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志/卷2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一 吴郡志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人物[编辑]

顾琛,字弘璋,吴县人。和曾孙。祖履之,父谈,并为司徒左曹掾。琛谨确不浮华。孝建初,为吴郡太守,以起义功,封永新侯。三年,竟陵王诞反,遗客陆延稔资书板琛及子弟官。琛执其使斩之,遣二子送延稔首启闻,后复为吴郡太守。琛虽贵达,吴音不变。

顾凯之,字伟仁。为山阴令,御繁以约,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筒而事理,莫能尚也。后为吴郡太守,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觊之未尝低意。或嫌其风节过峻,觊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卒官湖州刺史,谥曰简子。觊之常谓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唯应恭己守道,信天任运。而阊者不达,妄求徼幸,徒亏雅道,无关得丧。乃以其意命侄愿作《定命论》焉。

顾欢,字景怡,郡人。聪敏好学,母亡,庐墓次,遂隐遁不仕。开馆聚徒,受业者尝近百人。太祖辅政,召为扬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昨〔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夫天门开阖,自古有之。四气相新,缔裘代进。今火泽易位。三灵改宪。天树明德,对时育物。是以穷谷愚夫,敢露蠡管。谨删撰《老氏献治纲》一卷,伏愿稽古百王,不以萏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臣自足云霞,不须禄养。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言既尽矣,请从此退。”武帝永明元年,诏征为太学博士,同郡顾黯为散骑郎,俱不就。

顾黯,字长孺。有隐操,与顾欢俱召,俱不赴。

顾子乔,吴人。梁武陵王府参军事,以儒术知名。子烜,烜梁临贺王记室,亦以儒术知名。子野王,仕陈。

顾宪之,字士思,觊之孙。性尤清直,宋元徽中为建康令,为政甚得人和。故都下饮酒淳〔醇〕旨者,辄号为“顾建康”,言其清且美焉。仕齐,为衡阳内史,出公禄葬疫死者。王复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儋石。及归,环堵不免饥寒。梁天蓝中卒。遗令勿设灵筵,朔望祥忌,权安小床,勿用牲牢,设香灯下,素馔而已。所著文数十篇。

顾协,字正礼,吴人,晋司空和六世孙。年数岁,外从祖光禄大夫张永,尝携之游武丘山,问欲何戏?协曰:“正欲枕石漱流。”初举秀才,沈约览其策,叹曰:“江左以来,未有斯作。”为湘东王记室参车。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曰:“协行称闾里,学兼文义。服膺坟素,雅量邃远。安贫专静,奉公抗直。年几六十,室无妻子。臣言欲于官人,申其屈滞。协苦执静退,立志难夺,可谓东南之遗宝。昔孔愉表韩缵之子亮庾,荐翟阳之德臣,虽未齿二臣,协实无断两士。”【见《文苑英华》】累迁常侍,卒官,无衾以敛。武帝为举哀,谥温子。协初焉廷尉,正冬,服单薄。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惮其清严,不敢发口。自丁艰忧,终身布衣蔬食。少时将聘舅息女,未成婚而协母亡。免丧后,不复娶。年六十馀,此女犹未他适。协义而迎之,晚虽判合,卒无嗣息。博极群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顾野王,字希冯,烜子。七岁知五经大指,九岁能属文,十岁随父之建安,作《建安地记》。长则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字,无所不通。又善丹青,时人称绝。侯景之乱,归本郡。召募乡党,随义军援都。体素清赢,裁长六尺。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及伏〔仗〕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莫不壮之。陈天嘉中卒,官光禄卿、知五礼事。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视其容貌,似不能言。其厉精力行,皆人所莫及。撰《玉篇》、《与地志》、《符瑞圃》、《顾氏谱传》、《分野枢要》、《绩洞寅记》、《玄象表》,又撰《通史要略》、《国史纪传》,未就而卒。

