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3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三十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三十七卷目錄

 雅州部彙考一

  雅州建置沿革考

  雅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雅州星野考

  雅州山川考水利附

  雅州城池考

  雅州關梁考

  雅州公署考

  雅州學校考

  雅州戶口考

  雅州田賦考

職方典第六百三十七卷

雅州部彙考一[编辑]

雅州建置沿革考       總志[编辑]

本州

《禹貢》梁州之域。商為氐羌地。周屬雍州。秦徙楚莊王之族以實之,立嚴道縣,屬蜀郡。漢因之。晉屬漢嘉郡,李雄時廢。宋、齊、梁無郡縣,惟推土豪一人為保主,仍羈縻於益州。西魏招聚民彝,置蒙山郡,領縣二。隋廢郡立雅州。大業初,改為臨邛郡,治嚴道縣。唐復為雅州,領縣十六,尋改蘆山郡。乾元初,復為雅州,屬劍南道。五代孟知祥置永平軍。宋仍為雅州,屬成都路。元至元中,改屬嘉定路。後改州為碉門、黎雅、魚通、長河西、寧遠等處安撫司,尋改吐蕃宣慰使。明仍為雅州,領縣三,編戶四里。

皇清因之,編戶四里。

名山縣

漢蜀郡嚴道、青衣二縣地。東漢為漢嘉縣。晉因之。魏置蒙山縣,屬蒙山郡。隋改名山,屬雅州,後屬臨邛。唐屬雅州。明洪武四年,省嚴道入州。十年,又省名山入州。後復置編戶三里。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隸《雅州》。

榮經縣

秦嚴道縣地。漢屬蜀郡。晉屬漢郡。唐析置榮經縣,屬雅州。乾符初,以縣置金湯軍,後廢。宋復為縣。元省入嚴道,設巡檢。明復置縣,編戶二里,隸雅州。

皇清因之,編戶二里。

蘆山縣

秦嚴道縣地。漢屬蜀郡。隋置蘆山縣,屬臨邛。宋屬雅州。元省入嚴道。明復置,編戶三里,隸雅州。

皇清因之,編戶三里。

雅州疆域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雅州疆域圖

雅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峽江縣界八十里

西至六番招討司界五十里。

南至峨眉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蒲江縣界一百一十里。

自州治至省城四百里。至

京師一萬一千二百里

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八十里。

名山縣

距本州四十里。八至未載。

榮經縣

東至雅州界

西至黎州安撫司界

南至洪雅縣界

北至天全六番招討司界。

東北至天全六番招討司界。

西北至黎州安撫司界

自縣治東北至本州一百二十里,至省城五百二十里,至

京師一萬一千三百二十里。

蘆山縣

距本州一百里。八至未載。

形勝附[编辑]

本州

《雅安志序》:「北接沉黎,控帶彝落。」

《邛編關記》,「左據蔡山,右依蒙頂。」

《道路序》:「西通碉門,東出蒲江。」

《新遷衙城序》「西蜀襟帶,南詔咽喉。」

羌水環於前,濆江遶於後。

名山縣

蒙山峰奇青衣水秀

榮經縣

二關山盤繞於周圍,榮、經水合流於東北,邛崍指其東,相嶺扼其西,瓦屋阻其南,遊龍界其北,經水逶迤而襟其南,滎水潺湲而帶其北,詔赦雞冠枕其頭顱,玉鳳小坪引其肘腋,馬耳列秀於左,長腰擁翠於右。形若環椅,勢若聯屏,誠西蜀要衝之邑也。

蘆山縣

始陽東峙大渡北流

雅州星野考         總志[编辑]

州總

《井鬼》之次,入參一度。

雅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雅安山 在治西,山由黎州來,因州名山,一名月心山。按《總志》是月星山。

