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第07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七十三卷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

 第七十三卷目錄

 律令部彙考五十九

皇清康熙一則

祥刑典第七十三卷

律令部彙考五十九

[编辑]

皇清

[编辑]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初八日

[编辑]

上諭刑部:「絞犯阿爾楚、念其祖母年逾九十、母年逾」

「八十兩世孀居,情屬可憫。著免死准留侍養。」 又十月初七日

上諭內閣:「今直省人命案件,較前亦極少矣。《康熙三》」

十四年至三十九年、人命事甚多朕數年來留心詳察稍可矜者必為之求生路極可惡者始正法以為眾戒又不時嚴飭該管官員是以自四十年以後命案漸減觀歷年《秋審冊》便可知矣滿洲自定新例以後命案亦絕少大抵人命事不可不詳其情理代彼求生路亦不可不使國法平允但處分得宜事自少也。

《吏部則例》
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准咨

[编辑]

一、刑部為報明事:江西清吏司案呈,准直撫李咨稱,「新城縣民王家棟之妻王氏被殺身死一案,應以要証徐傑等到案之日為始,扣限審結」 等因前來。據此,應移咨該撫,以徐傑到案之日為始,照例扣限,作速審擬題結可也等因。於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准咨。

又一件聚眾。缺二字。等事。「滄州劉九打傷王邦基身死」一案,原告屍兄王逢基審後逃避不出,異日難免翻詞。奉直撫李咨明吏、兵二部,以王逢基到案之日扣限,奉吏部咨准刑部咨令速審。查此案於四十四年七月初一日已經二參限滿,因王逢基於本年七月初九日方始到案,遂以到案日扣限。護巡道白為璣於本年十一月二十日審明解質,奉院於十二月內始行具題,刑部並未議及在案。此案初次承審遲延之咨,係四十四年三月初一日准到。

又五月,一吏部覆「偏撫趙疏查趙申喬任為封疆大臣,今有瘟疫,並不確查」 ,奏聞。奉:

旨「行查之後,始行查奏,殊屬不合。應將巡撫趙降二」

級調用。有紀錄六次,應銷去紀錄四次,抵降一級,仍降一級調用。奉

旨:「趙申喬《紀錄》俱著削去,降一級,從寬免調用。」

一、直隸巡道葉九思,為咨參事。該本道查得交河縣《失察逃人王五兒》等一案,蒙憲臺於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准部咨飭查,經本道轉行取揭,並又屢次嚴催去後。今查此案扣至八月、十九日兩月,例限已逾,該縣於臨限始行詳覆,且又含糊游移,致蒙憲檄駁查,不能按限完結,則交河知縣張榮,難辭承查「遲延之咎。擬合開揭呈送憲臺核參。再查此案事關逃人所覆未確,轉輾指駁,稽遲時日,以致逾限有因,事非易結。合並聲明部堂。」 李批:「查督捕提解逃人,例應扣限兩月。今此案部文係查地方官失察職名,亦照提解例扣限,是否合例?仰詳查妥覆,繳覆。詳該本道查得督捕提解逃人,以及行查逃人事件,向係扣算兩月之限,詳咨院結。今交河縣王五兒等一案,本部查取該縣失察職名,雖與提解有間,而事涉逃人,是以一例扣限兩月詳參。第此案據該縣府查明詳送,現在另文詳請咨部。所有前送該縣遲延職名,擬合呈請憲臺從寬免參,俯照另詳核咨完結,實為妥便。」 院批:「據詳已悉。繳。查此案九月十九日,詳院於二十日批仰候核咨繳。」

又十二月初七日,准咨:「『一刑部咨為公務事:貴州司案呈,准直撫李咨稱,故城縣劉希曾告劉梓等毆死伊妻張氏一案,雖據劉希曾於本年七月二十一日控告到官,但該縣於七月十五日奉調入簾,至十月初五日始行回署,似應以該縣回署之日扣限,相應咨明』等因前來。查承審命案,俱限六月完結。今該撫」 既稱該縣奉調入簾,似應以該縣回署之日扣限,應如該撫所請,以該縣回署之日扣限,速行審結可也。又一件,為稟報事:廣西清吏司案呈准吏部尚書管直隸巡撫事務今陞內閣大學士李咨稱:無極縣侯九毆死李成榮一案,於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六日報官,扣至本年十一月初六日

「承審之限已滿,相應照例參處。但該縣自九月二十日奉調入簾,至十月二十九日回署,應照日扣限審結,暫免參處」 等因前來。據此,應如該撫所請,扣除入簾日期,依限速行審結具題可也。為此,合咨前去查照施行。

《戶部則例》
一刑部為揭報虧空事該本部議得

[编辑]

內黃縣革職知縣王弘勳虧空銀穀一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疏稱,「王弘勳未完侵欺銀二千七百一兩二錢零,已於三個月限內照數全完,與免死減等充軍之例相符。至應追那移銀兩,除已完銀二十八兩七錢零外,其未完銀穀現在嚴追」 等因。具題前來。查王弘勳虧空康熙四十二年地丁銀四千九百八十三兩二錢零,內除交庫銀一千兩外,實侵欺銀二千七百一兩二錢三分零,那移銀一千二百八十二兩一分一釐,又虧空倉穀一萬二千六百六十九石四斗四升九合。先經臣部等衙門將王弘勳《擬斬監候具題》在案。今王弘勳侵欺銀兩,雖在三個月內全完,其那移銀一千「二百八十二兩一分零,止完銀二十八兩七錢零,虧空倉穀一萬二千六百六十九石四斗四升九合,尚未完納。應仍令該撫將王弘勳未完銀穀,作速嚴行追完具題。到日,將減等之處再議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九日題,十一日奉。

旨:「依議。」 部覆。刑部為揭報虧空事:《江西清吏司》案

呈准直撫李咨稱,「內黃縣革職知縣王弘勳侵欺銀兩,已於三月限內全完,業經題請免死充軍,則弘勳自可不必入秋審。今准部咨,以弘勳那移銀兩,并虧空倉穀尚未完納,俟追完具題到日再議。」 則是弘勳減等之處,尚未奉有明示。值茲秋審,可否免其入審,咨請部示等因前來。查王弘勳侵欺銀兩已經全完,「已屬照例減等之犯,但那移銀兩并虧空倉穀尚未完納,故行令該撫追完再議,自應不入秋審,知照該撫可也。為此合咨前去,查照施行」 等因。於康熙四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准咨。

又六月一,戶部覆東撫趙、直撫李條奏疏稱:「州縣虧空錢糧倉穀,定有知府盤查,出結分賠之法,初非不善。惟是不肖州縣侵那在先。比及年終,預防知府來查,先將錢糧比冊串根盡行更換。及知府盤查,儼無虧空,不得不為出結。既經出結之後,知府有分賠處分之例,後即知之。無如已為出結,亦不得不始終為」 之回護。臣以為「盤查出結,知府分賠」 之例,宜稍變通。盤查出結之後,州縣一有虧空,其知府無論幾時查出立即報參,免其治罪分賠。如知府徇庇,不將州縣虧空之處查察揭報,或被別案發覺,始行揭報者,仍行治罪分賠。不肖知府需索州縣者,亦許州縣通報司道督撫題參,嚴加治罪。如督撫不「行題參,亦照徇庇例處分」 等因前來。應如所題,嗣後州縣倉庫錢糧,知府年終盤查出結之後,仍令不時盤查,無論幾時察出虧空,立即報參,免其治罪分賠。或別案發覺,始行揭報者,應仍照舊例治罪分賠。如有不肖知府需索州縣者,亦許州縣即時通報司道督撫題參,嚴加治罪。如督撫不行題參,或被料道糾參。將督撫照「徇庇例」 處分。奉

旨:「依議。」

又六月,一吏部議覆《直隸巡撫李疏》稱,「鹽山縣知縣盧煌、典史蔡以謙、滄州知州姚孔鍹,捕蝗不力,相應糾參,但與不報者有間,作何處分,著為定例」 等因前來。應將盧煌等三員,各降三級留任。盧煌有加九級,應削去三級,免其降級。蔡以謙無級可降,應革職留任。嗣後,各州縣衛所官員,遇蝗蝻生發,不親身力行撲捕,降三級留任。不行撲補,又不申報上司者,革職。該管道府不速催撲捕者,降二級留任。布政司不行查訪,速催撲捕者,降一級留任。督撫不行查訪,嚴飭催捕者,罰俸一年。該管州縣地方,遇有蝗蝻生發,道府不詳報上司,降二級調用。布政司不詳報上司,降一級調用。布政司詳報督撫,不行題參,被科道糾參,將督撫降一級調用。奉

