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3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三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三十七卷目錄

 汾州府部彙考一

  汾州府建置沿革考

  汾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汾州府星野考

  汾州府山川考

職方典第三百三十七卷

汾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汾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周。春秋時屬晉,至三家分為趙地。魏拔中山,又為魏所有。秦以西河隸太原郡,治茲氏縣。漢因之。三國魏置西河郡,亦治茲氏縣。晉更為西河國。後魏為汾州,治蒲子城,復移治西河。北齊改置南朔州。後周為介州。隋大業中,州廢,復為西河郡,治隰城縣。唐武德初,改浩州,尋改汾州。天寶初,改西河郡。乾元初,仍為汾州,屬河東道。宋汾陽。金置汾陽軍。元復為汾州,屬太原路。明仍為汾州,以西河縣省入,隸布政司,領縣三。萬曆二十三年,陞為府,設汾陽縣,割太原、臨縣、永寧州、寧鄉、平陽、靈石縣隸焉。四十二年,以石樓易「靈石」 ,隸平陽。領州一,縣七。

皇清因之。

汾陽縣

周春秋時為趙地。魏拔中山之後,為魏所有。秦隸太原郡,治茲氏。西漢屬河東郡。東漢省定襄郡,徙其民於西河。三國魏置西河郡,亦治茲氏。晉更郡為國,領離石、隰城、介休、中陽四縣。南北朝魏置汾州,治蒲子城。後周改為介州。隋為西河郡。唐武德初,改浩州,尋改汾州。天寶初,改西河郡。乾元初,復為汾州。宋置汾陽軍,屬河東路。金置汾陽軍節度,西河為縣。元初,立汾州元帥府,割靈石縣隸平陽路之霍州,後府廢。至元二年,復行州事,屬太原路,西河為縣。明初為汾州,領三縣。萬曆二十三年,陞為府,置附郭。

皇清因之,編戶。舊九十五里,今四十坊里。

孝義縣

漢太原郡茲氏縣地。三國魏置中陽縣,屬西河郡。晉屬西河國,省入隰城縣。南北朝魏屬真君郡,又分隰城置永安縣。北齊省入介休縣。後周復置。隋屬汾州。唐貞觀初,因邑人鄭興有孝行,改名孝義縣。宋改中陽縣,尋復為孝義。金仍舊。元併溫泉縣入焉。明因之,隸汾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三十里,今一十五里。

平遙縣

古陶地。帝堯初封於陶,即此。漢置平陶縣,屬太原郡。東漢屬西河郡。晉屬太原國。南北朝魏以太武名燾,改平遙縣,屬西河郡。後周省。隋復置,屬介休郡。唐屬介郡。貞觀初,屬汾州,後屬太原府。宋、金仍舊。元復屬汾州。明因之,隸汾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五十七里,今四十坊里。

介休縣

周晉大夫彌牟邑。秦為介休縣,以介山為名。漢屬太原郡。晉屬西河國。南北朝魏置定陽郡,改縣曰「平昌。」 北齊以永安縣省入。後周改郡曰介休。隋開皇初,郡廢,復改縣曰「介休。」 義寧初,於縣置介休郡。唐初,改郡為介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汾州。五代宋、金仍舊。元隸太原府,尋復屬汾州。明因之,隸汾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五里,今一十二里。

石樓縣

古屈地。周晉獻公封公子夷吾於此。漢置土軍縣,屬西河郡。晉省。南北朝魏置嶺西縣,屬土京郡,後改嶺西為吐京縣。隋初郡廢,縣屬西汾州,又割縣西境屬隰州。後改石樓縣,以縣東有石樓山云。唐初於縣置西德州。貞觀初,州省,改屬東和州,後廢東和州,以縣屬隰州。宋因之。金為鎮西州。元為石樓縣。明因之。萬曆四十二年,與《靈石》相易,隸汾州府。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三里,今四里。

臨縣

漢西河郡離石縣地。南北朝後周置烏突郡及縣,屬并州。隋廢郡,改縣曰太和,屬石州。唐以縣臨湫水,改曰臨泉,置北和州。貞觀初,州廢,縣仍舊屬。宋屬晉寧軍。金復屬石州。元初,陞為臨州行兵馬都元帥府,鎮禦四邊,與石州分治州事。中統二年,改為臨泉縣,隸太原總管。明年,復置州,屬冀寧路。明洪武初,改臨縣屬太原府。後以

汾州陞府而縣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七里,今五里。

永寧州

周春秋時晉地,為趙之離石邑。秦屬太原郡。漢離石縣,屬西河郡。東漢徙郡治此。晉屬西河國。十六國後趙改置永石郡。南北朝魏為離石鎮。北齊置昌化縣及懷政郡,兼置西汾州。後周改為石州,又改郡及縣曰離石。隋初郡廢,州如故。大業初,州廢,復置離石郡。唐復改石州。天寶初,為昌化郡。乾元初,復為石州。宋、金因之。元省離石入石州,後復立離石縣併孟門、方山、臨泉三縣入焉。明洪武三年,分臨泉入臨縣,陞離石縣為石州。隆慶元年更今名,原屬太原府,以汾州陞府而州隸焉。

皇清因之,編戶。舊四十一里,今十《坊里》。

寧鄉縣

漢離石縣地,屬西河郡。南北朝後周析置寧鄉、平彝二縣,屬離石郡。隋省寧鄉,以平彝屬石州。唐、宋皆仍舊。金改為寧鄉縣。元屬太原路,後屬石州。明因之,隸汾州府永寧州。

皇清因之,編戶。舊一十三里,今四里。

汾州府疆域考

[编辑]

