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卷0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巻三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卷四
作者:李荇 李氏朝鲜
1530年9月
巻五

開城府上[编辑]

東至長湍府界十一里。南至豐德郡界十九里。西至碧瀾渡黃海道白川郡界三十六里,至同道江陰縣界三十五里。北至同道牛峯縣界五十七里。距京都一百六十六里。

建置沿革[编辑]

新羅松嶽郡高勾麗扶蘇岬開城郡高勾麗冬比忽高勾麗郡縣多稱「忽」高麗太祖二年,自鐵原徙都松嶽之陽,跨二郡之地爲開州,創宮闕,立市廛,辨坊里,分五部。光宗十一年,改爲皇都。成宗十四年,改爲開城府顯宗元年,契丹來侵,宮闕民屋殆盡。九年,罷府置縣令,管貞州德水江陰三縣,直隷尙書都省文宗十六年,復知開城府事,都省所掌貞州等三縣及長湍松林臨津兎山臨江積城坡平麻田,凡十一縣皆屬焉,又割西海道牛峯郡以隷之。忠烈王三十四年,置府尹以下官,掌都城內,又別置開城縣,令掌都城外。恭讓王二年,分京畿爲左、右,開城縣屬右道。本朝太祖卽位之三年,遷都漢陽,改爲松都開城留後司,置留後、副留後、斷事官、經歷、都事各一人,省開城縣世宗二十年,改開城府留守。世祖十二年,以隷京畿,罷留守、斷事官、經歷、都事,只置尹、判官各一人。睿宗二年,復置留守、經歷、都事各一人。

留守,從二品;經歷,從四品;都事,從五品。

郡名[编辑]

扶蘇岬松嶽郡冬比忽開州開京皇都蜀莫郡

《宋史ㆍ高麗》:「王居開州蜀莫郡開城府。依大山置宮室,立城壁,名其山曰神嵩。」

姓氏[编辑]

本府高、金、王、康、田。

○凡自他州來居而本籍不可考者,只注來,或云續,或云屬。後倣此。

風俗[编辑]

箕子遺風[编辑]

《宋史ㆍ高麗》:「習箕子之餘風,撫朱蒙之舊俗。」

仁柔惡殺[编辑]

同上:「性仁柔惡殺,不屠宰。」

八關會[编辑]

八關會始於眞興王十二年。高麗太祖元年十一月,有司言:「前王每歲仲冬,大設八關齋以祈福,乞遵其制。」王曰:「朕以不德獲守大業,盍依佛敎安輯邦家?」遂於毬庭置輪燈一所,香燈旁列,滿地光明徹夜。又結綵棚兩所,各高五丈餘,狀若蓮臺,望之縹緲。呈百戲歌舞於前,其四仙樂部、龍鳳象、馬車船,皆新羅故事。百官袍笏行禮,觀者傾都,晝夜樂焉。王御威鳳樓觀之,名爲供佛樂神之會。自後歲以爲常。

官吏閑威儀[编辑]

宋徐兢《高麗圖經》云:飮食用俎豆,文字合楷隷。上而朝列官吏,閑威儀而足辭采;下而閭[1]陋巷,經館書社三兩相望。子弟未昏者,則群聚從師,稍長則擇友講習。

風俗類中國[编辑]

《宋史ㆍ高麗》:「地宜秔稻,風俗類中國。無橐駝、水牛、驢,有僧無道士。」

靑艾染餠[编辑]

同上《高麗》:「上巳日,以靑艾[2]爲盤羞之冠。」

鞦韆戲[编辑]

同上《高麗》:「端午有鞦韆之戲。」

擊毬戲[编辑]

高麗時,預選武官年少者及衣冠子弟,習擊毬之藝。每端午節,於九逵之傍設龍鳳帳殿,自殿前左右各二百步許當路中,立毬門,路之兩邊以五色錦段結婦女之幕,飾以名畫彩毯。王幸帳殿觀之。

士尙聲律[编辑]

《宋史ㆍ高麗》:「有國子監、四門學,學者六千人。貢士三等:王城曰貢,郡邑曰鄕貢,他國人曰賓貢。士尙聲律,少通經。」

膝行必跪[编辑]

同上:「設席,升必脫屨。膝行必跪,應必唯。其拜無不答。」

士女尙素服[编辑]

同上。

男子巾幘,婦人鬌髻[编辑]

同上《高麗》:「男子巾幘如[3],婦人鬌髻垂右肩,餘髮被下,約以絳羅,貫之簪。旋裙重疊,以多爲勝。」

形勝[编辑]

天府名墟[编辑]

閔漬《編年》云:太祖年十七,道詵復至,請見曰:「足下應百六之運,生於天府名墟,三季蒼生待君弘濟。」因告以出師置陣地利天時之法、望秩山川感通保佑之理。

八仙住䖏[编辑]

金寬毅《通錄》:唐肅宗潛邸,欲徧游名山,涉海而來,登鵠嶺南望曰:「此地必成都邑。」從者曰:「此眞八仙住處也。」

○世傳忠宣王,有翰林學士從王遊者,謂王曰:「嘗聞王之先出於唐肅宗,何所據耶?肅宗自幼未嘗出閤,祿山之亂,卽位靈武。何時東遊,至有子乎?」王大慙,不能對。閔漬從旁對曰:「此我國史誤書耳,非肅宗,乃宣宗也。」學士曰:「若宣宗久勞于外,庶或然也。」

螭起鳳舞[编辑]

李奎報記:門千戶萬,若鱗錯櫛比,而控引形勢,螭起鳳舞。

聯絡三京[编辑]

祁順詩:聯絡三京勝槪多。

五部靑春[编辑]

大明溥洽詩:五部靑春醉管絃。

依山萬家,櫛比鱗差[编辑]

鄭樞詩。見男山

山川[编辑]

松嶽[编辑]

在府北五里。鎭山。初名扶蘇,又稱鵠嶺新羅干八元善風水,到扶蘇郡,見山形勝而童,告康忠曰:「若移郡山南,植松使不露巖石,則統合三韓者出矣。」康忠與郡人徙居山南,栽松徧嶽,因稱曰松嶽,又名崧山,又名神嵩。又王昌瑾鏡文云:「巳年中二龍見,一則藏身靑木中。」靑木,松也,謂松嶽也。

○按《百濟ㆍ始祖》:「十年冬十月,靺鞨百濟北境,王遣兵二百拒戰於昆彌川上。百濟軍敗績,依靑木山自保。王親率精騎一百,出烽峴救之,賊乃退。」所謂靑木山,疑卽此。

高麗忠惠王時,松嶽夜鳴。王怪而問之,陳無作對曰:「無傷也。古詩有『嵩嶽三呼繞殿靑』之句。」王悅。

李奎報詩:欲謁靈祠主嶽君,時躋絶頂望軒軒。城中萬屋如蜂綴,路上千人似蟻奔。藹藹卿雲圍帝闕,蔥蔥王氣擁天門。鵠山[4]龍槃屈,自此皇都固蔕根。

高麗李齊賢詩:煙生渴[5]汗如流,十步眞成八九休。莫怪後來當面過!徐行終亦到山頭。

李穡詩:百二山河擁鵠峯,肩輿直上八仙宮。南江明甚西江暗,咫尺陰晴自不同。

李崇仁詩:蓐食晨登至大還,層氷積雪滿山顔。少年脚力眞堪[6],飛上危巓一瞬間。

祁順詩:中國嵩嶽,降神生。一時建功烈,萬古揚芳塵。神嵩在三韓,雄勝亦有聞。英靈賦人物,嘗作邦家珍。乾坤氣不息,山水名猶新。生才不限地,孰謂秦無人?

龍岫山[编辑]

岫,一作「首」。在府南二里。卽外城基。

進鳳山[编辑]

在府東南九里。山內外杜鵑花盛開,世稱進鳳山躑躅。

卞季良詩:遠上層峯一逕斜,白雲垂地掩僧家。山中古寺多相似,處處春風躑躅花。

男山[编辑]

府東二里。李奎報記:負鵠嶺,腋龍首,扼四方之會,據神京之中,蔥蔥有佳氣可掬者,男山也。

高麗鄭樞詩:墻頭見男山,樹木何纍纍?依山萬家室,櫛比鱗參差。人歌半空堆,犬吠連雲籬。煙生巧點綴,風動自委蛇。嵒嵒山頭石,終無改移。俛默坐相對,我意山獨知。長松蔭溪壑,奇彼千歲姿。墻陰秋草綠,爾生胡不悲?

