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6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六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百七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六十九卷目錄

 汝寧府部彙考三

  汝寧府山川考下

  汝寧府城池考

  汝寧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四百六十九卷

汝寧府部彙考三

[编辑]

汝寧府山川考下       府志

[编辑]

汝陽縣:附郭。

水利附

鴻隙坡  秔坡  、龍坡 並城東。冷水塘  、北音塘 並城東南。

四坡  ,桃坡  ,吳坡  ,趙坡  ,光坡,灌坡  ,謝堰  ,龍堰  ,劉堰 ,並城南。寨頭堰  ,孟家堰  ,南落堰  ,河莊堰,南羅堰  ,泉陰堰  ,史家堰  ,高坡,陳塘 ,並城西。

葛坡  、小亮塘  、黑龍塘 並城西南。蒼陵堰 城西南。唐刺史夏夔建,灌田千頃,汝人利賴之,作《夏侯歌》。

賈侯渠 魏豫州刺史賈逵建通運渠三百餘里,久廢。

荊河堤 明太守霍鵬建,東西濬四十餘里,蘇惟商船直抵闡外。有碑記,今廢。

黃公堤 明萬曆年間,兵憲黃煒因城西北隅時受水患,捐鍰五十金修築,迄今永賴。

岳公堤 明萬曆年間,縣令岳和聲築汝河東岸,逶迤五十里,廣四丈,高倍之。汝漲時,百里之內,室廬田畝,賴以無患。有《碑記》。

謹按蒼陵堰、賈侯渠,當時咸利賴之。今訪其故址,雖弗可得,固宜與鴻隙坡並傳。至荊河諸堤,遺跡尚存,汝之人見蒙其惠,是又不可不詳誌也。

上蔡縣

李宣塘  ,范家塘  ,祐昇塘  ,時順塘,楊封塘  ,叚讓塘  ,東圩溝  ,何中溝,蔡溝塘  ,澗頭溝  ,裴家溝  ,孫忠溝,黨家溝  ,東西溝  ,宋禮溝  ,紅步溝,賈景俊塘 ,「十字河塘 ,華嚴寺溝」 ,

滑州寨溝 、朱馬河溝 、沙溝  、揀溝 並城東。

杜一溝  、杜二溝  、杜三溝  ,杜四溝,杜五溝  ,朱家湖溝 ,卓家溝 ,並城東南。雞鳴口溝 ,城南。

孤輪溝 城西

劉玉塘  黃三塘  韓家塘  董家塘會梁河塘 小廟塘  羅家湖  溝,柳溝、湖家埠溝 ,李英溝  、柳家湖溝 ,並城西南。

蓮花池溝 、邪溝   、拐溝 並城西。北河口塘  ,李榮塘  ,鯉魚溝 、曹家坡溝、押口溝  、灣溝   、斜溝  、文家溝,王家溝  、爛魚坡溝 ,時家溝 、號圍坡溝,惠家湖溝 、安家坡溝 並城北。

黃中塘  ,喬宗塘  ,蓮花塘  ,耿家塘,杜家溝  ,原五溝  ,張斌溝  ,李祥溝,甯名溝  ,李宣溝  ,張榮溝  ,馬貴溝,段家坡溝 ,並城東北。

謹按:溝以杜名者五,俱在縣城之東,乃東漢光武時邑長杜詩所開也。蔡地西亢而東卑,民苦水潦,自五溝濬成,以分水勢,始無泛溢之患,故至今相傳為杜溝云。《舊志》止載杜一溝,昔賢遺澤未泯,特為增入焉。

新蔡縣

湖莊塘  馬腸塘  ,金丘塘  ,楊家溝,魏家溝  ,練村溝  ,馬腸溝 並城東。楊家塘  ,環頭塘  ,石羊溝  ,陳家溝,官津溝  五黃溝  ,靈丘溝  ,上湖溝,蔡家溝  、安家溝 並城南。

黃莊塘  ,黃家塘  ,鐵丘塘  ,張坡塘,下湖溝  ,湖塘溝  ,三里溝  ,任家溝,黃莊溝  ,閻陳溝  ,平信溝  ,湖城溝,馬里溝  ,尚家溝  ,崔家溝  ,鄭家溝,十字溝  ,「南北古溝 並城西。」

