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57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五十七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五十七卷目錄
江寧府部彙考五
江寧府公署考
江寧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六百五十七卷
江寧府部彙考五
[编辑]江寧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府治 明初自集慶徙古大軍庫西錦繡坊地在內橋南。其制:大門之內為儀門,儀門內為蒞事堂,東為廣積庫,左右設首領廨署,翼以吏胥諸房。科後為忠愛堂,堂西為冊庫,為待考官,房後為俸給倉,官廨列於堂北,東西並達儀門。住宅後有《雅亭》。祭酒程文德記。
經歷司 在府署左
照磨所 在府署右
公衙門理事廳 在府治東,中正街。
管糧廳 在府治東淮清橋。
北捕廳 :在府治北北門橋。
總督部院衙門 「在府治東北。」 「沐府」 東門。將軍府 ,在滿城內。
織造府 在督院前
《總兵府 》在四條巷大街。
安徽布政司衙門 在府治南舊大功坊內。按察司衙門 在府治東淮清橋大街。
江鎮道衙門 在府治南。
督糧道衙門 在府治南舊大功坊內。
驛傳道衙門 :在府治西板巷口。
督學道衙門 在府治南武定橋旁。
都使司衙門 在府治南,聚寶門大街。
三司公館 在府治南舊大功坊內。
按察司司獄司 在府治東北。
本府司獄司 在府治前。
都稅司 在大中橋西南。
「江東宣課司 」 在江東門外。
聚寶門宣課司 在聚寶橋西南。
龍江宣課司 在龍江關內。
朝陽門分司 在上坊橋西。
江東巡檢司 在新江關外。
秣陵鎮巡檢司 ,在上元東南四十里,通溧水、高淳。
江淮巡檢司 在江浦縣江淮關。
龍江關 在龍江宣課司旁。
批驗茶引所 在都稅司東。
龍江裏外河泊所 在儀鳳門外。
陰陽學 在府治西
醫學 在「陰陽學南。」
常平倉 在斗門橋南
上元縣治 在府治東北,昇平橋西。正廳七楹,扁曰「忠愛堂。」 東西列長廊,為六房案牘之所。正堂後為穿堂,為後堂,有庫在焉。後堂扁曰「牧愛堂。」 東南隅南向,有明道先生祠,後皆吏私舍。中門外有亭二,左曰「旌善」 ,右曰「申明」 ,今廢。新建舍二所,左曰「禮神」 ,右曰「寅賓。」 南為大門,扁曰「上元縣。」 按縣治,唐上元二年始置於永壽宮,近石頭城。光啟中,徙鳳臺山下。宋初,徙城東尊賢坊自建炎中始治今所。紹興三十一年,知縣李闢之修。寶慶間,知縣趙時僑重修。寶祐初,知縣曹之格建堂曰「政達」 ,曰「存愛。」 江萬里為記。景定二年,知縣楊應善改「存愛」 堂曰「存心」 ,制使姚希得記。元因宋無所改。明洪武初,治仍舊,而廨宇遵頒式重建。後歲久傾圮,知縣姜德政重修,規制一新。國子祭洒陳敬宗撰《記》。「公廨東。」 舊無牆垣,萬曆十七年,知縣程三省建。
縣丞衙 在正堂後西
舊主簿衙 在正堂後東,今廢。
典史衙 在縣丞衙西
淳化鎮巡檢司 ,在縣東四十五里。
公館 在淳化鎮
貢計館 在秦淮舟子洲上。宋時郡貢上計,及士人預計階者,皆憩此館。
預備倉 在公堂後兩旁。明萬曆二十年修,建房六間。
水次倉 在觀音門外,近大江,便於兌運。明洪武中建,俗名「下倉。」
養濟院 舊在通江橋柳林中,明洪武年間建。
後毀,為民居所侵。煢獨時給衣糧,而棲止無所。今改建於三山門外水次倉側。
江寧縣治 在府治南銀作坊。明洪武初,始徙建於此,即宋東南佳麗樓故址。元集慶路總管府地也。大堂六楹,左右有夾廳,東西長廊相向,列六房,書吏案牘所在。其後為穿堂,為後堂,其後為令宅,其兩廡後為群吏周廬。大門外為亭二:曰申明,曰「旌善。」 其東南隅為縣獄。明永樂中災,宣德庚戌,知縣陳孜始創為廳堂。正統壬辰,知縣周原慶次第修置,規制始備。景泰初,知縣李褒易吏廬為「重樓。」 成化戊戌,知縣劉傅重建。正德十六年,知縣王誥再修。嘉靖二十二年,知縣甘應楨重修。萬曆間,知縣石允珍重修。縣丞衙 在縣宅東。
典史衙 在縣宅西
公館 在板橋
「德星館 」 在建康城外,總領倪垕建。
江寧館 按《建康志》:「舊有是館,歲久弗葺,將圮。宋景定五年,制使姚希得重建。」 舊志不詳所在。橫江館 在水西門內賞心亭側,馬光祖重建,延賓客。
行人館 按《宮苑記》:「館六曰行人處,北方使在婁湖籬門外。」
客館 在城南十三里,隔岸蔡洲,晉陶侃嘗屯此。《丹陽記》:「吳時官館在蔡洲上,以舍遠人。」 《舊志》
《南史》宋·初置南北客館主四方賓客後為四方
[编辑]館此其一云
儀賓館 舊名,以沒官屋改。車馬小駐之地,元為「南軒書院。」
通江館 在賞心亭東月堂舊基,後為回易庫。馬光祖改立「通江館」 ,以待四方賓客。
水館 按《乾道志》,「在折柳亭東,葉清臣建,張伯玉記。」 按舊圖在月堂西
預備倉 在馴象門外塞洪橋南。洪武中建。正德十六年,知縣王誥重加修理,即今所謂「水次倉廒」 是也。
存留倉 在安德門外臨河,俗名「老人倉」 ,廢。舊常平倉 在上浮橋西,今用存貯本省布政司及本府積用穀。
宋養濟院 在永興寺側,今大報恩寺南,即「宋興寺」 故基。嘉定五年,制置使黃度建。
養濟院 在雨花臺側。明正統中,府尹李敏行縣,修葺,後漸圮。嘉靖四十三年重修。
