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203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三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二百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二百三卷目录

 春秋部纪事三

经籍典第二百三卷

春秋部纪事三

[编辑]

《宋史吴廷祚传》:“子元扆,字君华,尚太宗第四女蔡国 公主,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大中祥符四年,领山南 东道,卒赠中书令,谥忠惠。元扆性谨让,待宾客以礼, 喜读《春秋左氏》,真宗深嘉叹,于帝婿中独称其贤。” 《李处耘传》:“子继隆,字霸图,以父荫补供奉官,选为果 阆监军。太平兴国二年,改六宅使,累加开府仪同三 司。”继隆好读《春秋左氏传》,喜名誉,宾礼儒士。

《曹彬传》:“彬子璨,字韬光,以荫补供奉官,领富州刺史。 天禧三年,授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璨习知韬略,好 读《左氏春秋》。”

玮字宝臣,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春秋》三传,于《左氏》尤 深。

《张昭传》:昭父直,以《周易》《春秋》教授弟子,学者自远而 至,时号“逍遥先生。”

《刘熙古传》:“熙古字义淳。年十五通《易》《诗》《书》,十九通《春 秋》、子、史。后唐长兴中,以《三传》举。时翰林学士和凝掌 贡举,熙古献《春秋极论》二篇、《演论》三篇。凝甚加赏,召 与进士试,擢第,遂馆于门下。太祖即位,召为左谏议 大夫。乾德六年,拜端明殿学士。开宝五年,以本官参 知政事,拜户部尚书致仕。”

《张宏传》:“宏字巨卿,青州益都人。父峭,业《春秋》。一举不 第,退居丘园。后补协律郎,至平利令。”

《颜衎传》:“衎字祖德,兖国公四十五世孙。少苦学,治《左 氏春秋》。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 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授工部尚书, 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 荣之。”

《寇准传》:“准字平仲,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 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 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授大理评事, 累迁殿中丞,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 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合, 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 之得魏徵也。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院事。 《聂冠卿传》:冠卿字长孺,举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入 翰林为学士。未几,兼侍读学士。冠卿每进读《左氏春 秋》,必引尊王黜霸之义以讽。冠卿嗜学好古,手未尝 释卷。

《尹洙传》:“洙字师鲁,少与兄源俱以儒学知名。举进士, 调正平县主簿。用大臣荐,召试为馆阁校勘,迁太子 中允,直集贤院。上奏,仁宗嘉纳之。以右司谏迁起居 舍人,直龙图阁,坐贬监均州酒税,卒。洙内刚外和,博 学有识度,尤深于《春秋》。”

《杨澈传》:“澈字晏如。幼聪警,七岁读《春秋左氏传》,即晓 大义。周宰相李谷召令默诵,一无遗误,谷甚异之。建 隆初,举进士,调青州司户。太祖知其名,召试禁中,改 著作郎。”

《杜镐传》:“镐字文周,幼好学,博通经史。举明经,解褐集 贤校理,入直澄心堂。太宗即位,江左旧儒多荐其能, 改国子监丞,崇文院检讨。景德四年,拜右谏议大夫, 龙图阁直学士,赐袭衣金带。镐年逾五十,犹日治经 史数十卷,或寓直馆中,四鼓则起诵《春秋》。所居僻陋, 仅庇风雨,处之二十载不迁徙。性和易,清素有懿行”, 士类推重之。

《狄棐传》:“子遵度,字元规,少颖悟,笃志于学,每读书意 有所得,即仰屋瞪视,人呼之弗闻也。少举进士,一斥 于有司,耻不复为。以父任为襄县主簿,居数月弃去。 好为古文,著《春秋杂说》,多所发明,人多称之。”

《范正辞传》:“正辞字直道,治《春秋公羊》《穀梁》。登第,调安 阳主簿。开宝中,判入等,迁国子监丞,知戎州,改著作 佐郎。”

《王济传》:“济字巨川,历江南西路安抚使,颇涉经史,好 读《左氏春秋》。”

《孙何传》:“何字汉公,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 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推重之, 尝作《春秋》意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 俱首荐及第,又得甲科,历右司谏。”

