而中峰拔立孤秀,舊傳王喬控鶴于此,又名鶴 峰。」

鼻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二十三都,以形名,載《唐書 地理志》。下有龍湫,旱禱常應。

土牆山在縣西五十里二十七都。屹若牆立,故名。見 《唐書地理志》。

峇山在縣西五十里二十九都。舊《志》云在西南一十 五里,蓋誤。

甑山在縣西三十五里一十五都,下有釣磯。石 松山在縣東南四十里二都。

擔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四都。

招賢山在縣東四十五里一都,又名「雙峰山。」

焦山在縣西南六十里三十四都。

靈墟山舊《志》:在縣北三十里十一都,白雲先生隱處。 《圖經》云:「在縣北六十里,蓋七十二福地之一。」

八峰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十五都。中有萬年寺,所謂 「八峰明月、婆羅香爐、大舍、銅魚藏象、煙霞應澤」是也。 牛遊山在縣東五十里四都,東巖有片石,似牛遊形 成窩,舊傳神牛浴此,蹄跡跧痕尚在,俗呼為石牛遊。 覆盆山在縣東四十里一都,頂平,東西二隅有二井。 地里家以為台郡臨海,山川之美,皆是此胚胎迤衍 發秀。其說所謂「覆盆孕秀」是也。

亭山在縣東三十里二都。

接石山在縣東四十里一都。

寶華山在縣東三十里四都。產花乳石,色如瑇瑁,瑩 潤堅潔可愛。李德裕《謝寄石》詩:「聞君采奇石,剪斷赤 城霞。」宋林逋《謝天台僧寄石枕》詩:「斷石自何許,枕之 懷赤城。」皆謂此也。稍西有雲頂菴。距山足一二里,有 巒岫如帶,與溪流俱西向,環拱縣境,因名「帶橫。」相傳 其地唐時有王尚書居于此。

銀山在縣南十里二十都。宋元祐間,因礦發故名。後 因鑿山壓死人眾,燒煉無銀,遂廢。萬曆二十六年,凡 舊礦處,朝廷悉令開採。四月初四日,太監曹委官來 鑿此山無銀。堪輿家先言「此山居午,動必致火。」五月 間,縣東南果被火災。本年八月,復委官開採,仍無銀。 二十七年閏四月,太監劉同本府黃二守督工深入, 取砂面烹,亦無銀而止。

菡山在縣西六十里三十五都。

大淡、小淡二山:在縣南二十里七都。峰勢連接,周圍 三里。

龜山,在縣南五里。山形類龜,下有潭極深,大旱不竭, 有魚蝦之利。

鯉山:與龜山相近。

澹山在縣西七十里三十五都。

雷馬山在縣西九十里三十五都。

方山在縣西六十里三十五都。其山高峻千餘丈,山 麓周圍十五里,自足至頂皆方,故名。山之右有匼溪 茁,左有甑山茁,此居其中,山巔有廟鎮之。

白衣山在縣西五十里三十二都,上有白衣殿。 茶山在縣西八十里三十三都。

聚青山在縣西五十里三十二都。

儒堂山又名「宰山」,在縣西四十里三十都。

鳳山又名「赤山」,在縣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鷓鴣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十五都,中有龍湫。《志要》 云:「常有鷓鴣鳴,故名。」

獨山在縣西六十里三十四都。

千佛山在縣西五十里二十九都。山足有寺,名「廣嚴。」 周圍佛剎,峰巒疊嶂,層出其上,故名。

斷橋山在縣北七十里十一都。自石橋沿澗行,可十 五里,則一石梁中斷,因以為名,即小石橋也。下臨危 澗,亂石棋布。有龍湫、「龍拖石」,邑人罕至。

妙山在縣東一百步,延袤一里,舊為城隍廟。宋曹勛 建「祐聖觀」,境民崇奉,香火不廢。舊有公館,改為社學, 鐘樓在其上,俱廢。山周圍皆民賃以居。登山一望,則 一邑之景致盡在目中,蓋邑之鎮山也。

