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志稿 (四库全书本)
礼部志稿 |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
礼部志稿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礼部志稿一百卷为明泰昌元年官修首列纂修姓氏自礼部尚书林尧俞至司务顾氏碞等四十人次列批委纂修自东阁大学士前礼部尚书孙如游至仪制司员外郎张光房等六人次列巡按直隶苏松等处御史据松江府知府掲荐生员俞汝楫纂礼部志书公移并礼部准聘赴书局批文则成书实出汝楫之手明史艺文志有俞汝楫礼仪志一百卷当即此书此曰礼部志稿盖其草创初成尚未定名之本也卷首汝楫名后并列上海生员俞廷教名为荐举公移所无殆入局以后续招协修故初揭不载欤其书首圣训六卷为洪武至隆庆诏谕次建官建署一卷次总职掌一卷次仪司职掌十六卷次祠司职掌十卷次客司职掌四卷次膳司职掌及司务职掌共二卷次历官表四卷次奏疏五卷次列传八卷次仪司事例二十一卷次祠司事例九卷次客司事例三卷次膳司事例一卷次总事例七卷前列凡例三则其溯初制一则称研讨典故要在寻流溯源其理条贯一则称典故之编不急于荟萃而急于贯通其慎稽考一则称网罗旧闻非独挂漏是惧而考正谬误亦编摩第一义其言皆深得纂辑要领故其书叙述详赡首尾该贯颇有可观如释菜荐举诸诏为明实录所不载祈雪建宫诸训为嘉靖祀典所未录王妃冠服百官常服及大宴乐章较明史礼乐志为详贡举起送之额诰敕表章之式较明会典为备经筵侍班员额拾明集礼之所遗朝觐赏赉诸制补星槎胜览西域行程之所阙虽案牍之文稍伤冗杂而取备掌故体例与著书稍殊固不能以是病之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官〈臣〉陆 费 墀
礼部志稿纂修姓氏
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林尧俞右 侍 郎 兼 翰 林院侍读学士温体仁仪 制 清 吏 司 郎 中周应期
员 外 郎卢洪珪
邓良知
主 事莫俨皋
孔荣宗
刘应宾
张时
张翼明
祠 祭 清 吏 司 郎 中周以谦
员 外 郎周 锵
主 事张天麟
丘履嘉
李𦙍华
陈 耀
南居益
荆养乔
主 客 清 吏 司 郎 中虞徳隆
员 外 郎郑国昌
主 事毕自肃
张弘襟
丁魁楚
李之茂
韩 琳
李长徳
李其纪
孙际可
精 膳 清 吏 司 郎 中萧应坤
董 暹
员 外 郎张国柱
王象晋
主 事张文运
王曰善
李日华
李 芬
何应奎
沈景初
司 务 厅 司 务周 迪
顾民碞
礼部志稿批委纂修
东 阁 大 学 士 前 礼 部 尚 书 孙如㳺前礼部尚书兼翰 林 院 学 士孙慎行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 读 学士周道登恊理府事礼部尚书前 礼部 右侍郎周〈阙名〉尚宝司少卿前仪 制 清 吏司郎中湏之彦前 仪 制 清 吏 司员 外 郎张光房
奉委辑录直隶松江府儒学生员俞汝楫
直隶松江府上海县 儒学生员俞廷教
礼部委纂修公移
钦差提督学政巡按直隶苏松等处监察御史毛为礼制纲维政教志乘关系宪章谨荐学行宿儒以备纂修取用事奉都察院东学字二十五号勘札准礼部咨仪制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据𧺫复原任松江府知府庄毓庆掲称窃闻本朝礼法大备咸统扵寅清直亮之臣从来搜辑旧闻必需夫修行积学之士查得万历三十七年选司袁员外见吏部志缺择委贡生宋启眀收罗散帙慱采群编纂成志书三十册现奉堂批付梓永为一代章程而吏礼并称鸿钜纂修允资端方切见松江府学生员俞汝楫学术醇正操履高贞属以考古证今必能删芜辑漏况典重郊庙大礼沿革皆当并稽而部设南北両都彼此亦宜互证查本生万历甲寅南部聘修祠乘十卷虽未梓行而□先典故已备考镜又查本生曽经修撰焦竑委纂名贤列传预魁万卷之琅函常熟县延修虞山志