汾州府疆域圖

汾州府疆域圖

本府。汾陽縣附郭。

東至沁州武鄉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二百九十里。

南至平陽府靈石縣界九十里。

北至太原府文水縣界五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四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汾陽縣

東至平遙縣界三十里

西至永寧州界六十里

南至孝義縣界二十里

北至文水縣界四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孝義縣

東至平遙縣界三十里

西至石樓縣界,一百六十里。

南至靈石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汾陽縣界二十里

東南至介休縣界三十里。

西南至平陽,隰州界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太原文水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寧鄉縣界一百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四十五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府三十五里,東北至省城二百五十五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九十里

平遙縣

東至祁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汾陽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沁源縣界,六十里。

北至文水縣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武鄉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介休縣界三十里。

東北至祁縣界二十五里。

西北由汾陽、文水二縣至岢嵐州三百里,東西廣七十里,南北袤八十五里。自縣治西至本府八十里,東北至省城一百九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里

介休縣

東至平遙縣界六十里

西至靈石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沁源縣界,五十里。

北至孝義縣界二十里

東南至沁源縣界六十里。

西南至靈石縣界四十里。

東北至平遙縣界五十里。

西北至孝義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七十里。自縣治西北至本府七十里,東北至省城二百七十里,至

京師七百餘里

石樓縣

東至孝義縣界,九十里。

西至黃河九十里

南至隰州九十里

北至寧鄉縣,一百六十里。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

東西廣一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自縣治北至本府一百九十里,至省城闕。里。《至》

京師:闕。里。

臨縣

東至永寧州界七十里

西至黃河岸,一百一十八里。

南至永寧州界九十里

北至興縣界七十里

東南至永寧州界七十里。

東北至靜樂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永寧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興縣界一百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八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自縣治東南至本府三百一十里,東北至省城五百五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八百里

永寧州

東至汾陽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寧鄉縣界三十里

北至嵐縣界二百二十里。

東南至

東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東西廣二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五十里。自州治東至本府一百七十里,至省城闕。里。《至》

京師:闕。里。

寧鄉縣

東至汾陽縣界六十里

西至黃河岸,一百五十里。

南至隰州界七十里

北至永寧州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孝義縣界,五十里。

東北至永寧州界三十里。

西南至石樓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臨縣界一百一十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九十五里。自縣治東北至本州八十里,東至本府二百二十里,至省城闕。里。《至》

京師:闕。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通志》、「府、州、縣志」

《史記》:「美哉,山河之固。」

《隋書》:「孟門地甚險固。」

《廣輿記》:「古西河地,山川峭拔,生齒繁衍。」

馮琦《汾州府碑記》:「內拱偏關,外聯塞上,稱重鎮焉。」

《府志》「山川峭拔,左帶汾河,右阻金嶺,背倚湯泉,面控孝義。」

孝義縣

介山峙於東南,卜山障於東北。孝河逶迤於前,義河匝繞於後。

平遙縣

左襟麓臺,右帶汾水,「中都」 衍於前,沙水環其後。超山拱秀,堡完寨美,為一方之勝。

介休縣

山川甲於他邑。東望「蠶簇之峰,西距鼠雀之谷。」 「綿山峙其前,汾水經其後。」

石樓縣

左礪黃雲,右帶黃河,群山拱峙,二水交流。無長林大麓,懸崖中起,高下突伏。倚土為城,環列雉堞。縣治孤立所恃,惟四面皆山,周圍盤繞,臨縣

東連孟門,南接石樓,西抵天塹,北控蔚河,表裏山河,晉陲保障。

舊《志》:「東接離石,南通孟門。」

永寧州

北倚呂梁,南抱孟門,右跨蘆嶺之巖險,右帶黃河之巨浸。西北當三秦要路,東南係腹裏襟喉,保障全晉,足稱重地。三關之外,所恃以為籓籬者永寧耳。誠設重鎮,扼其咽吭,餘不足制焉。舊《志》:北有方山,南有孟門。

寧鄉縣

左蟠黑嶺,右跨黃河。泉關搤其南,石硤抗其北。龍蹲虎踞,鳳覆狐特。

汾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屬總載

汾,冀州之域,天文參之度。鄭子產曰:「堯遷實沈於大夏,主參臺駘,能業其官。顓頊嘉之,封於汾川。」 由是觀之,臺駘,汾神也;實沈,參神也。則汾屬參野明矣。按《晉天文志》,自畢十二度至井二十五度,實為沈、魏分野,故汾為冀州之域。天文參之度。

汾州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汾陽縣附郭。

萬戶山 在城西二十里,為州之鎮。山高厚碨礧,峰巒隱起如浪,山頭正平可居,唐人謂之西岡。李永《山川記》云:「堯時洪水諸山皆沒,唯此山不沒,所濟者萬戶,因名。」

白彪山 在城西二十五里。石壁巉巖,峰巒聳秀,林木叢茂,泉流飛涌。迤邐而南,村墟聯附,為郡之勝境。相傳有騶虞見此,騶虞白虎黑文,故名白彪山。有龍橘洞,洞方廣十丈許,關兩岩間,石梁橫其絕處,蜿蜒若龍,攀援可躋,故名。其地山高水窮,中懸流如乳,滴若池,挹不可竭。洞頂增置殿廡,供奉金仙僧邈塵隔,穴居巖栖。稍南實際寺、蓮花寺,又南羊耳山,面山之勝斯究矣。謁泉山 ,在城北四十里,上有石室,相傳為子夏退老之居。山之陽名卜山,其陰為陶山,有湯泉出其上,又名湯泉山,俗通呼為子夏山。按《水經注》:「雨暘愆期,是謁是禱」 ,故名。其山石嶮壁立,天匝崖平。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丈許,層松飾巖,列柏綺壁,惟西側得歷階升頂上平地十許頃。舊建剎二,今剎廢室存。

