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8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八十五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八十五卷目錄

 諫諍部名臣列傳十四

  宋六

  李邴       滕康

  勾濤       韓紃

  汪應辰      尤袤

  李浩       李椿

  劉珙       王藺

  王希呂      黃祖舜

  黃中       胡晉臣

  顏師魯

官常典第六百八十五卷

諫諍部名臣列傳十四

[编辑]

宋六

[编辑]

李邴

[编辑]

按《宋史》本傳:邴字漢老,濟州任城縣人。中崇寧五年 進士第,累官為起居舍人,試中書舍人。北方用兵,酬 功第賞,日數十百,邴辭命無留難。除給事中,同修國 史,兼直學士院,遷翰林學士。嘗與禁中曲宴,徽宗命 賦詩。高麗使入貢,邴為館伴。徽宗遣中使持示使者, 請傳錄以歸。未幾,坐言者罷,提舉南京鴻慶宮。欽宗」 即位,除徽猷閣待制、知越州。久之,再落職,提舉西京 嵩山崇福宮。高宗即位,復徽猷閣待制。踰歲,召為兵 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苗傅、劉正彥迫上遜位,上顧邴 草詔,邴請得御札而後敢作,朱勝非請降詔赦,邴就 都堂草之。除翰林學士。初,邴見苗傅,面諭以逆順禍 福之理,且密勸殿帥王元俾以禁旅擊賊,元唯唯不 能用。即詣政事堂白朱勝非、適正彥及其黨王世修 在焉,又以大義責之,人為之危,邴不顧也。時御史中 丞鄭玨又抗疏言睿聖皇帝不當改號,於是邴玨為 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邴與張守分草百官 章奏,三奏三答。及《太后手詔》與《復辟赦文》,一日而具。 四月,拜尚書右丞。未幾,改參知政事。上巡江寧,太后 六宮往豫章,命邴為資政殿學士、權知行臺三省、樞 密院事。以與呂頤浩論不合,乞罷,遂以本職提舉杭 州洞霄宮。未閱月,起知平江府。會兄鄴失守越州,坐 累落職。明年,即引赦復之,又升資政殿學士。紹興五 年,詔問宰執方略,邴條上《戰陣》《守備》《措畫、綏懷》各五 事:《戰陣之利五,曰出輕兵,務遠略,儲將帥,責成功,重 賞格。大略謂:「關陝為進取之地,淮南為保固之地。關 陝雖利于進取,然不用師于京東以牽制其勢,則彼 得一力以拒我。今大將統兵者數人,皆所恃以為根 本,萬一失利,將不可復用。偏裨中如牛皋、王進、楊珪、 史康明,皆京東土人,知地險易,可各配以部曲三五 千人,或出淮、揚,或出徐、泗,彼將奔命之不暇,此不動 而分陝西重兵之一端也。關陝今雖有二宣撫,其體 尚輕,非遣大臣不可。呂頤浩氣節高亮,李綱識量宏 遠,威名素著,願擇其一而用之,必有以報陛下。又言: 「陛下即位之初,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威名隱然為大 將,今又有吳玠、岳飛者出矣。願詔大將于所部舉智 謀忠勇可以馭眾統師各兩三人,朝廷籍記,遇有事 宜使當一隊,毋隸大將,則諸人競奮,才智皆飛、玠之 儔矣。大將爵位已崇,難相統一,自今用兵,第可授以 成算,使自為戰而已,慎勿遣重臣臨之,以輕其權而 分其功。今卻敵退師之後,必論功行賞,願因此詔有 司預定賞」格,謂如得城邑及近上首領之類,自一命 至節度使,皆差次,使足相當。所謂守備之宜有五,曰 固根本,習舟師,防他道,講遺策,列長戍。大略謂:「江浙 為今日根本,欲保守則失進取之利,欲進取則慮根 本之傷。古之名將,內必屯田以自足,外必因糧于敵。 誠能得以功名自任,如祖逖者,舉淮南而付之,使自 為進取,而不至虛內以事外。臣聞朝廷下福建造海 船七百隻,必如期而辦。乞倣古制,建伏波、下瀨樓船 之官,以教習水戰,俾近上將佐領之,自成一軍,而專 隸于朝廷,無事則散之緣江州郡,緩急則聚而用之。」 臣度敵人他年入寇,懲創今日之敗,必先以一軍來 自淮甸,為築室反耕之計,以綴「我師。然後由登、萊泛 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漢以出吾右, 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願預講左支右吾之策。夫兵 之形無窮,願詔臨江守臣,凡可設奇以誤敵者,如吳 人疑城之類,皆預為措畫。今長江之險綿數千里,守 備非一,苟制得其要,則用力少而見功多。願差次其 最緊處,屯軍若」干人,一將領之,聽其郡守節制,次緊、 稍緩處差降焉。有事則以大將兼統之,既久則諳熟風土,緩急可用,與旋發之師不侔矣。所謂措畫之方 有五,曰親大閱,補禁衛,講軍制,訂使事,降敕榜。大略 謂「因秋冬之交,闢廣場,會諸將,取士卒才藝絕特者 而爵賞之。建炎以來,禁衛單寡,乃藉五軍以為重。臣 常寒心。願擇忠實嚴重之將以為殿帥,稍補禁衛之 闕,使隱然自成一軍,則其馭諸將也若臂之使指矣。 今諸郡廂禁穴占私役者,大郡二三千人,小郡亦數 百人。臣願講求,除郡守、兵將官自禁軍給事外,餘傔 從衣糧使自僦入以役,大抵殺廂軍三分之二,而以 其衣糧之數盡募禁軍。」金人自用兵「以來,未嘗不以 和好為名,此決不可恃。然二聖在彼,不可遂已,姑以 餘力行之耳。」臣謂宜專命一官,如古所謂行人者,或 止左右司領之,當遣使人,舉成法而授之,庶免臨時 斟酌之勞,而朝廷得以專意治兵矣。劉豫僭叛,理必 滅之,謂宜降敕榜,明著豫僭逆之罪,曉諭江北士民, 此亦兵家所謂伐謀代交者。所謂綏懷之略有五:曰 宣德意,先振卹,通關津,遣材能,務寬貸。大略謂:「山東 大姓,結為山砦以自保,今雖累年,勢必有未下者。願 募有心力之人,密往詔諭。應淮北遺民來歸者,令淮 南州郡給以行由,差船津濟,量差地分人護送,毋得 邀阻。有官人先次注授差遣。無官而貧乏者,令沿江 州郡以官舍居之,仍量給錢米三兩月,其能自營為 生乃止。內有才智可用之人,隨宜任使,勿但縻以爵 秩而已。凡諸將行師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勦戮。其有 善良老弱之人,皆從寬貸,使之有更生之望。」不報。邴 閑居十有七年,薨于泉州,年六十二,諡〈文敏〉》。

滕康

[编辑]

按《宋史》本傳:「康字子濟,應天府宋城人。登崇寧五年 進士第,又中詞學兼茂科,除祕書省正字,遷著作佐 郎、尚書工部、禮部員外郎,國子司業。靖康二年,元帥 府聞康習憲章,召至濟州,率群臣勸進,除太常少卿, 使定登極禮儀。凡告天及肆赦之文,皆康為之,辭意 激切,聞者感動。除起居舍人,權給事中,進起居郎,兼」 討論祖宗法度。檢討官,試中書舍人。會顯謨閣學士 孟忠厚乞用父減年遷官,康言:「忠厚,隆祐太后之姪 也。太宗以來,凡母后兄弟之子,無為侍從者。」武義大 夫康義用登極恩遷遙郡刺史。康又封還詞頭,言:「恩 例遷官一等,謂于階官上進一階。今康義得特旨轉 一官,自武義大夫躐上遙郡刺史,名為遷一官,實升 五等,紊法之甚也。自古召亂之源,非外戚撓法,則內 侍干政,漢、唐可鑑。」凡再降旨,竟不肯行。後軍統制韓 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贖金。康言:「世忠無赫赫功,祇 緣捕盜微勞,遂」「亞節鉞。今其所部卒伍,至奪御器, 逼諫臣於死地,乃止罰金,何以懲後?」詔降世忠一官, 知江州。陳彥文用劉光世奏,錄其守城功,遷龍圖閣 待制。康以光世所上彥文功狀,前後牴牾閣而未下。 宰相力主彥文,趣康行詞,康論不已,宰相銜之。會布 衣省試卷子不合式,康以其文取之,諫官李處遯論 奏,遂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杭州洞霄宮。未幾,移蹕錢 塘,再除中書舍人。奏曰:「去歲郊禮前日食,而日官不 以聞,廷臣不以告。使陛下所以應天者未至,故逆臣 敢萌不軌者,無先事之戒也。陛下即位行再歲矣,惻 怛愛民之政徒為空言,而百姓不被其恩;哀痛責躬 之詔不著事實,四方不以為信。忠佞並馳而多士解 體,刑賞失當而三軍沮氣。臣願陛下取建炎初元以 來所下詔書、所舉政事,熟思審度,得無一二不類臣 言者乎?望參稽得失而罷行之。」上再三褒諭,稱其有 諫臣風,除左諫議大夫。旬日間,封章屢上,遂擢翰林 學士。翌日,除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建炎三 年,宰相呂頤浩議幸武昌,為趨陝之計。既移蹕建康, 又議欲盡棄中原,徙居民於東南,康力持不可,上悟 而止。未幾,上請太后奉神主如江西,以參知政事李 邴權知三省、樞密院事,康為資政殿學士,同從衛以 行。邴辭疾,又命康權知,以劉玨為貳。賜康褒詔,許綴 宰執班奏事。康從衛至洪州,劉光世護江不密,金人 絕而渡。康等倉卒奉太后趨虔州,殿中侍御史張延 壽論「康與玨無憂國之心,至使太后涉險,為敵人追 迫」,責授康祕書少監,分司南京,永州居住。未幾,許自 便,復左朝請大夫,提舉明道宮。紹興二年九月,卒,年 四十八。八年,追復龍圖閣學士。有《文集》二十卷。

