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湖公隱居求志,高蹈一世,紹興初,徵不起。僕輩見 使者沓至,竊相語曰:「官中須要秀才正身出頭。」 先人性坦夷,遇事即發,無一毫顧避。親戚有初除從 官來見,首詢薦何人自代,答以張安國。先人曰:「不易 薦拔。寒者狀元及第,榮進素定,何待薦也。」退而先人 復言:「且如擇婿,但取寒士,度其後必貴,方名為知人。 若損高貲牓,下臠狀元」,何難之有。

《卻掃編》:蘇京字世美,丞相子容之子也。嘗為許州觀 察判官,時韓黃門持國知州事,甚器愛之,薦之於朝, 其辭曰:「竊見某人某書知義理,臨事有風力。」前輩之 不妄稱人如此。

《玉海》:咸平四年二月,祕書丞陳彭年請依唐故事,新 授常參官朝謝日進狀,舉官自代,各隨所長,具言其 狀。事下樞密學士馮拯、陳堯叟詳議,「請兩省、臺官尚 書省六品以上,諸司四品以上,授訖具表舉一人自 代,在外者三日內具表附驛以聞,其表付中書門下 籍名。」

《事略》:「孫甫字之翰,常從杜衍辟永興軍司錄。衍為樞 密副使,又薦之,得祕閣校理。」

《揮麈餘話》:熙寧初,王荊公力薦常夷父,乞以种放之 禮召之。上云:「放輩詩酒自娛而已,豈有經世之才?如 常秩肯來?朕當以非常之禮待之。」故制詞云:「幡然斯 來,副朕虛佇。」蓋宣德音也。

靖康初,李伯紀薦任申先世初自布衣賜對。欽宗忽 問曰:「卿在前朝,曾上書乞取燕、雲。」世初云:「誠有之。臣 是時為見遼國衰弱,謂我若訓練甲兵,遲以歲月,乘 此機會,可以盡復燕、雲舊地,初非欲結小羌擣其巢 穴。此書尚在,可賜睿覽。」上云:「曾見之。使如卿言,燕、雲 之地,何患不得?」繼以歎息,即批出賜進士出身,自是 進用。世初,《伯雨》之子也。

高宗應天中興之初,大臣有薦瀘州草澤彭知一者, 有康濟之略,隱居鳳翔府,得旨,令守臣錢蓋等津發 至行在所。既入朝,迺以所燒金及藥術為獻。詔云:「朕 不忍燒假物以誤後人,仰三省發遣赴元來去處,日 下施行。仍將燒金合用什物,於街市搥毀。」

曾文肅為相,王明清祖王兵部佐郎,一日,文肅曰:「主 上令薦臺諫,當以公應詔。」先祖辭曰:「某辱知非常,一 旦使居言路,儻廟堂有所不當,言之則有負恩地,不 言則實辜任使。願受始終之賜,幸甚。」文肅歎息而寢 其議。故外祖《祭先祖文》曰:「昔我先公,知公最久,引公 諫垣。公辭不就,進退之際,益堅素守。」謂此也。

《墨客揮犀》謝諫議名知人,喜引薦下吏。知襄州日,待 鄧城知縣張逸特厚。將薦之朝,乃先設几案庭中,置 章其上,望闕焚香再拜曰:「老臣為朝廷得一能吏。」乃 封上之。逸官至樞密直學士,累典大郡,皆有能名。 孫夢得中丞薦吳中復為御史。或曰:「公平生不識,何 由知之?」公曰:「抃聞中復知犍為縣,多美政,及替,不載 一物」,其愛民廉潔如此,使之立朝,必不苟且。知賢則 薦,何用識面邪?

晏元獻公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於朝廷,召至闕下, 適值鄉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 前已作此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 《貴耳集》孝宗萬幾餘暇,留神棋局,詔國手趙鄂供奉。 由是遭際,官至武功大夫、浙西路鈐。因郊祀乞奏補, 懇祈甚至。聖語云:「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放行。久之 云:「卿與後省官員有相識否?」趙云:「葛中書,臣之恩家, 試與他說看。」趙往見葛,具陳上言。答曰:「爾是我家裡 人,非不要相周全,有礙祖宗格法。技術官無奏薦之 理,縱降旨來,定當繳了。」後供奉間,從容奏曰:「向蒙聖 旨,令臣去見葛中書。」具說,堅執不從。壽皇曰:「秀才難 與他說話,莫要引他。」趙之請乃止。

《續文獻通考》:理宗寶慶三年,知江寧縣劉垕,為政愷 悌慈祥,不擾而事辦。制閫以賢能薦於朝,俾兼幕府。 《合璧事類》:王旦疾久不愈,上令肩輿入禁中,見於延 和殿,曰:「卿萬一不諱,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誰乎?」旦強 起舉笏曰:「莫如寇準。」上曰:「準性剛褊,更思其次。」旦曰: 「他人臣不知也。」歲餘卒用準。

韓魏公薦歐陽公曰:「韓愈,唐之名士,天下望以為相, 而竟不用,至今以為謗。歐陽修,今之韓愈,陛下何不 一試之,以曉天下後世?」上從之。

虞允文為相,懷袖有一小方冊,目曰《材館錄》。如汪應 辰、趙雄、胡銓、洪邁得人之盛,有慶曆、元祐風。

《遼史烏不呂傳》:不呂嘗與爻直不相能,因曰:「爾奴才 何所知?」爻直訟於北院樞密使韓德讓,德讓怒問曰: 「爾安得此奴耶?」烏不呂對曰:「三父異籍,時亦易得。」德 讓笑而釋之。後從蕭𢘆德伐蒲盧毛朵部,以功為東 路統軍都監。及德讓為大丞相,薦其材可任統軍使。 太后曰:「烏不呂嘗不遜於卿,何善而薦?」德讓奏曰:「臣 忝相位,於臣猶不屈,況於其餘!以此知可用。若任使 之,必能鎮撫諸蕃。」太后從之。

《蕭孝穆傳》:孝穆為北院樞密使,所薦拔皆忠直士。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