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26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六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六十九卷
博物汇编 草木典 第二百七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六十九卷目录

 榆部汇考

  榆图

  诗经唐风山有枢 秦风晨风 陈风东门之枌

  礼记内则

  尔雅释木

  春秋纬元命苞 运斗枢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

  毛诗陆疏广要山有枢

  本草纲目榆 樃榆 芜荑

 榆部艺文一

  取榆火赋         唐王起

 榆部艺文二

  寓兴          唐僧皎然

  御史台榆         宋苏轼

  榆钱           孔平仲

  榆            明吴宽

 榆部选句

 榆部纪事

 榆部杂录

草木典第二百六十九卷

榆部汇考[编辑]

《释名》
[编辑]

榆。诗经       《枢》。诗经

驳:诗经       《枌》。诗经

《藲》。尔雅       《荎》。尔雅

无姑。尔雅      芜,荑。尔雅注

樃,榆。拾遗

榆图

榆图

《诗经》
[编辑]

《唐风山有枢》
[编辑]

山有枢,隰有榆。

朱注枢,荎也,今刺榆也。榆,白枌也。大全东莱吕氏曰:“陆玑《云枢》,其针刺如柘,其叶如榆,为茹美滑于白榆也。榆之皮色白者名枌。郭璞曰:‘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白色’。”

《秦风晨风》
[编辑]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

陆玑《疏》云:“驳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朱注驳,梓榆也,其皮“青白如駮。”大全王肃云:“言六据所见而言也。”

《陈风东门之枌》
[编辑]

《东门之枌》。

正义《释木》云:“榆白,枌。”孙炎曰:“榆白者名枌。”郭璞曰:“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是枌为白榆也。

《礼记》
[编辑]

《内则》
[编辑]

子事父母,妇事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兔 薧滫瀡以滑之。

谓用调和饮食也。榆白曰枌。《释木》云:“榆白,枌。”孙炎云:“榆白者,名枌。”郭景纯曰:“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

《尔雅》
[编辑]

《释木》
[编辑]

榆,白枌。

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榆之皮色白名枌。郭云:“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诗·陈风》云:“东门之枌”是也。

《无姑》,其实夷。

《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无姑一名姑榆,其实名荑。郭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云。所谓《本草》芜荑,一名无姑也。”

《藲,荎

今之刺榆。别二名也。郭云:“今之刺榆。”《诗唐风》云:“山有枢。”陆玑《疏》:“其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茹,美滑如白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矣。”

《春秋纬》
[编辑]

《元命苞》
[编辑]

三月《榆荚落》,

《运斗枢》
[编辑]

《玉衡星散》为“榆。”

《贾思勰齐民要术》
[编辑]

《种榆》
[编辑]

《尔雅》曰:“榆,白枌。” 注曰:“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 《广志》曰:“有姑榆,有朗榆。” 案今世有刺榆,木甚牢肕,可以为犊车材;挟榆,可以为车毂及器物。山榆,人可以为芜荑。凡种者,直种,刺挟两种,利者为多,其馀软弱,例非佳好之木也。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植。

随其高下广狭东西北方所扇各与树等。

种者,宜于园地北亩,秋耕令熟。至春榆荚落时,收取 漫散,犁细耕劳之。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杀,以草覆上, 放火烧之。

一根“上必十数条俱生,止留一根强者,馀悉掏去之。”

一岁之中,长八九尺矣。

不烧则长迟也

后年正月、二月移栽之。

初生即移者,喜曲,故须丛林长之,三年乃移种。

初生三年不用采叶,尢忌采心。

采心则科茹太长,更须依法烧之,则依前茂矣。

不用《剥》沐。

剥者,长而细,又多痕。痕不剥则短麤而无病。谚曰:“不剥沐,十年成毂。” 言《易》麤也,必欲剥者,宜留二寸。

“于壍坑中种”者。以陈屋草布壍中。散榆荚于草上。以 土覆之。烧亦如法。

陈草还似肥,良胜粪。无陈草者,用粪粪之亦佳。不粪虽生而瘦。既栽移者,烧亦如法也。

又种榆法,“其于地畔种者,致摧损谷。既非丛林,率多 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其田土薄地不宜五谷者, 唯宜榆及白地,须近市。”

