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卷0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十 海國圖志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外大西洋

○彌利堅國總記下

育奈士迭者,華言總理部落,非地名也。夷圖及貿易通誌,謂之兼攝邦國,又曰聯邦國。其船旗方幅,紅白相間,右角別作一小方黑色,上以白點繪北斗形,故名之曰花旗。南懷仁所雲大銅人,即此之落哀倫島也。蓋其地工作有高千餘丈者雲。

《地球圖說》:合眾國又名彌利堅,又名花旗國。東界大西洋,南界麥西可海,西界麥西可國,並大東洋,北界英屬國。百姓約有二千萬之數,都城地名瓦升敦。部分三十,每部各立一賢士以為總統。各總統公舉一極正至公之賢士,總攝三十部之全政,名伯理師天德。又各部總統,或一年,或二年為一任。惟總攝國政者,四年為一任。按期退職,公舉迭更。每歲俸銀二萬五千員。七分耶穌教,三分天主教。國內遍設大小書院,不計其數。國之男女,無不能書算者。其衣服、製度、言語、禮款,與英吉利國無異。所習之業,士農工商,又有捕鯨魚等藝,多在西北等處。國內運載貨物,陸則有大車小車,藉馬力以行走。又有火輪車,中可住千人,一時能行百八十里,故國內多造鐵曆轆之路。在水則有火輪船,往來紛紜,較他國更繁盛。又有多船,不用火輪而用馬牽,亦穩而且利,則內地小河所用也。

國內有至大之城三:即牛亞爾葛城,撲斯登城,非拉達亞城是也。至大之江三:即米西悉比江,米蘇利江,可倫比江是也。江雖列三處,而其內支分不少。西方有高山,相聯不間,土地大半平坦。道光二十七年,與麥西可國兩相決戰,至二十八年盟約和好矣。土產綿花、布呢、麥米、煙、白糖、綠穀、金、銀、鉛、鐵、煤炭、油、木料,並一切造作之器,熊、狼、虎、野貓、鹿、狐狸、水獺、海虎、海犭累、皮物,至於野馬、野牛不勝其數。

《地理備考》曰:育奈士迭國,華言合眾國也,即所稱花旗,又曰彌利堅。在亞美裏加州北區之中,北極出地二十五度起,至五十二度止。經線自西七十度起,至一百二十七度止。東枕亞德蘭的海,西界大海暨美詩哥國,南連美詩哥國海灣,北接新北勒達尼。長約一萬里,寬約四千八百五十里,地面積方三百一十六萬里,煙戶一京七兆餘口。平原廣闊,岡陵延袤,山勢峻峭。其亞巴拉士山,為東山之首。在亞德蘭的海濱,跨越諸地。羅說索山,為西方之冠,兆江源大半出此。河之長者曰米西西比,曰米蘇利,曰哥隆比亞,曰亞巴拉濟哥剌,曰麼比勒,曰德拉瓦勒。湖之大者,曰蘇卑裏約爾,曰呼倫,曰米濟安,曰厄列,曰安達裏約,曰章巴拉音。地氣互異,各有不同,冷熱西南為甚。田土參差不一,物產西南為最。穀果繁衍,人多務農。土產五金、煤、礬、磺、煙、麻、綿花、香料、藥材。不設君位,國人各立官長理事。班次首領正副,權理國政,四載一舉,周而復轉。所奉之教,乃修教也。其餘各教任人尊奉,概不禁止。技藝精良,商賈輻輳,原本國昔為英吉利國兼攝之地,乾隆四十年,國人自立,驅逐英吉利官,別為一國。英吉利國與戰,越八載不克,乃聽其自立,不復統屬。嘉慶十七年,本國復與英吉利國交兵,越三載始息。通國分二十六部,曰賣內,曰新杭曬勒,曰委爾蒙,曰馬薩朱塞,曰羅德島,曰哥內的古,曰新約爾克,曰新,日爾塞,曰奔西瓦尼,曰德拉桑,曰馬黎郎,曰委爾濟尼,曰北加洛粦,曰南加洛粦,曰惹爾裏亞,曰阿拉巴麻,曰米西比,曰盧宜西安,曰音的亞那,曰意黎乃,曰迷蘇利,曰德內西,曰根都基,曰可宜約,曰迷詩安,曰阿爾千薩。都城名瓦盛敦。建於波多麻哥河岸,街衢寬闊,其直如矢,園亭花榭,景色幽佳,匠肆林立,遠方輻輳,為本州富麗第一。其國通商衝繁之地,一名新約爾克,一名非拉德亞,一名波斯敦,一名巴爾麼,一名新爾良,一名劄爾勒斯敦,皆沿海大埠也。