书亦具一方之纪事至扵母殁二十馀年因迁葬而庐墓荒山泣声同永夜猿啼家徒存四壁勤课诵而糊口砚田苦节迸末流膻好行砥颓波言无枝叶职自初第司铎云间目击当年之砺志距十载再守旧游更觇末路之有成闻见最真秉彛不昧今因服阕赴部躬逢吏志告完而春曹载笔伊始心切怜才谊难缄默等因具掲到部奉批夲部未有志乘诚为缺典第纂辑之任颇难其人今庄使君所荐云间俞生文行俱优正本部所愿得以充纂辑者亟宜委任以成盛典志成之日纪录酬劳尚图优议等因送司奉此看得本部典礼㝡称繁钜而纪载缺焉无稽历朝掌故㡬同藏壁之书四署文移半是存羊之朔挂漏未暏其全敝舛莫知其自志书一节不可谓非本部之缺典也今据原任松江府知府庄毓庆所举松江府学生员俞汝楫行拟闵曾才追班马即其修辑志乘业已窥见一斑知其慱古凖今当必素㛠三礼倘假数月之暇得徼笔砚之灵勒成一书俾传不朽岂直羽翼典礼真可鼓吹休明当不止本部之拜赐也候书成之日应比照南昌生员章潢事例举用以酬其劳仍知会提学官先采访其文行特为优议以示旌异并转行府县动支学租银八両以充聘资等因呈部㸔得本部志书得有学朗识之士为之纂辑诚不朽盛事也即咨彼处学台优奖并转行府县偹礼银捌両充聘俟纂辑完日荐用酬劳拟合就行为此合资贵院烦为转逹直隶督学御史先将俞汝楫优奖仍转行该府县学照数动支学租银両送充聘礼施行等因到院准此填给巡按直隶东学二十五号勘合备札到院依奉查照即便施行等因奉此㸔得松江府学生员俞汝楫吟𥦗下一经峻槩楼头百尺力行古道夙负时名今令闻已逹家邦即纂辑有光志乘为此案仰本府即支学租银八両封给本生作为该部聘礼再动前银六両并置匾一座上书鼓吹休明四字送至其家以示优奖之意仍将支用过银数取回掲同抄案依准呈来湏至案者泰昌元年十月三十日纂志凡例
一溯初制
夫研讨典故要在沿流溯源我朝一代之礼皆繇圣祖创定即位之初甫辟乾坤而新日月亟孜孜三重隆儒引谊撰著礼书以昭示𮜿极考其时所最先成者曰大眀集礼其书取周官吉凶军宾嘉五礼为纲而加以冕服卤簿仪仗律乐字学且多绘图焉自后十馀年间则有曰国朝礼制曰稽古定制曰国朝制作曰大礼要议曰皇眀礼制曰礼仪定式曰大眀礼制曰洪武礼制曰礼制集要曰礼制节文曰太常集礼曰孝慈录其不专扵礼而礼政居多者曰皇眀祖训曰大诰曰大眀令曰教民榜文曰诸司职掌典礼之盛彻今古通幽明极天地和上下优优大哉不可以加矣列圣纉承先□一揆即如世皇天徳通达圣学渊深锐意修眀靡神不举宁出祖制之矩矱哉故会典深得此义每类首列国初诸籍之文次乃后来宪令本末灿然可暏已今兹之纂一遵其义例初制见行必穷其著令之始初制废阁务识其沿革之繇将率循者与振举者咸易考见焉此臣子以纂述为宪章之义也
一理条贯
夫典故之编不急扵荟萃而急扵贯通不急于广慱而急扵提挈頥事抟沙意绪棼丝安所得其要领哉兹者拟门类则立网以总之立目以疏之扵目之中又枝分缕析以悉之此为定局之大势也拟名目则依彷职掌而不尽泥职掌有宜分而合者为别之有宜合而分者为一之有创立遗漏者为益之有先后失次者为序之又为布列之大凡也拟书法则朝廷所䧏曰诏曰令曰命臣所奏曰奏准曰奏定曰议准曰议覆皆以年月先后次第著之有创举者曰谋事之始有举而旋废者曰今罢曰某年罢其仪注小有损益者随文注之小同大异者随代列之又为载笔之大意也连篇累牍若三千三百本天淆地而提纲挈领则为轻为曲胪若列眉累世不能殚其学者一朝可以举其槩矣
一慎稽考
夫纲罗旧闻匪独挂漏是惧而考正谬误亦编摩第一义也兹幸从词林钜公请累朝金柜石室之副逖捜慱采膏晷为继又节蒙当事名公示以本曹掌故诸牍稔得熟闻往事谓可借手以报塞笔扎之役扵万一顾简编浩穣案牍纷拏一事而众册毕书不免彼此矛盾一编而事端两见间亦先后抵牾盖语有曰郢书烛举笔端烛影则知搦管者之不难脱略也又曰字经三写焉乌成马则知传录者之不难失真也彚录之际每贾勇从事凡有舛错参互考订盖不遗馀力矣其有无从是正者则存旧文以俟亦窃附扵郭公夏五之遗意乎
- 全览1
- 全览2
- 全览3
- 全览4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上
- 卷八十五下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