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明理论/懊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烦躁 伤寒明理论
卷上/懊
舌上胎 

伤寒懊,何以明之,懊者懊恼之懊,者郁闷之貌,即心中懊懊恼恼,烦烦,郁郁然不舒畅,愦愦然无奈,比之烦闷而甚者,懊也,由下后表中阳邪乘虚内陷,郁而不发,结伏于胸心之间,故如是也,经曰,表未解,医反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又曰,下之益烦,心中懊如饥,即是阳气内陷,为诸懊也,其治之法,或吐之,或下之,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与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而不结胸,心中懊,饥不能食﹐但头汗出,二者为邪热郁于胸中,当须栀子豉汤吐之,以涌其结热也,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者,与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必发黄,二者为邪热结于胃中,当须大承气汤、茵陈汤攻之,以涤其内热也,识诸此者,吐下之不差,汤剂之适当,则无不愈者,一或当汗反吐,疗热以温,则变证百出,斑出黄生者多矣,其为医者,请精究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