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270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博物汇编 第二百七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七十卷目录
荆部汇考
荆图
诗经〈周南汉广 王风扬之水 唐风葛生〉
礼记〈学记〉
周礼〈春官菙氏〉
春秋纬〈运斗枢〉
山海经〈南山经 西山经 东山经 中山经〉
嵇含南方草木状〈荆〉
徐光启农政全书〈荆子考〉
本草纲目〈蔓荆 牡荆 栾荆 石荆〉
荆部艺文
金荆颂 梁江淹
荆部选句
荆部纪事
荆部杂录
荆部外编
草木典第二百七十卷
荆部汇考
[编辑]《释名》
[编辑]楚。〈诗经〉 荆:〈运斗枢〉
金荆。〈草木状〉 《紫荆》:〈草木状〉
白荆。〈草木状〉 《牡荆》:〈草木状〉
《蔓荆》。〈草木状〉 《栾荆》。〈唐本草〉
荆图
《诗经》
[编辑]《周南汉广》
[编辑]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朱注〉楚,木名,荆属。
《王风扬之水》
[编辑]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传〉《楚》木也。
《唐风葛生》
[编辑]葛生蒙楚,蘝蔓于野。
〈传〉“葛生延而蒙楚。”“蘝生蔓于野。”喻妇人外成于他家。
《礼记》
[编辑]《学记》
[编辑]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注〉楚,荆也。所以扑挞犯礼者。
《周礼》
[编辑]《春官菙氏》
[编辑]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
郑康成曰:“燋焌用荆菙之类。” 郑锷曰:“《燋契》者,合众荆以为火炬之名。” 聂崇义曰:“卜人先奠龟于西塾上,南首有席,楚焞置于燋,在龟东。注云:楚,荆也。荆焞所以钻灼龟者;燋,炬也,所以然火者也。”
《春秋纬》
[编辑]《运斗枢》
[编辑]《玉衡星》散为《荆》。
《山海经》
[编辑]《南山经》
[编辑]《勺之山》,其下多荆杞。
《西山经》
[编辑]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
《东山经》
[编辑]馀峨之山,其下多荆𦬊。
《中山经》
[编辑]历石之山,其木多荆𦬊。 暴山,其木多荆𦬊。 尧山,其木多荆𦬊。
《嵇含南方草木状》
[编辑]《荆》
[编辑]荆宁浦有三种,金荆可作枕,紫荆堪作床,白荆堪作 履,与他处牡荆、蔓荆全异。又彼境有牡荆,指病自愈, 节不相当者,月晕时刻之,与病人身齐等,置床下,虽 危困亦愈。
《徐光启农政全书》
[编辑]《荆子考》
[编辑]本草有牡荆实,一名“小荆实”,俗名“黄荆。生河间、南阳冤句山谷,并眉州、蜀州、平寿、都乡高岸,及田野中,今 处处有之。即作棰杖者,作科条生枝,茎坚劲,对生枝 叉,叶似麻叶而疏短,又有叶似㮏叶而短小,却多花 叉者,开花作穗,花色粉红,微带紫,结实大如黍粒而 黄黑色,味苦,性温,无毒。防风为之使,恶石膏、乌头。”陶 隐居《登真隐诀》云:“荆木之花、叶,通神见鬼精。”
救饥
采子换水,浸淘去苦味,晒干,捣磨为面食之。
《本草纲目》
[编辑]蔓荆释名
[编辑]苏恭曰:“蔓荆苗蔓生,故名。”
集解
苏恭曰:“蔓荆生水滨,苗茎蔓延长丈馀。春因旧枝而 生小叶。五月叶成,似杏叶。六月有花,红白色,黄蕊。九 月有实,黑斑,大如梧子而虚轻。冬则叶凋。今人误以 小荆为蔓荆,遂将蔓荆为牡荆也。”
《大明》曰:“海盐亦有之。大如豌豆蒂,有轻软小盖子。六、 七、八月采之。”
《苏颂》曰:“近汴京及秦陇、明越州多有之。苗茎高四、五 尺,对节生枝,叶类小栋,至夏盛茂。有花作穗,淡红色, 蕊黄白色,花下有青萼,至秋结子。旧说蔓生,而今所 有,并非蔓也。”
寇宗奭曰:“诸家所解,蔓荆、牡荆,纷纷不一。《经》既言蔓 荆,明是蔓生,非是高木也。既言牡荆,则自木上生,又 何疑焉?”
