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55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五十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五十五卷目录
嵩山部汇考一
图
考
山川典第五十五卷
嵩山部汇考一
[编辑]中岳嵩山
《书》曰:外方,《诗》曰:“崧高”,《尔雅》曰:“中岳”,《史记》曰:“太室”,《汉书》 曰:“崇高”,要皆一山也。其山在今河南省河南府登封 县北五里,于天地为正中,历代皆有敕祭。
中岳嵩山图
考
[编辑]按《书经夏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传〉“四山 相连”,东南在豫州界。〈疏〉《正义》曰:嵩高山在颍川嵩高 县,古文以为“外方山。”
按《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 甫及申。”〈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 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主四岳 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 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疏〉正义 曰:崧者,山形竦然,故为高貌。刘熙《释名》云:“崧,竦也,亦 高称也。山大而高曰崧”,《释山》文。李巡曰:“高大曰崧。”郭 璞曰:“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是也。
按《尔雅释山》。“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 名。〈疏〉《诗·大雅》云:“崧高维岳。”毛传云:“崧,高貌。”《释名》云:“崧, 竦也,亦高称也。”李巡曰:“高大曰崧。”此则山高大者自 名崧,本不指中岳。今之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 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
嵩高为《中岳》。〈注〉“大室”山也。〈疏〉按《山海经》云:半石山东 五十里曰少室山,又东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 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戴延之《西征记》云:“其 山东谓之大室,西谓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 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谓之室。”是也。
按《山海经·中山经》:“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 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 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注〉《六月》,亦岁之中。 〈释义〉中岳,嵩山也。祭嵩而以六月,郭氏所谓“亦岁之中” 是也。
“放皋之山。”又东五十七里,曰大。之山,多㻬琈之玉, 多麋玉。有草焉,其状叶如榆,方茎而苍伤,其名曰“牛 伤”,其根苍文,服者不厥,可以御兵。其阳狂水出焉,西 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 肿。〈注〉今吴兴阳羡县有君山,山上有池,水中有三足 六眼龟鳖,龟三足者名贲。
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 丈馀,赤叶赤华,华而不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霆。
《来需》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鯩鱼黑文,其状如鲋,食者不睡。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多》鱼状如鳜,居逵,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 为瘘。 又东五十里曰少室之山,百草木成囷。其上有木焉, 其名曰“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黄华黑实,服者不 怒。其上多玉,其下多铁。休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 中多䱱鱼,状如𥂕蜼而长距,足白而对,食者无蛊疾, 可以御兵。〈注〉今在河南阳城西,俗名《季室》。
又东三十里,曰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叶状如棃而 赤理,其名曰“栯木”,服者不妒。有草焉,其状如𦬸,白华 黑实,泽如蘡薁,其名曰“䔄草”,服之不昧,上多美石。〈注〉 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