顾彪,吴人。以《春秋左氏》授朱子奢,名于世。

顾嗣胤,吴人。父览,隋秘书学士。胤,永徽中修国史。撰《太宗实录》。又论次国史,有劳,封馀杭县男,终司文郎中。子琛,武后时拜相。

顾少连,字夷仲,吴人。擢第,补登封主簿。邑有虎孽,少连命塞陷弃,移文岳神,虎不为害。德宗幸奉天,徒步诣谒,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阅十年,以谨密称。裴延龄方横,无敢忤者。少连酒酣,挺笏谓曰:“段秀实笏击贼臣,今吾笏将击奸臣。”奋且前,元友直劝解之。改京兆尹,东都留守。表禁苑及汝闲田,募耕以便民。阅武力,利锺仗,号良吏。卒,封本县男,赠右仆射。谥曰敬。始,少连携少子师闵奔行在,有诏同止翰林院。车驾还,授同州参军。韦夏卿撰《少连神道碑》,谓顾氏复徙吴会,自晋司空和、洎梁给事中耀,至少连十三代矣。又云,少连父望,慕伯鸾、于陵仲子安贫履道,不辱其身。该通六经,高贯百氏。究天人之际,尽性命之端。观夏卿所述望,盖耆儒隐君子也。又云,子师闵,以拔萃甲科。次师安等三人,非少子也。碑见《文苑英华》。

顾禧,字景繁。祖沂,字归圣,知龚州。父彦成,字子英,两浙运使。皆有贤名。禧虽受世赏,不仕。居光福山中,闭户读诵,博极坟典。所著书甚富,注苏文忠公诗尤详。绍兴间,郡以遗逸荐,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

顾襄,字公甫,郡人。太学上舍生,名声籍甚。熙宁九年登第,召焉太学正。卒,归葬虎丘。

戴颐,字仲若。父逵,隐遁有高名。颙以父不仕,复修其业。自桐庐徙居吴,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泉,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论》、《礼记·中庸篇》。三吴守将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去,不为矫介。宋国初建,辟召,并不就。文帝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宴戴公山下也。”

陈遗,郡人,宋初为郡吏。母好食铛底饭,遗在役,常带一囊。每煮食,辄剥其焦以贻母。后孙恩乱,聚得数斗,恒带自随。及败逃窜,多有饿死,遗因此得活。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遗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南史》】

何求,字子有,其先庐江人。何氏过江,自司空充并葬吴西山,为吴人。求除中书郎,不拜。隐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宋明帝崩,出奔国哀,除永嘉太守。求时寄住南涧寺,不肯诣台。乞于寺拜受,见许。一夕,忽乘小船逃归吴,隐武丘山。齐拜大中大夫,又不就。【弟点,仕梁。】

杜京产,郡人。少恬静,闭〔无〕意荣宦。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称疾去。除奉朝请,亦不就。永明十年,孔稚珪、陆澄、虞惊、沈约等表荐之曰:“窃见吴郡杜京产,洁静为心,谦虚成性。通和发于天挺,敏达表于自然。学遍玄儒,博通史子。流连文艺,沉吟道奥。奉初之朝〔朝请〕,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葺宇穷岩,采芝幽涧。耦耕自足,薪歌有馀。确尔不群,淡然寡欲。麻衣藿食,二十馀载。虽古之志士,何以加之?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岩谷含欢,薜萝起抃矣。”不报。建武初,征为员外散骑侍郎,京产曰:“庄生持钓。岂为白璧所回。”辞疾不就。

陈景尚,吴人。善讲诵,道释中皆不可及。制《灵书经》,大行于世。梁邵陵王甚重之。【《抱朴子》】

何点,字子皙,求之弟。居丧,几至灭性,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谈论,无所与屈。世以点为孝隐士,弟嗣为小隐士,士大夫多慕从之。兄求,卒于武丘。点菜食,不饮酒。三年,腰带灭半。宋、齐之间,累诏不就。尝患渴,累岁不愈。后在吴中石佛寺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弟嗣〔胤〕。【本名,犯太祖庙讳。】

