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文譯音私議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西文譯音私議
作者:陳獨秀
1916年1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卷2

譯西籍,方輿姓氏,權衡度量言人人殊。逐物定名,將繁無限紀。今各就單音,擬以漢字。舉其大要。闕所不知。如下表。

單獨字母譯音

[编辑]

A亞 B白 C斯克 D德 E厄 F夫 G格 H〇(凡字母必直接合母音始發音者皆缺) I哀易 J〇 K克
L爾 M姆 N〇  O阿 P卜 Q〇 R兒 S斯 T特 U虞尤 V甫 W〇 X愛格斯
Y〇 Z茲

拼合字母音

[编辑]
Ba巴 Da達 Fa法 Ga加 Ha哈 Ja惹 Ka卡 La拉 Ma馬 Na那 Pa帕 Ra喇 Sa薩 Ta塔 Va伐 Wa瓦 Ya牙 Za雜
Be貝 De兌 Fe非 Ge徐 He赫 Je熱 Ke  Le雷 Me梅 Ne內 Pe佩 Re芮 Se綏 Te推 Ve肥 We微 Ye耶 Ze醉
Bi比 Di狄 Fi費 Gi基 Hi兮 Ji日 Ki其 Li李 Mi米 Ni尼 Pi皮 Ri律 Si西 Ti梯 Vi維 Wi威 Yi伊 Zi茲
Bī拜 Dī戴 Fī  Gī該 Hī海 Jī  Kī凱 Lī來 Mī埋 Nī奈 Pī派 Rī萊 Sī賽 Tī泰 Vī  Wī外 Yī埃 Zī才
Bo波 Do多 Fo佛 Go哥 Ho霍 Jo若 Ko苛 Lo洛 Mo莫 No諾 Po坡 Ro羅 So索 To托 Vo福 Wo倭 Yo約 Zo左
Bu  Du丟 Fu  Gu勾 Hu侯 Ju柔 Ku口 Lu路 Mu繆 Nu鈕 Pu  Ru盧 Su素 Tu圖 Vu浮 Wu  Yu尤 Zu祖
Bü布 Dü杜 Fü弗 Gü谷 Hü胡 Jü如 Kü苦 Lü廬 Mü木 Nü奴 Pü蒲 Rü魯 Sü  Tü  Vü縛 Wü吳 Yü虞 Zü 
Cha查 Sha夏 Wha華 Gua瓜 Qua夸
Che且 She謝 Whe徽 Gue桂 Que匱
Chi支 Shi希 Whi惠 Gui歸 Qui葵
Chī  Shī懈 Whī懷 Guī怪 Quī蒯
Cho卻 Sho學 Who  Guo  Quo科
Chu丘 Shu脩 Whu 
Chü區 Shü虛 Whü 
Ban班 Dan丹 Fan方 Gan剛 Han韓 Jan然 Kan康 Lan蘭 Man曼 Nan南 Pan龐 Ran郎 San三 Tan唐 Van房 Wan王 Yan楊 Zan臧 An安
Ben邊 Den顛 Fen芬 Gen根 Hen仙 Jen染 Ken鏗 Len廉 Men門 Nen能 Pen彭 Ren  Sen孫 Ten天 Ven焚 Wen溫 Yen顏 Zen曾 En英
Bin賓 Din丁 Fin  Gin  Hin亨 Jin仁 Kin  Lin林 Min民 Nin甯 Pin平 Rin  Sin新 Tin亭 Vin  Win文 Yin陰 Zin精 In印
Bon奔 Don東 Fon豐 Gon龔 Hon洪 Jon戎 Kon孔 Lon龍 Mon蒙 Non農 Pon朋 Ron輪 Son生 Ton頓 Von奉 Won翁 Yon榮 Zon宗 On 
Chan張 Shan上 Whan黃 Guan光 Quan匡
Chen陳 Shen申 When昏 Guen肱 Quen昆
Chin秦 Shin盛 Whin  Guin  Quin 
Chon笻 Shon兄 Whon  Guon  Quon空

說明

[编辑]