《婴梁》之山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有木焉,叶状如 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蛊。汜水出焉,而北流注 于河,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注〉此中出蛇, 故名之。少辛、细辛也。
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 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馀属皆豕身人面也。 《海内东经》:“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 北。一曰缑氏。〈注〉今颍水出河南阳城县干山,东南经 颍川汝阴,至淮南下蔡入淮。鄢,今鄢陵县属颍川。缑 音钩,县属河南。
按:《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为 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自殽以东,名山五,曰太室。”太 室,嵩高也。
按:《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崇高。”〈注〉武帝置,以奉太室山, 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 师古曰:“崇,古崇字。”
按《甘石星经》,“填星主嵩山豫州。”
按:《后汉书郡国志》,“颍川郡阳城有嵩高山。”〈注〉《山海经》 谓为太室之山。《禹贡》有外方山。郑元《毛诗谱》云:“外方 之山,即嵩也。”《孟子》曰:“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注云: “嵩高之北。”
按:《白虎通巡狩篇》:“中央为嵩山。”
按《风俗通义五岳》篇:“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诗》云:“嵩 高维岳,骏极于天。”庙在颍川阳城县。
按:《魏书地形志》,“阳城郡阳城。”〈注〉二汉属颍川,晋属河 南,后罢。正光中复属。有少室山、嵩高山、许由墓、启母 庙。
按《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嵩高为中岳,在颍川阳 城县西北。〈注〉《春秋说题辞》曰:“阴含阳,故石凝为山。”《国 语》曰:“禹封九山,山土之聚也。”《尔雅》曰:“山大而高曰崧。 合而言之为崧高,分而名之为二室,西南为少室,东 北为太室。”《嵩高山记》曰:“山下岩中有一石室,内云自 然经书,自然饮食。”又云:“山有玉女台,言汉武帝见,因 以名台。”
《外方山》,嵩高是也。
洛水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注〉洛水又 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迳今水坞。〈疑作合水〉而东北流 注于公路涧,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 袁术固,四周绝涧,迢递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 不流,故谿涧即其名也。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 东山,西北流于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 刘子国,故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 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过偃师县南。〈注〉洛水东迳计素渚中,朝时百国 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东,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 水。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西流迳穴 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 休水。休水又左会南谿水,发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 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 “大穴口”,北历覆釜堆东,盖以物象受名矣。又东届零 星坞,水流〈流字似衍〉《潜通重源》又发侧缑氏原,《开山图》,谓 之缑氏山也,亦云仙者昇焉。言王子晋控鹤斯阜,灵 王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其家得遗屣,俗亦谓之 为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或言在九山,非此,世代已 远矣,莫能辨之。