何嗣〔胤〕,字子季,仕齐为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拜表解职,不待报,辄去。二兄求、点,并栖隐,求无卒。至是嗣〔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嗣〔胤〕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号何氏三高。嗣〔胤〕家世少寿,惟祖尚之至七十二,嗣〔胤〕年登祖寿以上。世皆葬吴西山,乃移还吴。至吴,居武丘山西寺,讲经论学,僧复随之东境。守宰经途者,莫不毕至。戒杀,有虞人逐鹿,鹿径来趋嗣〔胤〕。伏而不动。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如家禽。年八十六。

孙修道,吴人,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子场,仕陈。

皇侃,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少好学,师事贺场。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仕梁国子助教,召入寿光殿说《礼记》义,武帝善之,加员外散骑侍郎。侃性至孝,日诵《孝经》二十遍。丁母忧,还乡,卒。听撰《论语》、《礼记》义我,见重于世。

孙玚,字德琏,吴人,父修道。玚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仕梁,以车功封富阳侯。陈初,王琳立萧庄于郢,召场都督郢州刺史。周将乘虚攻之,场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遂尽有中流之地。奉表归陈,封襄县侯,召为领军将军。文帝谓曰:“昔朱买臣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改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改镇公安。为邻境所惮,累迁五兵尚书。卒议曰桓。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通性泰,有财散之亲友。家庭穿筑,极林泉之致。歌锺舞女,当世罕俦。尝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之。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巧思过人,为起部尚书。军国器械,多所创立。后主数幸其宅,赋诗述勋德。及卒尚书令。江总为之铭志,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户尚书蔡征就宅,宣敕镌之。略曰:“天长路远,岁久灵多。功名未勒,此意如何。”时以为荣。玚二十子,次子训,颇知名。仕至高唐太守。

杜之伟,郡人。陈武帝命以经授衡阳献王昌。

孙超之、全景文,皆郡人。微时,尝与沈攸之共乘小船出都。有人止而相之曰:“君三人皆当至方伯,不验,便是相书误耳。”后超之果为广州刺史。景文字弘达,齐永明中,卒于光禄大夫。

潘徽,字伯彦,郡人。性聪敏,受《礼》于郑灼,受《毛诗》于施公,受《书》于张冲,讲《》、《》于张讥。并通大义,尤精三史。善属文,能持论。秦孝王俊,令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成。复令为万字文。炀帝时为京兆郡博士。

褚辉,字高明,郡人。以礼学称于江南。炀帝微天下儒士,集内史省讲论。辉博辩,无能屈者。擢太学博士。撰《礼疏》百卷。

徐孝颖,吴人。祖膦,梁侍中、石阳侯。父枢,陈尚书起部郎。孝颖,勤学多览,善属文。性至孝,丁母忧。三年缞绖不离身。经冬不御绵绩,形体骨立,杖而能起。每哭临,哀声彻于郡邑,闻者亦为陨涕。尚〔尝〕在园中昼卧,见人盗菜,徐转身向里,恐盗见之。其仁行谦退,皆此类也。仕炀帝,为学士、校书郎。【《大业杂记》】

朱子奢,吴人。从乡人顾彪授经,善文辞。正〔贞〕观初,持节使海外。平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之憾。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累迁谏议大夫。唐初,太庙止四室,子奢始发七庙之议。帝欲观起居记录,子奢曰:“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史宫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子奢性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

史德义,昆山人。咸宁初,隐居武丘山,以琴书自适。或骑牛带瓢,出人郊郭东市,号为逸人。高宗闻其名,召赴洛阳。寻称疾归,公卿皆赋诗饯别,德义亦以诗留赠,其文甚美。天授初,江南道宣劳使周兴表荐,则天征赴都。诏曰:“苏州隐士史德义,志尚虚玄,素履真确。谦冲彰于里闬,孝友表于闰庭。固辞征辟,长往严陵之濑。多谢簪裾,高蹈愚公之谷。风操可知,启沃攸伫。特宜优奖,委以谏曹,授谏议大夫。”后放归丘壑。朱佐日,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子承庆,年十六,登秀才科,代济其美。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矫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疋,转侍御史。承庆尝为昭陵挽词,入高等。由是父子齐名。【《翰林盛事》】