蔡山 在治東五里。武侯於此夢見周公,因立文憲王廟,又名周公山,陳氏塋墓在焉。按《明一統志》李燾詩:「巖巒最高頂,雲氣時蔚薈。彷彿群仙宅,宮闕輝珠貝。」

嚴道山 :在治南五里,一名鹿角山。

懸空山 在治南二十里,上有二石,奇峭可愛。按《明一統志》:「層巒聳翠。」

金雞山 :在治北二十里。相傳有金雞於此鳴,因名。

翠屏山 在治西二十里,環列如屏。按《明一統志》:「山色擁翠。」

鳳凰山 在治北三十里,峰巒起伏如鳳。登遼山 ,宋淳化三年五月,名山大風雨,登遼山圮,壅江水,逆流入民田,壞禾稼。不知「登遼」 今為何山。

牛寨山 忽震裂,人驚駭欲死,見一石龍在中貼崖上不能去。今對崖山有鱗甲印跡,曾聞是山一禪僧即哨聚為盜,至萬人,竟不能擒。後隱身他郡,人多有見之者。

多功峽 ,在治南五十里。《禹貢註》云:「禹治水於此,用功為多也。」

萬勝岡 在治南二里,又名龍山。上有真武觀。新都狀元楊慎過此,題云:「天設地生,勝似蓬壺仙境;龍蟠虎踞,巍然宇宙奇觀。」

王泉古洞 在治東,「王泉著述處。」

觀音洞 :在治南五里,洞潛通羌水,下有靈物。天旱,人以腥穢投之則雨。

平羌江 在治北。舊傳羌番入寇,武侯於此平之,因名。李白詩:「影入平羌江水流。」

青衣江 源出蘆山,東南流至嘉定州入大江。長濆江 ,在治東南二里,名為邛水,其源自邛崍山濆湧流出,因名。

周公水 ,在治東四里。發源自瓦屋,經周公山下,故名之。

沬水 ,在治西五十里。發源蘆山,合羌江,流出岷山下。

羅帶水 《輿地紀勝》云:「自蘆山河之西來。」 白馬泉 ,在治北十里。

丙穴 有魚,赤色,味美不常見。《雅治八景》詩有「丙穴佳魚通地脈」 句。

「甘露井 」 在蒙山頂。

蘇公井 蘇洵攜二子謁雷簡夫,時廳右泉出,味甘美,因名。

白馬泉 在治北一百一十里。俗傳,昔有白龍化馬出,遊人逐之入泉,後取泉水禱雨,多驗。湧泉 在治東五里。

龍洞溪 :在治東十里。洞內有龍爪、鱗角形跡,人喧則雨,禱雨亦驗。

名山縣

蒙山 在治西五里。山有五峰,前峰最高曰上清峰,產甘露茶,常有瑞雲及瑞相影。見《禹貢》:「蔡蒙旅平」 ,即此山與州東蔡山也。

蓮花山 :在治北十五里。山有五峰,聳列如蓮花。

百丈山 :在治東六十里。上有圓穴百丈深,因以名山。

榮經縣

瓦屋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辟支佛道場也。山峻險,頂半上多風雨雲露,夏雨則劇寒,如冬八月即雪,梵剎皆以木皮為蓋。山有獅子坪、小天池、中天池、大天池、放光坡、菩薩溪、雷洞坪、頂心坡、羅漢閣、深坑、缽盂山、鳳凰坡、莎蘿三坪、海會亭。頂有金剛石、羅漢石、鴛鴦池、龍蹲石、虎踞巖、獅子巖、象耳巖,入夏,四方登陟者接踵。邛崍山 ,在縣東四十里,即九折坂,俗云獐懶坡,蓋謂獐經此亦懶行。下跨溪有忠孝橋,自橋而上約有十里,即王陽畏道、王尊叱馭處。山劇寒,產竹高節中,實堪為杖。《方輿勝覽》云:「山有邛莋來,故名邛崍。」 又云:「此即邛人、莋人界也。」 《漢書》「崍不從山,從邑為郲。」 今傳故志。

馬耳山 ,在縣東八十里,連瓦屋,四時雲飛,稍陰即雨。上有馬明王道場。馬明王即道家五顯,釋家伽藍,道家馬靈官之神也。原出此山,故名馬耳。

玉鳳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勢若鳳飛。有土主莊惠侯祠居其下,而侯即尹伯奇也。

孟山 在縣東二十里,俗名「孟坡」 ,諸葛武侯擒孟獲處。

銅山 ,在縣東三十里。俗云鄧通餓死,故名。後更名寶子山。《漢書》以為鄧山,《括地志》即漢文帝賜鄧通得鑄錢之所,及考蜀銅山,犍為、邛州亦有之,《志》皆稱為漢文帝賜鄧通得鑄錢處。《史記》專指嚴道,則此處為是。其在犍為者,通南安南屬犍為也。

