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1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二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十三
卷十四 
本作品收录于:《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十三

  食货志上戸口 田赋

 戸口力役

汉食货志秦用商鞅法月为更卒巳复为正一岁屯戍一

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注更卒给郡县一月而更者正卒给

中都官者率计今人一岁之中屯戍及力役之事倍多于

古也商君传卫鞅定变法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倍

其赋正义民有二男不别为居者一人岀两课

地理志京兆尹戸一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

千四百六十八

高祖纪二年二月蜀汉民给军事劳苦复勿租税二岁关

中卒从军者复家一岁五月发关中老弱未传者悉诣军

五年夏五月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十一年四

月令丰人徙关中者皆复终身六月令士卒从入蜀汉关

中者皆复终身十二年三月诏吏二千石入蜀汉定三秦

者皆世世复注复者除其赋役也

后汉

郡国志京兆尹戸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

千五百七十四

安帝纪元初元年十月诏除三辅三岁田租更赋口算

地理志开皇中京兆郡戸三十万八千四百九十九

地理志天宝元年京兆府领戸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

一口百九十六万一百八十八元和志元和中京兆府雍

州戸二十四万一千二百二

册府元龟宝历元年四月制京畿百姓多属诸军诸使或

戸内一人在军其父子兄弟皆不受府县差役

食货志庆历中令陕西裁捐役人给使不足益以厢兵

司马光乞免青苗役钱䟽陕西累岁奉边民力雕弊伏望

圣慈特免永兴军一路青苗免役钱以爱惜民力专奉边

 按事在熙宁三年

食货志熙宁七年永兴比之他路民贫役重诏提举司并

省冗役次第蠲减当留三分宽剩以为水旱阁放之备

文献通考元祐初御史论陕西转运司吕大中假支移之

名实令农戸计输脚钱十八百姓苦之乃下提刑司均其

轻重之等以税赋戸籍在一二等者支移三百里三四等

二百里五等一百里不愿支移而愿输道里脚钱者亦酌

度分为三各从其便食货志五年戸部请陕西乡差衙前

以投募人所得顾直为则而减半给之投名衙前惟差耆

 长他投皆免

 地理志崇宁中京兆府戸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九十九口

 五十三万七千二百八十八

 金

 地理志陕西京兆府戸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七

 食货志皇綂四年十一月陕西饥百姓流落典雇为奴婢

 者官给绢赎为良丁放还其乡男三疋妇人幼小二疋

 元

 地理志至元二十七年奉元路戸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

 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

 续文献通考宪宗时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

 令不行廉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

 世祖纪至元九年七月诏分阅京兆等处探马赤奴戸名

 籍续文献通考十八年六月敕宣慰司安西等处军站凡

 和雇和买与民均役

 成宗纪大德二年六月诏陕西诸色戸与民均当徭役

 明

 续文献通考正綂元年令西安等府州县造逃戸周知文

 册督令复业

 马志嘉靖初西安府戸一十八万一千九百二口一百五

 十七万九千一百十六

本朝

资政录长安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八万七千一百二十有

一女大小口共五万九千九百八十有九

资政录咸宁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二十一万五千零十有

二女大小口共十三万七千三百十有五

资政录咸阳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六万三千八百十有二

女大小口共四万零七百六十有八

资政录兴平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八万九千四百十有一

女大小口共五万四千三百二十有九

资政录临潼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十一万二千六百三十

有七女大小口共八万一千六百二十有六

资政录蓝田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五万零二百有二女大

小口共三万八千四百十有五

