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史
新靑年叢書第一種
社會主義史
英國克卡樸原著
英國關司增訂
李季翻譯
蔡元培序
本書所用的句讀符號和他種文字符號,列表如下:
[编辑]- 。表一句的收束。
- ,表一頓或一讀。
- ;表含有幾個小讀的長讀,或特別注重的短讀。
- :表冒下文,或總結上文。
- ?表疑問。
- !表驚歎。
- ……表刪節。
- ——(甲)表忽轉一個意思。(乙)表夾註的字句。(丙)表總結上文幾小段。
- 「 」表引用語的起結;有時也表特別提出的名詞或句語。
- 字右邊的直線表一切專名詞。
- 字右邊的曲線表書報名。
我們中國本有一種社會主義的學說;如論語記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就是對內主均貧富,對外不取贖武主義與殖民政策。總運記孔子說:「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意義;且含有男人平等主義。孟子記許行說:「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飱而治。」就是「汛勞動」主義。
中國又本有一種社會政策。周禮「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孟子說「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設為庠序學校以敎之」。漢書食貨志:「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七十以以,上所養也。十歲以下,上所長也。十一以上,上所彊也。」「女修蠶織」。「春令民畢出在野;多則畢入於邑。……入者必持薪樵,輕重相分,斑白不提挈。多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必相從者,所以省費燎火,同巧拙而合習俗也」。雖是偏着農業一方面,但不能不認為社會政策的一種。後來宋儒常常想恢復井田,但總沒有什麼機會。
西洋的社會主義,二十年前,纔輸入中國。一方面是留日學生從日本間接輸入的,譯有「近世社會主義」等書。一方面是留法學生從法國直接輸入的,載在新世紀日刊上。後來有民聲週刊,簡單的介紹一點。俄國多數派政府成立以後,介紹馬克思學說的入多起來了,在日刊月刊中常常看見這一類的題目。但是切切實實把歐洲社會主義發起以來,一切經過的情形,敘述出來的,還沒有。我友李君懋献取英國闢司所增訂的克卡樸社會主義史用白話譯出,可以算是最適用的書了。
克氏此書成於一八九二年,於社會主義的學說,敘述得頗詳。但是社會主義派最近的運動,自然有遺漏的。經開司於一九一三年增訂一回,加入的不少。雖然大戰以後,俄國新政府的設施,國際聯盟條約中勞工規約的討議,各國同盟罷工的勃起,礦山鐵道國有問題的要求,這些重大事變遠沒有包在裏面。但是一九一三年以前的事實,很可以資考證了。
克氏闢氏,都是英國人,自然是穩健派。所以對於以前的社會主義,很有消極的批評。又如辯護家庭;辯護宗教;辯護中央與地方政府;甚且辯護英國的殖民政策;讀的人一定有嫌他們不徹底的。但是他們所敘述的給我們的教訓,已經很多。
在這部書裏面說:「現在一般有名的研究家,都承認歷史——經濟的歷史在內——是許多有次序的現象之連續體,凡在連續綫內的各種情形,都有種種特別的事實和傾向標明出來」。「一個時代的失敗,常指出以後一個時代中成功的路道」。「我們討論社會主義運動的問題,不獨當以歷史和人類為準則,這須特別參考現在流行的各種勢力——工業的,政治的,社會的,和道德的勢力」。狠可以令我們猛省,知要實行這種主義,必要有各種的研究。不是隨便拈出幾句話頭,鼓吹鼓吹,就有希望的。
他說:「差不多没有一國的工界像比國的工界一樣,受那種難以名狀的痛苦。從前比國工人毫無知識,作工的時間極長,工價極廉,他們既沒有政治上的權利,又沒有一點組織;所以常被壓制」。這不是我們工界的時間縮影麼?但是「最近幾十年來,比國社會主義運動以組織堅固和包羅宏富兩點著名」。「從英國探入他的協作和自助;從德國探入他的政治上的策略和根本上的原則;從法國採入種種理想上的傾向」。他的特點是「他的協作的大組織」。「比國的協作社會已經使比國的工黨根深蒂固,在世界各國中,除德意志外,沒有能和他相比較的」。這不是我們應當注意的方法麼?
他敍工團主義的起源,說:「法國人發生三種觀念:一,工人階級在政治上得不到救助;二,國會是一華自謀私利的空談家,他們只要有官做,或有賄得,他們就會犧牲他們向來的主義;三,中央政府是一個仇敵」。因而工團主義的觀念:「一,工界的救援不在乎政治方面,而在乎自助和自己組織團體;二,要制勝資本家,不在乎公衆所組織之政治性質的團體,而在乎工界所組織之工業性質的團體;三,工人第一是一個作工的人,如做礦工,工程師,成製棉工人,第二才做一個國民」。「工團主義是純粹工界的產物。不是一個人的力量造成的;他是由許多不著名的人之種種意見相合而成的;他的發生是出乎自然的」。我們中國無論什麼組織,總是有政客想利用他;那法國的工團主義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麼?