《卖柴荚叶》。省功也。

𬂩榆、刺榆。“凡榆三种色别种之,勿令和杂。”

《𬂩榆荚》叶味苦。凡榆荚味甘,甘者春时将煮卖,是须别也。

种地收荚,一如前法,先耕地作垄,然后散榆荚。

垄者,看好料理,又易五寸一荚,稀穊得中。

散讫,劳之。榆生共草俱长,未须料理。明年正月,附地 芟杀,放火烧之,亦任生长,勿使长近。又至明年正月, 斸去恶者。其一株止有七八根,生者悉皆砍去,唯留 一根麤直好者,三年春可将荚叶卖之,五年之后,便 堪作椽,不𬂩者即可砍卖。𬂩者镟作独槃及盏。十年 之后,魁碗瓶榼器皿无所不任。十五年后,中为车毂 及蒲桃瓷,其岁岁科简剥治之功,指柴雇人,十束雇 一人,无业之人争来就作,卖柴之利,已自无赀。

岁出万束,一束三文,则三十贯荚叶在外也。

况诸器物,其利十倍!

于柴十倍,岁收三十万。

砍后复生,不劳耕种,所谓一劳永逸。能种一顷,岁收 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既无牛耕、种子、人功 之费,不虑水旱风虫之灾,比之谷田,劳逸万倍。男女 初生,各与小树二十株,比至嫁娶,悉任车毂。一树三 具,一具值绢三疋,成绢一百八十疋。聘财资遣,麤得 充事。”

《术》曰:“北方种榆九根,宜蚕桑,田谷好。”

《崔寔》曰:“二月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蓄。”

旨,美也。蓄,积也。二月收青,小蒸曝之。至冬以酿酒,滑香,宜养老。《诗》云:“我有旨蓄。” 亦以御冬也。

色变白将落可作。《䤅》,随节早晏,勿失其适。

䤅:榆酱。

《毛诗陆疏广要》
[编辑]

唐风[编辑]

《山有枢》,

《枢》,其针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茹美滑干。白榆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

《尔雅》云:“藲,荎。” 邢疏云:“别二名也。” 郭云:“今之刺榆。” 《诗·唐风》云:“山有枢” 是也。郑注云:“刺榆也。有鍼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蔬美,滑于白榆。” 《尔雅·翼》《诗》:“山有枢,隰有榆,藲荎。” 盖榆之类,今之刺榆也。《尔雅疏》: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鍼刺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蔬美,滑于白榆。《内则》曰:“堇荁枌榆,兔薧滫” 瀡以滑之。盖榆之类皆滑免读。若问孙愐唐类。菟,新生草,则薧乃是久者。以上四物。

新旧之名,皆滑利之名也。嵇康谓“榆令人瞑。” 《齐民要术》称“𬂩榆。凡榆三种,色别种之,勿杂以为𬂩。榆荚叶,味苦;凡榆荚味甘。甘者春时将煮卖,是以须别也。” 《广志》曰:有姑榆,有樃榆。樃榆无荚。管子:“五粟五沃之土,其榆条直以长。” 按陈藏器云:“江南有刺榆,无大榆。” 盖大榆北方有之,秦汉故塞,其地皆榆。塞榆,北方之木也。《淮南子》曰:“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有苗。与三危通而为一家。” 言槐榆北方,橘柚南方也。是以江南无榆,但言枢耳。若《晋风》则山隰兼有之,然而有材不能用,则不如其亡也。《氾胜之书》曰:“三月榆荚,雨时高强土,皆可种木。” 汉铸榆荚钱,如榆荚也。又丰有枌榆社。崔寔《四民月令》曰:“榆荚成者,收干以” 为旨。蓄色变白,将落收为酱。河平元年,旱伤麦,民食榆皮。《万毕术》曰:“八月榆檽,令人不饥。” 《广雅》云:“柘榆,梗榆也。” 陈藏器云:“江南有刺榆,无大榆。” 刺榆秋实。

《本草纲目》
[编辑]

榆释名[编辑]