鳳鳴山[编辑]

在城西二十四里。

[7][编辑]

松嶽北。諸峯崷崒揷天,望之凝翠,謂之天磨

李奎報詩:入山迷路墮叢薄,空谷幽花自開落。深溪流水山半脚,絶壁孤雲天一握。跳上巉巖幾百尺,身行木末爭猿玃。戟巖攢鍔欲誰格?皷石無聲那得咢?風吹俗面似掃掠,谷答人聲如唯諾。初從石逕行犖确,旋向松扉敲剝啄。山僧出門笑迎客,貌古松頭千歲鶴。困臥松軒山月白,煎茶不問巖泉[8]。我樂忘憂師大噱,本自無憂誰是樂?明朝共蠟阮孚屐,何必更買桃椎屩?

○重峯複嶺翠磨空,路入招提一線通。信步敎巾濕雨,閑吟不覺笠欹風。山花染出燕脂爛,野燒橫來漢幟紅。三尺樵童吹葦笛,太平都在此聲中。

○山人不出山,古逕荒苔沒。應恐紅塵人,欺我綠蘿月。

○巖僧不浪出,溪鳥自閑飛。日暮松間霧,霏霏欲濕衣。

○岸幘倚靑松,拂琴掃白石。落瀑截翠微,寒峯界危碧。

董越詩:數峯高聳碧天齊,俯瞰晴雲落日低。鼇背蓬壺凌弱水,仙家樓觀絶丹梯。長迷度海扶搖翼,應礙行空蹀躞蹄。安得羽翰生兩腋,直從絶頂一留題?

蜈蚣山[编辑]

松嶽西。其形如皷。又松嶽有石如皷,世謂之右皷山

吹笛峯[编辑]

天壽院西。

紫霞洞[编辑]

松嶽山下。洞府幽阻,溪水淸漣,最爲勝絶。

李穀詩:草堂睡起落花閑,卷簾南北多靑山。靑山笑我不出門,兀兀窮年文字間。長安萬家無所適,肯向高門低我顔?山中之遊是何夕?屐齒䃘䃘響溪石。詩豪更値玉堂賢,八斗文章超古昔。須攀翠壁記玆遊,明朝依舊紅塵客。

高麗蔡洪哲構中和堂於洞,邀國老開耆英會,自製《紫霞洞曲》,蓋托紫霞仙人來壽之。詞曰:家在松山紫霞洞,雲煙相接中和堂。喜聞今日耆英會,來獻一盃延壽漿。云云。至今樂府傳其譜焉。

高麗崔執鈞詩:六洞茫茫阻海山,但聞人語未追攀。今來一謝前聞錯,才隔紅塵數步間。

高麗權溥詩:露洒銀河月色團[9],酒盈金盞却天寒。紫泉一曲人如玉,紅燭花殘夜未闌。

高麗[10]詩:夢裏曾看鶴背天,羽衣仙樂列尊前。若將勝事誇他日,須說人間丙子年。

大興洞[编辑]

天磨聖居兩山之間。自朴淵而上,山漸高,水益淸,巖石甚奇峻。至觀音窟前,水深成池,錦鱗游泳,有石出水心曰龜潭。

又上數里,有石光潔,長可數步。流泉汩汩,細布其上,滑緩無聲,下射沙堤,逗爲深湫,澄澄徹底。四面皆石,或如案榻,或如墻屋,其上皆萬歲矮松。

又上數里,有泉出自東崖曰普賢洞。又上數步曰馬潭。又上數里曰大興寺,今只有古址。寺之上有圓通詩穴禪巖寂照等庵,又有海印聚雲法林泰安雲谷等古基。泰安高麗太祖胎室也。大抵洞中樹木蓊鬱,日光不到地。夏則綠陰滿徑,木蓮花開,淸香擁鼻;秋則赤楓黃葉,倒映水底,眞佳境也。

青石洞[编辑]

天磨山西。

鄭道傳記:六月甲申,天使黃公等還京師,侍中平壤伯、侍中上洛伯與諸公[11]金郊驛,日中而返。時當炎暑,火雲甚熾,堂吏張幕靑石洞溪邊,爲避暑也。諸公據胡牀坐,水流其下,風自四至,身夷神曠,脫然若沈痾去體。高管激噪,流觴再帀,諸公相與煕然而樂。

未幾,平壤伯遽曰:「樂則樂矣,無已過乎?」道傳曰:「宰相之職勞矣。衆責萃其身,百慮縈其心,以致氣鬱志滯,雖明且智,未免或有所遺失也。故裨諶謀鄭國之政,必至於野,蓋於閒靜之中而得之也。然則宣其堙鬱之氣,道其滯塞之志,其必有助之者乎。」諸公曰:「子之言是也。」然平壤伯偶因送客至此,一見諸公之樂,遽戒其過,是又不可不識也。於是乎書。

月老洞[编辑]

在府北十里。

鴟巖[编辑]

蓮花院傍。

德巖[编辑]

在府東九里。

戟巖[编辑]

在府北三十一里。

高麗吳世才詩:北嶺石巉巉,邦人號戟巖。迥摏乘鶴晉,高刺上天咸。揉柄電爲火,洒鋒霜是鹽。何當作兵器,敗亦亡凡?

大蛇峴[编辑]

在府東十五里。

虎峴[编辑]

在府南十九里。

國清峴[编辑]

在府西十三里。

梨峴[编辑]

在府東六里。

土嶺[编辑]

在府北四十一里。

沙嶺[编辑]

在府東一里。

東郊[编辑]

崇仁保定靑郊藉田等郊皆是。

高麗郭預詩:信馬尋春事,牛兒方力耕。鳥鳴天氣,魚泳浪紋平。野蝶成團戲,沙鷗作隊行。自嫌隨燕雀,不似鷺鶿淸。

高麗金克己詩:黃埃漠漠漲晴旻,擧扇西風[12]汚人。多謝晩雲能作雨,半塗湔洒滿衣塵。

高麗尹紹宗詩:三韓禮樂五百年,蒼蒼萬古扶蘇山。攀龍附鳳六大師,白日大名天地間。安得北斗酌滄溟,洒我生晩輪囷肝?東郊痛飮浩浩歌,一眉新月隨歸鞍。

西郊[编辑]

午正門黃橋等處是。

禮成江[编辑]

在府西三十里。黃海道江陰縣助邑浦之下流至府西爲梨浦,又爲錢浦,又爲碧瀾渡,又東爲禮成江,南入于海。高麗皆於此發船,故謂之禮成。

○《宋史》:「自明州定海遇便風,三日入洋,又五日抵墨山,入其境。自墨山過島嶼詰曲嶕石間,舟行甚駃,七日至禮成江。江居兩山間,束以石峽,湍激而下,所謂急水門,最爲險惡。」又《大明一統志》:「急水門開城南海中,宛如巫峽。」

○《高麗史ㆍ樂志》:「有《禮成江曲》。初,賀頭綱善棋,嘗至江上,見一美婦,欲賭之。與其[13],佯不勝,倍輸物,其夫利之,以妻注。頭綱一擧賭之,載船而去,其夫悔,作是歌。婦人去時,粧束甚固,頭綱欲亂之不得。舟至海中,槃旋不行。卜之曰『節婦所感』,頭綱還之,婦亦作歌。」

李奎報詩:江岸人稀白鷺飛,漁翁日暮得魚歸。輕雲薄薄那成雨?海氣干天偶作霏。

李穀詩:河海東流想功,南檣北楫遠相通。何人睡足連江雨,有客愁深盡日風。一葉簸掀冥裏,群山出沒有無中。敢希魯國乘桴叟?擬向磻溪問釣翁。

高麗鄭誧詩:風靜長江綠潑油,征帆一一集潮頭。篙師放火鳴鼉鼓,知是東南賈客舟。

○白髮漁翁竹一竿,扁舟終日戰風灘。渠心只愛魚呑餌,爭信傍觀膽亦寒。

○靑山如畫滿蓬窓,細雨如絲灑石矼。已是夜闌淸不寐,舟人更唱禮成江。

○十日秋霖江面肥,殘雲更作雨霏霏。夜來樓下濤聲壯,淸曉人家水半扉。

李崇仁詩:淸嘯長歌卽勝遊,機心消盡狎沙鷗。瓦盆濁酒家家有,從此江頭日典裘。

○杏花如雪柳如絲,春滿江城日政遲。低帽短靴人不識,歸來馬上有新詩。

卞季良詩:夾江芳草雨霏微,展席江頭坐不歸。白髮漁翁能置酒,綠蓑過客解吟詩。

碧瀾渡[编辑]