《外國史略》曰:彌利堅國,南及麥西哥海隅,北連英藩屬地,東及大西洋海,及大東海。廣袤方員四萬二千三十里,濱海地一千二百里,濱湖地四百里。北極出地自三十二度及五十四度四十分。明朝中間,地尚荒蕪,居民亦罕,住林內,以獵為生,不知開墾。然今日掘出墳墓,似是古時廣大之城邑,或係日本、高麗曾到之地,無從考究。今則為西國之大市,民數少而種類多,語音不一,風俗迥異,時結仇交戰。自明朝時,是班亞開創此州之後,英國亦到此地,欲開埠未果。萬曆十二年後,英民復至不得食物,又遭土民之難,或受是班亞之害,或染煙瘴以斃,皆怨而反。會英國有奉天主教之民,為國中官吏所迫,航海西駛,逃於此地,自設公班衙,招氓開墾獲利。英國亦以其地封五爵,各據荒地。荷蘭、瑞丁等國,亦時調其民在海邊開港,皆不久而服英吉利。別有佛蘭西氓所據之地,久亦歸英。於是英人日繁增,土人遠避山林,其良善者漸向教化,復立議事之公會,有事則調遣其丁壯,日久其民益操自主,敢作敢為,不聽英國之命,英人欲增餉稅,民拒不納,由此肇釁。乾隆三十一年,英官在各港口征餉,居民寧將茶葉盡投於海,不願納稅。英國亦封港口,且調兵前往。其氓復公議,寧死不受苛束,遂糾合部眾,立才能之瓦升屯為將軍,與英兵拒戰,兼赴訴於各國。於是佛蘭西、是班亞、荷蘭等國,合盟助之,英人不能敵。於乾隆四十六年,議聽其自為一國,不受英人節製,遂號為育奈士迭國,自是與英人彼此相安。花旗軍深入麥西哥地,麥民力守,終不肯降,後事尚未定也。

國內山嶺分三段,一係東方,一係山外之西方,一係米西悉北等穀地,本荒蕪,廣袤十一萬三千八百方里。其東方地約三千里,沿河多港口,地方蕃盛,沿河各穀,可開六萬四千萬畝,居民五百五十萬口。其西地多磽,瀕海地愈肥,民愈罕。西南牧場遠闊,其湖在英吉利花旗交界,稱為上湖。有熱阿耳義湖,胡倫湖,以利雲他利湖,皆廣如海。入大西洋海之江,曰本孫江,長七十一里。破他馬江,一百三十六里。撒瓦那江,一百五十里。亞拉馬他哈江,一百里。熟貴漢那江,一百里。入麥西海隅之河,曰米西悉比河,六百六十里。米穌利河,六百二十里。阿希阿河,三百里。押子薩河,四百七十里。紅河,三百三十里。地匿士河,百四十里。可倫比河,長二百三十里。俱入大東海。江河甚多,通商甚便,火輪船往來不絕。北方出綿花、煙、穀、薯等物。各國產物,並製造者,鐵條價銀約二千零四萬員,鉛石價銀約五十二萬九千員,石炭價銀一百八十六萬員,石鹽價銀六百六十九萬員,各項玉石價三百六十九萬員。所畜牲馬四百三十三萬隻,牛千四百九十七萬隻,綿羊千九百三十一萬隻,豕二千六百三十萬隻,雞、鴨、鵝價值九百三十四萬員。五穀、煙、薯、麻、綿花、羊毛、蠟、白糖、蠶絲、乳奶餅、油等價三千三百七十八萬員,果子價七百二十五萬員。每年所製造物值二千九百萬員。園蔬菜、花等二百九十四萬員。幹魚、醃魚、魚油、鯨骨等貨一百二十五萬員。捕魚銀一千六百四十二萬員。木料價一千二百萬員。巴馬油等貨六十一萬員。皮貨一百零六萬員。人參等貨價五十二萬員。刀、劍各鐵器價六百四十五萬員。金銀寶物四百七十三萬員。鉛、錫、鐵等各項九百七十一萬員。羽毛呢二千六十九萬員。布匹四千六百三十五萬員。雜物六百五十四萬員。插花旗進本地之船,共七千七百三十五隻,外國載貨入港口四千五百四十八隻。花旗所運進之貨,值一萬一千三百萬員,外國船所運進一千四百七十二萬員。是年所出之船七千七百九十隻,外國船出口四千五百五十四隻。花旗船運出之貨價八千零二十五萬員,外國船運出價二千三百萬員。本國納稅一千四百四十八萬員。各湖往來之花旗船,與英人公共船隻,值一百六十六萬員。可見其勤奮興旺。惟其商人銀局失信,故外國人無敢賒賣之也。