勾濤

[编辑]

按《宋史》本傳:「濤字景山,成都新繁人。登崇寧二年進 士第,調嘉州法掾、川陝鑄錢司屬官。建炎初,通判黔 州。田祐恭兵道境上,濤白守,燕勞之。祐恭感恩厲下, 郡得以無犯。湖湘賊王闢破秭歸,桑仲、郭守忠攻茶 務箭窠砦,將犯夔門。夔兵素單弱,宣司檄祐恭捍禦, 濤帥黔兵佐之,賊潰去。宣撫張浚奏濤知巴州,不赴。」 翰林侍讀學士范仲薦,召見,論五事,除兵部郎中。七 年,遷右司郎宮兼校正。日食,上言。八月,遷起居舍人, 以足疾,命閣門賜墩待班。九月,兼權中書舍人。時沿 邊久宿兵江浙,罷于餽餉,荊、襄、淮、楚多曠土,濤因進羊祜屯田故事,事下諸大將,於是邊方議行屯田。淮 西都統制劉光世乞罷,丞相張浚欲以呂祉代之。濤 謂:「祉疏庸淺,謀必敗事,莫若就擇將士素所推服者 用之,否則劉錡可。」浚不納。祉至,果以輕易失士心。未 幾,酈瓊叛,祉死於亂。浚聞之,夜半召濤愧謝。時帝駐 蹕建炎,欲亟還臨安,濤入見曰:「今江、淮列戍十餘萬, 苟付託得人,可無憂顧。適此危疑,詎宜輕退,以啟敵 心。」因薦劉錡。帝即命以其眾鎮合肥。川、陝宣撫使吳 玠言都轉運使李迨朘刻賞格,迨亦奏玠苛費。帝以 問濤,濤曰:「玠忠在西,縱費寧可覈,第移迨他路可爾。」 帝然之。會金人廢劉豫,金、房鎮撫使郭浩遣其弟沔 奏事,濤察沔警敏可仗,乞詔諭陝右諸叛將,乘機南 歸。帝命濤草詔,沔持以往,聞者流涕。十二月,除中書 舍人。八年,除史館修撰,重修《哲宗實錄》,帝諭之曰:「昭 慈聖獻皇后病革,朕流涕問所欲言,后愴然謂朕曰: 『吾逮事宣仁聖烈皇后,見其任賢使能,約己便民,憂 勤宗社,疏遠外家,古今母后無與為比。不幸姦邪罔 上,史官蔡卞等同惡相濟,造謗史以損聖德,誰不切 齒?在天之靈,亦或介介。其以筆屬正臣,亟從刪削,以 信來世。朕痛念遺訓,未嘗一日輒忘,今以命卿』。」濤奏: 「數十年來,宰相不學無術,邪正貿亂,所以姦臣子孫 得逞其私智,幾亂裕陵成書。非賴陛下聖明,則任申 必先有過嶺之謫,臣亦恐復蹈媒孽之禍。」帝慰勉之。 六月,《實錄》成,進一秩,就館賜宴。復修《徽宗實錄》,以中 書舍人呂本中為薦,丞相趙鼎,諭旨宜婉辭紀載。濤 曰:「崇寧、大觀,大臣誤國,以稔今禍,藉有隱諱,如《天下 野史》何?」七月,除給事中,求去,以徽猷閣待制知池州, 改提舉江州太平觀。俄除荊湖北路安撫使、知潭州。 秦檜嘗令人諭意欲與共政,濤以書謝之。檜諷言官 劾之,不報。濤上書論時事之害政者:「大臣密諭王倫, 變易地界,一也;蔡攸之妻近居臨平,咫尺行都,略不 畏避,二也。小大之臣,凡在謫籍,皆已甄敘,惡如京黼, 尚蒙寬宥。今侍從之臣,初無大過,理宜牽復,三也。河 南故地,復歸中國,新附之民延頸德澤,承流之寄,當 加精選,四也。臺諫為耳目之司,今宰相引援,皆同舍 之舊,倚為鷹犬,五也。」帝嘆其忠直,賜繒綵、茶藥,且令 事有大於此者悉以聞。秩滿,提舉太平觀。十一年,帝 謂秦檜曰:「勾濤久閑,性喜泉石,可進職與一山水近 郡。」秦檜對永嘉有天台、鴈蕩之勝,帝曰:「永嘉太遠,其 以湖州命之。」俄以疾卒,年五十九。《遺表》聞,帝震悼,顧 近臣曰:「勾濤死矣,惜哉!」贈左大中大夫。濤身長七尺, 風貌偉然,頗以忠亮自許,國有大議,帝必委心延訪, 往復酬詰,率漏下數刻始罷,料邊情如在目前,知名 之士多所薦進。有《奏議》十卷。

韓紃

[编辑]

按《雲麓漫抄》:「紃字子禮,紹興八年任潭州判官,上書 論和議之非。知州李昭祖得其副本申朝廷,得旨:『韓 紃小官,動搖國是,降官編管循州。告詞云:『守臣坐汝 之罪來上』。及到貶所,又為將官韓京所招,舉家死』。」

汪應辰

[编辑]