育嬰院 在三山門外,分司廢址,拓而廣之。康熙九年,翰林鄧旭倡建,有《碑記》。
義阡 在鳳臺門外三塔庵側。宋嘉定八年,轉運副使真德秀置兩阡於南門外。明成化十年,鎮撫王瑛增置今所。
義塚 二,俱在鳳臺門外。路東一,徐魏國公置;路西一,士人方登、盛敏畊、呂同春募緣置。皆因明萬曆十六年疫癘,死者駢接,各掩三百許人。外縣
句容縣治 在縣城正北。按《金陵志》:唐天祐年間,令邵全邁建。宋元豐二年,令葉表修。明嘉靖十七年,令王通重建。景泰五年,令浦洪縣丞劉義開拓舊規重建。嘉靖戊戌,令周仕修。正廳三間,名曰「親民。」 穿堂三間,名曰「退思。」 左耳房名曰「皎日」 ,右耳房名曰「甘霜。」 儀門三間,譙樓三間,東西司房各六間,監房十間,獄神祠一間,土地祠六間,井亭二座,架閣庫六間,知縣宅十間,吏舍四十間,申明亭改在縣治前,面西向;旌善亭改在縣治前,面東向。嘉靖二十五年,令徐九思於縣治東隙地建仕優亭三間,環以石池,尋廢。又於縣前建石屏,畫《藂菜》鐫之。復題其上曰:「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傍曰方丈,石牆為戶屏一藂,畫菜輔《官箴》。隆慶五年,令張道充建寅賓館三楹於儀門之左。萬曆四年,令丁賓修飾縣治土地祠。平理坊側左右二池,扁其左曰「洗心」 ,右曰「浴德。」 圍以土牆,扁其門曰「地脈。」 西關增修三友書院,為官廳二所,共二十一間。又因裁省管馬主簿廢宅,墾園種蔬,扁曰「味長。」 今三友書院廢,
皇清縣令姜輔周建後堂五間。
縣丞衙 在縣正堂東,典史衙之後,內住宅八間。
主簿衙 在縣丞衙東,住宅七間,今廢。舊有「《管馬王簿》宅」 七間,亦廢。今為縣令菜圃。
典史衙 在縣正堂東內,住宅六間。
都察院 舊在縣東一百步。明洪武五年,令黃文蔚建。宣德三年,令許聰重建。景泰間,令浦洪、劉義革舊更新。成化間,令張蕙、李澄暨弘治二
年令王僖屢加修飾。嘉靖十六年令周仕重修,萬曆二年,督撫拓其基改建。按:往時巡撫開府金陵,已移鎮姑蘇。姑蘇濱海,去寧徽較遠,江上之警,非浹旬不達,始遷句容。其地於所部甚近,若臂之運指,且得專其精神,於號令聲教,自萬曆二年始也。
督學察院 督學往駐金陵。明萬曆間,或駐太平,或句容按試,各府諸生以奔走為勞,酌其地無如句容便,且舊有書院可建,乃復購地大拓其規而成之。至萬曆四十年,熊廷弼因舊基重建,規模益大,督學每駐節焉。
察院 在縣治西原三王廟舊址。明宣德八年,令張昇改建公館,以駐使客。正統二年,巡撫工部侍郎周忱改為「句曲書院。」 成化二十年,府丞冀綺督委縣令王僖,建為府館。嘉靖十六年,令周仕重修。今巡道駐劄。
白埠公館 在縣東南四十里,望仙鄉白土鎮西。明弘治二年,巡撫都御史王克復見丹陽、句容中道無憩息之所,委縣令王僖建立。嘉靖十六年,令周仕重修。
龍潭巡檢司 在縣北七十里瑯琊鄉龍潭鎮。按縣舊志,「管界巡檢司,宋淳熙八年,移於本鎮,改名龍潭巡檢司。明初,巡檢馬義重建。正統十三年,江水奔潰,巡檢徐康改建於舊址之西。」 正廳三間,耳房二間,司房六間,公廨三間,鼓樓三間,監房二間。今廢。
稅課局 在縣大街三思橋東。明洪武二十五年,令黃守正重建。景泰五年,大使談新重新。弘治四年,令王僖因其卑隘,不足以儲課稅,改造東門內百步許,門廳廨庫共房十間,今裁革。陰陽學 明嘉靖十六年,令周仕改真武廟為之,在縣治東北隅。
醫學 周仕改造於府館東房三間,今廢。僧會司 在縣治東北隅。《崇明寺》
道會司 在縣治西南青元觀。
預備倉 在縣治一里許。明正統十年,令韓鼎始建六間。景泰三年,丞劉義增置十間。成化十九年,令李澄因其窄隘,增地改建。弘治十二年,令王僖建廳三間,廒三十六間,門樓三間。東西南北四倉,在茅山、瑯琊、上容、移風四鄉。洪武年間,令朱彤建,已廢。至萬曆二十九年,令茅一柱增置倉房十二間。每倉置穀五百石。
縣倉 在縣治清明堂西。永樂元年,令朱彤重建。景泰元年,令浦洪改建儀門之東。官廳一間,倉廒六間,門樓六間。嘉靖六年,令周仕重建。今廢。
歲積倉 在縣治西北七十里瑯琊鄉龍潭鎮。南倉「舊在下蜀。正統二年,巡撫工部侍郎周忱檄縣令張昇移置今處,景泰五年重修。」 成化間,令張蕙、徐廣相繼修理。弘治三年,令王僖、簿薛仁增修倉廒百間,正廳三間,後堂三間,左右廂房各三間,門樓三間,典史梁澤增立警舍六所,尋廢。嘉靖二十五年,令徐九思修葺倉廒。按坊鄉分十七區,各識以扁。隆慶四年,令張道充建亭正廳之左,扁曰「平兌。」 萬曆四年,令丁賓於正廳之前累基建亭。其中曰「瞭斛」 ,前曰「粒粒脂膏。」 亭之右,建亭三間,重修門樓,扁曰:「催科撫字。」 緣倉隙地,建官房八十間,甑釜器具悉備。中為鑿井,覆井以亭,使糧長業居之。
社倉 句容舊無社倉。明隆慶二年,郡邑各置社倉儲稻,備凶年賑濟,并頒示《散斂規則》:每歲夏放,本稻一石,各收一石二斗,遇小荒年蠲息一分,遇中荒年蠲息一分有半,遇大荒年,盡蠲其息。是年令周美積本稻一萬三千三百八十二石,嗣後令張道充、洎丁賓通計積稻三萬七千四百八十七石七斗五升一合三勺五抄四圭,放散有《條式》,後廢。