金墩山在縣西北三里。《志要》云:「乃赤城山南行,支壟 盤曲,以翼縣治。」蓋妙山東,橫山夾輔邑東,此山在西, 蒼山蔚盆于左,赤城輝映于右,邑後諸山,高厚峻極, 而邑前面諸山,呈秀爭妍。邑治街巷橫列三數成乾 卦之象也。

蔓蘿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

箕富山在縣東十五里西嶴。

華頂峰在縣東北六十里十一都,天台第八重最高 處。舊傳高一萬八千丈,周圍一百里,少晴多晦,夏猶 積雪。中有洞,石色光明。登絕頂降魔塔,東望滄海,瀰 漫無際,號「望海尖」,可觀日之出入。下瞰眾山,如龍虎 蟠踞、旗鼓布列之狀,草木薰郁,殆非人世。智顗與白 雲先生思修于此。有葛元丹井,王羲之墨池,李太白 《書堂》,

玉霄峰,在縣北三十五里,即洞天宮。重崖疊嶂,松竹 蔥蒨,且產香茅。直南巽隅,兩石對峙如門扉,號「小桐柏。」

《玉笥峰》在銀山頂,號「金箱玉印。」

五峰在國清寺側。正北曰「八桂」,東北曰「靈禽」,東南曰 祥雲,西南曰靈芝,西北曰「映霞。」前有雙澗合流,南注 大溪。《九域志》以齊州靈巖、潤州棲霞、荊州玉泉,并國 清為四絕。

《水塏西峰》在縣北二十里,僧普岸所棲。

紫凝峰,在縣西三十五里。智顗誦經,有紫雲繞護,故 名。

大雷峰在縣北大慈寺主山東有蜜蜂洞在焉。 九折峰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智顗宴坐立道場處。 孫綽所謂「既克隮于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是也。 蓮花峰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三都。以狀如蓮花,故 名。

通元峰在縣北六十里十一都。僧德韶嘗卓菴于此。 香柏峰在縣北六十里十一都。以山多柏木,故名。四 望陰崖,垂磴萬仞。

列秀峰在縣西北六十五里,萬年寺西。

蘆峰在縣西九十里三十七都,淨慧寺前。舊傳葛元 植蘆于此,下有蘆洋、蘆坑。

浙峰在縣西九十里三十二都。一作「岊崷。」又有匼崷, 在縣東四十里。胡崷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菡溪峰在縣西五十里三十一都,又名「翠巖。」四面懸 絕,峰頂坦平,桃竹秀麗。

華琳峰在縣西北一十八里十二都。

香琳峰在縣西北三十里十二都。

玉泉峰,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前。

「瑞雲峰」亦在觀前。

紫霄峰在福聖觀前。

臥龍峰,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山之側。

香爐峰在縣東北五十里十一都。以日出時有紫煙, 故名。

蒸餅峰在石梁北,出根子。昔僧曇猷欲渡石梁,訪方 廣寺,有石如屏梗之,號「蒸餅。」

白雲峰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太平興國寺側 大隱峰,未詳處所。宋錢厚之建雙清堂于其下,王銍 為《記》。

瓐峰在縣南十里二十都。 玉女峰在縣南二都。

白郎巖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齊僧普耀自遼東 憩此,有神號江白郎,告曰:「此吾所居。」以師有德業,推 以相奉,故建寺,號曰「白巖。」唐長慶四年,令白餘豐首 禱雨焉。時有異物似龍,自穴而出,至寶曆初,再禱亦 然。王展為之記。

百丈巖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觀西北。與瓊臺相 望。峭險束隘,四山牆立。下有龍湫,翠蔓蒙絡,水流聲 潀然。盤澗繞麓,入為靈溪。由高視下,凄神寒骨。北望 石口,呀然如張頤,亦號「獅子巖」,有石床可盤踞。 獅子巖在繫船山北口,呀然如獅子,故名。下臨小溪, 險峻不可陟,惟可仰視,有石棺、石櫃、石爐之屬。舊傳 天台本東海島嶼,理或有之。東望有小亭,即龍祠。 翠屏巖在縣南二十五里二十一都八峰山上,下有 龍湫。《志要》云:山形壁立如屏,故名遠望山勢中平如 案,兩端略起,似展誥軸,又名展誥屏。