在府西三十六里。

○《宋史》:「自急水門,又三日抵岸,有館曰碧瀾亭,由此登陸,崎嶇四十餘里,乃其國都」者是。亭名今稱息波

權近記:松都西北衆壑之水,會爲長江,流入于海,其渡處曰碧瀾。近國故涉者衆,近山故流駃,近海故潮悍,而涉者亦甚病,國家爲置官以掌之。濱江岸下,舊有草樓,掌渡者所寓也。江接海天,山橫野隴,紆餘渺漫,極目無,形勢之勝,可謂最矣。然以其爲爭渡之地,而非遊觀之所,故往來者皆芒芒焉,惟利涉是急,故未暇登覽而寓目也。

壬午之秋,鐵城李公杖鉞而來,觀察右道,弭節于此,顧瞻咨嗟。乃陟崖上,相其攸宜,芟榛棘剗沙土,乃構新亭,扁以息波,蓋欲壓勝以利病涉者也。巡觀之暇,必來憩息,至輒信宿,吟哦忘返。公天性仁厚,樂善不倦,自幼慨然有志節。嘗慕范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常自誦詠以自期待。故其文武才略,中外聲績,卓卓不群,足以追配范公,而其胸中之天,亦與范公同其大矣。

岳陽樓,天下之勝槪,凡寓目者,可悲可娛,皆係所感,而范公憂樂,則獨關於天下。今公於此亭,旣得以與人同其樂,且推其憂於息波,是其心之憂樂,皆在於及人而不係於一己者,可見矣。詩曰:「維其有之,是以似之。」他日處廟堂之上、輔相之列,憂樂之效,不使范公專美於,亦可卜之矣。

高麗柳淑詩:久負江湖約,[14]塵二十年。白鷗如欲笑,故故近樓前。

李崇仁詩:山水元無價,魚蝦當有年。潮生更風便,艇子自能前。

成石因詩:世故驅人急,難期把釣年。江湖無限意,細雨一帆前。

柳伯濡詩:津人管送迎,波上又經年。出沒扁舟小,靑山落鏡前。

祁順詩:急水門邊島嶼靑,碧瀾亭下野煙橫。不知使經遊慣,來往明州幾日程。

錢浦[编辑]

在府西三十六里。《周官六翼》:「唐宣宗隨商船渡海,初到開州西浦。時方潮退,泥濘滿渚。從官取船中錢布泥上,然後下陸,因名之。」按金寬毅《通錄》以布錢爲肅宗事,辨在形勝下。

梨浦[编辑]

在府西四十一里。

新里東方浦[编辑]

在府西二十三里。其源有二:一出松嶽月老洞,一出大井。至余亇里,合流爲此浦,又西流入禮成江李齊賢《八詠·南浦煙蓑》者是。

馬潭[编辑]

在府北六十二里。有巖斷絶,飛泉雙垂,狀如白虹。諺云潭神如馬,故名之。詳見大興洞

熊川[编辑]

在府南七里。其源有三:一出進鳳山,一出齊陵山北,一出眞觀寺東。至圓明寺西合流,東過靑郊驛前,入于豐德郡沙川李齊賢《八詠·熊川禊飮》者是。

鶯溪[编辑]

智安坊。有二源:一出蜈蚣山,一出龍首山。至大川橋合流,東過本府前爲鸎溪,西流入禮成江

李奎報詩:鸎溪來卜宅,鵠嶺正當軒。

大井[编辑]

在府西二十二里。有泉涌出,深二尺許。世傳懿祖作帝建娶龍女,初到開城山麓,以銀盂掘地,水隨涌出,因以爲井。每春秋致祭,凡有祈禱,亦祀之。諺云井水赤濁,則有兵變。恭愍王十年六月,井水黃沸。

廣明寺井[编辑]

在府北七里。《高麗世系》云:「作帝建娶龍女,來居松嶽。龍女嘗於新第寢室,窓外鑿井,從井中往還西海龍宮。嘗與作帝建約曰:『吾返龍宮時,愼勿見!否則不復來。』一日,作帝建密伺之,龍女與小女入井,俱化爲黃龍,興五色雲。異之,不敢言。龍女還怒曰:『夫婦之道,守信爲貴。今旣背約,我不能居。』遂與小女復化爲龍,入井不復還。後追尊龍女,爲元昌王后。」

陽陵井[编辑]

在府南八里。大明洪武三年,帝遣朝天宮道士徐師昊高麗山川。師昊又載碑石而來問:「都城南楓川,何地?」乃以是井對之,師昊致祭,遂豎碑而去。

○其祝文曰:皇帝遣朝天宮道士徐師昊致祭于高麗首山及諸山之神、首水及諸水之神。高麗爲國,奠于海東,山勢磅礴,水德汪洋,實皆靈氣所鍾。故能使境土安寧,國君世享富貴。尊慕中國,以保生民,神功爲大。朕起自布衣,今混一天下,以承正統。比者高麗奉表稱臣,朕喜其誠,已封王爵。考之古典,天子於山川之祀,無所不通。是用遣使敬將牲幣,修其祀事以神靈,惟神鑑之。

○其碑曰:洪武三年春正月三日癸巳,皇帝御奉天殿,受群臣朝,乃言曰:「朕賴天地祖宗眷祐,位於臣民之上,郊廟社稷以及嶽鎭海瀆之祭,不敢不恭。邇者高麗遣使奉表稱臣,朕已封其王,爲高麗國王,則其國之境內山川,旣歸職方。考諸古典,天子望祭,雖無不通,然未聞行實禮達其敬者。今當具牲幣,遣朝天宮道士徐師昊前往,用答神靈。」禮部尙書臣崔亮欽承上旨惟謹,乃諭臣師昊,致其誠潔以俟。於是上齋戒七日,親製祝文,至十日庚子,上臨朝,以香授臣師昊,將命而行。臣師昊以四月二十二日至國,設壇城南。五月丁酉,敬行祀事於高麗首山大華嶽神及諸山之神、首水大南海神及諸水之神,禮用告成。臣師昊聞帝王之勤民者,必致敬於神。欽惟皇上受天明命,丕承正統,四海內外悉皆臣屬,思與溥天之下共享昇平之治,故遣臣師昊致祭于神。神旣歆格,必能庇其國王,世保境土,使風雨以時,年穀豐登,民庶得以靖安。庶昭聖天子一視同仁之意,是用刻文于石,以垂視永久。臣師昊謹記。

紅桃井[编辑]

仁老賦:柏堂東麓,有泉澄淥。冷然流出於石縫,若漱白雲之幽谷。旱而不渴,響如琴筑。縈迴六七許步,然後入於溝瀆。遂使傍泉而居者,皆快意於挹掬。隴西子茹蔬得飽,以手捫腹。岸掩苒之烏紗,杖鏗鈜之龍竹。踞一石,露雙脚。挼碎氷霜,呑吐珠玉。豈唯火日之可逃?亦復塵纓之已濯。徐嘯歸來,溪風蔌蔌。展八尺之風漪,枕數寸之癭木。夢白鷗而同戲,任黃粱之未熟。飄飄乎如駕八龍而到瑤池,聞金母之一曲。浩浩乎若泛枯槎而渡天河,驚都之賣卜。則何必錦障紆四十里,胡椒蓄八百斛,打就金蓮盆,然後濯吾足?

