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六十二 陝西十一 寧夏鎮 下一卷▶

陝西十一[编辑]

寧夏衛,東南至後衛三百六十里,南至慶陽府環縣五百七十里,西南至中衛三百六十五里,西至賀蘭山邊界百里,北至西瓜山邊界二百九十里。自鎮治至布政司一千四百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八百四十里,至京師三千六百四十里。
春秋時羌戎地。秦屬北地郡。二漢因之。晉仍屬北地郡,尋沒於戎羌,最後屬於赫連夏。後魏爲薄骨律鎮地,屬靈州。後周爲普樂郡。隋初,郡廢,仍屬靈州。大業初,屬靈武郡。唐仍屬靈州。天寶初,亦屬靈武郡。乾元初,復故。宋仍屬靈州。天禧中,爲夏人所陷。乾興二年趙德明始城靈州之懷遠鎮,爲興州。後又升爲興慶府,復曰中興府,都於此。至蒙古滅之,改爲寧夏路。明初,曰寧夏府。洪武五年廢。九年改置寧夏衛尋又增置寧夏前衛及左右二屯衛,凡四衛,隸陝西都司。今爲寧夏鎮。
衛爲關中之屏蔽,河隴之噤喉。漢濱河置障,畿輔緩急,視北地之安危。晉邊備不修,雄疆盡成戎藪,故涇渭以北,遂無寧宇。後魏既並赫連,緣邊列鎮,薄骨律與高平、沃野相爲形援,而後關隴無禍患者幾百年。西魏以迄周隋,亦以靈州爲關中藩捍。唐開元中,建朔方節度於此,用以捍禦北敵,士馬盛強,甲於諸鎮。及天寶之亂,朔方僚屬崔漪等謀曰:「靈武兵食完富,若北收諸城兵,西發河隴勁騎,南向以定中原,此萬世一時也。因共奉箋迎太子,遂爲中興之本矣。廣德初,僕固懷恩以朔方叛,與吐蕃、回紇共肆犭皮猖,戎馬遂入於郊甸。郭子儀收復朔方,中外之防,藉以少固。迄於唐之末造,朔方猶列版圖,窺伺者未敢爭也。宋咸平四年何亮言:「靈州地方千里,表里山河,爲夷戎必爭之地楊億曰:「靈州,朔方之故墟,僻介西鄙,數百里間無有水草,烽火亭障不相聯屬。是也。五年靈州陷於趙保吉。自是西夏遂成強敵。天聖以後,涇原、環慶,關門不啓,而東至延,西至秦鳳,亦皆殘弊。蓋靈州據諸路上游,縱橫四出,關中且不知所備也。蒙古起於西北,數侵夏境。夏既困憊,遂獵取之。明初既遂亡元,亦建爲雄鎮。議者謂寧夏實關中之項背,一日無備,則胸腹四肢,舉不可保也。《九邊考》:「寧夏之境,賀蘭山環於西北,黃河繞其東南舊時邊牆,東起大鹽池,抵延綏定邊界,西至石空寺,抵固原蘆塘界,凡十八百里。今蘭靖以北,皆爲固原邊。自蒲塘接莊浪界,長二百里。地險固,田肥美,屹爲要會。然自正統以後,衛常爲寇衝。蓋明初寇遁漠北,間有侵軼,不過河西一帶,自駐牧套內,患乃更在河東。若其禍切而備急者,則尤在於花馬池。必花馬池之備密,而寧夏之肩背始可稍息。何也?河西所當備者,若平羅、若洪廣、若玉泉、若廣武、若中衛,雖皆爲窺伺之所,而猶山溪隔礙,有險可憑。花馬池則川原平曠,北騎馳突,於此最易。繇花馬池而西,則興武營。興武營而西北,則爲靈州。靈州居寧夏之中,迫近大河,其南與固原邊相接。靈州者,南北之喉舌也。靈州失,則寧夏隔爲外境,而環固危。環固危,則陝危。然則急靈州,更不得不急花馬池矣。《輯略》云:「今鎮城南北,不過百餘里,東西不過二百餘里,然號爲雄邊者,以地利得也。夫繇寧夏而言固原,則固原實爲堂奧。固原邊之向石溝,至靖虜邊之花兒坌,皆爲庭除。而寧夏與榆林並爲藩籬,花馬池正其門户也。若夫賀蘭山盤峙衛西,套寇闌入河西,往往取道於此。而徐斌水,{{annotate|在衛境西南,又爲固原西路之險。河凍則守舊邊,春融則守新邊,此前人成算也詳見固原州總論。夫恃河爲險,實非遠猷。明萬歷中,嘗得松山之地。說者謂自索橋而上直接鎮番,增築保障,廣布耕屯,則賀蘭以西,皆爲內境。而黃河之險,敵不敢與我共,將莊、涼、蘭、靖以迄固原之間,皆可安枕而臥矣。噫!受降之城不復,松山之障不固,而切切於花馬池、徐斌水之間,國勢安得不日蹙哉!
寧夏前衛,治鎮城內,明洪武十七年置。
寧夏左屯,衛同上。
寧夏右屯,衛同上。又有寧夏中護衛,明建文三年爲慶府置。
懷遠廢縣,即今鎮治。本漢北地郡富平縣地。後周置懷遠縣,並置懷遠郡治焉。隋開皇三年郡廢,以縣屬靈州。唐因之。宋初爲懷遠鎮。天中,夏人升爲興州,又升爲興慶府,尋改爲中興府。元寧夏路治於此。明初,改置今衛。《志》云:「衛城周回十八里,東西倍於南北。元末,寇賊侵擾,棄其西之半。正統間,生齒日繁,復修築之,謂之新城。門六,東西各一,南北各二。
靈武城,在鎮南。漢置縣,屬北地郡。後漢省。靈帝建寧初,段大破叛羌於靈武谷,即故縣境也。後魏亦置靈武縣於此,屬靈州。後周改置建安縣,又置歷城郡治焉。《括地志》:「後魏永和初,平三齊,嘗徙歷下人居此。周因置郡,曰歷城。隋開皇三年郡廢。十八年改縣爲廣閏縣。仁壽初,避太子諱,復曰靈武縣,屬靈州。唐因之。廣德二年河西將柏文達攻破僕固懷恩摧沙堡、靈武縣,以救京師,即此城也。宋沒於西夏,縣廢。摧沙堡,見平涼府鎮原縣。
安靜城,在鎮西南八十里黃河北岸。亦漢富平縣地。隋開皇十一年置弘靜縣,屬靈州。唐初因之。神龍初,改爲安靜縣。至德初,又改爲保靜縣。五代唐天成四年定遠軍使李匡賓據保靜靜作亂,朔方不安。既而靈州帥康福討定之。宋初,仍屬靈州。後沒於西夏。元廢。明爲屯軍所居。
定遠城,鎮東北六十里。《唐志》云:「城在靈州東北二百里。先天二年郭元振置。天寶中,屬朔方節度,後升爲縣,屬靈州。貞元八年吐蕃寇靈州。詔河東振武救之,復遣神策軍戍定遠及懷遠城,吐蕃乃退。景福二年靈武節度韓遵表爲警州。宋初,置定州於此。西夏因之,亦曰定州城。蒙古初,廢。《元和志》:「靈、鹽接境,相距三百里,定遠城置於黃河北岸。蓋鹽州邊戍也。○田州城,在鎮北六十里。西夏所置,蒙古廢。