刘向〈疑脱列字〉《仙传》云:“世有箫管之声焉。” 休水又迳延寿城南,缑氏县治,故滑费,春秋滑国所 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缑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谓之 仙人观。休水又西转北屈,迳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 空密陵光侯郑庙碑》文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 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晋皇始六年立。休水又北流, 注于洛水。洛水又东迳百谷坞北。戴延之《西征记》曰: “坞在川南,因而”〈宋本作高〉“为坞”,高一十馀丈,刘武王西入 长安,舟师所堡也。
洛水又东,迳訾城北,又东,罗水注之。〈注〉出方山罗川, 西北流,蒲池水注之。〈疑脱水字〉出南浦陂,西北流合罗水, 谓之长川罗,亦曰罗中也。盖盻子𬩽罗之宿居,故川 得其名耳。罗水又西北,白马谿水注之。水出崧山北 麓,迳白马坞东,而北入罗水。西北流,白相涧水注之。 水出嵩麓桐谿,北流迳九山东,又北,九山东谿水入焉。水出百称山东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峣分立。《仲长 统》曰:“昔密有十城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 谓是山也。山际有九山庙,庙前有碑云:“九显灵府君 者,太华之元子阳九列名,号曰九山府君也。南据崧 岳,北带洛澨。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庚午,帝遣殿中 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传演。”〈宋本作缑氏令王与主簿〉 〈傅演〉“奉宣诏命,兴立庙殿焉。”又有《百虫将军显灵碑》,碑 云:“将军姓伊氏,讳益,字𬯎敳,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 者也。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堂庙。 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赞示后贤矣。”其水 东北流入白相涧,又北迳袁公坞东,盖公路始固有 此也,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于罗水。罗水又西北, 迳袁公坞北,又西北迳潘岳子父墓前有碑。岳父茈 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败。岳碑题云:《给事黄门 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孙秀之难,阖门受祸,故门 生感覆醢以增恸,乃树碑以记事。”太常潘尼之辞也。 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也。
㶏水出㶏强县南泽中,东入颍。〈注〉“㶏水出颍川阳城 县少室山,东流注于颍水,而乱流东南,迳临颍县西 北,小㶏水出焉。东迳临颍县故城北。㶏水又东,迳㶏 阳城北,又东迳㶏强县故城南。”建武元年,世祖封扬 化将军坚镡为侯国。㶏水东为陶枢陂。余按㶏阳城 在㶏水南,然则此城正应为㶏阴城,而有㶏阳之名 者,明在南犹有㶏水,故此城以“阳”为名矣。颍水之南 有二渎,其南渎东南流,行历临颍亭西,东南入汝,今 无水也,疑即㶏水之故渎矣。汝水于奇雒城西别东 派,时人谓之㶏水。东北流,枝渎右出,世谓之死汝也。 《别汝》又东北,迳召陵城北,练沟出焉。别汝又东,汾沟 出焉。别汝又东,迳征羌城北,水南有汾陂,俗音粪。汾 水自别汝东注而为此陂。水积征羌城北四五里,方 三十里许,渎左合小㶏水,水上承狼陂南流,名曰“巩 水。”清陵陂水自陂东注之,东回又谓之“小㶏水”,而南 流注于大㶏水。大㶏水取称,盖藉㶏、汾注,而总受巨 〈宋本作其〉《目矣》。又东迳西华县故城南,又东迳汝阳县故 城北,东注于颍。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注〉始皇十七年,灭 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 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室 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干山。”今颍水有三源奇发, 右水出阳干山之颍谷。《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其水 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东南流迳负黍亭东。《春 秋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冯敬通《显志赋》曰: “求善卷之所在,遇许由于负黍。”京相璠曰:“负黍在颍 川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世谓之黄城也。”亦或谓是 水为㶏水,东与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谿,东合颍水。 故作者乃举二三,言水所发也。《吕氏春秋》曰:“卞随耻 受汤让,自投此水而死。”张显《逸民传》、嵇叔夜《高士传》 并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