柏家塘  ,孤河塘  ,皂坡塘  。臧家溝,姚家溝  ,「袁家溝。」有二。袁通溝、  張家溝、施家溝、  馬良溝、  趙家溝、  徐家溝

李家溝  、劉家溝  、華莊溝  、棠村溝、朱家溝  、尚家十溝 ,並城北。

西平縣

姬家堰 城東

陳家堰 城東南

流河堰  、郎家堰  、張家堰 並城南,樊家堰 城西。

陳家堰  、聶家堰  、狄家堰 並城西南,趙家堰  、關家堰  、劉家堰 並城東北,《遂平縣》。

響水塘  、溢水堰  ,丘坡堰 並城東郭家塘  、泉水堰。有二。並城東南。

豐陰堰  、鐵池堰  、石寨堰 並城南,楊奉溝  、五里溝  、橫山堰  、石泉、龍泉堰 並城西。

嶴崍山 城西南

宋家塘  胡二堰  ,青龍背堰 、胡堰、盧胡堰 ,並城西北。

毛二港 城北

趙家堰  、樓桶堰  、柳子堰  、泥溝堰並城東北。

確山縣

「四望坡  。」 四家坡  。太陽坡  。唐勝坡,灌坡   。七坡 並城東。

土坡   、紅坡   、暴坡   、豐坡、新坡   ,徐家坡  ,五陵坡  、上狼坡、下狼坡  、高皇坡 ,並城東南。

檾坡   、「天心坡  、水色坡  、臺坡、駱駝堰  、檾堰 並城南,孟家坡  、鄭家坡 ,並城西南。」

黃廟坡  ,安仁坡  、安陸坡 ,並城西。北胡坡   、萬戶坡  ,馬莊坡  ,歸林堰、寒莊堰  、新堰 ,並城北。

齊坡   ,陵坡   ,潁坡   ,隗坡,枯坡   ,沉堰   上。塘   上潁坡,並城東北。

真陽縣

白土塘 城東

高坡 城東南

「南塘   ,遂坡   ,較坡   ,桑坡,界坡   ,撞坡   ,柿坡   ,焦坡,銅坡   ,下坡   ,上坡   ,盤龍塘,南音塘  ,蛟龍塘  ,棗丘塘  ,王義塘,上市塘  ,雙泥塘  ,徐受兒塘 ,並城南古塘 。」 城西南。

陽坡   ,秦坡   ,瓢坡   ,量坡,荻坡   ,「楊旺塘  」 ,「小亮塘  」 ,曾家塘,丘坡   ,栗坡   ,滸坡   ,蘄坡,葛坡   ,「大劉坡 」 ,並《城北》。

侯塘   、虎頭坡 並城東北。

光州

雙橋堰  、「羊皮港  、亞港 並城東,千工堰  、黃龍潭堰 並城東南。」

沙湖堰  、八家湖堰 、朱湖堰  、小湖堰、巡港堰  、鐘潭寺堰 並城南。

青水堰  、馬家湖堰 並城西南。

王家大塘 城西北

龍港   石湖堰  、高家湖堰 並城西北。

閭河堰  澤固堰  、老觀港 並城東北《光山》縣。

清水塘  大家塘  ,花山堰  ,川山堰,桂家堰  ,包家堰  ,板橋堰  ,千工堰,並城東。

金家板塘 ,「上馬石塘 ,辰山橋塘 ,七星塘,島石塘  ,花石塘  ,龍船塘  ,馬家塘,金家塘  ,劉家塘  ,西沖塘  ,石家塘,嶽廟塘  ,宋家堰  ,張家堰  壩上堰,和尚堰  ,紫龍堰 ,並城南。」

天塘   ,三家堰塘 ,孔雀塘  ,僊居塘,陳繼廣塘 ,泊坡畈塘 ,南斗塘  ,高陌堰,泥河堰  ,花山堰  ,通山堰  ,宋家堰,莽羊堰  ,蔡村溝 ,並城西。

李家池塘 、黃坡堰  、梁家堰 並城北。謹按:千工堰自城西遶東數十里,為眾水所會。明嘉靖五年縣令王室築石障水,命居民分守,灌溉近邑田數千畝。後嘉靖十一年縣令黨承賜、嘉靖三十四年縣令沈紹慶,相繼修築。至萬曆十二年,堰漸廢,縣令牛應元力修築之,今復壞矣。蓋此堰雖大利於千百家,然春漲時,堰旁稍有水潦之患,故豪強私決之,洩其水於清水