资政录泾阳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六万零八十有二女大

小口共三万一千六百八十有一

资政录三原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九万一千三百十有九

女大小口共七万一千零八十有六

资政录高陵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三万零八百五十有七

女大小口共二万二千四百三十有一

资政录鄠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七万六千四百五十女大

小口共五万四千七百七十有五

资政录盩厔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十三万零六十有八女

大小口共十万零四千二百六十有三

 资政录渭南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十五万七千九百四十

 有二女大小口共十一万九千五百六十有四

 资政录富平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十三万一千六百四十

 有四女大小口共九万六千四百三十有七

 资政录醴泉县民数男大小口共六万九千三百八十有

 一女大小口共五万三千零六十有六

 资政录同官县民数男大小口共二万零八百十有六女

 大小口共一万二千八百四十有七

 资政录耀州民数男大小口共三万零一百四十有三女

 大小口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有九

  按自昔戸口以隋之开皇唐之开元为极盛我

 朝重熙累洽休养生息百五十年今据乾隆四十三年抚

  臣年终奏报之数西安一府乃至二百四十二万三千

  三百六十有八名口是古称极盛时尚不逮十分之一

  其凋弊者又无论巳考古者计口出赋所谓力役之征

  自租庸调并徴而民乃不堪命唐肃宗乾元元年长安

  万年两县有备钱收利以充和雇之敕见文献通考宋神宗

  熙宁三年永兴军有青苗免役钱明嘉靖初始一并征

  银食货志载有力差如门禁隶库司兵钟鼓斗级等夫之类银差如祭祀孤贫柴

  薪茶药之类诸名目嗣是因之

本朝编审原额有三门九则不等共折下下人丁每丁征银

  西安一郡各属多寡不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

恩诏后遇编审之期但据康熙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

   丁永不加赋雍正五年复奉

谕旨以粮载丁凡有滋生均摊入地粮徴解嗣是举凡一切度

   支征调民间皆不复与闻壤皆咸则吏乏催科

异数殊恩三古以来所未有也故兹编于

 本朝戸口只载数目而一切征输起运存留名色载在现行

   赋役全书者并皆编入地粮不复更缀

   田赋

  夏

  禹贡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孔传田第

  一赋第六人功少

  周

  秦本纪孝公十二年为田开阡陌十四年初为赋汉食货

  志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

  无立锥之地汉地理志孝公用商君制辕田注辕与爰同

  易也商君列传卫鞅定变法之令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

  帛多者复其身册府元龟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

  寡于是废井田制阡陌诱三晋之人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唐突厥传杜佑谓周制百

  步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更以二百

  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

  秦

始皇本纪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

高祖本纪二年故秦苑囿园池令人皆得田之

孝景纪后二年十月租长陵田

武帝纪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注师古曰养马之苑

旧禁百姓不得刍牧今罢之赐民为田食货志武帝役费

并兴而民去本以董仲舒奏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

麦后功费甚帝悔之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

亩三甽按师古曰甽陇也岁代处故曰代田按师古曰代易也过使教田

太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民或苦少牛

无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犂过奏光以为丞教

民相与庸挽三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至