官鹽倉 在縣北七十里河口鎮。本縣原食石灰關小包引鹽,水陸險阻,民未便後,許從儀真順便過江,至縣發賣。後為牙行計阻,價高民害。明萬曆三年,令丁賓僉昭本縣殷實良民,協同遠商,給文領引,照例儀真架下支買官鹽。復視河口地瀕大江,正對儀真,因創鹽倉二十餘間,且崇基址,以防水患。凡水商過江,不僦民居,盡使入倉,以便稽查。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青元觀。明洪武四年,始建房屋五間。成化五年,知縣張蕙、李澄相繼增修房屋二十四間。弘治元年,府丞冀綺,因見鰥寡男婦數多,督委知縣王僖買地增建房屋二十二間,前後共計五十一間,周圍牆砌。
溧陽縣治 在城西隅,始自唐天復三年宋紹
興十八年,知縣施佑重建。明洪武二年,知縣顧思邈及後知縣盧何生、鄔璚遞修之。天順元年燬於火,知縣李溥重修。萬曆三十六年,知縣徐縉芳加葺。廳事三楹,曰「保民堂」 ;堂前軒三楹,曰「治在」 、「力行」 ;堂左贊政廳三楹,堂右為庫樓,舊為平屋。正德間盜劫,嘉靖初,甃以石室,加樓其上。後堂三楹,曰「節用、愛人。」 知縣宅在牧愛堂北第三層。儀門東有寅賓館,顏曰「審交堂」 ,取孟東野《審交》之作。縣門左為旌善亭,右為申明亭。縣丞衙 舊在正堂東,今改庫樓之右。
主簿衙 舊有三,今俱廢。
典史衙 在「贊政廳」 之左,縣尉陳必達重葺一新。
都察院 在縣治北,舊金淵書院改今名也。明宣德間,知縣李銘建。成化間靳璋重修。熊達以城北趙氏遺石名「忠義」 者,移置堂後。弘治八年,符觀市民鍾浩地展拓之。萬曆間仍名書院。察院 在縣治北。明洪武七年,知縣吉希古建於治之東。天順初火。弘治四年知縣楊榮移建於此。符觀買民地廣之,又移趙氏蒼雲石,置樓後焉。萬曆間,知縣李光祖重修。
府行署 「在縣治西,舊關王廟址。明成化間知縣靳璋建為公館。後本府通判蔣苓改作府署。嘉靖二十七年,署縣通判張峰買民地改置縣東,後存廢址。崇禎九年知縣許奉文變賣民間。」 稅課局 「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建,正統間裁,成化間復建,嘉靖中仍裁。今址存。」 按:挹秀門內舊有宋人檢稅亭。
織染局 在縣治南,臨謝池,元人建,今廢。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明洪武初建,成化間修。
僧會司 在縣東門外報恩寺。
道會司 在縣東南隅泰清觀。
巡檢司 在上興埠。明洪武初建。嘉靖間裁,改「公館。」
巡檢寨 在縣東北三十里𠙶山前。宋建久廢。寨之右曰「山前稅柵」 ,亦宋建。又舊縣北亦有宋建巡檢寨址。
江浙財賦提舉司 在西門外永定坊,宋置,今廢。
捕盜司 在縣西教場內,宋建,今廢。
陶莊館 在縣北丫髻山東。弘治二年,知縣沈瓚建。
接官亭 一在西門外馬頭上,符觀建。一在上興埠黃蓮橋,宋置,今廢。又東門外有迎春亭、「望雲亭」 ,今俱廢。
水次倉 一曰「樂登倉」 ,在縣東南。天順間,知縣員賢建。嘉靖中,周以石垣。萬曆間,徐縉芳、崇禎間,金和重葺之。
存留倉 在縣西北。正統間,知縣鄔璚建。弘治中,符觀增置十二楹。
預備倉 舊名「大有倉」 ,在縣治後,鄔璚建符觀重置,今廢。
義積倉 在縣南。弘治間,知縣楊榮因南庵遺址建,今廢。
存收倉 在縣儀門內。永樂間,知縣石確建,今廢。
永惠倉 在贊政廳後。明萬曆間,知縣徐縉芳建。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徐一經葺。
鄉約堂 明初,每里設一鄉約所,講讀六諭,仍設木鐸一人,家喻戶曉,即《周禮》六鄉之法也。堂無定所,或因寺觀祠宇為之。惟西南四十五里。嘉隆間民彭儒建屋三楹為約堂。堂後置義倉,捐糓貯之,以備賑荒之用。惠民藥局 在養濟院左。永樂間建,成化中修。養濟院 在縣治東。
義阡 凡三:一在西門外,一在城東北,一在城南半里許。
溧水縣治 置於隋,其址未詳。唐時故址,即今城隍廟也。元和間,改縣為白侯廟,復改城隍廟,縣則移建於廟西數十武。至元陞為州,而址仍其舊。明洪武元年,知州顧登始創於今所。次年復為縣,知縣郭雲重建。自建縣來,增修者屢,皆無考。縣正堂五間,左壁有知縣欒尚約題名記。
皇清順治二年,堂碑俱燬於火,至十一年,知縣閔派
魯始重建如舊制,有碑記。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五間,儀門內左右翼者為六房。儀門外左為土地祠,又左為寅賓館,右為獄,凡十六間。女獄三間,前為譙樓三間,即縣門也。明天順間,知縣蕭通修。嘉靖間,知縣王從善重修,置鐘撰《銘》。
正堂後為川堂,夾以二庫,左曰「冊庫」 ,右曰「銀庫。」 正德間,縣丞周禮建。後為後堂,又後而左為知縣宅。縣門之外有「旌善」 、「申明」 二亭。
縣丞宅 在知縣宅左。正門一間,貼堂、公署門樓一座,捲屋三間,官廳三間,後堂三間,內室三間,耳房二間,廚房三間,偏房二間,三義閣一座。前繞以池水,隔水為一坊,右內書房二間。主簿宅 在知縣宅之右。凡十六間,以裁革廢。典史宅 在主簿廳之後,而左者贊政捕署三間,退居三間,內宅五間,卉圃三間,左右耳房五間。
察院 在城隍廟西。明弘治三年,知縣李文盛增修。中為正堂五間,前為儀門五間,公館三間,頭門三間,後為川堂三間,後堂三間,最後為叢桂軒。前有古桂一株,多名人題詠。嘉靖間,知縣王從善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閔派魯重修。
西察院 在北門外望京街。明嘉靖間,知縣包桐建,今廢。