炟艾井[编辑]

在府北五里。

高麗神宗初,崔忠獻奏黜內侍閔湜等七十餘人,以俗傳「王飮炟艾井,則宦者用事」,乃毁之,以廣明寺井爲御水。俚語「藤梨」謂之「炟艾」。

[编辑]

在府北五里。

蓮池[编辑]

壽昌宮西。

龍化池[编辑]

在府東七里。

郭預詩:賞蓮三度到三池,翠蓋紅粧似舊時。唯有看花玉堂老,風情不減鬢如絲。

高麗崔瀣詩:紅粧翠蓋擁秋池,鷗鷺相依喜[15]時。想得去年崇敎過,薄雲殘照雨絲絲。

李齊賢《雲錦樓記》:山川登臨之勝,未必皆在僻遠之方,王者之所都,萬衆之所會,固未嘗無山川。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雖使衡廬湖湘列于跬步俯仰之內,將邂逅而莫之知有也。何者?逐鹿而不見山,攫金而不見人,察秋毫而不見輿薪,心有所專而目不暇他及也。其好事而有力者,踰關津卜田里,規規於丘壑之遊,自以爲高。康樂之開道,小民之所驚;許汜之問舍,豪士之所諱,又不若不爲之爲高也。

京城之南有池,可方百畝。環而居者,閭閻煙火之舍,鱗錯而櫛比;負戴騎步,道其傍而往來者,絡繹而後先。豈知有幽奇閑曠之境,乃在其間耶?後至元丁丑夏,荷花盛開,玄福君權侯見而愛之,直池之東,購地起樓。倍尋以爲崇,參丈以爲袤。不礎而楹,取不朽;不瓦而茨,取不漏。桷不斲,不豐而不橈;堊不雘,不華而不陋。太約如是,而池之荷花,盡包而有之。於是請其太火吉昌公與兄弟姻婭,觴于其上,怡怡愉愉,竟日忘歸。子有能大書者,使之書「雲錦」二字,揭爲樓名。余試往觀之,紅香綠影,浩無畔岸;狼藉風露,搖曳煙波,可謂名不虛得者矣。不寧惟是,龍山諸峯,攢靑抹綠,輻轃簷下,晦明朝夕,每各異狀。向之閭閻之舍,其面勢曲折,可坐而數;負戴騎步之往來者,馳者休者,顧者招者,遇儔而立語者,値尊丈而趨拜者,亦皆莫能遁形,而望之可樂也。

在彼則徒見有池,不知有樓,又安知樓之有人?信乎,登臨之勝不必在僻遠,而朝市之心目邂逅而莫之知有也!抑亦天作地藏,不輕示於人耶?侯腰萬戶之符,席外戚之勢,齒不及古人强仕之年。宜於富貴利[16],寢睡而夢[17]。乃能樂乎仁智之所樂,不見驚于民,不見諱于士,而奄有幽奇閑曠之境,於市朝心目之所不及,樂其親以及於賓,樂其身以及於人。是亦可尙也。

甑池[编辑]

在府東二十四里。

李穡詩:東郊藉田圓峯,峯下有池蟠老龍。少年相招駕出遊,百壺淸酒皆黃封。蒼頭赤立擧長網,錦鱗跳躑吹腥風。盤中香辢衆美集,鑾刀切玉飛絲紅。當時引滿肯少讓?醉吟詞氣凌蒼穹。病中流光如轉燭,只有雙鬢飄秋蓬。廟堂無事欺蔽絶,時復遊豫歌時雍。君不見長江北岸[18]萬兵,圍棋賭墅有謝公東晉武烈垂無窮?不是高情雅[19]鎭浮俗,風聲鶴唳誰形容?

新增普賢峯[编辑]

天磨山

朴誾詩:天磨普賢,獨立欲無對。萬古出鴻濛,天地亦一塊。數日在山腰,仰視但眉黛。今朝入足底,氷雪生五內。西南皆大海,霧靄自千態。變化有鵾鵬,摩盪垂天背。坤維本積厚,造物豈見貸?至今無完膚,處處遭破碎。細大只戲劇,何異小兒輩?玆山不言,今古謾遷代。奇遊天與幸,偶一不可再。平生萬里心,一瀉無滯礙。盃尊付淋灕,文字更藻繢。

櫪巖[编辑]

延慶宮松嶽山麓。

朴誾詩:滿月臺前從敗意,廣明寺後更幽尋。地藏故國應千載,詩得吾曹偶一吟。怒瀑自成空外響,愁雲欲結日邊陰。且須盃酒灑胸臆,不盡興亡今古心。

城郭[编辑]

羅城[编辑]

卽外城。高麗顯宗時,姜邯贊請城京都,王命李可道築土爲城,凡二十一年而畢。城周二萬九千七百步,羅閣一萬三千間。有崇仁宣旗保定光德德山會賓仙溪泰安弘仁乾德保泰宣義狻猊永平仙巖慈安彰信迎陽安和成道會昌安定等門,今皆頹壞。

內城[编辑]

太祖開國二年癸酉以甓築內城。周二十里四十步。有東大南大東小西小北小等門。

烽燧[编辑]

松嶽山國師堂烽燧[编辑]

在府北十一里。北應黃海道江陰縣城山,東應長湍府天壽山。

松嶽山城隍堂烽燧[编辑]

在府北十一里。南應豐德郡德積山,西應首鴨山

首鴨山烽燧[编辑]

在府西三十四里。東應城隍堂,南應神堂。

神堂烽燧[编辑]

在府南三十六里。北應首鴨山,西應黃海道白川郡夫毛里

宫室[编辑]

敬德宮[编辑]

楸洞。我太祖潛邸舊宅,及卽位,增修爲宮。今置別提二人守之。

○己卯九月,太宗在此邸。一日,天欲曙而星稀,侍女金氏坐簷下,見白龍見于寢室之上,大如椽有鱗,光彩燦爛,尾蜿蜒,頭正向御在所,走告膳夫金小斤等。小斤等亦出見之,俄而雲霧翳塞,不知所之。

穆淸殿[编辑]

崇仁門內。亦太祖舊宅。太宗命建是殿,奉安太祖御容。有參奉二人。

大平舘[编辑]

在本司西。高麗時爲征東省,今爲使止宿之所。

金湜詩:馬前突兀見高城,千古東封說舊京。拂霧好山看處碧,揷天華館坐來淸。百年民物關風化,一代衣冠識老成。明發正須宣沛澤,四郊霖雨夜如傾。

王敞詩:刺眼群峯露碧尖,野雲時作雨纖纖。開城故國曾稱險,嵩嶽殊方頗具瞻。地控三韓惟種織,利窮東海只魚鹽。品題賸有詩千首,又恐奚囊笑不廉。

○荊榛滿眼坐荒臺,山擁靑蓮次第開。閤道黃花迎我笑,女墻明月爲誰來?原頭麥浪驚風颭,樹杪泉聲入夜哀。麋鹿不知陵谷變,松陰時見下城隈。

董越詩:繞郭盡人家,淸流帶白沙。松根纔歇馬,樹杪已聞鴉。細柳搖靑線,新蒲長白芽。滿山紅似火,開遍杜鵑花。

新增唐皐詩:平壤開城共海天,堞樓遙見起荒煙。故宮最是封久,炎劉九百年。

○倚山臺殿揷天峨,埋草沈煙瓦礫多。五百年來經武地,洒兵今日挽天河。

松嶽山前土一區,春來煙雨長蘼蕪。天寒日晏南頭路,上馬行人又過都。

文奎畫玉函新,使節朝來踏素塵。藩國候賓迎詔士,淸修盡讀賜書人。

○夜雪飛飛已破昏,曉簷凍鵲噤爭喧。山松枝上玄雲濕,應帶高皇御墨痕。

○疊嶂重巒正鬱嶢,玉瀾何處枉星軺?叮嚀莫伐亭前竹,留與仙人截洞簫。

○海上三山點點靑,海門遙見碧煙橫。圖經自撰前朝[20],秖與錢塘寫水程。

○松風不動露華淸,曉披衣坐到明。欲問溪山今古事,溪山那有古今情?

○名區七十境皆佳,大士區區覆石崖。自是尋聲能救苦,雲仍終坐廢關齋。

祁仙久住博羅春,海水何年見有塵?我自後來翻舊案,他時更有後來人。

迎賓舘[编辑]

午正門外。今爲迎詔及使送迎之所。舊有迎恩舘順天舘,疑卽此舘而隨時異名耳。

學校[编辑]

成均舘[编辑]

炭峴門內。

○大聖殿安五聖十哲塑像。東、西廡有七十子及歷代諸賢位版。殿前有明倫堂。本朝置敎官一人,成宗朝視本府官給品祿。

忠烈王朝,安裕憂國學衰,議兩府,請令六品以上各出銀一斤,七品以下出布有差,歸養賢庫,存本取息,爲贍國學錢。王聞,亦出內庫錢穀助之。裕又以餘財付金文鼎,送中原,購畫先聖、先師七十子像,幷求祭器、樂器、經史以來,且薦李㦃李瑱爲敎官。於是禁內學舘、內侍、三都監、五庫願學之士及七營十二徒橫經受業者百計。

李芮《義財記》:府之學堂,卽高麗五百年培養人才之地也。按《麗史》,成宗初置國子監。忠烈改國學,于時宣聖十哲之像來自有元。忠宣成均舘恭愍復稱國子監,俄復稱成均舘。代各崇重,一時名公鉅卿皆由此出焉。