李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榆,沈俞柔,故谓之榆。其 枌则有分之道,故谓之枌。其荚飘零,故曰零榆。”

集解

《别录》曰:“榆皮,生颍川山谷。二月采皮,取白,暴干。八月 采实。并勿令中湿,湿则伤人。”

陶弘景曰:“此即今之榆树。取皮刮去上赤皮,亦可临 时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嵇 康所谓‘榆令人瞑也’。”

苏恭曰:“榆,三月实熟,寻即落矣。今云八月采实,恐误 也。”

陈藏器曰:江东无大榆,有刺榆,秋实。故《经》云“八月采 者”,误也。刺榆皮不滑利。

苏颂曰:“榆处处有之。三月生荚。古人采仁以为糜羹, 今无复食者,惟用陈老实作酱耳。按《尔雅疏》云:‘榆类 有数十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刺榆有鍼 敕,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蔬羹,滑于白榆,即《尔雅》所谓 藲荎,《诗经》所谓‘山有枢’是也。白榆先生叶,却著荚,皮 白色,二月剥皮,刮去麤皵,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 白枌’”是也。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之当粮。不损人。四 月采实。

寇宗奭曰:“榆皮,初春先生荚者是也。嫩时收贮为羹 茹。嘉祐中,丰、沛人缺食,多用之。”

李时珍曰:邢昺《尔雅疏》云:“榆有数十种,今人不能尽 别,惟知荚榆、白榆、刺榆、樃榆数者而已。荚榆、白榆,皆 大榆也。有赤、白二种。白者名枌。其木甚高大,未生叶 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 榆钱。”后方生。叶似山茱萸叶而长,尖𧣪润泽,嫩叶煠 浸淘过可食。故《内则》云:“堇荁枌榆,兔薧滫瀡以滑之。” 三月采榆钱,可作羹,亦可收。至冬酿酒,瀹过晒干,可 为酱。即榆仁医也。崔寔《月令》谓之䤅音牟,榆者是 也。山榆之荚名芜荑,与此相近,但味稍苦耳。诸榆性 皆扇地,故其下五谷不殖。古人春取榆火,今人采其 白皮为榆面,水调香剂,粘滑胜于胶漆。 陈承曰:“榆皮湿捣如糊,用粘瓦石极有力。”汴洛人以 石为碓嘴,用此胶之。

白皮气味

甘平滑利无毒。

白皮主治

《本经》曰:“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久服断谷,轻身 不饥,其实尤良。”

《别录》曰:“疗肠胃邪热气,消肿。治小儿头疮痂疕。” 大明曰:“通经脉,捣涎,傅癣疮。”

甄权曰:“滑胎,利五淋,治齁喘,疗不眠。”

《孟诜》曰:“生皮,捣和三年醋滓,封。暴患赤肿。女人妒乳 肿,日六七易,效。”

李时珍曰:“利窍渗湿热,行津液,消痈肿。”

白皮发明

孟诜曰:“高昌人多捣白皮为末,和菜葅食甚美,令人 能食,仙家常服。服丹石人亦服之,取利关节故也。” 李时珍曰:“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手足太阳、手阳 明经药也。故大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 胎产诸证宜之。”《本草十剂》云:“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 皮之属。”盖亦取其利窍渗湿热,消留著有形之物尔。 气盛而壅者宜之。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 气。《本经》所谓“久服轻身不饥”,《苏颂》所谓榆粉多食不 损人者,恐非确论也。

叶气味

同上。

叶主治

陈藏器曰:“嫩叶作羹及煠食,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 压丹石。”

李时珍曰:“暴干为末。淡盐水拌。或炙、或晒干,拌菜食 之。亦辛滑下水气又曰:“煎汁洗酒。”鼻同酸枣仁等分。蜜丸日服。治胆 热虚劳不眠。

花主治

《别录》曰:“小儿痫,小便不利,伤热。”

荚仁气味

微辛平,无毒。

荚仁主治

陶弘景曰:“作糜羹食,令人多睡。”

陈藏器曰:“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

《孟诜》曰:“子酱,似芜荑,能助肺,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 消心腹间恶气,卒心痛,涂诸疮癣。以陈者良。”

