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笑爰語,莫不遵向晦以宴息,樂盛陰之「室處。」於戲!聖 實作則,皇惟降衷。禮章度數,服制卑崇。鍳羔袖之非 類,慎鷸冠之不衷。豈可裦然充耳,不念女工。俾僭亂 以陵上,興怨言於大東而已。是以帶裳表儉,黻冕昭 文。襲緇衣之改造,追補袞之清芬。故能宜象服,集元 纁。將菲薄以為寶,豈浮奢之足云。亦有守道固窮,至 圖未就,卒歲無褐,憂心如疚。四時迭運,竊獨悲夫《凜 秋》。萬物有託,子何為乎巖岫。空負悲哉之感,徒為哿 矣之富。儻有彈冠之期,不念綈袍之舊。

《攻玉賦》以他山之石為韻
趙昂

有美玉於斯,有工人在茲。玉待人而成器,人捨玉而 何之?於是施其巧,審其思,事必堅決,心無墜虧。再視 再度,以蒙夫精鑒;匪瑕匪劌,寧有於吾欺?向無質直 之性,琬琰之姿,特達人許,清貞自持。則大匠不顧,天 材或遺。亦何知入之於火也,不變其色;投之於泥也, 不染其緇。良工見此,心焉多惜。直以為珽,圓而作璧。 無枉纖毫,皆知所適。遇今晨之發彩,冀入珪璋;察往 日之屈蒙,期分玉石。於是虹氣于白,雞冠與赤。執之 以禮,故有藉而見文;受之必齊,非許城而不易。固有 煩於必琢,應無憚於可磨。元黃糅色,山水騰波。但因 時而獲賞,敢輕議乎其他。人未我知,甘無言於見棄; 賢能相達,將不索而謂何。況乎玉之寡,珉之多?夫子 有《比德》之歎,卞生為《追怨》之歌。歌曰:「昔之玉在石,石 在山,山有玉兮隱其間。今則石為錯,玉為環,環亦獻 兮君解顏。與生芻為比,與郄桂同攀。豈辛勤於道路, 徒抱泣於荊蠻。」

《讀韓詩外傳》
皮日休

《韓詩外傳》曰:「《韶》用干戚,非至樂也;舜兼二女,非達禮 也;封黃帝之子十九,非法義也;往田號泣,未盡命也。」 日休曰:「甚哉《韓詩》之文,悖乎大教。夫堯舜之世,但務 以道化天下,天下嘻嘻,如一家室,其化雖至,其制未 備,豈可罪以越禮哉?如以韶用干戚非至樂,則顓頊 之八風,高辛之六莖,不可作矣;如以舜兼二女,非達」 禮也,則堯之世其禮未定,不當責也,又宜矣。以封黃 帝之子,非法義也,則丹朱、商均無封邑,是庶人也。《傳》 曰:「賢者子孫必有土。」又曰:「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夫 賢者與公侯,其子孫尚不廢,況有熊氏道冠於五帝, 化施於千世哉?如以往田號泣,未盡命也,則舜之孝 道匪天也,其誰知之?不號泣也,則吾「恐舜之命不及 于堯用。」嗚呼!韓氏之書,《抑百家》,崇吾道至矣。夫如是 者,吾將間然。

《豳問》
宋·歐陽修

或問:「《七月》《豳風》也,而鄭氏分為雅、《頌》。其詩八章。以其 一章、二章為風,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之半為雅,又以 六章之半、七章、八章為頌;一篇之詩別為三體,而一 章之言半為雅而半為頌;詩人之意果若是乎?」應之 曰:「《七月》,周公之作也。其言豳土寒暑節氣,農桑之候, 勤生事,男女耕織,衣食之本,以見太王居豳,興起王」 業艱難之事,此《詩》之本義,毛、鄭得之矣;其為風、為雅、 為頌,吾所不知也。所謂《七月》之本義幸在者,吾既得 之矣;其有所難知者,闕之可也。雖然,吾知鄭氏之說 自相牴牾者矣。今《詩》之經,毛、鄭所學之經也,經以為 風,而鄭氏以為雅、頌,豈不戾哉!夫一國之事謂之風, 天下之政謂之雅,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謂之頌。此毛、 鄭之說也。然則風,諸侯之事;《雅》,天子之事。今所謂《七 月》者謂之《風》,可矣;謂之雅、頌,則非天子之事,又非告 功於神明者;此又其戾者也。風、雅、頌之為名未必然, 則於其所自為說,有不能通也。」問者又曰:「鄭氏所以 分為《雅》《頌》者,豈非以《周禮籥章》之職,有龡豳《詩》《雅》《頌》 之說乎?」應之曰:「今之所謂《周禮》者,不完之書也。其禮 樂制度,蓋有周之大法焉。至其考之於事,則繁雜而 難行者多。故自漢興,六經復出,而《周禮》獨不為諸儒 所取,至以為黷亂不驗之書。獨鄭氏尤推尊之,宜其 分《豳》之風為《雅》《頌》,以合其事也。」問者又曰:「今《豳詩》七 篇,自《鴟鴞》以下六篇,皆非豳事,獨《七月》一篇豈足以 自為」一國之風?然則《七月》而下七篇,寓於《豳風》耳,豳其自有詩乎?《周禮》所謂《豳雅》《豳頌》者,豈獨為《七月》,殆 自有豳詩而今亡者乎?至於《七月》,亦嘗亡矣,故《齊》《魯》、 韓三家之詩皆無之。由是言之,《豳詩》其猶有亡者乎? 應之曰:「《經》有其文,猶有不可知者;《經》無其事,吾可逆 意而為然乎?」

《魯問》
前人

或問:「《魯詩》之頌僖公盛矣。信乎其克淮夷,伐戎狄,服 荊舒,荒徐宅,至於海邦蠻貊,莫不從命」,何其盛也!《泮 水》曰:「既作泮宮,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又曰: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又曰:『景彼淮夷,來獻其琛』。」《閟宮》 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又曰:「淮夷來同,魯侯之功。」又 曰:「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 從。其武功之盛,威德所加,如《詩》所陳,五霸不及也。然 魯在春秋時常為弱國,其與諸侯會盟征伐,見於《春 秋》、史記者可數也,皆無詩文所頌之事,而淮夷、戎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