旨:「依議。」

又九月,一九卿等議覆「江撫宋等疏稱:蘇松常鎮四府屬地丁漕項銀米俱有拖欠,至今新舊並徵,定例內州縣官員初參未完一二分以上者,年限不完,即予降調;州縣官員到任未經兩年,即罹降革。請將州縣官員經徵地丁漕項錢糧奏銷與年限案內完至九分舊欠錢糧,雖不能全完,准予降級留任,免其調用」 等因。戶部等

「將該撫所題之處無庸議」 等因具題。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查該撫等既稱蘇

州等四府屬賦稅繁重俱有拖欠州縣官員到任未經兩年即罹降革等語。應將州縣官員本任經徵每年地丁漕項錢糧如於奏銷時完至九分以上者其接徵未完舊欠錢糧於年限復參降級調用之例改為降級留任再限一年催徵如仍不完照伊所降之級調用。至《蘇州》等四府督催各官亦照此例議處。奉

旨:「依議。」

又九月,一刑部為特參貪劣縣令等事:會看得縉雲縣參革知縣彭延褘貪劣一案,准福督金疏稱:一款,延褘徵收地丁錢糧,加耗三分,共加銀二百一十九兩,內除傾銷解費用銀一百七十五兩二錢,餘銀四十三兩八錢,延褘入己二款,延褘于四十二年正月賑濟,俱按口給發,並無報多賑少三款。四十一年,縉邑秋災,蠲免錢糧,延褘俱照數扣免,並無重徵;四款,延褘日用米肉柴薪俱照時價平買,止欠屠戶呂舜章肉價銀二十七兩三錢,未給五款,蘆樂俊致死,蘆載蘋,延褘往驗,有案內牽連之茂桂,浼同趙維躔送銀八兩以為途費;延褘接受六款,糧書丁兆貴刷滾單紙張無措各里共派銀十二兩,買辦紙劄,用銀六兩,餘銀六兩,兆貴入己。以上各款,歷審情真,將彭延褘等擬以徒杖,分別援

上諭:「具題前來。據此,除延褘受餽銀并失察各輕罪」,

不議外,延褘合依《有司官非奉上司明文》,因公擅自科斂所屬財物入己者,計贓以枉法論,四十兩杖一百,徒三年律,係旗人解部枷號四十日,鞭一百,係貪官永不敘用。丁兆貴合依因公科斂財物入己,計贓以枉法論,一兩至五兩,杖八十,無祿人減一等律,杖七十,折責二十五板,仍革役。餽送銀兩之茂桂、趙維躔、併不行稟給肉價之彭延褘家人林美,均照不應重律杖八十。但茂桂等事犯,在

上諭:「以前各減一等。茂桂、趙維躔杖七十,折責二十。」

五板林美,係旗人,亦解部鞭七十。《彭延褘》等贓銀并所欠肉價,俱照追入官,給主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刑部覆直撫李疏稱:「『涿州革職知州佟國翼虧空捐納米石共糶銀二千一百四十七兩一錢八分零等項那用,今國翼情願買補還項;又虧空節年天津粟米,今國翼亦願賠還項;又虧空黑豆那喂驛馬,今已照數賠補民借穀米及私糶米穀價銀,那為車價等項公用。並未詳報,法難輕貸』。將佟國翼等擬以流杖具題。臣部以《定例》內凡有修理城池等項,雖係私捐,仍令通報藩司守道;如虧空事發,藉稱修理,審作那移者,將承審官員嚴行議處」 等語。今佟國翼私行借給百姓米石及浥爛米穀,併將私糶米穀之價銀那墊車價等項,並未報守道,豈可作為那移?行令該撫嚴審真情,定擬具題,到日再議等因,具題咨行去後。今據該撫疏稱:「國翼將所糶米穀價銀,因供應車價、行糧、飯食、工料等項緊急那墊,因非奉文之案,原未詳報。《新例》內凡修理城池等項,雖係私捐,亦應通報;此指並無冊案可稽、希圖抵飾虧空者而言。今國翼那墊車價等項銀兩,雖未詳報,俱係那為公用,實與修城不同。至墊供行糧飯食,因未准銷,未曾請領。其墊供車價、工料,經署官請領,現存州庫,將佟國翼等仍照原擬具題前來。」 除經承韓養正取供後病故不議外,佟國翼合依監臨主守不正收正支,那移出納,還充官用者,計贓准監守自盜論,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係雜犯總徒四年,律應徒四年,係旗人解部枷號五十日,鞭一百,原係職官,應照例折贖。奉

旨:「依議。」

又十月,一刑部為請嚴虧空之法,以除積弊事:會看得浦江縣解任知縣遲日旭虧空一案,據福督金疏稱:「遲日旭虧空四十三年地丁銀四百二十兩,因民將錢完納,日旭聽從民便,將錢四百二十弔赴省易銀未回,以致揭報,已于未離任之時,易銀補庫。又虧空倉穀四千一百八石三斗零,因地濕,天多陰雨,以」 致霉爛,亦經照數賠補貯倉,歷審無異。遲日旭等擬以徒罪,援

《上諭》:「具題前來。」據此,遲日旭合依損壞倉庫贓物計

所損之物坐贓論,罪止杖一百、徒三年,律應徒三年。「經承應一怡合依倉庫財物,主守之人安置不如法,曬晾不以時,致有損壞者」 ,計所損壞之物,坐贓罪論,止杖一百、徒三年,律應徒三年。伊等事犯,在四十四年四月初八日。

上諭:「以前各減一等。遲日旭應杖九十,徒二年半,原」

「係職官,照例折贖。但該督又《疏》稱『遲日旭將穀一年限內全完,與免罪復職之例相符,應聽部議』」 等語。查《定例》,「參審虧空各官,俱照霉爛倉糧例勒限一年,如果全完,准以原官補用」 等語。今該督既稱遲日旭將穀一年限內全完,應將浦江縣解任知縣遲日旭照例開復,經承應一怡應杖九十、徒二年半,至配所折責三十五板,仍革役。已完銀兩,彙行解部。已完穀石,報明戶部。其四十一年盤查未經查出之金華府丁憂知府余昌宗事,在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併四十二年署金華府事衢州府通判王廷。

奏。盤查揭報。均毋庸議。奉

旨:「依議。」

又十一月一戶部題:「該臣等會議得,鹽課關係國用,而興販私鹽甚多者,係該管官員懈弛,不盡心嚴緝,奸宄之徒,圖利藐法所致。是以不可不再行嚴加定例。查《定例》內十人以上,帶有軍器,興販私鹽者,立斬。凡竈丁人等,私煎私賣,及奸宄之徒,興販私鹽,不及十人,及十人以上,不帶軍器者,俱杖一百,徒三年」 等語。相應仍照舊例,再行嚴飭各省。至舊例該管文武官員失於覺察一次者降職一級,失察二次者降職二級;失察三次者革職。今改為該管吏目典史、知州、知縣、千總、把總、守備等官失察一次者降二級,失察二次者降四級,留任;失察三次者革職。舊例內將道、府、直隸州知州、副將、參將、遊擊等未「定有處分之例,恐怠玩不行,嚴緝私鹽亦未可定。嗣後興販私鹽事發,道、府、直隸州知州、副將、參將、遊擊等失於覺察一次者降職一級;失察二次者降職二級;失察三次者降三級留任,失察四次者降三級調用。」 再查運使、運同、運判、鹽場大使,俱係管查鹽務之員,查拿私鹽係伊等耑責,而舊例內「未定有處分之處。嗣後竈丁販賣私鹽,大使失於覺察者革職,知情者革職,杖一百,枷號一個月,不准折贖。運同、運判照該管州縣官之例處分,運使照道府之例處分。」 再查關津過往回空糧食,官座船隻,裝載私鹽貨賣者,舊例未定有處分之處,嗣後如有夾帶私鹽在船者,或被旁人首告,或被查出,將夾帶私鹽之人,照興販私鹽例,杖一百徒三年。管船同知通判守備千總文武等官,知情故縱夾帶私鹽者革職。不知情者降三級調用。此外別款,仍照《現行則例》遵行。應令各鹽差御史務須嚴禁俾私鹽永行杜絕官鹽勿致壅滯隨時得價發賣額課不致缺欠可也。奉