《乔维岳传》:“维岳字伯周,陈州南顿人。治三传。周显德 初登第。开宝中,右拾遗刘稹荐其才,擢为太子中舍。 真宗践祚,特授海州刺史《刘敞传》:“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 一,直集贤院判,同修起居注。未一月,擢知制诰,拜翰 林侍读学士。敞学问渊博,为文赡敏,掌外制,时将下 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欧阳修 每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 服其博。长于《春秋》,为书四十卷,行于世。

《王安石传》:“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 下号曰新义。”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 “断烂朝报。”

《常秩传》:“秩字夷甫,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著。 嘉祐中,除国子直讲,不受。神宗即位,拜天章阁侍讲。 秩平居为学求自得。王回,里中名士也,每见秩与语, 辄欿然自以为不及。欧阳修、胡宿、吕公著、王陶、沈遘、 王安石皆称荐之,翕然名重一时。秩长于《春秋》,至斥 孙复所学为不近人情。著《讲解》数十篇,自谓圣人之 道皆在于是。”及安石废《春秋》,遂尽讳其学。

《沈辽传》:“辽字叡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 一世。读《左氏》小,摹仿之辄近似,迺鉏植纵舍,自成一 家。趣操高爽,飘飘然有物外意,绝不喜进取。”

《司马光传》:“光字君实。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 至不知饥渴寒暑。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 侍郎。”

《苏辙传》:“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 策制举,授商州军事推官,改著作佐郎。元祐元年,为 右司谏。宣仁后临朝,进户部侍郎,代轼为翰林学士。 寻擢吏部尚书。使契丹,馆客者侍读学士王师儒,能 诵洵、轼之文及辙《茯苓赋》,恨不得见全集。使还,为御 史中丞。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徽宗即位,大” 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号“颍滨遗老。”辙性沉静简洁, 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 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所著《春秋传》行于 世。

族孙元老,字子廷,幼孤力学,长于《春秋》。轼谪居海上, 数以书往来,轼喜其为学有功,辙亦爱奖之。黄庭坚 见而奇之,曰:“此苏氏之秀也。”举进士,历太常少卿。元 老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遂论元老苏轼从孙, 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 罢为提点明道宫。元老叹曰:“昔颜子附骥尾而名显”, 吾今以家世坐累,荣矣。

《刘摰传》:“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儿时,父居正课以书, 朝夕不少间。或谓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邪?居正曰: ‘正以一子,不可纵也’。嘉祐中,擢甲科。用韩琦荐,得馆 阁校勘。月馀为监察御史。哲宗即位,召为吏部郎中, 擢侍御史。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连进左丞、中书侍 郎,迁门下侍郎。挚嗜书,自幼至老未尝释卷。家藏书” 多自雠校,得善本,或手抄录,孜孜无倦。晚好《春秋》,考 诸儒异同,辨其得失,通圣人经意为多。

《王岩叟传》:“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 知文字。仁宗患词赋致经术不明,初置明经科。岩叟 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熙宁中,韩琦留守北京, 以为贤,辟管勾国子监。韩绛代琦,复欲留用。岩叟谢 曰:‘岩叟,魏公之客,不愿出他门也’。士君子称之。哲宗 即位,用刘摰荐,为监察御史,迁左司谏兼权给事中”, 复以起居舍人日侍讲,奏曰:“陛下退朝无事,不知何 以消日?”哲宗曰:“看文字。”对曰:“陛下以读书为乐,天下 幸甚。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在 专与勤。屏绝它好,始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始可谓之 勤。愿陛下特留圣意。”哲宗然之。元祐六年,拜枢密直 学士、签书院事。有《春秋传》行于世。

《陆佃传》:“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 月光读书,蹑𪨗从师,不远千里。熙宁三年,应举入京, 礼部奏名为举首。方廷试赋,遽发策题,士皆愕然,佃 从容条对,擢甲科,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 殿说书、同修起居注,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迁 吏部侍郎。佃著书二百四十二卷,如《春秋后传》,皆传” 于世。

《孙觉传》:“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学。瑗之弟子 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其间,众 皆推服。登进士第。嘉祐中,择名士编校昭文书籍,觉 首预选,进馆阁校勘,直集贤院。哲宗即位,兼侍读,迁 右谏议大夫。有《春秋传》十五卷。”

