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卷206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二萬五百七十三 永樂大典
卷之二萬六百四十八
卷之二萬六百四十九 

永樂大典卷之二萬六百四十八  二質

易書九十二

項安世家說太玄潜虛之法 易之凖日也。以三百八十四乆。則多十八日。减四正卦。則又少五日。及四分日之一。故言凖日者。必以每卦增

七分。六十卦凡增四百二十分。日法以八十分爲率。則其四百分可當五日。其二十分可當四分日之一。而後始與星度合。然作易者。初不以

星度之多。而增吾之六爻而爲六爻七分。亦不以星度之少。而减吾之震兊坎离四卦而爲六十卦。吾知爲吾易而已。至於太玄則八十一首。

每首九賛爲七百二十九賛。以兩賛凖一晝一夜。七百二十九賛當三百六十四日零一晝矣。而尚少一夜。及四分日之一。作太玄者。於是即

八十一首之外。别增踦赢二賛。其一以當一夜。其一以當四分日之一。凡以求合於星度而已。而不䘏吾賛之無首也。故曰。易之作也以天。而

玄之作也有人爲焉。此易與玄之辨也。易之晝卦也。一竒一耦。三之則爲八卦。雖欲增其一。不可得也。欲减其一。亦不可得也。又以八卦相重

爲六十四卦。雖欲增其一。亦不可得也。欲减其一。亦不可得也。蓋皆自然而然。非强然也。至於潜虛則以五行生數。爲原熒本仆基之五象。又

以五行成數。爲委焱末刃䝉之五象。五生五成。共成十象。十十相合。其數爲百。不可增减也。而作潜虛者。乃每行以本數除之。一者存其一而

去其九。二者存其二而去其八。自是而上。去七去六去五去四去三去二去一。惟十則盡存而不去。積所去者凡四十五。而存其五十五行以

爲潜虛。曰。此天地之數也。則其爲術亦盡勞矣。故曰易之作也以天。而虛之作也有人爲焉。此易與虛之辨也。 潜虛减法 原减五。委减四。

共减其九。熒减五。焱减四。共减其九。本减五。末减四。共减其元。朴减五。刃减四。共减其九。基减五。冡减四。共减其九。以上五九共减四十五行。

以五行生數配生數者。惟原左得全配。原熒本 基至熒左則减一。委本左則减二。原熒仆左則减三。原熒本基左則减四。原熒本仆凡减其

十。止用十五。 以五行成數配成數者。惟委左則全配。委焱末刃䝉五焱左則减一。要末左則减二。委焱刃左則减三。委焱末篆冡左則减四。委

焱木刃亦减其十。止用十五。 以生數配成數者。惟基左得全配。委焱末刃冡至仆左則减一。篆本左則减二。刃䝉熒左則减三。木刃冡原左

則减四。焱刃末刃亦减其十。止用十五。 以成數配生數無全配者。冡减一。基刃减二。 基末减三。本 基焱减四。熒本 基委則全减五。原

熒本 基凡减十五。止用其十。吕喬牟麗澤論說易當觀其生生不窮䖏。 易須於常時平讀過䖏反覆深體。見得句句是實。不可一字放過。

如此讀易雖日讀一句其益多矣。若泛泛而讀。雖多亦奚以爲。易傳。若人看得他無長語。雖未爲精亦稍得。 今人說著一邊。便倒著一邊。學

者要得他務趍平實。故指他日用中踐履䖏令分明有箇依據。然於引而不發。躍如也。這裏郤欠。若是易傳便無此病。 易傳最難看。心氣稍

不平。意思稍不在。便看不見。直是易得蹉過。伊川易都不偏語有力而不露鋒芭者。善言也。自孟子以後。無如易傳言近而指逺者。 過在失

而不在復。最要詳玩。人但能常存初悔時一念。則豈至貳過。惟其失此悔心。故爲危。相復屬陸象山語録後世言伏羲畫八卦文王始重之爲

六十四卦。其說不然。且如周禮雖未可盡信。如筮人言三易。其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龜筮協從。亦見於虞書。必非僞說。如此。則卦之重

乆矣。蓋羲既畫八卦。即從而重之。然後能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而扶特天下之理。文王蓋因其繇辭。而加詳以盡其變爾。 繫辭首篇三

句可疑。蓋近於推測之辭。 吾之深信者書。然易繫言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此等䖏深可信。 伊川解此卦原筮。作占决卜度非也。

一陽當世之大人。其不寧方來。乃自然之理勢。豈在它占决卜度之中。原筮。乃䝉初筮之義。原。初也。古人字多通用。因云伊川學問未免占决

卜度之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非知道者不能。楊子謂文王乆幽而不改其操。文王居羑里而賛易。夫子厄於陳蔡而弦歌。

豈乆幽而不改其操之謂耶。 此理塞宇宙。誰能逃之。順之則吉。逆之則凶。其䝉蔽則爲昏愚。通徹則爲明知。昏愚者不見是理。故多逆以致

凶。明知者見是理。故能順以致吉。說易者謂陽貴而陰賤。剛明而柔暗。是固然矣。今晉之卦上離以六五一陰爲明之主。下坤以三陰順從於

離明。是以致吉。二陽爻反皆不善。蓋離之所以爲明者。明是理也。坤之三陰能順從其明。宜其吉無不利。此以明理順理而善。則其不盡然者。

亦冝其不盡善也。不明此理。而泥於爻畫名言之末。豈可與言易哉陽貴陰賤。剛明柔暗之說。有時而不可泥也。 屯陰陽始交。一索而得長

男。再索。而得中男。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指下卦之漸入。上卦坎險之地。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正孔子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雖然。

人當止邪於未形。絶惡於未萌。致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䝉九二一爻爲發䝉之主。不應更論與九五相得與否。包䝉納婦即克家之事。

後世言易數者多只是眩惑人之說。 程先生解易。爻辭多得之。彖辭却有鶻突䖏。陸象山集易數 爲張權叔書。 一得五合而成六。天一

生水。地六成之。故一得六合而成水。二得五合而爲七。也二生火。天七成之。故二得七合而成火。三得五合而爲八。天三生木。也八成之。故三

得八合而成木。四得五合而爲九。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故四得九合而成金。五得五合而成十。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五得十合而成土。論五

行生成。水合在一六。火合在二七。木合在三八。金合在四九。土合在五十。數生四而五在其中矣。一與四自爲五。二與三自爲五。二與三少陰

少陽之裏也。一與四老陽老陰之表也。五數既見。二得五爲七。三得五爲八。故七爲少陽。八爲少陰。一得五爲六。四得五爲九。故六爲老陰。九

爲老陽。故七與八合其數十五。六與九合其數亦十五。少陰少陽老陰老陽是謂四象。謂四象。則陰陽之少合在七八。陰陽之老合在九六。四

象成列。七八在裏。九六在表。陰陽之分先裏後表。故七八爲少。九六爲老。四七二十八。故二十八者。少陽之策。四八三十二。故三十二者。少陰

之策也。易之爲書也不可逺。其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當。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惟變所適。吾嘗言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

有不窮之變。誠得其理。則變之不窮者。皆理之不易者也。水生數一。成數六。其卦爲坎。坎陽裏而陰表。水形柔弱。蓋陰表也。然本生於陽。故道

家爲水陰根陽。火生數二。成數七。其卦爲離。離陰裏而陰表。火形剛烈。蓋陽表也。然本生於陰。故道家謂火陽根陰。自水火之成數而言。則水

六也。火七也。水則爲陰。火則爲陽。自水火之卦而言之。水坎也。火離也。坎則陽卦。離則陰卦。自坎離之卦而言之。則坎月也。離日也。拘儒於此。

將如何而言陰陽哉。五行相得而各有合。蓋不止乎前二合而已。 爲連叔廣書。 三竒者。四四四也。三耦者。八八八也。此老陰老陽也。即乾

坤之象。故不容有二。若少陰少陽。則各有三變。此六子之象也。兩耦一竒。則四八八爲震之象。八四八爲坎之象。八八四爲艮之象。兩竒一耦。

則八四四爲巽之象。四八四爲離之象。四四八爲兊之象。四象生八卦。亦可見於此。 三竒四 爲老陽變 三耦八 爲老陰變 兩耦八

一竒四 爲少陽不叟 兩竒四 一耦八 爲少陰不變 一二三四五五行生數。 二四六八十五材成數。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

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生而未成不可用。故用其成數。三者變之始。五者變之終。故數