他說:「人類發展之中,有兩種要素:就是腦力的發達和合華原則的發達」。又說「 從現時過渡到社會主義時代,……一定是漸進的,必先做一番預備功夫,使大多數人民的知 識,道德,習慣,和組織都合於一種更高的社會經濟的生活」。這就是工人教育問題。第一是學者的加入;如「美國各大學校學生中有許多是社會主義者,這些人中間有許多是在德國各大學得過學位的。當一九一〇年,各校社會主義社有十支社,到一九一二年增至五十二支社」。又如英國「费进會在各地方組織支部……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別的大學裏面,都有支部。……近來聯合成一個大學社會主義同盟會」。第二是特別的教育;如德國社會民主黨有教育委員會,「當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三年的時候,對於經濟學,歷史,文學,美術,社會主義,哲學,協作運動,工聯主義,政治學,和各種專門學科,共講演 三千五百次。此外,還公開無數的音樂會,歡迎會,和演戲等」。「又有一種活動影戲,也是用作傳播社會主義之用的」。「柏林有一個社會主義學校。在這個學校裏面;每年有三十一個當選的年齡不同之男子和婦女,教授普通史;社會史;憲法史;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和學說;社會和工業的法律;演說術;和作文法;新聞事業;和別的學科」。「設一個婦女部;……預備各種小册子和別種印刷品在婦女中分發」。「設法使青年和社會主義相接觸,組織六百五十個地方委員會,專辦這一類的事務。還辦一種特別的新聞紙,名為勞動少年。在二百七十四處地方設有少年圖書館。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三年舉行演講會四千五百次;開音樂會和歡迎會二千四百零五次;舉行旅行會,博物院參觀會等等共一萬四千三百次。他又刊怖小册子八十二萬五千份,分發國內各青年」。這不是我們應當效法的麼?
我讀了這部譯稿,發生許多感想。特將重要一點的寫出來,表示我介紹此書的誠意。
中華民國九年七月二十三日蔡元培。
社會主義史序
[编辑]我國自「五四」運動以來,新思潮震盪全國,其有「一日千里」之勢。近一年來新出 版的報章雜誌有好幾百種,都競談世界各文明國的新學說,而社會主義尤為談論的焦點,並且很受社會上的歡迎。
但是我們要討論一種學說,對於他必先具一種有統系的知識,才能夠判斷他的好歹,决定他是否可以實行。社會主義運動在歐,澳,美各洲非當發達,而派別亦復甚多;我們對於這種運動要想具一種有統系的知識,須先從歷史下手。我譯克卡樸社會主義史的目的,就在這一點上。
克卡樸是英國一個有名的學者;他這部書紀載世界重要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源流和派別,既很詳細,又很扼要。但是這部書從出版到現在差不多有三十年了,故近來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事實,都付「關如」。一千九百十三年英國著名的社會主義家開司應發行人的請求,將克氏原本中關於解釋社會主義的節段,删去許多;又將近來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事實,撮要編入,至一千九百十三年為止,較原書約增加八分之一。此書既出於兩個名人之手;遂成為一部極完全和極有價值的書;讀者諸君細玩一遍,對於各國蓬蓬勃勃的社會主義運動,當能「瞭如指掌」。
當我譯這部書的時候,蒙蔡孑民先生代譯好些德法文書報名,胡適之先生指示疑難之處,張申府先生改正各專名詞的譯音,我對於三先生是很感謝的。我於三個月之內,譯完此書,下筆時雖力求不失原文的本意,然以時間短促,因疏忽而陷於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國內學者如肯加以指導,使再版時得重行改正,那是我所最希望的。
中華民國九年七月一日李季。
社會主義史序
[编辑]克卡樸著了這部社會主義史,在他將死之前,正值第四次出版,他在第四版的序中曾說,他這部書有兩種目的:第一就是將歷史的社會主義中各主要的方面標明出來,第二就是對於社會主義運動作一種概括的批評和解釋。
我因為應發行人的請求,途擔任訂正這部書的第五版,據我的意見,書中注重第二種目的之章節,大可以删去許多,也沒有什麼妨礙。當一千八百九十二年克卡樸初次刊佈這部書的時候,所有解釋社會主義的英文著作,可以供專門學者研究的資料的,實在不可多得。到了現在,各重要的社會主義者所著的書籍,非常之多,如國會議長訥塞馬克但那(G. RamsayMac Donald, M.P.)和國會議員司諾頓(Philip Snowden, M. P.)都有好些著作行世,衛布(Sidiney Webb),蕭伯納(Bernard Shaw),布拉哲佛(Robert Blatoh ford),和許多別的人所刊布的小册子,定期出版物,和新聞報紙等等,不知道有多少,他們這些人的著作,解釋社會主義,都是很有價值的。
現在既有了好些有價值的社會主義的出版物,所以我將克氏解釋社會主義的章節大加裁剪了。
據歷史的眼光看起來,這部書以前幾版對於英國社會主義似乎是說得過於簡略,因為英國社會主義對於英國一般讀者,大概是最饒興味的。克卡樸是一個學問淵博的學者,但是他對於英國社會主義運動,沒有親自參加,所以我不能不猜他的心中,以為無論什麼事,如果在一個設備很完全的圖書館的書籍中沒有敘述出來,就是不重要的。我這句話無論說得對不對,總之,他這部歷史記載近世英國社會主義過於簡略,我現已將這一部分大加擴充了。
本書這一次出版,起首九章在實際上是沒有改變的。我既沒有這種學識,能夠訂正克卡樸初期社會主義者的歷史,和近世社會主義運動起首的幾期,我也沒有這種能力,能夠這一樣去做。第十章(俄羅斯革命)和第十一章(無政府主義和工團主義)中關於早前歷史上的事實,大概是從本書前版中撮出來的,而後來的事實是新加入的,又這兩章的全部都是重新訂一次的。第十二章(各國社會主義的進步),第十三章 (近世國際工協人會)和第十四章(英國社會主義派)差不多完全是新加入的。第十五章(社會主義通論)和第十六章(結論)多半是由前版六章中各部分相合而成的,不過經過規輯者一番選擇,重新描訂罷了。這種增補和訂正的結果,恐怕大家不十分滿意,但是將本書照前版一樣完全印出來,或是將這一版所重印的許多有價值的節段完全删去,似乎都不大妥當。
