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通考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五禮通考 卷首第一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四
  五禮通考目録    禮類五通禮之屬
  卷首
  禮經作述源流
  歴代禮制沿革
  卷一
  吉禮一  圜丘祀天
  郊名義
  四代郊正祭
  四代告祭
  卷二
  吉禮二  圜丘祀天
  郊壇
  配帝
  日月從祀
  卷三
  吉禮三  圜丘祀天
  玉帛
  親耕粢盛秬鬯
  酒醴
  犧牲
  籩豆之實
  器用
  卷四
  吉禮四  圜丘祀天
  服冕
  車旗
  告廟卜
  誓戒擇士
  齊
  戒具陳設
  省眡
  卷五
  吉禮五  圜丘祀天
  呼旦警戒
  除道警蹕
  祭日陳設省視
  祭時
  聴祭報
  王出郊
  燔柴
  作樂降神
  迎尸
  迎牲殺牲
  盥
  薦玉幣
  薦豆籩
  薦血腥
  朝踐王三獻宗伯四獻
  祝號
  享牲
  薦熟
  饋獻王三獻宗伯四獻
  薦黍稷
  饋食王五獻宗伯六獻諸臣七獻
  祀神之樂
  送尸
  徹
  告事畢
  代祭
  喪不廢祭
  卷六
  吉禮六  圜丘祀天
  秦
  漢
  卷七
  吉禮七  圜丘祀天
  後漢
  蜀漢
  魏
  呉
  晉
  宋
  卷八
  吉禮八  圜丘祀天
  齊
  梁
  陳
  北魏
  北齊
  北周
  隋
  卷九
  吉禮九  圜丘祀天
  唐
  卷十
  吉禮十  圜丘祀天
  唐
  卷十一
  吉禮十一  圜丘祀天
  唐
  五代
  卷十二
  吉禮十二  圜丘祀天
  宋
  卷十三
  吉禮十三  圜丘祀天
  宋
  卷十四
  吉禮十四  圜丘祀天
  宋
  卷十五
  吉禮十五  圜丘祀天
  宋
  卷十六
  吉禮十六  圜丘祀天
  宋
  卷十七
  吉禮十七  圜丘祀天
  遼
  金
  元
  卷十八
  吉禮十八  圜丘祀天
  元
  卷十九
  吉禮十九  圜丘祀天
  明
  卷二十
  吉禮二十  圜丘祀天
  明
  卷二十一
  吉禮二十一  祈穀
  經傳祈穀郊
  春秋書魯祈穀郊
  經傳論魯郊
  歴代祈穀
  卷二十二
  吉禮二十二  大雩
  常雩
  因旱而雩
  魯大雩
  水旱雜禳
  漢至南北朝雩禮
  卷二十三
  吉禮二十三  大雩
  隋至明雩禮
  卷二十四
  吉禮二十四  明堂
  明堂制度
  明堂饗帝宗祀
  方岳明堂
  明堂附録
  卷二十五
  吉禮二十五  明堂
  漢
  後漢
  魏
  晉
  宋
  齊
  梁
  陳
  卷二十六
  吉禮二十六  明堂
  北魏北齊北周
  隋
  卷二十七
  吉禮二十七  明堂
  唐
  卷二十八
  吉禮二十八  明堂
  宋
  卷二十九
  吉禮二十九  明堂
  宋
  卷三十
  吉禮三十  明堂
  宋
  卷三十一
  吉禮三十一  五帝
  五帝兆
  五帝義及配神
  迎氣祭五帝
  祭五帝儀
  秦四畤
  漢五畤
  東漢五郊迎氣
  卷三十二
  吉禮三十二  五帝  祭寒暑
  歴代祭五帝祭四時附
  寒暑坎壇
  享司暑司寒
  歴代享司寒
  卷三十三
  吉禮三十三  日月
  日月坎壇正祭
  因事祭日月
  祭日月儀
  日月附録
  漢至唐祀日月
  卷三十四
  吉禮三十四  日月
  唐至明祀日月
  卷三十五
  吉禮三十五  星辰
  統祭星辰
  祭司中司命
  祭司民司禄
  祭分野星
  祭房星
  祭靈星農星
  歴代祭星辰附九宫貴人
  卷三十六
  吉禮三十六  星辰附
  太一
  太嵗月將
  風師雨師附雲神雷神
  卷三十七
  吉禮三十七  方丘祭地
  方丘正祭
  后土告祭
  祭地稱社
  祭日
  配神
  親耕粢盛醴酪
  玉幣
  犧牲
  器用
  服冕
  瘞埋
  樂
  尸
  祝
  儀節
  卷三十八
  吉禮三十八  方丘祭地
  秦漢
  晉
  宋
  齊
  梁
  陳
  北魏
  北齊
  北周
  隋
  唐
  卷三十九
  吉禮三十九  方丘祭地
  宋
  金
  元
  卷四十
  吉禮四十  方丘祭地
  明
  卷四十一
  吉禮四十一  社稷
  建設社稷
  社稷神位
  社稷壇
  社稷名義
  社稷配神
  天子社稷
  諸侯社稷
  勝國社稷
  卷四十二
  吉禮四十二  社稷
  州社
  市社
  里社
  軍社
  社名
  社木社主
  社田君親誓社
  社稷祈報正祭
  牲
  酒醴粢盛
  冕服
  樂舞
  君親祭三獻
  受脈
  卜稼
  因事祭社稷
  變置社稷
  總論社稷
  卷四十三
  吉禮四十三  社稷
  漢
  後漢
  魏
  晉
  宋齊
  梁
  陳
  北魏
  北周
  隋
  唐
  卷四十四
  吉禮四十四  社稷
  宋
  金
  元
  卷四十五
  吉禮四十五  社稷城隍附
  明
  歴代祭城隍
  卷四十六
  吉禮四十六  四望山川
  四望壇
  秩望祀
  望正祭禮物儀節
  郊後望
  祈告望