按《宋史》本傳:「應辰,字聖錫,信州玉山人。幼凝重異常 童。五歲知讀書,屬對應聲語驚人,多識奇字。家貧無 膏油,每拾薪蘇以繼晷。從人借書,一經目不忘。十歲 能詩,游鄉校,郡博士戲之曰:『韓愈十三而能文,今子 奚若』?應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論道,惟公其然』。未冠,首 貢鄉舉,試禮部,居高選。時趙鼎為相,延之館塾,奇之。」 紹興五年進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 兵勢為問,應辰答以「為治之要以至誠為本,在人主 反求而已。」上覽其對,意其為老成之士。及唱第,乃年 少子,引見者掖而前,上甚異之。鼎出班特謝,舊進士 第一人賜以御詩,及是,特書《中庸》篇以賜。初名洋與 姓字,若有語病,特改賜應辰。上欲即除館職,趙鼎言 且令歷外任,養成其材,乃授鎮東軍簽判。故事,殿試 第一人無待次者,至是取一年半闕以歸。舍人胡寅 行詞曰:「屬者延見多士,問以治道,爾年未及冠,而能 推明帝王躬行之本,無曲學阿世之態。」應辰少受知 於喻樗,既擢第,知張九成賢,問之於樗,往從之游,所 學益進。初任趙鼎為帥幕,府事悉諮焉。歲小旱,命應 辰禱雨名山,即應。越人語之曰:「此相公雨。」鼎曰:「不然, 乃狀元雨也。」召為祕書省正字。時秦檜力主和議,王 倫使還,金人欲以河南地歸我。應辰上疏謂:「和議不 諧,非所患和議諧矣,而因循無備之可畏。異議不息, 非所患異議息矣,而上下相蒙之可畏。金雖通和,疆 場之」上,宜各戒嚴,以備他盜。今方且肆赦中外,褒寵 將帥,以為休兵息民,自此而始。縱忘積年之恥,獨不 思異時意外之患乎?此因循無備之所以可畏也。今 朝廷方排群議之初,大則竄逐,小則罷黜,至有一言 迎合,則不次擢用。是以小人窺見間隙,輕躁者阿諛 以希寵,畏懦者循默以備位,而忠臣正士「乃無以自 立於群小之間,此上下相蒙之所以可畏也。臣願勿 以和好之可無虞,而思患預防,常若敵人之至。」疏奏秦檜大不悅,出通判建州,遂請祠以歸。寓居常山之 永年院,蓬蒿滿逕,一室蕭然,饘粥不繼,人不堪其憂, 處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講學為事,自是凡三主管崇 道觀。在隱約時,胸中浩然之氣,凜然不可屈。張九成 謫邵州,交游皆絕。應辰時通問及其喪父,言者猶攻 之,而應辰不遠千里往弔,人皆危之。通判袁州,凡所 予奪,人無異詞。始至,或以其書生易之,已乃知吏師 所不能及。丞相趙鼎死,朱崖扶喪過郡,應辰為文祭 之曰:「惟公兩登上宰,皆直艱危之時;一斥南荒,遂為 死生之別。事已定於蓋棺,恩特容於歸骨。」吏付之火, 其子借三兵以歸,道出衢州,章傑為守,希檜意指,應 辰為阿附,為死黨。符移訊鞫,遍搜行橐,求祭文不可 得。時胡寅遺檜書,謂此書不足竟,事乃寢。通判靜江 府,踰期不得代,乃沿檄歸省其母,繼差通判廣州。時 檜所深忌者,趙鼎、張浚,鼎既死而浚獨存,未快其意。 江西運判張常先箋注前帥張宗元與浚詩言於朝, 其詞連逮者數十家,將誣以不軌而盡去之。獄既具, 檜死,應辰幸而免。明年,召為吏部郎官,遷右司。母老 乞外,丞相苦留之,曰:「方進用,未應爾。」應辰曰:「親老矣, 不可緩。」乃出知婺州。郡積欠上供十三萬緡,朝廷命 憲漕究治,應辰謂急則擾民,乃與諸邑蠲宿逋,去苛 斂,定期會,窒滲漏,悉為補發。尋丁內艱去,廬於墓側。 服闋,除祕書少監,遷權吏部尚書。李顯忠冒具安豐 軍功賞五千餘人,應辰奏駁之。權戶部侍郎兼侍講。 應辰獨員當劇務,節冗費,常奏班直,轉官三日,而堂 吏增給食錢萬餘緡,工匠洗澤器皿僅給百餘千,而 堂吏食錢六百千,塑顯仁神御,半年,功未及半,而堂 吏食錢已支三萬,銀絹六百匹兩,他皆類此。上驚其 費冗,命吏部裁之。金渝盟,詔求足食足兵之策,應辰 奏曰:「陸贄有云:『將非其人,兵雖多不足恃;操失其柄, 將雖才不為用』。臣之所憂,不在兵之不足,在乎軍政 之不修。自講和以來,將士驕惰,兵不閱習,敵未至則 望風逃遁,敵既退則謾列戰功,不惟佚罰,且或受賞。 方時無事,詔令有所不行,一旦有急,誰能聽命以赴 國家之難?望發英斷,賞善罰惡,使人人洗心易慮,以 聽上命,然後號令必行矣。」三十二年建儲,以孝宗名 與唐廬江王、晉楚王同,詔改為曄,應辰以為與唐昭 宗同,白左相陳康伯,遂改今名。集議秀王封爵,應辰 定其稱曰太子本生之親。議入,內降曰:「皇太子所生 父,可封秀王。」暨內禪,擬於傳位日降赦,應辰言:「唐太 宗受禪於高祖,明年正月始改元。」乃從其說。又議改 元重熙,應辰謂契丹嘗以紀年,遂改隆興。一朝大典 禮,多應辰所定。議太上尊號,李燾、陳康伯密議以「光 堯壽聖」為稱。及集議,或謂:「尊號始自開元,罷於元豐, 今不當復。況太上視天下如棄敝屣,豈復顧此?」應辰 主之尢力。或又言:「主上奉親,烏得援『元豐自卻為比』?」 於是議狀書者半,不書者半。明日,應辰復與金安節 等十二人各陳所見,大概謂「光堯」近乎「神堯」,「壽聖」乃 英宗誕節,嘗以名寺。御史周必大亦以為問,應辰答 以「堯豈可光」是語。有聞之德壽者,高宗因上過宮云: 「汪應辰素不樂,吾於是有詔。尊號之議,已嘗奏知,不 容但已。」安節等遂奉詔。應辰連乞補外,遂知福州。未 幾,升敷文閣待制,舉朱熹自代。在鎮二年,會朝廷謀 蜀帥,乃以敷文閣直學士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 陛辭,特降詔撫諭。入境,以書與宣撫使吳璘,令以撫 諭詔申嚴號令。既至,免利路民餉運,徙沿邊戍兵就 糧內郡,縱保勝義士復業,存左藏所解白契二百萬 以備不虞,悉奏行之。有謂蜀中綱馬驛程由梁、洋、金、 房,山路峻險,宜浮江而下,詔吳璘措置。執政、大將皆 主其說,應辰與夔帥王十朋力言其不便,遂得中止。 二稅勘合,每貫取二十錢,乾道詔旨嘗減三之一。有 欲增之者,應辰與兩漕臣列奏言:「勘合不以鈔計,而 以貫、石、匹、兩計,是陽為減而陰實增之也。以成都一 路計之,歲入三十萬。今以所增為六十萬,計以四路 不知幾倍,雖非興利者所便,而民受其賜多矣。」璘時 駐蜀口,武興精兵為天下冠,既老且病。應辰密奏以 「關陝大將」,係國安危,所當預圖,於是執政傳旨,若璘 不起,令制司暫領其任。暨璘死,應辰遂攝宣撫之職, 蜀道晏然。虞允文尋以知樞密院事宣撫四川,應辰 援張浚例,乞罷制司,不許。總所牒委官覈四川匿契 稅,應辰奏「其不便者四,曰妨農廢業,曰縱吏擾民,曰 違法害教,曰長姦起訟。比戶部已令人自首,州縣收 併已不少,其未盡者,有見行法令,不宜為此煩擾。」上 曰:「論極有理,速罷止之。」蜀大旱,詔問救荒之策,應辰 奏:「利、閬、綿、梓軍馬糧料,隨民力均敷,官雖支糴錢,民 不得半價。若選官就歲熟處糴之,可以寬民力,第無 錢束手,乞給度牒。」上曰:「汪應辰治蜀甚有聲,且留意 民事如此。給度牒四百,永為糴」本振濟。遂移書諸路 漕臣,亟救荒,且以綿、劍、和糴告之,而全蜀蒙惠。劉珙 拜同知樞密院事,進言曰:「汪應辰、陳良翰、張栻學行 才能,臣所不及。」已得旨召還。邛之安仁年饑,挻起為盜,害及旁郡。即具奏,且檄茶馬使招捕,旬月間,誅其 渠魁,餘悉撫定。或白之虞允文曰:「汪帥得無掩盜事 不上聞乎?」宣司乃密奏,使人紿應辰曰:「邛寇事未敢 奏,不審制司如何?」應辰以奏檢報之,允文內愧,將行, 代納成都一府激賞絹估三萬三千九百八十四匹。 冬,入覲,陛對,以畏天愛民為言。上曰:「卿久在蜀,寬朕 西顧憂,軍政民事,革弊殆盡。蜀中除虛額,民間當被 實惠。」應辰奏:「虛額去則州縣寬,尚有兩事,曰預借,曰 對糴。預借乃州縣累歲相仍,對糴則以補州縣闕乏。 民輸米一石即就糴一石,或半價,或不支,且多取贏。 陛下近捐百萬除預借之弊,對糴患止數州,願并除 之,則弊革無餘矣。」除吏部尚書,尋兼翰林學士并侍 讀。論愛民六事,朝堂議不合,不悅者眾。一日,陳良祐 登對,上告以汪應辰言:「卿在蜀多誕謾。」良祐奏:「臣與 應辰昨同從班,應辰請外,得衢州,臣惜其去,同奏留 之。時邊奏方急,臣不知應辰將為便私計也。」奏既上, 應辰以此大憾,乃為是說以中臣耳。上曰:「乃爾邪?」應 辰在朝多革弊事,中貴人皆側目。德壽宮方甃石池, 以水銀浮金鳧魚於上,上過之,高宗指示曰:「水銀正 乏此,買之汪尚書家。」上怒曰:「汪應辰力言朕置房廊, 與民爭利,乃自販水銀邪?」應辰知之,力求去。會復出 發運均輸之旨,歎曰:「吾不可留矣,但力辨群枉,則補 外之請自得。」乃力論其事有害無利,遂以端明殿學 士知平江府。韓玉被旨揀馬過郡,應辰簡其禮。玉歸, 譖之於上曰:「臣所過州縣,未有若平江之不治者。」上 怪之。平江米綱至,有折閱事上,連貶秩,力疾請祠,自 是臥家不起矣,以淳熙三年二月卒於家。應辰接物 溫遜,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嶺嶠十有七年。檜死,始還 朝。剛方正直,敢言不避。少從呂居仁、胡安國游,張栻、 呂祖謙深器許之,告以造道之方,嘗釋克己之私,如 「用兵克敵」,《易》「懲忿窒慾」,《書》「剛制於酒」,懲窒、「剛制皆克 勝義,可不常省察乎?」其義理之精如此。好賢樂善,出 於天性。尤篤友愛,嘗以先疇遜其兄衢,雖無屋可居, 不顧也。子達,繼登進士第,仕至吏部尚書、端明殿學 士。

尤袤

[编辑]

