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四 陝西三 西安府下 下一卷▶

陝西三西安府下[编辑]

華州,府東二百里。東至河南、陝州三百十里,南至商州二百里,北至同州七十里。

周畿內地,鄭始封邑也地名咸林。《毛詩譜》:「宣王封其弟於咸林之地,是爲鄭。」《周語》:「鄭桓公爲周司徒,採地咸林。」後屬於晉。《左傳》晉侯賂秦以河外列城五,南及華山。戰國爲秦、魏二國之境。秦屬內史。漢屬京兆。後漢爲京兆、弘農二郡地。魏晉因之。後魏爲華山郡《地志》:「東晉太元十二年分弘農之華陰、京兆之鄭、馮翊之夏陽、郃陽等縣,置華山郡。後魏蓋因晉舊。太和十一年別置華州。後於此置東雍州。西魏改曰華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屬京兆、馮翊二郡。義寧初,置華陰郡。唐復曰華州。垂拱初,改泰州,尋復故。天寶初,亦曰華陰郡。乾元初,復曰華州。建中四年升爲鎮國軍。」《唐志》:「至德以後,有潼關防禦鎮國軍使,州刺史領之。」乾寧三年又升爲興德府。天祐三年仍曰華州。五代梁曰感化軍,一作威化,悞。後唐復曰鎮國軍。周顯德初,軍廢,仍曰華州。宋初復曰鎮國軍。皇祐五年改鎮潼軍仍曰華州,亦曰華陰郡。金因之。貞祐三年又改爲金安軍。元仍曰華州,尋以州治鄭縣省入。明初因之,屬西安府編户四十九里,領縣二。今仍曰華州。
州前據華嶽,後臨涇、渭,左控桃林之塞,右阻藍田之關,自昔爲關中喉舌、用兵制勝者必出之地也。《地志》:「華州內扼秦雍之口,外拊河洛之背。」戰國秦惠王六年魏納陰晉,而三晉之亡自此始。爭衡河洛間者,可勿加之意哉?
鄭城,在州城北,即鄭桓公所封邑。戰國時屬魏。魏文侯十七年西攻秦,至鄭而還。後入於秦。武公十一年初置鄭縣。漢屬京兆。後漢初,赤眉入關,立劉盆子於鄭北。晉亦屬京兆郡。太安二年河間王顒起兵長安,東逼京師,頓軍於鄭。太元九年慕容沖自華陰進向長安。苻堅使苻暉拒之,戰於鄭西,暉大敗。義熙十三年劉裕攻潼關,姚贊自定城退屯鄭城。裕進軍逼之,贊屯霸東。後魏置華山郡於華陰縣,鄭縣屬焉。後置東雍州,亦曰華山郡,移治於此。《通志》:「古鄭城在州東北二十五里,鄭始封邑也。」後周時,移於州西南九里。隋開皇中,移入州城內。大業初,縣屬京兆郡。唐以後皆爲州治。五代梁貞明四年晉將李存審等救朱友謙於同州,分兵攻梁華州,克其外城,即此。元省。今城周七里有奇,有門四。
武城,《括地志》:「故城在鄭縣東北十三里。《左傳》文八年秦伐晉,取武城。」《史記》:「秦康公二年伐晉,取武城,以報令孤之役。」又秦厲公二十一年晉取武城。魏文侯三十八年伐秦,敗我武下。即武城下也。漢置武城縣,屬左馮翊。後漢廢。或謂之武平城,亦謂之光武城。相傳光武征隗囂,曾駐於此。
彤城,在州西南周彤伯國。戰國時,秦魏遇於彤。《史記》:「商君反死彤地。」即此。胡氏曰:「在京兆鄭縣界。」
陽城,川東南十五里。,亦作泬。漢置縣,屬左馮翊。舊在蚳水北,因名。《志》云:「縣舊治渭北。漢安帝時,移治於此。尋廢。」
赤城,在州西。亦曰巒城。《水經注》:「渭水又東經巒都城北。故潘邑,殷契所居也。」《世本》曰:「契居蕃。」闞駰曰:「蕃在鄭西,即巒城也,俗名爲赤城。」苻健入秦,據赤城以抗杜洪,即此。
古長城,在州北三里,戰國秦魏分界處。《寰宇記》:「古城連接今州城,官路經其中。」宋白曰:「華州東南有魏長城。」又有長澗水,南出泰華山側長城東,而北流注渭。
少華山,州南十里。以次於太華而名。山之西有石堤峪,在州西南十二里。唐乾寧末,昭宗幸華州,韓建擅殺諸王於此山之東。又有敷水峪,在州東南十四里獨秀峰下,敷水出焉。又東南六里曰小敷峪,旁有寧山。宋元祐間,小敷峪崩。天禧五年近峪口阜頭峰崩。其崩處名半截山,亦曰復成山。又東爲方山,接華陰縣界。《志》云:「阜頭山在州東南十五里餘。」附見名山太華。
龍耳山,州西南四十里。山後有符嵎山,符嵎水出焉。
馬嶺山,在州西南百里。其相接者爲石積山。《水經注》:「石橋水南出馬嶺山,積石據其東,驪山距其西。」是也。或曰積石山亦名石積山。劉裕伐秦,王鎮惡自河入渭,趣長安。姚弘使其將胡翼度分兵屯石積,疑即此。又竹山,在州西南百四十里,竹水出焉。
廣鄉原,在州西。晉太元十五年馮翊人郭質起兵廣鄉,移檄討姚萇。胡氏曰:「鄭縣之廣鄉原也。」
渭水,在州北十二里。自渭南縣流入界,東經瀋陽城北,入華陰縣境。或曰渭水南岸有葫蘆灘。明初大兵下河南,元臣李思齊自潼關退屯葫蘆灘,即此。
赤水,州西三十里。《水經注》:「大赤水即竹水也,一名箭谷水。又有小赤水,亦名灌水,出州西南石脆山,亦名高谷水。俱流經州北,注於渭。後魏永安三年爾朱榮使爾朱天光等討關中賊万俟醜奴。時赤水蜀賊斷路,賀拔岳擊破之於渭北。」《九域志》:「華州鄭縣有赤水鎮。」唐天復初,朱全忠自同州故市南渡渭,西趣赤水,即此。
石橋水,在州西十里。源出馬嶺山,北流入渭。舊有石橋跨其上,水因以名。亦曰小石橋水。又有東石橋水,在州東十四里。《水經注》曰:「故蚳水也。」亦出馬嶺山,北流,經鄭城東,有故石梁。又北經泬陽故城北,入於渭。劉裕伐秦,王鎮惡自河入渭。秦將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鎮惡追之。秦主泓自霸上還屯石橋,以爲之援。此西石橋也。唐中和初,昭義帥高潯合河中兵討黃巢,收華州。尋敗於石橋,潯奔河中。華州復爲巢所陷。此東石橋也。或以爲長安故城洛門外之石橋,悞矣。香城,見朝邑縣。
五港河,在州西。《志》云:「石堤峪之水,北流爲五港河,合赤堤峪水,入沙澗石橋河,以達於渭。」近西一帶諸水,曰西溪。亦有小曲江之名。
敷水,在州東十四里,出大敷峪,流入華陰縣界。
利俗渠,《唐志》:「在鄭縣西南二十三里。引喬谷水爲渠。又羅文渠,在縣東南十五里。引小敷谷水爲之,支分溉田。開元四年詔陝州刺史姜師度開故渠,又立堤以捍水害。」《志》云:「今州東十里有羅紋橋。」白石峪水流其下。遞運所置於此。
神颱宮,《唐志》:「在鄭縣東北三里。」隋置普德宮於此。咸亨二年改曰神颱宮,爲巡幸駐頓之所。
羅文寨,在州東羅文渠上。五代梁貞明六年同州降晉。梁遣劉𣘼圍之。晉兵馳救。𣘼敗,退保羅文寨。尋復爲晉將李存審所敗。
東陽驛,在州西。《水經注》:「渭水過新豐而東,合西陽水,又東合東陽水。」二水並出廣鄉原。魏主修入關中,宇文泰謁見於東鄉驛,即此。今州治北有華山驛。

華陰縣,州東七十里。東至河南閿鄉縣一百十里。春秋時晉陰晉地。秦曰寧秦。漢初,曹參食邑寧秦,是也。尋置華陰縣,以在華山之北而名,屬京兆郡。後漢改屬弘農郡。魏晉因之。後魏亦爲華陰縣,屬華山郡。隋屬華州。大業初,屬京兆郡。唐復屬華州。垂拱初,改曰仙掌縣。神龍初,復故。寶歷中,又改爲太陰縣,尋復曰華陰。今城周不及三里,編户三十四里。