附方

断谷不饥:榆皮、檀皮为末,日服数合。救荒本草 齁喘不止:“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日旦夜用水五合, 末二钱,煎如胶服。”食疗本草

久嗽欲死,许明则有效方用厚榆皮削如指大,长尺 馀,纳喉中,频出入,当吐脓血而愈。古今录验

虚劳白浊:榆白皮二升,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千金 方

小便气淋:“榆枝、石燕子煎水,日服。”普济方

五淋涩痛:榆白皮阴干焙研,每以二钱,水五合,煎如 胶,日二服。普济方

渴而尿多,非淋也用榆皮二片,去黑皮,以水一斗,煮 取五升,一服三合,日三服。外台秘要

身体暴肿:“榆皮捣末,同米作粥食之,小便良。”备急方 临月易产:榆皮焙为末,临月日三服方寸匕,令产极 易。陈承本草别说

堕胎下血不止: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入生姜,水煎 服之。普济方

胎死腹中或母病欲下胎:榆白皮煮汁,服二升。子母秘录 身首生疮:榆白皮末,油和涂之,虫当出。子母秘录 火灼烂疮:“榆白皮嚼涂之。”千金髓

五色丹毒。俗名“游肿。”犯者多死。不可轻视。以榆白皮 末。鸡子白和涂之。千金方

小儿虫疮:榆白皮末和猪脂涂绵上覆之,虫出立瘥。 千金方

痈疽发背:榆根白皮切,清水洗,捣极烂,和香油傅之, 留头出气;燥则以苦茶频润不粘,更换新者,将愈以 桑叶嚼烂,随大小贴之,口合乃止,神效。救急方 《小儿瘰𤻤》:“榆白皮生捣如泥,封之,频易。”必效方 小儿秃疮,醋和榆白皮末涂之,虫当出。产乳方

樃榆集解[编辑]

陈藏器曰:“樃榆生山中,状如榆,其皮有滑汁,秋生荚, 如大榆。”

李时珍曰:“大榆二月生荚。樃榆八月生荚,可分别。”

皮气味

甘寒无毒。

皮主治

陈藏器曰:“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

李时珍曰:“治小儿解颅。”

芜荑释名[编辑]

李时珍曰:按:《说文》云:“楩,山枌榆也。有刺。实为芜荑。”《尔 雅》云:“无姑,其实荑。”又云:“莁荑,蔱蘠。”则此物乃莁树之 荑,故名也。

《苏恭》曰:乃《蔱蘠》二字之误。

集解

《别录》曰:“芜荑,生晋山川谷。三月采实,阴干。”

陶弘景曰:“今惟出高丽。状如榆荚,气臭如。”彼人皆 以作酱食之,性杀虫,置物中亦辟蛀,但患其臭。 苏恭曰:“今延州、同州者甚好。”

《马志》曰:“河东、河西,处处有之。”

苏颂曰:“近道亦有,以出太原者良。大抵榆类而差小, 其实亦早成,此榆乃大,气臭。”郭璞《尔雅注》云:“无姑,姑 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 谓芜荑也。”采实,阴干用。今人又多取作屑,以芼五味, 惟陈者良。人收藏之,多以盐渍,则失气味。但宜食品, 不堪入药。

李珣曰:“按《广州记》云:‘生大秦国。是波斯芜荑也’。” 陈藏器曰:“芜荑气膻者良,乃山榆仁也。”

李时珍曰:“芜荑有大小两种,小者即榆荚也。揉取仁, 酝为酱,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择去之。入 药皆用大芜荑,别有种。”

气味

辛平无毒。

甄权曰:“苦,平。”

李珣曰:“辛温。”

《孟诜》曰:“作酱,其香美,功尢胜于榆仁。可少食之,过多 发热,为辛故也。秋月食之,尢宜人。”

主治

《本经》曰:“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

虫,化食
考证
《别录》曰:“逐寸白,散肠中嗢嗢喘息。”

《蜀本草》曰:“主积冷气,心腹症痛,除肌肤节中风,淫淫 如虫行。”

孟诜曰:“五脏皮肤肢节邪气。长食,治五痔,杀中恶虫 毒,诸病不生。”