清遠城,在鎮東,宋置清遠軍於此。咸平中,趙保吉陷清遠軍,復攻定州、懷遠,又進掠輜重至唐龍鎮。曹璨以蕃兵擊敗之,乃卻。《宋史》:「真宗以趙保吉作亂,出環慶清遠軍地圖,指示輔臣。又指靈州西榆木天澗路,且議戰守方略。唐龍鎮,舊《志》云:「在衛西南百七十里。本蕃族也。宋大中祥符二年麟府路言社慶族依唐龍鎮爲援,侵擾別部,即此。又榆木天澗,在靈州所西,宋時自靈州通原州之道也。
新昌城,在鎮東北。《唐志》靈州黃河外有豐安、定遠、新昌等軍,豐寧、保寧等城,時謂之塞下五城。大歷十一年增朔方五城戍兵,以備回紇,是也。蓋五城皆屬朔方節度。豐安,見靈州所。○羊馬城,亦在鎮東北。《唐志》:「城幅員十四里,信安王所築。
賀蘭山,鎮西六十里。山盤踞甚遠,衛境倚以爲固。《通典》安靜縣西有賀蘭山、樓樹山、空青山。蓋賀蘭山峰巒錯峙,一山而有數名也。山麓爲黃安峽赤木峽等口,舊皆壘石置驛。嘉靖中,寇從赤木口析牆闌入,官軍禦卻之。後設戍防守。詳見前名山賀蘭。
峽口山,鎮西南百四十里。兩山相夾,黃河經其中。《水經注》謂之上河峽,或謂之硤石。唐武德八年安州都督李靖與突厥戰於靈州之硤石,是也。俗亦謂之青山。又名大石山。長慶初,靈武帥李進誠奏敗吐蕃於大石山下,即此。《一統志》:「峽口山,一名青銅峽。上有古塔一百八座。
省嵬山,在鎮東北百四十里。有省嵬口,爲防禦要地。《一統志》云:「黃河東岸舊有省嵬城,橫枕河濱。又西瓜山,在鎮東北二百八十里。以形似名。山外即敵界也。
斷頭山,鎮東北三百里。明初,湯和北征,敗績於此。又景泰間,石亨言賊將犯大同,其巢穴在斷頭山,去寧夏不遠,是也。○石嘴山,在鎮東二百里。山岩突出如嘴。又東百里曰麥垛山。山勢高聳,如麥垛然。
金積山,鎮南二百里。山多赭土,日照則色如金。東麓有滾泉,清潔可愛。又三山,在鎮東南三百六十里,有三峰列峙。其南爲子山,溪洞險惡,豺虎所居,人迹罕到。山出子木,因名。
不老山,在鎮北塞外,北人聚牧處也。明永樂初,寧夏鎮臣何福言:「諜報塔灘在不老山,將寇寧夏。上曰:「此時賊不出槍桿、野狐二嶺及雲州之地,必向山西大同。已而山西奏寇犯灰溝村、黃甫川。《五邊考》:「衛西北境有寧羅山。又西南爲龜山、松山、胥次山,與莊浪衛相接,皆有險塞可憑。槍桿、野狐、雲州,俱見直隸宣府。黃甫川,見榆林。○大青山,在賀蘭山後。隆慶三年寧夏官兵擊套寇於大青山,敗之。
宗高谷,在鎮西北。唐天三年靈武帥韓遜奏吐蕃營於宗高谷,將西擊涼州。趙《聚米圖經》:「靈武自賀蘭山路西至涼州九百里。谷蓋在賀蘭山後。
黃河,鎮東南四十里。自寧夏中衛流入界,過峽口而東,至靈州所北,又折而東北,出衛界,入廢豐州境。《志》云:「黃河嘗爲中國患,而衛獨受其利,引渠灌溉,凡數万頃,田者無旱澇之災。司馬遷《河渠書》:「自武帝塞宣房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後漢•西羌傳》:「順帝從虞詡言,復朔方、西河、上郡,使激河浚渠爲屯田,省內郡費,歲一億計,是也。
三岔河,在鎮東南黃河西岸,即河流曲折處也。成化中,寇犯韋州還,總兵劉聚邀敗之於三岔河。又黑水河,在衛東。番名哈喇兀速河,自榆林境西流,注於黃河。
清水河,在鎮南三百五十里。河流甚狹,自平涼府固原州流經此,經寧夏中衛鳴沙故城南,注於黃河。一名胡盧河。宋元豐四年宦者李憲自蘭州伐夏,至胡盧河而還。即此矣。
金波湖,在鎮城北。又鎮東北三十里,有三塔湖,鎮東南三十五里,有巽湖。明萬歷二十年孛拜作亂,據平夏。官軍攻之。衛城西北卑下,與金波、三塔諸湖相近,東南又近漢延紅花等渠,形如釜底。官軍因繞城築堤以灌之,城多崩壞,遂克之,是也。○觀音湖,在鎮西九十里。賀蘭山之水,多聚於此。又有月湖,在衛北七十里。長湖在衛西北百二十里。
漢延渠,在鎮城東南。支引黃河水,繞城溉田,可萬餘頃。又唐來渠,在衛城西南。亦引黃河水,繞城而西,溉田亦萬餘頃。弘治十二年撫臣王言:「衛西山下,更有漢唐舊渠,首尾三百餘里,兩岸高峻,中廣二十餘丈。今大半淤塞,請疏鑿成河,修築東岸,積土削牆,山口要害各設營堡,沿河按伏以遏賊衝,且便軍民耕種云。
紅花渠,鎮南五里。分唐來渠水,東流溉田七百餘頃,復引入城中,民汲甚便。又新渠,在衛城南,亦分唐來渠之水,溉田數百頃。○秦家渠,在黃河東南,分河水,溉田數百頃。又漢伯渠,在黃河西南,亦分河流,溉田二百餘頃。
御史渠,在鎮東北黃河外。《唐史》:「郭子儀請開豐寧軍御史渠,溉田二千頃。是也。又尚書渠,在衛東,亦唐所開。《舊唐書》:「大歷十三年馬重英以四萬騎寇靈州,塞御史、尚書、光祿三渠水口,以擾屯田。朔方留後常謙光逐出塞後,李聽爲都督長史,復導三渠。光祿渠,今見靈州所。
千金渠,在鎮南。《元和志》:「渠在靈武縣北四十二里,長五十二里,闊十里。又有漢渠,在靈武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爲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渠,共溉田五百餘頃。○東壩,在衛境。天順四年寧夏總兵張太,破敵於東壩,是也。
鹽池,在鎮界。唐《食貨志》:「靈州有溫泉、兩井、長尾、五原、紅桃、回樂、弘靜池。今五原池,見後衛,回樂池,舊在靈州所,餘當在衛界。《通志》:「今在衛北四十里者曰大鹽池,衛北百七十里者,曰小鹽池,衛城東南者曰紅鹽池,衛城西者曰長鹽池。然皆湮廢。
廣武營,在鎮西南百七十里。其東北爲大壩堡,其西爲棗園堡,又西爲石空寺堡,與中衛接界,俱戍守要地也。《輿程志》:「繇廣武營而南五里渡黃河,即寧夏中衛之鳴沙州。