按《宋史》本傳:「袤字延之,常州無錫人。少穎異,蔣偕、施 垌呼為奇童。入太學,以詞賦冠多士,尋冠南宮。紹興 十八年,擢進士第。嘗為泰興令,問民疾苦,皆曰:『邵伯 鎮置頓,為金使經行也,使率不受而空厲民。漕司輸 槁秸,致一束數十金,二弊久莫之去,乃力請臺閫奏 免之』。」縣舊有外城,屢殘於寇,頹毀甚,袤即修築。已而 金渝盟,陷揚州,獨泰興以有城得全。後因事至舊治, 吏民羅拜曰:「此吾父母也。」為立生祠。注江陰學官,需 次七年,為讀書計。從臣以靖退薦,召除將作監簿。太 宗正闕丞,人爭求之,陳俊卿曰:「當予不求者。」遂除袤。 虞允文以史事過三館,問誰可為祕書丞者,僉以袤 對,亟授之。張栻曰:「真祕書也。」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 院檢討官,遷著作郎兼太子侍讀。先是,張說自閤門 入西府,士論鼎沸,從臣因執奏而去者數十人。袤率 三館上書諫,且不往見。後說留身密奏,於是梁克家 罷相,袤與祕書少監陳騤各與郡。袤得台州,州五縣, 有丁無產者輸二年丁稅,凡萬有三千家。前守趙汝 愚修郡城,工纔什三,屬袤成之。袤按行前築,殊鹵莽, 亟命更築,加高厚,數月而畢。明年大水,更築之,墉正 值水衝,城賴以不沒。會有毀袤者,上疑之,使人密察, 民誦其善政不絕口,乃錄其《東湖》四詩歸奏。上讀而 歎賞,遂以文字受知。除淮東提舉常平,改江東。江東 旱,單車行部,覈一路常平米,通融有無,以之振貸。朱 熹知南康,講荒政,下五等戶租五斗以下悉蠲之。袤 推行於諸郡,民無流殍。進直祕閣,遷江西漕兼知隆 興府。屢請祠,進直敷文閣,改江東提刑。梁克家薦袤 及鄭僑以言事去國,久於外,當召,上可之。召對,言:「水 旱之備惟常平、義倉,願預飭有司隨市價禁科抑,則 人自樂輸,必易集事。」除吏部郎官、太子侍講,累遷樞 密院正兼左諭德。輪對,又申言民貧兵怨者甚切。夏 旱,詔求闕失,袤上封事,大略言:「天地之氣,宣通則和, 壅遏則乖,人心舒暢則悅,抑鬱則憤。催科峻急而農 民怨,關征苛察而商旅怨,差注留滯而士大夫有失 職之怨,廩給朘削而士卒有不足之怨,奏讞不時報 而久繫囚者怨,幽枉不獲伸,而負累者怨強暴殺人。 多特貸命,使已死者怨有司買納不即酬價,負販者 怨人心抑鬱。所以感傷天和者,豈特一事而已。方今 救荒之策,莫急於勸分,輸納既多,朝廷吝於推賞,乞 詔有司檢舉行之。」高宗崩前一日,除太常少卿。自南 渡來,恤禮散失,事出倉卒,上下罔措。每有討論,悉付 之袤,斟酌損益,便於今而不戾於古。當定廟號,袤與 禮官定號高宗,洪邁獨請號世祖,袤率禮官顏師魯、 鄭僑奏曰:「宗廟之制,祖有功,宗有德。藝祖規創大業, 為宋太祖;太宗混一區夏,為宋太宗。自真宗至欽宗, 聖聖相傳,廟制一定,萬世不易。在《禮》,子為父屈,示有尊也。太上親為徽宗子,子為祖,父為宗,失昭穆之序。 議者不過以漢光武為比。光武以長沙王後布衣崛 起,不與哀、平相繼,其稱無嫌。太上中興雖同光武,然 實繼徽宗正統,以子繼父,非光武比。將來祔廟在徽 宗下而稱祖,恐在天之靈,有所不安。」詔群臣集議。袤 上議如初,邁論遂屈。詔從禮官議,眾論紛然。會禮部、 太常寺亦同主高宗,謂「本朝創」業中興,皆在商丘,取 商高宗,實為有證始詔從初議,建議事堂,令皇太子 參決庶務。袤時兼侍讀,乃獻書以為:「儲副之位,止於 侍膳問安,不交外事。撫軍監國,自漢至今,多出權宜。 乞便懇辭,以彰殿下之令德。」臺臣乞定喪制,袤奏:「釋、 老之教,矯誣褻瀆,非所以嚴宮禁、崇几筵,宜一切禁 止。」靈駕將發引,忽定配享之議。洪邁請用呂頤浩、韓 世忠、趙鼎、張浚,袤言:「祖宗典故,既祔然後議配享。今 忽定於靈駕發引一日前,不集眾論,懼無以厭伏勳 臣子孫之心。宜反覆熟議,以俟論定。」奏入,詔未預議 官詳議以聞,繼寢之,卒用四人者。時楊萬里亦謂張 浚當配食,爭之不從。補外,進袤權禮部侍郎兼同修 國史、侍講,又兼直學士院,力辭,上聽免直學士。淳熙 十四年,將有事於明堂,詔議升配。袤主紹興孫近、陳 公輔之說,謂「方在几筵,不可配帝,且歷舉郊歲在喪 服中者凡四維。元祐明堂,用呂大防請,升配神考,時 去大祥止百餘日,且祖宗悉用以日易月之制,故升 侑無嫌。今陛下行三年之喪,高宗雖已祔廟,百官猶 未吉服,詎可近違紹興而遠法元祐升侑之禮?請俟 喪畢議之。」詔可。孝宗嘗論人才,袤奏曰:「近召趙汝愚, 中外皆喜,如王藺,亦望收召。」上曰:「然。」一日論事久,上 曰:「如卿才識,近世罕有。」次日,語宰執曰:「尤袤甚好,前 此無一人言之,何也?」兼權中書舍人。復詔兼直學士 院,力辭,且薦陸游自代,上不許。時內禪議已定,猶未 諭大臣也。是日諭袤曰:「旦夕制冊甚多,非卿孰能為 者,故處卿以文字之職。」袤乃拜命內禪。一時制冊,人 服其雅正。光宗即位,甫兩旬,開講筵,袤奏:「願謹初戒 始,孜孜興念。」越數日講筵,又奏:「天下萬事失之於初, 則後不可救。《書》曰:『慎厥終,惟其始』。」又歷舉唐太宗不 私秦府舊人為戒。又五日講筵,復論官制,謂:「武臣諸 司使八階為常調,橫行十三階為要官,遙郡五階為 美職,正任六階為貴品。祖宗待邊境立功者,近年舊 法頓壞,使被堅執銳者積功累勞,僅得一階;權要貴 近之臣,優游而歷華要,舉行舊法。」姜特立以為議己, 言者因以為周必大黨,遂與祠。紹熙元年,起知婺州, 改太平州。除煥章閣待制,召除給事中。既就職,即昌 言曰:「老矣,無所補報。凡貴近營求,內除小礙法制者, 雖特旨令書請,有去而已,必不奉詔。」甫數日,中貴四 人希賞,欲自正,使轉橫行。袤繳奏者三,竟格不下。兼 侍講,入對言:「願上謹天戒,下畏物情,內正一心,外正 五事,澄神寡欲,保毓太和。虛己任賢,酬酢庶務,不在 於勞精神,耗思慮,屑屑事為之末也。」陳源除在京宮 觀,耶律适嘿除承宣使,陸安轉遙郡,王成特補官,謝 淵、李孝友賞轉官,吳元允、夏永壽遷秩,皆論駮之,上 並聽納。韓𠈁冑以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用應辦賞 直轉橫行,袤繳奏,謂:「正使有正法,可回授,不可直轉。 𠈁冑勳賢之後,不宜首壞國法,開攀援之門。」奏入,手 詔令書行。袤復奏:「𠈁冑四年間已轉二十七年合轉 之官,今又欲超授四階,復轉二十年之官,是朝廷官 爵專徇𠈁冑之求,非所以為摩厲之具也。」命遂格。上 以疾,一再不省重華宮。袤上封事曰:「壽皇事高宗,歷 二十八年如一日,陛下所親見。今不待倦勤,以宗社 付陛下,當思所以不負其託。望勿憚一日之勤,以解 都人之惑。」後數日,駕即過重華宮。侍御史林大中以 論事左遷,袤率左史樓鑰論奏,疏入不報,皆封駮不 書黃。耶律适嘿復以手詔,除承宣使,一再繳奏,輒奉 內批特與書行。袤言:「天下者,祖宗之天下;爵祿者,祖 宗之爵祿。壽皇以祖宗之天下傳陛下,安可私用祖 宗爵祿,而加於公議不允之人哉?」疏入,上震怒,裂去 後奏,付前二奏出。袤以後奏不報,使吏收閣,命遂不 行。中宮謁家廟,官吏推賞者百七十有二人,袤力言 其濫,乞痛裁節,上從之。嘗因登對,專論廢法用例之 弊,至是復申言之。除禮部尚書。駕當詣重華宮,復以 疾不出,率同列奏言:「壽皇有免到宮之命,願力請而 往,庶幾可以慰釋群疑,增光孝治。」後三日,駕隨出,中 外歡呼。兼侍讀上《封事》曰:「近年以來,給舍、臺諫論事, 往往不行。如黃裳、鄭汝楷事,遷延一月;如陳源者奉 祠,人情固已驚愕。至姜特立召,尢,為駭聞。向特立得 志之時,昌言、臺諫皆其門人,竊弄威福,一旦斥去,莫 不誦陛下英斷。今遽召之,自古去小人甚難,譬除蔓 草,猶且復生,況加封植乎!若以源特立有勞,優以外 任,或加錫賚,無所不可。彼其閑廢已久,含憤蓄怨,待 此而發,儻復呼之,必將潛引黨類,力排異己,朝廷無 由安靜。」時上已屬疾,國事多舛。袤積憂成疾,請告不 報。疾篤,乞致仕,又不報。明年,轉正奉大夫,致仕,遂卒年七十。贈金紫光祿大夫。《遺奏》大略勸上以孝事兩 宮,以勤康庶政,察邪佞,護善類。又口占遺書別政府。 袤少從喻樗、汪應辰游,樗學於楊時,時程頤高弟也。 方乾道、淳熙間,程氏學稍振,忌之者目為道學,將攻 之。袤在掖垣,首言:「夫道學者,堯、舜所以帝,禹,湯、武所 以王,周公、孔、孟所以設教,近立此名,詆訾士君子。故 臨財不苟得所謂廉介,安貧守分所謂恬退,擇言顧 行所謂踐履,行己有恥所謂名節,皆目之為道學。此 名一立,賢人君子欲自見於世,一舉足且入其中,俱 無得免,此豈盛世所宜有?願徇名必責其實,聽言必 觀其行,人才庶不壞於疑似。」孝宗曰:「道學豈不美之 名,正恐假託為姦,使真偽相亂爾。」待付出戒敕之。袤 死數年,𠈁胄擅國,於是禁錮道學,賢士大夫皆受其 禍。識者以袤為知言。嘗取孫綽《遂初賦》以自號,光宗 書扁賜之。有《遂初小槀》六十卷,內外制三十卷。嘉定 五年諡文簡。子棐、概孫焴,禮部尚書。

