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記言
卷四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五

[编辑]

十二月令考訂序[编辑]

孔子曰。我欲觀夏禮。是以之杞。而杞不足徵也。我欲觀殷禮。是以之宋。而宋不足徵也。我欲觀周道。幽厲傷之也。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禘自旣祼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矧今歷秦漢以來千百有餘年之後。禮壞樂崩。載籍虧缺。古昔聖王之制。無所攷信。然尙有戴記,春秋,周官,唐虞古典。其他群聖人之書。採其可徵者。猶得其一二。彙分類別。各附十二月令之次。頗可攷訂。其節序時物之變。水旱凶札陰陽災異之祥。郊天祭地。宗廟禘嘗之義。升沈瘞埋。四燎六宗。七祀八蜡之報。庠序學校。養老食饗。禮樂敎化之具。巡守朝覲會盟田獵籍田之儀。與其車輿衣服之等。征伐六師之威。賞刑政令之施。耕耘蠶績之勤。上自天子諸侯。以及大夫士。下至農工百隷之業。蓋略已擧矣。然其儀章度數品節之詳。則旣不可知。姑記其大略。以竢博聞多識者學焉。

龍洲公其長孫九輅冠禮後。書示鄕黨父老。[编辑]

九年二月戊申。龍洲公冠其長孫九輅。以賓禮肅我。旣三加。乃醮字之於西階之下。時公八十三。公旣貴顯於朝。位列上卿。廉退老於田園。嗜德古人之道。年至耆老。以文學爲一世表。於今龍洲公一人。公丁外艱之年。已八十一。衣衰麻卽位哭。旣三年喪畢。吉祭之明日。行禮於中堂。余竊歎息言曰。八十三年憂。人之所難。今見公旣去喪。精力尙強。好禮益勤。秉德不懈。彌年壽考。人得考德問業。讜言弘說。警人心扶世道者大矣。古者聖人尙齒。有虞氏深衣而養老。夏后氏燕衣而養老。殷人縞衣而養老。周人玄衣而養老。三王乞言。五帝有惇史。皆法其德行。虞夏殷周之隆。未有遺年者也。嗟乎。世降德衰。今亡此禮久矣。書之以示鄕黨父老。

答學子爲人後之禮[编辑]

公羊傳曰。爲人後者。爲之子。程子曰。旣是爲人後。將所後。呼之以爲父以爲母。不如此。不正也。人情所厚。天理之重在焉。旣爲人後。則所後爲重。本生反輕。親戚之相爲服。亦一視所出。傳重所係。本屬親疏不可言也。

外孫宗兒歸[编辑]

汝從我學讀三年。連有大病。幾死而甦者再。汝有祖母歿。而送汝於除喪之後。以禮記奔喪自齊衰以下免麻之節。書以敎汝其禮。

奔喪曰。若除喪而後歸。則之墓。哭成踊。東括髮袒絰。拜賓成踊。送賓反位。又哭盡哀。遂除。於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無變於服。與之哭。不踊。

註。遂除者。卽除於墓下也。無變於服者。在家者。以常服哭於墓而已。

自齊衰以下。所以異者。免麻。

註。首免要麻絰。哭於墓。哭罷卽除也。喪已。故哀殺也。

答學者二[编辑]

謹詳所示。引朱子老而使孫承緖事。借言之。曲禮。七十老而傳。禮固然也。至於喪。大不可。設言之。朱子老而有斬衰之喪。則以老不斬。使孫代己斬。禮義。由賢者出。而朱子爲此乎。無乃未之思乎。喪大記曰。五十。不成喪。七十。唯衰麻在身。未聞以老不斬者也。祖父亡而父有廢疾。其子代父斬。不見於經文。家禮斬衰三年註。其加服則嫡孫父亡而爲祖若曾高祖承重者也。不言父廢疾者。禮。嫡子死然後有嫡孫加服之禮。父有廢疾而子爲之加服。則父未亡而子用父亡之禮。禮莫重於喪。而亦莫重於父子。禮。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今事生如事死。事存如事亡。亦禮乎。之死而致死之。猶以爲不仁。之生而致死之。以爲孝乎。旣爲祖服斬。而廟中神主。亦旣稱祖考孝孫。而父之疾已。則其子代重自若。而其父終無斬乎。斬而降同衆子庶子乎。旣以孫繼祖。繼體之重也。以爲家國之禮均也。則廢疾不受重之父。死而亦不得列於祖禰乎。衛君欲待孔子爲政。孔子必欲先正名。何爲也。襲位執喪之說。亦以爲不然。此天子之事也。壽皇之喪。光宗稱疾。嘉王卽位。朱子乞討論喪服箚子。專言世嫡承大統之禮。父在承國於祖。其服。鄭誌天子諸侯。皆斬衰三年。禮天子,諸侯之喪。皆斬衰。無期故也。朱子曰。禮經闕略。不無待於後人。向使無鄭康成。此事終未有決斷。朱子所論。果兼指士庶人言乎。承國受重。斬衰無期。無論父在不在。私家之禮。不然。

