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維泗州開元寺遭罹水火,飄焚之餘,僧《澄觀》與其徒僧若干,復舊室居,作大鐘。貞元十五年,厥功成。於是隴西李翱書辭以紀之:

八月,《梓人》功既休,戊寅鑄大鐘成。先時厥初,罹於天 菑,波沈火燔,既浮為薪,既蜚為塵。澄觀之初,恢復其 居,革舊而新,環墉如陵,臺殿斯嚴。乃三其門,俾後勿 踰。其徒不譁,咸服其勤,有加於初。屋室既同,乃範乃 鎔。乃作大鐘,乃懸於樓。以豉其時,以警淮裔。非雷非 霆,鏗號其聲,淮裔來警,上天下地,弗震弗墜。大音無 斁。千僧戮力,願昭其績。乃銘於石。

《興唐觀新鐘銘》并序
權德輿

「聲為陽,所以發越,金尚羽,所以清徹。故鳧氏工焉,法器成焉,《元門》揭焉。」 與夫樂出虛鏗,立號同其功用,而信響受祉之說倍焉。興唐觀新鐘者,觀主道門威儀,太清宮供奉郄尊師彝素之所創也。是觀經構之初,與舊鐘俱當開元甲戌,距今七十有七歲,嗄缺毀棄,法音不嗣久矣。師有《環中火辯》,為道流龜龍循其照,「觀其妙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所以恢元功,弘願力,誠修而物應,言發而響會。上士仁人展其助,飛廉回祿理其具,精乎六齊,合以萬數。」 以心齊,以神遇,橐地籟,騰天光,無害金無耗氣,不窕不摦,不石不播。於是登簴在懸,希聲殷然,小大隨扣,昏昕警眾,周六虛而洞三界,投九幽而清五苦。皇都人士,游者萃者感於耳,和於心,躁者靜者懸解。師之善利利物,可勝道哉!古者林鐘景鐘,皆銘其功,儒氏之典也;推類以鏤文字,師之心也。銘曰:

其動也懸而天,其用也虛而圓。「雷大音兮集群僊,福 元后兮斯億年。」「鏗訇響亮鴻都前,上入冥兮下徹泉。 然後舂容銷散兮,返萬物於自然。」

《觀鑄鐘賦》
翟楚賢

陰陽作炭兮天地為爐,陶甄庶類兮品物昭蘇。上法 下象兮智者紀圖,終宵盡日兮工人製模。圖之如何? 情專思苦。模之如何,聚沙凝土。金堅以為樣,度窕摦 而成規矩,設機關,立扉戶,憑虛無以蹙凝,疑橐籥之 有主。尊鳧氏之宏規,鑄龍宮之信鼓。青蓮妙果兮蒼 生所怙,檀施如山兮縱觀如堵。回祿用事兮烈氣激 「揚,飛廉呈巧兮熾聲赫怒。沸沸渭渭,奪於日光霍。」 嶙亂,青熒蒼黃。元穹之星夜落焉可侔象;赤城之霞 朝起無以比方。疑崑崙之飛爍,吸晴天之太陽。聚徒 侶,走匠石,煎金膏,煉鉛液,青白之氣,畜精粗之氣。適 伶人奏樂以先譟,法侶焚香而接跡。願觀者攢眸以 奔騰,畏焮者連袂以辟易。開竇泉注,歸模電射。固倏 空而成功,乃踟躕而方闢。攢鍤開,長繩曳眾力,拔群 扛制歸禪關之清淨,亂埃窞之堙瘞。禮含《稟說》之文, 旋起熊龍之勢。懸於簴,鼓於宮,氣淩厲,聲沖沖。清塵 濁,警昏蒙。惟良匠之鎔鑄,尚其如此;況鴻鈞之陶冶, 行乎至公。

《鼓鐘於宮賦》以喻以鼓鐘自中形外為韻
李程

徵;鼓鐘於前聞,誠修身之善喻。始自中出,終能外布。 此夫曠理,必彰善惡之由。將以審音,不失洪纖之度。 擊之於宮,聲無不通。乍超越以迥出,竟周流而四充。 聞之者足可以自誡,聽之者於焉而發聰。若然,則處 暗室者可以慎獨,在多言者曷若守中。豈徒夾兩欒, 滿九乳,運四氣而應律,合五音而中矩?必將察理亂 之變,明是非之至。播洪音於萬鈞,在敏手而一鼓。由 審音以聽焉,鐘之為喻,警夫行道之人;聲也何從,出 乎有過之地?苟由中而既發,諒聞外之難祕。夫鐘之 所響,響而見聽;人之所慎,慎于未形。雖扣之而在寢, 必聞之而盈庭。禮失所譏,想杜蕢之揚觶;教之以義, 嘉大禹之勒銘。和順積中,鏗訇發外。可以掩笙鏞之 逸響,節干羽之繁會。究彼所從,爰自九重。鏘然有聲, 初疑乎叔之離磬;鏗以立號,如辨乎倕之和鐘。其小 也究而無滅;其大也摦而不容。原乎其異,察乎所以。 若禮之失,惟鐘是比。苟因聲而必聞,信無良而可恥。 故能分清濁,韻宮徵。將有感於動心,寧取樂於盈耳。 故君子之聽鐘,非其鏗鏘而已。

《洪鐘賦》
謝良輔

昔者黃帝度六律,和五音,率伶倫之士,總金石之鈞。 將合樂以教令,俾洪鐘以平心。當其形器,作坯工進。 太房既列,風橐伊震,奉明謀以立象;窕摦不𠎝,出良 冶而成聲,函圜得儁。空以受氣,動以發生。尚羽大擊, 逢霜小鳴,穢浮為之疏曠,沈伏由其震驚。如戢韻以 待扣,每登懸而惡盈。若乃長鯨似小,猛簴為狘,崇巒 呦糾。練響潛越。九乳形矣,信垂範於九州;兩欒存焉, 更分儀於日月。虛而不屈,應而無窮。廣樂之器,為音 之雄。欲其能鳴,幸舂容以大扣。冀乎聞外,必鍧厲之 有中。不誇乎窮髮之墟,實美乎亭臺之宮。儻擊考之 無厭,敢昭宣於《國風》。

《法雲寺鐘銘》并序
宋·蘇軾

元豐七年十月。有詔大長老圓通禪師法秀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