陰晉城,縣東南五里。春秋時故城也。初屬晉,後屬魏。《史記》:「趙肅侯二年與魏惠王遇於陰晉。」又魏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陰晉。秦惠文君五年魏納陰晉於秦,更名曰寧秦。漢改曰華陰。建武二年馮異敗赤眉於華陰。初平二年關東諸將討董卓,卓還長安,使其黨段煨屯華陰。興平二年李亻等作亂。帝幸華陰,露次道旁。晉咸和九年後趙將郭權據上邽。石虎遣將郭敖擊之,軍於華陰。上邽豪族殺權以降。即故陰晉城也。後遷於今治。唐武德六年幸華陰,既又校獵於華陰,是也。
船司空城,縣東北五十里。漢置縣,屬京兆,本主船之官也。王莽時曰船利,爲渭水入河處。後漢省入華陰。《水經注》:「河水歷船司空,與渭水合,即春秋時之渭。」《左傳》閔二年虢公敗犬戎於渭。晉建興二年劉聰遣劉曜等寇長安,曜屯渭。咸和八年後趙石生舉兵長安,討石虎,軍於蒲阪。其將鄧權拒虎於潼關。生遁還長安。權亦收餘衆退屯渭,即此。
平舒城,在縣西南十里,即秦時平舒道。始皇三十六年使者夜過平舒,有人持璧遮使者,即此。《圖經》:「華陰有平舒城。」
定城,在縣東十里。郭緣生《述徵記》:「定城去潼關三十里。」漢末,鎮遠將軍段煨所造。夾道各一城,渭水經其北。劉裕將檀道濟等攻潼關,秦將姚紹出戰而敗,退屯定城,據險拒守,即此。後魏永熙三年置定城縣,尋廢。隋主伐陳,親餞將士,至定城,陳師誓衆,是也。今爲定城驛。
潼津城,在縣東。唐天授初,分華陰置潼津縣。長安二年廢爲潼津驛。有石橋,亦名潼津橋,潼關水所經也。《一統志》:「今關城內有潼津橋,疑唐時即關城置縣。」
敷西城,在縣西二十五里,以在敷水之西而名。郭緣生《述徵記》:「苻姚時所置。」魏收《志》:「太和十一年分夏陽縣置敷西縣。」隋廢。唐爲敷水驛。元和四年丙侍破驛門,以馬鞭擊元稹處也。《九域志》:「華陰有敷水鎮。」
長城,在縣西二里。《史記》:「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此即其故址。後魏永熙末,高歡追魏主修,攻潼關,克之,進屯華陰長城,是也。宋白曰:「華陰有長城,戰國時分秦晉之境。邊晉之西,謂之陰晉。邊秦之東,謂之寧秦。」恐悞。
華山,縣南十里。亦曰太華,亦曰西嶽。宋大中祥符四年車駕祀汾陰,遣近臣祀西嶽,是也。山之東有牛心谷,南通商洛,爲險厄處。又有車箱谷,在縣西南三十里華山麓,谷方而長,如車箱然。又西有霧谷,後漢張超居此。能布五里霧,谷口有泉,亦曰霧泉。餘詳名山太華。
松果山,縣東南二十七里。《山海經》:「華山之首曰錢來山,與松果山相連。」又有鳳居山,在縣西二十里,通途所經。相傳唐開元間,有鳳瘞於此。
風陵堆,在潼關衛城東三里黃河北岸。北至蒲關六十里。《帝王世紀》以爲女媧陵也。唐天寶初,風雨晦冥,忽失所在。乾元中,復故。《唐志》:「風陵屬河中,有風陵關。」高歡遣竇泰攻潼關,宇文泰潛軍襲之。竇泰自風陵渡,爲宇文泰所敗,即此。
黃河,在縣東北五十里。自延安府宜川縣界南流,出龍門而下,歷韓城、郃陽、朝邑縣東。其東岸爲山西河津、滎河縣界。又南經縣境,渭水入焉。《禹貢》所云「會於渭」者也。折而東流,入蒲州界。又東爲芮城縣界。南岸則河南閿鄉縣界。柳宗元云:「衝奔太華,運肘東指。」是矣。
渭河,在縣北。其北岸接朝邑縣界。《志》云:「渭水自華山北徑入於河。」其入河之處,即故船司空城北也,渭口在焉。亦曰渭。漢常置倉於此。更始初,王莽將郭欽等爲漢兵所敗,收散卒,保渭口京師倉。漢將李崧等進攻之。又渭口之東,即潼關也。建安十六年曹操自蒲阪渡西河,循河爲甬道而南。馬超等自潼關退屯渭口。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至潼關。王鎮惡請率水軍自河入渭,即渭口也。又縣有漕渠。唐天寶初,韋堅自禁苑西引渭水,因石渠,會灞、,經廣運潭,至縣入渭。今湮廢。
敷水,縣西二十四里。出華州東南敷水谷,東北流,經縣境入渭水。一名敷水渠。唐開元二年姜師度鑿之以洩水害。五年刺史樊忱復鑿之,使通渭漕。
潼谷水,在縣東南四十里,流經松果山下,又東北入於黃河,即潼關水也。《志》云:「潼水在關西一里,關因以名。」
泉店渠,在縣東二十里。又東五里有公莊、定成二渠。
醴泉渠,在縣東南十里。又縣南十里有黃神渠,縣西二十五里有興洛渠,皆有灌溉之利。
華澤,在縣西。胡氏曰:「華陰之澤也。」晉太元九年慕容泓起兵屯華陰。苻堅使苻擊之,戰於華澤,敗死。
野狐泉,在縣西南。唐廣明初,張承范守潼關以拒黃巢,潼關陷敗,奔野狐泉、遇援兵處也。或云,藍田縣西北十五里有咽瓠泉,訛爲野狐泉。又鎬泉,在縣東二十九里。其泉或湧或止,俗傳以爲河眼。
集靈宮,在華山北麓。《志》云:「山麓有集靈宮、存神、存仙等殿,又有集仙宮、望仙觀,皆漢晉時置。」《黃圖》:「望仙觀,晉武帝建。」
瓊岳宮,在縣西十八里。隋大業四年建。本名敷水宮。唐顯慶中,改曰瓊岳。又金城宮,在縣東十三里。亦隋置。唐武德三年廢。顯慶三年復置。又《圖經》云:「縣南八里有雲臺觀,以華山險峻難登,先置下宮於山麓。」天寶初,勅於熊宇嶺置中方,號曰太清宮,在縣南六里。
潼關,縣東四十里。有關城,周十二里。洪武三年置潼關衛直隸中軍都督府。五年修築舊城。九年增修,依山勢曲折爲固,門六,又水門三。《志》云:「古潼亭也。」後漢延光四年詔改葬故太尉楊震於華陰潼亭。今關西大道旁,即震墓也。建安中,移函谷關於此,因改名潼關。自是常爲天下之襟要。宋大中祥符四年車駕親祀汾陰,出潼關,渡渭河,蓋繇潼關渡蒲津也。今關北六十里爲大慶關巡司,即山西之蒲津矣。餘詳見重險潼關。
永豐倉,在縣東北。或曰:「即渭口倉也。本漢置倉之地,後廢。隋開皇三年於華州置廣通倉。大業初,改曰永豐倉。」《通釋》:「隋於衛州置黎陽倉,洛州置河陰倉,陝州置常平倉,而於華州則置廣通倉,轉相灌注,漕關東、汾、晉之粟,以給京師。大業九年楊玄感圍東都,不克。其黨李子雄勸玄感直入關中,開永豐倉以賑貧乏,三輔可指揮而定。」十三年李淵起義師,薛大鼎任瑰謂淵曰:「今濟河,直據永豐倉積粟,雖未得京師,關中已定。既而淵引軍而西,華陰令李孝常以永豐倉降。淵使世子建成等屯於此。淵尋引兵還如蒲津,自臨晉濟渭,至永豐勞軍。至德中,郭子儀討安慶緒,據永豐,關陝之路始通。」《志》云:「倉在渭水入河處,即漢之船司空也。」又有臨渭倉,亦在縣境,唐置。
楊氏壁,在縣東北。後魏主修永熙末,自洛陽西奔關中,高歡將薛修義渡河據楊氏壁,魏將薛端擊卻之。宇文泰乃僑置南汾州,鎮楊氏壁。胡氏曰:「壁在龍門西岸華陰、夏陽之間,蓋華陰諸楊遇亂築壁自守處。」
忠武鎮,在縣東。《唐史》:「武德六年秦王世民自并州還,上自華陰勞之於忠武鎮。」又敷水鎮,在縣西敷水上。唐置敷水驛於此,爲往來孔道。《九域志》縣有敷水鎮。今縣治東有潼津驛。又潼關衛有潼關驛及潼關遞運所。
蒲城,縣州北百二十里。西至富平縣四十里。漢重泉縣地,屬左馮翊。後魏太和十一年置南白水縣,屬白水郡。西魏改爲蒲城縣,白水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同州。唐初因之。開元四年改爲奉先縣,屬京兆府。天祐中,復屬同州。五代時,屬京兆。宋初,仍屬同州。開寶四年復爲蒲城縣,改屬華州。今城周八里有奇,編户六十七里。
重泉城,縣東南五十里。《史記》:「秦簡公塹洛城重泉。即此。漢置縣,屬左馮翊。後漢因之。晉仍屬馮翊郡。後魏廢。」《寰宇記》:「唐奉先城,距今縣治三十里,即故蒲城縣也。」其地有晉城,相傳晉公子重耳所築,俱在縣東南。賈城,在縣西南十八里,古賈國也。《左傳》桓九年芮伯、梁伯、賈伯伐曲沃。此即賈伯城矣。又西南二十二里,有魯王宮城。《大統記》以爲魯哀王城,板築之迹猶存。或曰,魯當作鹵,王當作潢,蓋昔煮鹽之處。
沙城,在縣東沮水側。《英雄記》:「曹操與馬超隔渭水而陣,渡渭,輒爲超騎所衝突。」婁子伯說操以今時天寒,可起沙爲城,以水灌之,一夕而成。即此處。
長城,在縣東五十里。洛水所經。闞駰以爲即沮水也。戰國時爲秦魏之疆,築長城於此,名曰塹洛。稍南有木屐追四,在沮水岸側。相傳禹治水棄屐於此。泥積成追,各周二里,崇百尺。
堯山,縣北二十里。一名浮山。相傳堯時洪水爲災,此山獨浮也。唐穆宗葬此,曰光陵。其前又有一山,與堯山疊峙,名爲重山。
豐山,縣西北三十里。縣之名山也。一名蘇愚山。唐睿宗葬此,曰橋陵。縣因有奉先之名。又金粟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唐玄宗葬此,曰泰陵。又金幟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唐憲宗葬此,曰景陵。
蟠龍山,在縣西三十里。《志》云:「唐明皇嘗遊此,於山下得石如蟠龍,因名。」其地爲龍東鄉。
白堂山,縣東北三十五里。舊《圖經》:「白起嘗立寨於此,因名。其南爲不羣山。亦曰孤山,以諸峰相接,唯此獨峙而名。又有馬塚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志》云:「縣西北四十里有白馬谷。」
洛水,縣東五十里。與同州接界。又東南流,入朝邑縣界,亦謂之沮水。今縣東南有晉城鄧、蔡二渡,蓋即洛水津濟處。《志》云:「縣南有南河水。」其上流,即同官縣之烏泥川,東流入洛。
西鹵池,縣西四十里。《長安志》:「白鹵鹽池東入沮水,闊五十丈,深二丈。蓋鹵水氾漲流注,故曰鹵渠。又有東鹵池,在縣南二十里。」《漢書》:「宣帝微時,困於蓮勺鹵中。」謂此池也。唐至德後,鹽不復生。
梁田陂,在縣西三十里。唐中和二年李克用自沙苑進軍乾坑,與諸道兵合。黃巢將尚讓等將十五萬衆,屯於梁田陂。合戰,賊衆大敗。梁田陂,劉昫作良天陂。
乾坑,在縣西北六十里。東北接澄城縣界。漢武帝時,臨晉人莊熊羆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水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惡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發卒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蓋即龍首渠之尾也。唐中和三年李克用繇河中濟,討黃巢,自沙苑進屯乾坑,即此。胡氏曰:「乾坑在沙苑西南。」又西南即梁田坡。
穆公寨,縣東北三十里。《志》云:「秦穆公屯兵處。」其相近有秦白起寨。又縣東四十里沮水西岸,舊有晉太子虛糧寨。
溫湯府,在縣東南六十里。唐折衝府也。有溫湯,源出沮水岸,西流二里,仍入於沮水。《長安志》:「縣有唐折衝府五,曰相原、曰孝德、曰溫湯、曰宣化、曰懷仁。」
野人堡,在縣西北。晉太元十八年苻登將竇衝叛登,稱秦王。登攻衝於野人堡。即此。
附見
潼關衛,在華陰縣東潼關城中。洪武三年置,轄右千户、中千户二所。餘見前潼關。