《鲜于侁传》:“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举进士,历 集贤殿修撰。侁刻意经术,为范镇、孙甫推许。孙复与 论《春秋》,谓今学者不能如之。”

《陈瓘传》:“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中甲科, 调湖州掌书记,迁秘书省校书郎。徽宗即位,迁左司 谏。绍兴二十六年,高宗谓辅臣曰:‘陈瓘昔为谏官,甚 有谠论。近览所著《尊尧集》,明君臣之大分,合于《春秋》 之法,宜特赐谥以表之。谥曰忠肃’。”

《吴师礼传》:“师礼字安仲,杭州钱塘人。太学上舍赐第知天长县。召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徽宗初,擢右司 谏,改右司员外郎,以直秘阁知宿州。师礼游太学时, 兄师仁为正,守《春秋》学。它学官有恶之者,条其疑问 诸生,师礼悉以兄说对。学官怒,鸣鼓坐堂上,众质之, 师礼引据三传,意气自如。江公望时在旁,心窃喜。后” 相遇于泌阳,公望谓曰:“子异日得志当如何?”曰:“但为 人作丰年耳。”遂定交。

《陆蕴传》:“蕴字敦信,福州候官人。少知名,登进士第,为 太学《春秋》博士。经废员省,改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 崇宁中,拜礼部员外郎,迁大司成,擢御史中丞。” 《张浚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中进士第。高宗即位, 除枢密院编修官,擢殿中侍御史,除礼部侍郎。高宗 召谕曰:‘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将有为,正如欲一 飞冲天,而无羽翼,卿勉留辅朕’。”除御营使司参赞公 事。建炎三年,除礼部尚书。九年,除资政殿大学士。十 二年,封和国公,赠太师,谥忠献。《诗》《礼》《春秋》各有解。 李光传孟传,字文授,光幼子也。光南迁之日,才六岁。 以光遗表恩,累官至太府丞,以朝请大夫直宝谟阁 致仕,年八十。有《左氏说》十卷。博学多闻,持身甚严,时 推“能世其家。”

《许翰传》:“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祐三年进士第。 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靖康初召对,除翰林学士,寻 改御史中丞。高宗即位,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 绍兴元年,召拜端明殿学士,赠光禄大夫。翰通经术, 所著书有《春秋传》。”

《陈禾传》。“禾字秀寔,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 迁辟雍博士。时方以传注记问为学,禾始崇尚义理, 黜抑浮华。入对契旨,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迁左 正言。俄除给事中,赠中大夫,谥文介。禾性不苟合,立 朝挺挺有风操,有《春秋传》十二卷。”

《岳飞传》:“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厚寡言, 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

《魏矼传》:“矼字邦达,和州历阳人。少颖悟,时方尚王氏 新说,矼独守所学。宣和二年,上舍及第。绍兴元年,擢 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临安火,延烧数千家,献谀 者谓非灾异。矼言《春秋》定哀间,数言火灾。说者谓孔 子有德而鲁不能用,季孙有恶而不能去,故天降之 咎。今朝廷之上有奸慝邪佞之人,未逐乎百执事之 间,有朋附奔竞之徒,未汰乎?搢绅有公忠宿望,及抱 道怀艺、有猷有守之士未用乎?宜鉴定哀之失,甄别 邪正,亟加进用。”除吏部侍郎。

《吕本中传》:“本中字居仁,幼而敏悟,公著奇爱之。祖希 哲师程颐,本中闻见习熟,少长从杨时、游酢、尹焞游, 三家或有疑异,未尝苟同。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 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学者称为东莱先生。有 《春秋解》一十卷行于世。”

《陈公辅传》:“公辅字国佐,台州临海人。政和三年上舍 及第,调平江府教授。累迁权应天府少尹,除秘书郎。 靖康初,擢为右司谏。绍兴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疏 言:王安石学术之不善,尤甚于政事。政事害人才,学 术害人心。《三经字说》诋诬圣人,破碎大道,非一端也。 《春秋》正名分,定褒贬,俾乱臣贼子惧安石,使学者不” 治《春秋》《史》《汉》,载成败安危、存亡理乱,为圣君贤相、忠 臣义士之龟鉴。安石不使学者读《史》《汉》,王莽之篡,扬 雄不能死,又仕之。安石乃曰:“‘雄之仕,合于孔子无可 无不可之义’。使公卿大夫皆师安石之言,宜其无气 节忠义也。”授左司谏,迁尚书礼部侍郎。