溝以自為,而千百家之利息矣。民利所關,特為表出,以竢興復云。《固始縣》

《史》:河 東分二支:上一支曰清河。

昔人開石嘴頭名「上閘。」 《史》河南遷,閘廢幾千百年矣。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楊汝楫新開龍潭集,復入清河。其管水有溝頭、壩長,其澆水有按定日期,俱載《圖說》。

上閘  、中閘 俱重修,一名「清河閘」

柳溝橋側閘  ,土壩閘  。「灘湖側閘。」 馬蝗池側閘  ,裴家閘  ,左家閘。

淇河閘  復興閘  、分水亭三岔溝閘以上共閘十,其澆灌東西四十里,南北九十里。塘堰名目,悉載《邑志》。

下一支曰「堪河。」 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楊汝楫新開。

總壩  、徐家埧閘  、邵家底壩閘。

溥惠閘  、均利閘  、「王權填閘  」 、馬家底壩。

以上共閘七,其澆灌東西十里,南北二十里。塘堰名目載《邑志》。

曲河上壩 邑西距城四十里,昔之閘口湮沒無存矣。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楊汝楫於金龍口新開

金龍橋閘  ,姚家閘  ,窯溝閘  ,北長湖閘  ,谷家湖口閘  ,會丘湖閘。

張家閘

以上共閘七,其澆灌東西十五里,南北七十里。塘堰名目載《邑志》。

曲河下壩  ,邑西距城十五里。

劉家閘  ,五顯閘  ,高橋閘  ,黃家閘,李家閘。

以上共閘五,其澆灌南北三十里,東西五十里。塘堰名目載《邑志》。

白露河

《固北廟集》與光州接壤。河經其地,民不知資之,為利亦千百年矣。康熙三十三年,知縣楊汝楫新開興龍閘。

興龍閘  、迴龍閘  。丁家閘。

以上共閘三,其澆灌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里。塘堰名目載《邑志》。

急流澗  《千工堰閘》。

澆灌南北三十里,東西十八里。塘堰名目載《邑志》。

右自清河至羊行河,溝中之溝,洫中之洫,星列鱗次,不睱悉及,祇就大者標為名目,以便觀覽。他如串子堰、五車堰、子安河諸水,所灌各四五百家,因載《邑志》,亦不贅。至集雨坡塘湖港溝堰共一百三十,時久俱廢。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知縣楊汝楫盡行修濬。

息縣

「豎坡  。」 「《大歷》坡  。」 秀坡  。「立坡。」

烏坡  ,崇家塘  ,楊亭塘   ,老鸛塘,朱確塘  ,劉八塘  ,白亭塘  ,墩子堰,上岡堰  ,魯堰   ,三里堰  ,清水港,黃岡港  ,黃漂港  ,連橋港  ,溪港並城東。

潺坡   、澗頭港  、曲呂港  、確坡、清溝 ,並城東北。

龜背塘  、豎斧堰 並城北。

果湖堰  、滂堰 並城西。

商城縣

「安陂  ,大湖陂  ,平陂  ,紫澗湖陂,秔陂   ,樂城陂  ,岑陽陂  ,虎塘,焦湖塘  ,沙湖塘  ,歐家塘  ,余家塘,千工堰  ,曹家堰  ,李家堰  ,路家堰,熊家堰  ,朱家堰  ,艾家堰  ,石嘴堰」 ,信陽州。

土門塘  堅山塘  ,「沈玉塘  ,舒良塘,程清塘  ,清水塘  ,席恕塘  ,孫端堰,張廣堰 ,並在城鄉。」

王家塘  、王崔塘  、「宋家塘  、黃家塘、周家塘  、吳家塘  、胡家塘  、楊家塘、王家塘  、來家塘  、甄家塘  、韓家塘、丘堰   、葛家堰  、高家堰  、密家堰、宋家堰 ,並天目鄉。」

董家塘  、霍家塘  、杜家塘  、雷家堰、楊家堰  、「李家堰  、王家堰  、張家堰並新色鄉。」

萬山塘  黃隆塘  ,「尚劉塘  」 ,「劉浩塘」 ,「王聰塘  」 ,「董翔塘  」 ,「李名塘  」 ,「胡旺塘。」

「夏昇塘  」 「《萬鎰》塘  」 ,「《余子英》塘。」

周本塘  ,張普塘  ,胡清塘  ,姚俊塘,鄒本塘  ,馮廣塘  ,談喜塘  ,歐能塘,曾貴塘  ,董忠塘  ,劉通塘  ,李興塘,曾廣堰  ,長河堰  ,山河堰  ,吳全堰,「崔廣堰。」