  魯望
  列國望
  祈禳走羣望
  望祭法
  山川壇
  祭山川名義
  山川正祭
  祭山川之時
  祭山川禮物儀節
  因事祭山川
  禜祭山川
  卷四十七
  吉禮四十七  四望山川
  秦
  兩漢
  三國魏
  晉
  宋
  梁
  北魏
  北齊
  北周
  隋
  唐
  後唐
  後晉
  後周
  宋
  卷四十八
  吉禮四十八  四望山川
  遼
  金
  元
  明
  卷四十九
  吉禮四十九  四望山川附
  傳記諸家論封禪
  秦始皇封禪
  漢武帝封禪
  後漢光武帝封禪
  卷五十
  吉禮五十  四望山川附
  魏文帝封禪未行孫皓封禪附
  晉武帝不行封禪
  宋文帝孝武帝封禪未行
  梁武帝不行封禪
  北齊文宣帝封禪未行
  隋文帝不行封禪
  唐髙祖不行封禪
  唐太宗封禪未行
  卷五十一
  吉禮五十一  四望山川附
  唐髙宗封禪武后封禪附
  唐𤣥宗封禪上
  卷五十二
  吉禮五十二  四望山川附
  唐𤣥宗封禪下
  宋真宗封禪
  宋徽宗封禪未行
  明成祖論封禪
  卷五十三
  吉禮五十三  五祀
  通論五祀
  五祀之義
  祀户
  祀竈
  祀中霤
  祀門
  祀行
  臘祭五祀
  祀五祀之儀
  因事祭五祀
  祀井
  祭法立祀
  五官之神
  歴代祭五祀
  卷五十四
  吉禮五十四  六宗
  禋六宗
  歴代禋六宗
  卷五十五
  吉禮五十五  四方  四類  髙禖四方坎壇
  四方正祭
  因事祭四方
  祭四方禮物樂舞
  六沴祀四方
  四類兆
  經傳祀髙禖
  歴代祀髙禖
  卷五十六
  吉禮五十六  蜡臘
  蜡名義
  八蜡
  臘
  蜡祭禮物樂舞祝詞
  祭蜡飲酒正齒位
  蜡時之事
  歴代蜡
  卷五十七
  吉禮五十七  儺  酺  盟詛  釁經傳儺
  歴代儺
  祭酺
  經傳盟詛
  後世盟詛
  釁禮
  卷五十八
  吉禮五十八  宗廟制度
  四代七廟之制
  世室
  經傳言廟不同
  卷五十九
  吉禮五十九  宗廟制度
  廟祧昭穆
  卷六十
  吉禮六十  宗廟制度
  廟門之制
  中庭碑堂塗階戺堂廉垂廟中房室之制
  卷六十一
  吉禮六十一  宗廟制度
  堂制
  堂室屋宇之制
  屏
  坫
  寢
  卷六十二
  吉禮六十二  宗廟制度
  尸
  主
  祏
  匰
  行師遷主
  宗廟守蔵
  祝
  卷六十三
  吉禮六十三  宗廟制度
  彛瓉秬鬯
  尊罍酒齊
  爵斚奠獻
  卷六十四
  吉禮六十四  宗廟制度
  簠簋粢盛
  鼎俎牲醴
  卷六十五
  吉禮六十五  宗廟制度
  籩豆庶羞
  卷六十六
  吉禮六十六  宗廟制度
  器用
  器用附
  卷六十七
  吉禮六十七  宗廟制度
  服冕
  卷六十八
  吉禮六十八  宗廟制度
  王后服飾
  舄屨韍韠帶佩
  卷六十九
  吉禮六十九  宗廟制度
  服飾總
  卷七十
  吉禮七十  宗廟制度
  虞廟享之樂
  夏廟享之樂
  商廟享之樂
  周廟享之樂
  卷七十一
  吉禮七十一  宗廟制度
  周廟享之樂
  周祭畢繹祭之樂
  卷七十二
  吉禮七十二  宗廟制度附
  律呂本原
  律呂名義
  黄鍾之實
  黄鍾生十一律
  三分損益
  黄鍾真度
  卷七十三
  吉禮七十三  宗廟制度附
  五聲名義
  五聲弦
  七音
  四調祀天神之樂附
  四調祭地示之樂附
  四調享人鬼之樂
  五聲二變旋宮
  五聲七音字譜
  卷七十四
  吉禮七十四  宗廟制度附
  八音名義
  金音之屬
  卷七十五
  吉禮七十五  宗廟制度附
  石音之屬
  土音之屬
  革音之屬
  卷七十六
  吉禮七十六  宗廟制度附
  絲音之屬
  卷七十七
  吉禮七十七  宗廟制度附
  木音之屬
  匏音之屬
  竹音之屬
  卷七十八
  吉禮七十八  宗廟制度
  秦
  漢
  後漢
  卷七十九
  吉禮七十九  宗廟制度
  三國
  晉
  宋齊梁陳
  北魏北齊北周
  隋
  卷八十
  吉禮八十  宗廟制度
  唐
  五代
  卷八十一
  吉禮八十一  宗廟制度
  宋上
  卷八十二
  吉禮八十二  宗廟制度
  宋下
  遼
  金
  卷八十三
  吉禮八十三  宗廟制度
  元
  卷八十四
  吉禮八十四  宗廟制度
  明
  卷八十五
  吉禮八十五  宗廟時享
  時享名義
  時享犆祫
  虞廟享
  夏廟享
  殷廟享
  卷八十六
  吉禮八十六  宗廟時享
  親耕共粢盛
  親蠶共衣服
  庀牲
  田禽
  擇士
  修除
  卜日
  誓戒
  齊
  卜尸宿尸
  宿賔
  戒具陳設
  内官戒具
  視滌濯涖玉鬯省牲鑊
  祭日外内敘事
  嘑且為期
  王及后入廟
  王盥
  迎主
  祝酌奠饗神隂厭
  迎尸入妥尸
  卷八十七
  吉禮八十七  宗廟時享
  祼王一獻后亞獻
  作樂降神
  迎牲詔牲
  坐尸設祭於堂
  薦朝事豆籩
  射牲
  取膟膋
  詔血毛
  燔燎焫蕭制祭奠盎
  割牲升首
  祭腥祭爓
  朝踐王三獻后四獻
  下管舞大武
  祭枋朝踐畢
  卷八十八
  吉禮八十八  宗廟時享
  饋食合亨
  薦饋食豆籩
  詔羮定
  逆齍盛
  大合樂
  延尸入室
  饋食王獻
