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月丁酉,退朝,感寒,疾危甚,猶以未得雪為憂。俄大雪, 起曰:「百官賀雪,上必甚喜。」命掬雪床前觀之。累奏乞 罷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寧軍節度使,充醴泉觀 使,進封齊國公,致仕,卒。遺表聞,帝震悼,輟朝三日,特 贈尚書令,追封魏郡王,賜諡忠定。清之不好立異,湯 巾嘗論事侵清之,及清之再相,巾求去,清之曰:「己欲 作君子,使誰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叟嘗論列清之, 乃引之共政。趙葵視師年餘,乞罷,上未有以處之,清 之曰:「非使作相,不足以酬勞陛下,豈以臣故耶?臣必 不因葵來,遽引退,臣願為左,使葵居右。」上訖從之,然 葵竟不果來,清之代言奏對多不存槁。有《安晚集》六 十卷。清之自與彌遠議廢濟王竑,立理宗駸,駸至宰 輔,然端平之間,召用正人,清之之力也。至再相,則年 齒衰暮,政歸妻子,而閒廢之人或因緣以賄進,為世 所少云。𡌴查字典同埴音實

喬行簡

按《宋史》本傳:「行簡,字壽朋,婺州東陽人。學于呂祖謙 之門。登紹熙四年進士第,歷官知通州。條上便民事, 主管戶部架閣。召試館職,為祕書省正字,兼樞密院 編修官,升祕書郎,為淮西轉運判官,知嘉興府,改淮 南轉運判官,兼淮西提點刑獄,提舉常平。言金有必 亡之形,中國宜靜以觀變。因列上備邊四事。會近臣」 有主戰者,師遂出,金人因破蘄、黃,移浙西提點刑獄 兼知鎮江府。遷起居郎兼國子司業兼國史編修、實 錄檢討兼侍講,尋遷宗正少卿、祕書監,權工部侍郎, 皆任兼職。理宗即位,行簡貽書丞相史彌遠,請帝法 孝宗行三年喪。應詔上疏曰:「求賢、求言,二詔之頒,果 能確守初意,深求實益,則人才振而治本立,國威張 而姦宄銷。」臣竊觀近事,似或不然。夫自侍從至郎官 凡幾人,自監司至郡守凡幾人,今其所舉賢能才識 之士又不知其幾人也。陛下蓋嘗摭其一二,欲召用 之矣,凡內外大小之臣,囊封來上,或直或巽,或切或 泛,無所不有。陛下亦嘗摭其一二,見之施行,且褒賞 之矣,而天下終疑陛「下之為具文。蓋以所召者非久 無宦情決不肯來之人,則年已衰暮決不可來之人 耳。彼風節素著,持正不阿、廉介有守、臨事不撓者,論 薦雖多,固未嘗收拾而召之也。其所施行褒賞者,往 往皆末節細故,無關於理亂,粗述古今,不至於抵觸。 然後取之,以示吾有聽受之意。其間亦豈無深憂遠 識、高出眾見之表,忠言至計,有補聖聽之聰」者,固未 聞采納而用之也。自陛下臨御至今,班行之彥,麾節 之臣,有因論列而去,有因自請而歸,其人或以職業 有聞,或以言語自見。天下未知其得罪之由,徒見其 置散投閒,倏來驟去,甚至廢罷而鐫褫,削奪而流竄, 皆以為陛下黜遠善士,厭惡直言,去者遂「以此而得 名,朝廷乃因是而致謗,其亦何便於此?夫賢路當廣 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治亂安危,莫不由此。」 又言:敬天命,伸士氣,時常移御清燕殿。行𥳑奏,願加 畏謹。且言:群賢方集,願勿因濟王議異同,致有渙散。 升兼侍讀,兼國子祭酒、吏部侍郎,權禮部尚書,權刑 部尚書,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進簽書樞 密院事。太后崩,疏言:「向者陛下內廷舉動,皆有稟承 小人,縱有蠱惑干求之心,猶有所忌憚而不敢發。今 者安能保小人之不萌是心?陛下又安能保聖心之 不無少肆?陛下為天下君,當懋建皇極,一循大公,不 應私徇小人,為其所誤。凡為此者,皆戚畹肺肝之親、 近習貴幸之臣,奔走使令之輩,外取貨財,內壞綱紀; 上以罔人君之聰明,來天下之怨謗;下以撓官府之 公道,亂民間之曲直。縱而不已,其勢必至於假采聽 之言而傷動善類,設眾人之譽而進拔憸人,借納忠 效勤之意而售其陰險巧佞之姦。日積月累,氣勢益 張,人主之威權將為所竊弄而不自知矣。陛下衰絰 在身,愈當警戒,宮庭之間既無所嚴憚,嬪御之人又 視昔眾多,以《春秋》方富之年,居聲色易縱之地,萬一 於此不能自制,必於盛德大有虧損。願陛下常加警 省。」又論火災求言,乞取其切者付外行之。又論許國 不當換文資,其當慮者有五,鄭損不當帥蜀。又言:「時 青者以官則國家之節度,以人則邊陲之大將,一旦 遽為李全所戕,是必疑其終為我用,慮變生肘腋,故 先其未發驅除之。竊意軍中必有憤激思奮之人,莫 若乘勢就淮陰一軍拔其尤者以護其師,然後明指 殺青者之姓名,俾之誅戮,加贈恤之典於青,則其勢 自分,而吾得藉此以制之,可以折其姦心,而存吾之 大體。不然,跋扈者專殺而不敢誅,有功者見殺而不 敢愬。彼知朝廷一用柔道而威斷不施,烏保其不遞 相視效?則其所當慮者,不獨李全一人而已。」又言:「山 陽民散財殫,非凶賊久安之地,當日夜為鴟張之計。 揚州城堅勢壯,是以坐制全淮。此曹未必無窺伺之 心,或為所入,則淮東俱非我有,不可不先為之慮也。」 又請屯駐重兵海道,內為吳、越之捍蔽,外為南北之 限制。又論:「李全攻圍泰州,勦除之兵,今不可已。此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