京兆館 在城隍廟東。明景泰間,戶部侍郎周忱建。成化乙未,知縣燕壽修,近廢,其址存。陰陽學 舊在澄清坊北,明洪武二十四年,訓術翟源建。嘉靖四年,知縣「王從善徙創縣治東南八十步,設訓術一員,陰陽生五名。」 今學已廢,而訓術、陰陽生間有以邑民補者,基為義民陳譿所讓。
醫學 舊在永安街西。明洪武十七年,訓術柳全建。嘉靖四年,知縣王從善「徙創縣治東南八十步,設訓術一員、醫生五名。」 今學已廢,而訓術醫生無復補矣。
僧會司 在關帝廟,舊建專司在開福寺。明洪武十五年,僧會道原建。正德八年,縣丞許芳修。嘉靖間,僧會善遷重修,今廢。
道會司 在香山觀。明洪武十五年,道會王成建,隨道房為司事,原無專設。
《鄉約》所 凡十二處,一在城中,十一處在各鄉。糧廒 在洪藍埠十五里。順治七年,知縣安應晬建,十一年知縣閔派魯重修,有碑記。
便民新倉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梅梁渡。明隆慶間,知縣賀一桂建。萬曆間,知縣傅應禎、吳仕銓相繼修增。舊在高淳水陽鎮,名「永豐倉」 ,蓋未析高淳時兌糧處也。賀令以邑民秦仁所稱不便狀聞於上,移建於此。邑民時甚德之,太常卿許穀有《記》。至萬曆四十四年,知縣董懋中以地勢窪下,又孤僻之處不便看守,因擇地於洪藍埠,重建一倉。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閔派魯修葺鼎新,有《碑記》。
養濟院 在小西門裏,西倉址也。按「明永樂間知縣廖以仁建在縣治東。成化十九年知縣甯賢移建大西門內。嘉靖間知縣曾震移建今所,以居孤老之貧而無告者。」 額定八十六名,歲給糧銀。
義阡 東門外一所。東至丁貴之山,西至陳謙地,南至黃泮地,北至俞銓、姚淮田。大西門外一所,東至許泮田,西至楊郁山,南至葛相山,北至許泮田。南門外一所,東至丁完地,西至施惠山,南至茆常祿地,北至毛傑山。
江浦縣治 舊在曠口山,即鳳凰山之陽。明洪武九年,創置於浦子口城,二十四年移今治。萬曆八年仇存仁建。景泰中羅信修。
察院 二一在治東三里,一在治西二里。府館 在縣治東。
「西門館 」 在浦子口城萬峰門外。
東葛館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舊東葛驛址。稅課局 在北門外,後革,隸於縣,今復設。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在縣治東。
俸祿倉 、存留倉 、預備倉。
社倉 以上四倉,俱在縣治東北一里。
養濟院 在縣東一里
六合縣治 。按宋《嘉定志》:「舊在城南門裏街,建炎前,御書鼓角二樓,蓋昔時州郡之制也。紹興辛巳,燬於兵火,寓於城北。嘉定七年,知縣劉昌詩創造,有敕書樓,宣紹、頒春、清風三亭。明洪武元年,知縣胡有源遷於滁河北岸。宣德年間,知縣林至。正德年間知縣萬延珵、李楚,嘉靖年間知縣周薇,各重修建。嘉靖三十八」 年,周文燫始築縣堡,甃以磚石,僅以自圉。內建正廳五間:東楹為銀庫,西楹為冊庫。川堂三間,後堂五間,左右廊房各三間,戒石亭一座,贊政廳三間,吏、戶、禮房、承發科九間,兵、刑工房、馬政科九間,儀門
三間,東西耳門各三間,正門鼓樓一座,架閣庫三間,土地祠三間,獄房一十四間。知縣衙門樓一座,廳房五間,後房五間,書房三間,廚房三間。崇禎十年寇變,先入縣治,鼓樓、大堂、東三房以及後堂、內衙,俱被焚燬。後為署篆照磨陳紹蕃補建內衙前堂五間,知縣饒若蒙補造大堂五間,東三房九間,班房四間,贊政廳三間,知縣來煥然補造鼓樓一座,規製麤備。
典史衙舍 在正堂東北。典史鄭一臣重修。後廳事圮廢,典史易象極「捐貲重建大堂三間,門樓一座,并修葺衙舍。象極廉能諳事,人咸誦之。」 察院 在縣治東。明洪武十一年,知縣李仲美創建。成化十二年,知縣唐詔修。嘉靖二十六年知縣邵漳修。正門三間,二門一座,兩旁有耳門。正廳三間,抱廳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西官廳三間,門樓一座,廁房一間。
公館 在察院東。明弘治間,翁諫建。嘉靖八年,知縣何宏重建。二十六年,知縣邵漳修。正門三間,二門一座,兩旁有耳門。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六間,川堂二間,後堂五間,東、西後廂房四間,東官廳二間,西官廳二間。寇燹之後,漸為傾廢。所餘木石,移繕城工,但存其基址。
「皇華館 」 在棠邑驛正門之右。正門三間,二門一座,正廳三間,旁班房三間,廳旁耳房一間,後堂三間,廚房二間,後有空地。
稅課局 「舊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知縣陸梅創立。正統間奏革。景泰間,巡撫工部尚書周忱奏復。知縣黃淵擇縣治前街西隙地建之。成化十九年,大使楊志孝修。弘治十年,大使王靖修。正德六年,知縣萬廷珵重建。嘉靖十四年,知縣茅宰修。萬曆元年,大使蘇琅重修。」 門樓一座,廳堂四間,書房一間,臥房四間,馬房三間,廚房二間。按「稅課局專司稅物。天啟年間,奉例裁革河泊所一官,所有漁課等事,併歸課司管理。」 瓜步巡檢司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瓜步山下。吳時設。舊址去河半里許,觀音堂後。明洪武初,知縣胡有源建,未詳何時,徙今處。嘉靖二十九年,知縣董邦政修。嘉靖四十五年,巡檢劉國勳重修。門樓一座,正廳五間,土地祠一間,後房五間,馬房一間。按:「瓜步巡檢司一官,地據江洋要口,外司捍禦,內宰盤詰,兼為處分瓜步一帶居民雀角之事。」
