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孝文斷獄庶幾可及。《詩》云:「宜民宜人,受祿于天。」《書》曰: 「立功立事,可以永年。」言為政而宜於民者,功成事立, 則受天祿而永年命,所謂「一人有慶,萬民賴之」者也。

白虎通

《五刑》

聖人治天下,必有刑罰何?所以佐德助治,順天之度 也。故懸賞罰者,示有勸也;設刑罰者,明有所懼也。「刑 所以五何?法五行也。科條三千者,應天地人情也。五 刑之屬三千,大辟之屬二百,宮辟之屬三百,腓辟之 屬五百,劓墨辟之屬各千。」張布羅眾,非五刑不見劓、 墨何?其下刑者也?腓者,其臏;宮者,女子淫執置宮中 不得出也。丈夫淫,割去其勢也。大辟者,謂死也。刑不 上大夫何?尊大夫,禮不下庶人,欲勉民使至于士,故 禮為有知制,刑為無知設也。庶人雖有千金之幣,不 得服。刑不上大夫者,據《禮》無大夫刑,或曰撻笞之刑 也。禮不及庶人者,謂酬酢之禮也。

潛夫論

《衰制》

「無慢制而成天下者,三皇也;畫則象而化四表者,五 帝也;明法禁而和海內者,三王也;行賞罰而齊萬民 者,治國也;君立法而下不行者,亂國也;臣作政而君 不制者,亡國也。是故民之所以不亂者上有吏,吏之 所以無奸者官有法,法之所以順行」者,國有君也;君 之所以位尊者身有義,身有義者,君之政也;法者,君 之命也。人君思正以出令,而貴賤賢愚莫得違也,則 君位於上,而民氓治於下矣。人君出令而貴臣驕,吏 弗順也,則君幾於弒而民幾於亂矣。夫法令者,君之 所以用其國也。君出令而不從,是與無君等。主令不 從,則臣令行,國危矣。夫法令者,人君之銜《轡箠策》也。 而民者,君之輿馬也。若使人臣廢君法禁而施己政 令,則是奪君之轡策而己獨御之也。愚君闇主託坐 於左,而奸臣逆道執轡於右,此齊騶馬傳所以沈胡 公於貝水,宋羊叔牂所以弊華元於鄭師,而莫之能 御也。是故陳恆執簡公於徐州,李兌害主父於沙丘, 皆以其毒素奪君之轡策也。《文言》故曰:「臣弒其君,子 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 之不蚤變也。是故妄違法之吏,妄造令之臣,不可不 誅也。議者必將以為刑殺當不用,而德化可獨任,此 非變通者之論也,非叔世者之言也。夫上聖不過堯 舜而放四子,盛德不過文、武而赫斯怒。《詩》云:「君子如 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是故君子之有喜 怒也,「善以止亂也,故有以誅止殺,以刑禦殘。」且夫治 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躡其卑者,然後乃得履其高。是 故先致治國,然後三王之政乃可施也;道齊三王,然 後五帝之化乃可行也;道齊五帝,然後三皇之道乃 可從也。且夫法也者,先王之政也;令也者,己之命也。 先王之政所以眾共也,己之命所以獨制人也。君誠 能授法而時貸之,布令而必行之,則群臣百吏莫敢 不悉心從己令矣。己令無違,則法禁必行矣。故政令 必行,憲禁必從,而國不治者未嘗有也。此一弛一張, 以今行古,以輕重尊卑之術也。

晉書

《刑法志序》

《傳》曰:「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刑之不可犯不若禮之不 可踰」則昊歲比于犧年宜有降矣。若夫穹圓肇判肖 貌攸分流形播其喜怒稟氣彰其善惡則有自然之 理焉念室後刑衢樽先惠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 取譬琴瑟不忘銜策擬陽秋之成化。若堯舜之為心 也。郊原布肅軒皇有轡野之師雷電揚威高辛有觸 山之務,陳乎兵甲而肆諸市朝,具嚴天刑,以懲亂首。 論其本意,蓋有不得已而用之者焉。是以丹浦、興仁, 羽山咸服,而世屬僥倖,事關攸蠹,政失禮微,獄成刑 起。則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及周氏 龔行,卻收鋒刃,祖述生成,憲章堯禹,政有膏露,威兼 禮樂,或觀辭以明其趣,或傾耳以照其微,或彰善以 激其情,或除惡以崇其本。至夫取威定霸,一匡九合, 寓言成、康,不由疑納:此所謂「酌其遺美,而愛民治國」 者焉。若乃化蔑彝倫,道暌明慎,則夏癸之虔劉百姓, 商辛之毒痡四海,衛鞅之無所自容,韓非之不勝其 虐。與夫《甘棠》流詠,未或同歸。秦文初造,參夷始皇,加 之抽脅,囹圄如市,悲哀盈路。漢王以《三章》之法以弔 之,文帝以刑厝之道以臨之。于時百姓欣然。將逢交 泰而逐情,遷科隨意往,獻瓊杯于闕下,徙青衣于 蜀路,覆醢裁刑,傾宗致獄。況乃數囚于京兆之夜,五 日于長安之市,北闕相引,中都繼及者,亦往往而有 焉。而將亡之國,典型咸棄,刊章以急其憲,適意以寬 其網,桓靈之季,不其然歟?魏明帝時,宮室盛興,而期 會迫急,有稽限者,帝親召問,言猶在口,身首已分。王 肅抗疏曰:「陛下之所行刑,皆宜死之人也。然眾庶不 知,將為倉卒。願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均其死也。 不汙宮掖,不為縉紳驚惋,不為遠近所疑。人命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