李时珍曰。其枝小弱如蔓。故名“蔓荆。”
实修治
《雷敩》曰:“凡使,去蒂子下白膜一重,用酒浸一伏时,蒸 之,从巳至未,熬干用。”
李时珍曰:“寻常只去膜,打碎用之。”
气味
苦微寒,无毒。
《别录》曰:“辛,平,温。”
张元素曰:“味辛,温,气清阳中之阴,入太阳经。胃虚人 不可服,恐生痰疾。”
徐之才曰:“恶乌头、石膏。”
主治
《本经》曰:“筋骨闲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 白虫。久服轻身耐老。小荆实亦等。”
《别录》曰:“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甄权曰:“治贼风,长髭发。”
《大明》曰:“利关节,治痫疾赤眼。”
张元素曰:“太阳头痛,头沈昏闷,除昏暗,散风邪,凉诸 经血,止目睛内痛。”
王好古曰:“搜肝风。”
发明
苏恭曰:“小荆实即牡荆子,其功与蔓荆同,故曰‘亦等 也’。”
李时珍曰:“蔓荆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 主者,皆头面风虚之证。”
附方
令发长黑。蔓荆子熊脂等分。醋调涂之。〈圣惠方〉 头风作痛:蔓荆子一升为末,绢袋浸一斗酒中七日, 温饮,日三次。〈千金方〉
乳痈初起:蔓荆子炒为末,酒服方寸匕,渣傅之良。〈危氏 得效方〉
牡荆释名
[编辑]陶弘景曰:“既是牡荆,不应有子,小荆应是牡荆。牡荆 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小荆,恐以树形为言,不知蔓 荆树亦高大也。”
苏恭曰:“牡荆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为牡,非无实之谓 也。蔓荆子大,牡荆子小,故呼小荆。”
李时珍曰:古者刑杖以荆,故字从刑。其生成丛而疏 爽,故又谓之“楚。”从林从疋。疋即疏字也。济楚之义取 此。荆楚之地,因多产此而名也。
集解
《别录》曰:“牡荆实,生河间、南阳、冤句山谷,或平寿、都乡 高岸上,及田野中。八月、九月采实,阴干。”
陶弘景曰:“论蔓荆应是作棰之荆,其子殊细,正如小 麻子,色青黄。牡荆乃出北方,始如豆大,正圆黑。”仙术 多用牡荆,今人都无识者。李当之《药录》言:“溲疏一名 杨栌,一名牡荆。理白中虚,断植即生。”按今溲疏主疗 与牡荆都不同,形类乖异。而仙方用牡荆,云能通神 见鬼,非唯其实,枝叶并好。又云:荆树必枝叶相对者 是牡荆,不对者,即非牡荆也。并莫详虚实,更须博访。 苏恭曰:“牡荆即作棰杖者,所在皆有之。实细,黄色,茎 劲,作树生。《汉书郊祀志》以牡荆茎为旛竿,则明知非 蔓荆也。有青、赤二种,以青者为佳。今人相承,多以牡 荆为蔓荆,此极误也。”
苏颂曰:“牡荆,今眉州、蜀州及近汴京亦有之,俗名黄 荆是也。枝茎坚劲,作科不作蔓。叶如蓖麻,更疏瘦。花红作穗,实细而黄,如麻子大。或云即小荆也。”按陶隐 居《登真隐诀》云:“荆木之叶华,通神见鬼精。”注云:“荆有 三种:荆木即今作菙杖者,叶香,亦有花子,子不入药。 方术则用牡荆,其子入药。北人无识其木者。天监三” 年,天子将合神仙饮,奉敕论牡荆曰:“荆花白多子,子 粗者历历疏生,不过三两,茎多不能圆,或扁或异,或 多似竹节叶,与馀荆不殊。蜂多采牡荆,牡荆汁冷而 甜,馀荆被烧则烟火气苦,牡荆慢质实,烟火不入其 中。主治心风第一。”于时远近寻觅,遂不得也。
韩保昇曰:“陶氏不惟不别蔓荆,亦不识牡荆。蔓荆蔓 生,牡荆树生,理自明矣。”
李时珍曰:牡荆处处山野多有,樵采为薪,年久不樵 者。其树大如碗也。其木心方,其枝对生,一枝五叶或 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五月杪间开花成穗, 红紫色。其子大如胡荽子,而有白膜,皮裹之。苏颂云: “叶似蓖麻者”,误矣。有青、赤二种。青者为荆,赤者为楛。 嫩条皆可为筥筐。古者贫妇以荆为钗,即此二木也。 按裴渊《广州记》云:“荆有三种,金荆可作枕,紫荆可作 床,白荆可作履”,与他处牡荆、蔓荆全异。宁浦有牡荆, 指病自愈,节不相当者,月晕时刻之,与病人身齐等, 置床下,病虽危,亦无害也。杜宝《拾遗录》云:“南方林邑 诸地,在海中山中多金荆,大者十围,盘屈瘤蹙,文如 美锦,色如真金,工人用之,贵如沈檀。”此皆荆之别类 也。《春秋运斗枢》云。“玉衡星散而为荆。”
实气味
苦温无毒。
李时珍曰:“辛,温。”
徐之才曰:“防己为之使。”畏石膏。
实主治
《别录》曰:“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欬逆下气。”
徐之才曰:“得柏实、青葙木。疗风。”
朱震亨曰:“炒焦为末,饮服。治心痛及妇人白带。” 李时珍曰:“用半升炒熟,入酒一盏,煎一沸,热服。治小 肠疝气甚效。”酒浸饮治耳聋。