瓜埠《三汊》河泊所 在縣東滁河邊,今廢。陰陽學 在縣堂直街東。明洪武十七年,訓術王原建,嘉靖三十二年署縣事溧水主簿孫祿修。正廳一間。
醫學 在陰陽學南。明洪武十七年,訓術張仲剛建。嘉靖元年,知縣林幹、三十二年,署縣事孫祿修。門樓一間,正廳一間。
僧會司 明洪武間開設,僧會海建立於長蘆寺內,後廢。今即於僧會所居之寺為署。
道會司 明初原未開設,成化十二年,知縣唐詔奏請建立於元真觀,舉本觀道士胡應聰為「道會」 ,今即所居之廟為署。
預備倉 在縣治北。明洪武間建,積官稻以賑饑民。嘉靖三十九年,知縣周文燫移建縣治內,併俸糧倉收貯。
鹽惠倉 ,知縣邵漳立,後廢。
養濟院 在縣治北臥佛寺前。明洪武八年,縣丞徐昭文建於縣西,後廢。成化六年,知縣唐詔重建於今所。原設官廳一座,久傾圮住房東一路亦崩塌,西一路燬於火。嘉靖二十九年,知縣董邦政重建房屋,收養孤老窮民。萬曆四十一年,知縣張啟宗屬老人督而鼎新之。其廳舍牆垣,悉如其舊。
冬生院 明崇禎元年建於縣東門外雲鷲庵旁。草房十二間,以居孤貧男婦,及往來貧民之不能旅宿者。每日輪鄉耆、里老各一名管理。每人日給粥飯二次,夜給棉被。其費本縣設處施行。今廢。
高淳縣治 在鎮山。明弘治五年即鎮為縣,知縣宋澄建。嘉靖四年知縣劉啟東重修。正堂五間,後為川堂五間,為後堂五間,堂之右為庫一間,北為知縣廨。正堂南甬道中為箴石亭,東西列吏曹房。箴石亭前為儀門三間,門內之左為土地祠一間,為吏舍,計二十間。門外之左為寅賓館五間,清風亭三間,在館之左。前後有池,雜植竹樹,明季悉廢。門外之右為獄,舊在儀門內,圍以崇垣。又前為大門三間,上為譙樓。門之前,左為「旌善亭」 三間,右為「申明亭」 三間,正中為屏牆。前東為「宣化坊,西為承流坊。」
縣丞衙 在正堂東北
主簿宅 舊有二廨,一在正堂西,一在正堂西南,悉以明代裁革,廢。
典史衙 在正堂西北
察院 :在縣治西北正儀街,西南向。正廳三間,川堂三間,後堂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廚房三間,外門三間,院南候館三間。
府館 ,在察院左,西南向。正廳三間,川堂三間,後堂三間,西廂房三間,東廚房三間,外門三間,暫假為營房。
廣通鎮公館 三間,在巡檢司南。明嘉靖間,知縣劉啟東建。
廣通鎮巡檢司 在縣東南四十里。明嘉靖間,知縣劉啟東建。
牛兒港河泊所 在縣西隅。明隆慶三年,以裁革廢。
許家埠河泊所 在縣西十里。明慶隆三年,以裁革廢。
廣通鎮壩官廨 ,建於壩北,明永樂間設,以裁革廢。
陰陽學 三間,在縣治左崇仁街。
醫學 三間,在縣治左崇仁街。
社亭 三間:在縣治東。明嘉靖間,知縣劉啟東建。
迎春亭 在保聖寺前。知縣劉澤嗣建。
接官亭 在襟湖門外,今改為「關聖殿。」
預備倉 在縣治東。明嘉靖間,知縣劉啟東重修,凡二十有五間。明代廢。今存三間。
常豐倉 舊名「永豐」 ,在水陽,去縣三十里。明嘉靖間,知縣劉啟東修。萬曆元年,知縣夏大勳移建於縣治西留輝門外。倉廒凡四十一間,場一區。
石臼里社倉 在縣北二十五里。舊名「義倉。」 邑人韓叔陽建。儲穀以贍里民,刊約示守。明隆慶三年,知縣鄧楚望為之記。後繼事者因切近湖濱,名之曰「石臼里社倉。」 內有義田,係庠生韓無疾因倉穀漸減,多方籌畫,將歷年利稻置田百畝,以圖永久。同里庠生夏衷愷、柳元嘉、武舉魏熊共襄厥成,勒石於倉。
江寧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府志
[编辑]本府。〈上元、江寧二縣附郭。〉
江寧府儒學 在府治北。漢丹陽太守李忠起學校,孫、吳立學,皆莫詳所在。南宋置儒學於鍾山之麓。宋天聖建學府西北,景祐徙於府治之東南。元路學因之。明洪武初,改為國學,後改為應天府學。十四年,夏相基於雞鳴山下建國學,名「國子監。」 後學毀,廟存。
皇清順治六年,改建學門甬道,修飾正殿、兩廡、櫺星。
戟門等處,改彝倫堂為明倫堂,設《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修啟聖祠暨學官署。以國子監坊為江寧府學坊,規制宏麗,正殿崇高巍煥,碧瓦朱甍,山川環拱,氣象鬱蔥。兩廡共七十二楹,欄楯周遭,穆深廣闊,松柏蔭之,悉作左鈕。天印在前,元武湖在後,鍾山峙左,雞鳴環右。元武湖之水,循宮牆而南,合於青溪,秦淮之水入青溪而北抵於雞籠,皆合襟於前以為護衛,天生靈秀人文之區也。殿前左右碑亭四座名宦、鄉賢,今圮。
貢院 在秦淮上縣學之北,地廣十餘畝。中有樓曰「明遠」 ,堂曰「至公」 ,左右為監試、提調院,列以謄、錄、對讀,供給諸所。前空處即東西文場地,號若干間。堂之後又堂七間,三間為會堂,左右各二間,為考官燕居。兩序則《五經》同考官室。堂後大池,架梁於上,池北之堂曰「飛虹」 ,左右掖皆有屋。明隆慶初,都御史盛汝謙購隙地,繚以土垣四通以巡警,外設公館及群舍以備供饌。江寧府頒之。