太祖應天革命,漢陽,而以此府爲留後官,其所謂成均舘者,府之人稱學堂焉。廟貌如舊,先聖先師之像儼然猶存,非他鄕學之可比也。成化十年秋九月,上將祗謁園陵,遂幸于府。越翌日,率扈駕群臣,詣太祖舊宮穆淸殿,瞻拜睟容,躬奠明禋。禮訖,卽幸學堂,拜先聖先師。仍御明倫堂,敎授白勛率儒生入庭,四拜而出。上命議政府左贊成盧思愼、右參贊徐居正饋儒生酒,幷賜米三十碩、綿布五十匹,以示隆師重道之意,實斯文大慶也。諸生相與頌於齋舍,父老相與歌於都市。

忝爲留守,躬逢盛事,仰觀大禮,而謹稽首以賀曰:「學校,國家之元氣也。自古世道之升降,視其學之廢興焉。蓋自運旣衰,學校之政不脩。逮我朝龍興,聖神繼作,學立師,敎育英才,蓋出於躬行心得之餘,非如崇飾虛名而已也。聖上弘大前烈,益闡文敎,以敦化勵俗爲先務,而視學謁聖,史不絶書。至於幸舊都之鄕學,禮謁先聖,奬誘韋布之擧,則祖宗之所未遑諒,亦前古所罕聞也,敢不爲吾道賀?於是棟楹椽桷之傾圮者、牖甓瓦塼之破缺者、丹堊之漫漶不鮮者,治之;東、西廡配祀位版之汚衊者,易之;籩豆簠簋之陋破者,新之;釜鼎器皿之未備者,補之。又將上所賜米布,謹籍而藏之,時其斂散以取羨餘,用助學廩。遂請于朝,倣京學,季夏聚儒生課藝,而第其高下,取優等者,直赴會闈。又於三冬,使儒生晝夜居齋以肄其業,其供費之需皆賴乎上之所賜,而官亦補之焉。芮雖不佞,未能仰贊文明之化之萬一,然於興學作人之方,亦嘗聞古人之緖言,是用盡心力而爲之。庶幾成人小子皆有所進取,而達于君子之域也,他日登名于朝,有致用之效者,未知其幾何人也。諸生惟當仰體上意,勤於所業,以爲壯行之資,不可訑訑然以予言爲欺予而效韓子之諸生也。若然,則殆非上之所以待諸生者,而亦非予之所望於諸生也。此學古有義財,慢於出納,所存者無幾。儒者常失於迂,若不官自檢察,則宜乎及此。自今謹於出納,不失其本,使上之右文興化之美意,傳於千萬世之久,則望於後來之留守云。」

李穡釋奠詩:擊皷齊班正五更,百官袍笏祭春丁。冕旒的的明深殿,鍾磬洋洋振大庭。聖道九天懸日月,皇猷萬古耀丹靑。汗流曾記參師席,皓首何忘究一經?

驛院[编辑]

靑郊驛[编辑]

保定門外五里。

狻猊驛[编辑]

在城西二十里。

天壽院[编辑]

在城東。卽天壽寺古址也。成化丙申,留守李芮構亭於院傍吹笛峯下,因記之曰:「余嘗聞高麗舍人崔斯立有詩云:『天壽門前柳絮飛,一壺來待故人歸。眼穿落日長程畔,多少行人近却非。』竊以謂天壽門高麗五百年迎賓送客之地也。成化甲午,余留守于玆,見所謂天壽門者,只有遺址爲榛莽瓦礫之聚。府之人猶踵故事,就西峯除地爲臺,有大賓客,則必於此而送迎焉。

余一日送客于此,登高望遠,試問其處,則曰吹笛峯也。乃知高麗全盛時士大夫相與送迎于此而遊衍焉。因怪一代人物之所會,冠蓋車馬之所趨,何無亭榭臺閣之勝?斯立所謂天壽門者,亦不知其何處也。蓋自聖朝定鼎于漢陽,幾九十載,人物之南遷,年代之久遠,雖有池臺亭榭,其頹廢蕪沒,宜無怪乎余之所怪者矣。於是弭節訪古,徘徊移日。

院主康龜壽進言曰:「儂父子相繼爲院主,具悉興廢之由。天壽寺是前朝之大刹也,世傳千宇萬間,今遺址如掃,皆爲田壟,所存者只行旅投宿之小院耳。舊有高樓數楹在南,亦頹盡無餘。謹藏舊材以待重構,但力微事巨,志無由遂。」余於院主之言益有感焉。僚佐共曰:「國家於此院置主給田,蓋無忘賓旅之意也。以舊都大府賓客之繁、迎送之際,必于此地,則藉草野,開帳幕,其轉輸之勞不貲,或値雨雪,賓主遑遑,無以爲禮。況府西則有迎賓、普通之院,而東獨無有,豈非一欠?」遂相與謀,因龜壽所藏之材而助其不給,倩遊手輩作小亭於峯下松樹之間。旣訖工,偕僚佐以登賞,四顧開豁,一望遼闊遠。山集於前,長川繞於下,道途之逶迤,人馬之去來,落照晩景,果如斯立之詩矣。

夫以天壽寺,因斯立之詩而顯於後世,玆亭亦當與天壽寺竝傳於無窮,則斯立之詩又不可泯也。和其詩者,不爲不多,今之傳誦者,獨有洪侍中彦博之二詩,書諸板尾。使後之登臨者知斯亭之所以作而樂和之,典守者知斯亭之不可廢而隨壞隨補,以無棄前功,則亭也詩也將永傳於不朽,而爲西都之勝跡矣。

李仁老《破閑集》:去都門一百步,連峯起於後,平川瀉於前,野桂數百株俠路成陰,行道者必憩息於其下。輪蹄闐咽,漁歌樵笛之聲不絶,而丹樓碧閣半出於松杉煙靄之間。公子王孫携珠翠引笙歌,迎餞必於此。睿王朝,畫手李寧爲其圖付商。後王求名畫於,得一美畫而來。李寧曰:「此臣所畫天壽寺南門圖也。」

高麗康日用欲賦鷺鶿,每冒雨至天壽寺南溪觀之。一日,忽得一句云「飛割碧山腰」,自喜曰:「能到古人不到處。」

李仁老詩:送客客未到,尋僧僧亦無。惟餘林外鳥,終日勸提壺。

李奎報詩:連天草色碧煙昏,滿地梨花白雪繁。此是年年離別處,不因送客亦銷魂。

高麗洪彦博崔斯立詩:溪深柳綠乳鴉飛,滿路淸陰信馬歸。畢竟功名將底用?回頭五十二年非。

成任詩:繁華事散野雲飛,流水無情去不歸。詩句尙留迎送地,市朝人物已全非。

金守溫靈武詩:頹垣破礎暗螢飛,贏得都人指點歸。却似千年遼鶴唳,山川如舊昔人非。

李承召詩:亭下淸江白鳥飛,登臨携酒送將歸。百年强半愁城裏,唯有醉鄕無是非。

藥王院[编辑]

進鳳山下。

大悲院[编辑]

西補國寺傍。

磨前院[编辑]

靑石洞南。

注波院[编辑]

在城西南。

西普通院[编辑]

永平門外。

橋梁[编辑]

橐駝橋[编辑]

保定門內。古稱萬夫橋,今稱夜橋高麗太祖朝,契丹遣使歸橐駝五十匹。王以契丹嘗與渤海連和,一朝殄滅,無道之甚,不足遠結爲隣。絶其交聘,流其使三十人于海島,繫橐駝于橋下,皆餓死,因名橐駝橋

明宗時,李義旼橐駝橋猪橋,築堤種柳,人稱新道

黃橋[编辑]

午正門外。

金克己詩:朝辭紫宸門,夕過黃橋院使萬里行,人百壺餞。歌黛綠雲嬌,舞腰紅玉輭。別酒頻電擧,離腸已輪轉。侵宵方首途,騎士擁奔傳。

權近詩:會讀松都八詠詩,黃橋晩照最關思。今來正値黃橋晩,一詠前詩一解頤。

仙人橋[编辑]

紫霞洞

壽昌橋[编辑]

壽昌宮前橋。十川流過其下。

白金石橋[编辑]

在市街。

楓友橋[编辑]

南大門外。水曰白川

鶴橋[编辑]

蛇洞

善竹橋[编辑]

坐犬里北。

猪友橋[编辑]

南大門外。水曰黑川

傘石橋[编辑]

在市

永義署橋[编辑]

泉洞

玉粧橋[编辑]

板房洞

大橋[编辑]

在城西十里。潮水往來。

十水川橋[编辑]

板房洞

兵部橋[编辑]

延慶宮南。

部坊[编辑]

東部[编辑]

坊曰仁興

南部[编辑]