曹家巖在縣西三里二十都。有靈康行祠,今廢。旁有 小湫,舊名「五龍潭。」

龜巖在縣南五里闡法寺側,三巖相連,其上如一。元 至元中,忽一夜雷雨,有聲轟然。旦視之,其巖左脅橫 裂,闊十數丈,深不可測。

寶陀巖在縣北二十里十一都。

捨身巖在縣北二十里石橋側。

佛巖在縣南一十里二十都。峭壁屹立如大屏,其色 丹赭,號「小赤城。」

隱身巖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

隱巖在縣北三十一都,神跡石之東。

麻姑巖在縣南二十五里。一名「仙姑巖。」

靈巖在縣西五十里三十二都。巖洞虛迥,有石如案, 與浙崷山相連。中有小嶼,號曰「文嶼。」左右魚石盤列 映帶。

響巖在縣東七里,人呼之輒應。

大小石鎖巖在縣西北十五里,福聖觀西。盤折峭峻。 舊傳其地積陰,夜聞呻吟聲,云「是冥司拷掠之所。」按: 唐裘甫作亂,王師會戰于此,豈死者之精魂未散而 然耶?

鑿字巖在縣北三里十一都,巖上有「萬松徑」三字,各 廣八尺,不知何時所鑿。由巖至國清,昔列兩行大松, 今無。

鷹嘴巖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三都。

拾得巖在國清寺。俗傳寒山拾嬰孩于此,即名「拾得。」 烏石巖在縣北五里十二都赤城南。又名烏岡。 顧儒嶺在縣東一十五里十都。舊名東有「顧懽《讀書堂》」故址。

八桂嶺在縣北五十里十一都。《孫綽賦》所謂「八桂森 挺以凌霜。」

察嶺在縣北五十里,與金地嶺接,漢高察所隱。有「讀 書堂」故址。

金地嶺在縣北十五里十一都金錢池側。一名「佛壟 峰。」

銀地嶺在縣北二十里十一都。即定光佛示智顗處。 杜潭嶺在縣南二十五里,與臨海分界。

黃振嶺在縣東四十里,與臨海分界。

關嶺在縣西四十五里十五都,與新昌分界。上有朱、 葉三侯王廟,有司新任經此者必祀之。

筋竹嶺在縣東四十六里五都,與寧海分界。又二十 七都亦有筋竹嶺。

伏虎嶺在縣西一十五里。

白水嶺在縣西二十里十三都。

黃壇嶺在縣南二十五里二十一都。

斜嶺在縣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石壁嶺在縣西四十五里二十七都。

羅公嶺在縣北五十五里十一都。

盤來嶺在縣西北五十里十五都。

鎗旗嶺在縣西七十里三十五都。

梅枝嶺在縣東八十里。

摘星嶺,在縣北一百里。

山隍嶺在縣東三十里三都。

興化嶺在縣東四十五里一都。

黃山嶺在縣南十里八都,其麓有鋪。

嶠嶺在縣西九十里三十六都。

王顧嶺在縣西九十里三十七都。

金。嶺在縣西四十里二十七都。 烏巖嶺在縣西四十里二十八都。

王會嶺在縣西北五十里二十七都。

牛石嶺在縣西北七十里十五都。

羅漢嶺在縣西北六十里萬年寺東南。《赤城舊志》云: 「嶺有巨杉偃蹇,大百圍,凡供養五百大士必于此。」 桐柏嶺,在縣西一十五里十二都。

洞天嶺在縣西北三十里十二都,桐柏山上。

魏嶺在縣東北三十里,天封之外。舊產茶。

招隱嶺在縣東北五十里十一都。昔顧歡招同郡人 杜京產隱此。

菴頭嶺在縣西南十二里二十三都。

孟湖嶺在縣西六十里三十二都。

蒲棚嶺在縣西南七十里三十二都。

牛路嶺在縣西五十五里二十七都。

玉京洞,在赤城右脅,蓋十洞天之第六茅司命真君 所治,或號太上玉清天,或號玉真清平天,或號上清 玉平天。《會稽記》云:「赤城山有玉室璿臺,許邁嘗居之。 因與王羲之書云:『自天台山至臨海,多有金堂玉室, 仙人芝草』。」《赤城事實》:「晉柏碩因馳獵深入,見其中有 名花異草,香氣不凡。」又《徐靈府小錄》云:「其下別有洞」 臺,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至縉雲,北接四明,東距 溟渤,西通剡川。中有日月三辰瑤花芝草,自晉宋梁 隋暨唐天寶,嘗以日中星鳥望秩茲山。今洞口有石, 刻「玉京」二大字,旁無年月可考。宋咸平天聖中,屢投 金龍玉簡,今湮塞。側有道人洞,其中三石穴,險不可 入。