《罗汝楫传》:“‘汝楫字彦济,徽州歙县人。登政和二年进 士第,监登闻鼓院,迁大理丞、刑部员外郎,拜监察御 史,迁起居郎兼侍讲。帝问:或谓《春秋》有贬无褒,此谊 是否’?对曰:‘《春秋》上法天道,春生秋杀,若有贬而无褒, 则天道不具矣’。帝称善,尝曰:‘自王安石废《春秋》学,圣 人之旨寖以不明,近世得其要者,唯胡安国与卿耳’。” 兼权中书舍人除右谏议大夫,迁御史中丞,除龙图 阁学士。

《范如圭传》:“如圭字伯达,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 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 召试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

《虞允文传》:“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 岁能属文。绍兴二十三年,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 黎州、渠州。高宗召对,除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乾道 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允文 多荐知名士,如洪适、汪应辰。及为相,籍人才为三等, 有所见闻即记之,号《材馆录》。凡所举,上皆收用,如胡” 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尤章明者也。 胡铨以台评去,允文奏留之经筵。铨荐朱熹,上问“允 文识熹否”,允文谓熹不在程颐下,遂召熹,熹不至。上 以仆射名不正,改为左右丞相。八年二月,授允文特 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允文姿雄伟,慷慨磊落,有大志, 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早以文学致 身台阁,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无二焉。有《经筵春秋讲义》三卷。

《汪澈传》:“澈字明远,第进士,教授衡州、沅州。用万俟卨 荐,为秘书正字、校书郎,除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 二十三年,上元前一夕,风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鲁 隐公时,大雷震电,继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间再有 大变,谨而书之。今一夕间,二异交至,此阴盛之证,殆 为金人。今荆襄无统督,江海乏备御。因陈修攘十二” 事,除御史中丞。

《王刚中传》:“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刚中博览强记, 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任某州推官,改左宣义郎, 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 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 人忠佞之辨。迁中书舍人。孝宗受禅,除礼部尚书,直 学士院兼给事中,为卤簿使,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 密院事,进同知院事,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刚 中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退惟读书著文为乐。 有《春秋通义》。

《王十朋传》:“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资颖悟,日诵数 千言。及长有文行,聚徒梅溪,受业者以百数。入太学, 主司异其文。上亲政策士,谕考官曰:‘对策中有陈朝 政切直者,并寘上列。十朋对万馀言。上嘉其经学淹 通,议论醇正,遂擢为第一。学者争传诵其策,以拟古 晁董。授绍兴府签判,召为秘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 授。先是,教授入讲堂,居宾位,十朋不可。皇孙特加礼, 而位教授中坐,除著作郎。三十一年正月,风雷雨雪 交作,十朋以为阳不胜阴之验,遗陈康伯书,冀以《春 秋》灾异之说力陈于上,“崇阳抑阴,以弭天变。”迁大宗 正丞。

《李焘传》:“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绍兴八年,擢进士第, 调雅州推官,改知双流县,以馀暇力学。焘耻读王氏 书,独博极载籍,搜罗百氏,慨然以史自任。乾道五年, 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焘性刚大,特立独行,早 著书,长编一书,用力四十年。叶适以为春秋以后才 有此书。有《春秋学》十卷。”