所謂父音(Consonant即聲也)不合母音(Vowel即韻也)不能發音者,乃言難定正音。非皆絕對無音也。例如BR、DR、FR、GR、KR、PR、TR、ST之前一字母,雖不直接與母音聯合,亦能獨立發音。又如英德俄三國語,DFKLPRSTVZ之居語尾者,雖其前為父音字母,亦恆能獨立發音。其居母音之次者,固照例發音。然其音亦為獨立知音,不隨其前之母音而生變化也。例如英文 Put、pot、post 三字,其中之母音雖不同,而語尾之 t 作特音則一也。

法德二語,讀 E 皆入灰韻,今從之。英語讀 I,有易哀長短二音。此即中土古韻之咍同部之理。今從英語以短音 i(易)屬之部;以長音 ī(哀)屬咍部。y 分長短二音與 I 同,故略之。法德之 I y 二音,均有短無長。其作長音讀入咍部者,德為 Ei,法為 Aī。皆複母音,非單獨一 I 也。中土古韻,灰齊同部。故英語讀 E 入齊韻。今韻之齊相近。灰咍亦相近。變遷至為複雜。今分 E、i、ī 為三類。而三者源流貫通,中西一轍也。

中國現代之麻韻字,古音多在歌韻。如阿字古在歌韻。今韻歌麻二韻之音并讀。山阿之阿,則讀入歌韻,阿哥之哥,則入麻韻。茲取之以擬O,乃歌韻之阿。非麻韻之阿。今江浙兩省及安徽之徽州。讀巴卡馬那夸華等字,尚在歌韻。他省皆讀入麻韻。故曲以擬A之音。西文中亦有歌麻二韻相通者,例如英語之 law、was、walk、all 等字之A皆與O同。

中國古韻尤虞相近。今音若、杜、柔、路、繆、奴、魯、素、圖、浮、祖等字。尚尤虞并讀。英文讀u音之字,尤(Pure)、虞(Put)皆有。法德讀u,只合虞韻。今二者并列。

複母音 Ai 同 E(灰韻)。Ie 同 I(之韻)。Eu 同 u(尤音)。英文 Ew 同 u(尤音)。Ou(敖)讀若蕭韻。Ow(阿敖)或讀若蕭韻或讀若歌韻,法文 Au 同 O。Ou 同 ü(虞韻)。Eau 同 O。Oi 讀音如 Wa。Ei 同 E。茲均從略。

梵文所謂隨韻鼻韻者,皆於字上加點作M音,今歐洲語言學者,亦多謂MN為半母音,證以中國江陽、先仙、真庚、東冬、諸韻。其為AEIO諸母音,與半母音N相合而成一複母音也。確無疑義。茲故別為一音類。M與N不另列。

英文讀E入齊韻。且在語尾時,概無母因之作用。今擬E行隻字,多為譯法文德文而設也。

B聲合華音幫母。P聲合華音滂母。D聲合華陰端母。T聲合華陰透母。固皆畫然分別也。華音幫滂皆屬重唇。端透均屬舌頭。故華譯西文BP不分、DT相混。然此亦不獨華譯為然。即西人語言。每多混亂。例如英人讀語尾之D,恆作T音。法人讀 Paris 為 Palais。讀 Palais 為 Balais。讀 Station 為 Sdation。是皆B與P,D與T之相亂也。華譯歐羅巴即法都那馬運河,均已沿用日久,未便改易。今後譯音者,B之與P、D之與T、不可無別也。

C分剛柔二聲。剛聲同K,柔聲同S,故不另列。

FVW三聲,合華音非、奉、微三母。同屬輕唇,而皆有分別。舊譯V聲,不輕亂於F,即重亂於W。今後譯F聲必用非母之字,V聲必用奉母之字,W聲必用微母之字,始可釐然有當也。

