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好無他」,人譏其妄。孝宗朝,加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

儀同三司。淳熙元年卒,贈少保。

衛膚敏

按《宋史》本傳:「膚敏字商彥,華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 元年進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尋改教授。六 年召對,改宣教郎、祕書省校書郎,命假給事中,賀金 主生辰。膚敏奏曰:『彼生辰後天寧節五日,金人未聞 入賀,而反先之,以失國體。萬一金使不來,為朝廷羞。 請至燕山候之。彼若不來,則以幣置境上而已』。」帝可 其奏。既至燕,金賀使果不至,遂置幣而還。七年,復假 給事中以行。及慶源府,逢許亢宗,還,語金國事曰:「彼 且大入,其勢不可往。」膚敏至燕,報愈急,眾懼不敢進。 膚敏叱曰:「吾將君命以行,其可止乎!」既至,金國知其 兵已舉,殊不為屈。及將還,金人所答國書,欲以押字 代璽,膚敏力爭曰:「押字豈所以交鄰國?」論難往復,卒 易以璽。及受書,欲令雙跪,膚敏曰:「雙跪乃北朝禮,安 可令南朝人行之哉?」爭辨踰時,卒單跪以受。金人積 不說,中道羇留且半年,至涿州新城,與斡離不遇,遣 人約相見,拒之不可,遂語之曰:「必欲相見,其禮當如 何?」曰:「有例。」膚敏笑曰:「例謂趨伏羅拜,此禮焉可用?北 朝止一君耳,皇子郎君雖貴,人臣也;一介之使雖賤, 亦人臣也。兩國之臣相見,而用君臣之禮,是北朝一 國有二君也。」金人氣折,始曰:「惟所欲。」膚敏長揖而入。 既坐,金人出《誓書》示之,膚敏卻不視,曰:「遠使久不聞 朝廷事,此書真偽不可知。」因論用兵事,又以語折之, 幾復為所留。靖康初始還,進三官,遷吏部員外郎。會 高麗遣使來賀,命假太常少卿往接之。朝論欲改稱 宣問使,膚敏曰:「國家厚遇高麗久矣,今邊事方作,不 可遽削其禮,失遠人心,願姑仍舊。」乃復稱接伴使。既 至明州,會京師多難,乃便宜稱詔,厚賜使者遣還。建 炎元年,復命,自劾矯制之罪,高宗嘉賞。遷衛尉少卿。

朱弁

按《宋史》本傳:「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 數千言。既冠,入太學。晁說之見其詩,奇之,與歸新鄭, 妻以兄女。新鄭介汴洛間,多故家,遣俗,弁遊其中,聞 見日廣。靖康之亂,家碎於賊。弁南歸,建炎初,議遺使 問安兩宮,弁奮身自獻。詔補修武郎,借吉州團練使, 為通問副使。至雲中,見黏罕,邀說甚切,黏罕不聽,使」 就館,守之以兵。弁復與書,言用兵講和利害甚悉。紹 興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虛中來,言和議可成,當遣一 人詣元帥府受書還。虛中欲弁與正使王倫探策決 去留,弁曰:「吾來固自分必死,豈應今日覬倖先歸。願 正使受書歸報天子,成兩國之好,蚤申四海之養於 兩宮,則吾雖暴骨外國,猶生之年也。」倫將歸,弁請曰: 「古之使者,有節以為信,今無節有印,印亦信也。願留 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倫解以授弁,弁受而懷 之,臥起與俱。金人迫弁仕劉豫,且訹之曰:「此南歸之 漸。」弁曰:「豫,汝國賊,吾嘗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 吾有死耳。」金人怒,絕其餼遺以困之。弁固拒驛門,忍 饑待盡,誓不為屈。金人亦感動,致禮如初。久之,復欲 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間,言可從從之,不可 從則囚之殺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 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書耶律紹文等曰:「上國 之威命,朝以至則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則朝以死。」又 以書訣後使洪皓曰:「殺行人非細事,吾曹遭之,命也, 要當舍生以全義爾。」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飲,半酣, 語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畢命報國,諸公幸 瘞我其處。」題其上曰:「有宋通問副使朱公之墓於我, 幸矣。」眾皆泣下,莫能仰視。弁談笑自若曰:「此臣子之 常,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終不可屈,遂不復強。王倫 還朝,言弁守節不屈,帝為官其子林,賜其家銀帛。會 黏罕等相繼死滅,弁密疏其事及金國虛實,曰:「此不 可失之時也。」遣李發等間行歸報。其後倫復歸,又以 弁奉送徽宗《大行之文》為獻,其辭有曰:「嘆馬角之未 生,魂消雪窖;攀龍髯而莫逮,淚洒冰天。」帝讀之感泣, 官其親屬五人,賜吳興田五頃。帝謂丞相張浚曰:「歸 日當以禁林處之。」八年,金使烏陵思謀、石慶充至,稱 弁忠節,詔附黃金三十兩以賜。十三年,和議成,弁得 歸,入見便殿,弁謝,且曰:「人之所難得者時,而時之運 無已;事之不可失者幾,而幾之藏無形。惟無已也,故 來遲而難遇;惟無形也,故動微而難見。陛下與金人 講和,上返梓宮,次迎太母,又其次,則憐赤子之無辜。 此皆知時知幾之明驗。然時運而往,或難固執,幾動 有變,宜鑑未兆。盟可守而詭詐之心,宜嘿以待之,兵 可息而銷弭之術宜詳以講之。金人以黷武為至德, 以苟安為太平,虐民而不恤民,廣地而不廣德,此皆 天助中興之勢,若時與幾,陛下既知於始,願圖厥終。」 帝納其言,賜金帛甚厚。弁又以金國所得《六朝》御容 及宣和御書畫為獻。秦檜惡其言敵情,奏以初補官 易宣教郎、直祕閣。有司校其考。十七年,應遷數官,檜 沮之,僅轉奉議郎。十四年,卒。弁為文慕陸宣公,援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