《家愿传》:父勤国,庆历、嘉祐间,与从兄安国、定国同从 刘巨游,与苏轼兄弟为同门友。王安石久废《春秋》学, 勤国愤之,著《春秋新义》。

《黄裳传》:“裳字文叔,隆庆府普城人。少颖异,登乾道五 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 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迁国子博士,进秘书郎, 迁嘉王府翊善,讲《春秋》。王正月,曰:周之王即今之帝 也。王不能号令诸侯,则王不足为王。帝不能统御郡 镇,则帝不足为帝。今之郡县,即古诸侯也。周之王惟 “不能号令诸侯,故《春秋》必书‘王正月,所以一诸侯之 正朔。今天下境土,比祖宗时不能十之四,然犹跨吴、 蜀、荆、广、闽、越二百州,任吾地者,二百州守也,任吾兵 者,九都统也。苟不能统制,则何以服之’?”他日,王擢用 东宫旧人吴端,端诣王谢,王接之中节裳。因讲《左氏》 礼有等衰,问王:“比待吴端得重轻之节,有之乎?”王曰: “有之。”裳曰:“王者之学,正当见诸行事。今王临事有区 别,是得等衰之义矣。”绍熙二年,迁起居舍人,赠资政 殿学士。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 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耻一书不读, 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天性。所为文明白条达,有 《王府春秋讲义》。

《倪思传》:“思字正甫,湖州归安人。乾道二年进士,中博 学宏词科,累迁秘书郎,除著作郎兼翰林权直。光宗 即位,迁将作少监兼权直学士。阮升中书舍人兼直 学士院,同修国史,寻兼侍讲。时李皇后寖预政,思进 讲姜氏会齐侯于泺,因奏人主治国,必自齐家始。家 之不能齐者,不能防其渐也。始于狎亵,终于恣横,卒 至于阴阳易位,内外无别,甚则离间父子。汉之吕氏、 唐之武、韦,几至乱亡,不但鲁庄公也。”上悚然。赵汝愚 同侍经筵,退语人曰:“谠直如此,吾党不逮也。”宁宗即 位,除吏部侍郎,谥文节。

《辛弃疾传》:弃疾字幼安。帅长沙时,士人或愬考官滥 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信然,索亚榜春秋卷 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 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 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

《李好义传》:“好义下邽人,喜《孟子》《左传》,以为终身行此 足矣。”

《洪咨夔传》:咨夔字舜俞,于潜人。嘉定二年进士,为饶 州教授。作《大冶赋》,楼钥赏识之,迁金部员外郎,拜监 察御史。时登进诸儒,以广讲读说书之选,咨夔言,圣 学之实所当讲明而推行者有六:一亲睦本支,二正 始闺门,三警肃侍御,四审正邪用舍,五储养文武之 才,六忧根本无生事邀功,擢中书舍人,所著有《春秋 说》。

《杨简传》:“简字敬仲,乾道五年,举进士,知温州。帝遣使 至郡,讥察使于简为先世契,出郊迎不敢当,从间道走州,入客位。简闻之不敢入曰:‘使者衔天子命,辱临 敝邑,天使也。某不敢不肃’。遂从西翼偕进,礼北面东 上,简行则常,西步则后,及阶莫敢升。已乃同升自西 阶,足踧踧,莫敢就主席。使者曰:‘邦君之庭也,礼有常’” 尊。简曰“《春秋》王人”虽微,例书大国之上,尊天子也。况 今天使乎?持之益恭。邦人见之,莫不瞿然竦观,屏息 立

简门人钱时,字子是。幼奇伟不群,读书不为世儒之 习,绝意科举,讲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 招主讲席,学者兴起,政事多所裨益。郡守及新安、绍 兴守皆厚礼延请,开讲郡庠。其学大抵发明人伦,论 议宏伟,指摘痛快,闻者皆有得焉。丞相乔行简知其 贤,特荐之朝,授秘阁校勘。诏守臣以时所著书来上, 其书有《春秋大旨》。

《陈宓传》:“宓字师复,丞相俊卿之子,少尝及登朱熹之 门,熹器异之。长从黄干游,以父任知安溪县,擢太府 丞。宓天性刚毅,信道尤笃,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 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自言居官必如颜真卿, 居家必如陶潜,而深爱诸葛亮,身死家无馀财,库无 馀帛,庶乎能蹈其言者。”所著书有《春秋三传抄》 《范应𨱅传》:“开禧元年,举进士,直焕章阁。读书明大义, 尤喜《左氏春秋》。”