旨:「依議。」

又十一月一戶部題:「該臣等查舊例內私鑄,為首者及匠人處斬,家產入官,為從及知情買使者,立時處絞,應仍照舊例,嚴行直隸各省。再,舊例內賣錢經紀鋪戶興販攙和私錢者,俱責四十板,枷號一個月,流徙尚陽堡。今改為俱責四十板,枷號兩個月,流徙尚陽堡。舊例在京總甲,在外鄉村十家長,知私鑄而不」 拿獲舉首者,俱照為首之例處斬,家產入官。若不知者,責四十板,枷號一個月,徒一年。今總甲十家長知私鑄而不拿獲舉首者,俱照私鑄之例處斬,家產入官。若不知者,改為責四十板,枷號一個月、徒二年。舊例內,該地方官員知情,任其私鑄者,處斬,家產入官。不知者,以失於覺察,降三級。今該地方文武官員知情任其私鑄者,仍照例處斬,家產入官。不知情者,改為「以失於覺察,降三級調用。」 舊例內在內五城坊官,在外州縣衛所各官,如該管地方經紀鋪戶,有販賣攙和行使不能覺察,或候上司查出,或被別地方人告發,每一起降二級,至二起者,降四級調用,至三起者革職為民。今改為該管地方經紀鋪戶,有販賣攙和行使,不行查拿,一起降三級至二起者革職。舊例內掌印兵馬司,直隸各省知府、直隸州知州不能覺察者,一起降一級,至二起者降二級,至三起者降三級調用,至四起者革職為民。今改為掌印兵馬司,直隸各省知府、直隸州知州,有販賣攙和行使,不行查拿,每一起降二級,至二起者降四級調用,至三起者革職。《舊例》內司道官員不能覺察,至二起者降一級,至三起者降二級,至四起者降三級調用,至五起者革職。今改為司道官員有販賣攙和行使,不行查拿者,一起降一級,至二起者降二級,至三起者降三級調用,至四起者革職。《舊例》內,五城御史,直隸各省巡撫不實力奉行,怠玩不行查出者,科道具題指參,治以疏忽之罪。今改為《五城監察》。

《御史》,「直隸各省巡撫,有興販攙和行使,不行查拿者,每一起罰俸一年,至二起者降一級,至三起者降二級,至四起者降三級調用,至五起者革職。再,知府下捕盜同知、通判,州縣下吏目、典史,其罪照各掌印官例,鹽運使司鹽運使照司道例,分司照知府例,鹽場大使照典史例。若營伍內有私鑄販賣行使等事發」 覺,千總、守備、都司各官俱照州縣例,遊擊、參將、副將照司道例,總兵官、提督照巡撫例。再,各旗內有鑄造私錢,將制錢銷燬,攙和小錢行使者,事發,驍騎校照知縣例,佐領照知府例,參領照司道例,都統、副都統照巡撫例。又查舊例內並未議及船隻夾帶私錢販賣之處,嗣後凡有船戶夾帶私錢事發者,將夾帶私錢船戶照「興販私錢」 之例,責四十板,枷號兩個月,流徙尚陽堡。同船之人不行拿獲舉首者,照「不知情總甲十家長」 之例,責四十板,枷號一個月,徒二年。押船官員知情,任其夾帶私錢者,革職;不知情者,照「地方官失於覺察」 之例,降三級調用。其餘別擬,仍照現行例遵行。至於東省為南北水陸通衢,將私錢裝載船隻興販甚易,奸宄之徒隱匿村莊山谷僻壤之處屯聚私鑄小錢甚多,俟

命下之日、行文山東巡撫、《嚴飭所屬地方文武官員》

不時在於村莊山谷僻壤之處屯聚,私鑄者嚴行查拿。仍行文八旗九門提督,順天府、五城

盛京戶部、奉天府總河、總漕,直隸各省督、撫、織造

「將軍提督、總兵官等,通行嚴飭各該文武官員,亦不時在於村莊山谷僻壤之處屯聚。」 私鑄者嚴行查拿可也。奉

旨:「依議。」

《禮部則例》
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一刑部題正

[编辑]

紅旗包衣韓挺,佐領下監生葛橒,前頭放頂馬夾藍坐褥,身穿貂鼠皮袍褂,持鞭打人。查《定例》內,「違定例越分穿用者,枷號一個月,鞭一百,越分之物入官」 等語。但葛橒違法穿貂鼠夾藍坐褥,不應放頂馬,而放頂馬行走,又在街路上持鞭打人,不便照此例治罪。據此,應將葛橒所捐監生革去,不准折贖,枷號三個月,鞭一百。騎馬在前行走之杜回,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係民折責三十板。《葛橒》違例所穿之貂鼠袍褂並藍坐褥俱入官奉

旨:「依議。」

《刑部則例》
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一刑部彙題監

[编辑]

犯事奉

旨:「知道了。監犯患病、應撥醫調治。」今歲監犯病故者

甚多。此皆因堂司官疏忽所致。嗣後若復似此致斃。將所司官員必行治罪。

又二月一三,法司會議:據江西撫院李疏稱:「曾永乾與李漢三合夥開換錢酒店。四十三年四月十八日,永乾、漢三俱上屋蓋棚,適崔佛經過,見店掛錢一串,隨入竊取而走。店鄰夏永生見而喊叫,永乾、漢三奔往趕奪不還。漢三先以掌披崔佛腮脥,復用拳毆眼睛、鼻梁,永乾又拳毆左肋,以致崔佛傷重,是夜殞命。」 歷審情真,將永乾等以共毆人致死律擬絞杖具題前來。查律內「凡夜無故入人家,已就拘執而擅殺傷者,減鬥毆殺傷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 等語。今崔佛竊錢雖非夤夜,但曾永乾等因趕去奪所偷之錢不還毆死,並非鬥毆致死,不便照共毆致死律擬罪。曾永乾合改「凡夜無故入人家」 ,已就拘執而擅殺者,杖一百,徒三年,至配所折責四十板。《李漢三合改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等因。具題奉

旨:「依議。」

又二月,《一》吏部覆「甘撫齊查秋審重犯宋三元祐等,被數百餘人鳴鑼執械,打傷兵快,劫奪所參官員,不便照道路村莊失事例議處。兵部將專汛千總丁永祥等革職降調,應將專汛伏羌縣知縣典史均照例革職,兼轄通判,降二級調用。」

又二月十二日彙題一刑部為打死母命事:江南清吏司案呈,據江撫宋咨稱:「看得劉朱德之母曹氏身死一案,緣駱好學有姪女小喜姐,年甫十三,於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初七日,母命灑掃內庭,出戶尋箒,倏無蹤影。舉室驚惶,遍覓不得。忽於午後自歸,訴被兩婦板打昏迷,跟行里許,捆擲溝內,兩婦隨往他處,女」 漸甦醒,斷繩逃回。好學聞言追擒,適遇曹氏,見捕奔竄,好學喊令族弟駱好士捉獲回莊,即令小喜姐認明,實係迷拐之婦。好學一時忿怒,先以拳掌打其腮臂,繼以樹枝擊其左腿,曹氏忽稱腹痛倒地,傍

晚殞命。細閱曹氏屍傷,僅止腮頰、左右、臂膊、左腿四處,均非致命,況上下牙齒各趾甲俱有青色。反覆駁詰,不特好學嘵嘵致辯,並非因毆而死,即屍子劉朱德亦供伊母曹氏,夙患陰寒病症,不時舉發。好學曾供「曹氏口稱腹痛」 之語相符,其為病發自斃無疑。駱好學拏獲拐婦,不即送官,擅行私毆,駱好士在場不「阻,均照不應重律量斷銀六兩,給付屍新領埋」 等因前來。據此,不即送官,擅行私毆之駱好學,並在場不行勸阻之駱好士,俱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各折責三十板,仍將供冊補行送部可也。十三日奉。

旨:「知道了。」

一、刑部為報明事:河南清吏司案呈,該本部議得:准吏部尚書管理直撫李疏稱,「《大興縣賊犯唐禿子行劫尹懷榮家,未經得財》一案,緣唐禿子與逸賊于寒水,并被營兵射死。賊犯劉八於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初三日會遇劉八,起意偷竊,同夥三人,執持小刀柳棍,是夜齊赴尹懷榮家,踰牆進院,挖窟入室,正欲偷」 驢,被事主知覺喊叫鄰佑,聞聲往救。各賊俱未得財,越牆奔逸。又因營官追拏劉八,持石擲打,復下牆拒敵。當被營兵周應夏將劉八射死,唐禿子等俱各潛逃。于本年十二月十八日拏獲《唐禿子》到案。歷審情真,將唐禿子擬以流罪,援