  饋食后獻
  羞齍
  隋祭
  進孰授祭
  尸食侑饋食畢王五獻后六獻
  朝獻王酳尸
  從獻
  尸酢
  嘏
  君獻卿
  賜爵禄朝獻畢王七獻
  再獻后酳尸
  薦加豆籩
  尸酢夫人
  諸臣獻尸
  尸酢諸臣
  薦羞豆籩
  君獻大夫再獻畢后八獻諸臣九獻
  卷八十九
  吉禮八十九  宗廟時享
  九獻後加爵
  獻士及羣有司
  嗣舉奠
  旅酬賜爵
  告利成
  送尸
  徹
  餕
  告事畢
  王出廟
  歸賔俎
  燕私
  歸脈膰
  繹祭
  卷九十
  吉禮九十  宗廟時享
  漢
  後漢
  魏晉
  宋齊梁陳
  北魏北齊北周
  卷九十一
  吉禮九十一  宗廟時享
  隋
  唐
  五代
  卷九十二
  吉禮九十二  宗廟時享
  宋
  卷九十三
  吉禮九十三  宗廟時享
  宋
  卷九十四
  吉禮九十四  宗廟時享
  遼
  金
  卷九十五
  吉禮九十五  宗廟時享
  元
  卷九十六
  吉禮九十六  宗廟時享
  明
  卷九十七
  吉禮九十七  禘祫
  經傳禘祫正義
  傳記言禘祫不同
  魯禘祫
  諸儒論禘祫
  卷九十八
  吉禮九十八  禘祫
  漢
  三國
  南北朝
  隋唐
  後唐後周
  卷九十九
  吉禮九十九  禘祫
  宋
  卷一百
  吉禮一百  禘祫
  金
  元
  明
  卷一百一
  吉禮一百一  薦新
  寢廟薦新
  喪奠薦新
  月祭薦新
  漢至明薦新
  卷一百二
  吉禮一百二  后妃廟
  周先妣廟
  魯仲子宫
  漢
  後漢
  三國魏
  蜀漢
  晉
  宋
  齊
  梁
  陳
  北魏
  卷一百三
  吉禮一百三  后妃廟
  唐
  後唐
  宋
  卷一百四
  吉禮一百四  后妃廟
  金
  元
  明
  后妃升祔
  卷一百五
  吉禮一百五  私親廟
  有虞氏
  漢宣帝
  漢哀帝
  漢平帝
  後漢光武帝
  後漢安帝
  後漢質帝
  後漢桓帝
  後漢靈帝
  三國魏明帝
  三國呉主皓
  晉愍帝
  晉元帝
  齊明帝
  陳文帝宣帝
  北魏孝莊帝
  北魏廢帝
  北魏出帝
  後唐明帝
  宋英宗
  宋孝宗
  宋理宗
  宋度宗
  卷一百六
  吉禮一百六  私親廟
  遼世宗
  金熈宗
  金世宗
  元武宗
  元泰定帝
  明世宗
  卷一百七
  吉禮一百七  太子廟
  王下祭殤
  歴代太子廟
  卷一百八
  吉禮一百八  諸侯廟祭
  諸侯廟制
  諸侯立廟
  諸侯遷廟
  附庸五廟
  魯廟
  諸侯宗廟正祭
  諸侯時享犆祫
  諸侯宗廟告朔
  漢至明諸侯廟祭
  卷一百九
  吉禮一百九  大夫士廟祭
  大夫士廟制
  大夫士廟主
  宗法祭禮
  祭禮等差
  祭先祖始祖
  夫祭妻
  妾母祔祭
  殤與無後者祔祭
  卷一百十
  吉禮一百十  大夫士廟祭
  儀禮特牲饋食禮
  卷一百十一
  吉禮一百十一  大夫士廟祭
  儀禮少牢饋食禮
  卷一百十二
  吉禮一百十二  大夫士廟祭
  儀禮有司徹
  卷一百十三
  吉禮一百十三  大夫士廟祭
  圭田
  祭器衣服冕弁
  牲牢酒醴黍稷
  鋪筵設几
  交爵授器
  分肉致福
  容儀節度
  廟祭僭忒
  臨祭廢禮
  庶人祭寢
  忌日祭
  節薦
  不祀非族
  卷一百十四
  吉禮一百十四  大夫士廟祭
  歴代大夫士廟祭
  卷一百十五
  吉禮一百十五  大夫士廟祭
  歴代大夫士廟祭
  卷一百十六
  吉禮一百十六  祀先代帝王
  經傳古帝王祀典
  歴代古帝王祀典
  卷一百十七
  吉禮一百十七  祭先聖先師
  統論祀先聖先師
  釋奠
  釋菜
  漢
  三國
  晉
  宋齊梁陳
  北魏北齊北周
  隋
  唐
  五代
  卷一百十八
  吉禮一百十八  祭先聖先師
  宋
  卷一百十九
  吉禮一百十九  祭先聖先師
  遼
  金
  元
  卷一百二十
  吉禮一百二十  祭先聖先師
  明
  卷一百二十一
  吉禮一百二十一  祀孔子
  周
  漢
  後漢
  三國魏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元
  明
  卷一百二十二
  吉禮一百二十二  功臣配享
  經傳功臣配享
  漢魏
  晉宋齊梁陳
  北魏北齊北周
  隋唐五代
  宋
  遼金元
  明
  卷一百二十三
  吉禮一百二十三  賢臣祀典
  秩祀典
  周
  兩漢
  三國
  晉宋
  北魏
  唐
  宋
  遼金
  元
  明
  卷一百二十四
  吉禮一百二十四  親耕享先農
  享先農
  耕耤之禮
  漢至唐親耕享先農
  卷一百二十五
  吉禮一百二十五  親耕享先農
  宋元明親耕享先農
  卷一百二十六
  吉禮一百二十六  親桑享先蠶
  享先蠶
  親蠶之禮
  漢至明親桑享先蠶
  卷一百二十七
  吉禮一百二十七
  享先火
  享先炊
  享先卜
  享先醫
  古祭厲
  歴代祭厲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五禮通考>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目録