李浩

[编辑]

按《宋史》本傳:「浩字德遠,其先居建昌,遷臨川。浩早有 文稱。紹興十二年,擢進士第。時秦熹挾宰相子以魁 多士,同年皆見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調饒州司戶 參軍,襄陽府觀察推官,連丁內外艱,繼調金州教授, 改太常寺主簿,尋兼光祿寺丞。輪對,首陳『無逸』之戒, 且言宿衛大將楊存中恩寵特異,待之過,非其福。上」 悟,旋令就第。自秦檜用事塞言路,及上總攬權綱,激 厲忠讜,此習尚存,朝士多務慎默。至是,命百官轉對, 浩與王十朋、馮方、查籥、胡憲始相繼言事,聞者興起。 浩不安於朝,請祠,主管台州崇道觀以歸。孝宗即位, 以太常丞召。時張浚督師江、淮,宰相多抑之,浩引仁 宗用韓琦、范仲淹詔章得象故事,乞戒諭令同心協 濟,兼權吏部郎官。浩雅為湯思退所厚,御史尹穡欲 引之以共擠浚,因薦浩。及對,乃明示不同之意,二人 皆不樂。踰年,始除員外郎兼皇子恭王府直講。在王 府多所裨益,且因事以及時政,書之於冊,幸上或見 之。王亦素所愛重。他日外補累年以歸,王喜曰:「李直 講來矣。」未幾,宰相召為郎者四人,將進用之,尤屬意 浩,浩默然無一辭。同舍皆遷,浩獨如故。踰年,浙河水 災,詔郎官、館職以上條時政闕失,浩謂上「憂勞如此, 今何可不言。」即奏疏指論近臣併及宰執惟奉行,臺 諫多迎合,百執事顧忌畏縮,反覆數千言,傾倒罄竭, 見者悚慄,上不以為忤,執事者深忌之。乞外,得台州, 州有揀中禁軍五百人,訓練官貪殘失眾心,不逞者 因謀作亂,忽露刃於庭,浩謂之曰:「汝等欲為亂乎?請 先殺我。」眾駭曰:「不敢。」乃徐推其為首者四人,黥徙之, 迄無事。除直祕閣。並海有宿寇,久不獲,浩募其徒自 縛贖罪,即得其魁。里豪民鄭憲以貲給事權貴人門, 囊橐為姦,事覺,械繫之死獄中,盡籍其家,徙其妻孥。 權貴人教其家訟冤,且誣浩以買妾事,言者用是擠 之。疏方上,擢參政劉珙越次奏曰:「李浩為郡,獲罪豪 民,為其所誣,臣考其本末甚白。」上顧曰:「守臣不畏彊 禦,豈易得邪?且門章安在?」珙袖出之,遂留中不下。大 理觀望,猶欲還其所沒貲。上批其後曰:「台州所斷,至 甚允當。鄭憲家貲,永不給」還,流徙如故,浩始得安。明 年,除司農少卿。時朝廷和糴米八萬,董其事者賤糴 濕惡,隱剋官錢,戶部不敢詰。浩白發其姦,下有司窮 竟。戶部欲就支稽見數,大理附會之。浩爭曰:「非但惠 姦,且虧軍食。」上是其言。會大理奏結他獄,上顧輔臣 曰:「棘寺官得剛正如李浩者為之。」已而卿缺,又曰:「無 以易浩。」遂除大理卿。時上英明,有大有為之志,廷臣 不能奉行,誕慢苟且,依違避事。浩前在司農,嘗因面 對,陳經理兩淮之策,至是為金使接伴,還奏曰:「臣親 見兩淮可耕之田,盡為廢地,心嘗痛之。條畫營屯,以 為恢復根本。」又言:「比日措置邊事甚張皇,願戒將吏 嚴備禦,無規微利近功,日與大臣修治,具結人心,持 重安靜,以俟敵釁。」上悉嘉納。宰相議遣泛使,浩與辨 其不可,至以官職訹之。浩怒,以語觸之,且力求外,以 直寶文閣知靜江府兼廣西安撫。有尚書郎入對,論 及擇帥事,上曰:「如廣西,朕已得李浩矣。」又諭大臣曰: 「李浩營田議甚可行。」大臣莫有應者。浩至郡,舊有靈 渠通漕運及灌溉,歲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賴其利。 邕管所隸安平州,其酋恃險,謀聚兵為邊患,浩遣單 使諭以禍福,且許其引赦自新,即日叩頭謝過,焚徹 水柵,聽太府約束。治廣二年,召還,入對,論俗不美者 八,其言曰:「陛下所求者規諫,而臣下專務迎合;所貴 者執守,而臣下專務順從;所惜者名器,而僥倖之路 未塞;所重者廉恥,而趣附之門尚開;儒術可行,而有 險詖之徒;下情當盡,而有壅蔽之患;期以氣節,而偷 惰者得以苟容;責以實效,而誕慢者得以自售。」上問 「誕慢謂誰」,浩具以實對。翌日,謂宰相曰:「李浩直諒。」遂 除權吏部侍郎。時政府有怙寵竊權者,黨與非一,自 浩之入,已相側目,且欲以甘言誘之,浩中立不倚,拒 弗納,於是相與謀嗾。諫議大夫姚憲論浩以彊很之資,挾奸諛之志,寘之近列,變亂黑白,未及正謝而罷。 乾道九年,提舉太平興國宮。明年夏,夔路闕帥,命浩 以祕閣修撰寵其行。夔有羈縻州曰「思州」,世襲為守 則田氏,與其猶子不協,將起兵相攻。浩草檄遣官為 勸解,二人感悟,歃血盟,盡釋前憾,邊得以寧。踰年,以 疾請祠,提舉玉隆萬壽宮,命未至,以淳熙三年九月 卒,年六十一。諸司奏浩盡瘁其職以死,詔特贈集英 殿修撰。浩天資質直,涵養渾厚,不以利害動其心。少 力學為文辭,及壯,益沈潛理義。立朝慨然以時事為 己任,忠憤激烈,言切時弊,以此見忌於眾。平居未嘗 假人以辭色,不知者以為傲,或譖於上前,上謂「斯人 無他,在朕前亦如此,非為傲者。」小人憚之,誘以祿利, 色正不回,謀害之者無所不至,獨賴上察其衷,始終 全之。為郡尤潔己,自海右歸,不載南海一物。平生奉 養如布衣時,風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

李椿

[编辑]