赦具題前來。查劉八係罪人拒捕、周應夏係捕者

格殺照例勿論外,唐禿子合依「凡強盜已行而不得財者」 杖一百、流三千里律,應杖一百、流三千里,但事犯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應免罪外,再《唐禿子》尚有《在武清縣》摘過賈

四、《車上驢騾》一案事在

赦後,應于彼案審明歸結。逸賊于《寒水》嚴緝獲日

另結等因。康熙四十四年二月十二日彙題,十三日奉。

旨:「知道了。」

一、刑部為回明事:會看得,康見等搶奪齊印糧食,打死伊夥計張世基一案,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將康見等擬以流徒笞罪具題,經臣部以康見等知張世基車載糧食,遂糾夥商謀執持柳棍將世基擊打立斃,明係強劫,止將康見等擬照搶奪傷人為從,擬流不符。應令該撫再行詳審確擬,到日再議等因,咨行去後。今據該撫疏稱:「康見等初意原止奪糧糊口,若果欲強劫,則各持器械公然截劫,盡取輜裝牲畜而遁,何止攜棍一根,潛行探視,除糧食二袋、小刀一把之外,餘無所取,實係搶奪,並非強劫。」 且三十五年十二月內,有無極縣賊犯高二等同夥四人,亦攜柳棍搶奪驢頭致死,胡全「福擬以搶奪,正與此案情罪相符,康見等相應仍照原擬」 等因具題前來。續准該撫核咨稱:「康見又經病故」 等語。據此,除康見、張耀事結具題後病故,路起、李河平取供後病故俱不議外,其造意不行又未分贓之鄧世傑,比照竊盜窩主造意不行又不分贓笞四十律應笞四十,折責十五板。收藏糧食之胡保印,獲日另結現獲糧食給失主收領;未獲糧食,將各賊家產變賠。再該撫疏稱,「監斃路起李河平之管獄官,係曲周縣典史專管,例應監斃二命者罰俸六個月」 等語。應將曲周縣典史孫懋照例罰俸六個月等因。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題,閏四月初五日奉。

旨:「知道了。」

又三月一,兵部覆總漕桑格疏稱,「江淮衛旗丁張霖糧船,於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夜被盜一案,因失主身肩重運,未經具報。迨至本年四月十三日,據濟寧州捕役拏獲盜犯王三等五名,審供同夥十五人,將疏防各官題參前來。」 本部議:專汛官止防守一汛地方,失事未有不知。雖失主未經呈報,而專汛官員理應查報。今張霖糧船於四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盜,迨至四月十三日,據濟寧州捕役拏獲盜犯王三等五名,始將疏防各官題參明係諱盜情弊,行文該督將諱盜各官職名查參去後。今准該督將諱盜各官援

赦咨送前來。查《定例》內地方失事諱盜不報者、專

「汛官革職,不同城兼轄官,照不知不報例,降一級留任」 等語,應將專汛把總宋大鵬照例革職,兼轄遊擊黃英降一級留任。但此案事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恩赦以前、均應免議。未獲賊犯、照案緝拏。奉

旨:「依議。」此案文職係署山陽縣事淮安府陞任通判鄭振淮安府同知滿都同城淮安府知府王

盛周吏部亦題「淮援赦免議。」

一、刑部為呈報事。會看得張七成兒《勒死王孔雲之女王二姐》一案,據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審擬斬罪,具題前來。查張七成兒見十歲幼女王二姐,生有姿容,且戴有珠帽,遂蓄意行姦,謀取珠帽。適於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初八日。七成兒見二姐獨立門首,輒將二姐抱入空房內,強欲行姦,二姐不「從,又聲言歸訴母舅高琢。」 七成兒懼怕事露,遂取二姐腿帶將二姐頸項用力蹬勒,以致二姐立時殞命。七成兒猶慮二姐不死,復用大繩懸於門上,攫取二姐珠帽耳墜等物,交與伊母李氏收藏。後七成兒被獲,李氏畏罪自縊身死。該撫歷審,自認情真。據此,張七成兒合依《謀殺人》因而得財者,同《強盜》,不分首從論皆斬,律應擬斬立決;珠帽耳墜等物,應于張七成兒名下追賠,給付死者之家。至此案承審遲延之官,該撫既稱已經題參,應毋庸議等因。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七日題,十七日奉。

旨:「張七成兒著即處斬,餘依議 附院道詳批巡道。」

梁世勳看得《完縣人犯張七成兒勒死王二姐》一案,緣康熙四十三年正月十二日,有二姐之母舅高琢,接二姐到家過節。張七成兒見二姐珠帽姿容,姦謀之心久蓄於懷。迨至二月初八日午錯時候,適二姐獨立門前,七成兒披衣出村,打柴經過,窺見利慾心熾,遂先進死衚衕內。瞷明空宅無人,輒將二姐抱入空宅之內,強欲行姦。此時獸心莫測,不問年之大小,早萌先姦,而必殺以圖財。乃二姐雖係童女,天性完璞,不被所污,且有「歸訴舅氏」之語。七成兒殺機益甚,先解二姐縛腿之帶,繼取腰間捆柴小繩,將二姐請幫助識別此字。倒於地,纏住脖項,腳登狠勒,以致二姐頭身磕撞多傷,鼻口血流,立時告殞。」七成兒猶慮其甦,復取腰間捆柴大繩,將二姐懸於門邊,攫其珠帽耳墜等物,逸回家中,交付伊母李氏收藏。斯時兇惡之狀,天日為昏,尚知有三尺哉?幸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披衣而進,既有田氏瞷知,出而兩手血跡又為李氏覰破。此高琢訪得其情,次日控縣將七成兒拿獲羈監,而七成兒之母李氏懼罪自縊。茲據該縣府審明招解前來。本道覆鞫之下,張七成兒自認情真,各供如繪,且血衣現獲,其為真兇無疑。雖該犯狡供起意圖姦,然謀財之毒心更甚於謀色。張七成兒合照「《謀殺人因而得財者律》決斬不枉。未獲珠帽耳墜等物,應于張七成兒名下追給屍父王孔雲收領。地方侯富、《鄉約》侯一文、鄉長侯貴妄報王二姐縊死之處,審係二姐身屍,原繫門上一時倉皇赴稟,事屬有因,並無情弊,應與供明之田氏等,概請省釋。至張七成兒之母李氏,既因伊子收羈,懼罪自縊,於人何尤?應毋庸議。再查王二姐不被強污,「身遭慘斃,該縣府申請題明獎勵,以慰幽魂,以維風化。但年僅十齡,知識未開,禦暴出於甚力,完貞暗合大義,可否題旌?本道未敢擅便,伏候憲裁」等因。招解,蒙部堂李批:「仰候核題:王二姐年止十齡,是否有題旌定例,仰查成案覆奪。繳。」 又覆詳巡道梁世勳:查得完縣張七成兒姦謀勒死王二姐一案,業經本道審擬,招解憲臺親審核題在案。祗以王二姐年止十齡,是否有題旌定例,批令查成案覆奪等因。遵即行據保定府呈稱:「查定例內婦女強姦不從,以致身死者,給銀三十兩建坊,並未分別年歲之大小,概應准與旌表。」等情。詳覆前來。查婦女強姦不從身死,荷蒙旌表恩例,嘉貞魂而維風俗。其年之大小,例內原未載明。且細閱原招張七成兒供稱「王二姐生得高大」,又查《屍格》內填註「王二姐身長四尺三寸」等情。竊謂從來節孝,多本性成,兼因識力。昔黃香之扇枕事親,陸績之懷橘奉母,僅及七齡。身係幼童,孝垂竹帛。今王二姐禦暴慘死,完貞不污,未必其識力之能明,亦由其天性之合節。況淫棍以既蓄姦謀而請定顯戮,幼女以不受穢辱而竟置無名,似乎可惜,所以該縣府請旌。至於遍查成案,並無十齡幼女強姦致死題過成例。今請自憲恩俯賜核奪題明,以聽部議。緣奉批查事理,擬合詳覆,統候憲裁等因。詳蒙部堂李批:「十歲童女,情竇未開,遇強暴而驚慌叫號,是」其常事,題稱貞節,恐成笑話,行有司量行獎賞可也。繳。又四月二十二日准咨:一、兵部為遞解事:職方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直撫李咨稱,沙河縣營兵遞解發往寧古塔人犯馬起龍脫逃一案,實因兵丁被其巧計,藥煙昏迷,乘機脫逃,並非疏縱。且一犯二解,似與僉差不慎者有間。除盜犯嚴