  卷一百二十八
  嘉禮一  即位改元
  唐虞
  夏
  商
  周
  秦
  漢
  後漢
  蜀漢
  晉
  卷一百二十九
  嘉禮二  即位改元
  宋
  齊
  梁
  陳
  隋
  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宋
  元
  明
  卷一百三十
  嘉禮三  上尊號
  唐
  宋
  遼
  金
  元
  卷一百三十一
  嘉禮四  朝禮
  天子諸侯三朝
  卿大夫私朝附
  后夫人内宮之朝附
  天子五門諸侯三門
  臺門
  門屏
  宁
  卷一百三十二
  嘉禮五  朝禮
  朝服
  朝車
  聴朔
  臣將適君所
  臣入門
  君出視朝
  揖
  正位
  聴治
  退朝
  在朝言語之節
  視朝變禮
  夕見
  外朝詢事聴政
  卷一百三十三
  嘉禮六  朝禮
  秦至隋常朝
  唐常朝
  五代常朝
  卷一百三十四
  嘉禮七  朝禮
  宋常朝
  卷一百三十五
  嘉禮八  朝禮
  遼常朝
  金常朝
  元常朝
  明常朝
  卷一百三十六
  嘉禮九  朝禮
  秦正旦朝賀
  漢正旦朝賀
  後漢正旦朝賀
  魏正旦朝賀
  晉正旦朝賀
  宋正旦朝賀
  齊正旦朝賀
  梁正旦朝賀
  陳正旦朝賀
  北魏正旦朝賀
  北齊正旦朝賀
  北周正旦朝賀
  卷一百三十七
  嘉禮十  朝禮
  隋正旦朝賀
  唐正旦朝賀
  五代正旦朝賀
  卷一百三十八
  嘉禮十一  朝禮
  宋正旦朝賀
  卷一百三十九
  嘉禮十二  朝禮
  遼正旦朝賀
  金正旦朝賀
  元正旦朝賀
  明正旦朝賀
  卷一百四十
  嘉禮十三  朝禮
  冬至朝賀
  聖節朝賀
  卷一百四十一
  嘉禮十四  朝禮
  皇后受賀
  皇太子受賀
  皇太后臨朝聴政
  卷一百四十二
  嘉禮十五  尊親禮
  追尊
  尊太上皇禮
  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號徽號禮
  卷一百四十三
  嘉禮十六  飲食禮
  飲食通義
  經𫝊飲食禮
  漢至明飲食之禮
  族姓氏
  卷一百四十四
  嘉禮十七  飲食禮
  正公族
  漢至明惇敘宗室
  卷一百四十五
  嘉禮十八  飲食禮
  宗法
  宗子收族
  卷一百四十六
  嘉禮十九  飲食禮
  宗子立後
  為後律令
  立後之正
  立後之權
  卷一百四十七
  嘉禮二十  飲食禮為人後阴
  立後之失
  為後歸宗
  卷一百四十八
  嘉禮二十一  冠禮
  儀禮士冠禮
  經傳天子諸侯大夫冠禮
  冠年
  告廟祭禰
  有喪而冠
  冠義
  卷一百四十九
  嘉禮二十二  冠禮
  秦漢
  三國南北朝
  隋唐
  巻一百五十
  嘉禮二十三  冠禮
  宋
  金明
  女子笄
  卷一百五十一
  嘉禮二十四  昏禮
  昏大義
  名稱
  取異姓
  昏年
  昏時
  天子諸侯昏王姬下嫁附
  大夫昏
  卷一百五十二
  嘉禮二十五  昏禮
  儀禮士昏禮
  卷一百五十三
  嘉禮二十六  昏禮
  庶人昏
  昏義
  昏禮之變
  娣媵
  繼室
  媒妁
  卷一百五十四
  嘉禮二十七  昏禮
  漢
  魏晉宋齊梁陳
  北魏北齊北周
  隋唐
  卷一百五十五
  嘉禮二十八  昏禮
  宋
  遼金元
  明
  卷一百五十六
  嘉禮二十九  饗燕禮
  饗禮
  饗變禮
  饗失禮
  卷一百五十七
  嘉禮三十  饗燕禮
  儀禮燕禮
  燕義
  卷一百五十八
  嘉禮三十一  饗燕禮
  經傳燕禮
  春秋饗燕
  卷一百五十九
  嘉禮三十二  饗燕禮
  儀禮公食大夫禮
  經傳食禮
  卷一百六十
  嘉禮三十三  饗燕禮
  兩漢宴饗
  魏晉至隋宴饗
  唐宴饗
  五代宴饗
  宋宴饗
  遼金元宴饗
  明宴饗
  卷一百六十一
  嘉禮三十四  射禮
  儀禮大射儀
  卷一百六十二
  嘉禮三十五  射禮
  儀禮鄉射禮
  卷一百六十三
  嘉禮三十六  射禮
  射禮總論
  大射
  賓射
  燕射
  鄉射
  卷一百六十四
  嘉禮三十七  射禮
  射雜儀
  射器
  卷一百六十五
  嘉禮三十八  射禮
  投壺
  卷一百六十六
  嘉禮三十九  射禮
  歴代射禮
  卷一百六十七
  嘉禮四十  鄉飲酒禮
  儀禮鄉飲酒禮
  經傳鄉飲諸儀
  鄉飲酒義
  卷一百六十八
  嘉禮四十一  鄉飲酒禮
  歴代鄉飲酒禮
  卷一百六十九
  嘉禮四十二  學禮
  天子五學郊外小學附
  門闈小學
  鄉遂學
  諸侯學
  諸候鄉學
  卷一百七十
  嘉禮四十三  學禮
  教學之法
  入學
  考校
  簡不帥教
  卷一百七十一
  嘉禮四十四  學禮
  漢國學
  後漢國學
  魏呉國學
  晉國學
  南北朝國學
  隋國學
  唐國學
  後唐國學
  宋國學
  金國學
  元國學
  明國學
  歴代郡縣學
  卷一百七十二
  嘉禮四十五  學禮
  天子諸侯視學
  歴代視學
  世子齒學
  經筵日講
  卷一百七十三
  嘉禮四十六  學禮
  取士
  兩漢取士
  魏晉至隋取士
  唐取士
  五代取士
  卷一百七十四