居民一千七百零八萬六十六口,白麵男人七百二十四萬九千,女六百九十三萬九千口,黑面人三十八萬六千口,黑面奴二百四十八萬七千口。白麵人務農三百七十一萬七千口,貿易者十一萬七千口,製造匠七十九萬一千口,航海水手五萬六千人,運內河之人三萬三千人,醫生、教師等六萬五千人,術藝之士共一萬六千二百三十三人,男女學生一百八十四萬五千人。康熙三十九年,所有居民共計二十六萬口。道光十年,即至千二百八十六萬口。大半係英國日耳曼人。其國爵無尊賤定分,但人有才能,善積財則貴耳。其民崇拜上帝,多立禮拜堂,善經營。道光十五年掘運河費九千九百萬員,以鐵造平路,亦費四千六百萬員。多識字讀書,亦廣印書。居民善開墾。凡歐羅巴各國民,有缺乏,即遷居花旗國,如有受害者亦遷此地,故開辟愈廣。其國律例合民意則設,否則廢之。每三年庶民擇一長領統管各部。每年俸二萬五千員。長領外復設戶、兵、刑、水師、驛務諸部大官,俸各六千員。立兩會,一曰尊會,即長領並大官辦重務。一曰民會,論民人所獻之議,所稟求之事。每四萬人擇一人,各國皆同。其水師大戰艦十二隻,載炮七八十及一百二十門,其次載四十四炮,三十六炮,又其次或載十六炮至十炮以下。又火輪船五隻,躉船五隻,軍士六千丁。防禦各境,各部自募民壯。歲收餉五千六百萬員,公費約五千三百萬員。銀局未清理,陸續破敗者一百六十一家。所失本錢一萬三千二百萬員。通行銀票四千三百三十萬員,現銀一千零二十八萬員。通國銀票,六千三百八十四萬員,現銀二千六百八十四萬員。通國銀局十餘年,共失銀不下七萬八千二百萬員,其失信損重,天下未有也。

東北買尼邦部,天氣甚冷,地產不豐,出木料等物。運出者,每年約值二百萬。居民五十萬餘,皆崇正教。多學館城邑不廣,海多支港,木賤便於建船。公餉約六十一萬員。居民多以捕魚為務。

新含部在買尼西,居民二十八萬二千餘口。北界一帶,白山有峰六百丈。出五穀、布匹,納餉三萬六千員。

弗門部,居民二十九萬一千,出五穀。在南之馬撒舒設地,居民七十三萬七千餘口。造布匹、鐵器,貿易通商。其都會曰破土屯,係大市,居民數萬,船往來不絕。因新教舊教不合,故別開埠。公欠項六百七十二萬員。每年貨價銀計四千二百萬員。

羅地島,居民十萬八千,務農織布。都會曰天綱,係大通市,居民三萬名。

君匿地穀部,居民三十萬,在海邊新港,居民勤勞向化。製造積財餉稅約十萬零七千員,公費八萬六千員,銀局內積三十九萬九千員。百姓甚聰明,有學館。

新約部,人戶稠密,居民二百四十二萬口。其會城居民二十萬有餘,為花旗國最大之邑。各貨由此出口,街衢廣大,居民從正教,為各邦之宗。公欠項二千二百七十九萬員,歲收餉約二千七百六十二萬員。