商州,府東南二百二十里。東至河南南陽府七百四十里,北至河南陝州四百里,西南至漢中府興安州六百二十里,東南至湖廣鄖陽府七百三十里。

《禹貢》梁州地。古商國也。春秋時屬晉所謂陰地是也。以在洛水之上源,亦曰上雒。戰國初屬魏。《國策》:「楚、魏戰於陘山,魏許秦以上雒。戰國屬秦衛鞅封於此,爲商君。始皇並天下,屬內史。漢屬弘農郡。後漢屬京兆尹。晉初爲京兆南部。泰始二年改置上洛郡。後魏太延五年置荊州於此。太和十一年改洛州。後周改爲商州。隋初廢郡,煬帝又改州爲上洛郡。唐復爲商州。天寶初,亦曰上洛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元以州治上洛縣省入。明初,改州爲縣。成化十二年復升爲州編户二十八里,領縣四。今仍曰商州。
州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足而輕重分焉矣。《周禮·職方氏》分九州爲商、密之地孔氏曰:「商,商邑,即今州。密,密鄉,今河南內鄉縣境之廢丹水縣。其地相連,皆古所稱厄塞也。」《史記》:「秦孝公十一年城商塞,曰關見藍田縣,去今州百六十里,曰武關,曰白羽城今河南內鄉縣,曰蒼野聚在州南。州爲秦東南險塞也。」晉義熙十三年赫連勃勃謀取關中。王買德曰:「青泥上洛,南北險要。唐建中四年朱泚據長安,侍御史万俟著開金、商運路,奉天圍解,諸道貢賦俱至。」孔穎達曰:「四瀆以江河爲大,商州乃江河之交也。」秦嶺西水入於河,東水入於江;熊耳山北水入於河,南水入於江;清池山東水入於河,南水入於江。而州境之水,其大者曰楚水、洛水、丹水云。
上洛廢縣,即州治。春秋時晉地。《左傳》哀四年楚司馬起豐析臨上洛。《竹書》:「晉烈公三年楚人伐南鄙,至於上洛。即此。漢元鼎四年置上洛縣。東漢末,以縣,在武關嶤關之間,置上洛都尉。建安十一年高舉兵并州,不克,欲南奔荊州,上洛都尉王琰捕斬之。晉爲上洛郡治。」《通記》曰:「郡在洛上,故名。」後魏爲荊州治,又爲洛州治。周爲商州治。隋以後因之。元廢。今州城周五里,有門四。
商洛廢縣,州東九十里。古商邑,契所封也。戰國時爲商於地。蓋近南陽之界,秦商君封此,張儀以紿楚懷王也。漢置商縣,屬弘農郡。後漢屬京兆尹。晉屬上洛郡。後魏皇興四年置東上洛郡。永平四年改屬上庸郡。後周改縣爲商洛縣,屬上洛郡。隋屬商州,後因之。金貞元二年廢爲商洛鎮。盛弘之《荊州記》:「武關西北百二十里有商城。謂此也。」孔氏曰:「縣南一里即商洛山。」
高車山,州南二里。相傳漢高後使張良高車駟馬以迎四皓處。又州北二里有高車嶺。又有戴雲峰,在州北三里。其山欲雨先雲,律高出,望之如旗,俗謂之搠刀山。蓋州主山也。一名智亭山,以四皓隱此、智能避世而名。
熊耳山,州西五十里。山東西各一峰,狀如熊耳,因名。《山海經》:「熊耳山上多漆,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今山產棕漆。唐《六典》以爲伊水所出,悞也。」《志》云:「自州西三十里逾丹水,有馬蘭峪。」又西十里爲野人峪,林谷深僻。又十里爲麻澗。澗在熊耳峰下,山澗環抱,厥地宜麻,因名。自麻澗行六十里而至秦嶺。
商洛山,州東南九十里。皇甫謐云:「南山曰商山,又名地肺山,亦稱楚山。蓋即終南之支阜矣。」《六典》:「山南道名山曰商山。」漢初四皓隱於此,亦謂之商阪。蘇秦曰:「韓西有宜陽、商阪之塞。」司馬貞曰:「商阪在商洛間,適秦楚之險塞也。」西魏大統三年高歡使高敖曹分軍趣上洛。敖曹自商山轉鬥而進,攻上洛,克之。即此。州西南九十里爲良餘山,亦名秦望山,乳水所出。此又商洛之支隴矣。班固《兩京賦》:「商洛緣其隈。」《漢書》:「高祖發巴蜀之民,定三秦,遷其渠帥於商洛之地。」即今州境也。蓋商洛爲山之統名。王維詩「商山包楚鄧」是也。
清池山,在州北六十里。清池水出焉。或曰:「即丹水也。」《一統志》:「州東南二百里有竹山,丹水所出。」
丹崖山,在州南山。皆赤壁,亦曰紅崖山。宋慶曆初,知商州皮仲容議採洛南紅崖山,虢州青水冶青銅,置阜民、朱陽二監。《志》云:「州東十五里東原上有紅崖冶。」其地產銅,舊有錢官。又三十五里有洛原監,亦宋時錢官也。朱陽監,今見河南陝州。
秦嶺,在州西八十里。其地有澗,曰息邪澗,丹水所出也。今有秦嶺巡司,在州西百二十里。餘詳名山終南。
劉嶺,州南五十里。甚危峻,有萬木森羅其上。宋高宗割商、秦之半畀金人,以劉嶺爲界。即此。又黃沙嶺,在州北二十五里。上有馬跑泉,流合於普濟渠。
老君峪,州東百里。北有路,通函谷關。又州西百里有黑龍峪。
椎平原,在州西三里。《志》云:「漢名也。」又西一里爲金雞原。又西十一里爲仙娥峰。唐時於此置仙娥驛。
楚水,在州東南。源出商洛山,北流會於丹水。《志》云:「楚水有兩源,其東源出商山,西源出良餘山。」即乳水矣。
丹水,在州城南。源出州西秦嶺,東流入河南內鄉縣界。《呂氏春秋》:「堯有丹水之戰,以服南蠻。」《史記》:「漢高入秦,王陵起丹水以應之。」《漢志》注:「丹水出上雒塚嶺山,東至析入鈞。」《水經注》:「丹水出上洛縣西北塚嶺山,東南流與清池水合。」水源東北經清池山西南入於丹水,東南過其縣南,楚水注之。丹水自蒼野又東歷菟和山,又東南過商縣南,又東南至丹水縣。唐天寶中,崔建言山南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自商山出石門,北抵藍田。使通之,不就。《州志》:「丹水即州河,亦名丹江,源出秦嶺昌黎祠下息邪澗,舊名竹山。」按:「塚嶺山盤據廣遠,今之秦嶺當即塚嶺之南麓,而甲水所出之秦嶺,則當在縣之東南。」乃《志》謂秦嶺舊名竹山。夫竹山所出之丹水在洛水之北,南入洛水。《志》悞也。
普濟渠,在州北。《志》云:「戴雲峰之麓有二泉:「東曰少谷泉,西曰西平泉。」合爲普濟渠,通入城市,以供日汲。又南注於丹水。又州東有商顏渠,舊引洛水至商山下,因名。
武關,在州東百八十里。有巡司戍守。《輿程記》:「自武關西北,行五十里至桃花鋪,又八十里至白羊店子,又八十里至麻澗,又百里至新店子,又百里而至藍田縣。」皆行山中,至藍田始出險就平云。今詳見重險武關。
蒼野聚,州南百四十里。《左傳》哀四年楚人謀北方,司馬起豐析以臨上洛,左師軍於菟和,右師軍於蒼野。杜預曰:「上洛東有菟和山。」
安山驛,在州北五十三里。其地有安山。山下有紫榆澗,清池水經焉。又商於驛在州西五里,皆唐置。

商南縣,州西北八十里。明初爲商縣地。成化十二年改縣爲州,析置今縣。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十五里。

漢王城,縣東三十一里。相傳沛公入關時所築。今爲富水堡,有富水巡司。本唐之富水驛也。又今縣治即唐之層峰驛云。
商洛山,縣南一里。蓋州境之山,多以商洛名。
分水嶺,在縣西十里。其水分東西流。又縣南二十五里有雙廟嶺。又南十五里有吐霧山。峰嶺最高,天將雨則霧起,因名。又十里爲大小嶺關,南望荊楚,數百里如在目中。
兩河,在縣南。西入雷家灣,東出金斗溝,斜流百餘里。自雷家灣以下,名上兩河,自徐家店以下,名下兩河。又有扶川,在縣南百里,分上中下三川,流合於兩河。《志》云:「兩河,在縣南四十里。」城東有冰河,西三十五里有清油河,俱爲灌溉之利。
洛南縣,州東北七十里。東南至河南淅川縣四百十里。漢上洛縣地。晉置拒陽縣,屬上洛郡。後魏因之。西魏復置拒陽郡。隋廢郡,縣改今名。唐、宋因之。金元仍屬商州,後廢爲洛南鎮。明成化十二年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二十里。
拒陽城,在縣東南。東晉時置縣於此。《舊唐書》:「隋改拒陽爲洛南,舊治拒陽川。」顯慶三年移理清川。即今治矣。
玄扈山,縣西北百里。相傳黃帝受圖處。玄扈水出於此,亦謂之陽虛山。《水經》:「ん舉山、玄扈山、陽虛山、獲輿山、龍余山、蠱尾山、鹿蹄山、塚嶺山、竹山,皆一山而異名也。」
陽華山,在縣東北。《水經注》:「洛水自上洛縣東北流,經拒陽城西北,分爲二水。」枝渠東北出爲門水。門水又東北歷陽華之山,即華陽也。武王歸馬之處。秦魏冉同父弟芊戎封華陽君,亦此地。
魚難山,縣東北八十里。《志》云:「縣東八十里有大谷龍山。其山北接秦嶺,多出金。又北爲魚難山。魚難水出焉。崖高五十餘丈,謂之撲水崖。魚不能過,故曰魚難。又南經石門入洛,兩石相夾,中通行路,崖高萬仞,極爲險阻,俗謂之鬼門也。」《通志》:「商南縣東八十里有魚難山。」
書堂山,在縣東。山高聳,北望太華,南俯商、鄧。
洛水,縣北七里。其上流曰玄扈水,今名黑潭子。《志》云:「縣西百里有洛水泉,出秦嶺,下流入於洛水。」
洪門堰,在縣東北。《水經注》:「洛水歷陽華之山,又東北歷峽,謂之鴻關水。」是也。其支流東北至河南靈寶縣而注於河。宋爲洪門堰。紹興十年金人陷商州,州守邵隆破金人於洪門,復商州,即此。
石家坡寨,縣東四十里,有巡司戍守。又南有三要巡司,在縣東南九十里。
山陽縣,州東南百十里。東至湖廣鄖西縣界二百四十里。漢商縣地。唐以後爲豐陽縣地。元仍爲商縣地。明初因之。成化十二年商山盜王彪作亂。事平,督臣原傑析置今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十二里。
陽亭城,在縣西南。古有陽亭聚。後魏太延五年僑置魏興郡於此。太和五年置陽亭縣,爲郡治。隋廢。
天柱山,在縣南八十里。壁立萬仞,形如天柱,其上平坦,有清池,冬夏不竭。又孤山,在縣東六十里。四面平坦,山獨挺峙。
任嶺,縣東南百三十里,與湖廣上津縣接壤。《志》云:「縣東二百餘里,有光照山,與湖廣鄖西縣界壤相錯。」
甲河,縣南百二十里。以方向而名。俗訛爲夾河。下流入於漢水。《水經注》:「甲水出秦嶺,東南流,與關付水合。」
兩河,在縣南百五十里。發源秦嶺,至縣界竹林關,有銀花河流合焉,因稱兩河。《志》云:「銀花河,在縣東八十里。」
豐鄉水,在縣東。《水經注》:「豐鄉川水出弘農豐鄉東山,西南流,徑豐鄉故城南,又西南合關追水。」
追水,在縣南。《水經注》:「關追水出陽亭北青泥山,南徑陽亭聚西,俗謂之平陽水,南合豐鄉川水。」又南入上津注甲水,以達漢江。
竹林關,縣東百三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東南百五十里有豐陽巡司,以故豐陽縣地而名。

鎮安縣,州西南百五十里。北至府城二百五十里,南至漢中府興安州陽縣三百二十里。漢商縣地。後魏豐陽縣地。周隋因之。唐萬歲通天初,析置安業縣,屬商州。景龍三年屬雍州。景云初,還屬商州。乾元初,改爲乾元縣,屬京兆府。五代漢乾祐三年改爲乾祐縣。宋仍屬京兆府。金廢。明景泰三年改置今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十八里。

乾祐廢縣,縣北七十里。唐置安業縣於此,後爲乾元縣治。五代漢曰乾祐縣。元至元中廢。今爲乾祐巡司。
豐陽廢縣,在縣東南。宋白曰:「漢商縣地。晉泰始三年析置豐陽縣,治豐陽川。永和九年苻秦置荊州於豐陽川,即此地也。」魏收《志》:「魏太安二年置豐陽縣,爲上庸郡治。」後周,縣屬商州。隋、唐因之。劉昫曰:「舊治吉川城。麟德初,移理豐陽川。宋仍屬商州。金貞元二年廢爲豐陽鎮。」胡氏曰:「豐陽與湖廣上津縣接界。」地當秦楚之交,舊爲衝要。宋紹興中,割秦商之半畀金人,以劉嶺爲界,止存上津、豐陽二縣,是也。
車輪山,縣南二十五里。其水流爲鎮安河,繞縣治南,下流入於泎水。
長陵山,在縣北二十里。以崖岫綿延而名。又北六十里有天書山。
夢谷山,縣東北二十里。其山危峻。又五十里爲重崖山,崖谷重疊,望之無窮。
泎水,在縣東五里。出秦嶺,流入洵陽縣界,合旬水入於漢江。又水,出舊乾祐縣西南七里考山,下流入於泎水。
旬水,出縣南百里之旬山。亦曰水。東南流,入陽縣境。
乾祐渠,在縣東南。亦謂之豐水,亦曰豐陽川。《志》云:「縣北九十里有乾佑渠。至縣東三里爲乾祐河,即豐陽川矣。下流入陽縣界,合旬水。又秋林川,在縣東南八十里,亦流合於豐陽川。」按:「豐陽川非豐鄉川也。」舊《志》或訛爲一水。今豐鄉川,見山陽縣。
五穀關,在縣西。唐置關於此。《志》云:「縣西三百五十里有五郎壩巡司,接漢中紫陽縣界。」又有舊縣巡司,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騑水府,在縣南。唐之折衝府也。《志》云:「商州有騑水、玉京二府。」