至扵五而變化具矣。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莫非五也。天數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數五。二四六八十也。生數五。一二三四五也。成數五。六七八

九十也。三象著於三才。五象上著。五星下著。五岳總爲五方。五方之形。正分之亦四。隅分之亦四。五無分界。故天有四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

而土寄旺四季。孟子言四端不言信。孔子嘗獨言信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又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又屢言主忠信。醫家言六脉皆

有冒脉。人無冒脉則死。亦此理也。故四爲數之大紀。五在其中矣。四營成易亦此理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者。

陰陽有老少。謂老陽少陽。老陰少陰也。或曰六七八九爲四象。即是老陽少陽。老陰少陰也。四者一體。七八爲裏。陰陽之分自裏始。故七爲少

陽。八爲少陰。六九爲表裏。裏常少。表常老。故六爲老陰。九爲老陽。四者其本數也。以四積之。則百四十有四。乾坤之策見矣。四六二十四。每爻

二十四策。六爻積之。則百有四十有四。故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四九三十六。每乆一十六策。六爻積之。則二百一十有六。故乾之策二百一十

有六。一三五七九。此則天之五竒也。而其中爲五。故五爲天中數。二四六八十。此則地之五耦也。而其中爲六。故六爲地中數。十日者。陽也。乃

二五之數。十二辰者。陰也。乃二六之數。天中數爲十日。地中數爲十二辰。五音六律亦由是也。十日十二辰相配至六十而周。故甲子六十。四

六二十四。四九三十六。二十四是老陰之策。三十六是老陽之策。老陰老陽相配而爲六十。四七二十八是少陽之策。四八三十二是少陰之

策。二十八與三十二相配。亦得六十者。陰陽相配之數也。三五以變錯綜其數

數耦則齊。數竒則不齊。唯不齊而後有變。故主變者竒也。一三五七九。數之竒也。一者數之始。未可以變。自一而三。自三而五。而其變不可勝

窮矣。故三五者。數之所以爲變者也。有一物必有上下。有左右。有前後。有首尾。有背面。有内外。有表裏。故有一必有二。故曰一生二。有上下左

右首尾前後表裏。則必有中。中與兩端則爲三矣。故曰二生三。故太極不得不則爲兩儀。兩儀之分。天地既位。則人在其中矣。三極之道。豈作

易者所能自爲之哉。錯之則一二三四五。總之則爲數十五。三居其中。以三紀之。則三五十五。三其十五。則爲洛書九章四十有五之數。九章

奠位。縱横數之皆十五。此可見三五者數之所以爲變者也。九章自一至九而無十。然一與九爲十。三與七爲十。二與八爲十。四與六爲十。則

所謂十者。固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間矣。雖無十而十固在其間。所謂十五者。五即土之生數。十即土之成數。然則九章之數雖四十有

五。而其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已在其間矣。田是觀之。三五之變可勝窮哉。天地人爲三才。日月星爲三辰。卦三畫而成。鼎三足而立。爲老氏之

說者亦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蓋三者變之始也。天有五行。地有五方。一二三四五則五行生數。六七八九十則五行成數。一三五七九

爲天數。二四六八十爲地數。易大傳曰。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一與六爲合。蓋一與五爲六。故一六爲合。二與七爲合。蓋二與五

爲七。故二七爲合。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然。故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五爲小衍。五十爲大衍。蓋五者。變之終也。三五以變。而天下之數。不

能外乎此矣。天地既位。人居其中。鄉明而立。則左右前後爲四方。天以氣運而爲春夏秋冬。地以形䖏而爲東西南北。四數於是乎見矣。然有

中然後有四方。中與四方於是爲五。故一生水。而水居北。二生火。而火居南。三生木。而木居東。四生金。而金居西。五生土。而土居中央。黄勉齋

集易說 警學謂用應始有體該本。無則是虛也。程子以爻爲人。以位爲時。則實有是事也。以爲虛。則觀象玩辭者。何以體驗持守之要乎。觀

上文及其貫之萬事一理之語。則理定既實以下。皆指深於學易者而言。理。即體也。用。即事也。理之爲體雖實。而所該者無形。事之爲用雖本

虛。而應乃有迹。稽實存體。所以玩理。待虛應用。所以制事。當潜而潜。當見而見。皆理之自然而不可易者。非實乎。然求其所謂當然者。則無形

之可見。非本無乎。未有潜見之事。非虛乎。䖏陋巷。三過其門而不入。則有迹之可睹。非始有乎。程子之說。與此意自不相妨。特解易則皆推說

耳。 雲上於天。需待之象。今而曰雲上於天。無所復爲。則是兼取於飲食燕樂之義。雲上於天。自爲需待之義。飲食燕樂。則君子䖏需而得其

道耳。九五一爻盡之。非惟無所復爲取飲食燕樂之義也。風自火出。明内齊外之義。今曰身修家治。則於風自火出之象有所未明。大在内卦

爲明。内明。身脩也。風在外卦爲齊。外齊。家治也。上九一爻是其義也。師取蓄衆之義。則兵師師衆一也。今曰水不外於地。兵不外於民。則似

以兵師師衆爲二義。師卦皆主兵師而言。然兵師師衆本亦一義。旅師亦然。師之爲言衆也。在軍則有師之名。升言順德。謂物理之升。皆以

順積而致之。本義順當作慎。積小髙大方有升義。以其小而能髙大。則不可不慎。故慎義爲長。 困言致命。謂委致於天命耳。本義云。猶持以

典人而不之有未明。致有二義。有以此召彼之來。兵法致入是也。有自此推之於彼。事君致身是也。大學致知亦然。二義雖不同。或移彼至此。

或推此至彼。其義一也。若謂委之命。則非致字之義。故命只爲吾身性命。而致爲推以與人也。黄勉齋年譜問易上六爻 這是陰陽竒耦做

成。世間事變都從這裏出。若只作入事上看便不是。如乾卦六爻。聖人便說六箇龍與人去占。初九潜龍勿用。占得這爻。一切人都未好做事。

九二見龍在田。占得這爻。出得一步。利見大人上面遇陽剛九五之君。故好出來用事。這是隨人占象所值。即是爻象中間依舊有箇道理。如

潜龍之時。聖人不教人出却教人勿用。這便是道理。史子朴語史子曰。易者。象而已矣。夫事猶噐也。象猶噐之模也。冶金陶土。同脫一模。形雖

同而質則異。是故乾坤之象。可以爲天地。可以爲君臣。可以爲父母。可以爲夫婦。可以爲首腹。可以爲馬牛。六十有四卦。三百八十有四爻。亦

莫不然。苟以一象爲一事。安能包羅萬事哉。張無垢先生心傳録或問生生之謂易。如何是生生。曰。於道理生䖏。不落死䖏便是易。陳默堂集

荅邦。美叔書 承諭讀易已兩終。親依得所。想見超卓。欽羡欽羡。淵在了翁及龜山左右。以未嘗學易。不敢輙問。今䘮事已畢。幸未即死。得此

披閲。而質疑無䖏。每當開卷。未嘗不嗟悼也。吾叔在彼。且宜著力。非唯盛年易過。亦恐暇日難得。如淵者眞可爲成也。所引飲甘露不消。飜成

毒藥之喻。以證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之吝。則恐未然。噬嗑一卦利用獄而已。六三之吝疑而不得其情者也。故孔子於繫辭釋其初上兩爻。

