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遗/卷一
成书得书难
[编辑]《易》更四圣而始备;《书》历二千馀年,存者仅五十八篇;《诗》之删也,夫子十取其一;《春秋》鲁史之名,记者非一人,其后夫子修之,左氏传之,又其后刘歆、杜预合经传而一之,然后经以传明,事以类著,经之成亦难矣。周衰极文之世,晋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春秋》。吴季札聘上国,始闻《诗》之风、雅、颂。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愤、五典、八索、九丘士生,其时得全见六经者无几。商颂至正考父才得十二篇于周太师,孔子周旋杞、宋间,欲究夏、商遗礼而不得。刘歆言汉经秦火书,惟有易。至孝文时,伏生始口授尚书。孝武时,壁出者皆朽腐散绝。诗之萌,或传雅或者传颂,合而成诗,其后得书二十篇以为《尚书大传》谓为不传春秋。唐孔颕达曰:刘向、班固、刘歆、贾逵、马融、郑玄、服虔、杜预皆不曾见今尚书,建安蔡氏谓杨雄亦未见尚书。
杨成斎序易曰:‘韩起聘鲁,见易象而喜。然起之所见者,予贡在三千七十中尝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今夫子之易,性与天道之言也乃可得闻。’子贡之所不闻,其述古人不得多书,而读之备矣。韩柳未出,欧阳公得韩文六卷于汉东李尧辅弊箧中,脱落颠倒无次序,乞归读之,后官洛阳,与尹师鲁补缀方成。全书穆长叙柳文为柳,初不全见于世,亡字失句,阙坠为甚,凡用力二纪,文始成定,今读韩柳者,未必察也。。
司马温公进《资治通鉴》表曰:‘臣之精力尽在此书。’又与宋次道书曰:交自到洛之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事。于今六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奏御唐文字 识遗卷一~卷三 12
经题签
[编辑]题签经目虽小节,古人亦审。朱文公见题伊川易传者,谓题周易程氏传方是,盖后传先经得尊经之意,且言汉晋诸儒经注皆如此。但先儒又有大名居下之说。大名易诗、书、礼、传是也,易以文王序加周字,书以上古书加尚字,诗以毛苌传加毛字,礼述周制加周字,传以左氏加左字。后来班固《汉书》、陈寿《三国志》皆大名居下,取法于经也。若伏羲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卦,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为文王,惟王弼、孔颕达以为伏羲自重。盖说挂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伏羲,作易之人,已言兼三画六而成卦,则重卦伏羲无疑也。但上繋言伏羲以来之制作十三卦,皆云盖取,则卦名伏羲前已有矣 识遗卷一~卷三 17
笔史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 19
孔子师
[编辑]孔子师老聃之说肇于庄子,庄子师老子,故其著书讥侮古今圣贤,独推老子,甚至假借孔子言语誉之。后来汉儒辑礼,记承其言 识遗卷一~卷三 21
文繁省
[编辑]識遺卷一~卷三 25
书史讹名
[编辑]尧、舜、禹、汤,或以为四圣人名,或以为谥,或以为号。以为谥者,谥法始周,古未有也;以为号者,索之旧说,谓孟子称尧曰放勲,舜曰都君,屈原称舜曰重华,书中候称禹曰文命。盖放勲谓尧能依仿上世之功化,重华谓舜继尧重光,文命谓禹布文德为则。尧、舜、禹、汤 识遗卷一~卷三 33
雉释文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36
孔门多才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37
孔子讳鲁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 42
理根本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 46
曹参不伐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48
有国二权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50
孟子谈王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53
十六相四凶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55
姬周姓
[编辑]识遗卷一~卷三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