叶气味
苦寒无毒。
叶主治
《别录》曰:“久病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𧏾薄,脚疰,脚 气肿满。”
叶发明
《海上集验方》:“治脚气蒸法:用荆叶不限多少,蒸置大 瓮中,其下著火温之,以病人置叶中,须臾当汗出。蒸 时常旋旋吃饭,稍倦即止。便以被盖避风,仍进葱豉 酒及豆酒亦可,以瘥为度。”
李时珍曰:“蒸法虽妙,止宜施之野人。”李仲南《永类方》 云:“治脚气诸病,用荆茎于坛中烧烟,熏涌泉穴及痛 处,使汗出则愈。”此法贵贱皆可用者。又谈埜翁《试验 方》治毒蛇望板龟螫伤,满身洪肿发泡,用黄荆嫩头 捣汁涂泡上,渣酓咬处即消。此法乃出于葛洪《肘后 方》,治诸蛇,以荆叶捣烂袋盛,薄于肿上者也。《物类相 感志》云:“荆叶逼蚊。”
根气味
甘苦平无毒。
李时珍曰:“苦、微辛。”
根主治
《别录》曰:“水煮服。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根发明
李时珍曰:牡荆苦能降,辛温能散,降则化痰,散则祛 风,故风痰之病宜之。其解肌发汗之功,世无知者。按: 《王氏奇方》云:“一人病风数年,予以七叶黄荆根皮、五 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日服遂愈。”盖得此意也。
荆茎
《别录》曰:“八月、十月采,阴干。”
陈藏器曰:“即今荆杖也。煮汁堪染。”
荆茎主治
《别录》曰:“灼烂。”
陈藏器曰:“灼疮发热,焱疮有效。”
李时《珍》曰:“同荆芥、荜拨煎水,漱风牙痛。”
荆沥修治
李时珍曰:“取法:用新采荆茎,截尺五长,架于两砖上, 中间烧火炙之,两头以器承取,热服或入药中。又法: 截三、四寸长,束入瓶中,仍以一瓶合住固,外以糠火 煨,烧其汁沥入下瓶中,亦妙。”
荆沥气味
甘平无毒。
荆沥主治
陈藏器曰:“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运,目眩,心头瀁 瀁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 不睡。”
李时珍曰:“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荆沥发明
李时珍曰:荆沥气平味甘,化痰去风为妙药。故孙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常宜以竹沥、荆沥、姜汁 合和匀热服,以瘥为度。”陶弘景亦云:“牡荆汁治心风 为第一。”《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 朱震亨曰:二汁同功,并以姜汁助送,则不凝滞。但气 虚不能食者,用竹沥;气实能食者,用荆沥。
附方
湿痰白浊:牡荆子炒为末,每酒服二钱。〈集简方〉 九窍出血:荆叶捣汁,酒和服二合。〈千金方〉
小便尿血:荆叶汁,酒服二合。〈千金方〉
青盲内障:春初取黄荆嫩“头,九蒸九暴,半斤,用乌鸡 一只,以米饲五日,安净板上,饲以大麻子,二三日收 粪干,入瓶内熬黄,和荆头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 十五丸至二十丸,陈米饮下,日二。〈圣济总录〉
中风口噤荆沥,每服一升。〈范汪方〉
头风头痛:荆沥。日日服之。〈集验方〉
喉痹疮肿:荆沥细细咽之。或以荆一握,水煎服之,亦 可。〈千金翼〉
目中卒痛:“烧荆木取黄汁点之。”〈肘后方〉
心虚惊悸羸瘦者。荆沥二升,火煎至一升六合,分作 四服,日三夜一。〈小品方〉
赤白下痢五六年者,荆沥每日服五合。〈外台秘要〉 湿㖞疮癣:“荆木烧取汁,日涂之。”〈深师方〉
栾荆集解
[编辑]苏恭曰:“栾荆,茎叶都似石南,干亦反卷,经冬不死,叶 上有细黑点者,真也。”今雍州所用者是。而洛州乃用 石荆当之,非也。俗方大用,而《本草》不载,亦无别名。但 有栾花,功用又别,非此物华也。
苏颂曰:“栾荆,今生东海及淄州、汾州。所生者皆枝茎 白,叶圆小而青色,颇似榆叶而长,冬夏不凋。”六月开 花,花有紫、白二种。子似大麻。四月采苗叶,八月采子。 寇宗奭曰:“栾荆即牡荆也。子青色如茱萸,不合更立 此条。”苏恭又称石荆当之,转见穿凿。
李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栾似木兰。”木兰叶似桂,与 苏恭所说叶似石南者相近。苏颂所图者,即今牡荆, 与《唐本草》者不合。栾荆是苏恭收入本草,不应自误。 盖后人不识,遂以牡荆充之,寇氏亦指为牡荆耳。
子气味
辛苦温,有小毒。
甄权曰:“甘、辛,微热,无毒。决明为之使,恶石膏。”
主治
《唐本草》曰:“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癫痫狂痉,湿痹寒冷 疼痛。”