明君子用刑之道。與夫小人可刑之理。則其餘爻。視此可以類推。若更入他說。卦之全體析矣。當謂聖人立象以盡意。象近而意逺。故玩辭不

必求異。唯在得味而已。觀易要得味。伊川發之。其說始於子思。今人所未喻也。味之一字。若甚淺也。然真知味者誠鮮。伊川有嗜炙之喻。亦嘗

見之否。因書略及所聞。儻或不然。願更䟽示一二。 荅陳了翁右司書淵於易書。嘗習讀其句讀而已。比連辱兩書。皆以所得易之精微見

教。自量不肖何足以當此意。反覆玩味。且幸且慚。所論自賁至頥凡八卦發一義例。引而同之。使參差不齊者。如魚貫柳。又以孔子之教人。曾

參之不忍。孟子之存養。舜之孜孜爲善。與夫大學致知格物之意。叅錯其間。事理互融。義語俱妙。而始終連絡。曲。當人心。乃知古之作書者。非

獨措意圓備。其造語立言。亦無不該遍也。此可以傳不朽矣。而以淵之初學。特辱教之。淵安能受之而不慚乎。當更熟讀而精思之。恐後日於

此或能有所進也。存其心。養其性。使所居不狹以達夫大者之大。至於蕪梗廓然不爲吾礙。進而得所止矣。而又自視坎然不有其大勞謙以

終之。然後不爲小人之歸。淵既粗聞其槩矣。若乃學易之道。以維爲要。體之於身。其維安在。生生之謂易。豈續維絶之道乎。又恐諸行無常。事

屬生滅。有生有滅。不可以言易矣。支維絶而復續可也。然而曰固我之維。又曰舍我之舟。何也。舍舟而不易維可乎。所謂物不格。則易而無體。

易而無體。則不足以見易。如是。則易未嘗無體也。而孔子曰。神無方。易無體。何也。豈此所謂體者無體之體乎。孟子曰。必有事焉。格物而物格

之謂也。以是爲易。信乎其有體矣。而今之爲易者。離人而言易。故常措易於無用之地。是以涉有者滯色。而入無者惰空。而易之道喪矣。然則

舜與曾參之所有事者。彼何足以知之。向非左右以髙明之學。廓古人所未發。其孰能至此。賁所謂柔來而文剛者。以剛爲體而柔以文之也。

故亨分剛上。而文柔者以柔爲體。而剛以文之也。故小利有攸徃。皆天文也。其亨者以剛勝。其小利有攸徃者以柔勝而已。夫柔不可以偏勝也。

舍車而徒以有趾也。寧徒而弗乘。顧吾之義而已。自强之道也。而賁之所以亨者以剛勝也。故賁其趾爲賁之初焉。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其行

者自行也。尚何待乎。至於白賁則見素抱樸。無所事乎外之文也。故憂患不能入焉。是以無咎而得志。得志得不在外故也。然既謂之白。而曰

無色者。豈以白可以受來。而本無定色耶。四教之所先。聖人施教於人也。故宜先易而後難。力行之所後。教人以爲已之學也。故宜先内而後

外。此其所以不同也。凡此雖不敢不對。而亦不敢以爲然者也。其疑者求解。其是者求證。如斯而已。前書所謂震奮受震。而非能自震者也。抑

管中窺豹。特見一班耳。安能間之於未聲之前。思修於既聞之後乎。所寄語録序。已領净土觀音二記。於似祖䖏見之。用意精深。皆非淺陋者

所能究測也。如有石本。乞賜兩本爲望。百川學海晁氏客語。易曰。閑邪存其誠。閑邪則誠自存。而閑其邪者。乃在於言語飲食進退。與人交接之

際而已矣。宋魏鶴山集荅丁太監黼書。 愈疾古詩見懷唐律。藹然有懷人憂世之意。非但詞工味隽而所示近著。又以見二三年間樂天知

命從容自得之趣。此非實見篤踐。安能造次理道若此。又重以嘆服。而施之皋戾不肖之人。若引而誨之。某則無以䝉稱。敢不益加懋勉。錢文

季詩傳在成都固見之。惜不曾得本。後來聞已刊行。未見刊之何所。若有剩本欲得一秩。無亦姑徐之。程易明白正大。切於治身。切於用世。未

易輕議。第其間有當用象數變互。不容脫略者。如履之眇跛。比之馬大壯之羊。此類分明是互體。如三年十年三百户之類。分明有數。只作義理

說固可。若更推明變互。尤爲詳宻。想老先生非不知此。特欲以遏其流弊耳。朱氏易。則大槩本諸邵子啓䝉。明述先天圖。而賛易之詞謂邵明

羲易。程演周經。此意可見。曾親聞輔漢卿廣之說易。須是識得辭變象占四字。如初九潜龍云云此辭也。有九則有六此變也。潜龍即象。勿用

即占。人謂本義專主占筮者。此未識先生之意。某每以此看本義。誠是精宻。邵子無易解。不過觀物經世先天圖諸書。撃壤詩中亦多有發明

先天䖏。參以漢上易則程邵之說尤明。第漢上太煩。人多倦看。却是不可廢耳。某十二三年來。本欲合程邵爲一書之意。入山以後。便欲逐旋

抄記。因温尋諸經一遍。然後爲之。既入諸經中。重新整頓。則益覺向來涉獵䟽鹵。不惟義理愈挹愈深。而名物度數有一不講。便是欠闕。緣此

且更精讀深思。未暇有所著述。來教期我善矣。姑遲幾年未晚。來詩所謂盡此餘生作放臣者。請賖此七字。以見付人各有時。此豈其時邪。書

樓欲榜以蓻文樓三字。可否。或云六經栖。姑作六字。以備來擇。若俱未穩。乞自台意别名示下示下。新作二詩。輙留來人一日和韻以呈。但太

匆草無佳思也。姑取一笑。荅荆門張僉判元簡書 先天廬吟。蓋欲追配邵子。此用功非一日。某凡三游東南。行半天下。交道亦廣矣。如邵

易少有能知之者。惟鄉間有張文饒。名行成。自號觀物先生。頗得象數之詳。有通變。經世。述衍。翼元。元包。潜虛。觀物。七書。大意謂理者。太虛之實

義。數者。太虛之定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數。因數而有象。既形之後。因象以推數。因數以推理。今不可論理而遺數。此等說極精。僉判曾見之

否。程易明白完粹。無智愚皆知好之。如邵易不藐之爲象數。則憚其難知。嘗欲爲之發明。今兹未能也。得生還之後。多活幾年。儻可以畢此願

乎。餘詩大抵精當。但銅屏篆體多誤。只是鑄工杜撰。諸公褒飾大過。向待坐時精來燁燁。今來詩多有衰病之語豈詩家常詞邪。其信然邪。

荅真侍郎書 是間士人。近忽來商量讀易。不下二三十人。每卦分作兩三日看。先從王注程傳讀起。且令文義分明。如游楊吕謝諸儒所以

輔程者。固不可廢。而横渠之奥澀。康節之圖數。漢上之伏互。晦翁之兼論象占。皆字字講求才月餘間。讀者聽人人自謂有益。旁近郡亦有來

者。萬一中間開發得數人。亦是報國之大者。且不枉此行也。前所呈謬作乞以一語訂其可否。先天一圖亭亭當當。愈玩愈有味。此决是古來

曾有此說。特不知何爲。漢唐千餘年間更無一人說著。參同中雖略有此意。而方圓圖之妙。則未知古人曾見之否。 跂秦泊鎮兵部問易康

節書 衆人以易觀易而滯於易。先生以易觀心而得乎心。其方圓圖。皇極經世諸書。消息陰陽之幾。貫融内外之分。蓋洙泗而後絶學也。其

見於撃壤諸詩。造次顛沛。無非此理之發焉者。是何嘗有隱於人。特秦泊鎮。鄭楊庭章子厚諸公。不足以知之耳。先生嘗語鄭曰。山川風俗。人

情物理。有益吾學者。必取諸焉。秦曰。道滿天下。何物不有。豈容人關鍵耶。先生字字言言莫非推赤心以置人腹中。亦幸夫人之得其溥。彼沈

存中謂竟不知何。既不足以語此。邵子文亢其父於太髙。而待人太薄。亦知污者也。 荅劉司令宰書 張朱吕諸先生之亡。學者無所依

歸。誠哉是言。詳味朱文公易。大抵得於邵子爲多。舊見輔漢卿略知此意。嘗以問之。餘人亦鮮知之。蓋不讀邵易。則范不知啓䝉本義之所以

作。平國以爲如何。 荅知常德𡊮提刑中儒書 明有内外之說。前書雖已禀報。而詞有未盡。致䝉洊誨。區區之意。不過謂乾變坤爲坎。坎中一

陽。乃乾之正位。則明根乎中者也。坤索乾爲離。離中一陰。則麗乎乾陽。明見乎外者也。洪範傳曰。水爲内明。故聽爲水。火爲外光。故視屬火。而

邵氏亦曰。天地間有温泉。而無寒火。此可以見内外之辨矣。若更以耳目之體。男女之生。與一身水火之升降有之。尤爲親切。魏鶴山渠陽雜抄

漢上云十翼十篇以賛易道。不相附近。不居聖也。王輔嗣始分象辭附于爻下。乾存古文。余曰翼輔其體而有所行之謂也。易非十翼以輔

之。則人指爲卜筮之書。而所作不逺矣。 說卦 余曰。自經秦火。易書獨存。然說卦一篇。乃出於漢宣帝時河内女子得之。蓋說卦者。陳說變

卦之義。與夫象數所自出爾。其間有伏羲八卦。有文王八卦。莫不該而存焉。自大易之後。歲二萬一千六百。伏羲畫而明之。歲六萬五千八百

八十一。文王衍而繇之。是以天地定位。至知來者逆。此伏羲八卦。後世謂之範圍圖。文王序而衍之。即體以求用。而有帝出乎震以下凡八卦

焉。孔子推明作說卦。子夏注圖而立先天。後九百餘年。五代初有白雲鄭雲叟。希夷陳圖南。師傳分爲二派。傳至康節。以範圍圖說目曰觀物

篇。作皇極經世。而文王八卦亦兼明之。儒學警悟學易無大過。聖人之䖏事與常人不同。常人之䖏事多有不及。惟聖人之䖏事不患不及。秪

恐太過。夫子稱加我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者。蓋欲勉進中年而學洗心退藏之書。則䖏事得中斷無不及之患今不曰無不及。而特