劉阮洞,又名桃源洞,在縣西北二十里十四都護國 寺東北。先是漢永平中,有劉晨、阮肇入山採藥,失道 見桃實,食之覺身輕。行數里,至溪滸,有二女方笄,笑 迎以歸,留半載謝去。至家,子孫已七世矣。宋景祐中, 僧明照亦因採藥,見石橋跨水,有二女戲水上,恍如 故事焉。乃疏鑿為亭,植桃紛擁。元祐二年,邑令鄭至 道始鑿山開道,夾岸植桃數百木,仍即景物之勝,隨 處命名。攢峰疊嶂,左右回擁。中有澗流,隨山曲折,水 窮道盡,則有洞潛通山底,深不可測。其林木瑰異,殆 不類人間。乃即山石為址,結亭其上,榜曰「浮杯。」鄭因 為記。

丹霞小洞,在縣西北一十五里,福星觀東北。舊傳葛 元煉丹于此,有仙人拍手巖。唐刺史柳泌于此煉藥, 有故址在其下。

蓋竹洞在石橋側。宋憲使何偁嘗夢遊其地,訪之不 得。嘉泰元年,邑令丁大榮因禱雨得之。洞深三丈餘, 中有二硤,穹窿幽邃,下視攢峰疊嶂,如列翠屏。 「坐禪石」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慈雲寺東。舊傳有壽禪 師宴坐于此。

雞籠石在縣東八里九都,以其狀名。

拋陀石在縣西一十五里十三都。俗傳仙人自擔石 擲此。

磐陀石在縣東北五十里天封寺。

擔石在縣東十三里六都。其石長十丈,倚巖如擔,下 有二巨石在水濱,故名神蹟石在縣北二里九都。石上有大人跡,鄉人立廟 于上。

鬼疊石在姚家山上。高數十丈,俗傳一夕仙人累積 而成,又名「仙疊石。」

縣前。大溪在縣南五十步,源出東陽縣界,以其受始 豐、青溪、桐柏、國清眾流暴漲,勢甚洶湧,瀰漫無涯。大 抵皆發源澗谷,易盈易涸。順流而下,凡一百一十七 里,至郡,力可勝四十斛舟,水落則不可行矣。其餘小 溪俱不通舟楫。《志要》云:「源出大盆山,合寒明二巖、鷓 鴣諸山溪壑,桃源瀑布及始豐湖,眾流縈繞縣境,演」 漾清洌,環抱如帶。出東橫山側迤邐而東,至鳳凰山 側,又會寶華之源五百靈溪、歡溪等水于大覺寺山 麓折流而南,至臨海界入三江以達于海。自築城後, 名曰「學前大溪。」

始豐溪在縣西百步。源出大盤山,東一百八十里與 青溪合,始入大溪。

國清溪:在縣北一十里。發源自佛壟山,南流至神蹟 石,會于大溪。

神蹟石溪在縣東北三里。俗名白鶴溪。接國清之水, 至廟側分支,一入臨川橋,一入孝義橋,俱會于大溪。 赭溪在臨川橋北,俗名「後堂溪。」自神蹟石流經臨川 橋,以達大溪。每暴雨,奔濤如怒,勢不可禦,以其溪皆 赭色,故名。舊有從化橋,今廢。夏赤城築「見霞亭」臨其 側。

青溪在縣西五里。源出天台山,南流至桐柏,又南流 三里經三井,下流為瀑布,南入大溪。

楢溪在縣東二十五里。孫綽所為「濟楢溪而直進」是 也。《徐靈府記註》云:出華頂,從鳳凰山東南流入溪。又 以齊顧歡嘗居其上,名歡溪。《志要》云:「流往十都至六 都,與桐柏、靈溪諸水合而西經大覺寺前,由大溪以 入海。」