克卡樸的為人是很富於興味的,他的品性時常流露於全書各節段中,然讀者看到這些地方,對於克氏的生平必願意更多知道一點。
克卡樸是奥坦不林(Northumbria)一個牧羊的人之子,他於一千八百四十四年出生於吳列 (Woolery)附近的地方,但是當他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移居於附近開爾索(Kelso)的閣克葉左 (Kirk Yetholm),此處離英格蘭界雖不過二英里,然却在屬於蘇格蘭的契味阿特(Cheviot)山間;所以克卡樸完全是在蘇格蘭的風俗習慣之中教養出來的。當克氏幼時,他自己在契味阿特牧場中牧羊,然他那種出来的才能,即刻就使他得到好些別的機會了。 他起初在一個鄉村學校中當教員,一面教書,一面又讀書,後來他入了壹丁堡大學 (Edinb- urgh University),他在校中很負盛名;旋取得碩士的學位,並且得到一種游歷津貼費,因 此他便能夠在哥庭堅 (Gottingen);柏林,(Berlin),曲賓根(Tabingen),尼李注(Geneva) 和巴黎(Paris)等處繼續研究學問。到了後來,他在蘇格蘭一個長老派教會中學習牧師的 職務,但是他旋又捨棄做牧師的觀念,和策柏司(W. and R. Chambers)書局中人相結納 ,他後來逐當這個書局的教育顧問,一連好幾年,當時策柏司書局發行好些很有價值的教科書。
一千八百八十三年,克氏從壹丁堡移居倫敦,他從此以後;就在倫敦或倫敦附近的地方 度他的歲月。 到了一千八百九十一年,他和衛格塘協 (Wigtownshiae)一個寡婦結婚,這 位婦人本已經有了兩個女兒,不過一個女兒死去了,還有一個女兒就是可提德 (Mr. W. T. Steae)長子顯理司提德(Mr. Henry Stead)的妻子。克氏住在倫敦的時候,他和策柏司書局的關係很密切,歷時也很久。他又投稿於大英百科全書(Fnoeyclopaedia Britannica)和册 的百科全書;他有時又替各報館作文。社會主義研究(An Inquiry into Socialism)是浪曼 司書局 (Longmans)發行的,一千八百八十七年,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和一千九百零七年各 出版一次;社會主義史(Thealistory of Socialism)是布夾克書局 (Black)發行的,一 千八百九十二年;一千九百年,一千九百零六年,和一千九百零九年各出版一次,和社會 主義初步(Priner of Sociaisan)也是布來克書局發行的, 一九百零八年,和一千九百十 年各出版一次,三部書都是他著的。到了一千九百十年,他的母校壹丁堡大學特授他一 個文學博士的名譽學位。
克卡樸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很為人所欽佩,荷蘭著名的經濟學家開亞孫博士(Dr. Pie- Pson)曾說;克卡樸的社會主義研究一書是很有價值的,不過著作者们不為人所知道罷了 克氏完全是一個學者,他的生活是一稱隱居的生活,然他却很喜歡與同志的人相往來,很高 興討論各種重大的問題,而雜以誠懇和謙恭的談話。他對於普通社會是不甚關心的,然他Page:社会主义史.pdf/25Page:社会主义史.pdf/26Page:社会主义史.pdf/27
一千九百十三年十月,闢司 (Edward R. Peage)序於列(Sirrey)的鏡布費爾德( Limpfield)。
目錄
[编辑]上卷
一、緒論
二、初期的法國社會主義
聖西門
傅立葉
三、一千八百四十八年的法國社會主義
路易柏郎
蒲魯東
四、初期的英國社會主義
五、拉塞爾 六、拉伯爾塔斯
七、馬克司
八、國際工人協會
九、德國社會民主黨
下卷
十、俄國革命
十一、無政府主義和工團主義
十二、各國社會主義的進步
十三、近世國際工人協會
十四、英國派社會主義
十五、社會主義通論
十六、結論 附錄
I.聖西門派的辯護
II.德國社會主義工黨黨網
III.費邊會的基礎
IV.總同盟罷工表
V.澳洲工黨內閣一覽表
VI.英文書籍解題
中西名詞對照表
社會主義史上卷
[编辑]克卡樸 Thomas Kirkup 原著 闢司 Edward R. Pease 增訂 李季譯
第一章 緒論
[编辑]近幾年來,世人對於社會主義的議論和著述雖然很多,然這種主義的界說仍然是不定的 讀者的心裏對於他時常發生許多疑問,紛亂,和矛盾出來。
但社會主義是全世界中一種正在得勢的學說,這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就是說各文明國 最開明和最有組織的工人都趨向社會主義,這也不是什麼過分的話。 凡腦今天被一般先進 的工界所深納的意見,明天就將為他們後起的同胞所歡迎了。然社會主義這種學說對於各 界都是有關係的,他引出許多問題使大家注意,因為這些問題都是一天一天重要起來哩。
社會主義既成了一種重要的問題,而我們對付他也只有一條正當和安穩的道路可走;就是我們應當將社會主義的真理找出來,並且對於這種真理應當完全了解。 世上有許多令人 不滿意的事體,幾乎釀出暴動和革命來了,要想把這些事體除去,就只有滿足一般受痛苦的 人正當的要求。
我們通通知道因為傳播社會主義,時常有激烈的言詞,和武斷的意見跟着出現,這是和 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規則不相容的,並且時常有革命的騷動,甚至於發生流血,兵燹,長期的紛擾,和猜忌等事。 這些事體都是大家所痛惜的。但是我們如果承認這些事體是根抵 很深和蔓延很廣的社會癥結的表徵,那麼,我們就算是很聰明了。 診治社會瓶精最好的方 法,就是預先研究這種癥結的原因,然後將他去掉。一個醫生去治病,如果他以為壓住疾病的徵候就夠了,那麼,他一定沒有成功的希望。