「緝務獲外,武弁職名應請邀免」等因前來。查該撫既稱撥兵二名遞解一犯,並非僉差不慎,武弁職名應請邀免等語。除逃犯令嚴緝務獲外,應行該撫知照可也。武弁職名,沙河縣千總楊請幫助識別此字。時。又四月,一刑部覆直撫李題《賊犯鄭天貴行劫高陽縣王進禮家,自首不盡》一案,臣部等衙門改依強盜得財律,擬斬立決,具題奉:

旨:「免死減等,發與黑龍江新滿洲披甲之人為奴。」欽

遵在案。但行過強盜之人,多係兇惡之徒,且減等擬流,俱係內地稔惡不悛,糾聚兇惡,仍行強盜,擾害良民,亦未可定。嗣後凡自首強盜,行劫數家而止,出首一案者,停其內地,流三千里,俱改照「鄭天貴免死發黑龍江給與新滿洲披甲之人為奴」 之旨遵行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稟報事: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侯五等勒死雄縣捕役《花朝相》一案,據吏部尚書、管直撫事李審擬斬絞具題前來。查侯五係行劫武清縣沈宗濂案內賊犯,擬斬具題,奉:

旨「從寬免死,發往黑龍江新滿洲披甲之人為奴。」欽

此欽遵,于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七日解至沙河驛地方,侯五打倒坐更,兵丁脫逃。至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夜間,捕役花朝相稽察嚴密,不便出入,頓起殺機。于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探知花朝相路徑大河村,是夜糾同劉法古、侯大攮商謀殺害朝相,各執弓弦刀鎗,齊至樹林之內等候。適朝相醉歸,大攮先用弓弦套住花朝相脖項,法古上前撩倒侯五按腿,侯大攮、劉法古齊力狠勒,以致朝相立時身死。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侯五合依「謀殺人造意者斬監候」 律,應擬斬監候,秋後處決。但侯五因為盜擬斬,奉

旨:「免死,減等發遣。」時中途打倒、兵丁逃回、謀殺捕役。

「花朝相之犯,查《定例》內免死減等,發與新滿洲為奴。人犯仍不改惡為盜或逃走者,聽該將軍等于眾惡之前即行正法」 等語。侯五係半路逃回,應行令該撫即于行兇處即行立決。劉法古合依謀殺人從而加功者絞監候,律應擬絞監候,秋後處決。侯大攮嚴緝獲日另結,其首明之蔡章及仇扳之趙事興,審係無干,均應免議。再該撫既稱「此案承審遲延之員已經題參,應毋庸議」 等因。康熙四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題,閏四月初五日奉。

旨:「侯五著即處斬。劉法古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

決餘依議

一、刑部為呈報事:本部會同吏部院寺會看得:「強賊吳湘等行劫祁州張承祿家」 一案,據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審擬斬罪,具題前來。查首盜吳湘躧知隆王店村居住民人張承祿,家道殷實,遂造意行劫,同崔老官商謀,糾合馮加祿等同夥共十四人,於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夜,在西城寺內「會齊,惟劉文舉不到,止同夥十三人,各執木棍等械,齊至失主之門,分佈把風,踰牆入室。」 傅四綁打失主,搜劫錢布等物,分贓而逸。于八月初五等日,將吳湘等陸續拿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除張金存兒被失主之妻砍傷身死,並任文昌取供後在監病故均不議外,吳湘、馮加祿、楊名全、任文科、趙二、傅四合依強盜已行而但得財者,不分首從皆斬律,均應斬立決。已獲贓物,給還失主。未獲贓物將各盜家產變賠。逸賊崔老官、孫振基、劉邦貴、曹登、李三併同夥未上盜之劉文舉,俱嚴緝獲日另結。再該撫《疏》稱「所有原報不行確查盜數之祁州知州趙世德同監斃賊犯任文昌之管獄官係祁州吏目王廷衡,合併附參,以聽部議」 等語。查《定例》,州縣官不確查盜數申報者,罰俸一年等語,應將祁州知州趙世德照例罰俸一年,有紀錄二次,削去紀錄二次,免其罰俸。又《定例》,州縣監獄係吏目典史專管,獄內監斃一人者罰俸三個月等語,應將祁州吏目王廷衡照例罰俸三個月等因。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初五日題,十二日奉

旨:「吳湘、傅四俱著即處斬。馮加祿、楊名全、任文科、趙」

二俱從寬免死,照例減等,發與黑龍江將軍酌量撥給,務期嚴押解到。餘依議 附巡道詳看。巡道梁世勳看得祁州賊犯吳湘,即吳清夫等行劫張承祿家一案,緣湘躧知承祿家蓄有餘資,遂與未獲賊崔老官商謀,輾轉糾合。現獲賊馮加祿、任文科、趙二、楊名全、傅四,並未獲賊孫振基、劉邦貴、曹登、李三、劉文舉,及當場砍死之。

張金存,並取供後病故之任文昌,同夥十四人,約於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三日行劫,是夜因夥賊未齊,天色將明,未及行劫而散。至十四日夜,吳湘、崔老官復納夥賊馮加祿等,在西城寺內取齊,惟文舉不到,同夥十三人各執器械。二更時分,各賊齊至失主之門,分別瞭高把風入院,傅四捆打失主,因聞鄉兵救援,各賊一齊出水,崔老官、李三將所劫錢布攜至大王魯堤上及西城寺後等處,俵分而散。惟張《金存》一賊,被失主之妻齊氏用斧砍傷,當經鄉眾追獲,逾時畢命。該州將各賊緝獲,歷經嚴審,各自招承,由府招解前來。本道逐一細訊,各賊將上盜分贓情形供吐歷歷如繪,贓經主認其為此案真盜無疑。除當場砍死之張金存,并取供後病故之任文昌不議外,吳湘、馮加祿、楊名全、任文科、趙二、傅四俱合依《強盜已行得財律》皆斬不枉。逸賊崔老官、孫振基、劉邦貴、曹登、李三、劉文舉,勒緝獲日另結已獲之贓給主收領,未獲之贓向各賊家屬名下追賠。至趙二、傅四二犯,因馮加祿到案之時匿不供出,是以該州《疏防揭》內僅以十二人開報。但不行確查盜數,咎實難辭。相應開揭送參。其任文昌《病故圖結》并管獄官職名,合併呈送,統候院裁。

一、刑部為報知事:會看得強賊李二揭等,行劫長垣縣白茅村居民郭丕進家,扎死郭丕承一案,准直撫李光地審擬斬戍,具題前來。查未獲賊王東陽,傭工于郭丕進家,知其蓄有糧食,告知未獲賊龍三,令其糾夥行劫。龍三遂與病故窩主胡幹臣商謀,糾合李二揭等,除線賊王東陽與共謀之窩主胡幹臣不行外,同夥三十六人,于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各執鎗棍等械,齊至失主之門,分佈把風入院,劫取衣服糧食等物。王明、康虎、常三遂挾失主之弟郭丕承送出村外放回。張二黑、何三麥、王大小等殿後。因郭丕承等率眾追赶,遂將郭丕承、郭三用鎗刺傷,分頭逃竄。丕承傷重,逾時殞命,郭三傷即平復,于本年二月二十四日胡文學自行投首,將李二揭等陸續拿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除胡文學、胡幹臣、張二黑、王明、韓二、康虎、梁三、姜二玉、蔡托盤取供病故不議外,李二揭、蔡世昌、趙大小、常《二牛嘴》、李三、王二黑、《牛三》、何《三麥》、權二存,合依強盜殺人,不分曾否得財,皆斬梟示律,均應斬立決梟示。胡三滿洲係自首,胡文學之親叔,張二係胡文學嬸娘舅,靳西堂係胡文學舅外公。查律內「若于法得相容隱之親屬為之首,如罪人身自首法」 等語。據此,胡三,滿洲、張二、靳西堂合依《強盜案》內未經下手殺人自首者免死發邊衛充軍例,均應僉妻發邊衛充軍。至配所各責四十板,現獲贓物給還失主;未獲贓物,將各盜家產變賠。逸賊王東陽、龍三、宋文三、胡撓三、靳大、靳二、常三、常二小、王赶生、李三、醋瓶王大、小葛、文重、牛大、張珂、丁大、龍小囊,并不知姓名一人嚴緝,獲日另結。再該撫《疏》稱:「除途斃梁三等三犯之管獄官無庸指參外,監斃胡文學等六犯之管獄官、署長垣縣典史」 事本縣縣丞董廷佐,承審監斃胡文學等六犯、途斃梁三等三犯之長垣縣知縣楊時芳,承審後途斃梁三等三犯之大名府知府程濬,相應附參。至巡道梁世勳審轉後止途斃姜二玉、蔡托盤二犯未滿三名之數。合併聲明,以聽部議。查外省監斃,《現行例》內並無處分署事官之條。今董廷佐係縣「丞署典史事,應照舊例於現任內降一級留任。又《定例》內承問官將真正人犯雖限內取有口供,不早行題結,監斃一二人者免議,三四人者罰俸三個月,九人以上者降一級留任」 等語,應將承審監斃途斃九名之長垣縣知縣楊時芳,照例降一級留任;承蕃途斃三名之大名府知府程濬,照例罰「俸三個月,至巡道梁世勳承審途斃二犯,未滿三名,應照例免議」 等因。康熙四十四年閏四月十八日題,二十三日奉