大明曰:“治肠风痔瘘,恶疮疥癣。” 李珣曰:“杀虫止痛。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冷痢。 得诃子、豆蔻,良。”

张鼎曰:“和猪脂𢭏,涂热疮。和蜜,治湿癣。和炒牛酪或 马酪,治一切疮。”

附方

脾胃有虫,食即作痛,面黄无色。以“石州芜荑仁二两, 和面炒黄色为末。”非时米饮服二钱匕。千金方 制杀诸虫生芜荑、生槟榔各四两,为末,蒸饼丸梧子 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本事方

疳热、有虫瘦瘁,久服充肥用榆仁一两,黄连一两为 末,猪胆汁七枚,和入碗内,饭上蒸之,一日蒸一次,九 蒸乃入麝香半钱,汤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五七 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钱氏小儿直诀

小儿虫痫,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 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一字至一钱。杜乇方 结阴下血:“芜荑一两捣烂,纸压去油为末,以雄猪胆 汁丸梧子大”,每服九丸,甘草汤下,日五服,三日断根。 普济方

脾胃气泄,久患不止:芜荑五两捣末,饭丸梧子大。每 日空心午饭前陈米饮下三十丸。久服去三尸,益神 驻颜。此方得之章镣,曾用得力。王绍颜续传信方 膀胱气急,宜下气用芜荑捣和食盐末等分,以绵裹 如枣大,纳下部,或下恶汁,并下气佳。外台秘要 婴孩惊喑风后,失音不能言,肥儿丸:用芜荑炒、神曲 炒、麦芽炒、黄连炒各一钱为末,猪胆汁打糊丸黍米 大,每服十丸,木通汤下。黄连能去心窍恶血。全幼心镜 虫牙作痛。以芜荑仁安蛀孔中。及缝中。甚效。危氏得效方 腹中鳖瘕平时嗜酒,血入于酒,则为酒鳖;平时多气, 血凝于气,则为气鳖;虚劳痼冷,败血杂痰,则为“血鳖。” 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人咽,下食人肛,或附胁背, 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或如钱。治法惟用芜荑炒 煎服之,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类,乃可杀之。若徒事 雷丸锡灰之类无益也。仁斋直指方

榆部艺文一[编辑]

《取榆火赋》
以方春改火用榆钻燧为韵唐王起
[编辑]

国家布和令,稽旧章,候葭灰之所应,取榆火之有常。 钻之弥坚,初若切磋之响;动而愈出,俄生炜煜之光。 火则循利,人惟向方。岂徒宣明于四海,固将贻范于 百王。时也迟迟日升,习习风至。太簇中律,勾芒整辔。 择木之宜,顺天之利。历历初种,常散荚而如钱;煌煌 是求,必钻木而成燧。曲直有伦,寻尺为珍。启炎上之 “气,当发生之辰。佐暄妍于献岁,助煦妪于阳春。比皇 明之烛幽,既自迩而及远。叶时令而委照,是舍旧而 谋新。始青林兮见采,终洪罏兮有待。郁攸之气方腾, 枯槁之容不改。其执热也,殊金燧之感;其攻坚也,非 木石之钻。佩之或杂于刀砺,用之以代其槐檀。运手 而绿烟乍起,属目而朱焰可观。馀烬”收之而有耀,死 灰然之而孰难。束蕴是繁,抱焦众伙。何镕铸而不赖, 何燔炙而不可。红星忽迸,不异乎种天之星;朱火既 非,讵同夫敲石之火。则知调其玉烛,取彼白榆。诚国 之美利,亦君之远图。始韬光而无朕,卒既燥而有孚。 所以微成于著,有生于无。岂徒严凝之乡,树于北塞; 晼晚之景,失于东隅。宜乎“大化不爽,馀光必共。”莫不 爱一人之“大化”,为百姓之日用。

榆部艺文二[编辑]

《寓兴》
唐·僧皎然
[编辑]

《天上生白榆》,“白榆直上连天根。高枝不知几万丈,世 人仰望徒攀援。谁能上天采其子,种向人闲笑桃李。 因问老仙求种法,老仙嗤我愚不答。始知此道终无 成,还如瞽夫学长生。”