坊曰禮安

西部[编辑]

坊曰義興

北部[编辑]

坊曰智安

高麗太祖二年,立市廛,辨坊里。成宗顯宗又改定五部三十五坊。

東部七坊:曰安定,曰奉香,曰令昌,曰哲令,曰楊堤,曰弘仁,曰倉令

南部五坊:曰德水,曰德豐,曰安興,曰德山,曰安申

西部五坊:曰森松,曰五正,曰乾福,曰鎭安,曰香川

北部十坊:曰正元,曰法王,曰興國,曰五冠,曰慈雲,曰王輪,曰堤上,曰舍乃,曰獅子巖,曰內天王

中部八坊:曰南溪,曰興元,曰弘道,曰鸎溪,曰由巖,曰變羊,曰廣德,曰星化

世祖十二年,以開城爲外官,不可仍舊制,遂省爲四部四坊。

公廨[编辑]

開城府本司[编辑]

西部巖串里

惠民局[编辑]

南大門外通逵。有層閣。

軍器監[编辑]

荳峴南。

司圃署[编辑]

保定門外。卽開國寺古基。

奉常寺[编辑]

在府內北部報恩里

西籍田[编辑]

在府東二十四里。

佛宇[编辑]

王輪寺[编辑]

松嶽山麓。高麗爲大刹。

新增成俔詩:傑[21]荒涼不見僧,黃金大士獨崚嶒。塵埋禪榻風爲帚,夜暗窓櫳月作燈。野叟耕田穿古砌,行人問路[22]高陵。巉巖一片溪頭石,萬古無言閱廢興。

龜山寺[编辑]

松嶽山昭格殿東。旁有仙月寺

高麗文宗幸此寺,置酒龜臺,太子、宰樞侍宴,夜半乃還。忠烈王幸寺,視九齋夏課,諸生進歌謠,王賜果酒。

卞季良詩:病裏駸駸歲月遒,滿山紅葉又高秋。十年螢雪窓前志,獨倚龜山寺裏樓。

金鍾寺[编辑]

松嶽山麓。

李奎報詩:遙尋一聲磬,暮入招提靜。拈香禮眞人,金像何煥炳?微風搖佛燈,欲滅還炯炯。僧房無衾裯,坐度寒夜永。撥火餘殘紅,主人猶在定。天明步巖陬,轆轤響石井。更坐少留頃[23],雪亂風復猛。

李穡詩:危樓霄漢底,徙倚岸吾幘。席底蟠鏡龍,閭閻萬里隔。高僧對蓮花,幽鳥破晝寂。愧我耽詩書,寥寥仲尼迹。[24]論恨孟浪,杯槃謝狼藉。西崖忽生陰,斜日半高壁。題詩記玆遊,更掃溪邊石。

○已愛金鍾樓,更愛金鍾樹。簾櫳懸虛[25],朝夕生煙霧。仰見赤日避,疑是[26]飛雲度。況聞幽澗泉,悠然發奇趣。眞堪追冥搜,直欲到玄圃。笑彼山下人,紅塵白羽。摩挲頭上簪,亦復內自顧。

石房寺[编辑]

松嶽山

李穡詩:石寺臨深壑,飛泉繞斷崖。連筒來自遠,隔壁聽尤佳。頗訝風生枕,還疑雨滴階。自然淸五內,絶勝得心齋。

乾聖寺[编辑]

松嶽山

李奎報詩:一片禪心已冷灰,忘言何更說西來?哦吟免似雲巖老,彈指曾從百丈回。

廣明寺[编辑]

延慶宮松嶽山麓。世傳高麗太祖舊宅,捨爲寺。有穆宗眞。

高麗忠肅王詩:獨訪禪房境轉深,賞春臺感故人心。淸風北榻靑山影,香霧東池綠樹陰。螺點遠空千里岫,鸎穿絲柳一枝金。箇中異瑞何須問?鸞鳳來巢錦繡林。

李奎報詩:多病一身燈影裏,欲殘孤夢雨聲中。我今不是攢眉客,投[27]終隨老遠公。

金克己詩:驚飆入樹奏莖英,喚客幽禽不記名。砌下花光霞爛熳,門前水色鏡澄淸。幾年走妄攻愁壘?今日尋眞入化城。臨去醉來紅滿面,免敎空腹作雷鳴。

地藏寺[编辑]

在府南三里。

李崇仁詩:楊柳和煙絲樣垂,滿池春雨燕飛飛。蓑衣過客知多少,能得新詩一首歸?

松林寺[编辑]

龍首山城內。

演福寺[编辑]

在都城中央。古名普濟。大殿曰能仁,其前門曰神通。有五層樓閣,歲久已頹。今城中富商出財改構,金碧煇煌,鈴鐸聲聞數里。

權近《塔重創記》:佛氏之道,以慈悲喜捨爲德,以報應不差爲驗。其言極闊大,譯傳中國,覃及四海,綿歷千祀,愈久而愈熾。上自王公大臣,下逮夫婦之愚,希冀福利,靡不崇信,寺院塔廟之設,巍嶪相望,彌天之下。吾東方自新羅氏之季,奉事尤謹,城中僧廬多於民屋,其殿宇之宏壯峻特者,至于今尙存,一時崇奉之至,可想見矣。

高麗王氏統合之初,率用無替以資密佑,迺於中外多置寺社,所謂裨補是已。[28]實據城中闤闠之側。本號唐寺,方言與大相似,亦謂大寺。爲屋最鉅,至千餘楹,內鑿三池九井,其南又起五層之塔以應風水。其說備載舊籍,玆不贅陳。王氏享國五百年,屢更喪亂,寺之興廢,殆非一次,此塔之壞,不知的在何時。至恭愍王,欲營之而未就。

後有狂僧長遠心者,夤緣權貴,擾民伐材,卒亦罔成。恭讓君賴將相之力,復祖宗之緖,卽位以來,事佛益力,爰命僧天珪等募工興役。辛未二月始事,掘舊址塡木石,以固厥基。迄[29]乃豎,縱橫六楹,克壯且廣,累至五層,覆以扁石,將訖厥功,憲臣有言而中輟。惟我主上殿下以神武之資獲天人之應,奄膺大寶,誕主民社。至仁好生,大德育物,群賢勵翼,治道煕隆,百弊皆革,萬化俱新,凡可以裕國惠民之政,靡所不擧。以佛之道慈悲愛物,可利邦國,崇揚之法,因守不廢。其所以創始而樹鴻規,貽謀而垂後裕者,可謂宏且備矣。於是董工益勤,功乃告成,實壬申冬十有二月也。

癸酉之春,塗墍丹雘,翬飛雲表,鳥翔天際,金碧炫燿,輝映半空。上安佛舍利,中庋《大藏》,下置毗盧肖像,所以資福邦家,永利萬世也。夏四月,設文殊會以落厥成,上命臣近記其始末。臣近聞浮屠之說,樹塔所以表德,隨其層數多寡,以明德之高下也,五層以上是佛塔也。其言功德報應之說,極爲宏博,故自阿育王而後,歷代尊信,締構之無已也。然梁達摩武帝造寺造塔之問,以爲「片無功德」,蓋爲武帝不修心而費財力發也。今則財不出編戶,力不煩農民。其爲功德,豈易量哉?功德旣勝,報應益彰,天人交慶,幽明共賴,推利澤於無窮,綿景祚於罔極,與國咸休,萬世彌固,信可期也。

臣近拜手稽首而獻詞曰:浮屠之說興西域,流傳四海因譯。其言報應甚宏博,上下靡不勤祈福。塔廟之設何巍嶪?彌天之下遍六合。新羅奉事最誠篤,王氏遵守更無斁。演福寺在闤闠側,中有三池九井鑿。其南有塔五層閣,不知何代乃頹壓。累世重營竟不克,運祚將衰焉可得?惟我聖君有大德,天與人歸膺曆服。萬化俱新百弊革,亦資佛敎利邦國。五層復建畢工役,經構不擾農民力。崢嶸突兀配崧嶽,輝映雲霞耀丹碧。上安佛骨厥靈赫,中庋大藏具萬軸。下置毗盧備嚴飾,功德最勝甚饒益。聖君萬年奉宗祐,景祚綿延千世億,普令群生霑利澤。命臣作詞刻諸石,臣詞蕪拙不可讀。但願此塔無顚覆,與國鞏固垂罔極。