一個人要想去研究社會主義,就有兩種最重要的東西,是他所必需備具的—善良的意思,和豁達的胸懷。 社會主義至少也可以向我們作一種最有力量的要求,使我們對於他懷一種善意,因為他是以表出工界,婦女,被魚肉的國家,和種族,在世界上所受長期痛苦的原因為己任的。如果社會主義對於去掉這種很深遠的原因,有確實的貢獻,那麼,他就有 很大的權限可以要求大家聽一聽。
一個人如果沒有豁達的胸懷,沒有一種和社會主義一樣的新運動,他能夠懂得,或是能 夠了解,這樁事還勞我們說嗎? 凡屬已經確定的意見,和已經成立的定例,就未見得對於 各方面都是恰當的,凡屬新鮮的意見,雖然是用誇張的和無節制的言詞傳播出來的,也未見得是完全錯了的,這是幾千年來的歷史所屢次證明的。凡一般成見最深的人,如果肯將社 會主義的主張仔細去想一想,他們一定要得到益處,因為現在很聰明的人相信這種學說,總 有好幾百萬,並且有許多人為了他,就甘心情願去受監禁,受各種痛苦,犧牲他們的生命; 既然是這樣,他或者含有其理的元素和合乎正義之希望的元素在裏面,在將來必能夠表現出來
還有一層是大家所當記在心裏的,就是,社會主義並不是一種什麼固定的教義。 他是 從一種極大的,而又没有十分形成的真理所發生的一種運動。所以社會主義是活潑潑的是能夠隨時變化的。他有一種歷史,可以供我們的參改;總之,他是現在和將來一種秘 大的勢力,他的影響及於將來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樁事全靠我們現在的人類對於他的態度是 慈樣的。
在一方面說起來,如果我們徒然抱許多無益的和虛幻的希望,這是大錯了的;但是從他 方面說起來,如果因為一種幻想,一種成見,或是一種悲觀的緣故,我們就去做阻礙其理和 進步的事體,這是更加錯了的。我們對於這種重要問題所當取的態度,就是抑制我們的感 情和成見,以一種善良的意思,和豁達的胸懷,去追随真理。
「社會主義」這個名詞似乎是最初出現於一千八百三十三年的『保貧黨』(The Toor man's guardian)至一千八百三十五年,有一班人在渦文(Robert owen) 庇蔭之下,組織一個團體,得了一個極誇張的頭街,叫做「萬國各階級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all classes of all nations);當這種會引起各種討論的時候,社會主義家和社會主義這一類的名詞就流行一時 了。 然渦文和他那一派對於當時的政治改革毫不注重,只竭全力於社會改良和改造等事,故大家所承認之社會主義的界說也只限於此等事體。 渦文告訴我們,說社會主義這個名詞 不久就為法蘭西有名的著作家雷伯(Reybaud) 在他的傑作『近世改革家』(Reformateurs mot dernes) 裏面所借用,他的著作裏面所討論的事件,是聖西門 (Saint-Simon) 傅立葉 (Eou- rier) 和渦文的學說。 自從雷伯輸入社會主義這個名詞於歐洲大陸,卽刻他就風行起來了, 到了現在,他就被認爲十九世紀世界歷史上一種最顯著之運動的名稱。
所以社會主義這個名稱起初在英國是應用於渦文的社會改造論裏面,在法國是應用於聖 西門和傅立葉的學說裏面。” 善於使用這種名稱,就連帶有上面這些人的意見和以後出現這 一類的意見包含在裏面。 但是社會主義這個名詞不獨在普通言談裏面,和一般政客所引用 的,意義各不相同,就是一般經濟學家和著名的社會主義批評家用起這個名詞來,意義也是 各不相同的。 現在有一種逐漸得勢的趨勢,就是,如有一種團體要保護貧民,干涉別人的 財產,或是因爲幫助被壓迫的階級,限制那種放任主義 (The Priyciple of Laissez-faire) 或是有什麼激烈的社會改革去搖動現今自由競爭所 得的 私有財產制度,大家以爲這都是一Page:社会主义史.pdf/39Page:社会主义史.pdf/40Page:社会主义史.pdf/41Page:社会主义史.pdf/42Page:社会主义史.pdf/43Page:社会主义史.pdf/44Page:社会主义史.pdf/45Page:社会主义史.pdf/46Page:社会主义史.pdf/47Page:社会主义史.pdf/48Page:社会主义史.pdf/49Page:社会主义史.pdf/50Page:社会主义史.pdf/51Page:社会主义史.pdf/52Page:社会主义史.pdf/53Page:社会主义史.pdf/54Page:社会主义史.pdf/55Page:社会主义史.pdf/56Page:社会主义史.pdf/57Page:社会主义史.pdf/58Page:社会主义史.pdf/59Page:社会主义史.pdf/60Page:社会主义史.pdf/61Page:社会主义史.pdf/62Page:社会主义史.pdf/63Page:社会主义史.pdf/64Page:社会主义史.pdf/65Page:社会主义史.pdf/66Page:社会主义史.pdf/67Page:社会主义史.pdf/68Page:社会主义史.pdf/69Page:社会主义史.pdf/70Page:社会主义史.pdf/71Page:社会主义史.pdf/72Page:社会主义史.pdf/73Page:社会主义史.pdf/74Page:社会主义史.pdf/75Page:社会主义史.pdf/76Page:社会主义史.pdf/77Page:社会主义史.pdf/78Page:社会主义史.pdf/79Page:社会主义史.pdf/80Page:社会主义史.pdf/81Page:社会主义史.pdf/82Page:社会主义史.pdf/83Page:社会主义史.pdf/84Page:社会主义史.pdf/85Page:社会主义史.pdf/86Page:社会主义史.pdf/87Page:社会主义史.pdf/88Page:社会主义史.pdf/89Page:社会主义史.pdf/90Page:社会主义史.pdf/91Page:社会主义史.pdf/92Page:社会主义史.pdf/93Page:社会主义史.pdf/94Page:社会主义史.pdf/95Page:社会主义史.pdf/96詳細規畫起來,須用五十個孟德斯鳩(Montesquiens)的劳。 蒲氏所主張的社會組織,是 以集產的頂則為基礙的,就是一種自由的聯合會,而這種會注重分工,並且維持個人和國民 的兩種人格。他心中抱一種熱忱,極力主張人類的尊嚴和自由,所以他對於主張社會改革 而不使個人得充分自由發達的學說,不能容忍。此外他還有一種著名的無政府妙論,他以 為無政府是社會自由發達的極點,因為經過人類倫理上的進步,政府便變成一種不重要的東西了。 每個人應當以自身為法則 他說,「以人類去管轄人類的政府,無論是何種組織 總是一種壓力。凡極完善的社會是風俗習慣和無政府聯合攏來的」。