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

昭帝纪元凤六年诏曰谷贱伤农今三辅太常谷减贱其

令以菽粟当今年赋注应劭曰太常掌诸陵园皆徙天下

豪富民以充实之后悉为县故与三辅同赋

晋食货志成帝时遣轻车使者汜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

中遂穰玉海汜胜之使教田三辅有书十八篇

哀帝纪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诸侯王列侯皆得名

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

皆毋过三十顷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注如淳曰名田国

中者自其所食国中也既收租税又自得有私田三十顷

名田县道者令甲诸侯在国名田他县罚金二两今列侯

有不之国者虽遥食其国租税复自得田于他县道公主

亦如之不得过三十顷

晋食货志黄初中济北颜斐为京兆太守京兆自马超之

乱百姓不专农𣩛乃无车牛斐课百姓令闲月取车材转

相教匠无牛者令养猪投贵卖以买牛一二年中编戸皆

有车牛田役省赡遂以丰沃

锺繇传太和初锺毓以上宜复关内荒地使民力于农事

施行

苻坚载记苻坚时以境内旱课百姓区种王猛课农桑减

田赋兵强国富垂及升平

北魏

食货志太和八年戸增帛三匹后增调外帛满二匹所调

各随其土所出其雍秦万年冯翊郡之莲勺咸阳郡之宁

夷北地郡之三原云阳同官皆以麻布充税

地理志关内道厥赋绢绵布麻京兆调绵馀州布麻厥贡毛羽革角

布席弓刀又京兆府贡水土稻麦麰紫秆粟隔纱粲席靴

毡蜡酸枣仁地骨皮樱桃藕粉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二年七月敕自今巳后京兆府关内

诸州应征庸调及资课并限十月三十曰毕食货志二十

五年以关中蚕桑少菽帛常贱乃命庸调资课皆以米凶

年乐输布绢者亦从之

册府元龟永泰元年五月京畿大稔京兆尹第五琦奏请

每十亩官税一亩效古什一之义从之后民多流亡代宗

停什一税法大历五年定京兆府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

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

佃者亩率二升八年正月诏青苗地头钱天下诸州每亩

率十五文比以京师烦剧加至三十文自今已后宜准诸

州例

册府元龟贞元八年五月初增税京兆青苗亩三钱以给

掌闲彍骑十八年十月诏京畿诸县百姓应今岁青苗钱

其中有便于纳粟者纳之如便于纳钱亦听委京兆府专

督其务国家经计当有储畜百姓征赋深可优矜所期便

人亦翼均济咨尔长吏宜悉朕怀

册府元龟元和六年六月命京兆府两税宜以粟麦丝绢

折纳十年三月京兆府奏恩敕蠲放百姓两税及诸色逋

悬等伏以圣慈忧轸疲氓屡蠲逋赋将行久远实在均平

有依倚权豪因循观望忽逢恩贷全免征徭至于孤弱贫

人里胥敦迫及期输纳不敢稽违旷荡之恩翻不霑及亦

有奸猾之辈侥幸为心时雨稍愆已生觊望竞相诱煽因

致逋悬若无纲条实恐滋弊自今后忽逢不稔或有恩荡

伏请每贯毎石内分数放免输纳已毕者准数折免来年

租税则恩泽所加强弱普及人知分限自绝奸欺从之十

一年六月京兆府奏今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䌷丝绵

等并请依本县时价只定上中下等每疋加饶二百文绵

每两加饶十五文丝每两加饶二十文其下等物不在纳

限小戸本钱不足任纳丝绵斛斗须是本戸如非本戸辄

合集买成疋段代纳者所由决十五枷项令众敕旨依奏

册府元龟开成元年二月度文奏毎年供诸司并畿内军

粮等计粟麦一百六十馀万石约以钱九十六万六千馀

贯籴之畿内百姓每年纳两税见钱五十万贯约以粟麦

二百馀万石粜之是广支籴以六十而百姓粜以二十五

农人贱粜利归商徒度支贵籴贿行黠吏今请以度支贵

籴钱五十万贯送京兆府充百姓一年两税勒二十三县

代缗输粟八十万石小麦二十万石充度支诸色军粮则

开成二年以后似每岁放百姓一半税钱又省度支钱一

十万贯劝农减费物理昭然仍请百姓广开田亩更不加

税行之有节富庶可期诏付京兆府夏季以前先造戸帖

务使平允凡折纳之术行于丰年斯惠农务苟非丰登人

用苦之盖输缗易而输粟难也

地理志京兆府贡靴毡蜡席酸枣仁地骨皮

食货志景祐初陕西用兵民赋卒多支移因增取地里脚

钱民不能堪五年诏特蠲之且令后勿复取

文献通考元祐元年永兴军民庶进状言兴平县有地二

百四十馀顷久输二税熙宁五年本县抑令退为牧地诏

提刑司审定如他州县更有以税地攺牧地者亦具以闻

提刑司乞与免纳租钱给种如故

食货志建炎四年陕西夏税五月一日起纳七月十五日

毕秋税九月一日起纳十二月十五日毕后又并加一月

或值閠月其田蚕亦有早晚不同有司临时奏裁

食货志泰和初民愬水旱应免者京兆夏田四月秋田七

月水田通以八月为限遇闰则展期半月限外愬者不理

非时之灾则无限损十之八者全免七分免所伤之数六

分则生徴桑被灾则免丝绵绢税诸路雨雪及禾稼收获

之数月以健步申戸部五年三月谕宰臣曰陕西地寒稼

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

食货志兴定五年敕令戸部按行州郡地有可开水田者

诱民赴功其租止依陆田不复添征陕西除三白渠设官

外亦宜视例施行

马志嘉靖初西安府夏地九万六千九百六十五顷四十

亩七分一厘有奇夏粮三十八万九千八百八十六石六