明道書院 在鎮淮橋東北。宋淳熙初,留守劉珙以明道嘗為《上元簿》,祀之學宮。朱文公熹為之記。紹熙間,即縣西偏祀之。嘉定間,改築新祠,真德秀為之記。淳祐己酉,郡守吳淵更創,依白鹿洞規,聘名儒為山長。理宗賜「明道書院」 額。後馬光祖、姚希得增修。元廢。明弘治間,御吏司馬垔祀於學。嘉靖初,御史盧煥始即今址為「書院」 ,祠祀焉。御史劉隅、章袞增飾之。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陳開虞同推官謝銓倡修復舊。制
新泉書院 在長安街西。明嘉靖初,湛若水為禮部侍郎史際,以宅舍為之,因掘地得泉,乃名焉。有學田。
崇正書院 在清涼寺東。提學御史耿定向建,有學田。
南軒書院 在天禧寺方丈後,本南軒張宣公講習之地,真西山建祠祀焉。淳熙中,馬光祖重建,有「主一堂」 、《求仁》《任道》等齋,極高明樓。後王埜又設西山像,配食祠中。至元中,遷城東。大德元年,創建祠宇。今廢。
昭文書院 在湖孰鎮。梁昭明宴遊之地,有太子東湖讀書臺。宋咸淳中,方拱辰扁曰「昭文精舍」 ,里人杜氏守之。元至元中,定額「昭文書院。」 今廢。
文昌書院 在府學成賢街,原國子監「文昌閣」 也。明萬曆乙卯,國學助教許令典創建。
皇清順治庚子學博朱謨、同學生鄭之璘、白夢鼎、董
欽重修,建坊申請額曰「文昌書院」 ,以為讀書講學之所。
江東書院 在永安坊鹽舍街。元郡人王進德創建。南臨秦淮,竹木修茂。吳草廬澄嘗於其中講授,群士受業者甚眾。泰定元年定額曰:「江東書院。」 今廢。
三山書院 在水西門外,永寧庵側。江南糧儲道章欽文建。立書院,公餘率士講學於此。清惠書院 在三山門外。江南紳士為巡撫徐建立,今為「護國庵。」
「長干書院 」 在「雨花臺」 下。
學租 一督學耿開墾上元縣清化鄉學田一百三十一畝,地十八畝,荒地二畝四分,房基場地三畝,每年納租銀七兩四錢零。一巡按王設置平市街佃房一處,每年納租銀七十兩八分零。一督學高清出社學房地十五處,每年納租銀十九兩二錢六分,田房共計租銀九十六兩八錢一分零,歲終解督學衙門支銷。
順治十六年,巡按置田二十六畝八分,每年納租銀四兩,以供儒學繕掃之用。又巡按發銀三百兩,分給典鋪取息,歲計六十兩,令府學彙收,分賑三學貧生,永為定例。
上元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按《京城圖志》:「存義街即上元學基。」 宋寶祐戊午,東陽陳寅宰邑,始以廢圃為宮,梁椅撰記。景定二年,知縣鍾蜚英創建學宇。元至元中,縣尹田賢重修,進士李桓記。明洪武初,省生儒,併於府學。其貢士計偕之費,生員廩饌之需,猶縣給焉。
社學 明洪武中,每坊廂建社學一區,以學行耆舊為之師,教一坊子弟,悉令通《孝經》《小學》諸書。其俊秀者選入郡學。鄉飲酒禮既舉於學,每坊即社學為會飲之區,以禮一坊,高年行禮,讀法如儀。社學久廢,惟嘉靖中學使楊宜稍簡諸生堪教習者為師,興社學數處,至今相襲。其餘基地可稽,小民佃居者入租於官,豪猾侵占者不可盡考。其佃租者六處:一在織錦坊《五圖》。一在木匠坊三圖。一在伎藝坊二圖。一在南北榻坊。一在江東二廂。一在三山門外莫愁湖。生員居五處:「聚寶門外澗子橋一,馬路街一,通濟門大街一,英府對廊一,廣藝街一,閒廢五處糖坊橋一,下街口建安坊一,府軍衛前所二鋪一,梳子」 廊一,倉巷一。
學田學租 共租銀六十二兩七錢九分四釐六毫。
江寧縣儒學 宋景定四年,知縣王鏜建,在縣治北。元仍宋舊。明初省生儒併於府學,而計偕廩餼之費,猶縣給焉。
皇清改國學為府學,改府學為「上江兩縣學」,其規模
俱從府制,即宋景祐所建府學也。先是淳祐趙以夫更命教堂曰「明德。」 元設集慶路學於宋學故地,行臺御史楊演有記。明初改為府學,置一堂四齋。以上元江寧二縣學省入,增二齋訓導及生員廩膳之數。永樂六年,廟學災。宣德七年,守臣襄城伯李隆、府尹史怡重建,少傅楊榮為之記。成化七年復燬,提學御史嚴銓復建,即尊經閣為後堂,尹魯崇志成之。弘治間,尹秦崇以石隄障秦淮水。正德間,尹白圻繚以石檻。嘉靖初,都御史陳鳳梧平學後山,重建尊經閣,增敬一亭。侍讀黃佐有記。萬曆三年濬月河,以石甃岸,易學前戶部地為屏牆,四年成之。十四年,太常寺少卿周繼署府尹事,造青雲樓於學舍之北,建「天下文樞坊」 ,分「聚星亭」 於廟之前焉。後屢
加重修,今規制如舊。大成殿在明德堂前,宋紹興六年重修,江賓王有《記》。淳祐六年增造兩廊,以妥從祀。元至大二年重修,明正德間重修,嘉靖間再修。啟聖祠在明德堂左,嘉靖十年增建。名宦祠在儒學左,正德九年建,祀名宦共四十二人。鄉賢祠在儒學右,正德九年建,祀歷朝名賢。
社學 ,明洪武中置,萬曆中修,後廢。今除。諸生所居及居民佃者入租於官,餘盡為豪猾所侵,不能盡考。生員居者二,一在城南技藝二廂,一在城南針巷。民佃者四,一在新廊地方,一在正西舊廂常平倉左,一在儀鳳門,一在清江門。學田、學租 在本縣鳳西三圖。學田地、山塘六十畝一分,惠化一圖。學田地、山塘共二百七十一畝六釐。以上除地丁漕米等項銀兩外,每年共實徵稅銀六十一兩七錢九分九釐七毫,解學道項下。
外縣