甄权曰:“四肢不遂,通血脉,明目,益精光。”
《苏颂》曰:“合柏油同熬,涂人畜疮疥。”
石荆集解
[编辑]陈藏器曰:石荆似荆而小,生水傍广济方,一名水荆 是也。苏颂言洛人以当栾荆者,非也。
主治
陈藏器曰:“烧灰淋汁,浴头,生发令长。”
荆部艺文
[编辑]《金荆颂》梁·江淹
[编辑]江南之山,巨嶂连天。既抱紫霞,亦漱绛烟。金荆嘉树, 涵云宅仙。《姱节》《讵及》,幽意谁传?
荆部选句
[编辑]汉东方朔《七谏》:“荆棘聚而成林。”
晋张华《鹪鹩赋》,“非陋荆棘,非荣茝兰。” 周庾信《拟连珠》,“荆棘参天,昔日长洲之苑。”
晋陆机诗:“三荆欢同株。”
唐杜甫诗:“为历云山问,无辞荆棘深。”
元稹诗:“章台塞路荆。”
元郝经诗:“路傍但见棘与荆。”
《马臻诗》:“繁荆未易薅。”
荆部纪事
[编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 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 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 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声 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韩非子孟献伯相鲁》:“堂下生藿藜,门外长荆棘。食不 二味,坐不重席。”
《皇览孔子》:“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 十六年,拜为上卿。蔺相如者,赵人也,赵王与秦王会 渑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 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 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 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请辞 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 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 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 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注〉《索隐》曰:“负 荆”者,荆楚也,可以为鞭也。
《汉书郊祀志》:“秋为伐南越,告祷泰一,以牡荆画幡日 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锋旗,命曰灵旗。” 〈注〉李奇曰:“牡荆作幡柄也。”如淳曰:“牡荆,荆之无子者, 皆絜齐之道。”晋灼曰:“牡节间不相当也。月晕,刻之为 券,以畏病者。”师古曰:“以牡荆为幡竿,而画幡,为日月 龙及星。”
《洞冥记》:“董谒字仲元,武都郁邑人也。少好学,家贫,拾 树叶以代书简,编荆为床,聚鸟兽毛以寝其上。” 《东观汉记》:“尹勤治韩诗事,薛汉身牧豕,事亲至孝,无 有交游,门生荆棘。”
《后汉书鲍永传》:“光武即位,征永诣行在所。时董宪裨 将屯兵于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 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唯别帅彭丰、虞林、皮常等各 千馀人,称将军,不肯下。顷之,孔子阙里无故荆棘自 除,从讲堂至于里门。永异之,谓府丞及鲁令曰:‘方今 危急,而阙里自开,斯岂夫子欲令太守行礼,助吾诛 无道耶’?”乃会人众,修乡射之礼,请丰等共会观视,欲 因此擒之。丰等亦欲图永,乃持牛酒劳飨,而潜挟兵 器。永觉之,手格杀丰等,擒破党与。帝嘉其略,封为关 内侯。
《冯异传》:建武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 我起兵时主簿也,为我披荆棘,定关中。”
《晋书索靖传》: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 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有先识远量,知 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 耳!”