石室山 在城西三十里。山多巖洞可居,故名。上有空王佛巖,有麻衣仙洞。空王佛,見《仙釋志》。相傳修煉於此,後化介山。故今以介之抱腹巖為東巖,以此為西巖。麻衣仙乃洪西里任氏女,永樂初,不願婚嫁,披麻衣奔入洞中不見,因以名其洞焉。每旱禱輒應。

比干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相傳商王嘗令比干築城於此避暑,故以名山。

柏山 在城西五十里,上多柏樹。昔離石侯牙將趙鼎號白馬將軍,戰死此地,民收葬山下,故又名將軍山。

黃蘆嶺 :在城西六十里。

汾河 在城東三十五里。其源出太原靜樂縣北管涔山,經流平遙、介休之西,至孝義東南,出靈石口,南入於河。

考證

文谷河 在城東北五十里。《水經》曰:「文水出大陵縣西山,經縣故城西而南流,會隱泉水,經茲氏縣故城,與文湖水合。」 茲氏故城,在汾東大陵之西山,即汾之東北山,又名萬谷河。

馬跑泉 :在城西白彪山麓,歷城東北數十村,灌田萬畝。

三泉 在府城西南。出谷口中,東南注板谷,溉田甚多。

悶泉 在城北八里賈家里。平地渟淵湛澹,池闤閟如壁,其脈散漫流衍,無湍激聲,故名。靈浮泉 在城西南四十里趙景王村。俗傳景王禱水而泉應,故名。

隱泉 在城北四十里。泉發謁泉山頂平地十許頃,上建二剎。泉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隱沒而不恆流,因以隱名。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處。山有石窟,號「隱堂洞。」 《孝義縣》。

狐岐山 一名薛頡山,又名洪山,在縣西八十里。按《禹貢》「治梁及岐。」 《詩》:「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 意蔡文定時介休尚屬孝義。狐岐,今盤村原是也。其山橫亙南北,為汾、隰、永寧、寧鄉山民往來通衢,盜據此山,可以遠望,捕者急不能拔。舊有官軍守禦,今尚有城堡遺跡。

上殿山 ,在縣西一百六十里。峰巒峻拔,為吉隰諸山之冠。

烏雞山 ,在縣西七十里。有黑龍池、龍王廟,歲旱禱之即雨。

玉泉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通吉隰往來之路。其泉如漱玉,因名。

孝河 ,一名「勝水」 ,源出狐岐山,自縣西二十里南北二川合流至縣八里六壁原下,又合左水諸溪,經縣南幾一里,又東十五里入於汾,民引以溉田。

義河 ,一名「行春川」 ,縣北十五里田屯村之南。其源出狐岐山,流入於汾,民引以溉田。

汾河 ,經縣東十五里。源出靜樂縣管涔山,經太原府至孝義南二十里入冷泉山。凡瀕汾諸水皆入焉。

左水 ,在縣西二十里,一名「賈願。」 合勝水會為孝河。

土京水 ,在縣西十五里。合勝水入汾河。一名「西陽水」 ,出西陽谿,即此。

板峪水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東流入元象泊,出界內合板谷,因名。

元象泊 在縣西十里六壁村。舊《志》縣人孝子元象耕於此,故名。一名勝水陂。

黑龍池 在白雀山下。傳有黑龍化於此。冷泉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其泉夏涼逼骨,故名。

溫泉 ,在縣西九十里高唐山。其泉嚴冬積雪不冰。廢「溫泉」 ,縣名。

玦溪 ,在縣西南五里。源出道相村,北至介休阪口入勝水。其水繞田而流,形如玦,因名平遙縣。

超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一名過山,一名戈嶺山,視諸山獨超出山之巔,廣平,周圍百餘步,環抱奇秀。按《冢記》:「高三百三十六丈,橫一百餘里。」 麓臺山 ,在縣東南四十七里,一名蒙山,又名謁戾山,其高無比,山勢甚雄。《山海經》云:「龍首山西三百里曰麓臺山。」 《爾雅》云:「山足曰麓,土高曰臺。」

源祠水 ,在縣東南十五里。平地湧泉,灌溉民田,北注中都,西入汾河。以源上有祠,故俗名「源祠。」 每春秋致祭。

中都水 在縣東南三十里。按《圖經》,源出中都谷橫嶺,下注西南,合源祠水,經城南,西循鄔城泊入汾水,灌溉縣西十三村,亦名城東水。亭岡水 在縣南二十八里,石岩湧出。《圖經》云:「此水自亭岡谷北流入中都河。」