曰可以無大過者。此聖人謙抑之辭也。中庸曰。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寧非君子之中庸乎。嘗觀夫子於三百篇之詩。而斷以思無

邪之一言。此見夫子得詩之中也。於易則曰無過。於詩則曰無邪。是皆一意。 易數 林元齡謂予言龍門山人以易卜而善言易。蓋嘗與論

及易卦只有六爻。而乾坤有用九用六似有七爻。何也。山人曰。易數也。數竒而無窮。三百八十四爻外有用九用六。此所以爲竒也。周天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亦竒數也。楊雄作太元遂有踦羸二賛。蓋亦用九用六之謂也。不然。則易之數窮矣。元齡甚喜其說。大抵。易之爲書。

無所不有。或以曆象。或以卜筮。蓋不但性命之說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而乾用九。坤用六。此則非聖人不能也。故曰。仁者見之謂

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𡊮䝉齋樂易有太極銘 太極者何。本不容言。既不容言。曷名太極。極訓爲中。中無不包。極亦訓盡。盡無所盡。又加以

太字何也。不可得而形容擬議也。太極非空。空即不空。太極至實。至實而通。未開闢前。冥冥濛濛。一氣既判。昭昭融融。昭昭即冥冥。融融即濛

濛。此易之有也。何有於易哉。何有於易。是故能有。執有求易。乃無易矣。不執有則奈何。曰於生䖏觀之。生兩儀。生四象。生八卦。大哉生乎。生生

之謂易。生生之謂兩儀。生生之謂四象。生生之謂八卦。生生之謂萬物。生生之謂中無不包。生生之謂盡無所盡。可執有哉。何所不有哉。此非實哉。此非

實哉。此非空即不空哉。此非冥冥濛濛。昭昭融融哉。名曰易有。易不自有。人人有易。人人有太極。不在乎紙上之易。亦不離乎紙上

之易。銘曰。 妙矣太極。易何以有。於生䖏觀。天長地乆。生生不窮。春夏秋冬。彼云無極。何勞深闢。我有有何。斯昭昭之多。乾坤易之門銘

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闔闢一陰陽也。陰陽一門户也。非門户則無以見易。滿宇宙間莫匪陰陽。莫匪闔闢。日昱晝。月昱夜。闔闢也。春而生。

秋而殺。闔闢也。其在人也。開目見明。瞑目見暗。嘘而息出。吸而息入。闔闢也。其在物也。舒而爲華。䧟而爲實。飛走而鳴。蟄藏而息。闔闢也。皆易

也。或曰。易者。變易之謂。然則不易之義奈何。曰。千變萬化。孰爲變化。是變化者。即非變。是故易之中有不易者存。易即不易。不易即易。吾何知

乎易。吾又何知乎不易之易。銘曰 日月爲易。爲乾爲坤。乾陽坤陰。是易之門。一闔一闢。闔闢皆易。於此乎人。於此乎出。出入有二乎。一亦本

來無。𡊮起巖東塘集講易臣聞夫易畫於伏義。演於文王。爻詞於周公。彖繫於孔子。而易成於周矣。故曰周易。謹按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

義。簡易也。不易也。變易也。先儒之論以簡易不易。非聖人作易之妙㫖繫辭曰。易之爲書也不可逺。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

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爲變所適。凡此皆變易不窮之義。顧豈簡易所能盡耶。自伏義之時。世質民純。巧僞未作。故雖三晝可以盡天下之

變。至神農堯爵𦔳法八卦以明吉凶。其夫者衣裳。取乾坤而天下治。降及夏啇。至周之世。民僞滋生。禮樂闕壞。天下萬事。紛然而起。三晝之易

始不。能以盡萬變。文王憂焉。重卦爲六十四。重爻爲三百八十四。又爲彖辭以究八卦之用。天下有變易不窮之事。大易爲變易不窮之書。或

萬變藏於是而難見也。則乾坤爲易之緼。而藏者見矣。或萬變出於是而難明也。則乾坤爲易之門。而出者明矣。或莫不由於易也。而後謂之

道。或陰陽不可測也。而後謂之神。蓋變之道。而天人之理具焉。是故陰陽變易而成萬物。日月變易而成四時。此變易之見於天道者然也。消

長變易而成治亂。情僞變易而成利害。此變易之見於人道者然也。在天之變易。則有神化以運其妙造。在人之變易。則有明主以成其全功。今

夫君子常用。小人常斥。則天下易亂而爲治矣。純用誠實。黜逐詐僞。則萬事變害而爲利矣。此皆人道之變易。而不可以不謹也。恭惟陛下。道

貫三材。知周萬物。舉而措之天下者。大易之事業。與天地合其德者。大易之彌綸。方且命召儒臣講明大易。竊惟潔靜精微之妙。窮理盡性之

原。陛下固已心感而默識之。小臣不學。不足以賛光明緝熈之盛。惟是易之一書。備究天人變易之理。頃者陛下親御宸翰。書易泰卦以賜輔

臣。其於材成輔相以左右民。蓋與天合矣。至於人道變易。使君子常進。小人常退。以盡人道之變易者。臣願陛下體易之變。明泰之㫖。使天下

常治而無亂。萬事常利而無害。兹誠宗社無已之休。臣冒瀆天威。無任昧死戰懼之至。 乾元。坤元。元者何。大也。欲觀乾元坤元之妙。當於二五

兩爻觀之。道本不可名言。而聖人命之曰元。元本不可形容。而聖人又命之曰中。大哉中乎。二五兩爻皆中位也。有陽中。有陰中。陰陽皆中也。

中與正。有辨乎。曰。以陰居陰。以陽居陽正矣。然而未中也。中無所不在。在在皆有中。道至於中。不能加毫末於此。此中之所以爲大也。先儒言

極其大而後中可求。止其中而後大可有。故皇極者。大中之謂。乾坤二五之中。所以爲乾元坤元之大也。乾之爻言也。龍德而正中。謂九二也。

又曰君德也。以九居二。人臣之位。而以君德爲言何也。中無所不在。固可以通言也。自二言之。則爲見龍。自五言之。則爲飛龍。飛龍之中。即見

龍之中。天下豈有二中哉。坤曰。順承天。乾坤無二道也。使有二道。若之何而順承耶。六二言大而不言中。六五言中而不言大。互見也。二之直

方大以中故也。五之文在中其大可知矣。彼執一者。則謂二自二。五自五。不識貫通之妙者。不知中者也。即乾坤而推之。餘卦皆然。屯六二之

十年乃字。九五之屯其膏。當屯之時。不敢曷合。寧舒徐以要諸乆。不可大有爲。寧收䧟而嗇其用。皆時中之道也。䝉九二剛中之才。而有包容之

道。其周公遭變之際乎。六五童䝉之君。賴剛中之臣乃濟。其成王之謂乎。君臣各盡其道。正所謂中也。此䝉之所以亨也。此䝉之所謂聖功也。

需九二曰。衍在中。衍之一字妙矣哉。䖏需之時。苟不能寬綽厥心以俟天命之定。則不可以言中矣。惟寬衍在中。自然綽綽乎有餘裕也。九五

一無所爲。需于酒食而已。文王不遑暇食。時當然也。中也。成王燕嘉賓。燕兄弟。燕朋友故舊。時當然也。亦中也。故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訟非得