《御史台榆》
宋·苏轼
[编辑]

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 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蠹皮溜秋雨,病叶埋墙曲谁言霜雪苦,生意殊未足。坐待春风至,飞英覆空屋。

《榆钱》
孔平仲
[编辑]

镂雪裁绡个个圆,日斜风定稳如穿。凭谁细与东君 说,买住青春费几钱。

《榆》
明·吴宽
[编辑]

始我种三榆,近在亭之左。西日待隐蔽,阴成客能坐。 七年长渐高,密叶已交锁。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 其一忽憔悴,啮腹缘蚁蜾。持斧欲伐之,材未中船舵。 藤蔓方附丽,不伐亦自可。古人无弃物,守圃常用跛。

榆部选句[编辑]

魏应璩《与庞惠恭书》:“频见所上利民之术,植济南之 榆,栽汉中之漆。”

陈周弘让《答王褒书》:“江南燠热,橘柚冬青;渭北沍寒, 杨榆晚叶。”

周庾信《谢赵王赉米启》:“剥榆皮于秋塞,掘蛰燕于寒 山。”

隋牛弘春《祈稷歌》:“瞻榆束耒,望杏开田。”

《古乐府》:“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关树但生榆。 风榆落小钱。丹桂青榆相蔽亏。

周庾信诗,“兴云榆荚雨。”

唐杜甫诗:“种杏仙家尽白榆。”

岑参诗:“千家尽白榆。”

《李益诗》:“边霜昨夜堕关榆。”

卢纶诗:“山雪厚三尺,社榆麤十围。”

《韩愈诗》:“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狂风簸枯榆,狼 藉九衢内。“榆叶祇能随柳好,等闲撩乱走空园。” 《张籍诗》。“榆叶暗飘萧。”

《李贺诗》:“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白居易诗:“钱穿短贯榆。”晴熏榆荚黑。榆叶飘钱 柳展眉。隔墙榆叶散青钱。

《雍陶》诗:“寂寞春风花落尽,满庭榆荚似秋天。”

《曹唐诗》:“欲将心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薛逢诗:“报秋榆叶落征衣。”

《薛能诗》:“榆荚奔风健。”此日郊亭心乍喜,败榆芳景 似还家。

《韦庄诗》:“丝钱榆贯重。”

《王初》诗:“历历素榆飘玉叶。”

宋苏辙诗:“青杨易三栋,赤榆换两楹。”

张耒诗:“修柯遇云日,老枿干虹霓。” 孔武仲诗。“绿榆覆水平如杯。”

《金麻九畴》诗:“村村榆火碧烟新。”

《元好问诗》:“离离涧中柏,历历岭上榆。”

元周伯琦诗:“禁籞深林暗赤榆。”

榆部纪事[编辑]

《韩诗外传》:楚庄王将兴师伐晋,告士大夫曰:“敢谏者 死无赦。”孙叔敖进谏曰:“臣园中有榆,其上有蝉,蝉方 奋翼悲鸣,欲饮清露,不知螳螂之在后,曲其颈,又攫 而食之也。”此言前之利而不顾后害者也。

《汉书韩安国传》:“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 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如淳》曰: “塞上种榆也。”

《郊祀志》:“高祖祷丰枌榆社。”《晋灼》曰:“枌,白榆也。”师古 曰:“以此树为社神,因立名也。”

《龚遂传》:“遂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 《五行志》,“成帝建始四年九月,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 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尤多。”

《天文志》:成帝河平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 桓谭《新论》:刘子骏信方士虚言,谓神仙可学。余见其 庭下大榆树,久老剥折,指谓曰:“彼树无情,然犹枯蠹, 人虽欲爱养,何能使之不衰。”

《三国志郑浑传》:“浑为山阳魏郡太守,以郡下百姓苦 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 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 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晋宫阁名》:“华林园,榆十九株。”

《邺中记》:“襄国邺路,千里之中,夹道种榆,盛暑之月,人 行其下。”

《晋书五行志》:“成帝咸和六年五月癸亥,曲阿有榆树 枯倒六载,是日忽复起立。至九年五月甲戌,吴县吴 雄家有死榆树,是日因风雨起生,与汉上林断柳起 生同象。”初,康帝为吴王,于时虽改封琅琊,而犹食吴 郡为邑,是帝越正体飨国之象也。曲阿先亦吴地,象 见吴邑雄之舍,又天意乎?