並孟鳳鄉

大塘   孟真塘  ,王土塘  ,盧十塘,廖斌塘  ,劉魁塘  ,劉浩塘  ,袁清塘,黃清塘  ,左聰塘  ,金忠塘  ,王鐸塘,孫忠塘  ,陳道塘  ,胡亮塘  ,彭輝塘,「並安仁鄉。」

灌塘   陳家塘  ,張家塘  ,王家塘,甘家塘  ,金家塘  ,劉家塘  ,謝家塘,李家塘  ,方家塘  ,王家塘  ,徐家塘,「胡家塘。」

並安義鄉

羅山縣

飲馬陂  ,轉山陂 ,武昌陂  ,衝陂,西陂   ,豬陂  ,月兒陂  ,甘棠陂,棱角陂  ,廠塘  ,十里塘  ,清水塘,天塘   ,石塘  ,豬塘   ,張湖塘,青草塘  ,官湖塘 ,高陂塘  ,滻塘,蓮花塘  ,千工堰 ,張陂堰  ,馬家堰,欄杆堰  ,棧板堰 ,洪圖堰  ,彭家溝,艾蒿溝  ,戚家溝 ,金李家溝。

汝寧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汝陽縣附郭。

汝寧府城池 ,即漢汝南郡城。元季燬於兵。明洪武六年重建,置汝寧千戶所守之。週圍五里三十步,高一丈八尺,廣如之,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其時惟東、西、南三門:東曰迎春,西曰「見山」 ,南曰「阜安。」 八年,改置汝寧衛,又拓為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增闢北門,各建重樓,設警鋪三十六,又開水門二。永樂二年廢衛復為所。成化二十年,城圮,崇莊王奏請於朝,爰命都御史趙文博,檄知府羅元吉,增築高厚,繞以子牆,撤舊樓而大之,顏其四門:東曰「東作」 ,南曰「汝南」 ,西曰「西成」 ,北曰「拱北。」 增角樓四,益警鋪四十有八。正德九年,流寇薄城,知府畢昭請於巡撫鄧璋,甃以磚石,增高五尺,因舊隍浚深二丈,闊五丈。隆慶三年,知府史桂芳重修之。崇禎七年,流寇犯汝,知府黃元功、知縣姚士恆置炮臺木樓併守禦之具。復義倡士民浚舊隍,深四丈,闊十丈,開南堤石門,引汝入濠。濠外繞植官柳,屹然有金湯之固。崇禎十五年,流寇破城,焚西成樓,毀東南北三門及垣堞警鋪,同知韓煋稍為修繕。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府金鎮申詳「院、司」、道各衙門同。

通判鄭《𤐣新》、推官張鼎彝及所屬州縣各捐俸金,重建四門城樓各一座、敵樓各一座。

外州縣

上蔡縣城池 ,即周初「蔡國舊址,週圍二十五里。西漢置縣,就東北隅復補築一土城。明正統間,知縣王雄重建,週圍六里二百步,高二丈,廣八尺,池深五尺,闊一丈。」 嘉靖二年,知縣傅鳳翔始甃磚石,拓為九里十三步,增高五尺,建四門樓及角樓、敵臺、警鋪,浚深濠塹。後知縣紀經綸、劉伯生相繼增築北甕城,主簿馮礦築東甕城。崇禎十五年,流寇陷城,焚燬殆半。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管起鳳重修。

新蔡縣城池 ,「古呂國城」 ,即春秋蔡平侯遷國時所建。明洪武初修築,週圍三里二百七十五步,高八尺,廣三尺,覆以陶瓦。正德壬申,兩為流寇所陷。正德丙子,知縣劉漢始甃以磚,高一丈五尺,廣半之,池深七尺,闊一丈。工未竣,知縣張來儀繼修之,建四門樓及四角樓。嘉靖丙戌,縣丞鍾孔錫重修。城下舊隍,歲久湮淤。嘉靖丙寅知縣潘允迪、萬曆丙子知縣曾繼先相繼疏浚。