玉泉營,鎮西百三十里。其東北爲平羌堡,其西即大壩堡也。《一統志》:「大壩堡與中衛分界,西至中衛二百十里。又瓦窯墩,在平羌堡西北。嘉靖八年寇繇此入犯,官軍御之於平羌堡,敗績。○靈武營,在鎮北百里。正統十一年建營於此,爲北面之蔽。又河西寨,在黃河西岸。河東岸又有河東寨。
潘昶堡,鎮東二十五里。自堡而東南,又有金貴、李祥、魏敬、王信、王貴、任春、葉誠凡八堡,俱屬寧夏衛。王澄堡,在鎮東北三十五里。自堡而東南,又有張政魏政二堡,俱屬寧夏左屯衛。○謝保堡,在鎮北十五里。自堡而北,又有張亮、李信、丁義、周澄凡四堡,俱屬寧夏前衛。
楊顯堡,鎮西南三十五里。自堡而西北,又有陶容、雷福、桂文、常信、洪廣、高榮、姚福凡七堡,俱屬寧夏右屯衛。○王景堡,在鎮西南四十里。自堡而西南,又有李俊、邵剛、瞿靖、林皐、蔣鼎、陳剛凡六堡,屬寧夏左屯衛。
高臺,在鎮東十五里。地勢崇高,登眺極山河之偉觀。趙元昊嘗建寺於此。
靈州守禦千户所,鎮南九十里。南至慶陽府環縣五百里。漢置靈洲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晉縣廢。其後赫連夏據其地,後魏主燾滅之。太延二年置薄骨律鎮,在河渚上。孝昌中,改置靈州。初在河北,後於果園所築城爲州治,兼置普樂郡。後周因之。隋初,郡廢。煬帝又改曰靈武郡。唐仍曰靈州。開元九年置朔方節度治於此。天寶初,復改州爲靈武郡。安祿山之亂,太子至靈武,即位於郡城南樓,是也。五代仍爲朔方軍治。宋初,改曰翔慶軍。咸平五年沒於西夏,謂之西平府。元復曰靈州。明初,改爲千户所。正德元年升爲守禦千户所。今亦設靈州所。
回樂廢縣,在所西南。本漢靈洲、富平二縣地。後魏置縣,爲普樂郡治。隋爲靈州治。大業中,爲靈武郡治。唐初因之。宋沒於西夏。元省縣入州。《志》云:「所城舊在河東。明洪武十七年圯於水,移築於舊城北七里。宣德三年又爲河水所衝決,移築於城東北五里。今所城周七里有奇,惟南北二門。
靈洲城,在所北。漢縣舊城也。《漢志》注:「惠帝二年置縣,有河奇苑,號非苑。顏師古曰:「苑謂馬牧。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又曰河奇也。二苑皆在縣北。後漢元初三年鄧遵大破叛羌於靈州,即此。西魏置臨河縣,又置臨河郡治焉。隋開皇初,改郡曰新昌。三年郡縣俱廢。
富平城,在所西南。漢置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永初三年任尚等大破先零叛羌狼莫於富平河上,是也。中平中,以羌亂,富平寄治安定郡彭陽縣界。自晉以後,益徙而南,故城遂廢。《漢志》注:「縣有神泉障,爲北部都尉治。又有渾懷障,在塞外,渾懷都尉治焉。○旬卷城,在所西南二百里,漢安定郡屬縣也。讀曰旬。後漢,廢。《水經注》:「河水東北經旬卷故城西,又東過富平縣西,是也。
典農城,在富平故城西。城有三:「其西南城,世謂之胡城;又東北有城曰上河城,世謂之漢城;又東北有城,世謂之呂城。河水皆經其東。薛瓚曰:「上河在西河富平縣。漢馮參爲上河典農都尉,分屯以事農處也。
豐安城,所北百八十里。杜佑曰:「在靈武西黃河外。隋開皇十年置縣,屬靈州。大業末,廢。唐武德四年析回樂縣,復置豐安縣,兼置回州治焉。貞觀十三年州廢,縣併入回樂。萬歲通天初,置豐安軍。神龍初,突厥默啜寇鳴沙縣,因移縣治於豐安城。先天二年郭元振復修築焉,仍爲豐安軍,屬朔方節度使。
丁奚城,在所南。後漢永初六年漢陽賊杜季貢降於滇零羌,別居丁奚城。《東觀記》:「丁奚城,在北地郡靈洲縣。元初二年司馬鈞等分道擊叛羌,鈞獨進攻拔丁奚城。既而任尚復擊破杜季貢於此。明年,尚復遣兵擊破先零羌於丁奚城。太子賢曰:「丁奚城,在慶州馬嶺縣西北。
薄骨律鎮城,在所北。《水經注》:「河水北徑薄骨律鎮城。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余林仍列洲上。相傳赫連之世,有駿馬死此,取馬色爲邑號,故目城爲白口騮,後訛爲薄骨律也。又雄州城,《志》云:「在所西南百八十里。本名承天堡。唐中和間,嘗徙雄州治此,因名。
燕然廢州,《唐志》:「州寄治回樂縣界。貞觀十二年鐵勒歸附,於靈州界置皐蘭、高麗、祁連三州,並屬靈州都督府。永徽元年並廢。調露元年又置魯、麗、塞、含、依、契等六州,總爲六胡州。開元初,廢。既又復置東皐蘭、燕然、燕山、雞田、雞鹿、燭龍等六州,仍寄靈州界,而燕然、雞鹿、雞田三州,俱在回樂縣界,突厥九姓部落所處也。至德後,俱廢。
平山,在所東北八十里。山頂平衍,因名。○歡喜嶺,在所東。成化中,寇入所東永隆墩諸戍。官軍追敗之於此。又龐嶺,在所西。宋乾道六年夏相任得敬脅其主仁孝欲分夏國,仁孝分西南路及靈州之龐嶺與之。上表於金,金人不許。得相尋伏誅。
磨鳱隘,在所南百餘里。宋元豐四年劉昌祚引涇原兵伐夏,次磨鳱隘。夏人據險以拒。昌祚大破之,遂薄靈州。慶州兵亦至,共圍之。夏人據黃河七級以灌昌祚營,復鈔絕糧運,昌祚引還。
黃河,在所城北。自寧夏中衛流入界,又東北入衛境。《志》云:「黃河經靈州西,爲河曲。河千里一曲,自澆河至故卷縣,率東北流,至富平始曲而北流。《漢志》注:「河水自卷別出爲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前漢馮參爲上河典農都尉。後漢任尚破先零羌於富平上河,是也。後魏永熙二年雍秦諸州都督賀拔岳擊靈州帥曹泥,會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於高平。使先行,至河曲,岳爲悅所害。西魏大統二年宇文泰遣軍圍曹泥於靈州,引水灌其城,不沒者四尺。高歡發阿至羅兵三萬騎,徑度靈州河,繞出魏師之後。魏師退,泥得脫歸歡。唐貞元七年吐蕃寇靈州,陷水口支渠,敗營田。五代唐長興中,朔方帥張希崇引河渠,興屯田,以省漕運,民夷愛之。今所境田多沃饒,恒無涸之患,賴黃河之灌溉也。