斗七升四合二勺有奇秋地四万四千九百二十五顷六

 十四亩六分六厘有奇秋粮四十五万九千九百六十六

 石六斗五升五合八勺有奇草五十七万四千五百五十

 束农桑绢六千七百七十三疋八尺九寸布一十一万六

 千六十疋二丈八尺八寸丝绵一百六十一斤一十五两

 五钱绵花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一斤一十二两七钱药物

 九种皮张二千二百八十三张绵羯羊五百只大尾羊五

 百只

 会典隆庆二年题准西安府州县岁派甘肃镇赏军布花

 改征折色

 食货志西安府原额粮银四十九万一千八百四两八钱

 七分零内除减等参罚邠州同官二州县银实该四十七

 万一千一百二十一两一钱八分

本朝

 资政录长安县民田额分体国经野四等通计实熟地六

 千二百十九顷七十九亩六分实征起运银三万三千五

 百一十四两二钱九分三厘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地

 一千八百八十九顷六分八厘额征本色粮八千一百二

 十二石二斗五升五合七勺银二千一百二十六两二钱

 二分五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一千一百五十八顷一

 亩三分一厘额征本色粮六千六百四十六石六斗一合

 二勺银一千八百二十两一钱五厘

 资政录咸宁县民田额分体国经野四等通计实熟地一

万二千三百七十九顷三十五亩八分五厘实征起运银

三万四千八十七两二分八釐九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

实熟地一千七百八十八顷八十二亩一厘三毫额征本

色粮七千四百六十四石七斗七升五合二勺银二千一

十两八钱九分三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九百二十七

顷六十三亩二分九厘四毫额征本色粮五千三百一十

一石二斗九升六合一勺银一千六百三十四两五钱八

分六厘

资政录咸阳县民田额折正一等通计实熟地三千九百

八十二顷五十四亩八分七厘九毫有奇实征起运银八

千六百五十八两九钱五分六厘二毫有奇 屯卫田通

计实熟地一千五百四十四顷三十四亩一分三厘八毫

有奇额征本色粮六千六百五十七石四斗五升五合六

勺银一千六百九十九两四分六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

地一千二百一十八顷六十八亩一分九厘二毫额征本

色粮五千七十七石二斗五升二合五勺银一千一百三

十三两八钱八厘

资政录兴平县民田额凡六等通计实熟地五千九十一

顷六十三亩八分五厘五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二万三千

八十八两七钱二分九厘三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

地五百二十六顷二十三亩九分二厘九毫有奇额征本

色粮二千一百一十七石七斗五升九合银五百六十八

两八钱二分三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一千七顷五十

七亩七分八厘额征本色粮四千三百五十七石四斗二

升六合银六百九十九两九钱三分二厘

资政录临潼县民田额折正一等通计实熟地九千三百

二顷一亩五分一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七万六十四两四

钱六分一厘八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地二千四百

三十九顷三十九亩三分六厘有奇额征本色粮一万三

百二十五石一斗六升五合七勺银二千六百七十七两

七钱六分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四百五十四顷五十七

亩五分九毫有奇额征本色粮二千五百二石四斗八升

九合六勺银一百四十五两六钱五分六厘三毫有奇

文潼卫屯田通计实熟地九十八顷二十四亩一分三厘

额征银五百一十二两一钱一分七厘三毫有奇

资政录高陵县民田额折正一等通计实熟地二千七百

五十九顷三十七亩九分三厘五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二

万三千四百六十六两五钱八厘二毫有奇 屯卫田通

计实熟地二百九十顷一十三亩九分三厘六毫额征本

色粮一千一百八十八石四斗三升二合丁条马草银等

项银三百一十五两六钱一分八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

地四百三十七顷四亩三分三厘八毫有奇额征本色粮

二千六百二十七石五斗三升二合八勺均折银六百二

十九两八钱三分

资政录鄠县民田额凡七等通计实熟地二千四百五十

顷五十六亩三分三釐五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二万四千

五百一十九两七钱四分二厘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

地一千八百二十顷九十五亩二分四厘额征本色粮七

千七百四十九石二斗六升九合九勺银一千九百七十

六两二钱二分六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六百二十九

顷二十六亩四厘额征本色粮二千九百六十九石一升