蒲魯東關於財產的學說,是認財產權為一種沒收他產的權利,在實質上,此說和馬克思 及後來許多社會主義家的資本論是一樣的。財產和資本都認為一種利用他人勞力的權力, 並且是認為一種要求他人依勞力所得的產物而不報酬的權力。 蒲魯東著名的妙論「財產是 贓物」一實不過是上面這種普通原則中一種銳利的詞鋒罷了。奴隸制是一種暗殺,因為他 將 一個人的人格中所有最可寶貴的東西都毀滅了;而財產是一種職物,因為他將別人依勞力Page:社会主义史.pdf/98Page:社会主义史.pdf/99Page:社会主义史.pdf/100Page:社会主义史.pdf/101Page:社会主义史.pdf/102Page:社会主义史.pdf/103Page:社会主义史.pdf/104Page:社会主义史.pdf/105Page:社会主义史.pdf/106Page:社会主义史.pdf/107Page:社会主义史.pdf/108Page:社会主义史.pdf/109Page:社会主义史.pdf/110Page:社会主义史.pdf/111Page:社会主义史.pdf/112Page:社会主义史.pdf/113Page:社会主义史.pdf/114Page:社会主义史.pdf/115Page:社会主义史.pdf/116Page:社会主义史.pdf/117Page:社会主义史.pdf/118Page:社会主义史.pdf/119Page:社会主义史.pdf/120Page:社会主义史.pdf/121Page:社会主义史.pdf/122Page:社会主义史.pdf/123Page:社会主义史.pdf/124Page:社会主义史.pdf/125Page:社会主义史.pdf/126Page:社会主义史.pdf/127Page:社会主义史.pdf/128Page:社会主义史.pdf/129Page:社会主义史.pdf/130Page:社会主义史.pdf/131Page:社会主义史.pdf/132Page:社会主义史.pdf/133Page:社会主义史.pdf/134Page:社会主义史.pdf/135Page:社会主义史.pdf/136Page:社会主义史.pdf/137Page:社会主义史.pdf/138Page:社会主义史.pdf/139Page:社会主义史.pdf/140Page:社会主义史.pdf/141Page:社会主义史.pdf/142Page:社会主义史.pdf/143Page:社会主义史.pdf/144Page:社会主义史.pdf/145Page:社会主义史.pdf/146Page:社会主义史.pdf/147Page:社会主义史.pdf/148Page:社会主义史.pdf/149Page:社会主义史.pdf/150Page:社会主义史.pdf/151Page:社会主义史.pdf/152Page:社会主义史.pdf/153Page:社会主义史.pdf/154Page:社会主义史.pdf/155Page:社会主义史.pdf/156Page:社会主义史.pdf/157Page:社会主义史.pdf/158Page:社会主义史.pdf/159Page:社会主义史.pdf/160Page:社会主义史.pdf/161Page:社会主义史.pdf/162Page:社会主义史.pdf/163Page:社会主义史.pdf/164Page:社会主义史.pdf/165Page:社会主义史.pdf/166Page:社会主义史.pdf/167Page:社会主义史.pdf/168Page:社会主义史.pdf/169Page:社会主义史.pdf/170Page:社会主义史.pdf/171Page:社会主义史.pdf/172Page:社会主义史.pdf/173Page:社会主义史.pdf/174Page:社会主义史.pdf/175Page:社会主义史.pdf/176Page:社会主义史.pdf/177Page:社会主义史.pdf/178Page:社会主义史.pdf/179Page:社会主义史.pdf/180Page:社会主义史.pdf/181Page:社会主义史.pdf/182Page:社会主义史.pdf/183Page:社会主义史.pdf/184Page:社会主义史.pdf/185Page:社会主义史.pdf/186Page:社会主义史.pdf/187Page:社会主义史.pdf/188Page:社会主义史.pdf/189Page:社会主义史.pdf/190Page:社会主义史.pdf/191Page:社会主义史.pdf/192Page:社会主义史.pdf/193Page:社会主义史.pdf/194Page:社会主义史.pdf/195Page:社会主义史.pdf/196Page:社会主义史.pdf/197Page:社会主义史.pdf/198Page:社会主义史.pdf/199Page:社会主义史.pdf/200Page:社会主义史.pdf/201Page:社会主义史.pdf/202Page:社会主义史.pdf/203Page:社会主义史.pdf/204Page:社会主义史.pdf/205Page:社会主义史.pdf/206Page:社会主义史.pdf/207Page:社会主义史.pdf/208Page:社会主义史.pdf/209Page:社会主义史.pdf/210Page:社会主义史.pdf/211Page:社会主义史.pdf/212Page:社会主义史.pdf/213Page:社会主义史.pdf/214Page:社会主义史.pdf/215Page:社会主义史.pdf/216Page:社会主义史.pdf/217Page:社会主义史.pdf/218Page:社会主义史.pdf/219Page:社会主义史.pdf/220Page:社会主义史.pdf/221Page:社会主义史.pdf/222Page:社会主义史.pdf/223Page:社会主义史.pdf/224Page:社会主义史.pdf/225Page:社会主义史.pdf/226Page:社会主义史.pdf/227Page:社会主义史.pdf/228Page:社会主义史.pdf/229Page:社会主义史.pdf/230Page:社会主义史.pdf/231Page:社会主义史.pdf/232Page:社会主义史.pdf/233Page:社会主义史.pdf/234Page:社会主义史.pdf/235Page:社会主义史.pdf/236Page:社会主义史.pdf/237Page:社会主义史.pdf/238Page:社会主义史.pdf/239Page:社会主义史.pdf/240Page:社会主义史.pdf/241Page:社会主义史.pdf/242Page:社会主义史.pdf/243Page:社会主义史.pdf/244Page:社会主义史.pdf/245Page:社会主义史.pdf/246Page:社会主义史.pdf/247Page:社会主义史.pdf/248Page:社会主义史.pdf/249Page:社会主义史.pdf/250Page:社会主义史.pdf/251Page:社会主义史.pdf/252Page:社会主义史.pdf/253Page:社会主义史.pdf/254Page:社会主义史.pdf/255Page:社会主义史.pdf/256Page:社会主义史.pdf/257Page:社会主义史.pdf/258Page:社会主义史.pdf/259Page:社会主义史.pdf/260Page:社会主义史.pdf/261Page:社会主义史.pdf/262Page:社会主义史.pdf/263Page:社会主义史.pdf/264Page:社会主义史.pdf/265Page:社会主义史.pdf/266Page:社会主义史.pdf/267Page:社会主义史.pdf/268Page:社会主义史.pdf/269Page:社会主义史.pdf/270Page:社会主义史.pdf/271Page:社会主义史.pdf/272Page:社会主义史.pdf/273Page:社会主义史.pdf/274Page:社会主义史.pdf/275Page:社会主义史.pdf/276Page:社会主义史.pdf/277Page:社会主义史.pdf/278Page:社会主义史.pdf/279Page:社会主义史.pdf/280Page:社会主义史.pdf/281Page:社会主义史.pdf/282Page:社会主义史.pdf/283Page:社会主义史.pdf/284Page:社会主义史.pdf/285Page:社会主义史.pdf/286Page:社会主义史.pdf/287Page:社会主义史.pdf/288Page:社会主义史.pdf/289Page:社会主义史.pdf/290Page:社会主义史.pdf/291Page:社会主义史.pdf/292Page:社会主义史.pdf/293Page:社会主义史.pdf/294Page:社会主义史.pdf/295Page:社会主义史.pdf/296Page:社会主义史.pdf/297Page:社会主义史.pdf/298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學說和理想應當用於社會中實在的事業上,使他受一種試驗,得矯正 他不對的地方,這是最要緊的。黨中領袖都一致主張做事時採用合法的和和平的方法。 關於此,他們和現制度的代表或都作同一的主張,這或者就是他們兩方將來關係親密的基礎。
社會主義史上卷終Page:社会主义史.pdf/300Page:社会主义史.pdf/301Page:社会主义史.pdf/302Page:社会主义史.pdf/303Page:社会主义史.pdf/304Page:社会主义史.pdf/305Page:社会主义史.pdf/306Page:社会主义史.pdf/307Page:社会主义史.pdf/308Page:社会主义史.pdf/309Page:社会主义史.pdf/310Page:社会主义史.pdf/311Page:社会主义史.pdf/312Page:社会主义史.pdf/313Page:社会主义史.pdf/314Page:社会主义史.pdf/315Page:社会主义史.pdf/316Page:社会主义史.pdf/317Page:社会主义史.pdf/318Page:社会主义史.pdf/319Page:社会主义史.pdf/320Page:社会主义史.pdf/321Page:社会主义史.pdf/322Page:社会主义史.pdf/323Page:社会主义史.pdf/324Page:社会主义史.pdf/325Page:社会主义史.pdf/326Page:社会主义史.pdf/327Page:社会主义史.pdf/328Page:社会主义史.pdf/329Page:社会主义史.pdf/330Page:社会主义史.pdf/331Page:社会主义史.pdf/332Page:社会主义史.pdf/333Page:社会主义史.pdf/334Page:社会主义史.pdf/335Page:社会主义史.pdf/336Page:社会主义史.pdf/337Page:社会主义史.pdf/338Page:社会主义史.pdf/339Page:社会主义史.pdf/340Page:社会主义史.pdf/341Page:社会主义史.pdf/342Page:社会主义史.pdf/343Page:社会主义史.pdf/344Page:社会主义史.pdf/345Page:社会主义史.pdf/346Page:社会主义史.pdf/347Page:社会主义史.pdf/348Page:社会主义史.pdf/349Page:社会主义史.pdf/350Page:社会主义史.pdf/351Page:社会主义史.pdf/352Page:社会主义史.pdf/353Page:社会主义史.pdf/354Page:社会主义史.pdf/355Page:社会主义史.pdf/356Page:社会主义史.pdf/357Page:社会主义史.pdf/358Page:社会主义史.pdf/359Page:社会主义史.pdf/360Page:社会主义史.pdf/361Page:社会主义史.pdf/362Page:社会主义史.pdf/363Page:社会主义史.pdf/364Page:社会主义史.pdf/365Page:社会主义史.pdf/366Page:社会主义史.pdf/367Page:社会主义史