李穀《新鍾銘》:至正六年春,資政院使姜公金剛、左藏庫副使辛侯裔奉天子之命,以金幣來,鑄鍾于金剛山。時傍山諸郡飢,其民爭趨,得食以活。鍾成,公將歸朝。國王、公主謂臣曰:「金剛山在吾邦國之中,今聖天子遣近臣,所以張皇佛事、垂之無窮者如此,而吾未有絲毫補,盍圖所以報上者?」僉曰:「云云大鍾久廢不用,今因巧冶之來而更鑄之,亦足以體上之意,而爲不朽之功矣。」遂言之公,公欣然曰「諾」,輟行以成之。王命臣爲之銘。銘曰:齊一衆聽當聲金,克整三軍諧八音。瞿曇之老言且深,地下有獄何沈沈?萬生萬死苦難堪,如醉如夢聾且瘖。一聞鍾聲皆醒心,王城演福大叢林。新鍾一吼振南閻,上徹寥廓下幽陰,共資淨福妙莊嚴。東韓君臣華祝三,天子萬年多壽男。無疆之休與國咸。命臣作銘令鐫鑱。

鄭誧詩:金銀佛寺側城闉,夜夜鳴鍾不失辰。誰道令人發深省?祗能喚起利名人。

安和寺[编辑]

松嶽山紫霞洞。有漣漪亭紫翠門

○《破閑集》:安和寺睿宗所刱。大宋皇帝聞其創是寺,特遣使人,以殿財、像設送之,宸翰親題殿額,命蔡京榜於門,其丹靑營構之巧,甲於海東。出寺門至御花園,幾六七里,丹崖翠嶂,橫張側展,有溪沿石徑而流,如環佩之鳴,四畔惟松柏參天,雖盛夏常若早秋,往來者如在畫屛中。[30]相國彦頤宿於此處,夢見胡宗朝乘一葉泛泛而來,會紫翠門,作一絶云:「五雲深處是吾鄕,煙鎖樓臺日月長。回首昔年交伴者,如今役役夢魂場。」

○《櫟翁稗說》:靖國安和寺有石刻睿王律四韻詩一篇,其云「太子某書」者,仁王諱也。是時,王與太子皆勵精向學,延訪儒雅,亹亹有中華之風,後世莫及。

高麗金富軾詩:窮秋影密庭前樹,靜夜聲高石上泉。睡起凄然知有雨,憶曾蘆葦宿漁船。

高麗柳公權詩:松徑崎嶇石自層,不敎凡骨到仙洲。鸞輿忽幸黃金刹,鳳衮俄臨白玉樓。霞月勸留三日賞,溪山共解萬機憂。風蟬噪破祗園靜,谷鳥啼殘小室幽。庭柏依然溫室樹,軒溪卽是醴泉流。禪僧詩句碧雲暮,法部笙歌紅葉秋。北塞近聞妖霧捲,南州已報稼雲收。大平多暇揮神翰,巨筆成篇記勝遊。過沛宴酣何足美?橫汾樂極亦應羞。微臣濫豫賡歌列,自愧無鹽倚莫愁。

高麗崔讜詩:紅葉秋山錦作層,依稀仙境鳳麟洲。紺筵初罷葆光殿,綺宴還開花萼樓。菊染霜黃工却老,草含秋綠勸忘憂。嵐霑翠葆風飜重,洞闢靑霄日射幽。鋪岸丹楓新富貴,舞簷蒼檜舊風流。月明石壁猿啼夜,露冷瑤階鶴警秋。宵旰勤勞吟外歇,水雲嘉勝望中收。鴒原懿戚承三接,鷺序名臣從一遊。電擧金觴千日醞,星羅玉俎八珍羞。不才濫仄忠嘉宴,眩視空懷海鳥愁。

金克己詩:鳳城城陰最高峯,靈鷲矯翼翔半空。一道驚溪出雲去,砅崖轉石揚玉虹。緣涯縱步三四里,忽見金牌題紫翠。咄咄樓臺高柱天,流丹聳碧爍雲煙。安知月殿墜碧落?到地便作空王宅。山崩五體初禮佛,却向雲房謁禪伯。禪伯冥棲忘塵緣,雪中翠竹水上蓮。騈闐戶外畫龍象,俗子未合陪淨筵。豈期一笑粲相接,終日陶陶歡對榻?立溪綠茗惠山泉,甌面松風吹颯颯。更嫌陶令出山忙,呼取羽觴傾道漿。西峯日落天欲暮,坐聽湯休碧雲句。六師豈獨驚閣筆?能使坐廊廡。人生擾擾夢一場,穀博臧書俱亡羊。徒爲水雲縛,但被名利繮。爭如官餘訪梵僧,內外不問依何方?惟慙衰年筆已老,萬像向我爭雄張。

李奎報詩:玉欄誰更葺?芝蓋不重遊。環碧雲空鎖,尋芳草正稠。畫簷欹縟翮,苔石臥蒼虯。園鹿遊臺榭,巖僧記冕旒。廢興餘老木,今古獨寒流。往事憑誰問?幽懷只自愁。好花嬌笑靨,啼鳥送歌喉。舊代仙蹤遠,中興王氣浮。煙花愜淸賞,山水入窮搜。弔往孤亭寂,尋眞一室幽。白蓮邀靖節,黃蘗引裴休。桂魄三更晝,松風六月秋。鍾聲敲樹外,人語落巖頭。萬景吟難盡,他年入夢不?

○靑山眞故人,似喜幽人至。來時貺淸景,風日正姸媚。到山未云幾,蕭蕭雨聲美。散髮臥風軒,一場雷鼾鼻。起視復澄霽,木末掛規燬。鳴蟬翳葉嘒,鬪雀爭枝墜。衲僧手煎茶,誇我香色備。我言老渴漢,茶品何暇議?七盌復七盌,要涸巖前水。是時秋初交,殘暑未云弭。當午雖歊蒸,晩涼聊可喜。靑苽嚼水精,氷液寒侵齒。碧桃雙頰紅,嚼罷堪袪睡。偃仰自忘還,玆遊眞適意。

佛恩寺[编辑]

古基在大平舘北洞,其山曰琵瑟

李穀記略曰:寺自光王時爲藥師道場。舊名留巖。王日齋,僧常有數。一朝少其一,邀於路,獨有形貌醜甚者,姑致之座下。左右戲之曰:「末比丘,勿說赴齋王宮!」僧曰:「爾亦勿言親見藥師!」言訖,躡空而去,卒隱留巖井中。王於是大其寺而崇信之,始改其額。

觀音窟[编辑]

朴淵上流。寺後有巖竅如屋,中有觀音二石,因以爲名。上有正慈實相首頂菩提觀佛等庵。高麗光宗始立屋其傍,我太祖潛邸時重營。李穡爲記。

卞季良詩:獨隨樵者入山門,夾岸疎松路自分。幾片彩幡明夕照,一峯寒磬隔秋雲。夜潭白氣龍曾蟄,松月淸音鶴不群。回望京都無十里,輪蹄南北政紛紛。

李詹詩:禪房十肘土牀溫,當日淸平石柱存。巖竇不因雷雨壓,定應賴有白衣尊。

新增朴誾詩:朝登普賢萬仞峯,又入大興千古境。高林參天不見日,老木閱世皆成癭。長溪湛湛淸徹底,白沙亂石欹復整。恨我未及重九時,不見丹楓紅照影。湍流直下朴生淵,落勢懸空極奔騁。淵光霮䨴不敢窺,魂魄辟易先縮頸。山僧戒我莫近步,自古性命在俄頃。爲君小憩姑姆潭,唯覺肅肅毛髮冷。雷霆白日天欲裂,如在大江浮舴艋。一笑領意豈不奇?十年懷抱今始逞。暮投古寺藉團蒲,照壁尙憐燈耿耿。風雨凄迷來襲人,半夜無眠但深省。

知足庵[编辑]

天磨山淸涼峯下。庵後石壁千尺,雄於洛山,後岡四面攢峯,如列畫障,南望滄海,眼界無礙。俗傳中朝人嘗描寫山形而去。寺傍又有高禪寂滅性海圓寂樂道雲住善觀見性淸涼聖燈佛敎永安寶聖等庵。

李穡詩:天磨絶頂入雲端,萬壑松風脚底寒。自是道情方[31]得,更無塵事敢相干。光陰寂寞香[32]冷,甁錫飄搖山海寬。却笑牧翁多俗累,謾思飛步[33]巑岏。

成士達詩:奇巖怪石列成峯,千古蜿蜒秀氣濃。松下招提相隱,塵蹤難向此間容。

福靈寺[编辑]

松嶽西。麓上有曉星窟

金克己詩:漠漠大玄鄕,巍巍虛白堂。月華嚴淨相,虹彩煥圓光。慧露霑千界,慈雲覆十方。封人來祝聖,一瓣善心香。

新增曺偉詩:奚囊收拾短長吟,一路煙霞[34]復深。廢院鳥聲藏樹杪,半簾山影落琴心。爽襟欲試曹溪水,入鼻先尋薝葍林。千載謾傳房次律,逢僧莫話去來今!