浦洛河,在所南,北流入大河。宋至道元年邊將白守榮護芻梁赴靈州。李繼遷邀擊於浦洛河,盡奪之,即此。亦曰溥樂河。宋人議築溥樂城,以河爲名也。○蒲草湖,在所東南十里。又所南三十五里有草場湖。
七級渠,在所城南。唐大曆八年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宋元豐中,劉昌祚圍靈州,夏人決七級渠灌之,是也。○特進渠,在所西。《志》云:「回樂縣有特進渠。唐長慶四年開,溉田六百頃。
光祿渠,在所東。《唐史》:「靈鹽部有光祿渠,久廢。李聽爲夏綏銀宥節度使,引渠溉塞下地千頃,以省轉餉。《志》云:「渠在靈州,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也。
旱海,在所東南。宋張洎曰:「自威州抵靈城,有旱海七百里,斥鹵枯澤,無溪澗川谷。張舜民曰:「今旱江平,即旱海,在清遠軍北。趙曰:「鹽夏、清遠軍間,並系沙磧,俗謂之旱海。自環州出青剛川,本靈州大路。自此過美利寨,漸入平夏,徑旱海中,至耀德清邊鎮,入靈州,是也。威州,見慶陽府環縣。
輝德鎮,在所南。舊爲靈州戍守處。石晉開運二年朔方帥馮暉赴鎮,過旱海,至輝德。党項扼要路,據水泉拒暉。暉擊敗之,乃得入靈州。亦謂之耀德。宋咸平四年趙保吉作亂,張齊賢等議棄靈州。何亮言:「靈州不可舍,請築溥樂、耀德二城,以通河西糧道。蓋靈武居絕域之外,不築此二城爲唇齒,與舍靈武無異也。溥樂,見上浦洛河。
清水營,在所東八十里。《志》云:「在衛城東南百二十里黃河東南。正統七年建。弘治十八年爲套寇所陷。《五邊考》:「套寇犯靈州,必繇清水營入。清水營者,靈州之咽喉也,特設重兵戍守。隆慶五年以西番順命,設馬市於此。
橫城堡,在清水營西北八十里黃河東岸。《輿程志》:「繇清水營而西北四十里,爲紅山堡。又四十里爲橫城堡。堡西三里,即黃河渡。渡河處有關,亦曰鎮遠關。又西北四十里,即寧夏鎮也。○毛卜剌堡,在清水營東南三十五里。又東南三十里,即興武所,亦戍守要地。
萌城堡,在所東南二百二十里。《輿程記》:「所南四十里有大沙井堡,亦曰大沙井驛。又東南四十里,爲石溝驛。又六十里,爲小鹽池,亦曰鹽池驛。又東南四十里爲隰寧堡。又四十里曰萌城堡,亦曰萌城驛,與慶陽府環縣接境。皆出入噤喉、守禦要地也。又鹽池驛,分道而西,凡一百二十里,即中衛之廢鳴沙州。○紅寺堡,在所西百四十里。嘉靖十四年陝西總制劉天和議築新邊,言紅寺堡東南起徐斌水至鳴沙州河岸,可二百二十里處也。詳見固原州。
紅城子,在所東北黃河東岸。成化九年套寇犯韋州,制臣王越督軍敗賊於此。又弘治十三年總兵朱暉從紅城子出兵搗河套。又東北有三坌溝,亦成化九年官軍邀敗套寇處也。
興武守禦千户所,在鎮東南三百二十里。東至花馬池百二十里,西至橫城堡百四十里。其間沙漠平漫,向爲寇徑。正統九年置興武營。正德初,改置興武守禦千户所。所城周三里有奇。今設興武營。
高橋兒寨,在所西南。正德初,總制楊一清言:「寧夏花馬池、興武營直抵高橋三百餘里,爲寇入邊門户。諸部多屯牧其處,又西接靈州之萌城驛。○磁窯寨,在所西。成化九年撫臣馬文升議築堡於此,以接靈州邊界。從之。因置寨屯守。
韋州千户所,鎮東南二百六十里。西夏置韋州於此,又爲靜寨軍。元廢。明弘治十年以地多寇衝,增置韋州千户所。所城周二里有奇。今廢。
打狼山,在所東南。套寇繇韋州而南,犯鎮原、平涼之道也。《一統志》:「寧夏衛東南二百九十里有狼山。即此山矣。○蠡山,在所西。層巒蒼翠,其峰如蠡。有泉,名曰富泉。其東又有小蠡山,亦曰螺山。寇入嘗駐牧於此。《志》云:「蠡山,在寧夏衛南二百六十里。是也。
東湖,所東三十里。湖北三里,又有鴛鴦湖,互相縈注。所境田疇,多藉以灌溉。
平羅千户所,在鎮北百六十里。東至黃河十五里,西至賀蘭山六十里。洪武中,置平虜千户所,城周四里有奇。今亦爲平羅所。
老虎山,在所東北百八十里黃河岸上。《九邊考》:「自老虎山而西,爲長流水、蒲草泉等險,距中衛境可數百里,皆可收爲外險。
蒲草溝,在所西北二百里。弘治十一年制臣王越討賀蘭山後叛胡,分兵擊賊於花果園、蒲草溝。賊從沙窩遁去,乃合追至大把都,又追敗之於柳溝兒。寇西遁花果園。《紀事》云:「在所北二百里。
鎮遠關,所北六十里,爲寧夏之衝要。嘉靖中,總制王瓊築花馬池新邊,棄關不守,自是山後之寇益恣。議者引爲瓊咎。《九邊考》:「平羅當北面之衝,而鎮遠關實爲外險。舊自鎮遠關以至火沙溝,皆有臺堡相接,以斷北寇西行之路。外險既失,平羅雖有扼塞可憑,而終虞單薄矣。
黑山營,所北八十里。永樂元年建,與鎮遠關相應援。嘉靖九年廢。議者謂河西營堡,惟平羅城三面受敵。河凍時,套寇踏冰入犯,非墩牆所能御也。冰泮後,寇每用渾脫浮渡,擾我耕牧。則棄黑山營、鎮遠關而守平羅,殆非長算矣。
威振堡,所西北二十里。嘉靖九年總制王瓊言:「平羅城北威振堡、五岔溝,與沙湖、黃河相連。舊有溝渠,年久湮廢,宜浚治之。西南接賀蘭山大水口,以爲限蔽云。又新興堡,在所西北五十里。嘉靖九年王瓊請自威振堡以西,築臨山墩爲堡。又沿溝尖塔兒墩、新興堡墩,各築一堡,是也。今臨山堡,在新興東。新興以西,則爲鎮朔堡。
洪廣堡,所西八十里。又西爲鎮北堡。《九邊考》:「洪廣、玉泉、廣武、與寧夏中衛,俱爲河西之蔽。然中衛僻在西隅,塹山堙谷,有險足恃,而洪廣、玉泉、廣武,皆在賀蘭山南,寇入套後,患亦差少。