同州,府東北二百八十里。東至山西蒲州八十一里,南至華州華陰縣七十八里,西北至延安府畦州四百五十里。

春秋時秦、晉之疆。戰國爲秦、魏二國地《漢書》:「自高陵以東,皆魏分也。始皇並天下,爲內史地。項羽分爲塞國。漢初,爲河上郡,尋復爲內史。景帝二年分爲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改爲左馮翊。後漢因之。三國魏爲馮翊郡。晉因之。後魏兼置華州一作西華州。悞。」西魏改曰同州。《禹貢》:「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言二水至斯,同流入渭也。州因以名,而馮翊郡如故。隋初廢郡,煬帝復改州爲馮翊郡。唐亦曰同州治馮翊縣。天寶初,曰馮翊郡。乾元初,復爲同州《志》云:「至德後,置同州防禦長春宮使,州刺史領之。又升爲匡國軍。興元初,改爲奉誠軍尋併入河中節度,後復曰匡國軍。五代梁曰忠武軍。後唐復爲匡國軍五代周顯德五年廢匡國軍。宋仍曰同州,亦曰定國軍。金曰安國軍。元亦爲同州,以州治馮翊縣省入。明初因之編户三十九里,領縣五。今仍曰同州。
州前臨沙苑,後枕滸岡,左接平原,右帶沮水,又密邇河中,常爲孔道。春秋之季,秦晉每角逐於河西。戰國時,秦與魏人爭河西地,既得河西,三晉之患日迫矣《史記》:「梁哀王五年予秦河西地。」《正義》:「自華州北至同州,魏河西地也。」漢初,自臨晉東渡河以爭中原。東漢初,鄧禹亦繇此入關中。西魏時,高歡自蒲津濟河,至馮翊。華州刺史王羆堅守,曰此城是王羆塚,不可得也。歡力攻不克,遂不能得志於西魏。《北史》:「宇文泰輔政,多居同州,以地控關河之會,齊人來侵,便於應接也。唐至德二載,郭子儀自洛交引兵趣河東,分兵先取馮翊,河東遂翻城迎官軍。興元初,李懷光以河中叛。官軍扼其同州,懷光遂不振。」李晟曰:「河中去長安三百里,同州當其衝。」宋李永奇曰:「同州入南山,乃金人往來驛路。蓋關中襟要,莫如同州矣。」
馮翊廢縣,在州城南。春秋時芮國也,後爲秦所並。漢爲臨晉縣地。後魏始於此置華陰縣。西魏改爲武鄉縣,兼置武鄉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改縣爲馮翊。自是常爲郡治。《郡國志》:「州所理城,後魏永平三年刺史安定王元築。」其東城,正光五年刺史穆弼築。西城與大城通。其外城,西魏大統元年刺史王羆所築也。今州城正方,蓋唐時改築。周九里有奇,有門四。
元里城,在州東北。本魏邑也。《史記·魏世家》:「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里。魏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里。」《大事記》:「周顯王五十五年秦敗魏師於元里,取少梁。」孔氏曰:「元里,在澄城縣界。」《志》云:「州境有三曲城,亦名三業城。」或云宇文周所置。
雒陰城,在州西北,戰國時魏文侯所築。《史記·魏世家》:「文侯十七年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城。城在雒水北也。」《括地志》:「雒陰在同州西。」
黃堆山,在州西。唐廣德元年党項羌寇同州,郭子儀敗之於黃堆山,是也。
鐵鐮山,《志》云:「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土具黃、白、赤三色,其形如鐮,因名。
商原,州北三十五里。《水經注》:「洛水南經商原西,俗亦謂之滸原。原下有泉,水味鹹苦,羊飲之,肥而肉美。」諺曰:「苦泉羊,洛水漿。」即此。《通典》曰:「商原亦謂之商顏。」
許原,州西北五十里。《志》云:「沮水之滸也。」《漢志》注:「許原在洛水南。」或曰非也,原蓋在洛水之西。西魏大統三年高歡自蒲津渡河,攻馮翊,不克。乃涉洛,軍於許原。即此。
洛水,在州西五里。自澄城縣流入境。唐開元十五年洛水壞同州城市及馮翊縣,漂居民二千餘家,是也。又東南經蒲城縣東境,流入朝邑縣界。州東有龍首渠,宇文周保定初所鑿。蓋導洛河以資灌溉處也。
赤岸澤,在州西南。《志》云:「澤在長安北、同州南,道里適中之地。周主ど如同州,自應門至於赤岸澤,數十里間,旗幡相蔽。又隋大業三年自洛陽北巡,頓赤岸澤。唐玄宗時,王毛仲掌羣牧,初才得三千匹於赤岸澤,是也。」《元和志》:「貞觀中,自京師東赤岸澤移馬牧於秦渭。」應門,後周時宮門名。
九龍泉,州東南十五里。出沙阜中。泉有九穴,會於一池。俗亦名鵝鴨池。孫忄面曰:「九泉同流,故曰同州。」又州西北二十五里,有龍泉洞,稱佳勝云。
紅善泉,州西南四十里。又十里爲蘇村泉。俱自平地湧出,流入渭河,州人資以灌溉。
興德宮,《唐志》:「在馮翊縣南三十二里。」本名忠武園。亦曰忠武寺。宇文泰與高歡戰於沙苑,時秦兵少,隱伏沙阜,以奇取勝。後於戰處建忠武寺,令騎士種柳各一株,數及七千,因呼爲忠武園。唐初舉義旗,將趣京師,軍次於此。武德初,因建爲宮,屬家令宮寺。又同州宮,亦後周所置。宇文泰相魏,恒居同州。後因置別宮於此。建德七年廢。大像初,復置。二年復改爲天成宮。後廢。
沙苑,在州南十二里。一名沙阜。《水經注》:「洛水東經沙阜北。其阜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名之曰沙苑。苑南則渭水經焉。西魏大統四年東魏高歡自蒲津濟河涉洛,軍於許原西。宇文泰自渭南造浮橋,輕騎渡渭,至沙苑,距東魏軍六十里。歡引軍來會。」李弼謂泰曰:「彼衆我寡,不可平地置陣。」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以待之。泰從之。因背水東西爲陣,命將士偃戈葦中。歡至,其將斛律羌舉曰:「渭曲葦深土濘,無所用力,不如緩與相持,密分精銳,徑掩長安。歡不從。欲縱火焚葦,又不果。及戰,歡大敗。又大統六年柔然渡河南侵,宇文泰召諸軍屯沙苑以備之。八年魏主狩於華陰,宇文泰帥諸將朝之,起萬壽殿於沙苑北。時馮翊縣曰華陰也。後周保定四年宇文護會突厥伐齊,周主邕親勞軍於沙苑。唐至德二載,回紇葉護助唐復兩京,請留其兵於沙苑,自歸取馬,掃除范陽餘孽。上賜而遣之。興元元年李懷光自河中遣其將閻晏寇同州。官軍敗之於沙苑。中和初,河中帥王重榮討黃巢,屯於沙苑。三年李克用將李存貞敗黃巢兵於沙苑,克用遂進屯焉。光啓初,田令孜召畦延帥朱玫、鳳翔帥李昌符,共屯沙苑,討河中王重榮。重榮濟河,敗同州兵。又邀李克用兵至,俱壁沙苑,大破鳳翔、畦延之兵。進逼京師,天子出走。朱梁貞明六年晉將李存審救同州,敗梁將劉𣘼兵。𣘼退保華州羅文寨。存審攻之,未克。」乃謀曰:「獸窮則搏,不如開其走路,然後擊之。」因遣兵牧馬於沙苑。𣘼等宵遁。追擊至渭水,又破之。《元和郡國圖》:「沙苑宜六畜,唐置沙苑監。」余靖曰:「唐沙苑監,即今之同州。」宋亦置監於此。慶曆五年羣牧言沙苑監地萬一千四百六十餘頃,是也。俗謂之馬坊頭云。
車度鎮,在州西南。近長安北境。朱梁開平末,李茂貞遣溫韜帥岐兵寇長安。朱溫使同華等鎮兵擊韜,敗之於車度,是也。
李潤鎮,在州東北。《北魏書》:「李閏堡,少梁舊地。晉芮錫壤,華州刺史嘗治焉。後徙州治馮翊古城。其地在馮翊東也。晉太元十五年故秦將魏揭飛攻後秦杏城,降將雷惡地亦攻李閏以應之。」萇曰:「惡地智略非常。」若南引揭飛,東結董成,得杏城李閏而據之,長安東北,非我有也?乃擊殺揭飛。惡地降。其南又有邢望鎮。義熙十一年後秦姚泓初立,時姚宣鎮李閏,參軍韋宗說宣曰:「邢望險要,宜徙據之,此霸王之資也。宣遂棄李閏,南保邢望。於是,諸羌據李閏以叛,姚紹討破之,並殺宣。宋元嘉二十三年魏主燾擊叛胡,至長安。既而還至洛水,分軍誅李閏叛羌是也。董成屠各帥時據北地。」邢望鎮,《括地志》:「在李閏南四十里。」
故市,在州南。唐天復元年朱全忠引兵自河中渡河,下同州。旋自故市南渡渭,西趣赤水。此州境之故市也。赤水,見華州。

朝邑縣,州東三十里。東至山西蒲州五十里。古大荔戎國。漢爲臨晉縣地。後魏太和十一年於此置南五泉縣,屬澄城郡。西魏改爲朝邑縣,屬同州。隋因之。唐乾元三年改爲河西縣,屬河中府。大曆初,復故,仍屬同州。今城周四里,編户八十二里。

臨晉城,在縣西南二里。本大荔國。或曰本晉邑,後屬魏。《史記》:「魏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後復入於秦。」《秦紀》:「惠文王十二年與梁王會臨晉。」武王元年復與魏惠王會臨晉。三年與韓襄王會臨晉。亦曰應亭。昭襄王五年魏王來朝應亭,即臨晉也。秦取其地,嘗築高壘以臨晉國,因名。漢王初定三秦,自臨晉渡河而東,後復置縣,屬左馮翊。後漢因之。靈帝時,封楊賜爲候邑。晉以馮翊郡治臨晉,尋廢。後魏改置南五泉縣。西魏爲朝邑縣。隋、唐因之。《唐史》:「乾寧三年、岐、華三帥犯闕,李克用自河中而西,敗同州帥王行約於朝邑。」行約棄同州走京師。朱梁貞明六年河中帥朱友謙襲取同州,歸晉,梁軍圍之。晉將李存審等赴救,自河中渡河,軍於朝邑。即今縣也。
輔氏城,在縣西北十二里。春秋時晉邑。宣十五年秦伐晉,次於輔氏。晉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呂相絕秦,所謂我有輔氏之聚者。又襄十一年秦伐晉,濟自輔氏,戰於櫟,晉師敗績。或曰櫟在蒲州之北。又王城,在縣東三十步。《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生與秦伯盟於王城。二十四年晉侯潛會秦伯於王城。成十一年秦晉爲成,將盟於令狐。秦伯不肯涉河,次於王城,使史顆盟晉侯於河東。《史記》:「秦厲公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杜預曰:「王城,今名武鄉。」《括地志》:「王城即大荔戎城矣。又芮鄉,亦在縣東。」《後漢志》注:「文王時,虞、芮爭田。」此即芮國云。《括地志》:「縣南三十里有南芮鄉、北芮鄉。」
懷德城,縣西南三十里。本秦邑。漢王還定三秦,賜周勃食邑懷德,是也。尋置縣,屬左馮翊。晉廢。《水經注》:「城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世謂之高陽城,非也。
河西城,在縣東。《舊唐書》:「朝邑縣故屬同州。乾元初,置河中府,割朝邑屬之。尋改爲河西縣,以鹽坊爲理所。」宋白云:「河西縣,本唐朝邑縣地。」上元初,置河西縣。大曆三年復置朝邑縣,仍析朝邑五鄉,並割河東三鄉,依舊爲河西縣。縣境東西十四里。貞元初,馬燧進軍至河西,平李懷光,是也。後復併入朝邑縣。杜佑曰:「河西縣有長城,魏惠王所築,以備秦者。」即此地矣。
香城,在縣東。姚秦時置。劉伐秦,王鎮惡帥水軍自河入渭,趣長安。秦將姚難自香城引兵而西,鎮惡追之,是也。胡氏曰:「香城在渭水之北、蒲津之口。」
沙苑城,在縣南十七里。《志》云:「唐沙苑監城也,主豢養隴右牛羊諸畜,以供尚方之用。」蓋地近沙苑,因置城於此。宋亦爲沙苑監,掌牧馬。金廢。
華原山,在縣西門外。《志》云:「統城西而北,以絕於河。」又西南三里有紫陽山。蓋九荊山之脈,曼衍而東,山其岡阜錯列處也。
強梁原,在縣治南。俗謂之朝坂。西魏以此名縣。《郡國志》:「長春宮在強梁原上。蓋原本廣衍縣治,與故宮皆據其上。」《漢志》:「懷德縣南有荊山,山下有強梁原。」原即荊山北麓矣。
黃河,縣東三十五里。自郃陽縣流入境,又南入華陰縣界。河之東岸,即山西蒲州境也。亦曰蒲津。世謂之三河口。
洛水,在縣城南。渭水自華州東北流會焉,同流入於黃河。《左傳》宣十五年晉侯禦秦兵於輔氏及。《史記》:「秦孝公十二年東地度洛。」謂此。
通靈陂,縣北四十里。唐開元七年同州刺史姜師度派洛水以灌朝邑、河西二縣,又閼黃河以灌通靈陂,收棄地二千餘頃爲上田,置十餘屯,是也。
苦泉,縣西北四十五里。水鹹苦。羊飲之而肥美。唐因置豐羊牧於泉側。《唐書》:「永徽二年以同州苦泉牧地賜民。」即此。又縣有太白池,在縣西南四十里。
長春宮,在縣治西北。後周保定五年宇文護所築。初名晉城。建德二年置長春宮。七年廢。後復置。隋開皇中,增構殿宇。十六年幸長春宮。大業十三年唐公淵自河東濟河,至朝邑,舍於長春宮。唐武德二年使世民鎮焉。冬十月,討劉武周,高祖至長春宮送之。貞觀十二年幸長春宮。開元八年幸長春宮,明日畋於下邽。是年,以同州刺史姜師度兼營田長春宮使。九年勅同、絳、蒲、河東西沙苑田,並收入長春宮。二十九年勅新豐、朝邑屯田,令長春宮使檢校。興元初,李懷光將徐庭光軍於長春宮。渾瑊等自同州進攻,數爲所敗。貞元初,馬燧、渾瑊破懷光兵於宮南,遂掘塹圍宮城。庭光猶復固守。既而馬燧與諸將謀曰:「長春宮不下,懷光不可得也。」乃輕騎徑造城下,招降之。寶歷二年置內莊宅使掌長春宮。五代初,廢。
臨晉關,在縣東北黃河岸。亦曰蒲津城。渡河即蒲州也。春秋時,謂之蒲關。隋末,李淵自河東渡河,朝邑法曹靳孝謨,以蒲津、中潬二城降。胡氏曰:「朝邑地當浦津橋西,故有蒲津城;梁大河爲橋,故有中潬城。」今詳見山西重險蒲津。
罌浮渡,在縣東北六十里黃河岸側。漢初,韓信擊魏,魏王豹盛兵蒲阪以塞臨晉。信伏兵從夏陽以木罌渡軍,襲安邑。道蓋出於此。或謂之臨晉渡。
洛水橋,在縣西洛水上。宋元嘉二十三年北魏主燾討叛胡蓋吳等,自東雍州南如汾陰濟河,至洛水橋,是也。東雍州,即今山西縫州。