旨:「李二揭、蔡世昌、《趙大小常二牛嘴》、李三王二《黑牛》」

三、何三麥、權二存俱著處斬梟示,餘依議。一、刑部為報明事,該本部會同吏部院寺會看。得據吏部尚書管直撫事李疏稱,安州所屬板橋鋪地方居住旗人邊振臣家被盜案內,殺人脫逃,趙二黑、郝八子續獲審鞫,供認上盜分贓情真,且與原招相符。除趙二黑取供後病故,將郝八子擬斬,具題前來。查逸賊鄭四躧知失主邊振臣家,隨與逸賊張《二疤子》等商謀,糾合王璽等同夥共十九人,于康熙三十六年五月二

十六日,行劫邊振臣家,趙二黑殺死失主郝八子,持棍在失主門首把風,劫得銀衣等物,俵分而散。經前任巡撫于將賊犯王璽、孫禿子等陸續拿獲,審擬斬杖,分別援

赦具題、「臣部等衙門議覆具題」 、「分別正法發遣。」 在

案。今於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將郝八子、趙二黑拿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除趙二黑既稱取供後病故不議外,郝八子合依強盜殺人不分首從曾否得財、俱斬梟示律應斬立決梟示。已獲贓物給還失主。未獲贓物將盜產變賠逸賊鄭四等嚴緝獲日另結。再該撫《疏》稱:監斃趙二黑之管獄官係安州「吏目王廷均,相應附參,聽候部議」 等語。查《定例》,州縣監獄係吏目、典史專管,獄內監斃一人者罰俸三個月等語。應將安州吏目王廷均照例罰俸三個月等因。康熙四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題,二十四日奉。

旨:「郝八子著即處斬梟示,餘依議。」

又五月,一刑部覆:貴撫于《疏》:「嗣後凡遇」

赦之。竊盜、搶奪、掏摸等犯,罪已全免,亦免其「刺」 字。

旨:「依議。」

又康熙四十四年間,巡道詳:「武清縣民打死王五,擬絞,秋審可矜減等之犯張四,查明並無妻氏,兩腿癱瘓,不能動履,實屬癈疾,難以發遣。取具印、甘各結,請照例收贖。」 奉刑部以律內「真犯死罪免死,不准收贖」 等語為駁。當經巡道援引《穆應邦案》之例,頂詳請咨,於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初一日准刑部為慎刑,奉有。

《恩綸》等事。湖廣司准吏部尚書管直撫李咨稱:秋審

可矜人犯張四,染患癱瘓,又加患病,應請照律收贖,援例免其發遣,等因前來。查張四係康熙四十三年秋審,可矜,具題奉

旨「免死減等流犯。」今該撫既稱「張四。」委係癱瘓,實難。

發遣,應令該撫將張四照律收贖可也。

一、刑部為報呈事:該本部會同吏部院寺會看得:「強賊張自遠等行劫鹽山縣孟家莊居住劉緒武家糧食」 一案,准直撫李審擬斬杖,具題前來。查逸賊劉贊謀販私鹽,糾合現獲賊張自遠等三人,病故賊郭四等五人,未獲賊崔達達等六人,同至病故賊郭四家。適崔文玉因討鹽價,亦至郭四家。各賊聞灘內無鹽,欲散。郭四知劉緒武家有糧食,倡議行劫,崔文玉不從。劉贊等恐其事露,威逼文玉入夥,共一十六人,騎驢持刀鎗等,械於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二更時分,齊至失主之家。劉贊令馬著石伴崔文玉看守驢頭,又令張自遠、李小德、李二、殷義在外把風。劉贊等十人入室,崔達達遂鎗傷失主佃戶張柱廷腳面,各賊搶糧奔去。劉贊分給崔文玉雜糧,文玉不受,各散。張柱廷傷已平復,於四十三年正月初五等日,將賊犯李二等陸續拿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除郭四、段二、張素行、馬著、石殷義俱取供後病故不議外,張自遠、李二、李小德合依強盜已行而但得財者,不分首從皆斬律,均應斬立決。崔文玉先因威逼同行,後又推贓不受,合依知同伴人欲行謀害他人,不首告者,杖一百律應杖一百,折責四十板。未獲雜糧,各盜家產,變賠逸賊劉贊、崔達達、劉臣,部倍之、史莫五、馬六、馬二嚴緝獲日另結等因。康熙四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題,二十七日奉。

旨:「張自遠、李二、李小德俱從寬免死,照例減等發與。」

黑龍江將軍酌量撥給,務期嚴押解到,餘依議。又六月一刑部為報明事:該臣等會議得,先據湖撫劉疏稱,吳代聘因取牛鬥毆吳再純,持棍抵格,致死大功兄吳代聘一案,刑部等衙門議以並無毆死大功兄存留養親之例,將吳再純仍照例擬斬立決,具題奉

旨:「這案著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查吳再純

與吳代聘素相友愛,夥牛種田。四十三年七月初六日,代聘以耕作取牛,再純欲行打穀不給,因而兩相爭鬥。代聘先毆再純,持棍抵格,致傷代聘額顱,次日殞命。但該撫既稱「吳再純之父吳君吉年逾七十,止生再純一子;若將再純抵償,則君吉年老無人贍養,必致絕嗣,情實可矜。」 應將吳再純免死減等,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准其存留養親可也。奉

旨:「依議。」

又七月二十四日准咨:「一刑部為叩。」

閽事:貴州司案:呈准吏部尚書管直隸巡撫事務

李咨稱「天津衛軍犯孫文啟」 、因叩

《閽擬》:軍伊繼母張氏,年已八十,家無次丁,呈懇照。

例留養,取有該衛印結等因前來。查孫文啟率領六十餘人、因爭行店,叩

閽,戶部審結,照「《衝突儀仗律》擬軍。」 今該撫將孫文

啟存留養繼母之處,查《律例》並無「養繼母」 之條,毋庸議,應知照該撫可也。

又八月,一、三,法司會議得:「東撫趙世顯疏稱,『侯四麻等致死祝衍泗等三命一案,據該撫疏稱:『屍親祝五起雖供親見王伯元持鎗趕扎祝七身死之處,聽見係王四把勢所刺,即侯四麻亦供並未目視人命重案,應以証供為確,亦須本犯自認足據。今王四把勢在逃未獲,未便遽定伯元以殺人之罪。至祝天池身』』」 死之處審訊張三臭,堅供「原放一鎗,不知打中何人,而在逃之郭六、郭振九亦曾放鎗」 等語。查《祝天池屍格》,檢有砂眼十處,實非死於一人之手。郭六等在逃,且又供証無人,亦難遽定三臭為下手真兇。再,侯四麻等原為開溝洩水,持械出爭,互相格鬥,致死三命,並非謀故。且王四、把勢等既經脫逃,就獲無期。今恭逢

恩綸。死罪以下、俱得邀

《恩末減》。若將未經定罪之王伯元、張三臭,久羈囹圄,

情屬可憫應將二犯暫行保候勒緝王四把勢等之日質審另結具題前來該撫既稱王四把勢等既經脫逃無獲將王伯元張三臭暫行保候勒緝王四把勢等勒限嚴緝務獲質審另結可也奉。

旨:「依議。」

又八月,一刑部覆准御史戴條奏疏稱:「刑部罪犯,多不當面寫口供,每於審定,代書本紀,實未之見。嗣後當令本犯親寫口供,如不識字,當面代寫朗誦,令其親自畫押」 等語。查凡人命、強盜等案,俱會同三法司官員,將犯人逐一帶進,取明伊等口供,又將被証對面質訊確供錄招,遍行誦聞,公擬具奏。再查督撫題參之劣員命盜等重情審明另用供單一張寫該犯親供紙尾填註該犯姓名花押嗣後臣部會同三法司審理人命強盜光棍等重情取明犯人口供高聲朗誦紙尾填註該犯姓名令其親自畫押定擬具題