口,所北四十里,在鎮遠關內,爲山後賊衝。嘉靖十六年寇繇此入犯,官軍禦卻之。議者謂欲復鎮遠關,必先固打之守,是也。

寧夏后衛,東北至榆林鎮七百二十里,南至慶陽府五百里,西南至固原鎮六百二十里,西北至寧夏鎮三百六十里。自衛治至京師三千三百七十里,至南京三千四百八十里,至布政司一千一百二十里。

古羌戎地。秦屬北地郡。兩漢因之。晉仍屬北地郡,後爲赫連夏所據。後魏置大興郡。西魏改爲五原郡,兼置西安州,尋改爲鹽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州爲鹽川郡。唐初,爲梁師都所據。貞觀二年復置鹽州《舊唐書》:「武德初,鹽州及五原縣俱寄治夏州。貞觀初,州縣俱廢。明年,平梁師都復於舊城置鹽州及五原縣。天寶初,曰五原郡。乾元初,復故。貞元二年陷於吐蕃《唐史》:「時吐蕃陷鹽州及夏州。八年收復明年,置鹽州節度,尋廢。十七年又陷於吐蕃,旋復得之。《唐志》:「貞元十九年置保塞軍於此。五代時,亦曰鹽州。宋初因之。咸平以後,爲西夏所據。元以其地屬環州。明初,屬慶陽府。正統九年置花馬池營。成化中,爲守禦花馬池千户所。正德元年改置寧夏后衛,隸陝西都司。今爲寧夏所。
衛控扼朔方,翼蔽內郡,北面之險也。赫連氏桀驁於統萬,梁師都倔強於夏州,皆取途於此,以窺伺關中。唐失鹽州,而塞防無復保障。吐蕃往往由此阻絕靈武,侵迫坊。貞元八年復城鹽州,繼又增立軍府由是靈武、銀、夏、河西獲安。五代梁乾化初,保塞節度使高萬興奏取鹽州先是開平三年鹽州屬李茂貞。朔方帥韓遜附全忠攻取之,至是爲高行存所據,自爲刺史。萬興遣將攻降之。其略曰:「鹽州與吐蕃、党項犬牙相接,爲二境咽喉地,又有烏池鹽鹺之利,戎羌意未嘗息。唐建中初,爲吐蕃所陷,砥其墉而去。繇是銀、夏、寧、延暨於靈武,歲以河南、山東及江淮諸道兵士分護其地,謂之防秋。貞元初,副元帥渾復取其地,建百雉焉。自是邊塵乃息,寇患遂止。今才動偏師,遽收襟要,國之右臂,瘡疣其息哉?蓋鹽州與靈武諸州,唇齒之勢也。宋時爲西夏所據,種諤等議復鹽州以遏其衝,不果。終宋之世,卒不能得志於西夏。明自河套有事後,花馬池爲西陲肘腋之患。南擾則禍在慶環;西掠則憂在平固;西北則瞰靈州、阻寧夏,故防維爲最切。弘治中,制臣楊一清言:「花馬池東至延綏安邊營,西至寧夏黃河邊橫城堡,橫亘四百餘里。黃沙野草,彌望無際,無高山巨塹爲之阻限,非創築邊牆,不足以御腹心之患。從之。正德以後,屯戍日密。議者猶謂宜擇便利之地,大建城堡,增設將領,分屯重兵於清水興武等營。令三百里間,旗幟相望,刁斗相聞。又於鐵柱泉水草大路,盡建墩堡,斷其出入之徑,始爲製馭良策耳。《九邊考》曰:「寧夏鎮禦敵之路有四:「一曰中衛,險在棗園、柔遠、舊安寨諸處;一曰平羅,險在鹽山、新興、靈武諸處;一曰鎮城,險在赤水、寧化、玉泉、馬跑泉諸處;一曰花馬池,險在定邊營、楊柳屯、清水營、興武營、鐵柱泉諸處。然四路情形,花馬池最急。花馬池者,寧、固、蘭、靖諸邊之門户也。
五原廢縣,今衛治。古昫衍戎地。漢置昫衍縣,屬北地郡。昫,音煦,一音劬。後漢廢。後魏置大興縣,爲大興郡治。西魏曰五原縣。後又改爲大興。隋亦曰五原縣,爲鹽州治。大業末,爲梁師都所據。唐初,與鹽州俱寄治靈州。貞觀初,廢。二年復於舊治置縣,爲鹽州治。宋初因之。後沒於西夏。元廢。今衛城周七里有奇,有東西南三門。
白池城,在衛西。本興寧縣也。隋末,析五原縣置,屬鹽川郡。唐初,亦寄治靈州,仍屬鹽州。貞觀初廢。龍朔三年復置於舊治。後改爲白池縣,以近白鹽池而名也。宋陷於西夏,縣廢。又《括地志》云:「白池東北九十里有白土城,漢上郡屬縣。按《漢志》注:「圜水出白土縣西。蓋在今廢夏州南境,《括地志》悞也。今見榆林鎮。
龜茲城,在衛東北。漢縣,屬上郡。顏師古曰:「龜茲,讀丘慈。時龜茲國人來降附者,處之於此,因名。亦爲上郡屬國都尉治,有鹽官。後漢曰龜茲屬國。永壽初,南匈奴別部叛寇美稷,東羌復應之。安定屬國都尉張奐勒兵出長城,遣將王衛招誘東羌,因據龜茲縣,使南匈奴不得與東羌交通,是也。又《西羌傳》:「雍州有龜茲鹽池,爲民利。即今大小兩鹽池矣。晉廢。後魏主燾太延五年伐姑臧,自云中濟河,至上郡屬國城。即故龜茲城也。
钅夷角城,在衛境。或曰即三角城也,與鹽池相近。初爲官軍屯戍處,近代賊嘗據爲巢穴,耕牧其中。其相近者,又有蘆保嶺。賊黨分據於此,犯平涼、固原諸境。
方山,在衛東北百餘里。正德九年寇入花馬池,掠官馬而去。參將尹清追之,戰於方山,敗沒。○翳犢山,在衛東北。後魏主嗣泰常五年如翳犢山,遂至瀉鹵池。李延壽曰:「山在五原東。胡氏曰:「瀉鹵池,即唐鹽州之鹽池。
花馬池,在衛城西。舊屬慶陽府。去府城五百里,池周回四十里,與馬槽、孛羅、濫泥、鍋底等池相近。其地平衍,無溪谷之阻。寇入套後,往往繇此闌入爲邊患。弘治十二年火篩分道寇固原、寧夏諸邊,從花馬池入,西北大擾。十八年復自花馬池毀垣入,掠隆德、靜寧、會寧諸處。正德四年又入花馬池。九年復自花馬池犯固原塞。嘉靖初,入花馬池大掠,南至西安鳳翔。十三年復入花馬池,掠固原,殘安定、會寧二縣。蓋防禦雖密,而突犯不免,地勢然也。
鹽池,在衛城西北。舊亦屬慶陽府。去府城五百里,北至寧夏衛三百五十里,池周回八十里,謂之大鹽池。《魏土地記》:「大鹽池,鹽色青白,名曰青鹽,又名戎鹽。晉太元十六年魏主破劉衛辰軍於鹽池,自河以南,諸部悉降。宋白曰:「即唐鹽州五原縣青白鹽池也。《唐志》:「鹽州管四池:「曰烏池、白池、瓦窯池、細項池。又云:「青白鹽出烏、白兩池,亦曰清白鹽池,在鹽州北。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入寇鹽州,營於烏白池。未幾,復圍烏白池。宋至道二年夏州、延州行營言兩路合勢,破賊於烏白池。賊首李繼遷遁去。既而西羌擅以爲利。明時邊儲多取給於此。其地亦名三山兒。