郃陽縣,州東北百二十里。東北至韓城縣九十里。古莘國地。洽,水名也。故《詩》曰:「在洽之陽。」其後流絕,故去水加邑。戰國時,魏文侯築合陽城。漢七年代王喜棄國自歸,赦爲郃陽侯。後復置郃陽縣,屬左馮翊,以在郃水之陽也。郃,音合。魏、晉因之。後魏仍爲郃陽縣。太和中,屬華山郡。後周屬澄城郡。隋屬馮翊郡。唐初,屬西韓州。貞觀八年州廢,縣屬同州。貞元以後,常以神策軍分屯於此,翊衛近畿也。五代梁屬河中府。後唐復舊。宋因之。金貞祐三年改屬禎州,尋復舊。元亦常屬禎州,後復屬同州。今城周八里有奇,編户七十里。

莘城,在縣南二十里古莘國。伊尹耕於有莘之野。又周散宜生爲文王求有莘氏美女以獻紂。應劭曰:「莘國在洽之陽。即此城也。武王母太姒爲莘國女。」《詩》曰:「纘女惟莘。」是矣。《縣道記》:「郃陽城,魏文侯築,古莘國地。」
劉仲城,在縣東北。《水經注》:「徐水自梁山東南流,徑劉仲城北,又東南入河。是也。漢高帝時,匈奴攻代。代王劉仲棄國走,還洛陽,廢爲郃陽侯,築城居此。」杜佑曰:「河西縣有劉仲城。」
河西城,縣東四十里。唐武德三年分郃陽縣置,並置西韓州治此。八年州移治韓城,以縣屬焉。貞觀八年改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爲夏陽縣,屬河中府,尋還屬同州。中和二年李克用討黃巢,自夏陽濟河,軍於同州,是也。宋熙寧四年省爲夏陽鎮,仍屬郃陽縣。
梁山,縣西北四十里,與韓城縣接界。今詳見韓城縣。又乳羅山,在縣南三十里。
黃河,在縣東南四十里。自韓城流入,又南入朝邑縣境。其地有飛浮山,與黃河相爲浮沒,因名。
瀵水,在縣南。東流注於河。《爾雅》:「瀵水出尾下。」郭璞注云:「在河東汾陰縣。」馮翊、郃陽亦如之,相去數里夾河中渚上又有之,源皆潛通。今縣有鯉瀵、東里瀵、王村瀵、勃地瀵、夏陽瀵,皆濱河平地湧出,其大如輪,後沒入河。惟縣東南四十里夏陽村有白泉、溫泉、灰泉以資灌溉,或以爲即瀵水也。《一統志》:「瀵水有三:「一在臨晉,一在同州,一在郃陽,源皆潛通。」又縣西北三十里,舊有郃水,源出梁山,東南流,入於河。郃,一作洽。
刳首水,在縣東南。《水經注》:「瀵水在郃陽城南,與刳首水相近。《左傳》文七年晉敗秦師於令狐,至於刳首。」杜預曰:「令狐在河東,刳首坑在郃陽也。」
姚武壁,在縣東北。《水經注》河水東南徑劉仲城北,又徑姚武壁南。《十六國春秋》:「苻堅、司馬姚萇爲慕容泓所敗,懼罪奔渭北。西州豪傑率衆歸之。萇乃僭號於此,築城曰姚武壁。是也。」《通典》:「河西縣西北有姚武壁、伏鹿壁,並險固。」
焦離堡,在縣東二十五里。唐德宗貞元初,馬燧等既招降長春宮之軍,因進逼李懷光於河中。至焦離堡,其將尉帥衆降,遂進軍河西。蓋堡近廢河西城也。
茶峪渡,在縣東河西故城南。南去罌浮渡里許,通山西榮河縣界。《志》云:「縣東五十里有廉莊渡,亦黃河津濟處。」
韓城,縣州東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延安府宜川縣二百三十里,西南至澄城縣百里。古韓國。晉爲少梁邑。秦更名夏陽。漢爲夏陽縣,屬左馮翊。後漢因之。晉屬馮翊郡。後魏屬華山郡。東魏天平四年嘗置河西郡治此。隋爲韓城縣,屬同州。唐武德七年改屬西韓州。八年移西韓州治此。貞觀八年州廢,縣仍屬同州。五代梁改屬河中府。後唐復舊。宋因之。金貞祐三年升爲禎州。元至元初,州罷,復曰韓城縣,尋復置禎州。八年復罷。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五十里。
古韓城,縣南十八里。周韓侯國也,後入於晉。《春秋》:「韓武子事晉獻公,封於韓原。蓋邑於此。」宋白曰:「韓城縣西南三里有夏陽城,即韓國故城。」恐悞。
少梁城,縣南二十二里,周梁國也。《左傳》僖十九年梁伯好土功,民罷而弗堪,秦繆公取之。即此。文十年晉伐秦,取少梁。《魏世家》:「文侯六年城少梁。梁惠王九年與秦戰少梁,虜我將公孫座。」《秦紀》:「秦取魏少梁。」是也。惠文王十七年更名曰夏陽。漢因置夏陽縣。後漢初,鄧禹平河東,自汾陰渡河,入夏陽。永和五年以南匈奴寇亂,徙上郡治夏陽。漢夏陽蓋治於此。《一統志》以爲夏陽在郃陽,悞也。宋白曰:「少梁城,隋開皇中,分郃陽置韓城縣,後遷今治。」
繁龐城,在縣東南。本秦邑。《史記》:「魏文侯十三年使子擊圍繁龐。梁惠王九年秦敗我於少梁,取龐。即繁龐矣。」又籍姑城,《括地志》:「在韓城縣北三十五里。」《史記》:「秦靈公六年晉城少梁,秦擊之。」十二年城籍姑,即此。
梁山,縣南十九里,與郃陽縣接界。或以此爲呂梁山。《禹貢》:「治梁及岐。」《詩》:「奕奕梁山。」《春秋》成五年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晉侯以傳問伯宗。《爾雅》:「梁山,晉之望。」《呂氏春秋》:「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水經注》:「河水又南經梁山原。是也。」《唐十道志》:「關內道名山曰梁山。」
龍門山,縣東北八十里,與山西河津縣分界。《北魏志》:「梁山北有龍門山。」故龍門亦兼梁山之稱。隋大業十三年李淵遣王長諧等自梁山濟,營於河西,以待大軍。即龍門也。詳見名山龍門。
韓原,縣東南二十里。《左傳》僖十五年晉侯與秦戰於韓原,秦獲晉侯以歸處也。或曰,故韓原當在河東。今山西芮城縣河北故城有韓亭,即秦晉戰處。高門原,在縣南二十里。《水經注》:「河水經高門原,層阜相承,秀出雲表,俗謂之馬門原。」又曰三周山,即《爾雅》三成爲崑崙丘也。山下水際有二石室云。
黃河,縣東五十里。自延安府宜川縣流入境。歷龍門口而下,有禹門渡,通山西河津縣。《寰宇記》:「龍門山北有河口,略似龍門而不能通。」相傳鯀治水時所鑿,績用弗成。今名錯開河。
瀵水,在縣南十里。亦名琚谷水。東南流,入於黃河。又有芝川,在縣南二十三里,亦東流入河。其地有芝川鎮。司馬遷墓在焉。
華池,在縣東南。《水經注》:「在夏陽城西北四里。」池方三百六十步。河水又東南徑於華池也。
龍門關,在縣東北龍門山。後周時所立,最爲險厄。或云,關之下,即禹門渡。
澄城,縣州北百二十里。北至畦州洛川縣二百五十三里,西南至華州蒲城縣百十里。春秋時晉北征地,後屬秦。漢置徵縣,屬左馮翊。徵,讀懲,後悞爲澄。東漢時省。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置澄城郡,治澄城縣。隋罷郡,以縣屬同州。唐因之。五代梁屬河中府,後唐復舊。今城周三里,編户六十四里。
北征城,縣南二十二里。《左傳》文十年秦伐晉,取北征。即此。漢因置徵縣。後魏改置澄城縣,遷於今治。《唐史》:「廣德二年党項寇同州,郭子儀遣其將李國臣,大破之於澄城北。」永泰初,吐蕃寇同州,引還,同華帥周智光邀敗之於澄城北,是也。
新城,在縣東北二十里。亦曰新里。《左傳》:「僖十八年梁伯益其國而不能實也。名曰新里。秦人取之。文四年晉侯伐秦,圍邧新城。」即此矣。《志》云:「縣有杜平鄉。」秦孝公五年與魏惠王會於杜平。又漢昌平侯灌嬰食邑於杜平鄉,是也。
長寧城,在縣南。唐初置。貞觀八年省入澄城縣。
壺梯山,縣北五十里。階級層峻,有似懸梯。一名石樓山。又十里爲將軍山,秦封白起武安君於此,因名。又十里爲武帝山。相傳漢武幸梁山時經此。
雲門谷,縣西北七十里。谷口似門,水氣雲蒸,因名。又西北十里爲風谷山,有洞穴出風。又北爲界頭山,與延安府洛川縣接界。
臨高原,縣南五十里。宋李顯忠初仕金,知同州,密圖南歸,繇漢村經臨高原,是也。原有龍泉,味甘如醴。
洛河,在縣西二十里。自白水縣流入,又南入同州境。《志》云:「縣西南有洛河渡,路通蒲城縣境。」
甘泉水,在縣西三里。《志》云:「出縣西匱谷中。其水澄潔,或謂之澄水,俗呼爲官泉。」《水經注》:「縣有溫泉三,皆西注於洛。」
乾坑,在縣西南三十里。又西南接蒲城縣界。今詳見蒲城縣。
親鄰寨,《通志》云:「在縣北二十里。」元末,李思齊命將築寨爲戍守處。又伏龍府,在縣南五十里。唐置府兵於此。

白水縣,州西北百二十里。東至澄城縣五十里,西至同官縣五十里。春秋時爲彭衙地。秦文公時,置白水縣,即此。漢爲衙縣地,亦爲粟邑縣地。晉省衙縣入粟邑。後魏省粟邑縣入澄城。太和二年又分置白水郡及縣。隋廢郡,以縣屬同州。唐永徽初,党項掠白水,東侵蒲津,是也。宋仍屬同州。今縣有舊城,周四里。嘉靖三十二年增築新城於東北隅,共環五里。編户二十八里。