曬經山 ,在縣北二十里。相傳唐僧三藏自西域取佛經於此曬之,未確。

自由山 ,在縣西二十里。山亙黎州,上出群山之表。

中峻山 ,在縣西五里,俗名「豆子山」 ,即縣來龍。峰巒特達。

遊龍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傍《榮經》水,臨碉門峽口之西。

樓臺山 俗呼「樓子崖」 ,在縣東南五十里,壁立頂平。

長墳山 即長腰山,在縣西南五里。

大關山 :在縣西八十里。勢極險隘,當西南夷要路。

小關山 ,西連大關,山險次之。山橫亙南北,頂鑿小關口,東西行者由此。

尖山 在縣西二里,一峰秀異。

石狗山 在縣西六十里。按《明一統志》以頂石形似之,故名。

雞冠山 :在縣西北十里。

五里山 在縣東三里

小坪山 去縣治西南半里,在中峻山下。大相嶺 在縣西一百里,古以為邛崍山,又為邛崍關。由箐口驛入深谷,約二十里,漸上,約四十里至頂,有漢丞相諸葛公祠。蓋公征南中經此山,聯亙接西南「瓦屋山,道險,依崖瞰壑,人馬不並行。冬積雪,入夏陰雨,高峰有風即雨,或雪,人語輒雨雹。自頂西南下,約三十里,其麓」 為「黎州」 ,迤西有「小相嶺」 ,

走馬坪 ,即詔赦坪,在縣北二里,即縣治所枕。

山也

打羅坪 ,在縣南二里。即縣治朝山也。

古城坪 ,在縣西二里諸葛古城。

大坪 在縣西二十里

茅坪 在縣西南五里長腰山下。

雞止崖 在縣西三十里。本名棲止,大關山之險至此方平,擔負者於此棲止。《寰宇記》為「雞心山。」 蓋「雞」 以聲訛,心以字訛也。

觀音崖 在縣西南二十里,地名「熟溪。」

龍洞崖 在縣北二里,傍水有龍跡。

飛來石 ,在山門寺殿前。高近二丈,周五丈,形若花朵,色青碧如鴿羽,號「太湖石。」 縣令許長源愛其瑰特,雨餘翠碧鮮潤,謂宛如天竺、羅浮飛來之異,因名。在新池中,無根。

雲峰石 在雲峰殿前。高丈餘,周四丈,奇峭若峰。亦云「太湖石」 ,石有根。

雷洞 :在瓦屋羅漢閣下,陡崖深不可測。春夏雷電聲在山下,風雨隨至。

魚泉洞 ,在縣西南百餘里白石河南北巖石罅中,對崖各一泉,長闊各丈餘,水漲輒有木葉魚流出,隨水而來,不計其數,居民常獲焉。八百洞 ,在縣東南三十里。

榮經水 在縣郭。北曰榮水,南曰經水。榮一出相公嶺,一出番境。經,一出瓦屋山,一出改丁河,一出汶川水。二水至縣東白起廟下合流,會碉門蘆山水,注出平羌江。舊《志》:縣白河川水,自蠻界羅喦岸西來,逗蒙山,豈和夷底績之和與?汶川水 ,在縣南二十里,俗名煙溪,源出邛崍馬耳,合菩薩溪入經水川。三水宛轉繞城,故名紫眼河 。源自西番境,經紫眼地夾相岸中流東南至大坪堡,與榮水合。