J聲,德文讀同Y聲。英文固有名詞中,J聲不甚多。其重要者者如 Jesus 華譯曰耶穌,Jerusalem 華譯曰耶路撒林。John 華譯曰約翰。Johnson 華譯曰約翰生。Judea 華譯曰猶太。Jordan 華譯曰約旦河。Joseph 華譯曰約瑟夫。皆從德音。(約旦河,希伯來音原作 Yarden。荷蘭神學者 Yansen,英文作 Jansen。南美洲哥倫比亞之 Yapura 河,英文作 Japura(音讀則作 Yapora)。羅馬尼亞 Yäshe 城,英文作 Jässy。是譯從德音者較正也。)法文固有名詞中,J聲極多。故J聲皆擬以華音日母之字,專為譯法文計耳。(華音日母之字,古時多在泥母。爾、耳、二、熱、日、人、染、認、兒、弱等字,今江浙兩省均讀在泥母。故章太炎先生作音表,以日母之字附屬泥母,不另立。然證以法文J聲,華音日母仍有獨立存在之必要也。)

C之剛聲,於華音屬溪母。G之剛聲,於華音屬見母。均有分別。華譯C聲,多亂於G。例如 Colombia 譯曰哥倫比亞。是讀 Co 為 Go 矣。K聲亦屬華音溪母,與C之剛聲同。

G之剛聲,於華音屬見母開口正韻。G之柔聲,為其副韻。(中國甲、加、家、假、角、街、江等字,亦均有正剛副柔二種音讀)Gu 之聲於華音屬見母之合口音。C之剛聲及K聲,於華音屬溪母開口正韻。Ch 之聲(以英語言)為其副韻。(中國客、確、敲等字,均有正剛副柔二種音讀)。Qu 之聲,於華音屬溪母之合口音。由是觀之。G聲與C(K同)聲,雖同為牙音,而聲類個別。其副韻合口之變化,亦統系分明,不容紊亂也。

法德文讀 Ch 之聲,等於 Sh,與英文大異。然以華音證之,亦可明其聲變之例。華音牙喉二音,自來相通。(章太炎先生音表,(見新方言)分五音三類,牙喉二音,列為一類,善矣)例如牙音之溪字,可讀入喉音之曉母。牙音之疑字,可讀入喉音之喻母。(日本漢音,喉音之字,多讀入牙音溪母。如影香興形等。)法德之讀 Ch 如 Sh,猶夫華語讀牙音溪母之溪(Chi)字如喉音曉母之希(Shi)也。(因牙喉二音相通,遂明英德讀J聲不同之理。英文讀J如G之柔聲,於華音屬牙音之見母。德文讀J如y,於華音屬喉音之影母)

LNR三聲,亦易混亂。依華音,L在來母。N在泥母,R則為彈舌音(佛典譯者,用此譯梵文R韻(梵文單韻九,輕者R居其二)於來母之字加口旁為)泥母屬舌頭音。來母屬半舌頭半齒音。其分別蓋顯然也。今譯L聲者,皆用來母之字,不誤。譯N聲者,間或誤入來母,然大體亦均用泥母不誤。惟譯R聲者。自來與L聲無別。例如 Arabia 阿喇比亞、Siberia 西伯里亞、Rolland 羅蘭、Rhein 萊因河等是也。蓋彈舌聲法,不易標識,混亂久矣。今祇得仍其舊。

譯佛典者以迦(CK)別加(G柔音J),又以伽(G剛音)別迦(CK)。以囉(R)別羅(L)。似可採用也。

I之與 yi 音有短長。以易、伊別之。爾在日母(或泥母)以之譯屬於來母之L,本不適當,今無相當之字。姑仍舊依慣例。

譯字如杜、狄、戴、谷、李、雷、鈕、張、陳、秦、查等乃為譯姓計也。Chi 之譯支,本不適合。以支那已成定名也。Ton 之譯頓尤非是然以 Washington(華盛頓)Milton(彌爾頓)Boston(波斯頓)Gladstone(格拉斯頓)久有定名,只得仍其舊也。En 之為英、In 之譯為印,皆從英吉利印度之定名。Shan 之譯為上,從上海之定名。Ki 之譯其,從土耳其之定名。餘倣此。

En 之音,法文多讀同 An。德文讀同華音先韻。英文讀同真文韻。華音真、文、先三韻相近。故 En 行之字二者并用。

上所論列,略具梗概而已。海內宏達,倘廣賜教正,使譯音得就統一。未始非學者節時省力之一道也。

这部作品在1929年1月1日以前出版,其作者1942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