彭衙城,縣東北六十里。《左傳》文二年秦、晉戰於彭衙,秦師敗績。《史記》:「秦武公元年伐彭戲氏。」《正義》曰:「彭戲,戎號也,即彭衙。」漢置衙縣,屬左馮翊。東漢初,鄧禹破更始將公乘歙於衙,即此。永初五年以上郡羌亂,寄理衙縣。永建四年復舊。晉省。戲,許宜反。或曰縣有汪城。《春秋》文二年晉伐秦,取汪及彭衙者。一云汪在澄城縣境。
粟邑城,縣西北二十八里。漢置縣,屬左馮翊。東漢永元中,封耿夔爲侯邑,後省。永元九年復置。晉因之。大興初,劉曜討靳準於平陽,既而西屯粟邑,即此。後魏廢。
姚谷城,在縣東,本澄城縣地。後魏太和二年析置姚谷縣,屬白水郡。隋省。
秦山,縣西北五十里。連亘綿遠,道通畦、延、環、慶。其斷處爲暗門,最險隘。又有太神山,在縣西七十里。
黃龍山,在縣東北五十里。上有倉頡塚。《地形志》:「姚谷縣有黃崖山。」白水縣有五龍山。蓋二山俱在縣界,峰巒相接,因訛爲黃龍山。
洛水,在縣東三十里。自宜君縣流入,又南入澄城縣境。今縣東北三十里有馬家渡,即洛水津濟處。又縣東南有石川河渡,亦謂之粟邑渡,即洛水下流也。
白水,縣西三十里。源出同官縣,合諸水東流,入洛。《志》云:「縣南臨白水,故秦以名縣。」又柳谷水,在縣東北,一名彭衙水,下流注於洛水。又有鐵牛水,在縣北三十里,亦東入洛水。
馬蓮灘,鎮縣北五十里。或曰,其地有馬蘭山麓,因名。後訛爲馬蓮也。今有馬蓮灘巡司,爲戌守處。
陽武村,白水縣有陽武村。村西有利鄉亭,土人呼爲史官村。舊《志》:「蒼頡生陽武而葬利鄉。」蓋在此。今縣有蒼頡墓。

耀州,府北百八十里。東至同州二百里,西至乾州一百八十里,北至延安府畦州三百九十里。

秦爲內史地。漢爲左馮翊地。魏晉時,屬北地郡。魏收曰:「魏文帝分馮翊之祋祤置北地郡。晉北地郡治泥陽,即故祋祤也。後魏置北雍州。西魏改宜州,又置北地郡,尋改爲通川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以其地屬京兆郡。唐武德初,復置宜州八年幸宜州,即此。貞觀十七年省入雍州天授二年復置宜州於雲陽。大足初,罷。」天祐初,李茂貞僭置耀州及義勝軍《五代史》:「梁開平五年置。」胡氏曰:「初置茂州,又改耀州。五代梁貞明初,改曰崇州靜勝軍。後唐復曰耀州,而改軍爲順義軍。宋初因之。開寶五年曰感義軍。太平興國初,又改爲感德軍。金仍爲耀州。元因之,以州治華原,縣省入。明亦曰耀州編户十八里,領縣一。今仍曰耀州。
州面憑大阜,北負高原,漆水東經,沮流西繞,控畦、坊之道,聯同、華之援,所以厚長安之肩背,爲、岐之指臂者也。
祋祤廢縣,在州治東北一里。漢景帝二年置縣,屬左馮翊。顏師古曰:「祋,音丁活反,又丁外反。」祤,音詡,蓋兵禱之名。後漢初,縣廢。永元九年復置。永康初,東羌先零圍祋祤,即此。魏以泥陽縣寄治祋祤,因置北地郡,而改縣曰泥陽。建興三年劉曜圍北地太守麴昌於泥陽,尋爲所陷。元魏亦曰泥陽縣,仍屬北地郡。隋開皇六年又改爲華原縣。唐初爲宜州治。貞元十七年州廢,縣屬京兆。二十二年畋於華原,遂幸玉華宮,是也。天祐初,爲耀州治,後因之。元省。今州城周六里有奇,門四。
土門山,州東南四里。積土兩崖,中豁如門,行者經其中。《志》云:「富平縣東北七十里有土門山。」蓋與州接境。磬玉山,在州東五里。出青石,可爲磬。唐天寶中,採爲樂器,而泗濱之石遂廢。山陽有石洞。其頂五峰對峙,亦曰五臺山。又東五里曰鑑山。年豐則山有光可鑑,耀州之名以此。
牛耳山,州西北十八里。以兩山東西分,若牛耳也。州西北六十里又有木門山。山阪相去各三里許,有上中下之稱。今阪存而門堙。
沮水,在州西門外。自延安府畦州宜君縣流入境,至城南三里之鸛鵲谷,與漆水會流,入三原、富平縣境。亦謂之石川河。
漆水,在州東門外。自同官縣流入境,又南合於沮水。《志》云:「州北有通城渠、煙霧渠、甘家渠、越城渠、水磨渠,皆引沮水爲之。」又有漆渠、退灘渠,則漆水所置也。宋熙寧七年知耀州閻光國募民治漆水堤,即此。
清水,州西三十五里。自州淳化縣流入州界,又南流入三原縣界。宋建炎中,金人犯延安,侵丹州。又渡清水河,破潼關。或曰:「金人所渡者,同州之沮河也。」又州西北有濁谷河、澗谷河,下流俱注於清水。
強公渠,在州西南。《唐書》:「華原無水,雍州司士參軍強循教民鑿渠以浸田。」一方利之,號曰強公渠。
步壽宮,在州城北步壽原上。《志》云:「漢神雀二年建步壽宮。」在今城東三里。唐武德五年獵於步壽原,是也。又唐長安二年建永安宮。在今城南五里。
玉女堡,在州西北。其地有玉女山,因名。又北十里爲桃兒堡。州西北七十里爲活堡,皆險阻。相傳後周時置。《志》云:「州治南。」今有順義驛。

同官縣,州北七十五里。北至畦州宜君縣九十里,東南至同州二百里。漢祋祤縣地。晉爲瀕陽縣地。苻秦置銅官護軍,以川爲名。後魏太平真君七年改爲縣,屬北地郡。後周改曰同官縣,屬宜州。隋屬京兆郡。唐初,亦屬宜州。貞觀十七年州廢,改屬京兆府。五代梁屬同州。後唐屬耀州。今縣城周四里,編户二十二里。

銅官城,在縣東北一里。苻秦置同官護軍,在今縣西南一里。晉太元九年姚萇攻新平,使其將姚穆守同官川,是也。後魏改置縣。後周建德四年移縣於此。《志》云:「縣西南舊城,今爲濟陽寨。有土城,高數丈,與縣相爲角。元末,張良弼遣其將所築。」又《長安志》:「同官縣城周一里,無城壁。」西北倚虎踞山,本名金山。有漢弩臺二,一在山北,一在西南,各去城一里。又有亭子泉、柏榆泉,流繞其下。
女華山,縣北三十里。高峰秀出。又有女回山,在縣北四十里,高聳亦甲於羣山。
馬蘭山,縣東北五十里。晉元康六年馬蘭羌盧水胡反,攻殺北地太守張損。郡尉張光戍馬蘭山,以百餘人力戰得全。又咸和九年後趙將郭敖等擊北羌王薄、句大等於北地馮翊,破之。句大奔馬蘭山,敖乘勝追擊,爲羌所敗。《志》云:「北地有馬蘭山,羌居其中,謂之馬蘭羌。」《邑志》云:「山在縣北二十里。」其山連延綿亘,接司州白水縣界。
石盤山,在縣北。魏收《志》:「銅官縣有石盤山。」晉建興三年劉曜攻北地太守麴昌。麴允來救,潰還。曜追敗之於石谷。允奔還靈武。石谷,或即石盤山也。又北魏孝文時,北地民支酋聚衆起兵於石山,進至濁谷,向長安。石山,即石盤山矣。濁谷水,見耀州。
神水峽,縣東北六十里。石崖峻削,道從石峽中行,至爲險阻。舊設金鎖關巡司。宋建炎三年金人循渭東還,其支軍入畦延,攻康定。王庶急遣兵斷河橋,又令劉延亮屯神水峽,扼其歸路。金人遂去。明嘉靖三十年撫臣張珩議以畦州南下省城,金鎖關至爲衝要,宜築城戍守,以防套寇突犯。從之。康定,即今延安府畦州。
同官川,在縣東北五十里。縣東有雄川、烏泥川,縣西有雷平川。又有盤川水,出馬蘭山,流入於烏泥川。俱匯於同官川而爲漆水,南入耀州界。唐神龍元年同官縣水溢,漂居民五百餘家。太和三年同官暴水,漂沒二百餘家。即同官諸川矣。
安公谷水,在縣南。流入耀州境,下流合於沮水。晉太元九年苻堅擊姚萇於趙氏塢。萇軍中無井。秦人塞安公谷、堰同官川水以困之。萇軍中恟懼,會大雨,軍復振,即此。
金鎖關,在神水峽內,道里險阻,舊爲戍守要地。
趙氏塢,在縣北,近安公谷同官水。姚萇屯北地,苻堅擊之於趙氏塢。義熙十一年姚秦北地太守毛雍據趙氏塢以叛,姚紹討擒之。即此。
黃堡鎮,在縣南三十里,一名黃堡寨。又縣北三十里有西梁堡,東北十五里有南古寨,皆前代據險守禦處。《志》云:「縣治東北有漆水驛。」

乾州,府西北百八十里。西至鳳翔府二百里,東至耀州百八十里,北至州百五十里。

秦內史地。漢屬左馮翊。晉屬扶風郡。後魏屬咸陽郡。隋屬京兆郡。唐初屬雍州。天寶初,屬京兆郡。乾符初,增置乾州以地在長安之乾隅也。乾寧初,置威勝節度。五代梁因之。後唐亦曰乾州,屬鳳翔府。宋熙寧五年州廢。政和七年復置,明年。改爲醴州。金復故。元因之。明亦曰乾州,以州治奉天縣省入編户二十七里,領縣二。今仍曰乾州。
州九諸山,列峙西北;涇、渭二水,縈帶東南;控長安之近郊,當鳳翔之孔道。唐德宗保奉天,卒卻朱泚之逼。蓋北通、涇之甲騎,南集梁、洋之轉輸,奉天守,而賊之鋒銳不能越京城數百里間矣。用兵所以貴於勢險而節短也。
奉天廢縣,在州治東。漢爲池陽縣地。後魏爲寧尼縣地。隋爲醴泉縣地。唐初因之。高宗葬梁山,謂之乾陵。文明元年因析醴泉、好畤等地,置縣曰奉天,以奉陵寢。寶應初,党項寇奉天,即此。建中初,從術士桑道茂言,增築奉天城。及朱泚之亂,果幸焉。貞元中,命神策軍分屯近城,此爲奉天鎮。乾符初,始爲州治。宋元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周九里有奇,門四。
好畤廢縣,在州東南四十里。自古以雍州爲神明之奧,故立畤以郊上帝,諸神祠皆聚焉。好畤蓋秦文公時作,所謂雍東有好畤者也。漢王定三秦,敗雍王章邯於好畤。後因置縣,屬右扶風。後漢初,封耿爲侯邑,後廢。晉永安初,雍州刺史劉沈自新平討河間王顒,敗顒將虞夔於好畤,即此。後魏太和十一年改置漢西縣,屬武功郡。隋開皇十八年又改爲好畤縣。大業三年廢入上宜縣。唐武德二年復分醴泉縣置好畤縣,屬雍州。四年獵於好畤。貞觀二十年改置上宜縣,旋復曰好畤。上元三年党項寇好畤。興元初,李懷光叛,屯好畤,掠涇陽、三原、富平。貞元中,以神策軍分屯近畿,此爲好畤鎮。五代周縣廢。杜佑曰:「漢好畤城,在唐城南十三里,有隋太子莊陵城。」《志》云:「好畤廢縣,在州東七里。」似悞。
上宜廢縣,在州西,隋開皇十七年置。唐貞觀八年廢入岐陽縣。二十一年省好畤、岐陽,而置上宜於好畤,尋復故。岐陽,見鳳翔府岐山縣。
梁山,州西北五里。山勢紆回,接扶風、岐山二縣之境。周太王去遷岐,逾梁山,是也。秦置梁山宮,始皇三十五年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即此。晉元康七年氐帥齊萬年作亂,屯梁山,有衆七萬。唐高宗葬其上,名曰乾陵。廣德初,吐蕃自奉天犯長安。明年,僕固懷恩以吐蕃逼奉天。郭子儀陳於乾陵之南,敵引卻。陵有柏樹成行,遮護陵寢,謂之柏城。建中四年朱泚攻奉天,將軍高重捷與戰於梁山之隅,破之。《寰宇記》:「乾陵,周八十一里。」又有僖宗靖陵在州東北十五里,與乾陵相接,中隔豹谷。蓋山環峙於州北境也。
五峰山,在州東北五十里。有五峰並峙,《志》以爲梁山之別阜。
莫谷,在州北三里。亦曰漠谷。逾梁山而南,多取道於此。朱泚圍奉天,靈武、鹽夏及渭北兵入援,詔議道所從出。渾瑊曰:「漠谷道險狹,不若自乾陵北過附柏城而行,營於城東北雞子堆,與城中犄角,且分賊勢。」不聽。詔援兵自漠谷進,爲賊所邀,皆敗還。又天復二年汴將康懷貞擊敗鳳翔將李繼昭於此。五代梁開平二年岐兵攻雍州,梁將劉知俊破之於幕谷,即漠谷也。
莫水,在州西南三十里。亦曰漠谷水。源出永壽縣界高泉山,流入州西北境,又西南流入武功縣界。亦名武水,下流入於渭水。
甘谷水,州東北二十里。源自永壽縣溫秀嶺流入州境,又流入醴泉縣界,合於涇水。又有武亭水,西北自鳳翔府麟游縣界流入,經州西四十里,入武功縣界。
魯店,在州東南,當咸陽陳濤斜之西北。唐建中四年李懷光敗朱泚於魯店,解奉天之圍。詔引軍屯便橋,刻期取長安。懷光怏怏,留屯魯店二日乃行,即此。
赤沙烽,在州境。唐永泰元年吐蕃、回紇入犯,至奉天,圍涇陽。郭子儀命渾瑊出奉天,大戰赤沙烽,斬獲甚衆。