靈溪在縣西北十五里福聖觀前。今縣東三十里亦 有靈溪,蓋其名適類云。

乾溪在縣西十五里。其源出石井山。舊傳僧曇猷飛 錫救老嫗,溪水立涸,故名。

夏家溪在縣東南七里。

左溪在縣西五十里。其源自左溪嶴,與關嶺接,委蛇 曲折,凡七十里,至大溪。

福溪在縣北四十里。晉束皙《啟蒙記》云:「天台山去人 不遠,路經福溪,水險而清。」蓋是時已有此名矣。其流 西入于剡。

折溪在縣東北五里。舊作「浙溪。」發源自黃壇潭,即螺 溪也。

玉女溪一名女梭,在桐柏觀前,名「女梭福地。」發源自 洞天山,過女梭,洩為瀑布,下入靈溪,會于學前大溪。 界溪在縣東四十里,與寧海分界。源出龍鳴山,流入 寧海。

銅溪,在縣西北二十里,源出桃源洞,以其水色黃如 銅汁,故名。一作「桐溪。」

關嶺溪在縣西北四十里。自本處發源,會秀溪以入 青溪。

赤城溪在縣西北五里。源出赤城山,流入大溪。 響山溪在縣東一十五里,源出響巖,流入大溪。 幽溪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大慈山,流入螺溪。 南嶴溪在縣西北七里,源出大慈山,過國清雙澗,入 于大溪。

羅木溪在縣北六里羅公嶺。南源出華頂,流入剡 水。母溪在縣北一百里摘星嶺。南源自華頂,入寧海 界。

石橋惠澤潭舊名惠濟,在石梁之下。有龍甚靈,每遇 歲旱致禱,就曇華亭行禮。從高俯瞰,有乖肅敬。宋嘉 泰元年,邑令丁大榮建佇真亭于潭側,以為祈禱之 所。是年大旱致禱,有異黿出現,甘雨均洽。遂上其事, 賜龍君祠額曰「惠澤。」四年,忽潭水湧出金銀藏錢,圓 徑六寸,文曰「太平通寶。」宋太宗賜以鎮潭者,僧徒分 攫,則《青龍驅逐》;樵牧探取,則《巨石塞穴》。乃白于縣,命 送還潭。

蒼山靈澤潭在縣東四十里第五都,三潭列其下,深 廣瑩澈,有龍最靈。嘉泰元年,禱雨見異龍,遂得雨。縣 上于朝,賜龍君祠額曰「靈澤。」景定年間,旱禱輒應,封 靈澤孚濟侯。

河引潭在縣西七十里三十六都。其山高峻,朝暮雲 雨,靈應甚多,人敬事之。

百丈潭在瓊臺、雙闕間。翠蔓蒙絡,水聲潀然。盤澗繞 麓,出為靈溪,有龍甚靈。

石墠潭在縣東五十里四都靈澤轉東十里許小溪 亂石中。渟膏蓄黛,水深無底,有龍甚著靈異。

金橋潭:在桃源洞。水清可鑒毛髮,旱潦不損益。宋令 鄭至道以「僧見金橋跨水」而名。

深坑潭《赤城舊志》《縣境圖》:在縣東筋竹嶺側。而山水 門又云:「在縣南二十五里。」《邑志》:「在縣西二十五里二十七都。」《邑志》為是。

瀑布潭在縣西南三十里二十三都無相院側。一名 「戲龍。」

雷馬潭在雷馬山上。石崖壁立,登者以綆懸挽至山 半,又挽而下,方到潭側,其深莫窺。

蟹渚潭在縣東南十里八都響巖上。其中有龍,禱輒 響應。今久湮塞。

黃壇潭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十一都。舊傳僧智顗放 螺處。今巨螺出沒于潭之石筍上,每鳴吼則有大風 雨。