又东南过其县南。〈注〉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 源崇〈一作嵩〉高县东北太室东谿县,汉武帝置,以奉太 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 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阳旱辍津,而石潭不 耗,道路游憩者,唯得餐饮而已,无敢澡盥于其中,苟 不如法,必数日不豫,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泽,周数 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馀丈,广二十许步, 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昇陟。《取畅山》〈当作幽〉情。其 水东流南阳城西,石溜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 渡水。东南流入颍水。颍水迳其县故城南,昔舜禅禹, 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亦周公以土圭测日 景处。汉成帝永始元年,封赵临为侯国也。县南对箕 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 之上,有许由墓焉。”山下有牵牛墟,侧颍水有犊“泉是 巢父。”〈一作樊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存焉。又有《许由庙碑》 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颍水迳其北,东与 龙渊水合。其水导源龙渊,东南流迳阳城北,又东南 入于颍。颍水又东,平洛,谿水注之。水发玉女台,下平 洛涧,世谓之平洛水。吕忱所谓“勺水出阳城山”,盖斯 水也。又东南流,注于颍。颍水又东,出阳城关,历康城 南,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此即臻封 邑也。
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注〉水出山下,亦言出 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领之统目焉。 清水东南流,迳一故台南,俗谓之阳子台。又东迳马 领坞北,在山上。坞下泉流北注,亦谓洧别源也,而入 于洧水。洧水东流,绥水会焉。水出方山,绥谿即《山海 经》所谓“浮戏之山”也。东南流,迳汉弘农太守张伯雅 墓茔,四周垒石为垣,隅阿相降,列“于绥水之阴。庚门 表二石阙,夹对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 碑云:‘德字伯雅,河内密人也。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 柱,及诸石兽。旧引绥水南入茔城,而为池沼,沼在丑 地,皆蟾蠩吐水,石隍承溜。池之南又建石楼,石庙前又翼列诸兽,但物谢时沦,凋毁殆尽矣。富而非义,比 之浮云,况复此乎’?”王孙士安,斯为达矣。绥水又东南 流,迳上郭亭南,东南注洧水。洧水又东,襄荷水注之。 水出北山子节谿,亦谓之子节水,东南流于洧。洧水 又东会沥滴泉,水出深谿之侧,泉流丈馀,悬水散注, 故世士以沥滴称,南流入洧水也。
按《唐书天文志》:“柳在舆鬼东,又接汉源,当商洛之阳, 接南河上流。七星系轩辕,得土行正位,中岳象也,河 南之分。”
角、亢,寿星也。自原武管城滨河、济之南,东至封丘、陈 留,尽汝南之地,逾淮源至于弋阳,西涉南阳郡至于 桐柏,又东北抵嵩之东阳,当洛邑众山之东,与亳土 相接。次南直颍水之间,曰“太昊之墟”,为亢分。
《地理志》“河南府,河南郡,登封。”〈注〉畿。本嵩阳,贞观十七 年省入阳城。永淳元年营奉天宫,分阳城、缑氏复置, 二年省,光宅元年复置。万岁登封元年更名,神龙元 年曰嵩阳,二年复曰登封。嵩山有中岳祠,有少室山, 有三阳宫,圣历二年置。
按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第六洞中岳嵩山,周回三千 里,名思真之天,在洛州少室山,在东都”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河南名山嵩,在河南府登 封县北八里,汉颍川崇高县也,一曰太室山,是为中 岳。”〈注〉晋司马侯曰:“太室,九州之险也。汉武帝礼登太 室。”《郡县志》: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总名,即中岳也。 山高二十里,周回一百三十里。少室山在县西十里, 启母祠,县东北七里,汉武帝祀中岳,见夏后启母石 是也。