原公水 ,一名「賀魯水」 ,出白彪山下,湧注東北流,堤引灌田三十餘頃。堤在永泉裏黎基村西南。

侯用水 ,起平遙縣,北入太原界。

嬰澗水 ,在縣東三十里。經縣東南,合中都水入汾《水。經》云:「戾山之陰,嬰澗之水出焉。」

曾澗水 在縣東二十五里。由朱坑村西注,灌溉東郭、龐莊二里民田,合嬰澗水入長壽河。一作「鹵澗水。」

張趙泊 ,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壤公泊」 ,介休縣。

綿山 ,在縣南四十五里。即介之推隱處,更號。

介山亦名「橫嶺」 ,又名「介美山。」 以形勢綿亙,林木叢鬱,故名。

狐岐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山中有狐洞,可通十里。

蠶簇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瓦甕村,以形似取名。

天峻神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骨垛村。壁立萬仞,其峰最高。頂有浮圖,雲霧旋繞,即時雨澍。邑人視為雨驗,歲久不然。知縣史記事,築峰於上,高三丈五尺,蓋為文風之助云。

抱腹巖 在縣南四十里綿山之腰。一名靈官仙窟。路險崖峻,殊難攀躋。俗傳隋唐間有異僧自并來入山修行,至絕險處,忽有二兔二鹿前導,僧隨之而渡,遂化身於巖中。唐太宗封為空王古佛。後人建寺,名曰「雲峰。」 於渡疊作兩橋,一曰鹿橋,一曰兔橋。巖之右有鐵索嶺,嶺上有五龍纏對峙,有說法臺。由巖而前有朝陽洞、一斗泉、小須彌、白雲洞。中岩有峰房泉,小竅百餘,俗呼「佛乳。」 山頂有竹林寺、鐵瓦寺、銀空窟、摩斯嶺。銀空、《摩斯》皆古佛弟子名,化身於此。山前有塔巖頭、元帝廟外有龍巖會、李姑巖,俗傳太宗妹修行於此,故名。山北有山神廟、觀音閣。近平麓有下馬泉、圪堆頭、光嚴寺。前後約計九里一十八灣。有二十四諸天小廟,各處羅列,為介勝地。東谼谷 ,在縣東南四十里山上四面如圍,中有石巖嵌空,高數仞,周廣三里,星日朗照,雨雪不侵。巖頂有懸泉倒流巖中,若瀑布然。內有聖母祠三間,相傳即之「推妹」 云。

雀鼠谷 在縣西南二十里。唐元宗開元中,北巡并州,嘗經於此。搤水編梁,累石就路,上載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魯班橋。」

沂陽谷 ,在縣西四十里。有水出谷中,曰「沂陽水。」

獅鼻巖 在縣東南四十里,名以形似天氣清明,霞光時見。

西谼谷 ,在縣東南三十里。

汾河 ,其源出自靜樂靜縣管涔山,經流本縣二十里橋頭村迤西義棠鎮,西南入雀鼠谷,至榮河縣入於河。秋夏泛溢,歷年為民害。明萬曆三十「四年,自鹽場至洪相村,兩岸築堤二十餘里,水就地中行,而民不病淹沒之苦。」

白牛泓 在縣南五十里。有泓三,周圍五百餘步,深濬莫測。每遇山水泛漲,所漂巨石大木,經泓浮過不沉。每遇亢旱,遣官祈禱,雷即轟然有聲,行不數里,雲雨隨至。相傳山中有一白牛,農家收養。一日,牛忽言曰:「吾乃泓中白龍神也,久居於斯,今被黑龍所占。約明日與戰,見有黑氣,即放火砲相助。倘得勝,逐黑龍去,吾久居於此,日後遇亢旱,求禱無有不應。」 次日眾至,泓,果水波沸騰,黑氣磅礡。眾如其言,黑氣沖天而去。後遂相傳為禱雨之處,因名白牛泓。俱山陵路險,直上三十里,後先禱者屢應。

拔戳泉 在縣東十二里叚屯村。唐尉遲恭與單雄信戰,雄信敗北,棄戳插地,軍士拔之不能起,恭以左手持鞭,右手拔戳,戳出土起,泉因湧出,故名。

三道河 在縣東北五里。平地湧泉,分流三泒,因以名焉。經下站村北入於汾。

井成泉 在縣西北七里大宋曲張家井。萬曆三十四年春,忽然湧水流出,可溉田數畝。連山水 ,在縣東南四十里。《舊經》「水出連山,其源甚微。」

硌石澗 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綿上箭桿嶺,下流入汾水,久涸。

鸑鷟泉 ,即狐岐山源泉,世傳勝水,故老以為當日泉湧,有鸑鷟鳥鳴,故名。《山海經》云:「狐岐之山,勝水出焉。」 即此。

黑龍池 ,在縣南四十里谼谷河中,水色黑,相傳古有黑龍化池中。

龍泉 ,在縣東南二十里。平地湧出,北流入汾水。相傳嘗有龍見,故多。

蒲地泉 :在縣東二十里。

悶津泉 ,在縣東三十五里。

小橋泊 ,在縣東十八里,西入汾河。

鄔城縣 在縣東北三十二里北辛武村。《呂氏春秋》謂之大理,又名曰溫洟之澤,《爾雅文獻通考》所稱「并州藪曰昭餘祁」 是也。俗謂之鄔城泊。謝谷泉 ,在縣西南十里,源出谷中,流出石洞水 在縣東二十里,平地湧出。