.pdf/368Page:社会主义史.pdf/369Page:社会主义史.pdf/370Page:社会主义史.pdf/371Page:社会主义史.pdf/372Page:社会主义史.pdf/373Page:社会主义史.pdf/374Page:社会主义史.pdf/375Page:社会主义史.pdf/376Page:社会主义史.pdf/377Page:社会主义史.pdf/378Page:社会主义史.pdf/379Page:社会主义史.pdf/380Page:社会主义史.pdf/381Page:社会主义史.pdf/382Page:社会主义史.pdf/383Page:社会主义史.pdf/384Page:社会主义史.pdf/385Page:社会主义史.pdf/386Page:社会主义史.pdf/387Page:社会主义史.pdf/388Page:社会主义史.pdf/389Page:社会主义史.pdf/390Page:社会主义史.pdf/391Page:社会主义史.pdf/392Page:社会主义史.pdf/393Page:社会主义史.pdf/394Page:社会主义史.pdf/395Page:社会主义史.pdf/396Page:社会主义史.pdf/397Page:社会主义史.pdf/398Page:社会主义史.pdf/399Page:社会主义史.pdf/400Page:社会主义史.pdf/401Page:社会主义史.pdf/402Page:社会主义史.pdf/403Page:社会主义史.pdf/404Page:社会主义史.pdf/405Page:社会主义史.pdf/406Page:社会主义史.pdf/407Page:社会主义史.pdf/408Page:社会主义史.pdf/409Page:社会主义史.pdf/410Page:社会主义史.pdf/411Page:社会主义史.pdf/412Page:社会主义史.pdf/413Page:社会主义史.pdf/414Page:社会主义史.pdf/415Page:社会主义史.pdf/416Page:社会主义史.pdf/417Page:社会主义史.pdf/418Page:社会主义史.pdf/419Page:社会主义史.pdf/420Page:社会主义史.pdf/421Page:社会主义史.pdf/422Page:社会主义史.pdf/423Page:社会主义史.pdf/424Page:社会主义史.pdf/425Page:社会主义史.pdf/426Page:社会主义史.pdf/427Page:社会主义史.pdf/428Page:社会主义史.pdf/429Page:社会主义史.pdf/430Page:社会主义史.pdf/431Page:社会主义史.pdf/432Page:社会主义史.pdf/433Page:社会主义史.pdf/434Page:社会主义史.pdf/435Page:社会主义史.pdf/436Page:社会主义史.pdf/437Page:社会主义史.pdf/438Page:社会主义史.pdf/439Page:社会主义史.pdf/440Page:社会主义史.pdf/441Page:社会主义史.pdf/442Page:社会主义史.pdf/443Page:社会主义史.pdf/444Page:社会主义史.pdf/445Page:社会主义史.pdf/446Page:社会主义史.pdf/447Page:社会主义史.pdf/448Page:社会主义史.pdf/449Page:社会主义史.pdf/450Page:社会主义史.pdf/451Page:社会主义史.pdf/452Page:社会主义史.pdf/453Page:社会主义史.pdf/454Page:社会主义史.pdf/455Page:社会主义史.pdf/456Page:社会主义史.pdf/457Page:社会主义史.pdf/458Page:社会主义史.pdf/459Page:社会主义史.pdf/460Page:社会主义史.pdf/461Page:社会主义史.pdf/462Page:社会主义史.pdf/463Page:社会主义史.pdf/464Page:社会主义史.pdf/465Page:社会主义史.pdf/466Page:社会主义史.pdf/467Page:社会主义史.pdf/468Page:社会主义史.pdf/469Page:社会主义史.pdf/470Page:社会主义史.pdf/471Page:社会主义史.pdf/472Page:社会主义史.pdf/473Page:社会主义史.pdf/474Page:社会主义史.pdf/475Page:社会主义史.pdf/476Page:社会主义史.pdf/477Page:社会主义史.pdf/478Page:社会主义史.pdf/479Page:社会主义史.pdf/480Page:社会主义史.pdf/481Page:社会主义史.pdf/482Page:社会主义史.pdf/483Page:社会主义史.pdf/484Page:社会主义史.pdf/485Page:社会主义史.pdf/486Page:社会主义史.pdf/487Page:社会主义史.pdf/488Page:社会主义史.pdf/489Page:社会主义史.pdf/490Page:社会主义史.pdf/491Page:社会主义史.pdf/492Page:社会主义史.pdf/493Page:社会主义史.pdf/494Page:社会主义史.pdf/495Page:社会主义史.pdf/496Page:社会主义史.pdf/497Page:社会主义史.pdf/498Page:社会主义史.pdf/499Page:社会主义史.pdf/500Page:社会主义史.pdf/501Page:社会主义史.pdf/502Page:社会主义史.pdf/503Page:社会主义史.pdf/504Page:社会主义史.pdf/505Page:社会主义史.pdf/506Page:社会主义史.pdf/507Page:社会主义史.pdf/508Page:社会主义史.pdf/509Page:社会主义史.pdf/510Page:社会主义史.pdf/511Page:社会主义史.pdf/512Page:社会主义史.pdf/513Page:社会主义史.pdf/514Page:社会主义史.pdf/515Page:社会主义史.pdf/516Page:社会主