武功縣,州西南六十里。西北至鳳翔府扶風縣五十里。古邰國也,后稷封此。秦孝公始置武功縣。漢因之,屬右扶風。後漢初,廢入郿縣。永元八年復置。晉屬始平郡。後魏併入美陽縣。太和十一年置武功郡。後周天和初,築武功城以置軍士。建德中,郡省,尋復置武功縣,屬雍州。隋大業初,屬京兆郡。義寧元年置稷州,旋廢。武德三年復置稷州。貞觀七年廢。天授二年復置。大足元年又廢,以縣屬雍州。後唐改屬鳳翔府,尋還屬京兆。宋政和八年割屬醴州。金大定二十九年改爲武亭縣,仍屬乾州。元復爲武功縣。今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十六里。

城,縣西南二十二里。,讀曰邰,即后稷所封。秦孝公置縣。漢初,曹參攻,是也。後亦曰縣,屬右扶風。後漢省。《志》云:「武功舊治渭川南郿縣境。後漢移治古城。今亦曰武功城。後周建德三年始移武功縣於今治。唐中和初,黃巢入長安。夏綏帥拓跋思恭討之,軍於武功。又天復初,李茂貞等劫遷車駕於鳳翔,朱全忠自長安而西。茂貞遣將符道昭屯武功以拒之,爲全忠將康懷貞所敗,即今縣也。」《邑志》:「古城,在今縣南八里。」
美陽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秦孝公所置縣。漢屬右扶風。後漢永元中,改封耿秉爲侯邑。或謂之美陽關,以其地當控扼之要也。永初二年羌寇三輔,梁瑾擊之,轉戰於武功之美陽關。五年以羌亂,移安定郡寄理美陽。中平二年張溫屯美陽,與羣盜邊章等相持。章尋敗走。晉仍屬扶風郡。後魏屬武功郡。後周建德三年縣廢。《括地志》:「美陽城,亦曰太王城,亦曰周城,太王避狄時所居也。」杜佑曰:「美陽治中水鄉,城西即中亭川。」《一統志》:「城在縣西七里。」似悞。
太白山,縣西南九十里。亦謂之太一山。《五經要義》:「武功有太一山,一名終南,蓋終南、南山之總名也。」張衡《西京賦》云:「終南、太一。」是則非一山矣。山接郿縣及盩厔縣界,北去長安三百里。故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六典》:「關內道名山曰太白。」柳宗元云:「其地寒,冰雪積之未嘗已。又南十里爲武功山。」杜彥達曰:「太白南連武功,最爲秀桀。」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故云太白也。軍行山下,不得鳴鼓角,鳴則風雨暴至。上有洞,《道書》以爲第十一洞天。又山半有橫云如瀑布,則澍雨。諺云:「南山瀑布,非朝即暮。」是也。晉永興三年東海王越等遣兵西迎車駕於關中,敗河間王顒,軍於霸水。顒單馬走入太白山,即此。
惇物山,縣東南二百里。《禹貢》云:「終南、惇物。即此山也。」《漢志》注:「縣東有垂山,古文以爲敦物。」孔氏曰:「敦物,即太華山。似悞。」
分水嶺,在縣南,界盩厔、郿縣之境。胡氏曰:「分水嶺與沈嶺、衙嶺爲三嶺。蜀漢延熙五年費厓據三嶺,以截曹爽軍後,即此三嶺云。」
雍原,在故美陽城旁。或謂之周原,太王所居也。又謂之西原。唐至德二載,駕幸鳳翔,使王思禮軍武功,別將郭英分軍屯武功東原,王難得屯西原,爲賊將安守忠所敗。又興元初,渾瑊自興元至斜谷,拔武功。既而泚將韓旻來攻,武功復降於旻。瑊戰不利,收兵登西原。胡氏曰:「東原在武功縣東,西原在縣西,地高平,可屯兵。或以爲諸葛武侯駐師處。悞也。」《志》云:「今縣城半附雍原之麓,循原又列十二城。洪武九年長興侯從弟都督忠奉詔屯戍於此,以控制關內。因增築諸城,至今猶存。長興侯,耿炳文也。又雍原之北有岡,曰鳳岡。」

三畤原,在縣西南二十里,西接鳳翔府扶風縣界。隋文帝葬此,謂之泰陵。

渭水,在縣西南二十里。自郿縣流入,又東入盩厔縣境。《水經注》:「渭水又東徑武功故城北。」是也。
漆水,在縣城東,自鳳翔府扶風縣流入境,南合水以入於渭。《詩》云:「自土沮、漆。謂此漆水也。又浴水,在縣北。出乾州梁山,南流入境。」康海曰:「關西人讀浴若於,於、沮相近。」蓋沮水之訛也。漆水經縣,蓋北受沮水、南受水而入渭。
武水,在縣西二十里。即莫谷水。自乾州流入界,合縣境羣川而入於渭。
高望川水,在縣西二十二里,流合武水。《志》云:「高望川有高望亭,唐武后行宮在焉。」或云,中宗築,以望乾陵。
水,在縣西南十二里。一名白水,亦曰圍川水。源出鳳翔府岐山縣谷,經扶風縣界,東流合武水。又南經美陽廢縣,合中亭川水。又東合漆水以入於渭。唐武德七年獵於川,是也。
中亭川,在美陽故城西。武水、圍川水流合焉。東南流,經縣南,又東合於武亭川。晉元康九年孟觀大破氐衆於中亭,獲齊萬年。即此地也。
武亭川,在縣東十一里。自乾州流入境,合於武水。唐興元元年渾瑊與朱泚將韓旻爭武功。瑊戰不利,登西原,會寧將曹子達以吐蕃兵至,因擊旻於武亭川。瑊進屯奉天。
六門堰,在縣西。《水經注》:「五泉渠,西自扶風縣流入。經三畤原,又有六門堰。西魏大統十三年置六斗門以節水。」《唐史》:「武功縣有六門堰,久廢。」懿宗時,李頻爲邑令,按故道浚渠溉田,谷以大熟。又《宋史》:「熙寧五年提舉沈披乞復武功故迹六門堰於石渠南二百步,傍爲土洞,以木爲門,回改河流,溉田三百四十頃。」蓋妄爲大言也。
成國渠,在縣南。自鳳翔府郿縣流入,東會六門堰。《志》云:「魏尚書僕射衛臻侵蜀時所開。又永豐渠,在縣境。」《唐志》:「武功縣有永豐渠,又有普濟渠。」
清溝,在縣東五十里。唐至德初,郭子儀進復西京,與賊戰於清溝,敗績,退保武功。時肅宗駐鳳翔。武功,鳳翔之蔽也。
良溝泉,在縣北十五里。永樂初,泉湧於此,引以溉田,大爲民利。
慶善宮,在縣南十八里。南臨渭水。唐高祖舊第,太宗降誕之所。武德元年置武功宮。四年幸稷州及武功舊墅。六年改爲慶善宮。貞觀六年臨幸,宴羣臣,賦詩。十六年校獵武功,幸慶善宮。自是數臨幸焉。後廢爲慈德寺。今沒於渭。
高泉宮,在美陽故城中,秦宣太后宮也。
長寧驛,縣東三十五里。俗曰東扶風鎮,軍站也。成化中,移置於縣東北。又有邰城驛,在今縣城東南,明初置。
壤鄉,在縣東南二十里。《史記》:「樊噲從擊秦軍騎壤東。」又《曹參傳》:「參圍好畤,取壤鄉,擊三秦軍壤東及高櫟,破之。」《正義》:「今武功縣東南有高壤坊,故壤鄉也。」高櫟與壤鄉近,俱村邑名。

永壽縣,州北九十里。西北至州七十里。東南至醴泉縣一百十里。漢漆縣地。後魏置廣壽縣。後周曰永壽縣。隋省入豳州新平縣。唐武德三年於永壽原復置永壽縣,屬州。神龍初,改屬雍州。景龍初,還屬州。廣德二年僕固懷恩以吐蕃、回紇自朔方南犯,軍於永壽。又乾寧二年寧兵犯闕,李克用入援,進軍渭橋,遣其將李存貞爲前鋒,拔永壽,是也。宋改屬乾州。金屬州。元復屬乾州。今縣城周五里,編户十一里。

溫秀城,在縣東南,接醴泉縣界。其地有溫宿嶺。漢溫宿國人內附,田牧於此,因名。西魏時,置溫秀護軍。唐武德初,分醴泉縣置溫秀縣。四年縣屬泉州。貞觀初,州廢,還屬雍州。八年復省入醴泉。
右扶風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或云,東漢時右扶風嘗治此。《通典》:「姚興將齊難故城在縣西,其南西北三面險絕。」又有南豳故城,後魏所置,四面皆險絕也。
高泉山,縣北三十里。莫谷水發源於此。本名安陽泉。南流經莫谷,故曰莫谷水。
危山,縣西南九十里。山特高峭。《漢志》:「好畤縣有危山。即此也。」師古曰:「危,丘毀反。」又有明月山,在縣西南八十里。上有種金坪,相傳漢婁敬所居。
溫秀嶺,在縣南。亦曰溫宿。甘谷水出於此,流入乾州界。
涇水,縣東五十里。自州境流入,又南流入醴泉縣界。
錦川河,在縣西南。川出石如錦,因名。源自鳳翔府麟游縣來,經縣境,高泉山水流合焉。又南流爲莫谷水。
呂公渠,在縣北五里。邑無井泉,難於遠汲。宋呂大防爲令,行近境,得泉二。欲導之入城,而地勢高下有差,乃用考工置水法準之。旬日間,疏爲渠,至今賴焉。
梁山宮,在縣南八十里,秦始皇建。宮城皆文石,亦名織錦城。始皇遊梁山宮,即此。《括地志》:「宮西去好畤縣十二里,北至梁山九里,俗因名爲望山宮。」
莫營關,在縣西南,後魏所置,爲扼險之所。又穆陵關,在縣南四里,宋建。
蒿店,在縣南十五里,爲往來之要道。又縣北三十里有底窖鋪,路達州。
麻亭,在縣北。唐廣德二年郭子儀拒回紇、吐蕃,軍於乾陵南。敵退,使李懷光追至麻亭而還,是也。《通志》:「今縣治即故麻亭鎮。」元至正四年徙縣於此。