  嘉禮四十七  學禮
  宋取士
  卷一百七十五
  嘉禮四十八  學禮
  遼金取士
  元取士
  明取士
  卷一百七十六
  嘉禮四十九  學禮
  養老之禮
  優老之禮
  卷一百七十七
  嘉禮五十  學禮
  歴代視學養老之禮
  歴代優老之禮
  卷一百七十八
  嘉禮五十一  巡狩
  巡狩名義
  巡狩之期
  虞巡狩之禮
  周巡狩之禮
  卷一百七十九
  嘉禮五十二  巡狩
  秦
  漢
  後漢
  魏
  晉
  南北朝
  隋
  唐
  卷一百八十
  嘉禮五十三  巡狩
  宋
  遼
  金
  元
  明
  卷一百八十一
  嘉禮五十四  觀象授時
  天行
  天九重
  天地之體
  北極
  黄極
  月五星恒星之極
  天左旋右旋
  卷一百八十二
  嘉禮五十五  觀象授時
  黄赤道
  月道
  古今度法
  黄赤道經緯度
  黄赤道宿度
  周天十二宮次
  卷一百八十三
  嘉禮五十六  觀象授時
  觀象名義
  上古觀象
  虞夏觀象
  殷周觀象
  漢以來觀象
  卷一百八十四
  嘉禮五十七  觀象授時
  測景之法
  測日景求地中以定里差
  卷一百八十五
  嘉禮五十八  觀象授時
  測中星考日躔以定嵗差
  致日月以正節氣
  漏刻星晷
  卷一百八十六
  嘉禮五十九  觀象授時
  嵗實
  卷一百八十七
  嘉禮六十  觀象授時
  測日行盈縮以推定氣
  卷一百八十八
  嘉禮六十一  觀象授時
  考冬至以正氣序
  卷一百八十九
  嘉禮六十二  觀象授時
  置閏
  朔實
  月行遲疾
  卷一百九十
  嘉禮六十三  觀象授時
  日月交食
  卷一百九十一
  嘉禮六十四  觀象授時
  五星
  卷一百九十二
  嘉禮六十五  觀象授時
  恒星總論
  紫㣲垣
  太㣲垣
  天市垣
  卷一百九十三
  嘉禮六十六  觀象授時
  東方蒼龍七宿
  北方𤣥武七宿
  卷一百九十四
  嘉禮六十七  觀象授時
  西方白虎七宿
  南方朱鳥七宿
  卷一百九十五
  嘉禮六十八  觀象授時
  推步法上
  卷一百九十六
  嘉禮六十九  觀象授時
  推步法中
  卷一百九十七
  嘉禮七十  觀象授時
  推步法下
  卷一百九十八
  嘉禮七十一  觀象授時
  三正論統
  唐虞夏正朔
  商正朔
  周正朔
  秦正朔
  漢改正朔
  魏改正朔
  唐改正朔
  卷一百九十九
  嘉禮七十二  觀象授時
  時令上
  卷二百
  嘉禮七十三  觀象授時
  時令下
  後漢至唐讀時令
  卷二百一
  嘉禮七十四  體國經野
  虞十二州
  禹貢冀兖青三州
  卷二百二
  嘉禮七十五  體國經野
  禹貢徐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荆三州
  卷二百三
  嘉禮七十六  體國經野
  禹貢豫梁雍三州
  卷二百四
  嘉禮七十七  體國經野
  禹貢隨山濬川
  卷二百五
  嘉禮七十八  體國經野
  禹貢隨山濬川
  卷二百六
  嘉禮七十九  體國經野
  禹貢隨山濬川
  卷二百七
  嘉禮八十  體國經野
  商九有
  周職方
  春秋周都邑山川
  卷二百八
  嘉禮八十一  體國經野
  春秋列國都邑山川
  卷二百九
  嘉禮八十二  體國經野
  春秋列國都邑山川
  卷二百十
  嘉禮八十三  體國經野
  春秋列國都邑山川附四書釋地
  戰國七雄
  卷二百十一
  嘉禮八十四  體國經野
  秦
  漢
  後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卷二百十二
  嘉禮八十五  體國經野
  五代
  宋
  遼金元
  明
  卷二百十三
  嘉禮八十六  設官分職
  官制總論
  上古官制
  唐虞官制
  夏商官制
  周初官制
  卷二百十四
  嘉禮八十七  設官分職
  周禮官制上
  卷二百十五
  嘉禮八十八  設官分職
  周禮官制下
  周侯國官制
  卷二百十六
  嘉禮八十九  設官分職
  春秋官制
  卷二百十七
  嘉禮九十  設官分職
  秦官制
  漢官制
  魏官制
  晉官制
  南北朝官制
  隋官制
  卷二百十八
  嘉禮九十一  設官分職
  唐官制
  宋官制
  卷二百十九
  嘉禮九十二  設官分職
  遼官制
  金官制
  元官制
  明官制
  卷二百二十
  賓禮一  天子受諸侯朝
  朝覲宗遇名義
  朝覲之期
  圭璧
  裼襲
  卷二百二十一
  賓禮二  天子受諸侯朝
  朝覲服冕
  車旗
  几筵
  玉幣
  擯介
  天子諸侯稱謂
  諸侯朝覲告祭
  在途
  至郊
  委積
  郊勞
  后勞
  在館
  送迎之節
  將幣
  貢物
  錫予
  致饔餼
  饗食之等
  朝宿之邑
  朝變禮
  朝覲失禮
  類見
  蕃國入貢
  朝事義
  卷二百二十二
  賓禮三  覲禮
  儀禮覲禮
  卷二百二十三
  賓禮四  天子受諸侯蕃國朝覲
  唐虞朝覲
  夏朝覲
  殷朝覲
  周
  兩漢
  魏晉至隋
  唐
  宋
  元
  明
  卷二百二十四
  賓禮五  㑹同
  㑹同名義
  㑹同告祭
  㑹同先事戒具
  㑹同在路委積及市政