新執西,海邊之褊邑也。居民三十七萬,人頗安分。公費八萬八千員,公帑收四萬七千員。

賓林部,舊日開埠。與土人往來,秉公貿易。居民富裕,共一百七十二萬四千口,多由日耳曼國來者。製造繁盛,過他邦。每年約七千萬員。內地開河,平鐵路以便貿易,農夫旺相,庶民受福。因失信故所損者重,公欠項三千六百八十五萬員,公帑收九十二萬四千員。其都城曰愛戎地。居民十六萬六千,亦大通市,花旗美地也。有大學館,廣布文學術藝。

地瓦亞,小邦。七萬八千口,居民務農。公帑積五十萬員。

馬利地部,居民四十六萬九千口。多五穀、麵粉,每年約價七十六萬員,公項一十五百萬員,公費約百萬員,公收三十五萬員,入不敷。出港口,八地米城,居民八萬口,係通商大市,最旺相。

威厄尼部,地初開墾,居民百二十三萬口。多出煙、綿花等貨。其都會曰勒門,居民一萬六千口,百姓聰明,頗圖私利。公欠項六百九十九萬員。

可倫比部,為其國都,居民四萬三千口,統領所駐議事之地也。其都曰瓦升屯城。居民二萬口,以開創之統領得名。有公會所聚之殿,甚壯麗,如羅馬國之古式。

北加羅林部,南加羅林部,熱阿義部,皆出綿花。弗利他部,多密林。昔屬是班亞國。路義撒那部,在麥西哥河北岸,其會城中居民數萬。

阿希阿部,居民百五十一萬,地極興旺。公欠項一千五百萬員,公收三十一萬員。

新開之地,曰印地亞那,曰金突其,曰停尼士,曰亞拉巴馬,曰米西悉,曰北米穌利,曰以利乃,曰米治安,曰約瓦,曰威君,新居人甚罕。在東澤邊,有亞利雲地,道光二十六年,始與英國平分。甫遷之氓,漸墾務農。

特察南地,本屬麥西哥,近為花旗人所居。地廣而豐,但港淺有礙駛船,其始不服花旗管轄,拒戰甚力,因麥西哥無戰船軍士,花旗有兵有艦,直侵其地,卒為花旗所踞。

《瀛環志略》曰:米利堅二十六部,其內地各部,大小不甚懸殊,惟東北濱海數部壤地甚褊,如紐罕什爾,窪滿地,麻沙朱色士,千捏底吉,紐折爾西,馬理蘭,已不及諸大部三分之一。而洛哀倫,特爾拉華二部,周回皆不過百餘里,乃不及諸大部十分之一。此非分地之不均也。當歐人之初辟此土也,人戶先棲托於海壖,各成聚落,後乃漸拓而西,日益墾辟。其國之三大埔頭摩士敦、紐約爾、非勤特耳),又皆萃於東北,富商大賈之所聚,地雖褊小,氣象固殊。內地各部,皆資耕作,幅員易廣,而財力不如海濱之盛,其勢然也。迨華盛頓倡義拒英(華盛頓生於雍正九年,十歲喪父,母教成之,少有大誌,兼資文武),部豪起兵相應,舉事者十餘部,因即分為十餘國。其後續附新分,遂成二十六部,皆仍其舊而安之,非裂地而定封也。洛哀倫人戶止十餘萬,特爾拉華止八萬餘,不能因其彈丸黑子,並歸大部。東方通商諸部,紐約爾最富厚。麻沙朱色士,賓夕爾勒尼安次之。緬與勿爾吉尼阿又次之。倭海阿土沃人殷,阡的伊田納西,地處中原,沃野千里。南方諸國濱海,西方諸國傍河,地利之產,運行較便,故國多富饒。計兩湖之南,密士失必大河之東,已無不辟之土。河西,止魯西安納、阿甘色、密蘇爾厘三部,近益以威士千遜、衣阿華二部,其迤西數千里密林奧草,野番所宅,開墾不易。然生齒日繁數百年後,當亦阡陌雲連,直抵西海之濱矣。

米利堅各國,天時和正。迤北似燕晉,迤南似江浙。水土平良,無沙磧,鮮瘴癘(南方微有瘴氣,亦不甚毒)。其土平衍膏腴,宜五穀、綿花,英佛諸國取給焉。蔬菜、果實、煙葉皆備,所出石炭、鹽、鐵、白鉛。境內小河甚多,米人處處疏鑿,以通運道。又造火輪車,以石鋪路,熔鐵汁灌之以利火輪車之行,一日可三百餘里。火輪船尤多,往來江海如梭織,因地產石炭故也(火輪船,必須燃石炭,木柴力弱,不能用也。英吉利火輪石炭皆自蘇各蘭帶來)