《刘琨传》:“琨以勋封广武侯,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琨 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 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琨剪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 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 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来,甚得物情。”
《祖逖传》:“逖为豫州刺史,公私丰赡,士马日滋,方当推 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 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剪荆棘,收 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
《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 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遂还为雍睦。 颜峻《几赞序》:今上幸彭城,赐金荆卧几。
《南史齐武帝本纪》:“上将讨戴凯之,大飨士卒。是日大 热,上各令折荆枝自蔽。言未终而有云垂荫,正当会 所,会罢,乃散。”
《登真隐诀》注:“梁天监三年,上将合神仙饮,奉敕论荆 曰:‘荆花白,多子,子麤大,历历疏生,不过三两,茎多不 能圆,或褊或异,或多似竹节,叶与馀荆不殊。蜂多采 牡荆,牡荆汁冷而甜,馀荆被烧则烟火气苦,牡荆体 慢汁实,烟火不入其中。主治心风第一,于时远近寻 觅不得,犹用荆叶,今之所有者云’。”
《隋书燕荣传》:燕荣为幽州总管,性严酷。尝按部道次, 见丛荆堪为笞捶,命取之,辄以试人。人或自陈无咎, 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及后犯细过,将檛之。人曰:“‘前 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荣曰:‘无过尚尔,况有过邪’?” 榜捶如旧。
《大业拾遗录》:“五年,南方置北景、林邑、海阴三郡。北景 在林邑南大海中,与海阴接境。其地东西一千馀里, 南北三百馀里,海中四绝,北去大岸三百馀里,或云 马援铸柱尚存。地暑热,多大林木,高者数百寻。有金 荆生于高山峻阜,大者十围,盘屈瘤蹙,文如美锦,色 艳于真金。中夏时有,于海际得之。工人取用甚精妙”, 贵于沈檀。
文中子:“子赴洛,道于沔池,主人不授馆,子有饥色,坐 荆棘闲”,赞《易》不辍也。
《朝野佥载》:“隋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得金荆瘤数十 片,木色如真金,密致而文采盘蹙,有如美锦,甚香,极 细,可为枕及案面,虽沈檀不能及。”
《闻奇录》:贾人张弘者,行至华岳庙前,忽昏懵前进不 可,系马于一金荆树而酣睡,马惊,拽出树根而走。寤 逐而及之,树根形如狮子,毛爪眼耳足尾无不悉具。 乃于华阴县求木工修之为一枕,献于庙,守庙者常 以匮锁之。行人闻者,赂守庙者百钱,始获一见《宋史范纯仁传》:闻太师文彦博欲贬于岭峤,纯仁谓 左相吕大防曰:“此路自乾兴以来,荆棘近七十年,吾 辈开之,恐自不免。”大防遂不敢言。
《湘山野录》:唐介自政府归,语诸子曰:“桃李未尝与汝 等栽培,荆棘则甚多矣,穷达有命,自勉而已。”
荆部杂录
[编辑]《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
《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楚。”
《韩非子》:“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 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淮南子》:“师之所处,生以棘楚。”
《礼弓矢图》楚:以荆为之,然以灼正“以荆”者,凡木心 圆,荆心方也。
《补笔谈》:栾有一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 即《本草》栾花是也;丛生可为杖棰者,谓之栾荆,又名 “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此两种之外,唐人补《本草》又 有紫荆一条,遂与二栾相乱。栾花出《神农本经》,牡荆 见于《前汉郊祀志》,从来甚久,栾荆特出,唐人新附,自 是一物,非古人所谓栾荆也。
荆部外编
[编辑]《神仙传》:“吴有徐随,居丹徒,左慈过随门下有宿客,车 六七乘,欺慈曰:‘徐公不在’。慈去,客皆见牛在杨树杪, 车毂中皆生荆木,长一二丈。客惧,入报随,随曰:‘此左 公遣追之。客逐慈,叩首谢。客还,见牛故在,地,无复荆 木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