又八月一刑部覆准:「御史戴疏稱,存留養親,宜確查畫一。近見各省科抄,有縣府供出而司供不入者,有口供雖戴而看語不入者。凡有獨子存養之供,問官詰訪果真,取具親鄰甘結,代為陳明」 等語。應如所題,行令直隸各省督撫,將司府縣所取供看,俱備載送部查核。

又八月一刑部覆雲:「撫佟疏,嗣後除解送質審要犯無誤遞解外,其發回原籍安插併流徙充軍等犯,有在中途患病者,應如該撫所請,照逃人留養之例,著地方官留養醫治。內有隨行親屬,亦准存留。俟病痊起解,仍將患病日期報部。如不行留養醫治,以致病故者,將該地方官交與吏部議處。」 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夤夜入院等事》。會看得《劉克賢毒死郭狗子》一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審擬斬杖,具題前來。查郭狗子縱容伊妻趙氏,與劉克賢通姦,後克賢復至其家,狗子嗔其不與趙氏珠帛,即奪其煙袋荷包為質。克賢恐人訕笑,浼劉孔民併狗子母舅孫復耀,給銀二十兩贖回。克賢因而懷恨,於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初三日,狗子往克賢家吃酒與蜜,克賢遂將預買之信,研末入酒,同蜜令義子劉來存轉給狗子持回,調飲,毒發至夜半畢命。克賢慮事敗露,次早持銀三兩,央劉定寰交劉四麻,轉交孫復耀,給屍父郭九霄買棺速埋。復親許九霄銀五十兩,聽從掩埋。旋經趙氏告發。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劉克賢合依「若用毒藥殺人者斬監候」 律,應擬斬監候,秋後處決。劉來存不知謀情,合依「過失殺人者准鬥殺罪論」 ,依律收贖給付被殺之家律應於劉來存名下追埋葬銀十二兩四錢二分,給付屍親收領。趙氏先係伊夫縱姦,後經告發毒死情由,趙氏合依「縱容妻妾與人通姦」 者,本夫姦夫、姦婦各杖九十律應杖九十,折責三十五板,應令歸宗。郭九霄合依「子孫被殺而父母私和者杖八十律」 ,應杖八十,折責三十板。劉孔民合依私和姦事減和姦罪二等律應減二等,杖七十,折責二十五板。孫復耀合依「卑幼被殺而尊長私和者」 ,依《服制》減卑幼一等律應減一等,杖一百,折責四十板。劉定寰、劉四麻合依常人私和人命者杖六十,律應杖六十,各折責二十板,不行稟報之《鄉約》劉

志昌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郭九霄所得買棺銀三兩,照追入官」 等因。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十六日題,十八日奉

旨:「劉克賢依擬應斬,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又十月初五日一。《刑吏》。部會覆直撫李題、魏縣知縣林元燾丁憂離任,衛若度等令四路老人陳浩等,傳集村民,浼郭顯章轉借盤費,叩

《閽保留疏》內稱:監斃史覲聖等四名之管獄官,清

「苑縣典史雷潤及監斃皇甫儒之管獄官魏縣典史趙之魁,承審監斃六名之保定府知府羅綸,相應附參等因。」 查定《例》內州縣監獄係吏目典史專管,獄內監斃一人者罰俸三個月,監斃三四人者罰俸一年等語。將監斃史覲聖等四名,清苑縣典史雷潤,照例罰俸一年。監斃皇甫儒之魏縣典史趙文魁,照例罰俸三個月。又定例承問官將真正人犯雖限內取有口供不早行題結監斃五六人者罰俸六個月等語。應將監斃途斃六名。保定府知府羅綸照例罰俸六個月其皇甫儒該撫既稱病故在大名府承審之先史覲聖病斃在大名府承審之後其守巡道會審時史覲聖等六名已經病斃等語。應毋庸議。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失盜傷命事》。會看得:「竊賊戴明亮等拒捕扎死失主張義成」 一案,准直撫李審擬斬杖,具題前來。查竊賊張上印,素知張義成家殷實,遂糾合戴明亮、康才福并病故之楊二,商謀行竊。於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三十日夜,明亮攜帶屠刀,餘賊各執柳棍,同至失主之門。上印等在外接應,明亮踰牆入室,偷出衣飾等物,明亮復入進屋。義成知覺,持杈撲擒,明亮情急,用刀連扎義成腮頰左肋等處,當時殞命。各賊攜所偷之物至康才福家,分贓而散。旋即將戴明亮等挐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除楊二病故不議外,戴明亮合依「《竊賊臨時拒捕殺人斬監候律》,應擬斬監候,秋後處決。」 造意之張上印,合依竊盜三十兩杖九十律,折責三十二板;康才福合依「為從減一等杖八十」 律,折責二十板,均應面上刺字。已獲之贓,給還失主,未獲之贓,在各賊名下追賠。趙二、周印審係無干,毋庸議。再該撫疏稱「楊二在途病故」 等語,管獄官亦毋庸議等因。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八日題,二十日奉。

旨:「戴明亮依擬應斬,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內,三法司會覆直撫李任丘縣民王守貴《因姦謀殺陳進孝》一案。緣進孝同妻馮三姐與伊岳馮世望同居,義子王守貴遂與三姐通姦。進孝上京貿易,守貴即尋往同寓。守貴旋誘進孝於西直門外,先以酒毒,繼拉至墳園內,石毆刀刺,致進孝立時斃命,棄屍潛歸,拐同三姐至宛平縣所屬辛莊居住後,據屍父陳守玉報官,經任邑關拘到案,雖進孝身屍未獲,但守貴、三姐已將因姦謀死情由,直認不諱,真犯無疑。應依天津衛民宋小宇「謀財殺死孟氏拋屍河內」 一案,臣部等以屍雖未獲,贓物現在援請具題結案,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查王守貴在於西直門外謀死陳

進孝身屍日久未獲,由事發之任邑,審取現犯確供,究擬結案。

又十月,一刑部為毆死開戶人等事,該臣等會同兵部會看得據鎮海將軍馬三奇等咨稱,「鑲紅旗漢軍吳淇佐領下防禦胡安國,得家生子劉世芳銀二百八十兩,開戶分出各住,於四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世芳因向伊主討房不給,出言詈罵。胡安國忿怒,著家人將世芳綁縛,安國用棍毆傷世芳左右肐肘等處骨碎,越十日殞命。」 查官員毆死開戶家人,律例並無正條,胡安國應照家長毆死舊奴婢者,以凡人論律擬絞。但事在

上諭:「以前應作何減等議處,統祈部奪」等因前來。查

《律》內「家長毆死舊奴婢者,以凡人論」 等語,正謂將自己如婢轉與他人者而言。今胡安國雖得劉世芳銀兩開戶,並非轉賣與他人,若將胡安國擬絞,似屬過當。據此,胡安國應革職,改照家長毆雇工人致死者,杖一百、徒三年,律應杖一百、徒三年,但事犯在四十四年二月十六日。

上諭:「以前應減一等,杖九十,徒二年半,係旗人解部。」

枷號三十五日,鞭九十。臣等未敢擅便,謹題奉

旨:「依議。」

又十月,一吏部議「賊犯張才秀、徐文禮中途脫逃,已經拿獲,景州吏目韓亮官等均應免議。其知州劉藻係承審之官,乃不選差押解,竟諉之」

吏目巡檢查《定例》內,「官員將伊事件推諉者,罰俸一年」 等語,知州劉藻應照此例罰俸一年,奉

旨:「依議。」

一、廣撫蕭題為《男命大冤》事。該臣等看得蔣天如毆死族僕蔣亞斌一案,經臣審擬絞杖,援赦具題。部覆以《例》內「毆打族中家僕致死,枷號四十日、鞭一百,應令確議具題,到日再議」 等因。行據按察司詳覆前來。查蔣亞斌係天如族僕,今被打死情真,應照毆死族僕,枷號四十日、鞭一百例。查蔣天如係民,枷號四十日,折責四十板。監生蔣殷,如為從助毆,亦宜末減,但例內未有開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收贖。」 免革監生蔣賢祿、蔣賢相、蔣惠,不行勸阻,照依原擬,各杖八十,遇熱審均應減等。但各犯事在赦前,俱免罪。從前承審錯擬之丁憂知縣秦桂、現任知府馮協一、署司事廣南韶道僉事何漢英,理合附參。但此案已經駁回改正,且正犯援赦免罪,應否免議,統聽部奪。至臣失于詳慎,咎亦難辭,應請敕部一併查議可也。臣謹具題奉

