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记言/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记言
卷四
作者:许穆
1689年
卷五

[编辑]

十二月令考订序[编辑]

孔子曰。我欲观夏礼。是以之杞。而杞不足征也。我欲观殷礼。是以之宋。而宋不足征也。我欲观周道。幽厉伤之也。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禘自既祼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矧今历秦汉以来千百有馀年之后。礼坏乐崩。载籍亏缺。古昔圣王之制。无所考信。然尚有戴记,春秋,周官,唐虞古典。其他群圣人之书。采其可征者。犹得其一二。汇分类别。各附十二月令之次。颇可考订。其节序时物之变。水旱凶札阴阳灾异之祥。郊天祭地。宗庙禘尝之义。升沈瘗埋。四燎六宗。七祀八蜡之报。庠序学校。养老食飨。礼乐教化之具。巡守朝觐会盟田猎籍田之仪。与其车舆衣服之等。征伐六师之威。赏刑政令之施。耕耘蚕绩之勤。上自天子诸侯。以及大夫士。下至农工百隶之业。盖略已举矣。然其仪章度数品节之详。则既不可知。姑记其大略。以俟博闻多识者学焉。

龙洲公其长孙九辂冠礼后。书示乡党父老。[编辑]

九年二月戊申。龙洲公冠其长孙九辂。以宾礼肃我。既三加。乃醮字之于西阶之下。时公八十三。公既贵显于朝。位列上卿。廉退老于田园。嗜德古人之道。年至耆老。以文学为一世表。于今龙洲公一人。公丁外艰之年。已八十一。衣衰麻即位哭。既三年丧毕。吉祭之明日。行礼于中堂。余窃叹息言曰。八十三年忧。人之所难。今见公既去丧。精力尚强。好礼益勤。秉德不懈。弥年寿考。人得考德问业。谠言弘说。警人心扶世道者大矣。古者圣人尚齿。有虞氏深衣而养老。夏后氏燕衣而养老。殷人缟衣而养老。周人玄衣而养老。三王乞言。五帝有惇史。皆法其德行。虞夏殷周之隆。未有遗年者也。嗟乎。世降德衰。今亡此礼久矣。书之以示乡党父老。

答学子为人后之礼[编辑]

公羊传曰。为人后者。为之子。程子曰。既是为人后。将所后。呼之以为父以为母。不如此。不正也。人情所厚。天理之重在焉。既为人后。则所后为重。本生反轻。亲戚之相为服。亦一视所出。传重所系。本属亲疏不可言也。

外孙宗儿归[编辑]

汝从我学读三年。连有大病。几死而甦者再。汝有祖母殁。而送汝于除丧之后。以礼记奔丧自齐衰以下免麻之节。书以教汝其礼。

奔丧曰。若除丧而后归。则之墓。哭成踊。东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又哭尽哀。遂除。于家不哭。主人之待之也。无变于服。与之哭。不踊。

注。遂除者。即除于墓下也。无变于服者。在家者。以常服哭于墓而已。

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注。首免要麻绖。哭于墓。哭罢即除也。丧已。故哀杀也。

答学者二[编辑]

谨详所示。引朱子老而使孙承緖事。借言之。曲礼。七十老而传。礼固然也。至于丧。大不可。设言之。朱子老而有斩衰之丧。则以老不斩。使孙代己斩。礼义。由贤者出。而朱子为此乎。无乃未之思乎。丧大记曰。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麻在身。未闻以老不斩者也。祖父亡而父有废疾。其子代父斩。不见于经文。家礼斩衰三年注。其加服则嫡孙父亡而为祖若曾高祖承重者也。不言父废疾者。礼。嫡子死然后有嫡孙加服之礼。父有废疾而子为之加服。则父未亡而子用父亡之礼。礼莫重于丧。而亦莫重于父子。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今事生如事死。事存如事亡。亦礼乎。之死而致死之。犹以为不仁。之生而致死之。以为孝乎。既为祖服斩。而庙中神主。亦既称祖考孝孙。而父之疾已。则其子代重自若。而其父终无斩乎。斩而降同众子庶子乎。既以孙继祖。继体之重也。以为家国之礼均也。则废疾不受重之父。死而亦不得列于祖祢乎。卫君欲待孔子为政。孔子必欲先正名。何为也。袭位执丧之说。亦以为不然。此天子之事也。寿皇之丧。光宗称疾。嘉王即位。朱子乞讨论丧服箚子。专言世嫡承大统之礼。父在承国于祖。其服。郑志天子诸侯。皆斩衰三年。礼天子,诸侯之丧。皆斩衰。无期故也。朱子曰。礼经阙略。不无待于后人。向使无郑康成。此事终未有决断。朱子所论。果兼指士庶人言乎。承国受重。斩衰无期。无论父在不在。私家之礼。不然。