小鹽池,在衛西二百里。池周二十七里。自慶陽至寧夏,此爲中頓之地。《五邊考》:「小鹽池與萌城驛爲寧夏后衛靈州所,及慶陽府環縣三境之要會。套寇入犯,往往以此爲捷徑。弘治十三年官軍敗寇於此池。西北去靈州所百二十里,去寧夏衛三百七十里,與大鹽池皆不假人力,自凝爲鹽。西魏置鹽州,蓋以邊鹽池而名也。
天池,在衛西。成化九年撫臣馬文升議築堡於此,接興武千户所界。又紅柳池,在衛東南,去慶陽府五百里,周回二十六里。又有石溝池,在其西。蓮花池,在其東。相近者,又有東小池,與馬槽等池俱產鹽硝。
青沙澗,在衛東北。《五邊圖》衛東北跨馬梁、青沙澗,與榆林衛清平、定邊相對,離花馬池五百里。又東北有敖忽澗、五坐山諸險,皆可守之境云。
長城關,在衛東。或云正德初所置。隆慶三年督臣王崇古發寧夏鎮兵,從花馬池長城關出邊,擊套寇部落於白城子,敗之。白城子,蓋在衛東北邊外。
洪門鎮,在衛東南。《唐志》:「貞元八年寧節度張獻甫請復鹽州及洪門、洛源鎮兵。洛源即慶陽府廢洛源縣。又石昌鎮,在衛南。《宋史》:「西羌地瘠,以池鹽易谷於邊。及李繼遷爲寇,陝西漕臣鄭文寶禁青白鹽。戎人乏食,寇石昌鎮,屠小康堡。淳化三年錢若水馳傳撫定之。小康堡,蓋近石昌鎮。
定邊營,衛東六十里,即榆林邊界也。○叱利寨,在衛東。唐會昌五年党項叛衆屯聚於此。《唐會要》:「鹽州有叱利寨。又清塞寨,在衛西,亦曰清塞堡。長慶元年吐蕃寇清塞堡,鹽州刺史李之說擊卻之。即此。
楊柳堡,在衛東北三十里。本楊柳墩。弘治七年制臣秦纟宏增築。其相近者有石臼墩,俱寇徑也。嘉靖初,寇從此入,官軍敗之。寇退走,伏兵又敗之於青羊嶺。嶺在衛東北邊牆外。
鐵柱泉堡,衛西南六十里。有泉百步,寇入必飲馬於此。嘉靖十五年制臣劉天和改築舊堡,包鐵柱泉於堡中,設兵據守。十九年寇犯固原,自鐵柱泉引還。鎮將任傑等迎擊,敗之。《五邊考》:「堡與小鹽池,俱套寇入犯之衝也。
井兒堡,在衛西。嘉靖初,套寇繇此撒牆入犯固原、平涼、涇州諸境,殺傷甚衆。又高平堡,在衛西四十里。又西二十里爲安定堡,俱設軍戍守。
沙湃口,在衛西北。萬歷中,孛拜作亂,結套寇爲應援,遂入沙湃口,旋敗去。○平山墩,在衛北。成化中,邊臣言:「寧夏東路,自花馬池至黃河,東至平山墩,西至黑山營,中間相去二百里,雖有黃河可恃,而冬月凍合,實爲可憂,應築邊牆戍守。從之。黑山營,見寧夏平羅所。

寧夏中衛,東北至寧夏鎮三百六十五里,南至固原鎮西安所三百十里,西至莊浪衛二百六十里,北至觀音山邊界七十里。自衛治至京師三千九百里,至南京三千八百三十里,至布政司一千一百十里。

古羌戎地。秦屬北地郡。兩漢因之。晉爲雍州徼外地。後魏屬靈州。隋因之。唐亦爲靈州地。宋沒於西夏。元置應理州,屬寧夏路。明初,廢。洪武三十二年移建寧夏中衛於此領千户所五,俱在衛城內,隸陝西都司。今亦設寧夏中衛。
衛倚賀蘭之險,面洪河之阻,左聯寧夏,右接莊浪,誠邊陲要地也。說者曰:「賀蘭雖稱天險,而通城隘口甚多。自鎮關墩至勝金關之九十餘里,俱北騎出沒之處。若修觀音口、鎮關墩至黃河百八十里之邊,則內而廣武、玉泉、大壩,亦得所捍禦矣。夫誠能保有鬆山,爲西藩外障,豈憂山後之寇哉?
溫池廢縣,在衛治東南。漢北地郡富平縣地。隋爲弘靜縣地。《通典》:「後魏薄骨律鎮倉城在此。唐神龍初,置溫池縣,屬靈州。廣德後,沒於吐蕃。大中間收復,改置威州。胡氏曰:「溫池縣有鹽池。唐大中四年以溫池鹽利可瞻邊陲,委度支制置,是也。宋沒於西夏,縣廢。今衛城周七里有奇。
鳴沙城,衛東南百五十里,後魏時戍守處也。其地北枕黃河,人馬行沙上有聲,因名。後周保定二年移置會州於此。建德四年改立鳴沙鎮。隋開皇十九年置環州及鳴沙縣。《志》云:「環州,以大河環曲而名也。大業三年州廢,縣屬靈武郡。唐武德四年置西會州,鳴沙縣屬焉。貞觀六年州廢,改置環州於此。九年復廢,環州縣仍屬靈州。咸亨二年又置安樂州,以處吐谷渾部落。神龍二年突厥嘿啜寇鳴沙,敗唐兵,進寇原、會二州。是年,移鳴沙縣治豐安城。大歷四年吐蕃寇鳴沙,尋爲吐蕃所據。貞元三年吐蕃尚結贊等入寇,陷鹽、夏諸州,退屯鳴沙。尋置長樂州於此。元和十三年靈武奏破吐蕃長樂州,克其外城,是也。太中三年收復,改置威州。五代晉徙州治方渠,以鳴沙爲屬縣。宋沒於西夏。元復於此,立鳴沙州。明初,廢。《志》云:「自城北渡河五里,即寧夏衛之廣武營也。方渠,見慶陽府環縣。
燕山廢州,在廢溫池縣界。唐開元初,復置六胡州,寄治靈州境。以東皐蘭州寄治鳴沙界,而燕山、燭龍二州寄治溫池界,俱突厥九姓部落所處也。詳見靈州千户所。
沙山,衛西五十里。因積沙而成。或云,即萬斛堆。晉泰始六年鮮卑樹機能作亂,秦州刺史胡烈討之,至萬斛堆,兵敗被殺。《元志》:「應理州,東阻大河,西據沙山。即此。○觀音山,在衛北五十里。山有觀音洞。又米缽山,在衛南七十里。衛東七十里又有石空寺山。又東十里爲石空洞。又有鈴羊洞,亦在衛東南百里。
黃河,在衛城南十五里。自靖遠衛東北流入境,分流入城,仍合於大河,東北流,注寧夏衛。
溫圍水,在衛西南。其下流入於黃河。晉咸寧五年馬隆討涼州鮮卑,度溫圍水,是也。胡氏曰:「溫圍水東北,即萬斛堆。漢武威郡有媼圍縣,此水或因以名。媼,訛溫也。義熙三年赫連勃勃擊亻辱檀至枝陽,大獲而還。亻辱檀追之,其臣焦朗曰:「勃勃未可輕也。不如從溫圍北渡,趣萬斛堆,阻水結營,扼其咽喉,百戰百勝之道也。不從。果爲勃勃所敗。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燾議伐涼州。李順等謂自溫圍水以西至姑臧,即此也。枝陽,見靖遠衛。