《牟子才传》:“子才字存。”请帮助识别此字。井研人。少从其父客陈咸,咸 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咸异之。学于 魏了翁、杨子谟、虞刚简,又从李方子,方子,朱熹门人 也。嘉定十六年举进士,擢史馆检阅,迁著作郎。度宗 即位,授翰林学士、知制诰。有《春秋轮辐》。

《朱貔孙传》:“貔孙字兴甫,浮梁人。淳祐四年进士,授福 州学教授,迁太学博士。帝亲擢监察御史兼崇政殿 说书兼太子右谕德,诏许乘马赴讲。貔孙谕导得体, 衍说经义,有关于君道者必委曲敷畅,阴寓警戒。太 子每为之动容。推《春秋》尊王黜霸之旨,劝帝崇仁政, 用吉士,行正论,赐赉甚渥。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讲。度 宗即位,擢右谏议大夫,赐紫金鱼袋,兼赐章服、犀带。” 《张惟孝传》:“惟孝字仲友,襄阳人,长六尺,通《春秋》。” 《赵善湘传》:“善湘字清臣,庆元二年,举进士,调金坛县 丞,知馀姚县,迁大宗正丞,兼权户部郎官。嘉定十七 年,拜右文殿修撰。绍定三年,进焕章阁直学士。淳祐 二年,帝手诏求所解《春秋》,进观文殿学士。”所著有《春 秋三传通议》三十卷。

《赵与懽传》。“与懽,字悦道,嘉定七年进士,调大理评事, 迁宗正少卿,兼权户部侍郎,进《春秋》解,升大学士。谥 清敏,赠太师。”

《皮龙荣传》: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淳祐 四年进士,官宗学谕,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 堂直讲。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改而 一善著,百过改而百善融。迁秘书郎,升著作郎。景定 元年四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伯,参知 政事,兼太子宾客。龙荣少有志略,精于《春秋》学。 《家铉翁传》。铉翁,眉州人,以荫补官,累官端明殿学士, 签书枢密院事。铉翁状貌奇伟,身长七尺,被服儒雅, 其学邃于《春秋》,自号“则堂”,改馆河间,迺以《春秋》教授 弟子。

《杨大异传》:“大异字同伯,从胡宏受《春秋》大义。登嘉定 十三年进士第,擢知登闻鼓院,进直秘阁,除秘阁修 撰、大中大夫,提举崇禧观,醴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 户,赐紫金鱼袋。归里第,与居民无异。学者从之讲肄 谆谆,相与发明经旨,条析理学。”

《危昭德传》:“昭德,昭武人,宝祐元年进士,历官为史馆 检阅校勘,迁秘书郎,权工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 院。昭德在经筵,以《春秋》进讲,反复规正者甚多。” 《循吏传》:“鲁有开,字元翰,参知政事宗道从子也,好礼 学,通《左氏春秋》。用宗道荫,知韦城县,有古循吏风。官 至中大夫。”

《道学传》:“程颐字正叔,年十八,游太学,见胡瑗问诸生 以颜子所好何学,颐因对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 人可学而至欤’?”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 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直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 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 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 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 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 性而亡之。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 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 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 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 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 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 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 未尝复行”,此其好之笃,学之得其道也。然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 其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 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后人不达,以 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 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 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瑗得其文, 大惊异之,即延见,处以学职。吕希哲首以师礼事颐, 哲宗初,诏以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 书。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动止语默一以圣 人为师,其不至乎圣人不止也。著《春秋传》以传于世。 序曰:“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长之,治之而 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后人道立, 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作,顺乎 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乎三王 迭兴,三重既备,子、丑、寅之建正,忠、质、文之更尚,人道 备矣,天运周矣。圣王既不复作,有天下者虽欲仿古 之迹,亦私意妄为而已。事之缪,秦至以建亥为正;道 之悖,汉专以智力持世,岂复知先王之道也?夫子当 周之末,以圣人不复作也,顺天应时之治不复有也, 于是作《春秋》,为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谓“考诸三王而 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 圣人而不惑”者也。先儒之传,游、夏不能赞一辞,辞不 待赞者也,言不能与于斯尔。斯道也,唯颜子尝闻之 矣。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其准 的也。后世以史视《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 之大法,则不知也。《春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如日 星,乃易见也。惟其微辞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也。 或抑或纵,或予或夺,或进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 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 衡,揆道之模范也。夫观百物然后识化工之神,聚众 材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而欲窥圣人之用 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学《春秋》者,必优游涵泳,𪐝识心 通,然后能造其微也。后王知《春秋》之义,则虽德非禹 汤,尚可以法三代之治。自秦而下,其学不传。予悼夫 圣人之志不明于后世也,故作“《传》以明之,俾后之人 通其文而求其义,得其义而法其用,则三代可复也。” 是《传》也,虽未能极圣人之蕴奥,庶几学者得其门而 入矣。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 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为伊川先生。嘉定 十三年,赐谥曰“正公。”淳祐元年,封伊阳伯,从祀孔子 庙庭。