石樓縣

石樓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水經》云:「蒲水出石。」

樓山是也。縣因此山而名。

翠金山 在縣南三里。峰巒特起,林木蔥鬱,春時丁香黃茨梅遍山上有臺駘廟,今廢。亦名「臺駘山。」

黃雲山 在縣東六十里。南至牛心山,與石樓山相連,綿亙七十餘里。中有天開石洞,生成關隘,往來必由。嶔崎危峻,風氣寒冽,雖炎暑猶自陰森。舊有黃雲寺,黃雲祖師修真洞寺廢。團圓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高四里,上有漢高祖廟。

黃河 在縣西九十里。由寧鄉縣地奔流,南入永和縣界。河西綏德州清澗縣水賊乘間竊發。明季設守備一員,官兵三百名,以防不虞,至今冬時設防。

屈產泉 在縣東南四里。從山下石眼噴瀉,清洌可啜。春秋晉時,有馬飲此泉而產龍駒,石上馬蹄,至今存焉。昔晉人以屈產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是也。南山有水,發源隰州,瀑布奔流,可稱奇觀。巖上有公子夷吾廟,廢。

百井谷 ,《通考》云:在石樓,今失考。

臨縣

鳳凰山 即縣城所倚之西山。山巔築城。東下山澗為池。山東崖深數丈,下平處即縣治也。南下為牛澗。

中腳山 ,在縣東南三十餘里。出石炭。

連枝山 ,在縣東六十里。枝脈蔓延,連接群山,故名。

漢高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高祖擊陳豨,駐此,因名。有三宮人死,葬於其麓,土人建祠祀之。火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與樊包頭山相連。出炭并磁。

招賢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出炭,兼有磁窯鐵冶。

紫金山 ,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有聖水殿,奉浮濟大王像。殿左右壁二孔,僅容隻手,相去二尺許。西為雨穴,東為風穴。風穴永閉,不敢啟雨穴。逢旱祈禱,探手得水即雨。平時無意探之,常有水硃鈿石等物。

黃河 在縣西一百一十八里。由保德興縣經縣境西界,南流達永寧之孟門,共長一百八十餘里。其發入海,經流之處,波濤洶湧,環抱曲峪,村,民多富庶。

永寧州

呂梁山 一名骨脊山,在州治東北一百里,與交城縣接壤。禹治《水經》於此。《禹貢》:「治梁及岐。」 《爾雅》:呂梁,晉望。呂不韋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鄜道元謂:呂梁之石崇竦,河流迅蕩,震動天地。此禹既事壺口,乃治梁及岐也。按名骨脊,以太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嵩山為抱,衡山為朝。此山穹窿居中,為「天地之骨脊。山半有寸厚蛤殼,攬舟大鐵繩。」

鐵鐍山 在呂梁山東,世傳上有「攬船鐵環,禹治水所製也。」

漢高山 在州治北一百一十里。其山甚高聳。孝文山 在州治東北一百四十里,高四十里,頂無林木。每雨,山半雲凝堅冰,盛暑不解,千崖萬壑,泉源騰瀑,誠奇觀也。有魏孝文廟碑一道,長丈餘,闊五尺,字跡剝落不能辨。按《魏史》,「孝文居母憂,避於此,不食者三日。群臣固請帝泣,群臣皆泣下,因以名山。」

鳳凰山 ,一名「白馬仙洞」 ,在州東五十里,卉草呈祥,群峰拱翠。上有洞陽觀、天王廟、五嶽三清閣、聖母殿。唐貞觀間,尉遲公建造廟後一洞,時吐雲霧。入洞里許,有獨木橋,飛石燕盤。石頂直下有梯,偃仰旋轉,過主心石進之,寬廠如屋,尖削如刺,方平如床者,聯綴者如珠,蹲踞而臥者如虎,鱗甲盤者如龍。再進之,有圓石自頂倒懸,去地三尺,名曰石鐘石鼓,擊之鏗然有聲。又進之,有白龍池,其色如雪;黑龍池,其色如墨;蓮花池,頂上石乳層垂,津滴如雨。時旱即祈禱,得滴入缾,有應。又進分九穴,名九鳳山,深不可測,人迹所不到。世傳白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跡猶存,故名白馬仙洞。有夫婦二人,畜一黑犬,俱化於此。塑像廟傍,遺碑云:「赤松子煉丹之所。」 古碑云:「九鳳山乃黃帝之別館。晉高祖遇旱,禱之即雨,天福改元,詔封淵濟仙洞,敕樞密使桑維翰書額。」 古題云:「鳳凰山上是琳宮,松柏森森石逕通。羽客不知何處去,滿林啼鳥夕陽中。」 韓山仙掌 又名望仙坡,與仙洞山對峙,世傳有東萊人姓韓名中元者,嘗採蒼朮、黃精為煎,服之體健身輕,顏如沃丹,因名其地為「韓仙掌。」

一日採藥迴,至山坡,望見洞口紫雲中有九仙跨鳳昇天。《中元詩》云:「洞門深鎖白雲堆,忽見群仙跨鳳來。自信我非劉阮輩,渾疑身世在天台。」 後亦仙去。

仙童山 在州治西三十里白霜村。有石洞,口闊丈餘,深入之,橫有一孔,僅容身。又進之,而地卻寬敞。有石床一泉,水極清冽。世傳一童子晨則採樵,日夕入洞。昔洪軍作亂,民人避難,嗣是童子不見。