馬槽湖,衛東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東南流,入於大河。又蒲塘,在衛北四十里。塘中多產蒲草,因名。下流亦注於河。
中渠,衛南五里。引大河之流,溉田百餘頃。又蜘蛛渠,在衛西二十里,東北流,溉田幾二百頃。白渠,在衛東二十里,溉田九十頃。羚羊渠,在衛南四十里,溉田三百八十餘頃。石空渠,在衛東七十里,溉田九十頃。○棗園渠,在衛東九十里,溉田九十五頃。元於此置屯田。又七星渠,在衛東南一百二十里,溉田一百二十餘頃。已上諸渠,皆引大河而成。
裴家川,在衛西南,接靖遠衛北境。《五邊考》:「其地有腴田萬頃,軍民歲以寇患,不得田作。隆慶五年督臣王之誥請於寧夏扯木硤舊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兒灣、白草川墩,增築邊牆、墩臺、大小堡寨,駐將領於此,以遏寇出入要路,並築東西大小隘口。自是裴家川爲內地。更置軍營,曰永安營。軍民賴之。扯木峽,即寧夏鎮赤木硤也。
鎮邊營,衛東四十里,正統二年建。又石空寺營,在衛東八十里,永樂二十二年建。又棗園營,在衛東百二十里,永樂二年建。又廣武營,在衛東百九十里,正統九年建。○五百户堡,在衛南三十里,永樂二十二年建。又羚羊堡,在衛南六十里,正統元年建。又回回墓堡,在衛南百二十里,宣德六年建。已上營堡,向俱設官軍戍守。
黑山嘴,在衛北二十五里。又衛西有西沙嘴。成化十三年鎮臣請修寧夏西路永安墩至西沙嘴一帶邊牆,是也。○黃沙口,在衛東北百二十里。又衛東北百四十里,有觀音口。又大佛寺口,有二:「一名大佛寺北里口,在衛東北百九十里;一名大佛寺北外口,在衛東北二百十里,俱衛境之衝要也。

靖邊衛,東南至固原鎮四百五十里,西南至臨洮府蘭州三百五十里,西北繇直路至莊浪衛三百里,東北至寧夏中衛二百十五里,南至鞏昌府會寧縣二百七十里。自衛治至京師三千六百三十里,至布政司一千二百二十里,至南京三千六百三十里。

古西羌地。秦屬隴西郡。漢屬金城、安定二郡。後漢屬金城、武威二郡。晉爲涼州徼外地。西魏置會州。後周廢。隋爲原州地。大業初,屬平涼郡。唐初,復置會州《舊唐書》:「武德二年以平涼郡會寧鎮置西會州。九年突厥寇西會州。是也。貞觀中,改爲粟州,以足食故也。尋又改爲會州。天寶初,曰會寧郡。乾元初,復曰會州。廣德後,沒於吐蕃。大中間來歸,尋復爲番戎所據。宋天聖以後,屬於西夏。元符二年收復,仍置會州。金圮於河,僑治會川城,號新會州。元又遷於鞏昌北境元遷會州治西寧,即今鞏昌府會寧縣也。明正統二年復修廢城,置靖虜衛領千户所四,俱在衛城內,屬陝西都司。弘治九年改屬固原鎮。今爲靖遠衛。
衛面山背河,地勢險阻。《九邊考》云:「靖遠去敵最近,北面濱河,遇冬凍合,一望平地千里。寇若從賀蘭山後,踏冰馳踔,勢如風雨,未易御也。沿河置戍,固不可緩,而徐斌水以西,舊邊一帶,冬防可倚也。要之,折衝無術,而從事於補苴,計斯末矣。
會寧廢縣,今衛治。漢安定郡陰縣地。晉廢。後魏置會寧縣,屬高平郡。西魏置會州。後周廢州,尋並廢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會寧縣,屬原州。大業三年屬平涼郡。七年分置西突厥部落於此。十三年西突厥闕度設據會寧川,自稱闕可汗,降於李軌,尋爲軌所滅。唐武德二年平李軌,置西會州治焉。尋爲會州治,後陷於吐蕃。宋元符中,收復,仍置會州。崇寧三年置敷文縣,爲州治。金改爲保川縣,後徙州治於會川城,縣遂廢。明復建衛於此。今衛城周六里有奇。
枝陽城,在衛西南。漢縣,屬金城郡。後漢因之。晉廢。前涼張復置,屬廣武郡。隆安二年西秦乞伏乾歸遣其弟益州攻涼枝陽、武、允吾三城,克之。又義熙三年赫連勃勃擊南涼禿髮亻辱檀,至枝陽,大獲而還。即此。後魏縣廢。允吾,見蘭州。
祖厲城,衛西南百三十里。漢縣,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晉廢。前涼張軌復置,仍屬武威郡。後魏移縣治於平涼縣境,屬隴東郡。故縣久廢。祖,讀。厲,讀賴。○烏蘭城,在衛南百十里。漢祖厲縣地。後周置烏蘭關於此。唐武德末,置烏蘭縣,屬會州。後沒於吐蕃,縣廢。劉昫曰:「烏蘭,後周所置縣也。初置於會寧關東南四里。唐天授二年移於關東北七里。
勇士城,衛西南二百里。漢縣,屬天水郡。武帝元狩初,置天水屬國治此。後漢屬漢陽郡。元初二年龐參等擊叛羌兵,至勇士東,爲杜季貢所敗。晉縣廢。咸安初,秦苻堅使王統攻隴西鮮卑乞伏司繁於度堅山,司繁降,因置勇士護軍於勇士川。使乞伏吐雷撫其衆,尋使司繁鎮之。其子國仁因苻堅之敗,遂叛秦。太元十年國仁築勇士城而都之,是也。後魏廢。亦曰健士城。顏師古曰:「隋初避太子諱也。
苑川城,在衛西南。《水經注》:「苑川水出勇士縣之子城南山,北徑牧師苑,故漢牧苑之地也。有東西二苑城。其城相去七里。晉咸和中,隴西鮮卑乞伏述延始居苑川。咸安初,乞伏司繁拒秦將王統於苑川,敗,降秦。其後,乞伏國仁據勇士城,苻登封爲苑川王。乞伏乾歸復自金城遷於西城,即苑川西城也。既又遷都苑川,蓋即苑川東城云。宋元嘉三年西秦王熾磐侵河西王蒙遜。夏主昌遣將呼盧古乘虛攻其苑川及南安,熾磐引還。後魏神中,城廢。