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人。年二十四,闻郡人罗从 彦得河、洛之学,遂以书谒之。其略曰:“侗闻之天下有 三本焉,父生之,师教之,君治之。阙其一则本不立。古 之圣贤莫不有师,其肄业之勤惰,涉道之浅深,求益 之先后,若存若亡,其详不可得而考。惟洙、泗之间七 十二弟子之徒,议论问答,具在方册,有足稽焉,是得” 夫子而益明矣。孟氏之后,道失其传,枝分派别,自立 门户,天下真儒不复见于世,其聚徒成群,所以相传 授者,句读文义而已尔,谓之熄焉可也。其惟先生服 膺龟山先生之讲席有年矣,况尝及伊川先生之门, 得不传之道于千五百年之后。性明而修,行完而洁, 扩之以广大,体之以仁恕,精深微妙,各极其至,汉、唐 诸儒无近似者。至于“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 使人化,如春风发物”,盖亦莫知其所以然也。凡读圣 贤之书,粗有识见者,孰不愿得授经门下,以质所疑。 至于异论之人,固当置而勿论也。侗之愚鄙,徒以习 举子业,不得服役于门下,而今日拳拳欲求教者,以 谓所求有大于利禄也。抑侗闻之,“道可以治心,犹食 之充饱,衣之御寒也。人有迫于饥寒之患者,皇皇焉 为衣食之谋,造次颠沛,未始忘也。至于心之不治,有 没世不知虑,岂爱心不若口体哉?弗思甚矣。”侗不量 资质之陋,徒以祖父以儒学起家,不忍坠箕裘之业, 孜孜矻矻为利禄之学,虽知真儒有作,闻风而起,固 不若“先生亲炙之得于动静语默之间,目击而意全 也。今生二十有四岁,茫乎未有所止,烛理未明而是 非无以辨,宅心不广而喜怒易以摇,操履不完而悔 吝多,精神不充而智巧袭,拣焉而不净,守焉而不敷, 朝夕恐惧,不啻如饥寒切身者,求充饥御寒之具也。 不然,安敢以不肖之身为先生之累哉?”从之累年,授 《春秋》之说,从彦亟称许焉。侗接后学,答问不倦,其语 《春秋》曰:“《春秋》一事,各是发明一例,如观山水徙步而 形势不同,不可拘以一法。然所以难言者,盖以常人 之心推测圣人,未到圣人洒然处,岂能无失耶?”吏部 员外郎朱松与侗为同门友,雅重侗,遣子熹从学,熹 卒得其传云。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 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史、百家、山经地志、 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尝取《管子》所谓“思之思之, 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通之”之语,以为穷理之要。 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求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改袁州司 理。洽数以病请祠,至是,主管建昌仙都观,赐绯衣银 鱼。时袁甫提点江东刑狱,甫以白鹿书院废弛,招洽 为长。洽曰:“嘻!是先师之迹也,其可辞?”至则选好学之 士日与讲说,而汰其不率教者。凡养士之田干没于 豪右者复之,学兴,即谢病去。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 “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 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 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 交皆名士,如吕祖俭、黄干、赵崇宪、蔡渊、吴必大、辅广、 李道传、李燔、叶味道、李闳祖、李芳子、柴中行、真德秀、 魏了翁、李𡌴、赵汝谠、陈贵谊、杜孝严、度正、张嗣古,皆 敬慕之。所著有《春秋集注》《春秋集传》《左氏蒙求。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