已也。九二之不克訟。其惟剛中乎。剛中故能息訟。五居尊位。以斷枉直。惟其中正。是以元吉同此一中也。或息訟。或聽訟。中無徃而不在。其可

以執一言哉。師五陰一陽一陽爲卦之主。九二是也。其丈人之謂乎。故曰在師中吉。六五爲長子。惟其中行。故能代大君當師師之任。若復以

弟子分其權。則矣中矣。兵凶戰危。其可輕也哉。比六二䖏比之時。無阿比之𥝠。得中正之道矣。故不自失中。乃吾之本心也。何失之有。以九居

五。明白洞達。故曰顯比。既曰位正中。又曰上使中。甚矣中之可尚也。自屯至比。或上體。或下體。皆有坎焉。履險而不失其道。尤足以驗中之可

比。通行而無礙也。至小畜則免乎險。九二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中。我所固有。行其所無事。自中自吉。其不失固宜。九五有孚干衆陽。以中正而

居尊位。豈獨富而已哉。能使九二得牽攣而復于上。蓋不止乎獨善而已。履之九二。坦坦乎無係累之私。惟其剛中。故不自亂。九五履帝位之

尊。剛中之上。尤爲正當。然猶有貞厲之成何也。非禮勿履。兢兢自持。聖人之心。與天同運。未嘗有一毫之間斷也。嗚呼。大哉中乎。在乾坤爲乾

坤之中。在餘卦亦皆同乎乾坤之中。人見其變中未嘗變也。聖人建大中以爲天下凖。爲萬世凖。有百千萬變之不同。而聖人亦不自知其所

以然而然也。與賢與子。皆中也。揖遜征伐。皆中也。誅管蔡。邦蔡仲。皆中也。仕止乆速。無可無不可。皆中也。過門不入。陋巷簟瓢。皆中也。父師則

去。爲臣則守。皆中也。中無定在。變化云爲。無徃非中。雖然。變化可也。無忌憚不可也。變化者。未嘗不允執。無忌憚。則不九執矣。至於拘儒。則又

執一而非執中矣。天下之所以亂日多。而治日少者。無它故焉。不壞於執一之拘儒。則壞於無忌憚之小人。前史所載昭然可觀。嗚呼。安得明

易君子而與之論中哉。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之未畫。安有陰陽。陰陽尚無名。安有道名。嗚呼。一之未畫。已具陰陽。陰陽未有名。道在名之先。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無體。有體亦太

極。太極無畫。有畫亦太極。太極非陰非陽。陰陽亦皆太極。不名曰道而名之何耶。名爲未悟者設也。名立而人愈不知道。離竒耦剛柔動静而

言者非也。即竒耦剛柔動静而言者又非也。噫。甚矣人之難悟也。吳泳鶴林集某閑居寡儔時。䝉賜書以勞岑寂。且辱録示至日講義見教。體

叚平正。辭指條達。如以子半爲復之初。黄鍾爲復之候。仁爲復之元。仰見探索之工。但首闢諸儒動静之說。此爲未瑩耳。蓋陰陽易也。動静易

也。易六十四卦。無非天地之心。然二陽爲臨。三陽爲泰。四陽爲大壯。五陽爲夬。漸生漸長日新月盛。心普萬物。而流形於穹壤之間。於斯時也。

物實相雜。難可名狀。大壯雖曰見天地之情。而所見者特其發達於外者耳。而心之精𢕄妙宻。則未之能測也。惟復小而辨於物。五陰方剥於

上。而一陽已生於下。當肅殺之中。已有孳萌之兆。於貞固之下。已有流動之脉。生生之理。無。一間停息。於此而觀。則昭明潔净。見得天地之心。

冣爲親切。故在周子則謂之陽之根。在程子則謂之動之端。在朱子則謂之闢之始。在邵子則謂之陽之初起䖏。大抵皆於動之端倪識破此

心。眞善觀物者也。况坤上也。震下也。坤即是静。震即是動。聖人分明以此二體畫卦。若離動静而言陰陽。離陰陽而論易道。是猶以無寸之圭

而測景。以不度之衡而觀星。則復易爲紙上之易。又安能窺測造化之心哉。蓋易自老氏王輔嗣以來。止就歸宿䖏觀復。至河洛諸儒方以發

動䖏觀復。羲文周孔之精藴宻義。至此復大明矣。不審尚中。便以迎長日之至者爲復耶。夫自夏五至冬十一月者。一年之復也。自午初至夜

半者。一日之復也。自午日凡七日復得子日者。一月之復也。自午歲凡七歲復得子歲者。一紀之復也。天道循環。卦脉流通。合之爲一紀。分之

爲一歲。折之爲一月一日。無日不可觀來復。無時不可驗生意。或自小雪積分。或從中孚起卦。或又謂應鍾當復。縱施横設。無不可觀。只看人

落䖏何如耳。不知落䖏明。安得用䖏活。此却要吾人吃緊用工。書問徃來。亦附贅懸疣耳。尚中識見自髙。兹心常爽。必欲窮極。某静中自得之

妙。又安能妙萬物以爲言哉。一日之間。鷄鳴而起。讀經東窻下。飯罷臨池習古法帖。學未成。又棄去。復命子姪以所讀之書隨筆抄記。屋之後

有山。有梅園竹塢。非風熈日暖不出。夜則青燈吊古繙閲史册。率至子之半乃寐。尚中以爲易乎否也。雨寒迫節。草草占荅來教。餘俟後訊。

某自中川罷守。復回苕溪翳居林水之間。粗安其拙。雖白道而冥窮不問也。嘗訪問朋友生死中間得和赴真死矣。或有謂東坡亦上仙者。昉

亦疑之。何天之不憗庇吾䣊耶。收近書問使者以故。則知挈婦子𨼆於吳門。幾與世相隔。所以人謬傳耳。南䆫讀易。想日有新知。但六經惟易

最難學。伊川平生所得只在易傳。嘗曰。吾四十以前讀誦。五十以前研究。六十以前紬繹。六十以後著書。其傳之成也。猶不敢輕示門人。且云

只說得七分。今台翰便謂自有此易。未有此解。何其言之易也。且勿言卦象爻辭。先說易一字。老先生只言變易。蓋謂陰陽相磑。日月相斛。晝

夜相承。死生相摎。其大綱領不出乎此。或者戴伸墨。履靈式。或以玄測。或以祲傳。或以本氣餘氣言。或以純體破體論。或以飛行流遁看。若見

理到。亦只是變易之易。不然。則流爲醜博之學也。尚中以爲何如。近毅夫看論語。嘗寄序引來煞好。惟命名曰衍究却。又似好竒。吾人只是講

學讀書。不妨細商量。獨懼其年之老也。俛焉日夜孜孜。斃而後已。因荅來教。輙偖及此。亡弟壙志一本。就納過目。必爲惻然春和。切望撑小艇

訪我於花外。當同作逕山洞霄之游。餘輩以斯文斯道珍毖韓淲澗泉日記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而明三才之道。是以立天道以

氣曰陰陽。立地道以形曰柔剛。立人道以形氣而統之以知識曰仁義是三才之道。皆耦一而爲二也。亦其所見如此。或有所本也。 晁子止

云。易之上下篇不言德而言象。蓋德不可見。而象可驗。是以不言乾坤而言天地。不言咸常而言夫婦也。上篇始終於天道。下篇始終於人事。

故上篇始於天地。而終以坎離。下篇始以夫婦。終以未濟也。 晁子止以老說易似類晉人老易之論。亦非泛然而爲之說者。如日乾爲馬一

章設卦看。逺原諸物也。乾爲首一章設卦者。近取諸身也。昔包犧氏仰顧天象。俯察地法。與爲獸之文。始畫八卦。知萬物皆備于身。或取諸近

逺。逺取則八卦具於萬物。無非身。是以神心包乎萬方。近取則八卦具於一身。無非物。是以凡目不察乎六府。知此。則三才雖異而其理可通。

萬物雖殊而其情可類。所謂一以貫之者。若捨之而作易。其道無由也。此一叚亦可取。 王昭素離易與天地凖。合精氣爲物。通爲一章。至君

子之道鮮矣。胡翼之則至皷萬物不與聖人同憂。晁以道斷一陰一陽之謂道。至君子之道鮮矣。 余克忠正甫記嘗見方亨嘉說穆伯長之

孫云。伯長有易書。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復晦。又云天地萬物。理有未明。觀於卦脉。理則昭然。又六子即是乾坤破體。又畫卦取

象本爲時物。見於日用。無所不合。此麻衣道者易說也。 又周易何以止於有孚失是一句乎。曰春秋言人事之書。凡二百四十二年。而止於

西狩獲麟。蓋以天道終也。易言天道之書。凡三百八十四爻。而止於有孚失。是蓋以人事終也。王通曰。春秋天道終乎。司馬遷曰。易本𨼆以之

顯。夫二子者。其知制作之㫖者歟。易是衆聖人之作。有子曰者孔氏言也。孝宣帝立大小夏侯尚書。後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復置顔氏嚴氏