改丁河 在縣東南六十里。西自白石河,東自黑石河,合流達菩薩汶川,與《經》水合。古有改丁鄉,故名。

板橋河 在縣西北十里。邑人曾為板橋,今變水道,即「榮水」 也。

青竹溪 在縣西五里。自長腰山東流繞縣後,與榮水合。宋慶元初,邑人孫伯何隱居種竹於此,遂名。

祭風溪 在縣北三十里。源自龍遊山,流六十里,合榮經水。溪口有洞,時有風出。邑人每歲孟春祭此,以祈風和歲稔。

高橋溪 ,在縣北四十里,崖高數丈,源自邛崍,有二水中分,至此始合,而注《榮經水》。

菩薩溪 在縣南六十里。源出瓦屋,即改丁河合流入經水者,傍有普賢石像,故名。

雙溪 在縣東十五里

打虎溪 :在縣西三里。

濟人溪 :去縣治一里。

硃沙溪 在縣南二十里。

九龍溪 在縣東二十里。此處有鑿堰溝、打羅坪山地。

龍池 ,在飛來石側。有泉漾為水,池無盈涸。有龍君石像祠其上,傳為神物之宅。歲旱,汲泉水至野,祈禱得雨。

牛頭漩 在縣東三里

鹽溪溝 在縣東北十五里。

大溝 在縣北十里

深溝 ,在縣東北十五里。

觀音泉 :在太湖石側。

蘆山縣

百步山 在治北四十里,路多險阻,難行。始陽山 在治東十里,俗呼為「羅城山。」 西魏置始陽於此山,因名。

蘆山 在治東九里,隋以名縣。

崖缽山 在治西一百里。其山上下雲漢,莫測其高崖上有石缽,因名。

龍頭山 :在治東十里。夭矯如龍。

靈山 在治西北五里。《漢書》云通靈山,又云鏤靈山。山崇竦而林深阻,為通番要區。

龍門河 在治東北五十里。其水一自邛州九子山界西流,一自徼水外經冷砧河南流,會於金雞峽口,過魚喜河,入八步關清源河,至雅州入平羌江。

聖水 在治東十里,連筒引之,行一里許,伏流二三里,復湧出,分為五,因以「聖」 名。

老君溪 :在治南六十里。相傳老聃經此,今溪傍崖上老君像尚存。

湧泉 按《明一統志》:「在蘆山縣東北五里,泉水湧出,為居民灌溉之利。」

大渡水 ,按《明一統志》「在蘆山縣北四十里。」 邛

縣蘆山,往來必渡此水,故名大渡,東南流入南安縣界。按《圖書編》,大渡河自土番界經雅州諸部落,至黎州東界,流入通望界,於黎州為南邊要害之地。唐時,大渡之戍不守,則黎、雅、邛、嘉、成都皆擾。建隆三年,王全斌平蜀,以圖來上,議者欲因兵威復越巂,藝祖皇帝以玉斧畫此河曰:「外此吾不有也。」 於是為黎之極邊。曩時河道平廣,可通漕船。自玉斧畫河之後,河之中流忽陷下五六十尺,河流至此,澎湃如瀑,從空如落,沖撞號怒,波濤洶湧,船筏不通,名曰「噎口。」 殆天設險以限中外。

水利附[编辑]

榮經縣

五里壩   。熱麻壩   。南門壩。

小溪壩   、冷竹壩   、茅坪壩。

「上煙壩   」 、「下煙壩   。」 「小峽壩。」

豆子山壩  灘村壩   ,「《下改丁壩》,《中改丁壩  》」 ,《上改丁壩  》。鹿角壩。

黑麻壩   。青竹壩   。大坪壩。

梅子壩   、花潭壩   、大蓬壩。

米溪壩   、苦蒿壩   、富林壩。

「小東溪壩  」 、「山後壩   」 、「漆山壩。」

小河壩   、官屯壩   。硃砂壩。

羊圈壩   、大屯壩   、道底壩。

前浪壩   、後浪壩   、羅村壩。

安東壩 舊名「笆房。」

鹿角壩 在縣西五里

按:近縣如大屯、南門、官屯、道底、鹿角等,猶得以「壩」 名,其餘皆岡。今紀為「壩」 者,取其名以便應差耳。

鹿角壩堰  ,虎溪堰   ,青竹溪堰,打羅坪堰  ,道底堰   ,石家堰。

南門堰   、大屯堰   、官屯堰。

九龍堰   。黑麻堰   。花灘堰。

太湖堰   、米溪堰   、古城堰。

五里堰

《茅坪堰塘 》知縣徐瀾作。

蘆山縣

石坡堰 在縣東三里。源出始陽山,用木槽接水溉田。

雅州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雅州城池 石城,明洪武初,千戶余子楨修築,週五里,門四:曰「明德,曰鎮戍」 ,曰「威恩」 ,曰「迎恩。」 外環以壕。