  㑹同所過供膳
  㑹同車旗
  㑹同次舍
  㑹同壇壝宮
  行禮之節
  㑹同牢禮
  㑹同賜予
  㑹同盟約
  㑹同禱祠
  㑹同而射
  諸侯來問
  小㑹同
  卷二百二十五
  賓禮六  三恪二王後
  通論
  虞
  夏
  商
  周
  兩漢
  魏
  晉
  南北朝
  唐
  五代
  宋
  金
  元
  明
  卷二百二十六
  賓禮七  諸侯聘於天子附蕃使朝貢聘頫名義
  聘頫儀節
  春秋諸國聘周
  兩漢蕃使朝貢
  唐蕃使朝貢
  宋蕃使朝貢
  遼蕃使朝貢
  金蕃使朝貢
  元蕃使朝貢
  明蕃使朝貢
  卷二百二十七
  賓禮八  天子遣使諸侯國附遣使詣蕃總論天子遣使之事
  王命
  介
  節信
  幣
  遣使勞使
  周聘魯
  周錫命
  周歸脤
  周㑹盟
  周賵葬
  周使來
  過國
  兩漢遣使詣蕃
  唐遣使詣蕃
  宋遣使詣蕃諸遼遣使附
  元遣使詣蕃
  明遣使詣蕃
  卷二百二十八
  賓禮九  諸侯相朝
  總論
  告祭聴朝
  館舍
  壇
  行禮之節
  擯介之容
  致禮
  大夫従君不私覿
  諸侯相朝失禮
  春秋諸侯相朝
  卷二百二十九
  賔禮十  諸侯㑹盟遇
  㑹盟遇名義
  㑹盟
  遇
  卷二百三十
  賓禮十一  諸侯遣使交聘
  儀禮聘禮
  卷二百三十一
  賓禮十二  諸侯遣使交聘
  聘問名義
  行禮之節
  圭幣
  聘使稱謂
  主國待賔
  聘使之容
  賓出入公門
  賓介見主君
  禮賓及牢禮之等
  聘變禮
  春秋交聘
  卷二百三十二
  賓禮十三  士相見禮
  儀禮士相見禮
  經傳相見禮
  列代相見禮
  贄
  卷二百三十三
  軍禮一  軍制
  軍禮之綱
  出軍之制上
  卷二百三十四
  軍禮二  軍制
  出軍之制中
  出軍之制下
  卷二百三十五
  軍禮三  軍制
  邦國軍制
  春秋邦國軍制之變
  卷二百三十六
  軍禮四  軍制
  秦軍制
  漢軍制
  晉軍制
  周隋軍制
  唐軍制
  宋軍制
  金軍制
  元軍制
  明軍制
  卷二百三十七
  軍禮五  出師
  師名義
  出師時令
  親征
  諸侯専征
  類上帝
  宜社
  造廟
  禡附祭旗纛
  受命于祖
  受成于學
  卷二百三十八
  軍禮六  出師
  命將告廟
  軷
  祭所過山川
  誓師
  勞師
  卷二百三十九
  軍禮七  出師
  軍中職事
  營陣行列
  車輅
  旌旗
  兵器
  軍容
  坐作進退擊刺之節
  軍中刑賞
  軍中之祭
  致師
  用師名目
  凱旋告祭獻俘
  獻捷
  受降
  飲至
  論功行賞
  師不功
  遣戍
  卷二百四十
  軍禮八  校閲
  校閲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遼金元
  明
  卷二百四十一
  軍禮九  車戰  舟師
  車戰
  攻城之車
  春秋車戰
  漢至宋車戰
  春秋舟師
  漢至明舟師
  卷二百四十二
  軍禮十  田獵
  田獵名義
  田獵時令
  田獵官司戒具
  田獵徴發政令
  田獵祭祀
  春蒐
  夏苗
  秋獮
  冬狩
  頒禽供祭
  諸侯從天子田獵
  諸侯田獵
  大夫田獵
  田獵取物之仁
  經傳田獵之事
  卷二百四十三
  軍禮十一  田獵
  漢
  三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遼
  金
  元
  明
  火田
  卷二百四十四
  軍禮十二  馬政
  辨馬之名物
  經傳馬政
  秦漢
  南北朝
  隋唐
  五代
  卷二百四十五
  軍禮十三  馬政
  宋
  遼金元
  明
  卷二百四十六
  凶禮一  荒禮
  荒禮通論
  備荒之政
  檢勘災傷
  遣使存恤
  卷二百四十七
  凶禮二  荒禮
  散利上
  卷二百四十八
  凶禮三  荒禮
  散利下
  卷二百四十九
  凶禮四  荒禮
  薄征
  緩刑
  弛力
  舍禁
  去㡬
  眚禮
  殺哀
  蕃樂
  多昏
  卷二百五十
  凶禮五  荒禮
  索鬼神
  除盜賊
  勸分
  移民通財
  統論荒政
  卷二百五十一
  凶禮六  札禮  烖禮  禬禮恤禮  唁禮  問疾禮札禮
  經傳烖禮
  經傳弔烖禮
  救日月伐鼓
  禬禮
  恤禮
  唁禮
  問疾禮
  卷二百五十二
  凶禮七  喪禮
  儀禮喪服斬衰三年
  卷二百五十三
  凶禮八  喪禮
  儀禮喪服齊衰三年  齊衰杖期
  卷二百五十四
  凶禮九  喪禮
  儀禮喪服齊衰不杖期
  卷二百五十五
  凶禮十  喪禮
  儀禮喪服齊衰無受
  卷二百五十六
  凶禮十一  喪禮
  儀禮喪服大功九月
  卷二百五十七
  凶禮十二  喪禮
  儀禮喪服繐衰葬除之  殤小功五月小功五月
  卷二百五十八
  凶禮十三  喪禮
  儀禮喪服緦麻三月
  卷二百五十九
  凶禮十四  喪禮
  儀禮喪服記
  卷二百六十
  凶禮十五  喪禮
  儀禮士喪禮
  卷二百六十一
  凶禮十六  喪禮
  儀禮既夕禮
  卷二百六十二
  凶禮十七  喪禮
  儀禮士虞禮