大小戴禮。博士注謂嚴彭祖顔安樂。章建初四年詔陸登讀易三年。不曉文義。 晁子止曰。列禦寇謂氣爲易。而不及乎陰陽。王通謂人爲易。

而不及乎天地。皆一偏之論。 郭子和易書。其所長所見盡見之。吕伯恭易音訓。只是吕氏文字。朱元晦本義掃支離則有功。廢衆論則過矣。

程可乆解易抑末矣。盡變不失時易道也。賛易與體易珠異。 易無所不備。垂世明道之書也。書出治以紀變。詩治效之著於人心不自已之

書。禮教人爲學。春秋懼王道之散。易自前以及於後。春秋由後以及於前。周官一書爲成王作也。周公輔文武。文武用周公。何待於書爲。 吕

麗澤說易。多疑程而少質。朱晦庵說易。多祖邵而少通。 伊川所解易。未足以盡易。亦足以盡見其學也。 程正叔解易云。位極而無逼上之

嫌。勢重而無專强之過。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其次如唐之郭子儀。威震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誠孚而䖏無甚失也。非明哲能如是乎。 張

平子欲繼孔子易說彖象殘缺者。竟不能就。則易亦未爲全書。 希夷消息麻衣易云。山自天之二而墜。似乎未有人言及此。當更詳究諸家

之說。 宣武集諸名勝講易日說一卦。簡文欲聽聞此便還。曰義自當有難易。其以一卦爲限耶。俞文豹吹劍録孔子曰。加我數年。五十而學

易。可以無大過矣。蓋學到則理到。年長則識長。史蓮峯先生家集三易之書。名之所命。必有其義。書之所作。必因乎人。卦之所次。數之所占。孰

同而孰異。取而爲卜筮者。孰當而孰否。其推明之。甚矣道之難明也。聞道者多而知道者少。語道者衆而味道者希。其弊蓋起於世之儒者

措意太過。立言太髙。而不能知道之深。味道之切。是以道日逺人。而人亦以道爲清虛無用之物。舉而措之莊老之間。是不知道可以一言而

盡。孔子曰。天之將䘮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䘮斯文也。匡人其如子何。此言道也。非言文也。語道至是。則道之興亡。非天

而何。苟天下幸。而聖人百度修明。庶政和穆。則是道也。應入於刑。名度數之間。而爲禮樂刑政之化。天下不幸。庸君暗世。則是道也。亦將自晦

於無用之地。歷古而來。聖聖相承。雖所尚之不同。所爲之各異。而區區所傳亘千古。歷萬變。亦無非是道而已矣。故董仲舒曰。道之夫原出於

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三聖相承而守一道。故繫辭亦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噐。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

下之民謂之事業。故古之聖人所以體道之妙。用道之實。其示天下也。雖有可見之迹。而實運於不可見之心。雖有可知之事。而實藏於不可

知之用。其舉而爲事業。則可知而可見者。常載於詩書。其化而裁通而變。不可見而不可知者。獨傳於三易。則易之書。實天之所畀。道之所在。

豈可輕議之耶。昔伏羲之作。造於太古之初。其聖神之妙。仰觀俯察。可以劃卦矣。然而未敢以自爲也。及龍負圖而出於河。龜負書而出於

洛。乃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文王當明夷之時。羑里之難。險阻艱難。備嘗知矣。重爻之意。亦未敢以自擅也。及鳳凰之至。乃

始精六十四卦而重之。仲尼值晚周之衰。負天縱之將聖。以。好學之不倦。亦可奮然而興易道矣。然亦未敢自專也。亦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

乎。逮夫五十以學易。且韋編三絶。豈非是書也。天之所畀。道之所在。而聖人亦不敢以輕議者耶。向使鳳鳥不至。而河不出圖。是數聖人者亦

泯然而已矣。奈何聖人慮患之心。思天下後世之切。至以謂吾而不言千百載之後。吾之所謂妙用者蔑而不傳。則道亦後而喪矣。是以伏羲

神農黄帝則有三墳焉。夏商周則有三易焉。三墳亦三易也。三易亦三墳也。其妙道一也。是皆聖人不可易不可知之事存乎其間。蓋是書也。

亦幸而出於三皇之時。而顯於三代之際。亦不幸而罹春秋更戰國。遭秦歷漢。泯没於千百載之後。遂使腐儒曲學。得以肆其臆說妄儀。上古

遂以爲無用之具。雖或取信於一時。然亦不過目之爲卜筮之書。大抵。其說不過有四。以謂春秋之說。左史𠋣相能讀三墳五典。楚子指以視

子革以能讀古書。春秋之至今幾千百年矣。時之乆逺。此其所以致疑者一也。歷古而來。典籍之厄不可勝數矣。風雨之霑霈。水火之沉燼。亦

屢矣。西漢之興雖間出於屋壁之藏。未必能無遺散者。故漢下求書之詔。是書亦不顯於是時。藝文志所録古書爲詳。而是書亦不載於當世。

此其所以致疑者二也。周易實出於近古。遭秦焚書。又以卜筮獨得不廢罷。然而載鬼一車。需于血出自冗。與夫係辭所謂子曰之辭。後世之

議者。未免致疑於其間。况是書姓紀皇策政典之篇。文辭質略。義㫖深厚。不可以言語造者。又焉能曉其義耶。此其所以致疑者三也。羲和湎

滛。夏后征之。其出征之辭引政典曰。先時者殺。不及時者殺。後世莫不以爲夏后氏爲政之典。雖孔安國亦莫不以爲然。今此書政典之篇頗

與書合。則其辭之可具載於詩書。隱而難知。略而不詳。又不過如此。此其所以致疑者四也。嗚呼。歷是四疑。而遂使三皇與夫文王孔子盡心

者流。非特鬱鬱不伸。又入於卜筮之學。殊豈知治天下之妙用實在於此。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天之所畀。道之所在者歟。噫。所不可知之事闕

之可也。所不能之事置之可也。苟不能然。而簧皷邪說妄指聖人之書以爲僞妄。吁。可痛也。幸承明問之及。然而欲論是書之義。則非止十稔

之窮思。數萬之累辭。蓋聖人之神道妙用寓於其間。而實非區區場屋之文所敢議也。若夫止於名之所論。書之所作。卦之所次。數之所占。與

夫取而爲卜筮。下及諸儒之論。秘府之藏。則亦不敢不論以攻邪說。恭惟神宗皇帝。以道德格天下。以淳厚化斯民。天人之妙趣。性命之至理。

藹然見於當時。故天不愛道。河圖洛書。復降是道。以助至化。元豐之七年。西京之部使者巡按部屬。歷唐州之比陽以是書復出於野民之家。天

之未䘮斯文。豈特斯民之幸。而亦吾道之幸也。昔孔安國叙書。以謂伏羲神農皇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天道也。今考墳之所以有三。曰三墳。言

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謂之連山。氣墳。言歸藏生動長育止殺。謂之歸藏。形墳。言天地日月山川雲氣。謂之坤乾。蓋墳雖兆於三皇。而其道實顯

於夏商周之際。故仲尼常曰之祀而得夏時。之宋而得坤乾。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此其命名之義。作書之人有如此者。連山之書