米利堅政簡易,榷稅亦輕。戶口十年一編,每二年於四萬七千七百人之中,選才識出眾者一人,居於京城參議國政。總統領所居京城,眾國設有公會,各選賢士二人參決大政。如會盟、戰守、通商、稅餉之類,六年秩滿。每國設刑官六人,主讞獄亦以推選充補,有偏私不公者,群議廢之。合眾國稅入約四千萬圓,文職俸祿四百七十六萬圓,陸路官兵俸餉四百三十萬圓,水師官兵俸餉四百五十七萬圓,雜費三百八十萬圓,開墾土費一千三百萬圓。統領雖總財賦,而額俸萬圓之外,不得私用分毫。眾國舊亦有欠項,道光十七年一概清還,不復丐貸於民。然緣此公私銀號多歇業,而國家或有不虞之費,無從取給雲。米利堅合眾國額兵不過一萬,分隸各炮台、關隘。其餘除儒士、醫士、天文生外、農、工、商、賈自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一概聽官征選給牌效用為民兵,餱糧器械,概由自備。無事各操本業,有事同入行伍。又設隊長領軍等官,皆有職無俸,每歲農隙,集聚操演,其民兵約一百七十餘萬丁,與古人寓兵於農之法,蓋暗合焉。

危地馬拉之東南,為南北亞墨利加連界之地,名巴拿馬(地屬可侖比亞)。以一線界隔兩海,闊僅六十里。泰西人謂能將此土開為海道,則東西兩洋,一水相通,掛帆而西,直抵中國之東界,便捷甚矣。然石梗山脊,疏鑿不易。

按:歐羅巴至中國,道途之紆遠,阻於紅海、地中海之間,隔蘇爾士旱路一百七十里。若疏以通舟,則水程減二萬里。米利堅至中國,道途之紆遠,阻於巴拿馬片土數十里。若疏以通舟,則西行而抵中國之東,水程當減三萬餘里。然兩大洲中,束成至細之處於形家為過峽,乃地氣所聯貫,如人之有咽吭,關兩洲之脈絡,天地之所以界東西也。今欲以人力鑿通之,不亦傎乎。

按:孛露(即秘魯)為南亞墨利加著名之國,泰西人自為金穴。其民恃地中有寶,不屑耕稼,故土壤鞠為茂草,有懷金而啼饑者。米利堅產穀綿而以富稱,秘魯諸國產金銀而以貧聞。金玉非寶,稼穡為寶,古訓昭然,荒裔其能或異哉。

按:泰西人所記,四大土人民,惟巴他峨拿土番肢體長大,高於常人一身之半。此外黝黑如阿非利加,醜怪如東南洋各島野番,亦不過白黑妍媸之別,而五官四體要無大異。乃知長耳比肩之民,飛頭貫胸之國,古人故為恢奇之說爾。

○南北亞墨利加海灣群島

北亞墨利加之南,南亞墨利加之北,細峽相連自西北而東南作灣環外向之勢。其東北大小數百島,星羅棋布。西北起米利堅佛勒爾勒厘部之東南隅,東南迄可侖比亞之東北隅,作灣環內向之勢。兩灣中間之海名曰加勒。前明中葉,是班牙遣可侖駕船覓新地,地無主名,夙聞海外有五印度國,即雲欲到五印度。西行數月,忽睹群島,嘩然以為抵印度矣,遂稱之曰西印度,而不知印度在東方,與此無涉也。西船初到時,擇群島腴壤,開設埔頭,誘交土番,謀墾辟。後察知土番昏懵,又強不可使,遂以兵力剿鋤無孑遺,別買阿非利加黑奴墾田、播穀,農務漸興。其後復得墨西哥、秘魯諸大國,歲致金銀數十百萬,視群島如敝屣,不屑經營,久之為海盜所據,出沒剽掠,商旅患之。已而,歐羅巴諸國接踵西來,紛紛爭據群島,遂各有所屬。是班牙之外,曰英吉利,曰佛郎西,曰荷蘭,曰嗹國,曰瑞國。群島氣候極溫,與亞細亞南海諸島相似。

 卷六十 ↑返回頂部 卷六十二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