《荆州图记》:“郑县东百步里,名伍伯村,有白榆连理树, 异根合条,高四丈馀,土民奉为社。”

《宋书符瑞志》:“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四月壬申,琅琊 费有榆木,异根连理,相去四尺九寸。”

《南史刘善明传》,“善明为海陵太守,郡境边海无树木, 善明课人种榆槚杂果,遂获其利《南齐书祥瑞志》:“永明三年正月,安城县榆树二株连 理。”

《魏书序纪》:“桓帝曾中蛊,呕吐之地仍生榆木,参合陂 土无榆树,故世人异之,至今传记。”

《太祖本纪》:“太祖道武皇帝,母曰献明贺皇后,以建国 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于参合陂北,夜有光明, 昭成大悦,群臣称贺,大赦,告于祖宗。保者以帝体重, 倍于常儿,窃独奇怪。明年有榆生于埋胞之坎,后遂 成林,弱而能言,目有光曜,广颡大耳,众咸异之。” 《水经注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 注之”,出县之南山。按《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 梁冀后,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 此城,土荒民乱,晖将移居抱罕,出顿此山。为群羌围 迫,无水。晖以所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 榆木成林。

诸次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 “榆谿旧塞”者也。自谿西去,悉榆林之薮矣。缘历沙陵, 届龟兹县西山,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树榆为塞”,谓 此矣。

《唐书阳城传》:“城隐中条山,尝绝粮,岁饥,屏迹不过邻 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吴凑传》:凑为京兆尹,先是,街樾稀残,有司莳榆其空, 凑曰:“榆非人所荫玩。”悉易以槐。

干。𦠆子扶风窦乂,年十三,诸姑累朝国戚,其伯检校 工部尚书,充闲厩使、宫苑使。于嘉会坊有庙院。乂亲 舅张敬立任安州长史,得替归城。安州土出丝履,敬 立赍十数緉,散甥侄竞取之,唯乂独不取。俄而所馀 之一緉,又稍大,诸甥侄之剩者,乂再拜而受之。敬立 问其故,乂不对。殊不知殖货有端木之远志,遂于市 鬻之,得钱半斤,密贮之。潜于锻炉,作二枝小锸,利其 刃。五月初,长安盛飞榆荚,乂扫聚得斛馀,遂往诣伯 所,借庙院习业。伯父从之。乂夜则潜寄褒义寺法安 上人院止,昼则往庙中,以二锸开隙地,广五寸,深五 寸,棋布四十五条,皆长二十馀步。汲水渍之,布榆荚 于其中。寻遇夏雨,尽皆滋长。比及秋,然已及尺馀, 千万馀株矣。及明年,榆栽已长三尺馀。乂遂持斧伐 其并者,相去各三寸。又选其条枝稠直者,悉留之,所 间下者二尺作围束之,得百馀束。遇秋阴森,每束鬻 值十馀钱。又明年,汲水于旧榆沟中,至秋,榆已有大 者如鸡卵。更选其稠直者,以斧去之,又得二百馀束。 此时鬻利数倍矣。后五年遂取大者作屋椽,仅千馀 茎鬻之,得三四万馀钱。其端大之材在庙院者不啻 千馀,皆堪作车乘之用。此时生涯遂有百馀焉。 《酉阳杂俎》:卢县东有金榆山,昔朗法师令弟子至此 采榆荚,诣瑕丘市易,皆化为金钱。

《幽明录》:虞晚家有皂荚树,有神。隔路有大榆树,古传 曰:“是雌雄。”

《清异录》:“同州郃阳县刘靖兄弟同居,宅边榆树上生 桑,西廊梧桐上生榖枝,明年坟中白杨生桧。乡人号 ‘榆’”为“义祖,‘桐’”为“小义”,“杨”为“义孙。”县令出官钱为修三 异亭。