皇清知縣譚弘憲復浚深之,又修角樓二,「警鋪二十。」

有五

西平縣城池 ,即古柏子國城。明景泰四「年,知縣陳璉增築,週圍五里六十步,高一丈二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一丈五尺。正德八年,知縣江珙始甃以磚,建四門樓。」

遂平縣城池 ,即古「房子國城。」 明正統十二年,知縣王連增築。成化十一「年,知縣王嵎復拓大之。週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廣八尺,池深七尺,闊倍之。正德八年,知縣王伯爵懲流寇之變,始甃以磚石。」 嘉靖元年,知縣賈璘始建四樓。嘉靖三十四年,知縣劉良寀重修之。天啟元年,知縣

胡來進改建東門。崇禎六年,知縣張引禎以流寇充斥,浚濠引水,較昔益加深闊。明季寇陷城,焚燬殆半。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劉駿聲重修。順治十六年,知縣

張鼎《新葺北門敵樓》。

確山縣城池 ,即《春秋》道國地。明成化丙午,知縣丁璉增築。周圍六里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二尺,廣八尺,池深一丈,闊二丈五尺。正德七年,流寇破城。八年,知縣吳照甃以磚石。十二年,知縣宋良臣重修,建三門樓。正德末,知縣李順孫重修門樓。嘉靖間,知縣梁翰建東北角樓一,增警鋪六。

真陽縣城池 ,即漢慎陽城,洪武初廢。正德元年置縣。六年,知縣郭仲臣始築土城,周圍八百丈,高二丈五尺,廣半之,池深一丈,闊二丈。正德八年,流寇陷城,知縣張璽甃以磚石,建四門樓,又增置角樓及警鋪。明季,同知劉附鳳署縣篆,浚池深一丈,闊三丈,城久頹圯。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遲焞重修築之。十五年,霖雨壞。

城二百餘丈。十六年,知縣劉必壽重修。

「光州城池 ,即漢弋陽城。宋慶元初,知州梁季泌創建。週圍九里十三步,高一丈,池深七尺,門四,中貫小黃河。城分南北,皆為土城。明正德六年,流寇陷城。七年,知州李鏜重修兩城,甃以磚石,闢北城五門。南城六門,上各建樓。沿城為警鋪,環十四里許。北城週圍一千零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四丈。」 南城週圍八百五十四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萬曆壬子,知州陳錫爵南闢拱辰門。明季知州李時芳、姜銓「相繼修築,復於城外增置女牆。」

皇清順治六年,知州徐化成重修。十六年,知州莊泰

弘重修

光山縣城池 ,即春秋弦國地。明洪武初,築土為城,週圍六里,高一丈五尺,廣一丈,池深一丈四尺,闊二丈。正統十四年,知縣郭寧修四門,建樓其上。正德十二年,水災城圯,知縣李昌始甃以石,拓為七里,高二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明季流寇陷城,門樓盡燬。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管聲駿重建樓三間。

固始縣城池 ,創於漢代高帝時。周圍六里,闢三門。明景泰間,知縣馬良重建,周圍仍六里,高一丈六尺,廣一丈,池深一丈,闊如之。天順、正德、嘉靖間,知縣任義、薛良、盧瓊、張「悌相繼修築。崇禎十一年,知縣王昌引浚西關舊濠,深四丈,闊五丈,又修建城樓、敵臺。」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包鞅重修。康熙二十九年知

縣楊汝楫新建南、北、東城樓。

「息縣城池 ,即古息國城。元泰定十九年增築。明洪武六年,知縣潘顯章重建,周圍五里,高一丈二尺,廣八尺,池深九尺,闊二丈五尺。弘治五年,知縣康恭增置角樓四,警鋪一十有七。正德七年,知縣喬彪始甃以磚石。」 嘉靖三十六年,知縣滕霽增修敵臺一十有二。隆慶五年,知縣趙如崑復浚內外兩濠。萬曆六年,知縣王用賓重修。十五年,知縣劉庭蕙復修之。崇禎六年,知縣劉純慶增高三尺。

皇清順治七年,巡道陳聯璧、知縣劉養明重修。十五

年知縣邵光引重修

商城縣城池 ,自宋至道三年省入固始,規制湮廢無考。明成化十一年,復置,知縣張俊重建。周圍六里,高一丈三尺,廣一丈,池深八尺,闊二丈五尺。正德辛未,知縣李允恭重修,甃以磚石。崇禎十四年,知縣馮祖望重修。