少室,在河南府登封县西十里,汉颍川崇高县也。在 告成县西北五十里,汉阳城县。《述征记》:“汉武筑登仙 台。”
按:《金史地理志》:南京路河南府:“登封。”〈注〉有太室山、箕 山、阳城山、少室山。
按《三才图会嵩岳图考》,嵩高山者,五岳之中岳也,在 河南府。《释名》云:“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崧。”《白虎通》 云:“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 曰嵩高山。”汉武帝登中岳,闻有呼万岁声,于是以三 百户封奉祠,命曰崇高邑。至后汉灵帝,复改崇高为 嵩高焉。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 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谓之室者,以其下各有石 室焉。少室高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与太室相次。《杂 道书》云:“自岳神庙东北二十里至一山,名曰东龙门”, 其东有三台山。昔汉武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遂以 名焉。南有许由山,高大四绝。其北有颍水,即尧聘许 由处,犹有坛𫮃。昔周灵王太子晋吹笙作《凤鸣》,游伊、 洛间。道人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往来缑氏山, 近在嵩山之西也。汉世有道士从外国将贝多子来, 于嵩高西麓种之。有四树与众木异,一年三花,白色, 香美。
按《河南通志山川》:“嵩山在河南府登封县北十里,五 岳之中岳也,古名外方山,亦名崧高山。其山二尖峰, 左曰太室,右曰少室,嵩,其总名。谓之室者,以其下各 有石室,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名嵩高。《诗》曰:‘崧高 维岳,峻极于天’是也。”
按《河南府志山川》:“嵩高山在登封县北五里。《诗》曰:‘嵩 高维岳,峻极于天’。”居五岳之中,故为中岳。汉武帝改 名崇高。《汉地理志》曰:“崇高有太室山、少室山。”戴延之 《西征记》曰:“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嵩其总名也。
太室山在登封县北五里。《西征记》曰:“谓之室者,以其 下各有石室焉。”中峰即嵩顶,唐武曌立封禅坛于其 上,有天门、石楼、玉女窗、捣帛石、定心石、三醉石、高登 崖诸胜。其山二十四峰,乃青童峰、黄盖峰、浮丘峰、三 鹤峰、遇圣峰、万岁峰、玉镜峰、狮子峰、虎头峰、起云峰、 凤凰峰、金壶峰、华盖峰、元龟峰、卧龙峰、会仙峰、子晋 峰、玉柱峰、老翁峰、玉人峰、玉女峰、独秀峰、积翠峰、太 白峰。
少室山在登封县西十七里,一名季室。《郡国志》又名 负黍山,有负黍城在其南。《敬通赋》云:“遇许由于负黍。” 即此。《舆地志》亦称此山为御砦,金宣宗曾屯兵其上, 因名。唐人作《石淙序》,有“少室若莲”之句,至今远近亦 称少室为九顶莲花砦。其山计三十六峰,为朝岳峰、 望洛峰、太阳峰、少阳峰、石城峰、石笋峰、檀香峰、丹砂 峰、钵盂峰、香炉峰、连天峰、紫霄峰、罗汉峰、七佛峰、灵 隐峰、来仙峰、清凉峰、宝胜峰、瑞应峰、琼璧峰、紫盖峰、 翠华峰、药堂峰、紫薇峰、白道峰、天德峰、卓剑峰、白云 峰、金牛峰、明月峰、凝碧峰、迎霞峰、玉华峰、宝柱峰、系 马峰、白鹿峰。
箕山,在太室东南二十五里,亦名许由山。益避禹之 子于箕山之阴,即此。〈按箕山另有部兹不具详〉 阳城山在登封县东。后汉荀爽贻李膺书:“悦山乐水, 家于阳城。”即此地也。《水经注》:昔禹避商均于阳城。《唐 地理志》曰:阳城地有测影台,周公以土规测景处轘辕山,在登封县西北二十八里,一名崿岭。《十三州 志》曰:“轘辕道凡十二曲。”《史记》:“禹通轘辕,后为关。”东汉 何进所置八关之一也。《左传》:“晋栾盈过周,王使候出 诸轘辕。”即此。
大熊山在登封县东四十里。《唐诗》称“交崖山。”山形陡 峻,惟有东西两径,东径自王莽坪缘山脊而上,路甚 险。西径自孤石沟而入,沟尽处折而南,则大熊之西 岩也。东岩有仙人洞,稍南有黄龙潭。
倚箔山,一名天箔山。《名胜志》曰:“其形峭峻,望如立箔。 西北崖下有石钟乳。”《唐书》云:“贞观七年,采钟乳于倚 箔山”,即此。
石淙山在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峰攒水绕,一邑奇 观。唐则天武氏与群臣会饮于此,其迹尚存。
卢岩在太室东,唐卢鸿隐处。其岩削壁千仞,瀑布水 飞流而下,姿态万状,最为奇观。东有卢征君祠,前有 飞泉亭。涧中石壁有纹如墨,画水波之状。明袁宏道 题“墨浪石”三字。
蝌蚪岩,《名胜志》曰:“嵩山之东有蝌蚪岩。”《嵩高山记》曰: “汉张芝于此获蝌蚪古书。”
虎口岩在太室之奥。唐李筌得《黄帝阴符本经》于此。 赤脚岩,在嵩山南麓,相传仙人张赤脚尝憩息岩下。 锦带岩,在太室南,启母石之左。岩高无际,中有五色 石一层,望之如束带然。
摘星岩,在少室之东,壁立如岑楼。
摩苍岩,在钵盂峰最高处,有石曰“觅心台。”文太青命 焦复亨改书此名。
柏厦岩,“在少室山东。岩势削直,其高无际,半壁见一 洞门,上有古柏覆之,如广厦。”