丹霞潭在縣西北二十里十二都丹霞洞下。即柳泌 煉丹處。

鼻山潭在縣西十五里二十三都。

黃婆潭在縣北二十五里十一都。

翠屏潭在縣南三十里二十一都。

海坑潭:在赤城之陰。

洗馬潭在縣西北七里,今落馬橋是也。

柘溪潭在縣西北三十里。水極深泓,其前橫石檻,又 有石室,可容百人。

洗米潭在《九女砩》之下。每日于辰、午、酉三時,水渾復 清,狀如洗米。

巧尖潭在縣南十五里二十三都。其龍最靈,俗云:「巧 尖雲起」,雨可立俟。

始豐湖在縣南四十步。舊自永坊三井廟前一帶,直 至九都,地名「湖頭」,別瀦小水,而大溪之水,直從冷水 堤下流。永樂中,湖併入大溪,惟五顯廟前一帶尚在。 上則湮塞民居為圃,而下則大溪之水所會,漸逼城 垣矣。

泉湖,在縣西五十里三十都。《茅君傳》云:「霍林司命赤 城玉洞之府。」

墨湖在縣西南八十步,今湮塞,僅存一小坑而已。湖 之西,舊有「金波亭。」

葉湖在縣西南六十里。

玉湖,在縣西十里。廣百步,長五里許,溉田百餘頃,俗 呼「馬湖。」

白湖在縣西四十五里二十都。

鮑湖在縣東二十里六都。舊傳有鮑鐵腳居其地。年 少時于湖側養鴨,往往為物所掣。後旱湖涸,獲一巨 鱔,其大如杵,因煮食之,身覺有力。後沒于四明,數顯 神異,土人祀之,號「鮑大王。」今湖側猶有鮑姓居之。 妙山塘在妙山上產綠毛龜,今無。

降真塘在縣北二十里。徐靈府《記》云:「桐柏觀前一里 石壇前有塘名降真,中植荷荇。自塘一里出洞門西 峰,即王真君壇也。」今湮沒。

鹽塘在縣東二十五里五都蒼山之側。周圍可百步。 宋元以前,其水鹹,故名。

醴泉井在台山西北眾妙臺下。其水甘洌,飲之可以 愈疾。

三井在昭慶院東。唐時嘗遣使投金龍白璧。舊傳為 尼所觸,一井自塞其二,深不可測。每春夏時雨,則眾 流灌注,激湧雷吼,或云「通海」,又云「海眼。」宋咸平中,嘗 醮祭投金龍。

義井在縣西南市。

丹井在台山西北。舊傳葛元煉丹之所。

泉井在縣西四十里台山之麓。發源甚遠,深可五尺。 每秋成,多有秕穀自底而出,經旱不竭。曾有一婦,浣 穢衣其中,水經月渾不可汲,居人祭之,復清如初。 洗菜井俗亦呼為「三井」,即闡法寺井也。其水甚寒冽, 若以錫瓶盛之,則透于外。其下五十步許,又有一井, 石闌上刻云「建炎二年置。」不知何時所穿,亦經旱不 竭。

楓樹井上有楓木,高二十餘丈,大可數十圍,其中空 虛已久,坐可容數人,水味鹹。國 相傳通海,井邊有陂陀 小嶺,謂之「楓樹嶺。」

「墨湖井」在台山西南墨湖側,雖旱不涸。

智者泉,在大慈寺側,今蕪沒。

湧泉在縣西一十五里三十都台山之下。

錫杖泉在國清寺。昔寺僧取水甚遠,普明禪師以錫 杖叩之,泉水湧出。

巖泉,在縣北六十里天台山中。

龍鬚泉在縣西七十里寒巖洞口。以其噴薄如龍鬚, 故名。

石臼泉在縣西北一十五里十二都台山下。水經夏 不竭,清甘可愛。

卓錫泉在智者嶺,即智顗註《涅盤經》處。

應心泉在萬年寺西。宋參政賀允中寓居于此,泉自 湧出,因名。允中自為《記》。

曹源在國清寺後,有窪池,經旱不竭。宋曹勛書「曹源」 二字刻石上。

右軍墨池在台山華頂峰。王羲之遊西郡時,有墨池 在此放生池在赤城山之西。舊《志》:「隋大建十年智顗所置, 凡三百餘步,敕禁採捕,國子博士徐克孝撰記。」「宋紹 興甲子,敕置放生池一所于赤城之西,廣袤三十餘 丈。遇聖誕節,則官吏于此縱羽鱗,為集福之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