屬縣

名山縣城池 土城,明正德年修築,門二,外環以壕。

榮、經縣城池 ,初惟土垣。成化二十二年,知縣陳經修築石城,週三里有奇,高一丈,厚八尺,覆之以瓦。東西、南三門,臨江岸築石臺,上建樓櫓。別於西、北隅開小門,以便樵汲,名「小北門。」 外為壕塹石甃圩岸,東迎恩樓,西雄邊樓。門四:「東榮江,南開善,西相嶺,北拱極。」 按刱城以來百餘年矣。築造之初,磚石未充,僅飾牆垣之面,內皆以土為障。且傾圮補葺之具,從來竟屬民間,遂至屢圮屢修。小民苟且圖一夕之計,以粉飾上人,而築城無寧日矣。萬曆四十年,知縣鄒泰申請去瓦,用垛口四門,易名「迎恩,控夷,薰和拱極」 ,頗改觀一時,而垂久之模未也。自是垛傾仍蔽以瓦。

大坪堡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通長河西,魚通番界。先是,夷猓時出侵掠。成化十三年,知縣倪徹奏請大渡河千戶所管軍八十名城守。雞址堡 ,即雞址巖,大渡軍守之,今汰。

黃泥堡 在縣西五十里。成化十九年置,取大坪堡旗軍守之。

碉門寨 ,即和州鎮、雅州通番之路有三,曰靈關、碉門、始陽,惟碉門最為要害。兩山壁立,一水中貫,設禁門以限中外。

蘆山縣城池 土城,漢姜維築,週二里。明成化中,典史汪浩拓之,方五里,外環以壕。

雅州關梁考         州志[编辑]

本州

金雞關 在治東北二十里。按《明一統志》:一名山雞棟關,在金雞山上。

金沙關 按《明一統志》在州東北二十里。繩橋 ,以繩架棧。下瞰夾江按《明一統志》在嚴道縣多功路,舊名高橋,亦險要之處也。

宋村渡 在州南

麒麟渡 按《明一統志》在周公山下。舊傳「有麒麟常遊於此。」

名山縣

「百丈橋 」 近百丈驛。

青衣橋 在縣城門東。按《明一統志》以跨青衣江而名。

榮經縣

天險關 即高橋關,據邛崍九折天然之險。洪武九年,雅千戶所劉日永議設關忠孝橋上,撥軍一十一人守之。按《明一統志》在榮經縣東北四十里。

紫眼關 即甕溪關,在縣西北三十里,以「紫眼」 番人留寓得名。撥軍一十七人守之。

飛水關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兩岸如壁,水飛流下注,地接番境。撥軍一十三人守之。洪武二十七年設。

大關 舊名邛崍關。《寰宇記》:「隋大業十年置,當雲南大路,扼番夷要害。唐因之。洪武十五年,平雲南大渡河千戶朱貞仍立關,置旗軍守之,以近大關山,故名。」 按《明一統志》:在榮經縣八十里。忠孝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天險關下,舊名叱馭,宋乾道中毀。紹熙甲寅重建,改今名。正德丙子重修。石橋俗呼高橋。前縣令徐瀾豎坊扁曰「忠孝」 ,指王尊、王陽也。