东岩。昔白龟年至嵩山,遥望东岩古木,帘幕匝地。步 至其傍,见一人曰:“吾李白也,为中岳辟掌笺奏,已百 年矣。”因赠龟年书一卷,读之能辨禽兽言语,即此。 栖静崖在中峰东南稍下三里许,有石岩形如半舫。 其间地仅丈许,上下壁削。游人于崖西穿石窦,驾木 蛇行以度。岩中石隙滴水不绝,置器盛之,可资栖饮。 《旧志》称为“高登”,为更今名。
玉黄峡在少室正东。峡中多黄石,光润如玉,故名。 待仙峡在玉黄峡之南,山势奇险,此为更甚。两岩巉 峭,耸出云霄。峡之将尽处,有小坪,相传有唐李拾遗 祠。明陈文烛《记》。“西北有柏洞。”
《鬼谷》在告成城北,“鬼谷子学仙处。”
颍谷在阳城山之东。《左传》“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即此。 逍遥谷,在太室南,唐潘师正所居,太宗幸焉。亦名承 天谷。
《紫虚谷》,在嵩山之阳,宋张昇结庵其中。
柏谷,在少室西北,去少林寺五十里。《西征记》曰:“谷中 无回车地,柏林荫霭,穷日幽暗,殆弗睹阳景。”裴漼《少 林寺碑》云:“群峰合沓,深谷逶迤,复磴缘云,傍临鸟道。” 其险可想见也。隋开皇中,诏赐少林地百顷,称柏谷 屯。唐太宗致书少林寺,乃称柏谷坞。
万安山在洛阳县东南四十里,一名大石山,汉时名 石林,马融《广成苑赋》云“金门石林,殷起乎其中”是也。 山高二千丈,危峰邃谷,冠乎洛阳。其麓有彭婆冢及 唐姚崇墓。
猴山在巩县东南二十里。山势高峻,其形如猴。晋王 亥隐此。〈按猴山嵩高志作侯山〉
赵封山,在巩县南四十里。宋种茶此地,封之,以禁樵 采,故名。
虎头山在巩县南门外,仅接城垣,形类虎,故名。知县 吴三仁改名“南极山。”
青龙山在巩南四十里。其山穹窿,在宋太祖陵左,故 名。
黑云山在巩县南六十里。昔成汤祷雨处。传闻祷毕, 有黑云起于此山,故名。
缑山,在偃师县南四十里,孤峰突出,周灵王太子晋 升仙于此。〈按缑山另有部兹不具详〉
荆山,在阌乡县南三十五里。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 于此。
按《洛阳县志山川》,嵩山属登封县,然与伊阙等山联 络绵亘,旧志亦列其名,今从之。
《万安山 语》同。《府志》。
按《偃师县志山川》:“万安山在县治南五十里。”
浮山:在县治南五十里缑氏堡。
马鞍山在县治南六十里,与少室山相接,以形名。 “焰光山”在马鞍山下,五峰并列,如火焰然,故名。 “香炉山”在县治南六十里,当马鞍、少室之门,巑岏尖 峭,如博山炉形,故名。
佛光峪在万安山下。俗传昔有佛放光于此,故名。 豢龙岩,与缑山近。
石室岩在马鞍山上。穹窿如室,俗呼为“瓦间堂。” 滴水岩在佛光峪。崖中有泉滴水,故名。
浮丘洞,在东南仙君堡,天台道士浮丘公修道之处“柏坡”即缑山之麓,有古柏满坡,故名。嘉靖戊子岁荒, 居民始取资食,日久遂歼。
“饮鹤池”在缑山上,今涸。
饮马池在治东南仙居堡升仙庙西南,即王子晋“饮 马之池。”
张公泉:在治南缑山堡。俗传宋时有张公,每取饮之, 故名。
马跑泉在佛光峪。昔唐三藏往洪州归至此所,乘之 马,跑地得泉,今涸。
甘露泉在仙君堡南。泉水莹澈如饴,故名。
灵泉在县治南仙君堡浮丘祠东沟中。元致和间,泉 始出,澄澈可爱,若凫鸥,泳者即死,病者饮之即愈,故 名。
落鹿涧:在县治南二十五里。子晋射鹿于此,从浮丘 公学道之处。
拜马涧在县治南三十里。子晋乘鹤升仙,弃所乘之 马于此。乡人拜之,因名。
按《巩县志山川》,“虎头山在县南门外”,语同《府志》; “青龙山”, 语同《府志》。
龙尾山,在县西三里。宋诸陵联络其下,至此断绝,尾 接河洛,故名。
赵封山 语同。《府志》。
老君山,在县南八十里。下有老君洞炼丹井。
猴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势高峻如猴。
寒战山在县南五十里。山峰高插云霄,下有玉仙河, 虽盛暑亦有寒气逼人。
黑云山在县南六十里。昔成汤祷雨处。传闻祷雨毕, 有黑云起于此山,须臾雨数千里,遂名。
轘辕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其坂十有二曲,将去复还, 故名。
五枝岭在县西南七十里。嵩山至此分五枝,一结青 龙山,一结伏儿山,一结汴梁,绵亘数千里,皆此山发 脉也。其二枝短小,无所结。
嵩岭,在县西南七十里,接嵩山。
老君洞,在赵封堡,洞有老子像。按巩县之山,郭璞曰: “巩维岳宗。”《穆天子传》曰:“河者渎之宗。”巩正在二宗之 间。西阜曰夏台,台西稍南,山势回环,其下石洞四五, 刻有昙云像一。寺名净土。南望少室如云屏。少室虽 属登封之少林,而外方面壁,凝然积翠,远对晴岚,玉 光霭霭,又若为巩南供设者。由洛水自南而北,于此 朝趋,无山遮蔽,全体毕现。嵩支为轘辕,其山势将去 复还。汉尝置关。宋有赵城、商桑林社,汉昭烈寨,战国 苏秦代厉故里。其东则唐黄巢起兵试刃寺,而景亳 汤亭亦在焉。其北为郭子仪封穴处。其东为乱石山, 出牛鼻五泉。北有畤磴平整,自下而上,乃宋代封岳 故道。秦汉以来多封禅,汉采公孙卿之言,尤屡致意 于此,所谓山下呼万岁者三,然耶?否耶?北有青龙山, 郁葱辉映,甲于群山,为宋状元宰相蔡齐故里。山脉 西北行,为磨脐堆、大青堆、小青堆。峰峦甚秀,直抵县 城之东,其麓曾有青城。县。西下为猴山,晋王亥隐于 此,汉相项董二墓将岑彭之墓俱在。大抵自南而东 皆嵩脉,自北而西皆邙脉。
按《密县志山川》:“浮山在县东三十里。”〈按山海经水经注半石之山属
偃师浮戏之山属密县,《嵩高志》详言之。今查二县志,皆不载此二山名。独密有浮山,或即浮戏欤?然此山则偃师亦列其名,不独密县为然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