三陽雲鳳山 在州治北二里。「三陽」 ,取自卯至午至酉日常照之義。「鳳」 ,取山色丹然,鳳鳴朝陽之義。「雲」 ,取離石閑雲之景。常依此之義。上建三清閣、希夷殿、雷神殿、萬神樓。羽客孫雲際潛居修煉之處。迤西山麓曰下山,有北嶽廟、子孫聖母廟、希夷殿。宋陳希夷在此修煉,後有華陰人過見之,貽詩云:「古洞巖前碧水流,白雲繚繞鳳山頭。幾年不見先生面,今日先生在石州。」 希夷遂蛻殼,今有仙墳,為周景云。世傳漢武帝求仙,曾過此山,有前人石碑詩刻,今無。

劉王暈山 在州治東一百里。上有潭,名飲馬池。有峻壁,名飛人崖。昔劉淵都離石時,據此,故名。今有淵祠存焉。

筆架山 一名「神仙山。」 在州治西二十里,形如筆架,雲霧繞山,霖雨隨降,上建三清殿、關王廟。黑龍洞山 在州治北七十里,出鉛礦,有黃帝廟。

寶豐山 一名尖山,在州治東六十里。巉巖壁立,林木叢森。上建玉皇殿,有巨石丈餘,龜形,一人踐之動,眾人踐之不動,民甚奇之。

石板門上 在州治北五十里。高峻壁立,山半有穴,如兩扉開狀,因名。相傳有牧豎於此亡羊,越宿自石門中出,毛盡赤,視之皆硃砂屑,竟莫知其處。

扁斗山 在州治西北十五里。高插雲表,傍有葉斗喦喦丅有泉,曰「靈通月窟。」 泉之側有橋,曰「石磴凌霜。」 相傳安國王寨。

離石山 在州治北二百里,即赤堅嶺。今設巡檢司。山前有離石水。郡邑得名本此。

南山 在州治西一百二十里,居孟門之南。頂有靈泉,自石穴流出。遇旱取水,禱之輒應,因建靈泉寺。

胡公山 在州治東北三十里,即古離石邑界。龍王山 在州治北一百二十里,上建元天廟,土人稱為「北頂。」 每逢三月初三日,遠近進香,遊人輻輳。中建龍王廟。

拓拔嶺 在州治東七十里。上有古塚,若丘陵狀,世傳魏孝文葬於此。昔人過此,題云:「拓拔原頭鎖暮雲,行看蹤跡見孤墳。英雄千古今何在?贏得人來說孝文。」

黃河 在州治西一百二十里,自崑崙而出,經本州,由孟門折而南注

溫泉 西城下,眾泉排瀉,利賴甚溥。明弘治初,州守呂大川教民種稻灌圃,而溪面瀠迴,水天一色,朱花碧葉,茂柳晴煙,彷彿西湖。迄今苦河患,蔬畦半有,而禾稻絕無焉。

昭濟泉 :在州治北六十里。《古碑》云:「舊有海眼,波濤洶湧,世傳與晉源聖母懸甕山通」 ,遂建「靈顯昭濟聖母行宮於源側。」

馬跑泉 ,在拓拔嶺山下。魏孝文駐師於此,馬跑地而湧泉,因名。

拐裏泉 在仙洞山麓。世傳山素無水,居民苦之。後有一老人以所杖木拐掘之得泉,後世因名。

響水泉 :在州治東南五十里。崖半泉湧,其聲如雷,迸石如噴珠,懸崖如瀑布。

龍山泉 在城南龍山下,有漢神醫華陀廟。下置井,名「華君井。」 病者祈禱,取水飲之愈。

電雨溝泉 在州治西十里。有一潭,後建龍神廟。世傳昔常祈雨,投鐵牌於潭,雲雨隨應。青龍泉 在州治西六十里青龍鎮。出山石之間,或正而濫,或側而汛,眾匯淵然,與州河會合。大旱不涸,嚴冬愈溫。天光映碧,雲影懸輝,鴛鴦相戲,為一方勝概焉。

寧鄉縣

鳳凰山 昂首舒翼,若鳴鳳然。明景泰元年,創建城垣,西跨山脊,泉子源水環其東,不獨據險守禦之便,而背山臨流,形勢亦勝。

虎頭山 :在縣治南二里許。諸峰環拱,二水朝宗。因其形勢,故名。一名豸嶺。

朱店山 ,在縣北二十里。環縣皆山,北扺石州為平川,乃諸水之屏障。層巒蜿蜒,崛起天險。

屏風山 松柏疊樹,環列若屏。

石門山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下臨黃河,土石蒼蒼,傳產石膏。

《鳳翅山 》,柏株森密,斜若鳳翅。

泉子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山下出泉,即清水河源,民資灌溉。

仙明山 在縣南十里

蜜蜂崖 在縣南三十里。峭然壁立,險同天塹。流液如蠟,色稍黑。

臥龍岡 在縣東一里。起伏矯爽,人稱「臥龍。」 避兵臺 在縣南五十里,高千丈,方圓約三里,登眺可百里許。奇花異木,文禽怪獸,現翠傳聲,幽人之極致也。下有清泉,足供飲饌。昔人避兵居此,因名。

黃河 西經縣界,去城一百五十里,為秦晉搤。清水河 在縣治南,清澈泓沛,縣籍襟帶,民資灌溉。東會蕉山,西會泉子山,又西六十里入黃河。

二郎泉 :在縣治西北二里許。兩泉相去不數武,而南甘北鹹,迴別。

「野狐泉 」 ,澄清甘冽,可解暑毒。一名「水神泉。」 「暖泉 」 ,冬溫不冰,給食諸村。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汾陽縣志》