义史.pdf/517Page:社会主义史.pdf/518Page:社会主义史.pdf/519Page:社会主义史.pdf/520Page:社会主义史.pdf/521Page:社会主义史.pdf/522Page:社会主义史.pdf/523Page:社会主义史.pdf/524Page:社会主义史.pdf/525Page:社会主义史.pdf/526Page:社会主义史.pdf/527Page:社会主义史.pdf/528Page:社会主义史.pdf/529Page:社会主义史.pdf/530Page:社会主义史.pdf/531Page:社会主义史.pdf/532Page:社会主义史.pdf/533Page:社会主义史.pdf/534Page:社会主义史.pdf/535Page:社会主义史.pdf/536Page:社会主义史.pdf/537Page:社会主义史.pdf/538Page:社会主义史.pdf/539Page:社会主义史.pdf/540Page:社会主义史.pdf/541Page:社会主义史.pdf/542Page:社会主义史.pdf/543Page:社会主义史.pdf/544Page:社会主义史.pdf/545Page:社会主义史.pdf/546Page:社会主义史.pdf/547Page:社会主义史.pdf/548Page:社会主义史.pdf/549Page:社会主义史.pdf/550Page:社会主义史.pdf/551Page:社会主义史.pdf/552Page:社会主义史.pdf/553Page:社会主义史.pdf/554Page:社会主义史.pdf/555Page:社会主义史.pdf/556Page:社会主义史.pdf/557Page:社会主义史.pdf/558Page:社会主义史.pdf/559Page:社会主义史.pdf/560Page:社会主义史.pdf/561Page:社会主义史.pdf/562Page:社会主义史.pdf/563Page:社会主义史.pdf/564Page:社会主义史.pdf/565Page:社会主义史.pdf/566Page:社会主义史.pdf/567Page:社会主义史.pdf/568Page:社会主义史.pdf/569Page:社会主义史.pdf/570Page:社会主义史.pdf/571Page:社会主义史.pdf/572Page:社会主义史.pdf/573Page:社会主义史.pdf/574Page:社会主义史.pdf/575Page:社会主义史.pdf/576Page:社会主义史.pdf/577Page:社会主义史.pdf/578Page:社会主义史.pdf/579Page:社会主义史.pdf/580Page:社会主义史.pdf/581Page:社会主义史.pdf/582Page:社会主义史.pdf/583Page:社会主义史.pdf/584Page:社会主义史.pdf/585Page:社会主义史.pdf/586Page:社会主义史.pdf/587Page:社会主义史.pdf/588Page:社会主义史.pdf/589Page:社会主义史.pdf/590Page:社会主义史.pdf/591Page:社会主义史.pdf/592Page:社会主义史.pdf/593Page:社会主义史.pdf/594Page:社会主义史.pdf/595Page:社会主义史.pdf/596Page:社会主义史.pdf/597Page:社会主义史.pdf/598Page:社会主义史.pdf/599Page:社会主义史.pdf/600Page:社会主义史.pdf/601Page:社会主义史.pdf/602Page:社会主义史.pdf/603Page:社会主义史.pdf/604Page:社会主义史.pdf/605Page:社会主义史.pdf/606Page:社会主义史.pdf/607Page:社会主义史.pdf/608Page:社会主义史.pdf/609Page:社会主义史.pdf/610Page:社会主义史.pdf/611Page:社会主义史.pdf/612Page:社会主义史.pdf/613Page:社会主义史.pdf/614Page:社会主义史.pdf/615Page:社会主义史.pdf/616Page:社会主义史.pdf/617Page:社会主义史.pdf/618Page:社会主义史.pdf/619Page:社会主义史.pdf/620Page:社会主义史.pdf/621Page:社会主义史.pdf/622Page:社会主义史.pdf/623Page:社会主义史.pdf/624Page:社会主义史.pdf/625Page:社会主义史.pdf/626Page:社会主义史.pdf/627Page:社会主义史.pdf/628Page:社会主义史.pdf/629Page:社会主义史.pdf/630Page:社会主义史.pdf/631Page:社会主义史.pdf/632Page:社会主义史.pdf/633Page:社会主义史.pdf/634Page:社会主义史.pdf/635Page:社会主义史.pdf/636Page:社会主义史.pdf/637Page:社会主义史.pdf/638Page:社会主义史.pdf/639Page:社会主义史.pdf/640Page:社会主义史.pdf/641Page:社会主义史.pdf/642Page:社会主义史.pdf/643Page:社会主义史.pdf/644Page:社会主义史.pdf/645Page:社会主义史.pdf/646Page:社会主义史.pdf/647Page:社会主义史.pdf/648
本译文与其原文有分别的版权许可。译文版权状况仅适用于本版本。
原文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
译文 |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67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5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兩岸四地、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