  等謹案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
  國朝秦蕙田撰蕙田字樹峯金匱人乾隆丙辰進士第三官至刑部尚書諡文恭是書因徐乾學讀禮通考惟詳喪𦵏一門而周官大宗伯所列五禮之目古經散亡鮮能窮端竟委乃因徐氏體例網羅衆説以成一書凡為門類七十有五以樂律附於吉禮宗廟制度之後以天文推步勾股割圓立觀象授時一題統之以古今州國都邑山川地名立體國經野一題統之並載入嘉禮雖事屬旁涉非五禮所應該不免有炫愽之意然周代六官總名曰禮禮之用精粗條貫所賅本博故朱子儀禮經傳通解於學禮載鍾律詩樂又欲取許氏説文解字序説及九章筭經為書數篇而未成則蕙田之以類纂附尚不為無據其他考證經史原原本本具有經緯非剽竊餖飣挂一漏萬者可比較陳祥道所作過之逺矣乾隆四十三年十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五禮通考原序
  三代時禮行於上自王侯迄士庶皆肄習焉無庸稽之簡冊也淩夷至春秋學士大夫猶相與講明指示斯須不去秦燔典籍禮經蕩然叔孫通補苴於漢僅以綿蕞習之而禮幾不可問矣自時厥後注疏家掇拾煨燼之餘强以已意附㑹分離乖隔瑕釁百端故孔文舉謂鄭康成時有臆説郊天鼓殆不必麒麟之皮也夫以康成之悉心搜討不避拙不辭難而當時已不免詆呵況其他乎予嘗謂詩書雖殘缺而迹其遺文尚皆有義理可據惟禮則隨時代更郊社所配殷周各異南北之祀分合多岐一端如此餘可例矣又未經夫子手定故羣儒議論紛紛比於聚訟若唐之開元禮宋之太常因革禮雖命儒臣纂輯垂為一代章程而因陋就簡大畧與綿蕞等後人但藉以考其同異而已非好學精思者孰能訂其是非得失而正之往時崑山徐大司㓂有讀禮通考一書於諸禮猶闕而未備少宗伯秦公奮然繼起合五禮而編次之薈萃該洽受心所是而非以立異於古有稽而不敢茍同其不可强釋者則闕疑焉仍其名曰通考今秋兒子和寧給假歸里爰以授之而索予弁其首予讀之听然莫逆於心也夫五禮之用大以經世小以物身雖難言又烏可以不論世之噤不敢措一詞者既病其言雜復未覩禮家之大全故安於放而習於簡耳非篤古而宿其業又烏能蕆之予與秦氏世好従父弱六出尊大父對巖先生之門藥師又與予同年友也日往來寄暢園中與其羣従子弟遊素知其家多藏書凡禮經疏義外間絶少刋本而庋貯緘題者數十笥宗伯以絶人之姿盡發而讀之早嵗即洞其條理綜核纂注彚為一編通籍後簪筆承明毎稍暇輒抒思釐定至晉居秩宗而帙始成人以為善於其職云予謂是惟能宿其業耳積數十年博觀閎覽之資用以搜擇融洽折諸儒之異同而求其是將使後之考禮者恍然如日再中不至若扣槃捫燭也故不敢以老辭序而歸之乾隆十有八年秋八月陽湖八十二老人蒋汾功















  五禮通考原序
  少宗伯秦公味經輯五禮通考一書凡若干卷書垂成而余入京師屬為之叙余卒讀作而歎曰皇哉唐哉此數千百年來所絶無而僅有之書也顧實有先得余心者憶年二十餘讀儀禮周官戴記歎周公制禮整理天下陶成庶類逮後政衰諸侯惡其害已而皆去其籍葢典禮廢壊實自春秋戰國時始漢髙堂生僅傳士禮十七篇而周官三百六十職備陳祭祀朝覲㑹同賓客燕饗之事實為天子諸侯之禮則周官列其職事而儀禮詳其節次二書相為經緯因欲以儀禮為經周禮為傳旁及詩書大小戴以及鄭孔賈服之注疏畧仿朱子經傳通解之例名曰周官聫取聫事之義屬稿半載因攻制藝遂爾輟業中間倖成進士復家居三十餘年輯成春秋大事表及毛詩訂詁而於禮經不復措意辛未秋有
  詔慎簡經學余蒙
  恩授國子司業銜迴憶覃精三禮之時已五十餘年余髮種種且老矣欲復整理故業而畏其繁重力弗克勝今讀秦公書恍然如其意所欲出綱舉而目張州次而部居折𠂻百氏剖析同異復舉兩漢以來至前明凡郊祀禮樂輿服諸志及紀傳之闗於五禮者悉以類相附詳歴代之因革存古今之同然葢舉二十二史悉貫以周官儀禮之書細大不遺體要備舉余謂是書如女媧之補天視王通之續經束晳之補亡其大小純雜殆不可以里道計至是而成周之禮始燦然大明於世余向日所欲為而未竟者似有先告焉而毫髮無餘憾矣余垂老得睹是書因備陳向日區區之愚得附名簡末自幸竊自愧也
  乾隆十七年壬申顧棟高時年七十有四



  五禮通考自序
  蕙田性拙鈍少讀書不敢為詞章淹博之學塾師授之經循行數墨恐恐然若失也嵗甲辰年甫逾冠偕同邑蔡學正宸錫吴主事大年學士尊彛兄弟為讀經之會相與謂三禮自秦漢諸儒抱殘守闕註疏雜入䜟緯轇輵紛紜宋史載子朱子當日嘗欲取儀禮周官二戴記為本編次朝廷公卿大夫士民之禮盡取漢唐以下諸儒之説考訂辨正以為當代之典今觀所著經傳通解繼以黄勉齋楊信齋兩先生修述究未足為完書是以三禮疑義至今猶蔀迺於禮經之文如郊祀明堂宗廟禘嘗饗宴朝㑹冠昏賓祭宫室衣服器用等先之以經文之互見錯出足相印証者繼之以註疏諸儒之牴牾訾議者又益以唐宋以來専門名家之考論發明者每一事一義輒集百氏之説而諦審之審之久思之深往往如入山得逕榛蕪豁然又如掘井逢源溢然自出然猶未敢自信也半月一㑹問者難者辨者答者迴旋反覆務期惬諸已信諸人而後乃筆之箋釋存之考辨如是者十有餘年而裒然漸有成帙矣丙辰通籍供奉
  内廷見聞所及時加釐正乙丑
  簡佐秩宗奉
  命校閱禮書時方纂修㑹典
  天子以聖人之徳制作禮樂百度聿新蕙田職業攸司源流沿革不敢不益深考究丁卯戊辰治喪在籍杜門讀禮見崑山徐健菴先生通考規模義例具得朱子本意惟吉嘉賓軍四禮尚屬闕如惜宸錫大年相繼徂謝乃與學士吴君尊𢑴陳舊篋置抄胥發凡起例一依徐氏之本並取向所考定者分類排輯補所未及服闋後再任容臺徧覽典章日以増廣適同學桐山宜田領軍見而好之且許同訂宜田受其世父望溪先生家學夙精三禮郵籖往來多所啟發并促早為卒業施之剞氏以諗同志徳水盧君抱孫元和宋君慤庭従而和之戊寅移長司寇兼攝司空事繁少暇嘉定錢宫允曉徵實㐮參校之役辛巳冬爰始竣事凡為門類七十有五為卷二百六十有二自甲辰至是閲寒暑三十有八而年亦已六十矣顧以蕙田之謭陋遭遇