朴誾詩:伽藍却是新羅舊,千佛皆從西竺來。終古神人迷大隗,至今福地似天台。春陰欲雨鳥相語,老樹無情風自哀。萬事不堪供一笑,靑山閱世只浮埃。

甘露寺[编辑]

五鳳峯下。

高麗昌華公李子淵入元朝,登潤州甘露寺,愛湖山勝致,謂從行三老約曰:「爾宜審視形勢,載胸臆間。」及還,與三老約曰:「天地間凡有形者,無不相似。況我國山川淸秀,其形勢豈無與京口相近者乎?汝宜以扁舟短棹,無遠不尋,當以十年爲期。」三老曰:「唯。」凡六涉寒暑,始得之於府城西湖。潤州甘露寺雖美,但營構繪飾之工特勝耳。至於天作地生自然之勢,殆未及此。凡樓閣池臺之制度,一倣潤州。後詩僧惠素唱之,而金侍中富軾繼之,聞者皆和,幾千餘篇,遂成鉅集。

李奎報詩:聞君往遊碧山中,手弄寒溪月盈掬。欲將好句償淸[35],暫伴霜猿留翠麓。故應詩韻轉淸越,獨和松風響空谷。沙頭鷺立屛中雙,竹外鶴閑圖上六。遠帆一片暮何之?過我天涯送雁目。白雲斷處霽光浮,眉岫連姸煙抹綠。忽憶子猷遊剡溪,緬懷魏萬尋王屋。雪眉老僧胡眼碧,一榻蒲團留客宿。幽泉冷冷入耳淸,洒却從來箏笛俗。歸來瀉作瑤琴聲,云是新飜流水曲。至今夢繞煙江淸,逸想飄然無迫束。衣冠尙有巢、由心,散人那數松江陸。

○金碧樓臺似翥翬,靑山還繞水重圍。霜華照日添秋露,海氣干雲散夕霏。鴻雁偶成文字去,鷺鷥自作畫圖飛。微風不起江如鏡,路上行人對影歸。

金富軾詩:俗客不到處,登臨意思淸。山形秋更好,江色夜猶明。白鳥高飛盡,孤帆獨去輕。自慙蝸角上,半世覓功名。

李穡詩:一帶長江砌下流,傍崖軒戶盡淸幽。散花午梵僧敲磬,啜茗春吟客倚樓。芳草淡煙連牧笛,斜風細雨滿漁舟。分明記得城西路,匹馬何時更獨遊?

權近詩:構寺何人巧鑿平?江邊地接亞夫營。天低山色連雲聳,水落潮痕繞砌成。樓上淸風當戶倚,舟中明月扣舷行。今朝却向紅塵去,還恐愁端日日生。

鄭以吾詩:窓扉歷歷倒江流,江上招提景轉幽。砌下潮生風滿座,軒前雲盡水明樓。聳空高塔臨蛟室,搖月疎鍾落釣舟。幸是官閑偏適意,出城三日飽淸遊。

成任詩:五峯分列枕平湖,殿閣高低似畫圖。汲水廚僧閑獨去,刺船漕卒急相呼。禽從喬木多時叫,塵到禪窓一點無。回顧長吟詩未就,僕夫催我返行騶。

新增權近重創記:松都之西,碧瀾之北,濱江而有寺曰甘露。俯臨長江,山圍野闊,風雲變態,朝夕萬狀,最一國之勝境也。高麗盛時,昌華李公子淵奉使中國,遊觀潤州甘露寺,心甚樂焉。旣返,求其形勢之相似者,六涉寒暑,乃得此地,樂而營構,因冒其名以建道場。其女卽是文宗之妃,仁睿太后也。仁睿乃誕三宗,相繼卽位。仁宗之妃睿太后重創此寺,以爲願刹,亦誕三宗,是知此寺非惟形勝可貴也。乾坤儲精,山水孕秀,發祥毓慶,以衍金枝,厥靈之赫赫彰彰明矣。況今國舅驪興府院君閔公先世之墳塋,皆在於此寺之後岡。是生淑德,以配至尊,誕育元良,棣萼相輝,國本彌固,洪祚益永。卽其儲精發慶,以衍金枝玉葉之茂,以隆宗社萬世之業,實自今日尤爲明甚。貧道幸得寓居,於是閔其棟宇歲久傾撓,普告尊卑,請工重新,上以壽君而福國,下以廣利而導生。璿源之長,國祚之永,亦當與此江之水流無窮矣。

柳洵詩:碧瀾搖棹早潮生,甘露憑軒午睡淸。俯視煙波長浩渺,平觀雲岫競崢嶸。白川田戶連膏壤,金谷帆檣達上京。自是地靈兼衆美,不須宣潤强睎名。

神孝寺[编辑]

廣德山。一號墨寺

李崇仁詩:蘿衣百衲已忘形,悟道年來輟誦經。禪榻落花春寂寂,松風和雨出茶甁。

○綠葉低簷暑氣微,寺樓終日澹忘歸。烹茶享客求題壁,却笑居僧未息機。

附录[编辑]

  1.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ㆍ儒學》「胥」原作「閻」。
  2. 《宋史ㆍ高麗列傳》「靑艾餠」原作「靑艾染餠」。
  3. 《宋史ㆍ高麗列傳》「唐」原作「裝」。
  4. 《東國李相國集ㆍ登鵠嶺有作》「勝」原作「歲」。
  5. 《益齋亂藁ㆍ登鵠嶺》「朒」原作「咽」。
  6. 《陶隱集ㆍ登松嶽》「詑」原作「託」。
  7. 本书京畿地图中写作「天摩」。
  8. 《東國李相國集ㆍ遊天磨山有作》「咽」原作「涸」。
  9. 《東文選ㆍ夜宴次韻》「月色團」原作「添月色」。
  10. 《東國輿地勝覽》「繼」原作「係」。
  11. 《東文選ㆍ靑石洞宴飮記》「送」原作「至」。
  12. 《東文選ㆍ東郊値雨》「厭」原作「欲」。
  13. 《高麗史ㆍ樂志》「與其夫」原作「與其夫棋」。
  14. 《東文選ㆍ碧瀾渡》「紅」原作「風」。
  15. 《東文選ㆍ追次郭密直預賞蓮詩韻》「占」原作「得」。
  16. 《東文選ㆍ雲錦樓記》「達」原作「祿」。
  17. 《東文選ㆍ雲錦樓記》「醉」原作「酣」。
  18. 《牧隱藁ㆍ甑池引》「數」原作「屯」。
  19. 《牧隱藁ㆍ甑池引》「賞」原作「量」。
  20. 《皇華集ㆍ開城太平館和祁公韻》「事」原作「使」。
  21. 《虛白堂集ㆍ王輪寺》「閣」原作「構」。
  22. 《虛白堂集ㆍ王輪寺》「轉」原作「上」。
  23. 《東國李相國集ㆍ宿金鍾寺明日作》「少留頃」原作「當少須」。
  24. 《東國李相國集ㆍ宿金鍾寺明日作》「詩」原作「討」。
  25. 《東國李相國集ㆍ宿金鍾寺明日作》「堂」原作「空」。
  26. 《東國李相國集ㆍ宿金鍾寺明日作》「疑是」原作「附見」。
  27. 《東國李相國集ㆍ宿廣明寺示堂頭禪老》「紱」原作「社」。
  28. 《東文選ㆍ演福寺塔重創記》「福」原作「寺」。
  29. 《東文選ㆍ演福寺塔重創記》「今」原作「冬」。
  30. 《破閑集》「尹」原作「昔」。
  31. 《牧隱藁ㆍ奉題絶澗所寓天磨知足菴》「自」原作「有」。
  32. 《牧隱藁ㆍ奉題絶澗所寓天磨知足菴》「灰」原作「煙」。
  33. 《牧隱藁ㆍ奉題絶澗所寓天磨知足菴》「入」原作「上」。
  34. 《梅溪集ㆍ松都福靈寺次壁上韻》「深」原作「涂」。
  35. 《東國李相國集ㆍ次韻同年文員外題甘露寺》「奇」原作「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