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射,第六品上階。

北齊

北齊仍以謁者臺及鴻臚寺掌凡吉凶弔祭。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制官,多循後魏,鴻臚寺置卿、少 卿、丞各一人,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掌蕃客朝 會,吉凶弔祭。」宋刻無祭字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典 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二人。典寺署,有 僧祗部丞一人。司儀署,又有奉禮郎三十人。

謁者臺,掌凡諸吉凶公事,導相禮儀事。僕射二人,謁 者三十人,錄事一人。

按:杜佑《通典》:「北齊謁者臺,掌凡吉凶公事,導相禮儀, 僕射二人,謁者三十人。」 又「北齊曰鴻臚寺,有卿少 卿各一人,亦掌蕃客朝及吉凶弔祭。」

北周

北周置蕃部、賓部、掌客,諸大夫、士屬于司寇。

按:杜佑《通典》,「後周司寇有蕃部中大夫,掌諸侯朝覲 之敘。有賓部中大夫,掌大賓客之儀。又有賓部上士。」

隋制,以門下省「給事、員外散騎侍郎,奉朝請,兼出使 勞問。」

按《隋書百官志》,「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 多依前代之法。置門下省,納言二人,給事黃門侍郎 四人,錄事通事令史各六人;又有散騎常侍、通直散 騎常侍各四人,諫議大夫七人,散騎侍郎四人,員外 散騎常侍六人,通直散騎侍郎四人,並掌部從朝直。 又有給事二十人,員外散騎侍郎二十人,奉朝請四」 十人,並掌同散騎常侍等,兼出使勞問。給事為從 六品;員外散騎侍郎為正七品;奉朝請為從七品。

煬帝大業三年置謁者臺統議郎散騎之屬專主出使勞問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百官志》,「煬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置謁者、司隸二臺,并御史為三臺。」謁 者臺大夫一人,從四品,掌受詔勞問,出使慰撫,持節 察授,及受冤枉而申奏之。駕出,對御史引駕。置司朝 謁者二人以貳之,從五品。屬官有丞一人,主簿、錄事 各一人。又有通事謁者二十人,從六品,即內史通事 舍人之職也。次有議郎二十四人,通直三十六人,將 事謁者三十人,謁者七十人,皆掌出使。其後廢議郎、 通直、將事、謁者、謁者等員,而置員外郎八十員。尋詔 門下、內史、御史司隸謁者,五司監受表,以為恆式,不 復專謁者矣。尋又置散騎郎從五品二十人,承議郎 正六品,通直郎從六品各三十人,宣德郎,正七品,宣 議郎,從七品。各四十人,徵事郎,從八品,將仕郎,從八 品,常從郎,正九品,奉信郎,從九品。各五十人。是為正 員,並得祿當品。又各有散員郎,無員,無祿。尋改「常從」 為「登仕,奉信」為「散從。」自「散騎」已下,皆主出使,量事大 小,據品以發之。

大業五年,改謁者臺大夫為正四品。

按《隋書煬帝本紀》。不載。按《百官志》云云。

唐以鴻臚寺掌封命,諸蕃領典客、司儀二署,掌送迎 弔問。

按《唐書百官志》:「鴻臚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 四品上;丞三人,從六品上。掌賓客及凶儀之事,領典 客、司儀二署。凡四裔君長,以蕃望高下為簿,朝見辨 其等位。第三等居武官三品之下,第四等居五品之 下,第五等居六品之下。有官者居本班。御史察食料。 二王後、外國君長襲官爵者,辨嫡庶。諸蕃封命,則受」 冊而往。海外諸蕃朝賀、進貢,使有下從,留其半於境。 繇海路朝者,廣州擇首領一人,左右二人入朝。所獻 之物,先上其數於鴻臚。凡客還,鴻臚籍衣齎、賜物多 少以報主客給過所,蕃客奏事,具至日月及所奏之 宜,方別為狀。月一奏為簿,以副藏鴻臚。獻馬,則殿中、 太僕寺涖閱,良者入殿中。駑病,入太「僕獻藥者,鴻臚 寺驗覆,少府監定價之高下;鷹、鶻、狗、豹無估,則鴻臚 定所報輕重。」凡獻物皆客執以見,駝、馬則陳于朝堂, 不足進者,州縣留之。皇帝、皇太子為五服親及大臣 發哀臨弔,則卿、贊相,大臣一品;葬以卿、護,二品以少 卿,三品以丞,皆司儀,示以禮制。主簿一人,從七品上; 錄事二人。

龍朔二年,改鴻臚寺曰「同文寺。」武后光宅元年,改曰「司賓寺。」有府五人,史十人,亭長四人,掌固六人。

典客署:令一人,從七品下;丞三人,從八品下。掌「二王 後、介公、酅公之版籍,及四裔歸化在藩者,朝賀、宴享」、 送迎皆預焉。酋渠首領朝見者,給稟食;病則遣醫,給 湯藥;喪,則給以所須。還蕃賜物,則佐其受領教拜之 節。

有典客十三人,府四人,史八人,掌固二人,

掌客十五人,正九品上。掌送迎蕃客,顓莅館舍。 司儀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