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瀛探索/第二章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第一章 南瀛探索
第二章 变动的南瀛
黄文博总编辑
第三章
导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造山运动与变动的地形】

明郑时期,台湾的别名叫做“东宁”,因此林朝棨教授把台湾第4纪的造山运动称为“东宁造山循环”,这是台湾最重要的造山运动。台湾新生代的许多地质构造,可能都由此一时期的造山运动所形成。这是一个连续性的造山运动,一共分为牛山时阶、蓬莱时阶、台北时阶、台南时阶、台东时阶、花莲时阶以及后花莲时阶等7期。造山运动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后花莲时阶。

台南时阶造山期形成台南台地东侧的断层崖,台南层受其曳引褶皱。在花莲时阶造山运动期,台南台地与大湖台地的台地面,也发生了不等量的上升运动。

在第4纪时期,由于气候变化所发生的海面升降运动,也直接影响到台南县的海岸线,东西距离移动达20公里左右,包括整个台南县平原地区的全部隆起升上水面与全部沉没于海洋中。根据天文学的观测,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以10万年的时间作成一个周期,从圆形逐渐变成椭圆形,然后再变成圆形,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就产生了1800万公里的差距。当地球运转至远日点时,表面温度就会变得很冷,造成所谓的“冰河期”。

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角度也以4万年为一周期,倾斜角度由21.5度逐渐增加到24.5度。倾斜角度越大,北半球的夏天日照就越多,温度升高,天气变得酷热,而冬天日照遽减,天气反而变得严寒。一旦碰到地球的公转轨道变宽,地轴倾斜度变小,则北半球的夏天天气变凉,冰河期也将来临。如果地球在远日点,又正好碰到地轴倾斜度最大的冬天,那将是北半球最冰冷的时期,大约以20万年为一周期在循环。

目前地轴的倾斜角度是23.4度,正处冰河期和冰河期之间的所谓“间冰期”,地球夏季在发烧是其原因之一。下一次的冰河期可能将在2000~3000年后出现。

【变动的地形与动物的迁移】

冰河期的冰河覆盖了整个地球1/3的陆地,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之后再下雪,雪再经过堆积和重力的挤压作用形成冰河,海平面可以下降到85~140公尺。大约在2~3万年前,人类从发源地的非洲,迁徙到长毛象的乐园“西伯利亚”,而于1万2千年前就利用冰河期白令海峡的陆化,再度迁徙到北美洲,再经历1000年到南美洲的南端去。

在更新世时期,大约于10000年到180万年之间,西伯利亚的长毛象也曾经出现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流域的新化丘陵上,灭绝后骨头化石于近代被挖出,证明台南县也曾经出现过冰河期。我们生长在酷热的南台湾,真难想像古代的南瀛地区也有冰河。

更新世时期,在左镇乡的菜寮溪流域附近是一个滨海之地,在其东方有一个大草原,天气比现在还要干燥,在草原上竟然出现过保育类的大型野生哺乳纲动物“犀牛”和“大象”,而且还有古鹿和鲨鱼、贝类等动物。这些海洋和陆地生物在死亡之后遗骸埋藏在地层中,也都于近代被大量挖掘出土。

野生的犀牛和大象为什么在古代会跑到台南县来呢?当时海运并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人造的动物园或宠物的爱好者带进来饲养它,而且空运也只有鸟类、昆虫类以及少数的哺乳类,像蝙蝠、飞鼠才有能力营运,要把大象和犀牛这种重达数千公斤的庞然巨物运来谈何容易?所以科学家们一致认定在更新世时期,台湾海峡曾经有过陆化现象,生长在亚洲大陆的大象和犀牛可以自由迁徙到台湾来定居。因为台湾和亚洲大陆曾经连在一起,这些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就选定了南瀛的菜寮溪流域,建立美丽的家园。古代的南瀛,真是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

直到两、3万年前,人类也在左镇的菜寮溪出现了,这是台湾有史以来出土最早的人类头骨和牙齿化石,命名为“左镇人”化石。所以说史前时代的南瀛,无论地理环境曾经几度沧桑,她本来就是一个台湾最早的野生动物园,也是台湾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直到今日,曾文溪口还是成为国际级保育类候鸟黑面琵鹭过冬的主栖地,从更新世以来南瀛地区,一直成为濒临绝种生物最适宜生活的环境,可见我们南瀛地理环境之美好,很值得我们去珍惜爱护它。

导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