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0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崔家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五里。

魯橋 :在縣城東北二十五里。

曇河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

通和橋 在縣城東十八里。

義橋 :在縣城東南十八里。

高山橋 :在縣城南十五里。

梁家橋 在縣城南十二里。

劉許橋 在縣城南十三里。

柳行橋 在縣城南十里。

三士橋 在縣城西北六里,今廢。

弘仁橋 在縣「踏馬蹈湖口。」

蘇魯橋 在縣蜀山,跨湖口。

開河閘橋 ,縣民方奇歷修三十餘年。

東阿縣

狼溪橋 在城中央。狼溪跨《洪範》,洎群山諸水,每秋霪雨暴圮,屢修屢廢,民甚病焉。明弘治十三年,知縣王昂重修,疊石三寶。未幾,又壞於洪水。嘉靖三十三年,知縣董錦創為一空橋,以木為之,更名「永濟」 ,狀如車輪之半,徑跨兩岸,車馬難通。隆慶三年重修,稍減其高,民以為便。萬曆四十年,又壞,知縣時馥仍以一空之制,疊石為之,坦平如地,往來便之。

新橋 在縣西北八里,跨汶水上。正統十二年,黃河橫決無存。

浮橋二座 在縣西南六十里安平鎮,跨會通河。弘治八年管河通判張縉建,今廢。其一。《平陰縣》。

錦川橋 在縣南門外,由南迤西可十許丈。延祐間,義民韓溫建。

朱家橋 在縣西門外三里,不知何人建,可丈許,規模頗狹。明生員張新命重建。

徐家橋 在縣南五十里柳溝村之東。巨石包砌可里許。明義官宋繼先建。

滑口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大義屯渡 在縣西四十里。

康家口渡 在縣西北五里。

吳家渡 在縣北十里,為泰安州進香孔道,又臨清商販要路。其地雲樹蒼茫,東南對岸,層巒疊巘。月夜汎舟,如行山陰道上,真圖畫也。為縣八景之一。

陽糓縣寧津橋 在城內。縣前迤東、西街,時值暴雨,坎水輒瀰漫其上,甚至秋冬不涸。居民薪水多苦之。明萬曆二十六年,居民鍾光嶽糾眾募勸建石橋一空,水不為害。因立石碣,題其上曰「寧津橋。」

博濟橋 在東門外。其關廂之半,乃壽張抵東昌南北通衢。歲久窪下,每雨後注水,或至沒頂,致令東西張秋之路梗塞不便。其關之居民,隔若兩泮然。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傅道重命義民董憲章架石橋三空,旁設欄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濟」 ,改故道於東偏之高阜焉。

大興橋 在北關外。東接舊坎,西傍古路,每坎盈路溢,則南北若涉。明萬曆九年,鄉民修石橋一空,遂成「永利。」 上有石以誌其事。

孔家橋 在西湖陂,乃山陝朝城之大道。每值霖潦,秋冬不涸,境內水患,莫此為鉅。明萬曆九年,知縣吳之問附近居民席朝綱,東寺護印僧悟江,募眾鳩材,相距半里,創石橋二座。其西水勢稍殺,架一空;其東差大,架三空。以其地近孔家,遂以名橋。

疊路橋 在縣城東北三十里。《張秋》最高阜,惟此地卑窪。霪雨之後,褰衣而涉,民甚苦之。明萬曆二十年,知縣賈應墀以《尚義》激勸附近居民,其時有鄉耆呂三畏應命自捐貲財築石橋一空,稱「康途」 焉。

壽張縣

四門弔橋 :本縣知縣譚道創建,知縣周三錫重修。

古賢橋 在縣城南十里。

三洞橋 在縣戴家西

辛家橋 在縣西南十二里。

元家橋 在縣城東十二里。

黑虎廟橋 在縣城東南三十五里。

溫家口橋 在縣城東南二十里。

魚戶口橋 在縣城東十八里。

萬家橋 在縣城東二十五里。

艾家橋 在縣城東十二里。

范城橋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浮橋 在安平鎮。弘治八年右通政張縉創建。每年本縣僉橋夫,多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