信陽州城池 ,即古申國地。明洪武元年重建,設「信陽衛守之。十三年,千戶張用拓為九里三十步,高二丈,廣半之,池深一丈三尺,闊六丈五尺,門樓五,警鋪四十有三。成化十四年,守備李槿於各門外增護垣弔橋。」 正德八年,兵備僉事甯河始甃以磚石,僉事閻欽繼之。萬曆二年,副使王任、知州朱家法闢小南門以便樵汲。崇禎十四年,流寇陷城,拆毀垣堞,高不及肩。汝陽主簿吳士紳署州篆,不數月,修築如故。

皇清順治十五年,副使管起鳳、知州高天爵始建四

門樓十六年,知州王廷伊重修。

羅山縣城池 即漢鄳縣城,久廢。明景泰元年,知縣劉恆始建,內外悉甃以磚。週圍五里二百四十步,高二丈五尺,廣九尺,池深一丈,闊三丈,四門各建以樓。天啟元年大水,城盡圮,知縣許讓重修。崇禎七年,流寇倡亂,知縣周運泰增高城堞,環城置敵樓三十餘所,浚池深闊倍昔。歲久城圮,池湮。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薛耳重修。十五年霖雨半載,城

垣傾圯殆盡。分巡道張瑞徵、知府金鎮、通判鄭《𤐣新》、推官張鼎彝各捐俸金。知縣李賡明復捐俸設法修築,增建「重門方臺。」 不逾一月,工遂告竣。

汝陽縣城池 ,康熙二十年,東北雨圮四十丈,知縣丘天英重修。

上蔡縣城池 ,康熙二十九年,知縣楊廷望重修。

確山縣城池 ,康熙二十六年雨圮二十三丈,知縣張登第修築。

新蔡縣城池 ,知縣呂民服重修。

遂平縣城池 ,康熙二十七年,知縣陳嘉采重修。

息縣城池 ,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陸經遠重修,四門,建樓。

汝寧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汝陽縣附郭。

金梁橋 在汝陽縣治西,傍有王粲井。蓋郡城有水門二,一在南門之東,一在北門之東,皆穴城為之,以洩城中積水於汝河者。城中萬渠曲湊,匯為大溝,經流街巷,各有便橋,名「金梁」 者凡三,餘不能悉紀。

濟民橋 在府城東門外,跨汝河之上。舊為木橋。明成化十九年,知府錢鉞始易以石。隆慶三年圮,知府陳庭芝重建。崇禎六年,知府黃元功修。兵亂,復圮。順治八年,同知高翼辰重修。弘濟橋 在府城北門外,跨汝河之上。舊對城西北角樓,以木為之。夏水泛漲輒漂去,民每病涉。明弘治十八年,知縣雷宗始創為石橋。嘉靖間,知府黃似華重修,又名《博愛橋》。

三里橋 在府城東,跨荊河。

穆家橋 在府城東七里,跨穆家河。

射橋 在府城東六十里。

五座橋 :在府城東九十里。

桃臺橋 :在府城東六十里。

胡家橋 在府城東十五里。

治平橋 在府城東八十里楊埠鎮。舊有板橋,橫跨洪河。明嘉靖十六年,崇王禮官張宗道始易以石。明末寇燬橋梁,經二十餘載,傾圯益甚,行旅咨嗟。順治十七年,知府金鎮捐俸重修,名曰「治平。」 有碑記。

