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9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實出於漢之諸儒也。

《序詩之次論》
前人

周、《召風》之正經,固當為首。自周而下,十有餘國,編比 先後,舊無明說。歐陽氏曰:「《周南》《召南》《邶》《鄘》《王》《衛》《鄭》《齊》 《豳》《秦》《魏》《唐》《陳》《曹》,此孔子未刪之前,周太師樂歌之次 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此今詩 次第也。《周》《召》《邶》《鄘》《衛》《檜》《鄭》《齊》《魏》《唐》《秦》《陳》《曹》《豳》《王》,此鄭 氏《詩譜》次第也。《詩正風》《周南》《召南》,王化之本也。《二南》」 之風變,故次之以《邶》、鄘、衛。衛,一國也,而三其名;《志》。衛, 首惡,滅與國也。諸侯相并,王跡滅矣,雅亡而為一國 之風,故次之以王。王制不足以統臨天下,而畿內之 諸侯若鄭者,亦自為列國,故次之以《鄭》。君臣上下之 分失而人倫亂,故次之以《齊》。天下之風至此則無不 變之國。魏,舜、禹之都,唐帝、堯之國,其遺風雖存,今亦 變矣,故次之以魏、唐。先代之風化既泯,天下相胥而 移矣,故次之以《秦》。西秦之化行,聖王之流風盡矣。陳 舜之後,風化所厚也,聖人之典法所在也,而今也風 化熄而典法亡矣,故次之以《陳》。人情迫於危亡則思 治安,故思治者亂之極也,故次之以檜、曹。亂既極,必 有治之之道,周家之始,蓋嘗由之矣,故次之以《豳》。言 變之可正,所以識王業之興也。王業成而為政於天 下,故次之以《雅》。雅者,王之政也。小之先,大,固有敘也。 天下之治,始於正風,以風天下;其終也,功德可以告 於神明,終始之義也,故次之以《頌》。《頌》之有魯,蓋生於 不足也;商則頌前代之美,不可廢也,故附於其後。襄 公二十九年,季札請觀周樂於魯,而豳居秦上。秦在 魏前,陳在唐後,不能無差。蓋是時《詩》未敘於聖人之 手。哀公十一年,孔子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 其所。上距季札時,蓋六十有二年。

《衛宋詩序說》
葉夢得

世人疑《詩序》非衛宏所為,此殊不然。使宏鑿空為之 乎?雖孔子亦不能使宏誦師說為之,則雖宏有餘矣。 且宏《詩序》有專取諸書之文而為之者,有雜取諸書 所說而重複互見者,有委曲宛轉,附經而成其書者, 不可不論也。《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 興,五曰雅,六曰《頌》。其文全出於《周官》,情動於中而形 「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其文全出於《禮記》。「成王未 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其文全出於《金縢》。高 克好利而不顧其君,文公惡而欲遠之,不能,使高克 將兵而禦狄於境,陳其師旅,翱翔於上,久而不召,眾 散而歸。高克奔陳。其文全出於《左傳》「微子至於戴公, 其間禮樂廢壞。」其文全出於《國語》。古者長民,衣服不 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其文全出於《公孫尼子》。則《詩 序》之作,實在數書既傳之後明矣。此吾所謂專取諸 書所言也。「《載馳》之詩,許穆夫人作也,閔其宗邦顛覆 矣」,又曰「衛懿公為狄人所滅。」《絲衣》之詩既曰「繹賓尸」 矣,又曰「《靈星》之詩」,此蓋眾說並傳,衛氏得善辭美意, 併錄而不忍棄之,此吾所謂雜取諸書之說而重複 互見也。《騶虞》之詩,先言人倫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純 被文王之化,而復繼之以蒐田以時,仁如《騶虞》則王 道成。《行葦》之詩,先言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然後繼之 以內睦九族,外尊事黃耇,養老乞言,此又吾所謂委 曲婉轉,附經而成其義也。即三者而觀之,序果非宏 之所作乎?漢世文章未有引《詩序》者,惟黃初四年有 「共公遠君子近小人」之詩,蓋魏後於漢,宏之《詩序》至 此始行也。

《毛詩說》
前人

漢武帝時,《毛詩》始出,自以源流出於子夏,時齊、魯、韓 三家皆立於學官,獨毛氏不得立。惟河間獻王好古, 博見異書,深知其精。中興後,謝曼卿、衛宏、賈逵、馬融、 鄭眾、鄭康成之徒皆宗毛公,學者翕然稱之。今觀其 書,所釋鴟鴞與《金縢》合,釋「《北山》、烝民」與《孟子》合,釋《昊 天有成命》與《國語》合,釋《碩人》《清人》、「《皇矣》、黃鳥」與《左氏》 合,而序《由庚》六篇與《儀禮》合。當毛公時,《左氏傳》未出 《孟子》《國語》《儀禮》未甚行,而毛公之說先與之合,不謂 之「源流子夏」,可乎?漢興,三家盛行,毛最後出,世人未 知毛公之密,其說多從齊、魯、韓。迨。至魏、晉,有《左氏》《孟 子》《國語》諸書證之,然後學者舍三家而從毛氏,故《齊 詩》亡於魏,《魯詩》亡於晉。《韓詩》雖存,無傳之者。從韓氏 之說,則《二南》《商頌》皆非治世之音;從毛氏之說,則《禮 記》《左氏》無往而不合,此所以《毛詩》獨存於世也。

跋朱子詩序辨說

輔廣。

《釋文》載沈重云:「按《大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 未盡,毛更足成之。」《隋經籍志》亦云:「先儒相承,謂《毛詩 序》子夏所創,毛公及衛敬仲宏更加潤色。至於以為 國史作者,則見於《大序》與王氏說。然皆是臆度懸斷, 無所據依。故先生直據後漢《儒林傳》之說而斷以為 衛宏作。又因鄭氏之說以為宏,特增廣而潤色之,又」 取近世諸儒之說以為《序》之首句為毛公所分,而其 下《推說》云云為後人所益者,皆曲盡人情事理。至於 首句之已有妄說者,則非先生閱理之明、考義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