按《宋史》本傳:「椿字壽翁,洛州永平人。父升,進士起家。 靖康之難,升翼其父,以背受刃,與長子俱卒。椿年尚 幼,槁殯佛寺,深竁而詳識之。奉繼母南走,艱苦備嘗, 竭力以養。以父澤補迪功郎,歷官至寧國軍節度推 官。治豪民偽券,還陳氏田,吏才精強,人稱之。張浚辟 為制司準備差遣,常以自隨。椿奔走淮甸,綏流民,布」 屯戍,察廬、壽軍情,相視山水,砦險要,周密精審,所助 為多。隆興元年春,諸將有以北討之議上聞者,事下 督府。椿方奉檄至巢,亟奏記浚曰:「復讎伐敵,天下大 義,不出督府而出諸將,況藩籬不固,儲備不豐,將多 而非才,兵弱而未練,議論不定,縱得其地,未易守也。」 既而師出無功,浚嘗嘆實才之難。椿曰:「豈可厚誣?天 下無人,唯不惡逆耳,而甘遜志則庶其肯來耳。」浚復 除右相,椿知事不可為,勸之去。明年春,浚出視師,椿 曰:「小人之黨已勝公,無故去朝廷,蹤跡必危。」復申前 說甚苦。浚心是之,而自以宗臣任天下之重,不忍決 去。未幾果罷,監登聞鼓院。有所不樂,請通判廉州以 歸。未上,召對,知鄂州。請行墾田,復戶數千,曠土大闢。 移廣西提點刑獄,獄未竟者,一以平決之,釋所疑數 十百人。奏罷昭州金坑,禁仕者毋市南物。移湖北漕。 適歲大祲,官強民振糶,且下其價,米不至益艱。倉椿 捐所強糶數而不遏其直。未幾,米舟湊集,價減十三。 每行部,必前期戒吏具州縣所當問事,列為籍,單車 以行。所至取吏卒,備使令。凡以例致饋,一不受。言事 者請下諸道為式。召為吏部郎官。論廣西鹽法,孝宗 是其說,遂改法焉。除樞密院檢詳。小吏持南丹州莫 酋表,求自宜州市馬者,因簽書張說以聞。椿謂:「邕遠 宜近,故遷之,豈無意?今莫氏方橫,奈何道之以中國 地里之近,小吏妄作,將啟邊釁,請論如法。」說怒,椿因 求去,上慰諭令安職。遷左司,復請外,除直龍圖閣、湖 南運副。兼請十三事,同日報可。大者減桂陽軍月樁 錢萬二千緡,損民稅折銀之直,民刻石紀之。除司農 卿。椿會大農歲用米百七十萬斛,而省倉見米僅支 一二月,嘆曰:「真所謂國非其國矣。」力請歲儲二百萬 斛為一年之蓄,擇臨安守,椿在議中。執政或謂其於 人無委曲,上曰:「正欲得如此人。」遂兼臨安府,視事三 月,竟以權倖不便解去。椿在朝,遇事輒言,執政故不 悅。及是轉對,又言:「君以剛健為體而虛中為用,臣以 柔順為體而剛中為用。陛下得虛中之道,以行剛健 之德矣。在廷之臣,未見其能以剛中守柔順而事陛 下者也。」執政滋不悅,出知婺州。會詔市牛筋凡五千 斤,椿奏:「一牛之筋纔四兩,是欲屠二萬牛也。」上悟,為 收前詔,除吏部侍郎。又極言閽寺之盛,曰:「自古宦官 之盛衰,係國家興亡。其盛也,始則人畏之,甚則人惡 之,極則群起而攻之。漢、唐勿論,靖康、明受之禍未遠, 必有裁制之,不使至極,則國家免於前日之患,宦官 亦保其富貴。」門禁宮戒之外,勿得預外事,嚴禁士大 夫兵將官與之交通。上聞靖康明受語,蹙額久之曰: 「幼亦聞此。」因納疏袖中以入。最後極言「當預邊備,如 欲保淮,則楚州、盱眙、昭信、濠梁、渦口、花壓、正陽、光州 皆不可以不守;如欲保江,則高郵、六合、瓦梁、濡須、巢 湖、北峽亦要地也。」以病請祠,不許,面請益力,乃除集 英殿修撰、知寧國府,改太平州,賜《尚方》珍劑以遣。既 至,力圖上流之備,請選將練習,緩急列艦,上可以援 東關濡須,下可以應采石。年六十九,上章請老,以敷 文閣待制致仕。越再歲,上念湖南兵役之餘,欲鎮安 之,謂椿重厚可倚,命待制顯謨閣、知潭州、湖南安撫 使,累辭不獲,乃勉起。至則撫摩凋瘵,氣象一如盛時。 復酒稅法,人以為便。歲旱,發廩勸分,蠲租十一萬糶, 常平米二萬,活數萬人。潭新置飛虎軍,或以為非便。 椿曰:「長沙一都會,控扼湖、嶺,鎮撫蠻猺,二十年間,大 盜三起,何可無一軍?且以費縣官緡錢四十二萬,何 可廢耶?亦在馭之而已。」未滿歲,復告歸。進敷文閣直 學士致仕。朝拜命,夕登舟,歸老野塘上。椿年十五歲, 避地南來,貧無以為養,不得專力於學。年三十,始學《易》。其言於朝廷,措諸行事,皆《易》之用,嶷然有守,存心 每主於厚,尤惡佛老邪說。淳熙十年,卒,年七十三。朱 熹嘗銘其墓,謂其「逆知得失,不假蓍龜,不阿主好,不 詭時譽」云。

劉珙

[编辑]

按《宋史》本傳:「珙字共父,子羽長子也。生有奇質,從季 父子翬學。以蔭補承務郎,登進士乙科,監紹興府都 稅務。請祠歸,杜門力學,不急仕進,主管西外睦宗院。 召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遷禮部郎官。秦檜欲追諡 其父,召禮官會問,珙不至,檜怒,風言者逐之。檜死,召 為大宗正丞,遷吏部員外郎,置令式庭中,使選集者」 得自繙閱與吏辨,吏無得藏其巧。兼權祕書少監兼 權中書舍人。金犯邊,王師北向,詔檄多出其手,詞氣 激烈,聞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張去為,忤旨左 遷,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從幸建康,兼直學士院。車 駕將還,軍務未有所付,時張浚留守建康,眾望屬之。 及詔出,以楊存中為江、淮宣撫使,珙不書錄黃,仍論 其不可。上怒,謂宰相曰:「劉珙父為浚所知,此特為浚 地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諭旨,且曰:「再繳則累張公。」珙 曰:「某為國家計,豈暇為張公謀?」執奏如初,存中命乃 寢。真除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田師中死,其家請以沒 入王繼先第為賜。李珂關通近習,求為督府掾,詔從 中下,珙皆論罷之。出知泉州,改衢州。湖南旱,郴州宜 章縣李金為亂,朝廷憂之,以珙知潭州、湖南安撫使 入境,聲言發郡縣兵討擊,而移書制使沈介,請以便 宜出師,曰:「擅興之罪,吾自當之。」介即遣田寶、楊欽以 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發夫數程外迎之,代其負任。 至則犒賜過望,軍士感奮。珙知欽可用,檄諸軍皆受 節制,下令募賊徒相捕斬詣吏者,除罪受賞。欽與寶 連戰破賊,追至莽山,賊黨曹彥、黃珙執李金以降,支 黨竄匿者尚眾。珙諭欽等卻兵聽其自降,賊相率納 兵,給據歸田里第,上諸將功狀有差。上賜璽書曰:「近 世書生,但務清談,經綸實才,蓋未之見,朕以是每有 東晉之憂。今卿既誅群盜,而功狀詳實,諸將優劣,破 賊先後,歷歷可觀,宜益勉副朕意。」除翰林學士、知制 誥兼侍讀,言於上曰:「世儒多病漢高帝不悅學,輕儒 生,臣以為高帝所不悅,特腐儒俗學耳。使當時有以 二帝三王之學告之,知其必敬信,功烈不止此。」因陳 聖王之學所以明理正心,為萬事之綱。上亟稱善,拜 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辭不獲,因進言曰:「汪應辰、陳 良翰、張栻學行才能,皆臣所不逮,而栻窮探聖微,曉 暢軍務,曩幸破賊,栻謀為多,願亟召用。」上可其奏。兼 參知政事。奏除福建鈔鹽歲額二萬萬,罷江西和糴 及廣西折米鹽錢,及蠲諸路累年逋負金錢糓帛巨 億計。上嘗以久旱,齋居禱雨,一夕而應。珙進言曰:「陛 下誠心感格,其應如響,天人相與之際,真不容髮隱 微纖芥之失,其應豈不亦猶是乎?臣願益謹其獨。」上 竦然稱善。龍大淵、曾覿既被逐,未幾,大淵死,上憐覿 欲還之。珙言:「二人之去,天下方仰威斷。此曹奴隸耳, 厚賜之可也。若引以自近,使與聞機事,進退人才,非 以光德業、振紀綱。」命遂止。殿前指揮使王琪被旨按 視兩淮城壁,還,密薦和州教授劉甄夫。上諭執政召 之,珙請曰:「此人名位微,何自知之?」上以琪告。珙退坐 堂上,追琪至,詰其故,授牘使對。琪恐請後,不敢,乃叱 使責戒勵狀而去。會揚州奏琪檄郡增築新城,珙遂 奏罷琪,語在《陳俊卿傳》。珙時爭之尤力,殿中皆驚,以 故獨罷為端明殿學士、奉外祠。陳俊卿言:「珙正直有 才,肯任怨,臣所不及,願留之。」詔改知隆興府、江西安 撫使。入辭,猶以六事為獻。上曰:「卿雖去國,不忘忠言, 材美非他人所及,行召卿矣。」至鎮,首蠲稅務新額及 罷苗倉大斛,屬邑奉新有復出租稅,窮民不能輸,相 率逃去,反失正稅,并奏除之。除資政殿學士、知荊南 府、湖北安撫使,以繼母憂去。起復同知樞密院事、荊 襄安撫使。珙六上奏懇辭,《引經》㨿《禮》,詞甚切,最後言 曰:「三年通喪,三代未之有改,漢儒乃有『金革無避』之 說,已為先王罪人。今邊陲幸無犬吠之驚,臣乃欲冒 金革之名,以私利祿之實,不亦又為漢儒之罪人乎?」 服闕,再除知潭州、湖南安撫使。過闕,入見,極論時事, 言甚切至。上再三加勞,進資政殿大學士。以行安南 貢象,所過發夫除道,毀屋廬,數十州騷然。珙奏曰:「《象》 之用於郊祀,不見於《經》,驅而遠之,則有若周公之典, 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於遠夷之野獸,豈仁聖之所 為哉!」湖北茶盜數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 死之寇,緩之則散而求生,急之則聚」而致死。揭榜諭 以自新。聲言兵且至,令屬州縣具數千人食。盜果散 去,其存者無幾。珙乃遣兵戒曰:「來毋亟戰,去毋窮追, 不去者擊之耳。」盜意益緩,於是一戰敗之,盡擒以歸, 誅首惡數十餘,隸軍籍。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江東 安撫使、行宮留守。會水且旱,首奏蠲夏稅錢六十萬 緡、秋苗米十六萬六千斛,禁止上流稅米遏糴,得商 人米三百萬斛,貸諸司錢合三萬;遣官糴米上江,得十四萬九千斛。藉主客戶高下,給米有差。又運米村 落,置場,平價振糶,貸者不敢償。起是年九月,盡明年 四月,闔境數十萬人,無一人捐瘠流徙者。進觀文殿 學士。屬疾,請致仕,孝宗遣中使以醫來。疾革,草《遺奏》 言:「恭、顯、伾文,近習用事之戒。今以腹心耳目寄之,此 曹朝綱以紊,士氣以索,民心以離,咎皆在此。陳俊卿 忠良確實,可以任重致遠;張栻學問醇正,可以拾遺 補闕,願亟召用之。」既又手書訣栻與朱熹,其言皆以 未能為國報雪讎恥為恨。薨,年五十七,贈光祿大夫, 諡忠肅。珙精明果斷,居家孝喪繼母卓氏,年已逾五 十,盡哀致毀,內外功緦之戚,必素服以終。月數喜受 盡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臨數鎮,民愛之若父 母。聞訃有罷市巷哭,相與祠之者。

