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九名,併馬騾牛驢豬羊共六百一十匹頭隻,俱移咨督撫,交送有司審理在案。但慮秦省各府州縣猶有卦子尚多,若盡行拿獲,未有行兇惡跡。若不行查拿,恐將來此輩難保不行走於外。現今遵奉查拿,若不行安插此輩,恐畏罪潛逃地方,聚眾成群,妄生事端,亦未可定在。彼所犯,固王法難宥,豈不有負我

「皇上好生之德。」以臣管見,莫若通行各省,責令各府

州縣衛所在于鄉村堡寨細查,如有卦子之徒,令其男婦痛改不善之藝,或就編入現住地方里甲為民,或撥絕戶田地,抑或令開墾荒地,將現有騾馬牲畜變為牛種,載入賦役冊內,按季取《鄉約》地方里長鄰佑甘結存查。如再有違禁出外遊走,令里長鄰佑、鄉約地方舉報,地方官嚴加重處。如本地方官不行查「拿,縱容此輩行走,被別處地方文武官員拿獲,議定處分,載入例冊,如是則漸皆化為務本之良民矣」 等因。條奏前來。查先經刑部等議覆:班漢傑叩

《閽》一案內議:直隸各省如有陳四等合夥行兇之

「人,亦未可定。應行直隸各省如有此等之人,務須盡行嚴查拿獲送部。嗣後不時嚴行查拿」 等因,通行在案。今該督疏內既稱所屬各營已經拿獲卦子二十八起,合計男婦大小五百八十九名口,併騾馬牛驢豬羊等物共計六百一十匹頭隻等語。現今拿獲卦子人等,該提督既經交送督撫審訊,其中有無如陳「四等之結黨搶奪,行兇惡跡,應令該督撫查明,到日再議。」 又稱:「江北谷省皆有此類,惟山陝二省此輩尤多,通行各省督撫責令各府州縣衛所詳查,窮源除根」 等語。應如該提督所請,行令各省督撫嚴飭地方文武官員,查明《卦子》等類,俱各發回原籍,交與地方官員安插,嚴禁不善之藝,如有不能歸回原籍者,編入現住地方為民,撥給絕戶田地,載入《徵輸冊》內。嗣後地方官員,如各該所轄民人,有任意棄耕聚眾,帶領妻子馬騾遊走於外者,將專汛地方文武官員,如該管地方有奸民不能察緝之例,各降二級調用。兼轄文武各官,均照諱盜不報之例,係同城各降一級調用,不同城各降一級留任。統轄文武各官降一級,照舊管事。卦子等類離籍聚眾,帶領妻子馬騾,越府州縣行走,經過地方文武各官不行查拿,將經過地方官員照「盜賊經過伊汛不行窮追」 之例,各降一級,照舊管事。上司官員各罰俸一年。如卦子等類聚眾帶領妻子馬騾,在別府州縣衛所地方經年累月,潛住地方之文武各官,並不查拿者,將專管文武各官,亦照不能察緝之例,各降二級調用。兼轄文武各官,亦照「諱盜不報」 之例,同城各降一級調用,不同城,各降一級留任。統轄文武各官,降一級,照舊管事,俟

命下之日、載入《例冊》。通行直隸各省遵行可也。《康熙》

五十一年四月內奉

旨:「依議。」

一、兵部為奏聞事,該本部議覆山東登州總兵官李雄奏前事內稱,「海洋一望無際,船隻行走,奸良不辨。如賊船在海洋游移,一遇官兵船隻,早已望風先遁,或遇官兵盤獲,查船上俱有牌票、俱有貨物,俱有稅單可憑。」 奴才竊思,牌票、稅單真假,一時不能查對,賊船之牌票、貨物與夫稅單,安知非劫奪而來?且何難預為佈置,故行假扮商船,至於刀鎗砲藥,又不在禁革之內。則鳥船之是奸是商,誠難立辨。奴才請嗣後凡遇有形跡可疑、已被盤獲之船,如有貨物不對人數多少,雖有牌票稅單可據,一概將人船羈候查審明白,方許放行。如貨物比稅單少者,或係中途發賣,可以不究。如船上所載貨物,稅單上所不曾有者,此非沿途劫奪商資,亦必係隱漏。

朝廷國課,必非善良,均應窮究。如此,則被獲之賊,

「船不得以牌票貨物借口,而水師營官兵盤查亦有分曉矣」 等因,具奏前來。應如該鎮所奏,嗣後凡有形跡可疑之船已被盤獲,逐一查明。如貨物人數不符稅單、牌票者,併貨物稅單上所不曾有者,令其詳查。俱限三日內查明,果係商船,即速放行。將放行之處,仍令申報。如係賊船,照常拿獲,交與地方官治罪。如巡緝官兵藉此稽查,以賊船作為商船釋放,事發之日,照「隱諱盜案」 之例革職。如索取財物者,拿問。如將商船作為賊船勒索,故意稽遲擾害,照「誣良為盜」 例革職。如有索取財物者,亦拿問。此等事件,如該管上司各官查出,免其處分,失察照例治罪,俟

命下之日、通行奉天將軍、府尹、直隸、山東、江南、浙江、

福建、廣東督、撫、提、鎮一體遵行。至該鎮現今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