旨:「該部核擬具奏。」

又十一月一刑部題:「該臣等再議得:原任福建布政使祖文明之妻修氏,代夫祖文明叩」

《閽》一案,先經臣部將祖文明或改照田慶曾「擬杖。」

一百,徒三年、或照擬之處。伏候

上裁等因。具題、奉

旨:「爾部定議具奏。欽此。查四川提督岳昇龍與原任」

巡撫于養志《互參案》內之祖文明無故詳設驗單。累商催追干養志稅規革職。曾交與署理川陝總督事務尚書席審理。續據該督疏稱:「據祖文明供:設立驗單,于巡撫原為增課起見。因向州縣要起銀子來,就請註銷。犯官實不敢要」等語。至重慶府屬私派,據祖文明供:「我到任後知道節禮係百姓送的。我怕人多口多不敢要」等語,據《陳堯智》《王封》請幫助識別此字。「柴豫供送祖臬司節禮六十兩,一次一年四次,是鄉約頭人送去的,原無回帖符驗,只據頭人說收了就不問了」等語。揆此,祖文明收受屬員節禮是真,除詳設驗單等輕罪不議外,查川省州縣,除僻遠處止筭一百處,照陳堯智等供,一次六十兩,一年四次。祖文明在任三年,應追收受屬員節禮銀共七萬二千兩,照不枉法贓一百二十兩以上擬絞具題,臣部等衙門照覆議結在案。祖文明之收受屬員節禮,該督止據陳堯智等三員口供擬罪,且該督將案內牽連之萬縣知縣房蘭若,因何金五在于養志衙門控告行賄銀一千二百兩,房蘭若照《以財行求律》擬絞。什邡縣知縣俞曰都,承審順慶府知府邵逢春,枉法之處鍛煉成獄,擬絞。原任四川學道陸榮登,因濫賣秀才,共取生員八百名,計得贓銀四萬兩,照《枉法律》擬絞。重慶府知府祝兆麒,收受所屬州縣節禮銀八千九百六十兩,擬絞。長壽縣知縣柴豫,因侵隱田糧銀一千二百兩,照律擬斬。巴縣知縣陳堯智,江津縣知縣王封,請幫助識別此字。「因科斂財物依律擬絞;重慶府通判芮鈺因私派水夫坐贓銀六十兩,照例發遼陽安插。卭州知州戚延裔因私派日用菜蔬銀一萬四千四百兩,照枉法律擬絞。至榮經縣知縣吳中和因私架私票,雖審無的據,但已經革職,毋庸議」等因具題,臣部等衙門照該督所題議結在案。後於康熙四十四年,祝兆麒、芮鈺、陳堯智王封請幫助識別此字。柴豫、戚延裔、吳中和,捐修興安州城垣,完日免罪,復還原職。其陸榮登、房蘭若、俞曰都俱捐修永定河,贖罪釋放。各在案。以上案內各犯盡行釋放。祖文明之妻修氏叩

閽,訊稱福建按察使田慶曾因收受屬員節禮,止

「照杖徒,今奴才以《節禮》擬死,似屬冤陷」 等語。查康熙二十九年八月內,差往福建審事內閣學士郭世隆等,將原任福建按察使田慶曾因收受屬員節禮銀二千二百餘兩,合依官吏非因事而受人財,坐贓致罪各主者,通算折半,科罪五百兩,罪止杖一百、徒三年,律應杖一百、徒三年,具題完結在案。又查在先康熙二十四年十一月內,原任山西按察使庫爾康因收受「屬員節禮」 二十二萬餘兩亦依「不枉法贓律」 擬絞監候。秋後奉

旨「減等發落」、亦在案。祖文明因收受屬員節禮銀、依

律擬絞監候。今祖文明之妻修氏,援田慶曾之例。叩

閽。雖已符合,但已前原任按察使庫《爾康》有「枷號」

兩個月鞭一百之處,祖文明應免死,亦照庫爾康枷號兩個月鞭一百之處

洪恩,出自

上裁其名下未完銀七萬一千四百兩,仍交與該旗。

照追解部。至於《祖文》明稱:「伊子祖彰現任安化縣知縣,祖彧係候選知縣,准與外用,二子數年所得火耗代伊完銀之處,毋庸議奉。」

旨:「祖文明著免死,枷號兩個月,鞭一百,餘依議。」

《工部則例》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一工部題為請

[编辑]

旨事。該臣等會議得、「先經河道總督張、將前任河臣」

「董于等任內各案工程應追未完銀一百一十四萬餘兩請照西安捐補之例,令內外旗漢官員軍民人等仍照前河臣于題准捐工條例徑赴工部具呈,照應捐土方折交銀兩在部完納俟捐補完日即行停止」 等因具題。九卿會議以欠帑人員款項不一應令該督逐一查明造冊具題。到日再議去後。今據該督疏稱:「各案共欠銀一百一十四萬九千五百七十八兩零,委係年歲久遠,屢追難完,徒滋案牘之煩,究無完項之實。莫若照例捐補,庶帑金不致虛懸」 等因。造冊前來。查冊開筆帖式德祿等二十一員應追領帑辦料未繳銀八萬八千一百三十五兩;候選州同王儼等四十六員應追領帑全未做工「銀一萬六百九十一兩零。原任淮揚道薛晉等二十七員,應追領帑做工未完銀一十二萬六千八百一十二兩零。候選縣丞伊應詔等九百九員,應追所欠不足土方樁木等項銀九萬一千三十二兩零。原任刑部員外郎岳洛等一百二十五員,應追透領併應繳木植等銀五萬一千一百兩零。候選知縣佟世京等六員,應追節省未完銀一萬一千七百一十七兩零;原任管河道馮佑等一百五十四員,應賠沖決工程併樁木等銀七十七萬八十八兩零。」 查以上領帑承修各官共一千二百八十八員,共應追銀一百一十四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兩。此銀俱係各員承帑修領,所欠未完并誤工「追賠之項,自應於欠帑各員名下嚴追完項,與陝西原捐人員不能完納,准與伊等親族頂補之例不同。且于成龍題請捐工,原因河工敝壞,錢糧浩繁,是以議定《條例》,令效力人員照例捐修,並非承修人員領帑誤工,故令人員捐銀補項。況此端一開,則現在承修人員皆希圖領帑,冀倖他人捐補,人人效尢。必致貽誤河工。應將該督所請頂補之處無庸議。再查此項欠帑人員雖屢年檄催交完甚少」 皆因河官慮承催逾限處分俱咨回旗籍催追各員又以河工扣算未清又赴河工以致輾轉遲延。庫帑終懸相應將現經《冊開》八旗人員已經咨回本旗者工部行文八旗定限一年照數嚴追完繳河庫。如限內不完,該都統、副都統將欠帑人員並督追之參領,承追之佐領、驍騎校、小撥什庫題參到日,將都統、副都統等一併交與該部,嚴加議處。其直隸各省人員,有已經總河咨回各本籍者,令總河張行文該督撫督催。其現在河工者,不論旗籍,即著落總河嚴催,毋得借端咨回旗籍,以卸河官催追之責。此等追取銀兩俱定限一年照數追完,交還河庫。如限內不完,該督撫將欠帑人員并承追之河官并府州縣官及督催司道等官題參到日將該督撫一併交與該部嚴加議處。又查《帑金糜費各案》內有例應馮佑與疏防各官均賠之項,屬工部覆推均賠。乃該督堅以各官回籍「陞任」 為詞,並不定數分追。又查佟世祿時家馬頭案內應追銀兩,經總督阿等審明具題,工部議處。應追銀七萬六千二百六十一兩,著落佟世祿、張弼、王謙三股均賠。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該督並不將此項銀兩扣出,亦混。

入一百一十四萬餘兩之內概稱年遠難追殊屬不合。相應亦定限一年著佟世祿張弼王謙完庫。如限內不完一併嚴加議處。又此一千二百八十八員或係監修。或係領帑承修。其各員名下、尚有分修名色人員。如監修承修各官內有人亡產絕者照例著落分修各官攤賠可也。奉

旨:「依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