儀禮喪服經。不杖麻屨者。祖父母。傳曰。小記。祖父卒而后。爲祖母後者三年。疏曰。嫡孫承重之服。謂若嫡孫無父而爲祖後。祖父已卒。又遭祖母喪。則事事得伸。如父卒爲母三年也。若祖父卒時。父已先亡。亦爲祖父三年。若祖卒時父在。已雖爲祖期。今父歿。祖母亡。亦爲祖母三年也。經。爲君之父母,妻,長子,祖父母。傳曰。父卒然後爲祖後者。服斬註曰。爲君矣而有父若祖之喪者。始封之君也。若是繼體。則其父若祖。廢疾不立。父卒者父爲君之嫡孫。宜嗣位而早卒。今君受國於曾祖。疏曰。趙商問。已爲諸侯。父有廢疾。不任國政。不任喪事。而爲其祖服。制度之宜。年月之斷云何。答曰。父卒爲祖後者。三年何疑。商又問。父卒爲祖者三年。已聞矣。所問者。父在爲祖如何。欲言三年則父在。欲言期則復無主。斬杖之宜。主喪之制。未知所定。答曰。天子,諸侯之喪。皆斬衰無期。今以私家之禮。上比天子,諸侯何也。禮。爲祖後者三年。爲祖母後者三年。皆父沒之後。父在而爲祖後。則其服加服耶。正服耶。正服則爲祖期。加服則父在不三年。父有廢疾而爲祖後。則何以謂欲言三年則父在也。父有廢疾而爲祖三年。邦君之禮也。父在不以祖斬以君斬。鄭誌嚴尊尊之大義也。

答問二百五十[编辑]

喪服義曰。父母之喪。衰冠繩纓管屨。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練冠。三年而祥。稱情而立文。以爲至痛之極。而爲法度之至。孟子曰。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朱子亦曰。三年之喪。無貴賤之殊。此言三年之喪。哀痛之飾。所論者。祖卒承重之禮也。必父歿然後有承重之禮。父有廢疾而子爲之代重。則是無父也。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飦粥之食。雖無貴賤之殊。父在則爲祖本服期。旣舍其父而代重。不別輕重貴賤。徒以爲繼體之重也。此同於天子諸侯。甚無義。儀禮。凡與諸侯有五屬之親者。皆服斬衰。諸侯體尊。不可以本親輕服服之。故天子,諸侯。皆斬衰無期。士庶人之禮。不然。父子天倫。父子之禮壞。則人之理亂矣。君子懼焉。

答喪祭同時變禮[编辑]

雜記曰。父母之喪將祭。昆弟死。旣殯而祭。同宮則雖臣妾。葬而後祭。註將祭。練祥之祭也。吉凶不可相干也。士喪禮曰。丈夫髽散帶垂。卽位如初。註將爲啓變也。髽婦人之變。互文以相見也。今旣啓殯葬。而其變一如初喪。虞卒哭未畢。與練祥相値。古者練祥皆卜日。後世用諱日。從簡也。吉凶不可相干。用後旬丁日。行練事。得矣。若葬用中旬之後則不然也。

答未葬遇練期[编辑]

喪服小記曰。三年而後葬者。必再祭。其祭之間。不同時而除喪。註尸柩尙在。不可除服。葬畢。必擧練,祥二祭。故曰。再祭。二祭不可同時。如此月練祭。則次月祥祭。乃除衰服。期而後葬者。必待葬畢。擧練祭

客問。客死者至家。有改殮之事。則其禮如何。[编辑]

此變禮。不見於經文。然士喪禮丈夫髽散帶垂。印位如初。註將爲啓變也。髽。婦人之變。互文也。喪服小記。男子免。婦人髽。啓殯之禮。且然。改殮則復見親▣。襲殮如初。其括髮袒免哭踊之節。似無變於初喪。奔喪。若除喪而後歸。則之墓。哭成踊。東括髮袒絰。拜賓成踊。送賓反位。哭盡哀遂除。亦可以參看。除喪而歸。括髮袒哭踊如初。在初喪改殮。括髮袒哭踊無疑。

大葬匶行[编辑]

周官禮君葬。大司徒帥六鄕之衆庶。屬其六引而治其政令。命祝史告于五廟。所過山川。道而出。道者。祖祭道神也。吉凶之事皆然。大司馬平士大夫。正其職位。喪祭奉詔馬牲。喪祭遣奠也。小祝設道齎之奠。分禱五祀。告不復返也。喪祝御匶出宮。司馬執鐸。左八人右八人。鄕師執羽。葆與匠師以御匶。正其行列進退。遂師帥其屬。以幄帟先。道野役。司士作六軍之士執披。諸侯三軍。凡士之有守者。令哭無去守。巾車飾遣車。遣車。魂魄所依憑。遂廞之行之。及葬。執蓋從車。持旌夾車。冢人。言鸞車象人。鸞車,遣車有廞旌。象人芻靈。旅賁氏衰葛執戈盾夾車。葛絰武士尙輕也。虎賁氏從遣車。御僕持翣。王后之喪。世婦持翼。天官曰。女御持翣。內豎。執褺器以從遣車。士師帥其屬。蹕于王宮。鄕師帥其屬。夾暹而蹕。太史執法以莅。勸防喪。祝掌勸防之事。諸侯五百人。方相氏先匶入壙。歐方良。其匶行之節。縫人飾棺。龍帷三池。陳明器。祖祭之明日。乃大遣。薦車馬。遂人共蜃車。圉人陳馬。有廞馬。馬出自道。車各從其馬。乘車在前。道藁序從。行器。茵苞器序從。車從。雜記曰。士喪有與天子同者。乘人專道而行。春秋左氏傳。鄭簡公卒。爲葬除。及游氏之廟。將毀焉。子大叔使其除徒。執用以立而無庸毀曰。不忍廟也。子產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塴。弗毀則日中而塴。子產弗毀。日中而葬。君子謂子產於是乎知禮。禮無毀人以自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