函頭橋 在府城東八十里。

荊河橋 在府城東北五里。

洪河橋 :在府城東北十里,跨洪橋。

方梁橋 :在府治東南十八里。

八里橋 :在府治東南八里。

運糧橋 「在府治東南二十五里。水通天津鋪。」 溱濟橋 ,在府城南二十里。元至正六年,同知哈兒八合建。明萬曆三十年,崇王重修。

仙行橋 在府城南三里。明成化十七年,知府錢鉞建。

半截橋 在府城南十五里。

三橋 在府城南三十里。同跨一河,為橋三座。「雙橋 」 在府城西一里。

河莊橋 在府城西三十里。

白馬橋 在府城西南十五里。唐李愬擒吳元濟,乘白馬過此,故名。

雙石羊橋 在府城西南十里。明正德十五年,張還建。

煙亭橋 在府城西煙亭陂。舊為磚橋。鄉民劉鑾重建,易之以石。今名「廣濟橋。」

李秀橋 在府城西十二里,跨練江河。

大橋 在府城西門外,跨練江支流。

高橋 :在府城西十五里。

遇仙橋 在府城西十里。

乾石橋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

斷濟橋 在府城西十二里。

石羊橋 在府城北門外,跨荊河,上有古石羊馬。常河橋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

上蔡縣

忠烈橋 在縣南門外。知縣霍恩死節于此,故名。

雞鳴橋 在縣西雞鳴口。

朱里橋 在縣西十二里。

百尺橋 在縣西北百尺保。

洪橋 在縣東北,有東西二橋,皆跨洪河。黃力橋 在縣東北,跨黃力河。

鳳凰橋 在縣北門外,邑人王永年建。

蔡家埠口橋 在縣西南十二里,即子路問津處。

東作橋 、「南薰橋 」 、「西成橋 」 、「北拱橋 」 在縣四門外。俱知縣劉伯生建。

確山縣

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

利涉橋 在縣北三里,明崇王建。

駱駝橋 在縣北十里

上塘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

義丘橋 在縣北四十里,跨黃酉河。

楊村橋 在縣西北十里。

竹溝橋 在縣西六十里竹溝鎮。

獅子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孔家橋 在縣西一里,跨孔家河。

陶莊橋 在縣東三十里。

毛城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豹溪橋 在縣西北

韓莊橋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新蔡縣

惠民橋 、「湖莊橋 」 、沈岡橋 ,並在縣東。「來儀橋 」 、白龍橋 ,並在縣南。

磚橋 、「戚橋 」 、李莊橋 並在縣西。

賈家橋 、三里港橋 並在縣北。

西平縣

狀元橋 在縣東北。明萬曆二十四年,知縣李孟春建。

四城門橋 舊為木橋。明萬曆二十三年,知縣李孟春改建石橋,往來稱便。

迎恩橋 在縣北門外,跨汝河,舊為木橋。明萬曆元年,光州通判龔良相署縣事,改建石橋。知縣李孟春重修。

柏亭橋 在縣西門外。舊為木橋。明萬曆十一年,知縣張啟改建石橋。

重渠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跨留堰河。元大德間,知縣李丕作建。明正德間,鄉民張幹易以石而高大之。

大石橋 在縣西六十里。

楊家橋 在縣西六十五里。舊為木橋。明萬曆六年,鄉民樊廷弼改建石橋。

泥河石橋 在縣北八里許。

遂平縣

沙河橋 在縣南門外,跨沙河,舊為板橋。明萬曆間,義官祝有本易石重建。

大石洋橋 在縣北五里,跨石洋河。明嘉靖五年,知縣詹文慶建。

小石洋橋 在縣北四里。

橫山橋 在縣西三十里,知縣劉良寀建。張郭橋 在縣西十五里。舊為木橋,知縣徐世隆始甃以石。

太平橋 ,在嵖岈山東北。葛河橋 ,在縣西二十里。

王家橋 在縣西北七十里。

昇仙橋 在縣東北,馬丹陽飛昇處。

真陽縣

南三里橋 在縣南

北三里橋 在縣北

西巖店石橋 在縣東七十里。

龍王港石橋 在縣東七十里。

杭陂港橋 在縣東六十里。

板橋 在縣南三十里。今易以石。

閭河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義濟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永濟橋 在縣北二十三里。明正德四年,知縣郭仲辰建。

光州

鎮淮橋 在州治前。元監郡王家奴建,久廢。跨潢橋 。明天順七年,知州彭述以舟為浮橋,數歲輒易。成化十九年,知府錢鉞重修。今廢,舊址尚存。

鎮潢橋 在南北兩城之中。明萬曆辛亥以前,皆從跨潢橋舊址。北舟橫渡,水漲則棹舟溯流以濟,每多覆溺。郡丞越應賓署州事,經始建橋,知州陳錫爵繼之。及州判陳伯龍採石鳩工,為長橋九空,民不病涉。歲久,橋圮其半。順治十七年,知州莊泰弘請於本府知府金鎮,檄同屬邑重修。