  聖明復理舊業以期無瘝厥職而已至于朱子之規模遺意未知果有合焉否也是為序金匱秦蕙田








  凡例
  一五禮之名肇自虞書五禮之目著于周官大宗伯曰吉凶軍賓嘉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孔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従周所以經緯天地宰制萬物大矣至矣自古禮散軼漢儒掇拾於煨燼之餘其傳於今者惟儀禮十七篇周官五篇考工記一篇文多殘闕禮記四十九篇刪自小戴及所存大戴禮間有制度可考而純駁互見附以注疏及魏晉諸家人自為説益用紛岐唐宋以來惟杜氏佑通典陳氏祥道禮書朱子儀禮經傳通解馬氏端臨文獻通考言禮頗詳今案通解所纂王朝邦國諸禮合三禮諸經傳記薈萃補輯規模精宻第専録註疏亦未及史乗且屬未成之書禮書詳于名物畧于𫝊註通典通考雖網羅載籍兼收令典第五禮僅二書門類之一未克窮端竟委詳説反約宋史禮志載朱子嘗欲取儀禮周官二戴記為本編次朝廷公卿大夫士民之禮盡取漢晉而下及唐諸儒之説考訂辨正以為當代之典未及成書至近代崑山徐氏乾學著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古禮則倣經𫝊通解兼採衆説詳加折衷歴代則一本正史參以通典通考廣為搜集庶幾朱子遺意所闗經國善俗厥功甚鉅惜乎吉嘉賓軍四禮屬草未就是書因其體例依通典五禮次第編輯吉禮如干卷嘉禮如干卷賓禮如干卷軍禮及凶禮之未備者如干卷而通解内之王朝禮别為條目附于嘉禮合徐書而大宗伯之五禮古今沿革本末源流異同失得之故咸有考焉
  一考制必従其朔法古貴知其意而議禮之家古稱聚訟權衡審度非可臆決徐本于經文缺畧𫝊注糾紛之處必詳悉考訂定厥指歸兹特兼收異説并先儒辨論附于各條之後以備參稽或並存闕疑於治經之學不無補禆
  一杜氏馬氏所載歴代史事大概専據志書而本紀列𫝊不加搜採然史家記事彼此互見且二十二史體例各殊有詳于志而不登紀𫝊者亦有散見紀𫝊而不登于志者舉一廢一不無掛漏又其採輯之法有時全載議論一事而辨析千言有時専提綱領千言而括成一語詳畧不均指歸無據兹特徧採紀𫝊參校志書分次時代詳加考核凡諸議禮之文務使異同並載曲直具存庶幾後之考者得以詳其本末
  一作者謂聖述者謂明聖則經而賢則𫝊漢藝文志言禮者十三家洎及魏晉師𫝊弟受抱殘守闕厥功偉焉至宋元諸大儒出粹義微言元宗統㑹而議禮始有歸宿兹編考訂専以經𫝊為權衡謹緝禮經源流列于首簡
  一歴代禮典西京賈董昌言未遑制作東都鋭意舉修多雜讖緯魏晉則僅𫝊儀注逮梁天監中五禮始有成書唐開元禮出而五禮之文大備杜氏因之參輯舊聞作為通典馬氏續加増廣纂入通考元明各有集禮及典章㑹典等書班孟堅云王者必因前王之禮順時施宜有所損益夫子亦曰百世可知述禮制因革
  一吉禮為五禮之冠記曰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唐虞伯夷典三禮周官大宗伯掌天神地祇人鬼之禮第兩郊七廟遺文缺微儀禮所𫝊特牲少牢皆大夫士之祭故漢志有推士禮而致于天子之譏矧䜟緯繁興康成雜入經註辨難滋起如天帝有六地祇為二明堂之五室九室祈榖之建子建寅禘郊不分地社莫别宗廟六祭淆于禘祫分年昭穆祧遷紊于兄弟繼序他如服冕牲牢樂舞器數岐説益紛幾千年間廢興創革往往莫之適従兹編于經𫝊搜集無遺冀以補綴萬一至先儒論説及累朝奏議亦廣為採取較之通典通考詳畧懸殊卷帙亦獨多於他禮
  一大宗伯三禮馬氏通考以郊社宗廟統之三者亦各自為叙然先農先蠶以人鬼而入郊社六宗四類又不能確指為何神經𫝊通解増列百神一項究不如宗伯三禮為統括今但以義類相從未敢强分名目
  一儀禮十七篇依鄭注嘉禮居其七通典従開元禮以大射鄉射屬軍禮宋史仍屬嘉禮夫古者射以觀徳貫革非所尚也今従鄭氏
  一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是時天下封建故諸侯于天子有朝宗覲遇㑹同問視之禮諸侯鄰國亦相朝聘自罷侯置守無復古儀杜氏通典採摭古今分為四條通志但存三恪二王後一則通考竟全刪去以藩國朝貢附見于朝儀今輯經文天子諸侯覲聘之禮以存古儀録史𫝊藩國朝貢及遣使迎勞諸儀以昭近制而士庶人相見禮終焉
  一儀禮闕軍禮周官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曰大師大均大田大役大封唐開元禮其儀二十有三通典綜為九條今兼通考之例為類一十有九
  一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其禮之别有五論語曰所重民食喪祭喪固凶禮一大端也已詳徐氏讀禮通考兹特以賑禬補其缺云
  一經禮三百周官六職所掌大小戴記所載廣大悉賅通考将田賦選舉學校職官象緯封建輿地王禮各為一門不入五禮而朱子經𫝊通解俱編入王朝禮最為該洽今祖述通解稍變體例附於嘉禮之内易曰嘉㑹足以合禮葢言盛也
  一五禮各門經文之後二十二史紀志列𫝊搜擇頗廣今附通解王朝禮各類經則照五禮條目詳加考證史則苐載沿革大端以備參考全文槩従摘畧
  一徐書上自王朝下逮民俗古禮今制靡弗該載是編六籍而外後世典章始于秦漢訖于前明洪惟我
  朝
  聖聖相承制度修明日新富有至于科條所頒敬切訓行髙深莫贊蕙田叨佐秩宗疎陋是懼復理専門故業略識源流抑亦退食寝興無忘匪懈云爾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五禮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