[编辑]

石婆神山 在萬戶山西。俗傳此山無水,有嫗日遠汲以濟人。後歿為神,鄉人為祠山上,歲時禱祀,故名。陝州亦有石婆神,出處與此大異。羊頭山 ,在城西北十五里,土山戴石,狀如之,因以為名。

禹門河 在城西十里。其水會上林舍、安家莊、張家堡諸泉從河口出,伏沙潛注,傳「禹導水至此」 ,因名。

向陽水 ,在城西三十里。一名「懸泉水。」 出金鎖關。硤流經澗河,合壺溪水,東南入汾,旱則不至。又名「懸泉」 者,水從高山急峽而下,源異流合,故不分載。

麻窟水 ,在城西十里。水從平地湧出,民引溉田,東南入汾。

清溝水 在城西南十里。出尉陵谿谷,會石家莊水泉經流城南,如帶入橋東等。村民引以溉田。俗傳昔有董師斷妖水上人,又名「董師河。」 甘泉井 在城東門外二十步。街北諸井皆苦,惟此甘冽。初州人鑿井,深未及隍,而甘泉湧出,汲引不竭,故以為名。

《孝義縣志》

[编辑]

高唐山 按《縣志》,「在縣西九十里。」

佛寶山 按《縣志》,「在上殿山傍。」 岩上有積石,瑰琦駭目。

白雀山 ,按《縣志》,在縣西九十里,峰巒高峻。柏山 按《縣志》,在縣西五十里,對九峪之東,柏木滿山。

曹溪 出北屯川,過曹村、吳屯入孝河。

假壁河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王同河 在縣南五里

嶺北溝河 在縣南二十五里。

三泉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東流入板峪,民引灌田。

海眼 在縣西北七里,居義村西。水深不可測,因名。民借以灌田。今廢。

《平遙縣志》

[编辑]

紫蓋峰 在超山東,巖下常起紫光,色如蓋,故名。

萬松嶺 在超山南。其山列嶂如屏,黛色撲人。又上下盡松,每風至,濤聲謖謖然。

文殊頂 ,在超山北。舊傳有文殊閣在其上,今廢。或云「文殊菩薩曾歇腳於此。」

清光峰 ,在超山東。峰常放光,照徹山谷,如玉海銀闕,其發無時。

觀音坪 :在超山之西。

寶塔巖 ,在超山東,日落時紫色照耀,即從此巖下起。或云「塔藏舍利」 也。

鍋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有塔。

越谷 在超山,一名「郭谷。」

汾水 在縣西北汾陽界。源出太原晉陽山管涔谷。自交城文水入本境,而西南經汾陽、介休界,其水勢暴猛,遷徙不常,渰沒民田,多被其害。長壽河 在縣北三十里,出自南山,經祁縣入本境,西注合汾水。一名「沙河。」 每夏秋泛漲瀰漫,多至沒民田畝室廬,而長壽村為害尤多。龍泉 一名「應潤泉」 ,在超山龍王廟,禱雨立應。白龍潭 在縣西南洪谷禱雨靈應,其谷上通

綿山兩崖對峙,壁立千仞,巨潭天成,皎若明鏡。百福井 在超山百福寺,旱禱雨即應,病者祈飲多愈。

孝感泉 在西汾村,元沁師杜公唐臣夫人王氏所鑿。唐臣客沒,夫人歸葬故里,水苦澀,不可飲,夫人指示,令人鑿之,得泉甘冽,以供蘋蘩。自是歲時承祭用之。鄉里重焉,因名為「孝感泉。」 夫人,左丞文定公母也。

《介休縣志》

[编辑]

羬城山 ,在縣東南二十八里。

太虛巖 在縣東南二十里崇岡上,玲瓏輻輳。其形有二:一如雀糞碎砌,一如冰柱相粘。一名「珊瑚」 ,一名「上水」 ,以水上濕也。巖畔有石洞數窟,雲菴數楹。巖前古松一株,形如張蓋狐岐《勝水》繞焉。

葫蘆河 在縣東北五里。

石河 在縣東

城西河 在縣西門外

內封河 與上二河皆無常流,秋夏大雨,南山山水橫發,北注入於汾。

灰柳泉 在縣東石洞。村民引渠溉田。

龜山 在縣治西南。又名長壽山,北下為牛澗。赤紅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高歡大破爾朱兆於赤紅嶺,即此。

黃龍山 ,在縣正東五十里,止有黃龍廟。《省誌》訛「黃雲山。」

馬頭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出鉛,所得不償所失,民不開煉。

孝文山 ,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周家溝界。因魏孝文避暑於此,故名。尚有廢址存焉。

湫河 發源興縣合查山麓,由大小披頭山長城坪西南行三十里,經本縣白文鎮,折而南流六十里,東北受榆林諸水,東南受甘泉諸水,合流而南行五十里,至三交鎮,折而西南行五十里,至大同磧口入黃河。

郝家坡河 在縣東北五十里。泉在本村南側,從地湧出,深三尺餘,冬夏澄清,冬間熱氣如蒸,永不凝冰,灌田利民,至本村地陵下入湫河。小馬坊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泉出本村石巖下,冬夏澄清,冬間熱氣如蒸,永不凝冰,灌田利民,至本村溝口入湫河。