七縱橋 在孟山下孟渡側。諸葛亮征南時,七擒七縱。孟獲於此,後更「七擒。」

三思橋 對「七縱橋」 ,跨道中,今廢。

大通橋 在縣西三十里。洪武十五年,征雲南,置筏橋,為建昌、雲南要路。

索橋 跨經水。洪武十五年,廢七縱橋,改道經此。知縣楊矩為之,如浮橋然。後復改置縣東南二里。今廢。

清淨橋 在縣南三十里。橋用鐵鎖,上瓦屋山要路。

土地橋 在黃泥堡西五里。

邊雄橋 在縣東

東門渡 嘉靖辛酉,知縣楊嶸建。坊二:東曰「江水源頭」 ,西曰「雲溪依碧。」 萬曆己卯年,知縣陳愚見以江水澎湃,民多病涉,尋改南門渡。

蘆山縣

飛仙關 即古之漏關。按《明一統志》宋宇文博《新路賦》:「惟天下之至險,有嚴道之漏關焉。孤峰上絕於青天,波湍下走於長川,斷崖橫壁立之岸,飛溜懸千尺之泉。」 又云:「在蘆山縣南五十里。」 臨關 ,舊名靈關。按《明一統志》:在蘆山縣西北六十里,其關甚險,一人守之,可以禦百。正統初,以其外臨董卜韓胡番界,改今名。

《八步關 》未詳所在。

索橋 :未詳所在。前《榮經縣志》亦載此橋,未知二橋同名否?抑一橋兩志俱載否?

三江渡 未詳所在

雅州公署考         總志[编辑]

本州

雅州治 在雅安山,明洪武間建,宣德中重修。

皇清知州韓范復修。

稅課司 在州治北

茶課司 在碉門百戶所。

僧正司 在治前

道正司 在治東

雅安驛 在州治東,燬。

雅黎游擊署 :在文廟之右。舊制在黎州,康熙五年,方建於雅州。

屬縣

名山縣治 明洪武初建,嘉靖中重修。

皇清知縣朱士英復修。

百丈驛 在縣東六十里。

榮經縣治 在和彝水環遶中。明洪武八年,知縣楊矩建。天順六年李潤,成化二十一年陳經,正德五年陳信,嘉靖四十年楊嶸,皆以知縣繼。

修正廳左右房,拜廳、幕廳各一,官廨三,吏舍十,東西六房。甬道三條。中列戒石亭、牌坊二門。右監獄。萬曆間,知縣劉奇棟拆去譙樓,豎以大門;拆去屏牆,豎以安攘。「要津坊」 大門兩旁,申明旌善亭,東近悅坊,西遠來坊,知縣羅萬里易為「平政宜民。」 周垣東西二十五丈。

皇清知縣蔣爾敬重修。

箐口驛 在治東二十五里。

新店驛 在治東二十里。嘉靖十四年,遷於縣治下,分司右。隆慶元年,復遷驛官廨於東關外,濱河水漬。萬曆間,將縣後北樓改為驛官廨,而新店公館廢矣。

演武廳 在縣西郭外小屏山。

陰陽學 洪武二十二年置縣西。宣德二年置縣南,今廢。

醫學 在縣西八十步。永樂九年建,今廢。僧會司 明洪武初置。西南百步開善寺,今廢。道會司 今燬。

布政分司 在縣西百步。洪武八年,知縣楊矩建,今廢。

按察、分巡二司 在縣北,知縣楊嶸重修。養濟院 在縣西南城外開善寺後。

存留倉 洪武八年,知縣楊矩建縣治西。弘治十三年,改建,今廢。

《鄉約》所 在開善寺中。

漏澤園 在縣東乾河壩。知縣羅萬里遷「五里山。」

蘆山縣治 明洪武初建,景泰間增修。

皇清知縣張啟鼎重新。

靈關巡檢司 ,去治西北六十里,裁。

雅州學校考         總志[编辑]

本州

雅州儒學 去治南一里。洪武初建。

文廟。明初建。「月心之中。」

皇清知州韓范遷於南樓之側,今復遷舊址。

屬縣

名山縣儒學 在治西。明洪武中,知縣楊矩建。正統中,遷今址。

榮經縣儒學 唐武德二年設。宋淳熙甲辰,知縣楊璜捐俸建。元時與縣俱廢。明洪武八年,知縣楊矩置縣之南,後為水壞。景泰八年,教諭何士英、訓導周秩移縣西,即雄邊寨之故址。成化二十一年,知縣陳經修。