以艮爲首。歸藏之書以坤爲首。坤乾以乾爲首。雖三易之書。卦之易次。名之不同。而其經卦者皆八。其重爻皆六十有四。及夫採蓍布數取以

爲占驗。則陰陽老少之數。大抵亦不離乎七八九六而已。蓋七八者。少陰少陽之數。而九六者。老陰老陽之數。天地之所爲。時運之所會。雖聖

人亦豈得與奪於其間耶。此其次卦之序。占數之際。雖稍有不同。大抵。如執會要以觀方來。終而殊塗同歸而已矣。此其卦之所次。數之所占。

其同巽有如此者。然而周禮獨載是書於太卜筮人之官。而純取以爲卜筮。遂使聖人之神道。以爲後世滛巫瞽史卜肆占市之設。先儒或以

周禮爲戰國之說。不足怪者。且左氏好巫其所載占筮最爲詳悉。以周易爲占者十有六。以連山歸藏爲占者一。南蒯之筮。周易之筮者也。遇

坤之比。其繇黄裳元吉。穆姜之筮于東宫。此連山歸藏之筮也。遇艮之八其繇曰。元亨利貞。是南蒯穆姜之筮皆吉兆也。然而咸以爲不祥之

事。惟此二兆頗爲近正。其餘又怪誕不經。則是書謂之卜筮則可。謂之醇爲卜筮則不可。此其所以爲卜筮者如此。然是書之不幸。汨没于世。

而杜子春。鄭康成。皆先儒之美者。而無一言以及之。又從而爲之說曰。此陰陽之說也。惟杜預。孔安國輩。粗能得之。而亦紛紛籍籍。終以不振。

至於隋唐之盛。括囊典籍。文物業然。而秘府所藏尚不過連山歸藏二十三卷。而坤乾之書亦未見其間。此其諸儒之論。秘府之藏。不過如是

而已。此三易之始末也。抑嘗論之。書之泯没于世。非大聖大賢則不能振起之也。有若荀子。有若鶡寇子。有若儀禮。有若墨子。非韓愈而振起

之。則與異端邪說並棄於世矣。有若列子。有若文子。有若鬼谷子。有若元倉子。非柳宗元而力辨之。則其遺編餘論亦與草木而煨燼矣。是數

子者。尚不過論五霸之大略。或崇虛無之空言。或爲黄老刑名之學。或出扵戰國縱横之流。而二賢尚能扶持。使得炳耀以傳誦於人之耳目。

况三易之書。天之所存。道之所在。聖人之妙用存其間。此正諸生喜與執事者論之。經濟編司農卿兼尹京 淳熈丙申。臨安府擇尹大臣啓。

擬公在議中參知政事。李公彦頴。奏李椿於人無委曲。 玉音曰。正欲得如此人被㫖兼權。轉對 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正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九五。屯其膏。小正吉。大正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比六二。比之自内正

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否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同人。六二。同人

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隨六二。係小子。失丈

夫。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觀六二。窺觀。利女正。象曰。窺觀女正。亦可醜也。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象

曰。觀我生。觀民也。 無妄。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徃。象曰。不耕穫。未富也。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無妄之藥。不可試也。 咸六

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九五。咸其脢。無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遯六二。執之用黄牛之革。莫之勝說。象曰。執用黄牛。固

志也。九五。嘉遯正吉。象曰。嘉遯正吉。以正志也。 家人六二。無攸遂。在中饋。正吉。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九五。王假有家。勿䘏吉。象曰。王假

有家。交相愛也。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象曰。王臣蹇蹇。終無尤也。九五。大蹇朋來。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益六二。或益之。十朋之

龜。弗克違。永正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萃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無咎。中未變也。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正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革六二。已日乃革之

征吉。無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漸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象曰。飲食衎衎。不

素飽也。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既濟六二。婦喪其甍。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九

五。東隣殺牛。不如西隣之禴祭。走受其福。象曰。東隣殺牛。不如西隣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右十六卦。九居五。六居二。皆當其位。而屯。

否。同人。觀。無妄。咸。遯。蹇。萃。既濟。十卦。二五中正相應。而皆有成懼。比之爲卦。九居尊位。餘爻皆順。一陽有艮之止。坎之體。而無震之動。所以吉

也。隨乃動而說。天下隨時變泰之卦。故九五嘉吉。而二猶有所失焉。家人女正之卦。二五位當而相應。故吉。父子。兄弟。夫婦之間。不可不正也。

益二五相應。皆吉。蓋損上益下之卦也。革之時。文明以說。有元亨利貞之德。已日而後革之。審之至也。故悔已。二五皆吉。漸之進也。如女歸焉。

故二五皆吉。亦有三歲不孚之艱焉。䝉九二。包䝉吉。納婦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六五。童䝉吉。象曰。童䝉之吉。順以巽也。 師九

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鍚命。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鍚命。懷萬邦也。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正凶。象曰。長子師

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泰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大有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徃。無咎。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

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蠱九二。幹母之蠱。不可正。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六五。幹父之蠱。用譽。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臨九二。

咸臨吉。無不利。象曰。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六五。知臨大君之冝吉。象曰。大君之冝。行中之謂也。 大畜九二。輿說輻。象曰。輿說輻。中無尤

也。六五。獖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常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乆中也。六五。常其德正。婦人吉。夫子凶。象曰。婦人正吉。從一而

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大壯九二。正吉。象曰。九二正吉。以中也。六五。䘮羊于易無悔。象曰。喪羊于易。位不當也。 睽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徃何咎。象曰。厥宗噬膚。徃有慶也。 解九二。田獲三狐。得黄矢。正吉。象曰。九二正吉。得中道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損九二。利正。征凶。弗損益之。象曰。九二利正。中以爲志也。六五。或益之。十朋之

龜。弗克違。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升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六五。正吉。升階。象曰。正吉升階。大悍志也。 鼎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謹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六五。鼎黄耳。金鉉利正。象曰。鼎黄耳。中以爲實也。 歸妹九

二。眇能視。利幽人之正。象曰。利幽人之正。禾變常也。六五。帝乙歸妺。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艮。月幾望吉。象曰。帝乙歸妺。不如其娣之袂良

也。其位在中。以貴行也。 未濟九二。曳其輪。正吉。象曰。九二正吉。中以行正也。六五。正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右十六卦。九居二。六居五。皆非當位。而二五相應俱吉。惟大畜雖說輻而無由。損雖有征凶之戒。而能中以爲志也。常六五婦人吉。夫子凶。夫

婦之道。非君臣之事也。大壯六五一爻。有䘮羊之象。而亦無悔者。䘮羊。謂不成兊。而有兊體。故無悔。終歸于成乾也。 臣竊嘗讀易。觀聖人立

象。明君臣之道。别君子小人之分。垂教萬世。深切著明。非空言也。乾。陽物也。其體剛健。爲君之象。坤。陰物也。其體柔順。爲臣之象。六爻之位。以

五爲君之位。以二爲臣之位。王弼以謂初上無定位。係辭曰。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中爻不備謂二三四五爻

也。故凡六居二。九居三。六居四。九居五。爲位當。九居二。六居三。九居四。六居五。爲位不當。六十四卦皆然也。故九五爲君之位當。六二爲臣之

位當。又凡位當則曰正也。二五皆謂之中也。其吉凶悔吝。皆取于當位正中與否。及應與不應耳。二五一陽一陰。則謂之應。俱陰俱陽。則謂之

無應。是皆有據者也。然則六十四卦二五相應者三十二。九居五。六居二。當位相應。冝乎吉無不利。而考屯比否同人隨觀無妄咸遯家人蹇

益萃革漸既濟十六卦。則二五之辭多艱。六居五。九居二。位皆不當。冝乎不利。而考䝉師泰大有蠱臨大畜常大壯暌解損升鼎歸妺未濟十

六卦。則二五之辭多吉。何哉。此聖人之教。必然之理也。蓋乾以剛健爲體。以虛中爲用。用盧中而行其剛健也。坤以柔順爲體。以剛中爲用。用

剛中而守其柔順也。故乾天也在上。坤地也在下。而乾下坤上。則爲泰。乾上坤下則爲否。是乾坤交則爲泰。不交則爲否。乾坤也。陰陽也。剛柔

也。健順也。互相爲用。不可須臾離。離則非道也。故乾陽剛健象君子。坤陰柔順象小人。是故乾在下則君子内。坤在上則小人外。故曰。天地交而

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天人之事泰矣。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上下不交而天下無卵。天人之事否矣。此所以有取于六五九二之相應。無