謝靈橋 在州城西二里。元至順間,知州王彥和建。明景泰三年,知州余濬重修。即宋知州王霆與金人戰處。

亞港橋 在州東北二十里。

高橋 在州東二里許。明嘉靖間,散官鄭節重。

光山縣

白沙關 ,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

土門關 ,在縣南九十里。

墨斗關 ,在縣西南一百里。

木陵關 修善關 黃土嶺關 俱縣南一百二十里。

大通橋 在縣東二十里,邑紳陳明經重修。「大石橋 」 在縣南關,即「遇仙橋。」 劉淯謁明高皇處。

小石橋 在縣南二里

草石橋 在縣東二十里。

楊旛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邑衿胡向化重修。辰山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龍山橋 在縣南十五里。

文殊寺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水磨頭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盧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

寨河橋 在縣東北。舊有浮橋,每多溺者。知縣陳于廷建橋上游,往來稱便。

固始縣

鳴鳳橋 、登龍橋 、金墉橋 、玉帶橋 在縣四門外。明嘉靖二十年,俱知縣張梯創建。裴橋 在縣東二十里。

楊官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張果老橋 在縣東四十里。

泉河橋 在縣東四十里。

小河橋 在縣西四十里。

春河橋 在縣西七十五里。

浮橋 橫跨史河渡口。明嘉靖間,知縣張梯造舟二十,編為橋。今廢。

息縣

金銀橋 在縣東門外,即「張畫橋。」

十里橋 在縣東,跨谷河。

柳家橋 在縣西十一里。

清水港橋 在縣西南二里。義官劉顯建,貢生黃鄑、鄉民彭宥重修。

白石橋 在縣東五十里。

王萬橋 在縣東三十里。

迴水橋 在縣東北白亭里,跨閭河。

唐莊橋 在縣東北,跨閭河。喻召文修。

茶石橋 在縣東北褒信里,跨閭河。

商城縣

定城關 ,在縣南九十里。

五水關 在縣西南六十里。五溪分流,故名。長嶺關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嶺亙百里,故名。松子關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界連羅田,山多喬松,故名。

同羅關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界連羅田,關與羅同,故名。

栗子關 ,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界連羅田,山多栗,故名。

八里岡橋 在縣南三里。

衛母橋 在縣北六十里。順治四年,知縣衛貞元捐貲建立,以祝母壽,人因呼為「衛母橋。」 楊公橋 在縣西三十里。明邑人楊維鉞捐貲三百餘金,搆石成梁。子都御史楊所修,勒碑紀事。

三里橋 在縣北三里

七里岡橋 在縣北七里。

湯坑橋 在縣西三十里。

和豐橋 在縣北二十里。

塔埠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上石橋 在縣北四十里。

春溪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信陽州

平靖關 在州東南九十里,有大小石門,鑿山通道,最稱險要。一名冥阨。《淮南子》曰:「天下九塞,冥阨其一。」 又名恨這關。

武勝關 在州東南七十里。即古武陽直轅之道。

長臺關 在州北五十里。

大埠關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舊設巡檢司。平昌關 ,在州西六十里。漢為平氏縣,南齊為平昌縣,遺跡尚存。俗呼為「平常」 者,非。

黃土關 在州西南六十里。東接三關,首尾相顧之地。

花石橋 在州東三十里。

十八里橋 在州東中山鄉。

青石橋 在州南三十里。

龍井石橋 在州東六十里。明萬曆三十一年

兵巡汝南道黃煒捐金建。

五里橋 在州南五里

紅羅橋 在州南十里,跨三灣河。

雙溪橋 在州北二十里。

明港橋 在州北九十里。

洋河橋 在州東北。明萬曆三十一年,兵巡汝南道黃煒捐金修。

羅山縣

九里關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即古之黃峴。按《春秋》定公四年,蔡侯與吳子唐侯伐楚,還塞大隧,直轅冥阨。所謂「大隧」 ,即黃峴也。設巡檢司。大勝關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明太祖常駐蹕於此,有御製詩,見《藝文》。

大通橋 在縣南門外。舊為柴橋。明景泰元年,知縣劉恆築石為基,布以木板,後水漲,橋壞。弘治十三年,知縣楊鉞重修,名「大通橋。」 尋復壞。嘉靖四十年,知縣陳思武重修,視舊高大完固。明太祖微時,元夕過此,賦詩。

攀龍橋 在縣西北,舊名「太平橋。」

馬寨河橋 在縣西五里。

彭家橋 在縣西二十里。

徐家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女兒橋 在縣南八十里。

定遠橋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欄杆橋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子路河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梅花橋 在縣南一百里。橋石方廣數丈,有白石理數十條,形如梅幹,故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