句容縣儒學 在縣治南。唐開元十一年始建於縣衙之東。宋開寶中重建。皇祐二年,太常博士、知縣事方俊再建。元泰定二年,令程恭延聘名士,訓誨生徒,遠近嚮慕。邑民獻地,增廣學宮,設唐忠臣劉鄴、孝子張常洧二祠於講堂之西。至順四年,達魯花赤那懷重修明德堂後。至元戊寅,令李允中、教諭劉德秀刻《累朝奉誥綸音於石。明洪武己未,令韓思孝修殿廡,置齋室。壬戌,令韓宗器重修明德堂。永樂間,令徐大安增修。丁酉令周庸節、教諭趙學拙重建戟門,國子祭酒胡儼為之記。正統八年,令韓鼎建會饌堂,改文昌樓於學之東南。十三年,復立進士題名碑於講堂之內。景泰間,令浦洪、丞劉義相繼修理「東廡」 齋號共十三間,俱被焚,隨修。景泰四年,府丞陳宜增置學西民地,建立教官廨宇。成化十四年,令徐廣重建大成殿、兩廡戟門,規模宏大,視昔有加。嘉靖十六年,令周仕修。嘉靖三十二年,應天府通判汪宗之署縣事,移名宦鄉賢祠於戟門左右。四十五年,署縣事應天府推官張夢斗見學宮傾圮,且前曠後偪,思重營建,積楮贖四百金,令胡師繼之。遂移廟并兩廡,戟門、櫺星門、道義門各前數十步。廟後建明倫堂,高五丈五尺,廣七尺,深四丈五尺。左建「博文」 齋三間,號房十間;右建「約禮」 齋三間,號房如左。庫房四間,神廚二間,土地祠一間。明倫堂後建尊經閣三間,閣前建「敬一」 亭,亭左右建啟聖、名宦、鄉賢三祠,改菁莪坊曰「興賢」 ,「棫樸」 坊曰「育才。」 隆慶三年,令周美於櫺星門外橫置石欄,於巽方建文星樓,後移稍西北,改名文昌閣,上奉文昌神像。萬曆元年,令張道充復於學前開左右掖門,濬渠引水,曲注泮池。萬曆三年,令丁賓繪飾明倫堂、井泮宮、啟聖祠二間,兩旁庫四間,屢圮屢修。萬曆四十年,提學熊廷弼議加「文星樓」 第三層,一時聯「元魁」 ,獲有應驗。後傾廢。
皇清順治十年,督學藍潤捐修。
江左書院 在縣治東一里許。過成山建。太師孔文忠有記。
華陽書院 在都察院東。
社學 凡五處:一曰「篤信」 ,在縣北街。一曰「居仁」 ,在縣東街。一曰「執禮」 ,在縣南街。一曰「由義」 ,在縣西街。一曰「沉智」 ,在縣西街。明洪武、永樂間,句容縣一十六鄉俱立社學,此五學為首。隆慶四年,令張道充改修南軒書院為「養蒙社學」 ,今俱廢。學田 一百三十三畝,店十間,提學御史聞人佺、知縣周仕置。共租銀七十七兩四錢五分七釐七毫。
溧陽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隅。「創於宋皇祐四年。崇寧中,李亙增廣齋舍,續建堂閣。建炎末,毀兵撤屋為營,惟餘大成殿。紹興、慶元間,知縣施佑、周倧、李抃、趙贊夫輩修葺之。嘉定中,王棠、李泰原、陸子遹相繼,而齋廡庖湢罔不皆備。訖元陞為州學,重設小學,創置尊經閣。」 遭張士誠之亂,悉淪兵燹。明初,知州林公慶仍創建焉。天順七年,民居火延焚燬,獨明倫堂存。知縣員賢、陳福繼修之。熊達始置鄉賢祠,符觀始置名宦祠,沈瓚、楊榮修號舍、《坊表》,府丞冀綺修戟門、兩齋。弘治中,廓城址以濬泮池。嘉靖間改水關而開躍龍。百廢俱興,所在如制。學門在櫺星門之左,講堂在儒學右,為諸生講習之所。挹秀堂在儒學前,舊下水關上。宋崇寧中知縣李亙建,今廢址存。知縣李恂重修折桂閣亦在學前。宋大觀三年建。俱建炎末兵燬。德化堂在明倫堂後。宋紹興二十年知縣周倧建,即今魁星堂之基也。
待聘軒在德化堂後。宋慶元三年知縣趙贊夫建,今廢。「興能」 、「觀光」 、「尚志」 、「麗澤」 四齋俱宋嘉定初知縣王棠建,俱不存。道存堂元延祐初建,無考。君子堂在明倫堂後,今廢。「采藻」 、「皆春」 二亭俱元至正五年知州蒲里翰建,今廢。敬一亭在啟聖祠之右。明嘉靖間詔建。泮池在櫺星門外。環以石欄,跨以石梁,目曰「通文。」 萬曆四十三年,知縣趙應元加濬一丈有奇。躍龍關在學宮之左。嘉靖初,知縣湯虺以廟學為城闉所蔽,議闢一門曰「迎秀」 ,以通江山之氣,材石俱備,而事未果行。迨萬曆末,知縣趙應元、教諭林楚移下關於巽方,名曰「躍龍」 ,引注乾方五堰之水,逕廟學門,過城隍廟而出,會於城壕。由巽而坤,旋繞回顧,靈雨亭、文昌閣,矗峙映帶,隔岸道院,鐘磬相答,洵亦清勝之區矣。歲久淤塞,今復開濬。起鳳、「騰蛟」 二坊,在學宮左右。大成殿。明永樂時,知縣李成、張真相繼修。天順間,燬而復建。嘉靖九年,詔改為
先師殿、易像、設主、兩廡主亦如之。戟門牲房廚庫
禮器俱備。廟前櫺星石闌,建於宋之王棠李泰原。旁有古柏二株。啟聖祠在廟左,名宦、鄉賢二祠在戟門左右。教諭宅在魁星堂之後。訓導宅二在麗澤、養正二齋之後。射圃亭在社學之右。金淵書院 不知建自何年。按金淵館在縣治後數百步,臨溪,宋置,今廢。疑即此。
嘉義書院 在救荒渰,太僕史際建,以待四方之學者。有樓曰「五同」 ,取《五經》「大同」 之義。或曰:渰勢如同字,其字畫瀠洄處皆水也,如巴江、吉水,亦理或有之。
社學 在縣東南隅。明成化間,知縣靳璋建,大學士商輅作《記》。
義塾 在縣南三十五里。耆民錢澤建於義莊中,以教族子弟也。束修供膳,俱取給於莊租學田 。明嘉靖十七年,知縣呂光洵始置學田五百畝,歲收租米二百餘石,以贍貧生。因田多山鄉,租或不完,二十三年,請之督學使者,以前田易價五百兩,別買良田。二十九年,准以前銀買彭若年夏林常稔田一百四十畝,歲收租米一百二十八石九斗二升。三十二年,知縣鄭一龍以鳳凰橋公田一十四畝送學贍士。三十九年,巡按御史董鯤以贓罰銀三百二十五兩買周旻楊店田一百畝,歲收租米九十一石。四十年,邑人太僕少卿史際以縣南倉前並管笪田二百畝送學,歲入租米一百六十一石。萬曆元年,邑人理問楊孟元以湖頭田一百二十九畝三分三絲送學,歲入租米七十六石。以上共田五百八十三畝三分三絲,共歲入租米四百石有奇。
溧水縣儒學 在大西門內。唐武德間建。宋熙寧二年,知縣關起遷於崇儒坊內。寶祐中,改命教堂曰明倫堂。元陞為州學。明復為縣學。知縣鄧鑑、高謙甫相繼修之。成化間重修。嘉靖十七年,知縣陳光華徙於京兆館東,謝廷蒞成之。三十九年,知縣曾震復即朝元觀基為今學,周之屏成之。萬曆二十八年,知縣徐必達重修,尚書徐元太有《記》。