文廟、復為明倫堂博文「約禮」 二齋饌堂教諭訓導

廨各一,生舍十二,敬一亭。啟聖祠。射圃、儒林坊周垣東西八十四丈,南北八十七步。隆慶元年,知縣秦忠、教諭劉誥申請遷縣治右。萬曆三年,知縣張必煥請修名宦、鄉賢二祠。萬曆十四年,知縣冷逢聘申請復還縣舊西址。萬曆三十三年,知縣羅萬里申請遷於小坪山北,以《寫遠》不便。萬曆四十四年,知縣張克儉復申請遷今縣左,今二齋未建,饌堂、射圃俱廢。訓導史于儒林坊廢址建「萬世師表」 坊一座,敬一亭碑存而亭亦廢。

皇清康熙七年,縣令蔣爾敬捐俸建於「小坪。」

學倉 在學內今廢

社學 成化十五年,知縣畢鏡立。

蘆山縣儒學 在治東。明永樂間建。嘉靖中,知縣周斐遷今所。

皇清知縣張啟鼎捐修。

雅州戶口考         州志[编辑]

本州

實在民戶一千二百八十戶,男婦共二千五百六十口。

榮經縣

原額戶口二千四百三名,共徵銀三十兩六錢。名山、蘆山二縣未載。

雅州田賦考         州志[编辑]

本州

實熟民田地共三百八十四頃四十五畝一分五釐七絲五忽,除黎大所舊例編差及徵銀并未載糧外,餘載糧九百一十九石四斗七升九合五勺六抄五撮七圭七粒一粟,總共應徵丁條糧並田畝帶徵魚油、水腳課銀二千七百七十五兩七錢一分八釐四毫七絲四忽三微一纖五沙九塵。

榮經縣

官民田地共一百八十五頃三十四畝四分七釐二毫四絲四忽。官田地一十一頃七十八畝五分,民田地一百七十三頃五十五畝九分八釐。

夏稅秋糧共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

《夏稅》四百四十石八斗七升四合二勺二抄。秋糧一千一百三十石二斗二升九合八勺二抄六撮六圭。

歲額起運共一千七十一石五斗。

工部料米五十二石,折銀二十五兩五錢。黎州倉:秋米六百石,折銀四百八十兩

河南倉、秋米四百石、折銀五百二十兩

廣濟庫、夏米二十石五斗,折銀十兩零

存留共六百石零六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每石徵銀七錢。

存留倉秋米三百石六斗四合一勺四抄六撮六圭,折銀二百一十兩四錢二分二釐九毫二忽六絲。

儒學倉:秋米三百石,折銀二百一十兩

帶徵沉黎驛傳銀二百三十一兩九錢九分四毫二絲,徵解本州貯庫,分各驛支用。

兵快原額一百名,每名編丁糧二十三石五斗三升四合三勺五抄五撮,該工食銀二兩二錢。衣裝在內。里役,通縣丁糧二千六百一十六石三升七抄六撮,分作十年均派,每年該丁糧一百六十一石八斗三合七撮六圭。議編公費銀七十八兩六錢三分三釐。徭役三年一審編輪流,每年編三甲零,撥甲戶湊編銀差四百七十八兩一錢。

黃蠟價銀一十五兩六錢。

「《京料》、殷實盤纏」 銀二十兩。

舉人盤纏銀二十一兩

本縣各官柴馬銀二十四兩。有閏加編七兩。祭祀銀四十八兩。

鄉飲銀四兩

齋夫銀四十八兩。有閏加編四兩。

膳夫銀五十兩

歲貢銀二十二兩五錢

「富林公館」 銀二十四兩。

《力差》六十一名,本縣庫子預備倉斗級一名,以上每名工食銀各一十二兩。

禁子四名,每名工食銀各八兩。

分巡道:皂隸二名,布政司看司一名,按察司看司一名;本縣門子四名,皂隸十四名,弓兵一十三名。有司夫五十名,有司馬十匹。儒學庫子一名,斗級二名,廟夫一名,門子二名。以上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

課程共一十四兩二錢零四釐。

魚課銀三兩四錢八分。有閏三兩七錢七分。魚油銀三兩六錢九分。

商稅銀二兩二錢一分七釐。有閏,加銀一錢九分二釐。

茶課銀四兩八錢一分七釐。

名山蘆山二縣未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