王藺

[编辑]

按《宋史》本傳:「藺字謙仲,廬江人。乾道五年,擢進士第, 為信州上饒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撫司幹辦公事,除 武學諭。孝宗幸學,藺迎法駕,立道周,上目而異之,命 小黃門問知姓名,由是簡記。遷樞密院編修官,輪對 奏五事,讀未竟,上喜見顏色,明日,諭輔臣曰:『王藺敢 言,宜加獎擢』。除宗正丞,尋出守舒州。陛辭,奏疏數條」, 皆極言時事之未得其正者。上曰:「卿議論峭直。」尋出 手詔:王藺鯁直敢言,除監察御史。一日,上袖出幅紙 賜之曰:「此覽陸贄《奏議》,所陳深切。今日之政,恐有如 德宗之弊者,可思朕之闕失,條陳來上。」藺即對曰:「德 宗之失在於自用,遂非疑天下士。」退即上疏陳德宗 之弊,并及時政闕失,上嘉納之。遷起居舍人,言:「朝廷 除授失當,臺諫不悉舉職,給舍始廢繳駁。內官、醫官、 藥官,賜予之多,遷轉之易,可不思警懼而正之乎?」上 竦然曰:「非卿言,朕皆不聞,磊磊落落,惟卿一人。」除禮 部侍郎兼吏部,嘗因手詔謀選監司,欲得剛正如卿 者,可舉數人。即奏舉潘時、鄭矯、林大中等八人,乞擢 用。會以母憂去,服除,召還,為禮部尚書,進參知政事。 光宗即位,遷知樞密院事兼參政,拜樞密使。光宗精 厲初政,藺亦不存形跡,除目或自中出,未愜人心者 輒留之,納諸御坐。或議建皇后家廟,力爭以為不可。 因應詔上疏,「願陛下先定聖志。」條列八事,疏入,不報。 中丞何澹論之,以罷去。起帥閫,易鎮蜀,皆不就。後領 祠,帥江陵。寧宗即位,改帥湖南,臺臣論罷,歸里奉祠 七年,薨。藺盡言無隱,然嫉惡太甚,同列多忌之,竟以 不合去。有《奏議》傳於世。

王希呂

[编辑]

按《宋史》本傳:「希呂,字仲行,宿州人。渡江後,自北歸南。 既仕,寓居嘉興府。乾道五年,登進士科,孝宗獎用西 北之士。六年,召試,授祕書省正字,除右正言。時張說 以攀援戚屬擢用,再除簽書樞密院事。希呂與侍御 史李衡交章劾之,上疑其合黨邀名,責遠小監當。既 而悔之,改授宮觀。方說之見用,氣勢顯赫,後省不書 黃,學士院不草詔,皆相繼斥逐。而希呂復以身任怨, 去國之日,屏徒御,躡履以行,恬不為悔。由是直聲聞 於遠邇,雖以此黜,亦以此見知。」出知廬州。淳熙二年, 除吏部員外郎,尋除起居郎兼中書舍人。淮右擇帥, 上以希呂已試有功,令知廬州兼安撫使,修葺城守, 安集流散,兵民賴之。加直寶文閣、江西轉運副使。五 年,召為起居郎,除中書舍人、給事中,轉兵部尚書,改 吏部尚書。求去,乃除端明殿學士、知紹興府。尋以言 者落職,處之晏如。治郡百廢俱興,尤敬禮文學。端方 之士,天性剛勁,遇利害無回護意,惟是之從。嘗論近 習用事,語極切至,上變色欲起,希呂挽御衣曰:「非但 臣能言之,侍從、臺諫」皆有文字來矣。佐漕江西,嘗作 《拳石記》以示僚屬,一幕官舉筆塗數字,舉坐駭愕。希 呂覽之,喜其不阿,薦之。居官廉潔,至無屋可廬,由紹 興歸,有終焉之意,然猶寓僧寺。上聞之,賜錢造第。後 以疾卒於家。

黃祖舜

[编辑]

按《宋史》本傳:「『祖舜,福州福清人。登進士第,累任至軍 器監丞。入對,言:縣令付銓曹專用資格,曷若委郡守, 汰其尤無良者』。上然之。權守尚書屯田員外郎,徙吏 部員外郎,出通判泉州。將行,言:『抱道懷德之士,不應 書干祿,老於韋布。乞自科舉後,有學行修明,孝友純 篤者,縣薦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 異者,州以名聞,是亦鄉舉里選之意』。」下其奏禮部,遂 留為倉部郎中。遷右司郎中,權刑部侍郎兼詳定敕 令司兼侍講。進《論語》講義,上命金安節校勘,安節言 其書詞義明粹,乃令國子監板行。薦李寶勇足以冠 軍,智足以料敵,詔以寶為帶御器械兼權給事中。張 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餘人理資任。祖舜言:「武臣 守闕者數年,今素食無代,坐進崇秩,曷以勸功?乞為 之限制。」遂詔勳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戶部奏以官田 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餘人,臨安 官田僅為畝一千一百,計其請而給田則不過數十 人。」事不行,保義郎梁舜弼、漢弼,邦彥養孫也,並閤門祗候。祖舜言閤門不可以恩澤補。遷知池州,劉堯仁 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韓彥直升祕閣修撰,祖舜言: 「修撰本以待文學,不可倖得。」故資政殿學士楊愿家 乞遺表恩,祖舜言愿陰濟秦檜,中傷善類。皆寢其命。 秦熹卒,贈太傅,祖舜言熹預其父檜謀議,今不宜贈 帝傅之秩,追奪之。遷同知樞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劉 汜敗,王權走上,將誅權以厲其餘。祖舜言:「權罪當誅, 汜不容貸。劉錡有大功,聞其病已殆;權、汜誅,錡必媿 忿以死。是國家一敗兵而殺三將,得無快於敵乎?」上 嘉納。薨於官,諡莊定。

黃中

[编辑]