文廟舊在縣治東三十步,宋熙寧中,徙於學內,紹
興八年,知縣事李朝正修。明初,更建。正德間,知縣何東萊重修。萬曆五年建屏牆於泮水。啟聖祠初在廟左,前為敬一亭。鄉賢祠在廟右。射圃舊在學東,今廢。
書院 明萬曆二十七年,前令徐必達以修學羨金,構書院於學宮之右隙地,堂曰「浩然」 ,堂左一楹為庖堂南有軒曰「試春」 ,軒後鑿地為池,池上有軒,曰「鳳池別館」 ,軒前之東有亭曰「玉蓮亭」 ,亭前有臺,曰「釣鼇臺。」 今皆廢,惟址存。
中山書院 在北門外。祀明兵部尚書齊泰、知縣謝廷蒞有義田。
社學 凡十一處,在崇儒坊唐橋巷、南門內、北門外邰村東巷、邰倉西邰村倉後、柘塘市、蒲塘街、洪藍埠、孔鎮各一,今俱廢。
「學田 一百八十畝二分。」 明嘉靖間,幾廢田修學,巡按董鯤給其費,而田復存地二十三畝三分。隆慶間,知縣賀一桂增置田十六畝。萬曆間,知縣傅應禎增置田十畝,吳仕銓增置田三十八畝,徐必達增置田二十七畝。以上各田租入,皆以給士之砥行而貧者,一應差徭,盡從蠲免。江浦縣儒學 在城東門。明洪武十年,創於浦子口城內。二十五年遷縣曠口山之陽,遂遷學焉,即今處。宣德初修,陳璉有「記。」 景泰中,知縣勞鉞重建明倫堂。崇禎庚午,知縣黏洪錄重修。崇
禎末年,知縣李樾復加修葺。
皇清順治辛卯年,知縣劉天澤重建「育才」、「彰德」二坊。
啟聖祠在殿後。名宦祠,在櫺星門右。鄉賢祠,在學西隅。射圃,在學右。
新江書院 在縣南門外,祀定山先生莊㫤。明南京禮部尚書湛若水建并《記》。
白馬書院 在白馬寺左,即「慕賢祠。」 祀宋儒陸象山、明儒陳白沙、王陽明,即明知縣李維樾講書處。
東山書院 在縣治南二里。康熙十二年建。江干書院 在浦子口,有知縣余樞碑記。「學田 十頃有奇。明知縣王之綱以絕戶餘田入學,租三百六十石。又巡按宋燾贖銀五十兩,置田塘二十四畝,租穀三十石。又督學徐鑑官銀一百兩,置田塘二十二畝,租穀三十三石,銀五十八兩六錢九分一釐。」
六合縣儒學 在縣治西。唐咸通中在滁河南。光化中徙東門街北,再徙縣治東。宋治平中,復徙城東臨河,尋徙縣西高岡上。建炎兵燹,紹興十四年,暫寄縣東古官舍,遂因《經藏》廢院為學。二十九年,復遷高岡故址。紹熙四年,知縣鄭縝拓之。嘉定七年,劉昌詩重建。明洪武五年,知縣陸梅創立。正統間,史思古、黃淵相繼修之。成化五年唐紹修。正德九年萬廷珵修。嘉靖三十年董邦政修。隆慶五年重建,改向西南。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顧高嘉改制創修。
文廟在明倫堂前。啟聖祠在廟左。「名宦」 、「鄉賢」 二祠。
在「啟聖祠」 左右。射圃在學西,今廢。
社學 舊止一所,在縣治東。明成化間,知縣唐詔創立,有監察御史《木納碑記》。正德間,知縣林幹因其敝壞,捐其地為民業,別於四門各建一學,各設教讀一人,皆有門樓堂舍可居。近北社學傾圮,明嘉靖三十年,知縣董邦政修建。學租 嘉靖御史鄭光琬入房租銀二十三兩四錢有奇。知縣茅宰邵漳、教諭陳洪表置田二十四畝,又置田地七十六畝,又置《丈量》多餘田地七十九畝。每年額租以供本學給貧生之用。租銀四十四兩八錢五分四釐。
高淳縣儒學 在縣治東通賢門外。明弘治十二年,應天府丞冀綺創建。萬曆十七年,上元縣知縣劉元泰重修廟門廨舍新之。二十六年,丁《日近》再為修葺。三十三年,知縣項維聰增建「敬一亭于尊經閣後明倫堂。正德丙子年毀,知縣施懋奉、御史徐翼、周鵷捐鍰重建,久而復頹。至嘉靖三年,知縣劉啟東撤而葺之」 ,並增勝焉。萬曆十三年,堂又圮,知縣董良遂,邑人韓邦本、邢世文、楊廷禮捐資重建,規制如舊。
皇清康熙十二年災,知縣劉澤嗣重建功未竣,東西
兩廡各七間,仍頹。康熙二十年,知縣李斯佺捐貲修葺。前為廟門三間,右為神庫三間,門之外前左為名宦祠三間,前右為鄉賢祠三間,俱嘉靖三年知縣劉啟東建。又前為櫺星門三間,建坊於左右,跨以石橋。左坊曰「騰蛟」 ,橋曰「育英」 ;右坊曰起鳳橋曰「集賢。」 前為屏牆,今廢。前為泮池,舊在櫺星門內,知縣劉啟東徙建,上有石橋,今復改此。池之南設大屏牆為蔽,闊二十四丈,知縣項維聰捐貲建,明季廢。廟之東北為啟聖祠三間,嘉靖十年增建。廟後為明倫堂五間,後為尊經閣三間。邑紳徐一范捐貲倡建,鄭宗泰捐銀三百兩。敬一亭一間,明萬曆三十三年知縣項維聰捐貲建。東西二齋各五間,東曰「仰高」 ,西曰「還淳。」 齋之後為號房各十五間。堂之東南為道義門,又南為學門三間,門左為射圃、觀德亭三間,今廢。教諭廨在廟東,舊在還淳齋西。明崇禎間,知縣莊鐸移建于此。訓導廨,一在還淳齋西,一今廢。
書院 在縣治西北察院左。明嘉靖四年,知縣劉啟東建。正堂三間,扁曰「崇文。」 門房一間,今即遺愛祠。
社學 :賓陽門外「五顯祠」 左。門房三間,正堂三間。
義塾 :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李斯佺創設。學田 共二百七十九畝五分七釐五毫四絲。一在崇教鄉,一畝五分七釐六毫;一在立信鄉,二十六畝一分五釐八毫;一在遊山鄉,二百五十一畝八分四釐。
學基地 二十八畝八分一釐七毫二絲。內學垣東西各地一帶,居民賃住納租。學後山一座,長松近百株。
「學山 」 四畝,在崇教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