二合八勺银三百九十七两九钱七分八厘

资政录蓝田县民田额分天时地利人和六等通计实熟

地四千四百四十二顷二十二亩七分一厘五毫有奇实

征起运银一万九千二百六十五两六钱六毫有奇 屯

卫田通计实熟地二千四十四顷二十七亩一分八厘额

征本色粮八千六百九十二石九斗四升八合四勺银二

千二百三十三两八钱九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七十

九顷三十八亩八分一厘额征本色粮三百七十一石八

斗六升九合八勺银一百七十二两二钱二分五厘

资政录泾阳县民田额分上水中水下水平川平原高原

滩坡七等通计实熟地八千二百三十顷四十九亩七分

九厘二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五万五千三百九十八两七

钱一厘七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地二百一十顷七

亩五分六厘五毫额征本色粮八百六十四石九斗四升

六合九勺银二百二十六两四钱五分八厘 更名田通

计实熟地七十二顷八十四亩八厘三毫额征本色粮二

百六十三石三升四合七勺银四十八两八钱三分三厘

资政录三原县民田分六则通计实熟地五千二百八十

五顷二十亩二分四厘实征起运银四万二千九百二十

一两八钱六分九厘七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地五

百顷七十三亩五分三厘三毫有奇额征本色粮二千四

十四石四升九合六勺银五百四十五两六厘 更名田

通计实熟地二百三十一顷二十亩八厘七毫又山坡陡

地二百四十八段无顷额征本色粮一千一百一十五石

二升六合六勺银二百四十五两九毫

资政录盩厔县民田凡五等通计实熟地四千六百四顷

七十九亩五分三厘实征起运银三万六千七百八十二

两七钱五分九厘一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实熟地二千

五百三十六顷五亩一分八厘额征本色粮一万三百一

十三石三斗四升五合银二千八百八十两三钱一分二

厘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五百三十一顷六分九厘额征

本色粮二千七百五石八斗六升一合一勺银三百一十

两四钱六分一厘

资政录渭南县民田凡五等通计实熟地一万二千四百

八十二顷五十五亩八分二厘九毫有奇实征起运银八

万七千三百八十两四钱四分四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

实熟地一千六百五十三顷三十五亩四分六厘七毫有

奇额征本色粮六千四百九十二石四升五合九勺有奇

银一千七百七十八两六钱二分九厘 更名田通计实

熟地一百五十二顷一十一亩四分九厘一毫额征本色

粮六百五十一石九斗一升七合四勺银七十八两二钱

五厘 又潼卫屯田通计实熟地六十三顷七十八亩八

分三厘额征银三百三十二两四钱八分三毫

资政录富平县民田分金银铜锡铁五等通计实熟地一

万二千六百四十七顷八十一亩五分有奇实征起运银

八万九千五百六两一钱六厘二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

实熟地三十一顷二亩四分九厘额征本色粮一百一十

九石四斗五升九合六勺银三十二两九分八厘

资政录醴泉县民田凡九等通计实熟地七千八百三十

一顷二十亩六分二厘六毫有奇实征起运银二万六千

六百四十七两五钱九分四厘四毫有奇 屯卫田通计

实熟地一千六百六顷一十二亩四分七厘额征本色粮

六千六百九十六石八斗五升七合三勺银一千七百四

十七两六钱三分 更名田通计实熟地二百二十八顷

四十五亩九分六厘额征本色粮八百五十二石五斗六

升九合四勺银七百二十五两九钱二分九厘

资政录同官县民田折正一等通计实熟地一千七百二

十四顷六十一亩九分七厘实征起运银三千一百六十

八两六钱四分一毫有奇

 资政录耀州民田凡六等通计实熟地三千九百九十八

 顷三十七亩七分五厘有奇实征起运银一万三千三百

 七十五两九分五釐四毫有奇

  按西安府各州县属民田据乾隆四十四年赋役全书

  通计十万三千四百三十二顷五十九亩九分七毫额

  征起运银通计五十九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两五钱二

  分七厘屯卫田通计一万九千四十二顷五十六亩一

  分六厘一毫额征起运银通计二万一千六百六十三

  两一钱三分六毫起运粮通计七万八千八百四十八

  石七斗六升五合八勺更名田通计七千一百二十七

  顷七十九亩五分八厘五毫又山坡陡地二百四十八

  段额征起运银八千四十二两五钱四分九厘二毫起

  运粮三万五千四百五十一石八斗九升其人丁旧额

  于雍正五年

旨以粮载丁所有丁银均入地粮征解故令祗载田赋其戸

  口应征行差均徭等银不复更缀至各项银两并归州

  县征收除存留各属项下如俸工官员俸薪胥役岁支等项杂支

  乡饮等项驿站孤贫之类馀并起运解送布政司库存贮至

  屯更地亩征收本色麦粟粳糯各粮悉运交督粮道于

  永丰敬录二仓屯贮支放满汉兵丁粮饷再征收地丁

  银两赋役全书并载丝忽微纎尘𣺌沙漠细数乾隆三

  十四年奉

旨嗣后钱粮凡有此等数目归并一厘是以卷内银数厘毫

  以下不著其粮米所有抄撮圭粟糠秕等数亦并以合

  勺为㫁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