陰城,在衛西。漢縣,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晉廢。宋白曰:「會寧縣本陰縣地。河水東過勇士縣北,東流即陰縣。漢順帝建康初,趙衝追擊叛羌於建威陰河,即此。賢曰:「涼州姑臧縣東南有陰縣故城,縣因水爲名。《續漢書》:「建威,本作武威。又曹魏黃初二年涼州盧水胡反。遣張既討之,胡逆拒既於陰口。胡氏曰:「陰河口也。或訛爲武城。晉隆安二年西秦將乞伏益州攻涼,克武,即陰矣。後魏始移置縣於平涼縣境,舊城遂廢。○麥田城,在衛北。《水經注》:「麥田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山東北有麥田城。又北有麥田泉,西南流,注於河。晉咸和四年乞伏述延見趙亡,懼,自苑川遷於麥田,即此城也。
會川城,衛西南七十里。宋元符二年進築,賜名會川,屬會州。金末,僑置會州於此,謂之新會州。元廢。○新泉城,在衛西北三百里。唐大足初,郭元振置新泉軍。初屬朔方,天寶中屬河西節度使。後廢。《宋志》會州城南四十里有新泉寨。宋元符初置。蓋因舊城以名。金廢。
德威城,在衛西。本名清水河。宋政和五年童貫遣秦鳳將劉仲武出會州,至清水河,築城屯守而還。賜名曰德威城。西去黃河四里。《宋志》:「城南二十五里爲遠羅谷口。政和中,置正川堡於此,隸德威城。
烏蘭山,衛南百二十里。上有關。唐置烏蘭縣,以此山名。或謂之南山。晉義熙三年禿髮亻辱檀爲赫連勃勃所敗,自陽武下峽奔南山。胡氏曰:「枝陽之南山也,西連武威、倉松之境。
度堅山,在衛西。晉時,隴西鮮卑乞伏氏,先自漠北南出,屯高平川,又自高平西南遷麥田山。乞伏司繁又自麥田遷度堅山。咸安初,苻秦使王統攻之。司繁拒統於苑川。統潛襲度堅山,克之。義熙五年乞伏乾歸自苑川徙都度堅山。七年置秦興郡治焉。胡氏云:「度堅山,在苑川之西。
大小松山,在衛北六百里。廬帳多駐牧於此,爲莊、涼、蘭、靖諸邊之患。萬歷二十六年撫臣田樂鎮臣達雲收復其地。於是,邊患始少。○雪山,在衛北百二十里。山勢高峻,積雪不消,套寇入犯,往往駐牧於此。又三岔山,在衛北。又有豬肝岔,在衛東北大河南岸。成化十年寇從此內犯。
陽武下峽,在衛東北。晉隆安初,後涼呂光攻乞伏乾歸於西城。遣其將梁恭等出陽武下峽,與後秦秦州刺史沒奕幹攻其東,不克。義熙三年赫連勃勃擊南涼,入枝陽,驅掠而還。禿髮亻辱檀引兵追之,勃勃於陽武下峽鑿凌埋車以塞路,逆擊亻辱檀,大破之。胡氏曰:「陽武下峽,在高平西,河水所經也。
黃河,在衛北五里。自蘭州東北流,至衛境,過祖厲故城西,又經衛北,入寧夏中衛界。其間山峽險隘,垂流直下,高數十丈。又衛城北有黃河堰。唐刺史安敬忠築此以捍河流。衛西南又有北卜渡。《元志》:「自蘭州而東,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正東行,至寧夏路。鳴沙河,即寧夏衛鳴沙山南黃河也。
祖厲河,在城東。又北注於河。其水苦惡,不可食。《水經注》:「水出祖厲南山,北流經祖厲縣,又北注於河。漢元鼎五年幸雍,遂逾隴,登崆峒,西臨祖厲河而還,是也。《唐史》:「祖厲城西有河池,因雨生鹽。《衛志》:「城中無清泉,祖厲水復咸苦,汲者必涉祖厲而後達於河,取以供日用。遇雨潦,即漲溢不可渡。乃量工命役,截其上流。去衛五里地,有江嘴者,決而導之,使北入河。於是,故道堙平,往來便易。又亥剌河,在衛北,西流注於河。明初,邊將陳德奏捷於此。
渴渾川,在廢勇士縣東北。晉太元十二年乞伏國仁襲鮮卑三部於六泉。鮮卑沒奕乾等連兵來襲勇士,遇戰於渴渾川。沒奕乾等大敗,三部皆降於國仁。六泉,今見平涼府鎮原縣。
三不剌川,在衛北境。其西爲五郎口。明初,孫興祖戰死於此。○裴家川,在衛北黃河外。其地便於屯營,爲戍守之要。隆慶六年設永安營於此,東接寧夏中衛界。今詳見中衛。
大沙溝,在衛北黃河外。嘉靖中,邊臣李承勳言:「寧夏自鎮遠關至大沙溝,舊有臺堡相接,以斷北寇西行之路。是也。又蘆塘,亦在衛東北黃河外,亦曰蘆溝,寧夏固原邊接境處也。今有蘆塘營。
會寧關,衛西南百三十里。舊名顛耳關。宋元符初進築,賜名通會,尋改曰會寧關。金改爲會安關。南至鞏昌府安定縣一百里。○烏蘭關,在衛南烏蘭山上。《唐志》烏蘭縣西南有烏蘭關,是也。
永安營,在衛北裴家川。又蘆塘營,在衛東北蘆塘上。俱衛境要地,設官軍戍守於此。○通安寨,在廢會川縣東六十里。宋崇寧五年置,屬西安州。金仍曰通安寨,改屬會州。元廢。又有同安堡,在通安西三十里,亦宋置。金廢。
懷戎堡,衛東六十里。宋崇寧二年置。《宋志》:「堡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與夏國西壽監軍對境。繇枯寨谷至柔狼山,地皆險阻。又有水泉堡,在懷戎堡西二十里。○靜勝堡,在衛西南百八十里。《宋志》:「政和六年賜清水河新城曰靜勝堡。其城在黃河南石觜上,與河北夏國卓羅監軍地分相對。又有通泉堡,在衛西南八十里黃河南嶺上。亦宋置。金廢。
迭烈孫堡,衛北九十里。西夏所置。元因之。明初,元將賀宗哲攻鳳翔,不克,自固原之六盤山遁去。明師追之,復繇迭烈孫渡河遁。後設巡司於此。每歲冬,增兵戍守。○打赤堡,在衛東七十里。其地本名亂麻川。天順中,滿四據石城作亂,官軍討之,分道出此。又東五十里爲乾鹽川堡,接固原州西安所界。爲北騎入寇之徑道,向皆設兵戍守。石城,見固原州。又平灘堡,在衛西九十里。又西九十里,即蘭州金縣之一條城也,爲往來之要道。《志》云:「衛西四十里曰虎豹口,衛境要口也,向設官軍戍守。
烏蘭橋,在衛西南百里。《唐志》:「在烏蘭關外黃河上。其地亦名烏蘭津。西魏大統初,渭州刺史可朱渾道元,帥所部西北渡烏蘭橋,抵靈州。因靈州刺史曹泥資送至雲州,降於高歡。唐貞元十六年靈州兵破吐蕃於此。元和八年吐蕃作烏蘭橋,又築月城守之。先是,吐蕃欲作橋,每先貯材於河側。朔方常潛遣人投之於河,終不能成。至是,朔方帥王佖貪,吐蕃先厚賂之,遂並力成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