金乡路上一老榆,往来者就树下易草屦,例以其旧 悬而去,时人指为“靴鞋树。”

《宋史河渠志》:“太祖建隆三年十月,诏缘汴河州县长 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

开宝五年正月,诏曰:“应缘黄、汴、清御等河州县,除准 旧制种蓺桑枣外,委长吏课民别树榆柳及土地所 宜之木。仍案户籍高下,定为五等:第一等岁树五十 本,第二等以下递减十本。民欲广树蓺者听,其孤寡 惸独者免。”

真宗咸平三年,申严“盗伐河上榆柳”之禁。

《玉海》:“宋景德四年,德州棠榆二木连理。”

《宋史孝义传》:“樊景温,陕州芮城人;荣恕旻,雄州归信 人。兄弟异居积年。大中祥符中,景温樗树五枝并为 一,恕旻家榆树两本自合,两家感其异,复义聚,乡人 称雍睦。”

《河渠志》:神宗熙宁五年,东头供奉官赵忠政言:“界河 以南至沧州,凡三百里,夏秋可徙涉,遇冬则冰合,无 异平地。请自沧州东接海,西抵西山,植榆柳桑枣,数 年之间,可限契丹,然后施力耕种,益出租赋以助边 储。”诏程昉察视利害以闻。

元祐初,文彦“博、吕大防拔吴安持为都水使者,委以 东流之事。京东、河北五百里内差夫,五百里外出钱 雇夫,及支借常平仓司钱买梢草斩伐榆柳,凡八年 而无尺寸之效。”

政和五年闰正月,诏于恩州北增修御河东堤,为治 水堤防,令京西路差借来年分沟河夫千人赴役。于 是都水使者孟揆移拨十八埽官兵,分地步修筑,又 取枣强上埽水口以下旧堤所管榆柳为桩木。 《修真录》:昔有女仙喜食众草木,夜恒不卧。一日食一 树叶,酣卧不欲,觉殊愉快,因名其树曰“愉。”后人改“心从木,即今榆树也。后女仙绕宫门种之。时与族雪道 君会于下。使金童讲《镠虹宝典》。

《农桑通诀》:“昔丰沛岁饥,以榆皮作屑煮食之,民赖以 济。”

榆部杂录[编辑]

《公羊传》昭公二十有五年“夏,有鸲鹆来巢。”按《运斗 枢》云。“有鸲鹆来巢干榆。”此经不言于榆者。欲道来巢 即为异。不假指其处所。

《管子》:“五沃之土,其榆条长。”

《庄子》:“鹊上高城之垝,而巢于高榆之巅。城坏巢折,凌 风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时则蚁行,失时则鹊起。” 《邹子》:“春取榆柳之火。”

《博物志》:“啖榆,则眠不欲觉。”

《刘子》:路侧之榆,樵人采其条,近者伐其柯,尺有馀糵, 而为行人所折者,非与人有仇也,然而致寇者,形不 隐也。

梦“书榆火。”君德至也。梦采榆叶。受恩赐也。梦居树。得 贵官也。梦其叶滋茂。福禄存也。

《补笔谈》:“梓榆,南人谓之朴,齐、鲁间人谓之駮马,即梓 榆也。南人谓之朴,朴亦言駮也,但声之讹耳。《诗》‘隰有 六駮’是也。”陆玑《毛诗疏》:“檀木皮似系迷,又似駮马。”又 云:“斫檀不谛,得系迷,系迷尚可,得駮马。盖三木相似 也。”今梓榆皮似檀,以其斑駮似马之駮者。今解《诗》用 《尔雅》之说,以为兽锯牙,食虎豹,恐非也。兽,动物,岂常 止于隰者,又与“苞栎”、“苞棣”,树檖非类,直是当时梓榆 耳。

《宋史河渠志》:“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 之梢。”

《尔雅翼》:“秦汉故塞,其地皆榆。榆,北方之木也。”

《毛诗名物解》:“榆沈滑,故谓之榆。荎榆而有刺,所以为 主。枌榆而已,安可长也?以俞为合,乃卒乎分。夫根如 羒,榆如枌,皆分之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