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8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衛。皓至太原,留幾一年,金遇使人,禮日薄。及至雲中,

黏罕迫二使仕劉豫,皓曰:「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 歸,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留亦死,不即豫亦死, 不願偷生鼠狗間,願就鼎鑊無悔。」黏罕怒,將殺之。旁 一酋唶曰:「此真忠臣也。」目止劍士,為之跪請,得流遞 冷山。流遞,猶編竄也。惟璹至汴,受豫官雲中,至冷山 行六十日,距金主所都僅百里。地苦寒,四月草生,八 月已雪,穴居百家。陳,王悟室聚落也。悟室敬皓,使教 其八子,或二年不給食,盛夏衣麤布。嘗大雪,薪盡,以 馬矢然火煨麵食之。或獻取《蜀策》,悟室持問皓,皓力 折之。悟室銳欲南侵,曰:「孰謂海大,我力可乾,但不能 使天地相拍爾。」皓曰:「兵猶火也,勿戢,將自焚。自古無 四十年用兵不止者。」又數為言所以來為兩國事,既 不受使,乃令深入教小兒,非古者待使之禮也。悟室 或答或默,忽發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許,謂我 不能殺汝耶?」皓曰:「自分當死,顧大國無受殺行人之 名,願投之水,以墜淵為名可也。」悟室義之而止。和議 將成,悟室問所議十事,皓條析甚至,大略謂:「封冊乃 虛名年號,本朝自有金三千兩,景德所無。東南不宜 蠶絹,不可增也。至於取淮北人景德載書,猶可覆視。」 悟室曰:「誅投附人,何為不可?」皓曰:「昔魏侯景歸梁,梁 武帝欲以易其姪蕭明於魏,景遂叛陷臺城,中國決 不蹈其覆轍。」悟室悟曰:「汝性直,不誑我,吾與汝如燕, 遣汝歸。」議遂行。會莫將北來,議不合,事復中止。留燕 甫一月,兀朮殺悟室黨類,株連者數千人,獨皓與異 論,幾死,故得免。方二帝遷居五國城,皓在雲中,密遣 人奏書,以桃梨粟麵獻,二帝始知帝即位。皓聞祐陵 訃,北嚮泣血,旦夕臨諱日,操文以祭,其辭激烈,舊臣 讀之皆揮涕。紹興十年,因諜者趙德書機事數萬言, 藏故絮中,歸達於帝,言順昌之役,金人震懼奪魄燕 山,珍寶盡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棄之。王師亟還,自 失機會,今再舉尚可。十一年,又求得太后書,遣李微 持歸。帝大喜曰:「朕不知太后寧否,幾二十年,雖遣使 百輩,不如此一書。」是冬,又密奏書曰:「金已厭兵,勢不 能久,異時以婦女隨軍,今不敢也。若和議未決,不若 乘勢進擊,再造反掌爾。」又言:「胡銓封事,此或有之。金 人知中國有人,益懼。張丞相名動異域,惜置之散地。」 又問李綱、趙鼎安否?獻六朝御容、徽宗御書。其後梓 宮及太后歸音,皓皆先報。初,皓至燕,宇文虛中已受 金官,因薦皓。金主聞其名,欲以為翰林直學士,力辭。 皓有逃歸意,乃請於參政韓昉,乞於真定或大名以 自養。昉怒,始易皓官為中京副留守,再降為留司判 官,趣行屢矣,皓乞不就職,昉竟不能屈。金法雖未易 官,而曾經任使者永不可歸。昉遂令皓校《雲中進士 試》,蓋欲以計墮皓也。皓復以疾辭。未幾,金主以生子, 大赦,許使人還鄉。皓與張邵、朱弁三人在遣中,金人 懼為患,猶遣人追之。七騎及淮,而皓已登舟。十二年 七月,見於內殿,力求郡養母,帝曰:「卿忠貫日月,志不 忘君,雖蘇武不能過,豈可舍朕去耶?」請見,慈寧宮,帟 人設簾,太后曰:「吾故識尚書。」命撤之。皓自建炎己酉 出使,至是還,留北中凡十五年。同時使者十三人,惟 皓、邵、弁得生還,而忠義之聲聞於天下者,獨皓而已。 皓既對,退見秦檜,語連日不止,曰:「張和公金人所憚, 乃不得用。錢塘暫居,而景靈宮、太廟皆極土木之華, 豈非示無中原意乎?」檜不懌,謂皓子适曰:「尊公信有 忠節,得上眷。但官職如讀書,速則易終而無味,須如 黃鍾、大呂乃可。」八月,除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 兼權直學士院。金人來取趙彬等三十人家屬,詔歸 之。皓曰:「昔韓起謁環於鄭,鄭,小國也,能引義不與。金 既限淮,官屬皆吳人,宜留不遣,蓋慮知其虛實也。彼 方困於蒙兀,姑示強以嘗中國,若遽從之,謂秦無人, 益輕我矣。」檜變色曰:「公無謂秦無人。」既而復上疏曰: 「恐以不與之故,或致渝盟,宜告之曰:『俟淵聖及皇族 歸乃遣』。」又言:「王倫、郭元邁以身徇國,棄之不取,緩急 何以使人?」檜大怒。又因言室撚寄聲,檜怒益甚。語在 《檜傳》。翌日,侍御史李文會劾皓不省母,出知饒州。明 年,大水,中官白鍔宣言:「燮理乖盭,洪尚書名聞天下, 胡不用?」檜聞之愈怒,繫鍔大理獄,尋流嶺表。諫官詹 大方遂論皓與鍔為刎頸交,更相稱譽,罷皓提舉江 州太平觀。鍔初不識皓,特以從太后北歸在金國,素 知皓名爾。尋居母喪,他言者猶謂皓睥睨鈞衡。終喪, 除饒州通判。李勤又附檜,誣皓作《欺世飛語》,責濠州 團練副使,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復朝奉郎,徙袁州。至 南雄州卒,年六十八。死後一日,檜亦死。帝聞皓卒,嗟 惜之,復敷文閣學士,贈四官。久之,復徽猷閣學士,諡 忠宣。皓雖久在北庭,不堪其苦,然為金人所敬,所著 詩文,爭鈔誦求鋟梓。既歸,後使者至,必問皓為何官, 居何地。性急義,當艱危中不少變。懿節后之戚趙伯 璘隸悟室戲下,貧甚,皓賙之。范鎮之孫祖平為傭奴, 皓言於金人而釋之。劉光世庶女為人豢豕,贖而嫁 之。他貴族流落賤微者,皆力拔以出,惟為檜所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