州,府西北三百五十里。西北至平涼府涇州百五十里,西南至鳳翔府百六十里,北至慶陽府寧州百四十三里。

古西戎地。後公劉居此,爲豳國。秦屬內史。漢爲右扶風、安定、北地三郡地。後漢因之。興平元年分安定、扶風置新平郡治漆縣。魏、晉因之。後魏亦曰新平郡。西魏置南豳州今慶陽府寧州爲北豳州,尋曰豳州北豳州廢,故止曰豳州。後周及隋因之。煬帝初,州廢,改屬北地郡。義寧二年復置新平郡。唐復曰豳州。開元十三年改豳曰以豳與幽相類也。天寶初,曰新平郡。乾元初,復爲州。中和中,爲靜難軍治。宋仍曰州亦曰新平郡靜難軍。金、元因之。明初,改屬西安府,以州治新平縣省入編户十七里,領縣三。今仍曰州。
州涇水北繞,岩南峙,依山爲城,地勢雄壯《志》云:「州城東西皆有河,北注於涇。而城西南爲紫微山,險固可恃。唐太宗初立,突厥自涇州入寇,南至便橋,既盟而退。」太宗曰:「若命諸軍伏於豳州以邀其前,而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耳。天寶後,以寧爲重鎮,常屯重兵於此,以遏虜衝。蓋厚涇原之形援,固畿輔之藩衛,州實南北衿要也。
新平廢縣,在州治西。漢漆縣也,屬右扶風。後漢建武六年遣耿等繇隴道伐蜀,爲隗囂將王元所敗。諸將下隴,帝令耿軍漆。八年帝徵隗囂軍至漆,馬援聚米爲山谷處也。建安中,置新平郡治此。晉以後因之。太元九年姚萇攻秦新平,久之乃克,悉亢其民。既而苻登取之,置兖州於此。尋復降於姚萇。後魏改置白土縣,亦爲新平郡治。西魏爲豳州治。隋開皇四年改爲新平縣。唐、宋因之。明初廢。今州城周五里,有門四。
白土廢縣,在州西南。宋白曰:「姚萇之亂,新平屠廢,後魏於縣西南置白土縣。」隋開皇中,移入州治云。
豳州舊城,在州城南。又州東北有豳亭,州東五十里有豳谷。《一統志》:「州有古公城。」今爲古公鄉。
山,在州治南,城垣所依也。又紫微山,在城西南隅,連跨外郭。上有宋金時屯兵寨。或謂之岩。一名安定岩。或曰,山麓有五龍阪。唐初,世民禦突厥於豳州。突厥奄至城西,陳於五龍阪,世民卻之,是也。
壽山,在州城南。四面律,其頂平曠,有茂林修竹之勝。
白土原,在州東北。後魏因以名縣。其北又有東陽原。
涇水,在州西北二十里。有高渠渡。其上流自長武縣會水流入境。又東南流,經州東五里,有北渡。又東南流,經淳化縣西南而南入永壽縣界。《志》云:「州東三十里有大峪河、南河,西十里有水簾河、洪龍河,皆引水灌田,流注於涇。」
白土川,在州西南九里。東北流,經白土原及東陽原之西,又東北注於涇水。或謂之漆水。又狼乳溝,在州南二里。相傳后稷棄於此,有狼乳之,因名。
清溪,在州西南三十五里。接鳳翔府麟游縣界,下流合麟游水。又東南流,入於渭水。溪流甚徹,故名。今堙。宋紹興中,金人自鳳翔轉犯州。宋將田晟帥兵拒之於清溪,金人引卻,即此。
通塞鎮,在州北,唐置。中和元年鎮將朱玫起兵討黃巢,誅巢寧帥王玫於通塞鎮。即此。永定壘,在州北,有二。《志》云:「唐太宗討薛舉時置。」
胡空堡,在州西南。空,苻秦將也。其西又有徐崧堡。秦敗,二人皆築壘自守,堡因以名。晉太元九年姚萇殺苻堅,葬於二壘之間。既而苻登改葬堅,二壘皆降於登。十二年登據胡空堡,戎夏歸之者十餘萬。後秦將姚方成尋拔徐崧壘,嵩死之。後魏主燾延和二年平涼休屠金崖等與安定鎮將延普相攻。崖等攻普不克,退屯胡空谷。魏主遣將陸俟擊擒之,是也。
桃奴堡,在胡空堡東。又有帛蒲堡。桃奴、帛蒲,皆屠各姓名,築堡於此。晉太元十九年苻登自雍攻二堡,拔之。《志》云:「今州治西,有新平驛。」
淳化縣,在州東百里。東北至畦州中部縣百三十里。漢馮翊郡之雲陽縣地。宋淳化四年始析縣之黎園鎮,置淳化縣,屬耀州。金改屬州。今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三十三里。
雲陵城,縣北二十里。漢昭帝母鉤弋夫人葬此。始元中,置爲陵邑,屬左馮翊。元始四年爲王莽所廢。舊《志》云:「陵在甘泉山。」蓋縣本雲陽縣地也。
甘泉山,在縣東南九十里,與涇陽縣接界。又東南二十五里,即仲山也。詳見涇陽縣。
山,縣東南五十里。唐初,稽胡犯宜君,竇軌敗之於黃山。又山下有地名黃丘。晉永嘉末,賈疋敗劉曜於黃丘。即此。
涇水,縣西南六十五里。自州流入境,南入乾州永壽縣界。又縣西北四十里有姜源水,南流入於涇水。
清水,在縣東。源出三水縣石門山。又東南經黃山,西南流,入於耀州界。
水,在縣東南。《志》曰:「源出石門山黃谷,東南注宜君水。」宜君水,即沮水,以徑畦州宜君縣而名。
金源堡,《通志》:「在縣西四十里。」堡立涇水中,四面鬥絕。上有洞窟數十,蓋昔人避亂之所。

三水縣,州東北七十里。南至乾州永壽縣百里。本漢縣,屬安定郡。晉廢。後魏移置縣於此,屬新平郡。西魏時,又置恒州,州尋廢。隋仍曰三水縣,屬豳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北地郡。唐仍屬州。宋因之。元併入淳化縣。成化十四年復置。縣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十一里。

邑城,縣東北二十五里。本秦邑。漢初,酈商破雍將周軍於邑。即此。漢置縣,屬右扶風。建武二年鄧禹入關,引兵北至邑。六年隗囂反,敗諸將於隴坻。光武使耿軍漆,祭遵軍,馮異軍邑。異軍未至,囂乘勝發兵下隴,遣其將行巡取邑。異急引軍據之,曰:「賊若得邑,三輔動搖矣。」即此城也。晉仍爲邑縣,屬新平郡,後廢。
古豳城,縣西三十里。相傳公劉始都於此。《後漢志》:「邑有豳鄉、有劉邑,皆以公劉得名。」
翠屏山,在縣治南。亦謂之豳山。今城據其上。又雞阜山,在縣東北二里。又縣東七里舊有肖塔山。縣西北十五里,又有白虎山,以峭拔得名。
馬嶺山,在縣西。一名箭嶺。或曰,即長城嶺也。朱梁開平三年岐王李茂貞遣降將劉知俊圍靈州,梁遣將康懷貞等克慶州,遊兵至涇州之境。知俊釋靈州之圍,引兵還,梁亦急召懷貞等還。至三水,知俊遣兵據險邀之,懷貞等力戰僅免。《薛史》曰:「知俊邀擊懷貞等於州之長城嶺。是也。又縣有羅川谷。」宋白曰:「以二泉並流而名。」
石門山,縣東南六十里。南入淳化縣界。岡巒篎紛,幹霄秀出,頂上石岩容數百人。《甘泉賦》:「封巒石開,施靡延屬。謂此也。或云唐石門縣,蓋以山名。今兩山壁立,其狀如門。」《史記》:「秦獻公二十二年與晉戰於石門。」疑即此地云。今有石門巡司。
官家洞,縣東三十里。峭壁三百尺,下臨蒐水,高下各數十窟,可容數百人。中有二井,蓋避兵之險絕者。沿川上下數十里,處處有之,惟官家洞爲最著。
三水河,在縣城東南。一名蒐水。源出宜君縣,西流入縣界,又西南入於涇水。《志》云:「縣境有羅川水,以三泉並流而名。」三泉者,縣東二里有玉泉,縣南三里爲稍泉,自高山湧出,縣北爲白馬泉。合流爲一河,故曰三水河。亦曰羅川水云。
梁渠川,在縣北二十里。又北十里有支唐川,有灌溉之利。又萬壽湫,亦在縣北二十里。唐大曆八年因風雷而成,民資以灌溉。
龍泉鎮,在縣東北。唐乾寧二年李克用攻王行瑜於梨園寨。行瑜求救於鳳翔帥李茂貞。茂貞遣兵屯龍泉鎮,而自將三萬人屯咸陽之旁。既而行瑜復以精甲五千守龍泉寨。克用攻拔之,行瑜走入州。《金志》縣有清泉鎮,當即龍泉矣。
半川府,在縣北十五里,唐府兵之一也。

長武縣,州西北八十里。西北至平涼府涇州七十里。漢北地郡鶉觚縣地。後漢屬安定郡。魏晉因之。後魏熙平二年分置東陰盤縣。廢帝初,改爲宜祿縣,以南臨宜祿川而名。後周廢入鶉觚縣。唐貞觀二年析豳之新平、涇之保定、靈臺,復置宜祿縣,屬州。宋、金因之。元廢。明萬曆十一年於舊宜祿城置縣,曰長武。縣城周五里,編户十二里。

宜祿城,在縣東南。舊縣治此。唐廣德二年僕固懷恩以吐蕃、回紇逼州,前軍至宜祿,寧節度白孝德敗吐蕃於宜祿,是也。後徙今治。元省入州,爲宜祿鎮。《九域志》:「宜祿在州西六十里。」
長武城,在縣西北。唐大曆初,郭子儀命李懷光築長武城,據原首,臨涇水,俯瞰通道,扼吐蕃南寇之路。七年吐蕃入犯,渾瑊破之於此。自是常屯兵以防秋。十二年吐蕃寇長武,郭子儀遣將拒卻之。貞元三年吐蕃入長武城,又城故原州而屯之,因出神策軍分屯近畿。此爲長武鎮。元和初,高崇文爲長武城使,以城控扼要害,練卒五千,常如寇至。是也。五代時,爲長武鎮。宋初因之。咸平四年升爲縣,屬涇州。五年省爲寨。景祐中,范仲淹奏遣宋良領蕃漢軍馬,往涇州長武寨把隘。大觀二年復置長武縣。金因之。元併入涇州,仍爲長武寨。宋白曰:「長武鎮近鳳翔府麟游縣界,西去涇洲四十里。」《一統志》涇州東七十里有長武寨。今爲縣境。
高蹠城,在縣北五里。或曰,即後魏之廢淺水縣也。唐初,薛舉寇涇州,進逼高蹠,遊兵至於岐。劉文靜等陳於高あ西南,舉潛師掩其後,戰於淺水原。文靜大敗。舉遂拔高蹠。繼而世民破薛仁杲於高蹠,遂追敗之涇州,是也。《新唐志》寧州定平縣有高蹠城。蓋本屬寧州境內。
靜山,縣南十五里。又南五里爲宜山、峻山,前後皆有川河繞之。
黑虎山,在縣東四十里。黑水河繞其下,流入涇水。
鶉觚原,縣北五里。因鶉觚縣而名。宋元嘉七年北魏將古弼敗夏主定於安定。定走鶉觚原,爲方陳以自固。魏主燾就圍之,斷其水草,人馬飢渴。數日,定潰圍西走上邽。魏兵因乘勝取安定。亦曰淺水原。原東爲高蹠城。唐初,薛仁杲寇涇州,世民拒之,至高蹠。仁杲使其將宗羅迎戰,世民堅壁不出。相拒六十餘日,世民乃使梁實營於淺水原以誘之。羅力攻,實據險不下。數日,又遣龐玉陳於原南,出賊右。戰方亟,世民自原北出賊不意。賊潰走,追至析蹠城,據涇水臨之。仁杲懼,遂降。析蹠城,即涇州東北十四里之薛舉城也。
原,縣北百里,接平涼府涇州界。,音倍。黃,草名也,以草名原。唐大曆八年吐蕃寇涇、二州,郭子儀遣渾瑊戰於宜祿。瑊登黃原望虜,命據險布拒馬以備之。諸將不用命,敗績。
涇水,縣北二十里。自涇州流入,合水,又東南流入州界。
黑水河,在縣東四十里。其上源出慶陽府太白山。自寧州東南流入縣境,至黑虎山下,入於涇水。
芮水,在縣北。《水經注》:「水經宜祿川。」亦名宜祿水。過淺水源,又東合於涇水。唐初,隴州刺史韋達擊薛仁杲於宜祿川,敗之。即此。
窯店,在縣西三十里。與涇州分界,有巡司戍守。又亭口鎮,在縣東四十里。《金志》宜祿縣有亭口鎮。是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