按《宋史》本傳:「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受書,一再輒成誦。 初以族祖蔭補官。紹興五年廷試,言孝弟動上心,擢 進士第二人,授保寧軍節度推官。二十餘年,秦檜死, 乃召為校書郎,歷遷普安、恩平府教授。中在王府時, 龍大淵已親幸,中未嘗與之狎,見則揖而退。後他教 授多蒙其力,中獨不徙官,遷司封員外郎兼國子司」 業。芝草生武成廟,官吏請以聞,中不答,官吏陰畫圖 以獻。宰相謂祭酒周綰與中曰:「治世之瑞,抑而不奏, 何耶?」綰未對,中曰:「治世何用此為?」綰退謂人曰:「黃司 業之言,精切簡當,惜不為諫官。」充賀金生辰使。還,為 祕書少監,尋除起居郎,累遷權禮部侍郎。中使金回, 言其治汴宮,必徙居見迫,宜早為計。上矍然。宰相顧 謂中曰:「沈介歸殊不聞此,何耶?」居數日,中白宰相,請 以妄言待罪。湯思退怒,語侵中。已乃除介吏部侍郎, 徙中以補其處。中猶以備邊為言,又不聽,遂請補外, 上不許,曰:「黃中恬退有守,除左史,且錫鞍馬。」金使賀 天申節,遽以欽宗訃聞。朝論俟使去發喪,中馳白宰 相:「此國家大事,臣子至痛,一有失禮,謂天下後世何 竟得如禮?」中自使還,每進見,輒言邊事,又獨陳禦備 方略,高宗稱善。不數月,金亮已擁眾渡淮。中因入謝, 論淮西將士不用命,請擇大臣督師。既而以殿帥楊 存中為御營使,中率同列力論不可遣。敵既臨江,朝 臣爭遣家逃匿,中獨晏然。比敵退,唯中與陳康伯家 屬在城中,眾慚服。天申節上壽,議者以欽宗服除當 舉樂,中言:「《春秋》君弒賊不討,雖葬不書,以明臣子之 罪,況欽宗實未葬,而可遽作樂乎?」事竟寢。兼給事中。 內侍遷官不應法,諫官劉度坐論近習龍大淵,忤旨 補郡,已復罷之,中皆不書讀,群小相與媒孽,中罷去。 尹穡希意詆中為張浚黨。乾道改元,中年適七十,即 告老,以集英殿修撰致仕,進敷文閣待制。居六年,上 御講筵,顧侍臣曰:「黃中老儒,今居何許?年幾許,筋力 或未衰耶?」召引對內殿,問勞甚渥,以為兵部尚書兼 侍讀。中前在禮部嘗諫止作樂事,中去,卒用之。至是 又將錫宴,遂奏申前說。詔遣范成大使金,以山陵為 請。中言:「陛下聖孝及此,天下幸甚。」然欽廟梓宮置不 問,有所未盡。上善其言,不能用。未滿歲,有歸志,乃陳 十要道,以為用人而不自用;以公議進退人才;察邪 正;廣言路;核事實;節用度;擇監司;懲貪吏;陳方略;考 兵籍。上亟稱善。中力求去,除顯謨閣、提舉江州太平 興國宮,賜犀帶香茗,除龍圖閣學士,致仕。凡邑里後 生上謁,必訓以孝弟忠信。朱熹裁書以見,有曰:「今日 之來,將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進於門弟子之 列,則某之志也。」其為人敬慕如此。其後上手書遣使 訪朝政闕失,進職端明殿學士。屬疾,手草遺表,猶以 山陵欽宗梓宮為言,深以人主之職不可假之左右 為戒。淳熙七年八月庚寅,卒,年八十有五。九月,詔贈 正議大夫,中有《奏議》十卷,諡「簡肅。」

胡晉臣

[编辑]

按《宋史》本傳:「晉臣,字子遠,蜀州人。登紹興二十七年 進士第,為成都通判。制置使范成大以公輔薦諸朝, 孝宗召赴行在。入對,疏當今士俗、民力、邊備、軍政四 弊。試學士院,除祕書省校書郎,遷著作佐郎兼右曹 郎官。輪對,論三事:一、無忽講讀官,以仁宗為法;二、責 諫官以糾官邪,責宰相以抑奔競;三、廣聽納,通下情」, 以銷未形之患。又極論近倖。上覽奏色動,晉臣口陳 甚悉,至論及兩稅折變,天威稍霽,首肯久之。趙雄時 秉政,手詔下中書問近倖姓名,晉臣翼日至中書,執 政詰其故,晉臣曰:「近習招權,丞相豈不知之?」即條具 大者以聞。上感悟。自是近習嚴憚晉臣,以親年高,求 外補,知漢州,除潼川路提點刑獄,以憂去,服除,再召, 以五事見,曰選將帥、廣常平、治渠堰、更銓法、通楮幣。 上謂輔臣曰:「胡晉臣言可行。」除度支郎,累遷侍御史。 朱熹除兵部郎官,以病足未供職。侍郎林栗與熹論 《易》不合,因朱熹不即受印為傲慢,晉臣上疏留熹而 排栗,物論歸重。光宗嗣位,遷工部侍郎,除給事中,每 以裁濫恩、惜名器為重,內降持不平,上嘉其有守,拜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正謝日,上命條上軍政 利害。既而朝重華宮,孝宗謂曰:「嗣君擢任二三大臣, 深愜朕意,聞外庭亦無異辭。」晉臣拜謝,除參知政事

兼同知樞密院事。上自南郊後久不御朝,晉臣與丞
考證
相留正同心輔政,中外帖然。其所奏陳,以溫凊《定省》

為先,次及親君子,遠小人,抑僥倖,消朋黨。啟沃愷切, 彌縫縝密,人無知者。未幾,薨於位。贈資政殿學士,諡 文靖。

顏師魯

[编辑]

按《宋史》本傳:「師魯字幾聖,漳州龍溪人。紹興中,擢進 士第,歷知莆田、福清縣。嘗決水利滯訟,闢陂洫綿四 千里。歲大侵,發廩勸分有方而不遏糴價,船粟畢湊, 市糴更平。鄭伯熊為常平使,薦於朝,帥陳俊卿尤器 重之,召為官告院,遷國子丞,除江東提舉。時天雨土, 日青無光,都人相驚。師魯陛辭,言田里未安,犴獄未 清,政令未當,忠邪未辨,天不示變,人主何繇省悟?願 詔中外極陳得失,求所以答天戒,銷患未形。」上韙其 言。尋改使浙西。役法敝甚,細民至以雞豚甖榻折產 力,遇役輒破家。師魯下教屬邑,預正流水籍,稽其役 之序,寬比限,免代輸,咸便安之。鹽課歲百鉅萬,本錢 久不給,亭竈私鬻,禁不可止。刑辟日繁,師魯撙帑緡, 盡償宿負,戒官吏毋侵移,比旁路課獨最。上謂執政 曰:「儒生能辦事如此。」予職直祕閣。農民有墾曠土成 田未及受租者,姦豪多為己利。師魯奏:「但當正其租 賦,不應繩以盜種法,失劭農重本意。」奏可,遂著為令。 入為監察御史,遇事盡言,無所阿撓。有自外府得內 殿宣引,且將補御史闕員,師魯亟奏:「宋璟召自廣州, 道中不與楊思勗交一談。李鄘恥為吐突承璀所薦, 堅辭相位不拜。士大夫未論其才,立身之節,當以璟、 鄘為法。今其人朋邪為跡,人所切齒,縱朝廷乏才,寧 少此輩乎?臣雖不肖,羞與為伍。」命乃寢。繼累章論除 職帥藩者:比年好進之徒,平時交結權倖,一紆郡紱, 皆掊克,以厚苞苴,故昔以才稱,後以貪敗。上出其疏 袖中行之。十年,繇太府少卿為國子祭酒。初,上諭執 政擇老成端重者表率太學,故有是命。首奏宜講明 理學,嚴禁穿鑿,俾廉恥興而風俗厚。師魯學行素孚, 規約率以身先。與諸生言,孳孳以治己立誠為本。藝 尤異者,必加獎勸。由是人知飭勵。上聞之,喜曰:「顏師 魯到學未久,規矩甚肅。」除禮部侍郎,尋兼吏部。有旨 改官班,特免引見。師魯獻規曰:「祖宗法度,不可輕弛, 願始終持久,自強不息。」因言:「賜帶多濫,應奉微勞,皆 得橫金預外,朝廷會,如觀瞻何?且臣下非時之賜,過 於優隆;梵舍不急之役,亦加賜賚。雖南帑封樁,不與 大農經費,然無功勞而概與之,是棄之也。萬一有為 國制變禦侮、建功立事者,將何以旌寵之?」高宗喪制, 一時典禮,多師魯裁定。又與禮官尤袤、鄭僑上議廟 號,語在《袤傳》。詔充遺留禮信使。初,顯仁遺留使至金, 必令簪花聽樂。師魯陛辭,言:「國勢今非昔比,金人或 強臣非禮,誓以死守。」沿途宴設,力請徹樂。至燕山,復 辭簪花執射。時孝宗以孝聞,師魯據經陳誼,反復慷 慨,故金終不能奪。遷吏部侍郎,尋除吏部尚書兼侍 講,屢抗章請老,以龍圖閣直學士知泉州。臺諫、侍從 相繼拜疏,引唐孔戣事以留行。內引奏言:「願親賢積 學,以崇聖德,節情制欲,以養清躬。」在泉因任,凡閱三 年,專以恤民寬屬邑為政。始至,即蠲舶貨,諸商賈胡 尤服其清。再起知泉州,以紹熙四年卒於家,年七十 五。師魯自幼莊重若成人,孝友天至。初為番禺簿,喪 父以歸,扶柩航海,水程數千里,甫三日登於岸,而颶 風大作,人以為孝感。常曰:「窮達自有定分,枉道希世, 徒喪所守。」故其大節確如金石,雖動與俗情不合,而 終翕然信服。嘉泰二年,詔特賜諡曰「定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