仪礼丧服经。不杖麻屦者。祖父母。传曰。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疏曰。嫡孙承重之服。谓若嫡孙无父而为祖后。祖父已卒。又遭祖母丧。则事事得伸。如父卒为母三年也。若祖父卒时。父已先亡。亦为祖父三年。若祖卒时父在。已虽为祖期。今父殁。祖母亡。亦为祖母三年也。经。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传曰。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注曰。为君矣而有父若祖之丧者。始封之君也。若是继体。则其父若祖。废疾不立。父卒者父为君之嫡孙。宜嗣位而早卒。今君受国于曾祖。疏曰。赵商问。已为诸侯。父有废疾。不任国政。不任丧事。而为其祖服。制度之宜。年月之断云何。答曰。父卒为祖后者。三年何疑。商又问。父卒为祖者三年。已闻矣。所问者。父在为祖如何。欲言三年则父在。欲言期则复无主。斩杖之宜。主丧之制。未知所定。答曰。天子,诸侯之丧。皆斩衰无期。今以私家之礼。上比天子,诸侯何也。礼。为祖后者三年。为祖母后者三年。皆父没之后。父在而为祖后。则其服加服耶。正服耶。正服则为祖期。加服则父在不三年。父有废疾而为祖后。则何以谓欲言三年则父在也。父有废疾而为祖三年。邦君之礼也。父在不以祖斩以君斩。郑志严尊尊之大义也。

答问二百五十[编辑]

丧服义曰。父母之丧。衰冠绳缨管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称情而立文。以为至痛之极。而为法度之至。孟子曰。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朱子亦曰。三年之丧。无贵贱之殊。此言三年之丧。哀痛之饰。所论者。祖卒承重之礼也。必父殁然后有承重之礼。父有废疾而子为之代重。则是无父也。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虽无贵贱之殊。父在则为祖本服期。既舍其父而代重。不别轻重贵贱。徒以为继体之重也。此同于天子诸侯。甚无义。仪礼。凡与诸侯有五属之亲者。皆服斩衰。诸侯体尊。不可以本亲轻服服之。故天子,诸侯。皆斩衰无期。士庶人之礼。不然。父子天伦。父子之礼坏。则人之理乱矣。君子惧焉。

答丧祭同时变礼[编辑]

杂记曰。父母之丧将祭。昆弟死。既殡而祭。同宫则虽臣妾。葬而后祭。注将祭。练祥之祭也。吉凶不可相干也。士丧礼曰。丈夫髽散带垂。即位如初。注将为启变也。髽妇人之变。互文以相见也。今既启殡葬。而其变一如初丧。虞卒哭未毕。与练祥相值。古者练祥皆卜日。后世用讳日。从简也。吉凶不可相干。用后旬丁日。行练事。得矣。若葬用中旬之后则不然也。

答未葬遇练期[编辑]

丧服小记曰。三年而后葬者。必再祭。其祭之间。不同时而除丧。注尸柩尚在。不可除服。葬毕。必举练,祥二祭。故曰。再祭。二祭不可同时。如此月练祭。则次月祥祭。乃除衰服。期而后葬者。必待葬毕。举练祭

客问。客死者至家。有改殓之事。则其礼如何。[编辑]

此变礼。不见于经文。然士丧礼丈夫髽散带垂。印位如初。注将为启变也。髽。妇人之变。互文也。丧服小记。男子免。妇人髽。启殡之礼。且然。改殓则复见亲▣。袭殓如初。其括发袒免哭踊之节。似无变于初丧。奔丧。若除丧而后归。则之墓。哭成踊。东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哭尽哀遂除。亦可以参看。除丧而归。括发袒哭踊如初。在初丧改殓。括发袒哭踊无疑。

大葬匶行[编辑]

周官礼君葬。大司徒帅六乡之众庶。属其六引而治其政令。命祝史告于五庙。所过山川。道而出。道者。祖祭道神也。吉凶之事皆然。大司马平士大夫。正其职位。丧祭奉诏马牲。丧祭遣奠也。小祝设道赍之奠。分祷五祀。告不复返也。丧祝御匶出宫。司马执铎。左八人右八人。乡师执羽。葆与匠师以御匶。正其行列进退。遂师帅其属。以幄帟先。道野役。司士作六军之士执披。诸侯三军。凡士之有守者。令哭无去守。巾车饰遣车。遣车。魂魄所依凭。遂𫷷之行之。及葬。执盖从车。持旌夹车。冢人。言鸾车象人。鸾车,遣车有𫷷旌。象人刍灵。旅贲氏衰葛执戈盾夹车。葛绖武士尚轻也。虎贲氏从遣车。御仆持翣。王后之丧。世妇持翼。天官曰。女御持翣。内竖。执褺器以从遣车。士师帅其属。跸于王宫。乡师帅其属。夹暹而跸。太史执法以莅。劝防丧。祝掌劝防之事。诸侯五百人。方相氏先匶入圹。欧方良。其匶行之节。缝人饰棺。龙帷三池。陈明器。祖祭之明日。乃大遣。荐车马。遂人共蜃车。圉人陈马。有𫷷马。马出自道。车各从其马。乘车在前。道稿序从。行器。茵苞器序从。车从。杂记曰。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乘人专道而行。春秋左氏传。郑简公卒。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不忍庙也。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塴。弗毁则日中而塴。子产弗毁。日中而葬。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