喬子川河 在縣東北二十里。發源連枝山下,或見或伏,灌田利民,至川口陳莊入湫河。榆林河 在縣東北五里。發源黃龍山,灌田利民,西流至榆林溝口入湫河。

甘泉河 在縣東南三里許。發源本村石巖下,灌田利民,西流至甘泉溝入湫河。

安業河 在縣東南十五里。發源中腳、黃龍二山下,灌田利民,西流至安業溝口入湫河。大峪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發源漢高山下,灌田利民,西流至大峪溝口入湫河。

小峪河 在縣東南三十里。發源雲山下,灌田利民。西流至溝口岐道村入湫河。

鐘底河 在縣東南六十里。發源湍水頭,西流至三交鎮入湫河。

故縣河 在縣北五十里。發源唐家溝、海子頭溝及本村下,灌田利民,東流至本村口入湫河。窯頭河 在縣北四十里。發源紫金山北麓,灌田利民,東流至窯頭溝口入湫河。

太平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發源紫金山,或見或伏,至武家坪村,見而不伏,灌田利民。東流至太平溝口入湫河。

萬安河 在縣西北十里。發源紫金山東麓,灌田利民。東流至萬安溝口入湫河。

麻峪河 在縣西北一里許。發源暴水泉,灌蔬圃利民。東流至麻峪溝口入湫河。

善卷河 在縣西南十里。發源趙家圪口,東流至善卷溝口,灌田利民,入湫河。

青堂河 在縣西南二十里。發源丁家溝并本村,灌田利民。至本村地陵下入湫河。

孝文河 在縣西十五里,即月鏡川河。發源埋頭莊,微灌蔬圃利民,南流至索達干入黃河。清涼河 在縣西三十里。發源紫金山下,灌田利民。西南流至叢羅峪入黃河。

曲峪河 在縣西一百里。發源紫金山下,灌田利民,或見或伏。至張陽會,見而不伏,微灌田利民。西南流至曲峪鎮入黃河。

杏林莊河 在縣西一百一十八里。發源紫金山西麓,經流兔兒坂至杏林莊,灌田利民,入黃河。

第八鋪河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五里,發源紫。

金山西北麓,西北流至第八鋪,灌田利民,入黃河。

《永寧州志》

[编辑]

尖陽山 :在州治東南四十里。上建龍王廟,立堡以避警。

龍山 在州治南六十步。山徑盤紆,上建三清三元虸螯、風雲雷雨等神之廟。山下有靈濟真君華元化廟。廟外有泉,味甘美。

虎山 在州治西二里。即隆興寺傍小山。馬頭山 在州治西北三十里。晉祖逖駐軍處,有廟存焉。

馬喦山 :在州治西一百里琵琶村。山有泉,灌溉田禾,居民甚賴焉。

勒臺山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世傳石勒曾屯兵於此,故名。

龍慶山 在州治北

銅柱山 :在州治北一百二十里,高數千仞,山半有湧泉,上建迎曦寺。

龍神山 在州東北七十里。山多五色石,質亦溫潤。

三掌崖 在州治北一百三十里。三峰插天,係明晉藩牧馬地,租課撥入各都,今名「官地」 裏。香水巖 在州治南十五里。從大土河路口石壁中瀉出泉水一道,味甘美,鄉人資灌溉,相傳發源白馬仙洞黃龍池中。

東河 出骨節山,西流入河。

北河 ,出赤壁堅嶺,南流入河。

南河 出寧鄉縣,北流入交口村,與眾水合。本州三川受害,山高水猛,故地多沖沒之患。《文水 》,出方山,東流入交城。

「石窟泉 」 出吳城馹。

誤兒匯 在州北六十里。相傳誤兒令子據守其地,相約有寇至,鳴金為號,則發兵救援。一日,其子鳴金以驗信否,及援兵到則戲耳。後有警,鳴金而援兵不至,城遂陷,至今因名為誤兒匯。然相傳如斯。所謂誤兒者,不知何許人,或失其姓名,即以「誤兒」 二字誤傳為姓氏,亦未可知,皆不可考。

《寧鄉縣志》

[编辑]

柏窊山 在縣東南十里。鳥道穿柏林里許,陟子孫聖母廟。廟前泉池清冽,冬夏不增不減。廟後松柏參天,緣山不可紀極。迤東南為元帝廟,俯臨大道,邑之勝境。

樓子臺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勢層疊,形如樓臺。

沒狐臺 在縣治南四十里。舊建修真觀。臺下有石室可居。昔人曾避亂於此,邑之勝地也。東轍坪 在縣南三十五里。相傳戰國時齊使進茶,路經於此。今轍迹存焉。仙明洞 在縣東南十五里。洞口止容一人,或高或低、或寬或窄,深不可測。俗傳有仙人居此,禱而輒應。

劉公洞 ,在樓子山中。古有劉公修煉於此,塑像猶存。

《車轍泉 》:在泉子山下,即清河源。

清水堰 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張鏜建通濟橋,行水灌田,廢三十餘年。萬曆癸卯,知縣黃應貞、典史唐汝濟從下流引入故道,水經厚子坪以至城內,灌田二頃零。丁未,知縣廖得寶時加修濬,堤堰益固,稱「永利」 云。

泉子堰 灌田九十餘畝。

段家堰 灌田七十餘畝。

寺灣堰 水經寺子灣、龔家灣等處,灌田二頃有餘,旱則纖流不給。

東觀堰 引水入村,街傍多園,共灌八十餘畝。。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