取于九五六二之相應也。六五虛中之君。能用剛中之臣。則天下之事無不濟之理。九五剛中之君。惟用柔順之臣。則天下之事無不委靡矣。

有如臨之九二曰。咸臨吉無不利。象曰。未順命也。臨二剛浸長將泰之時也。九二剛得中上應六五柔中之君。苟不知四陰尚衆。天道未究。區

區以委曲順命不保其民。而急于求合以圖進用。六五應之。則變而爲屯。失將泰之道。有屯膏之凶矣。惟未順命安其位爲君保民。以待三陽

交泰。上下志同然後初應四。二應五。則成咸感之吉。故初二二爻皆曰咸臨。彖曰。大亨以正。天之道三變。然後成乾故也。六五知臨謂能委任

九二剛中之臣。不急責其順命。故能成泰之時。九二兊之中有信而無悔。故辭曰孚兊吉悔亡。象曰。信志也。六五知其可信而行之。故曰大君

之冝。行中之謂也。彼區區謏侫之臣。常萌規進之心。或觀望。或有所進獻者曰。我能承順君命。是烏知咸臨之義哉。夫未順命者。非不順命也。

待乾體成天道究。而上下交耳。非用剛中而守柔順者。烏足以語此。遯之爲卦於臨之彖。聖人已豫言八月有凶。爲二陰浸長。將否之時。爲君

子之戒。故六二之辭曰。執之用黄牛之革。莫之勝說。不言中正。不言位當。不言利吉無咎。但曰固志而已。蓋柔佞固位之象。如黄牛之革。牢不

可破。莫之勝說。言莫能盡也。此爻所以獨不言。遯成否剝之凶。皆由此爻。聖人垂戒。豈不深切著明乎。至如咸九五。六二。位當相應。大象曰。君

子以虛受人。常六五。九二。位不當相應。大象曰。君子以立不易方。聖人之情。又可見矣。詳味諸卦意㫖相符。仰惟陛下。虛已待物。至如臣輩微

賤。亦受其盡言。可謂得虛中之道。以行剛健之德。深合易㫖之妙矣。然則未見有剛中而守柔順之臣。上副陛下焦勞求治之意者。臣愚慮未

以剛中求之。而姑取柔順之士。故士夫從風之化。皆柔順以固寵禄而已。坤之文言曰。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蓋皆取于順。而臣輙以柔順爲

不然者。若不以剛中而守其柔順。則將無所不至。故聖人戒履霜堅水之義。曰。蓋言順也。言順之極。則必至於是也。故六二之辭曰。直方大。文

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不專取于順也。臣願陛下。觀象玩辭。取九二剛中之臣。或未即順命。使究其義無虧。則信而任之。察六二柔順之臣。或

無所守。而挾情。則絶而外之。君子小人之分既别。必得盡臣道之士。仰副陛下恢圖之志。可以端拱而天下化成矣。易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則吉凶生自然之理也。若使君子同小人。非國家之福。或指善類爲黨。或專交結爲謀。辨之宜早辨也。内君子。外小人。永泰之道。伏惟陛下聖

明。必能察之而不失也。臣狂瞽之言。冒犯天威。不任惶懼待罪。金正叔集六日七分 乾坤二卦。天地闔闢。陰陽終始於其間。故曰乾坤。其易

之門也。陽不得陰之助。不能任以生物。陰不得陽之助。不能任以成物。乾坤二卦。六陰六陽。天地盈虛消長之道。配於四時十二月。周而復始。

若夫坤之純陰用事。十月之卦也。上六陰極而陽復。故乾之初九。來居坤之初位。是爲復此乾之一陽用事。十一月卦也。以至于乾之九二。

來居坤之二位。是爲臨此乾之二陽用事。十二月卦也。又乾之九三。來居坤之三位。是爲泰此乾之三陽用事。正月卦也。又乾之九四。來

居坤之四位。是爲大莊此乾之四陽用事。二月卦也。又乾之九五。來居坤之五位。是爲夬此乾之五陽用事。三月卦也。及夫乾之上九。來

居坤之上位。而夬之上六一陰爲五陽决去。故六位純陽復居於乾乾純陽用事。四月卦也。乾之上九九極矣。陽極則陰生。故坤之初六。來

居乾之初位。是爲姤此乾之一陰用事。五月卦也。以至于坤之六二。來居乾之二位。是爲遯此坤之二陰用事。六月卦也。又坤之六三來

居乾之三位。是爲否此坤之下體三陰用事。七月卦也。又坤之六四。來居乾之四位。是爲觀此坤之四陰用事。八月卦也。坤之六五。來居

乾之五位。是爲剥此坤之五陰用事。九月卦也。坤之上六。來居剥之上位。是一陽剥落也。故六位純陰復居于坤坤之上六用事者。十月

卦也。陰極則陽來。故復歸于乾。觀乾坤六爻之動。則十二月陰陽代謝之功畢矣。復一陽生。故曰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徃。剛長也。臨二陽

生。故曰剛浸而長也。姤一陰生。故曰柔遇剛也。一陰之來。小人之道亨。故變復而爲姤。遯二陰生。故曰浸而長也。二陰之長。君子之道消。故變

臨而爲遯。夬五陽並進。上一陰將隕。衆陽之盛。君子之道亨。以剛决柔。故變剥而云夬。夬。决也。剛决柔也。利有攸徃。剛長乃終也。剥五陰並進。

上一陽將落。而衆陰之盛。小人之道亨。然柔不能以决剛。而剛自隕。故變夬爲剥。易曰。剥。剥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徃。小人長也。觀夫陰陽相

生。剛柔迭用。四時之所變化。萬物之所終始。莫不備於斯矣。復卦云。七日來復。或者謂日當爲月。言自五月陽剝而陰長。以至于十一月而一

陽生。是七月而來復也明矣。輔嗣但云。來復者七日諸儒妄爲異端。引易六日七分之說。夫六日七分之說。以謂一日八十分。一卦之内。六爻

主六日而足餘七分耳。即當槩舉六日而言之。不當云七日也。又况六十四卦。以每卦管六日。即當有三百八十四日。又每卦益之以七分。計

有四百四十八分。得五日餘四十八分。總其數當有三百八十九日。餘四十八分。則當期之數繆矣。說者無所依按。故妄震離兊坎爲四方之

卦。獨不繫於日。又妄云震離兊坎。二至二分用事之日。既云用事之日。豈得不繫於日。且乾坤於八卦爲父母。爲天地萬物之祖。何爲亦只主

六日七分之數。如是。則一歲四時之中。乾坤所主者。十二日一十四分爾。乾坤二卦之用。於天地四時之功。何其小也。孔頴達云。剥卦陽氣之

盡在於九月之末。十月當乾坤用事。坤卦有六七分。坤卦之盡。則復卦陽來。是從剥至陽復。隔坤之一卦。六日七分。舉成數言之。故輔嗣云。七

日也。如頴達所論。何不思之甚也。夫自五月坤之初六一陰用事。至干十月坤之上六純陰用事。是坤之六爻於一歲中主六月矣。設只以十

月純神用事言之。則一月三十日。又豈可云七日而復也。設以六日七分之說爲然。既云一卦主六日七分。則十月一月已隔五卦。非只坤之

一卦明矣。如以日推之。即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則是三百六十日。乾坤二卦之策已備矣。卦

主六日七分者。漢之易家皆無此說。惟京生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候風雨寒温。言災變之術。固已妄矣。非聖人設卦垂教之本意也。

初上無陰陽定位 輔嗣略例云。按象無初上得位失位之文。又繫辭但論三五二四同異功位。亦不及初上何乎。唯乾上九文言云。貴而無

位。需上六云。雖不當位。若以上爲陰位邪。則乾之上九不得云貴而無位也。然則初上者。是事之終始。無陰陽定也。故乾初謂之潜。過五謂之

無位。未有䖏其位而云潜。上其位而云無者也。歷觀衆卦皆亦如之。初上無陰陽定位。亦以明矣。又云去初上而論位分。則三五各在一卦之

上。亦何得不謂之陽位。以各在一卦之下。亦何得不謂之陰位。初上卦之終始。位無常分。非可以陰陽定也。故繫辭但。論四爻功位之通例。不

及初上之定位也。君卿謂乾之初九亦陽之位。陽德未亨。藏其用爾。故謂之潜。上九亦陽之位。但以亢極。非君之位。故云無位。需之上六。以一

陰居卦之極。履非君位。而爲三陽之主。故云雖不當位。非謂無陰陽之位。輔嗣但以乾需二卦觀之。故謂諸卦初上皆無陰陽定位。又輔嗣辨

位之說。直以卦下之爻爲陰。卦上之爻爲陽。此又失之逺矣。夫陰陽本位。但以數而言。初三五本竒數。乃陽之定位也。二四六本耦數。乃陰之

定位也。至于揲卦爻以時成。或動而之變。得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剛柔之體。各乘其時而來居。有其位得君臣父子夫婦賓主之象。故其間有

陰陽得其本位者。或以陰居陽。以陽居陰者。或爲之主。而非君位者。或得君位。而非爲一卦之主者。故象有失位得位之爻。惟物上是卦體之

始未。非居中得正之位齋。若下繫之三章云。六爻相雜。惟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

其中爻不備。次章始有三與五。二與四。同功異位之說。是已先論初上之位矣。亦不言無位也。又繫辭云。兼三材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佗也。三

材之道也。若只以居中四爻。焉有位耶。則三材之位。缺而不備矣。又說卦云。易六位而成章。文言云。六位時成。既有六位之說。而固云無位。未

知其可也。





永樂大典卷之二萬六百四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