陶岘,昆山人。文学自许生知,八音通晓。不谋宦游,富田业,择人不欺者,悉付之,身泛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制三舟:一自载,一置宾客,一贮饮馔。与客孟彦深、孟云卿、焦遂共载。逢佳山水,必穷其胜。开元末,名闻朝廷。经过郡邑,靡不招之,岘不肯来。自谓糜鹿野人,非王公上客。亦有不招而自诣者。吴越之士,号为水仙。常慕谢康乐之为人,言终当乐死山水。浪迹垂三十年,后游襄阳西塞,归老于吴。

归崇敬,字正礼,吴县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举博通坟典科第一。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大历初,以仓部郎使新罗,遇风涛,舟几坏。众谋易单舸,崇敬不肯独济。风讫息,使还,囊橐惟衣服,东夷传其清德。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馀姚郡公,表归上冢。宠赐赠帛,儒先以为荣。卒赠仆射,谥日宣。论撰数十篇。

归登,字冲之,崇敬子。事继母笃孝,举孝廉高第,又策贤良。性温恕,尝慕陆象先为人。正〔贞〕兀初,为右拾遗。裴延龄得幸右补阙,熊轨易疏论之,以示登。登动容曰:“愿窜吾名,雷霆之下,君难独处。”同列有所谏正,辄联名无所回讳。转起居舍人,几十五年,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概怀。顺宗为太字,登父子侍读宪宗,问政所先?知帝睿而果于断,劝顺纳谏争,内外传为谠言。进工部尚书,封长洲县男,谥曰宪。

归融,字章之,登之子。开成初,拜御史中丞。湖南观察使虑周仁取羡钱亿万进京师,劾奏,请还所进,代贫民租入。历兵部尚书,封晋陵郡公。会昌后,儒臣少,朝廷礼典,多奉融议。

沈既济,吴人。经学该明,有良史才。召拜史馆修撰,议则天皇后进非以德,请省其纪。位礼部员外郎。

沈传师,字子言,既济子。材行有馀,能治《春秋》。工书,有楷法。举进士。礼部侍郎权德与,于门生中推为颜子。复登制科,累拜尚书右丞、湖南江西观察使。吏治严明,吏不敢罔,以廉靖闻。人为吏部侍郎,卒赠尚书。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人权家。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传师拒曰: “诚尔,愿罢所授。”故其僚佐如李景让、萧宾、杜牧,极当时选。治家不威严,闰门自化。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问饷姻家故人,帑无储钱,鬻宅以葬。

沈询,字诚之,传师子。能文辞,累迁昭义节度使。治上简易,人皆便安。卒,赠兵部尚书、左散骑常侍。

徐岱,字处仁,苏州人。本农家子,于学无不通,辩论明锐,座人常屈。终给事中、史馆修撰。

于公异,吴人。进士擢第,李晟表为书记。破朱泚,公异为露布曰:“臣既肃清宫禁,只奉寝园。锺筐不移,庙貌如故。”帝览泣下曰:“谁为之辞?”或以公异对,帝咨叹一再。然仕不振而卒。

丁公著,字平子,吴人。幼丧母,七岁见邻媪抱子,哀感不食。请于父绪,愿绝粒学老子道。稍长,父勉敕就学,举明经,授校书郎,不满秩,辄去侍养。父丧,负土作冢。貌力臒慑,见者忧其死孝。观察使表上至行,诏刺史存问,赐东帛,旌表其闾。后为皇太子诸王侍读,著《太子诸王训》十篇。穆宗立,未听政,召居禁中。条询治理,且许以相。公著陈逊牢切,辞疾求外,所至以清静闻。终太常卿。公著清约守道,每进一官,辄忧见颜间。四十丧妻,终身不畜妾。及卒,天下惜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