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馀丛考/39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八 陔馀丛考
卷三十九
卷四十 


累世同居[编辑]

世所传义门,以唐张公艺九世同居为最。然不自张氏始也。《后汉书》: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又陶渊明《诫子书》云: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幼春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是此风盖起于汉末。今按历代义门见于各史孝义、孝友传者,《南史》十三人,《北史》十二人,《唐书》三十八人,《五代》二人,《宋史》五十人,《元史》五人,《明史》二十六人。其尤盛者,张公艺之先,北齐东安王永乐、隋大使梁子恭,皆躬造而表其门,至公艺又被唐高宗褒谕,此一家而旌于三朝者也。江州陈氏宗族七百口,每食必共坐,犬百馀亦共牢,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已见《五代史》。而《宋史》又载其家名昉者,已十三世同居。昉之后又六世,大中祥符中,曾擢其名延赏者为员外郎。此一家而见于两史者也。浦江郑绮九世同居,已载《宋史》,而郑文嗣又载《元史》,郑濂又载《明史》此一家而见于三史者也。其不在孝友、孝义传,而杂见于本纪、列传者,《魏书》杨播及弟椿、津,缌服同爨。卢氵朁自祖至孙百口同居。《唐书》:李纲五世同居。崔元𬀩三世同居,群众皆寓郊墅,自远会食,无别爨。朱敬则与三从兄弟同居。高崇文之先,七世不异居。崔郸四世同居。李佘累世同居。刘审礼再从皆同居。《辽史•圣宗纪》有辽州张庭美,坤州高兴嗣,《道宗纪》有庆州靳文,高奚人达鲁,锦州民张宝。《宋太宗纪》有金乡李光袭,《理宗纪》有潭州李符,《度宗纪》有高邮夏世贤,皆累世同居。而《陆九渊传》:其家累世义居,《李庭芝传》其家十二世同居。《元史》赵毓家已三世同居,至毓又申先训。汴梁女子为贼所执,欲犯之,氏骂曰:“吾家六世义门,岂污贼乎!”此皆别见于孝义等传之外者也。又有正史所不载,而杂见于他书者。《贾氏谈录》:“博陵崔倕三世同居,贞元以来言家法者,以倕为首。《铁围山丛谈》:河东姚氏十三世不析居,累代旌表义门,《涌幢小品》:周德威五世孙徙居上虞,至宋有自承诏者,已十世同居,赵汴帅越,闻于朝。明隆庆中,山西巡抚贺一桂题长治县仇氏六世同居,又连江杨崇亦六世同居。此又正史之外见于纪载者也。余同年大学士王惺园,先代亦四世同居。问其家法,大率一家中推一人有才者为主,而尊卑皆听令焉。亲疏无异爨,婚娶无异礼,以是心志一而食用俭,故能保世滋大。因考《陆九渊传》,谓推一人为长者为家长,家事悉听命,子弟分任家事,田畴、庖爨、宾客之事,各有主者。《明史•郑濂传》亦称其家代以一人主家政,可见治家固不可无经久之法也。家庭雍睦,和气致祥,自必硕大蕃滋,福祉骈集。如杨播一门七群守、三十二刺史。崔倕生六子,一居辅相,五任大僚,宣宗赐其堂曰“德星堂”。浦江之郑馀阙,尝表为“浙东第一家”,李文忠取浙,亦尝遣兵护之,而贷以粟。赵天羽又记明太祖尝召濂奖之,退朝语马后,后曰:“陛下以一人尚得天下,令郑一家三千人,为患何难?”太祖悟,再召见,将诛之。问曰:“汝家何术能如是?”对曰:“无他,惟不听老婆言耳。”太祖大笑,免之。《明史》又记永乐中有传建文帝在其家者,遣使索之,其厅事有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以备不虞。使者所发,适皆经史,其半不发,乃免祸,人以为至行所感。而《涌幢小品》又记连江杨氏子孙互相乳哺,家鸡亦互,哺其子。构宅三十六年无哭声,仅一老妇殁,崇率子弟拜祷复活,又十三年乃卒。家无丧者四十八年,岂非积善馀庆、报施不爽有如是耶?然杨播家七郡守、三十二刺史,后遇河阴之变,尽为尔朱氏所杀,惟馀杨愔相北齐,又为常山王所害,扬氏遂几绝。《铁围山》所记十三世同居之姚氏,一旦大小死欲尽,独兄弟二人,方居忧而弟妇又卒。弟独与小儿同处,其亡妻每夕来哺儿,兄闻弟室中有妇人声,疑为妖魅,伏刀杀之,寻血迹所起,则弟妇冢也。妇家讼于官,兄弟皆死狱中,姚氏亦遂绝。此又天理之不可晓者。

守节绝域不传者甚多[编辑]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不屈节,而《汉书•匈奴传》:马宏副光禄大夫王忠使西域,为匈奴所遮,忠战死,宏被执,亦不肯降。至苏武归匈奴,乃令其随武归。其时又有杨信、路充国等,皆为单于所留,数岁始得归。张骞使月氏,亦为匈奴所得,留十馀岁,始与同行之胡人堂邑父脱归。魏遣于什门使于北燕,为冯跋所拘,不降,至二十二年魏燕通好,乃得归,魏主嗣比之苏武。唐温彦博为突厥所执,问以虚实,不对,置之阴山苦寒地。及突厥归款,始还。宇文元璹亦奉使,为叱罗所拘,数年始还,高祖比之苏武、张骞。郑元璹陷突厥数年,太宗许颉利可汗婚,元璹始得还,太宗亦比之苏武。又契何力使贺兰,被执,拔刀割左耳,誓不屈。太宗闻之,许毗伽和,乃得还。以蕃人为中国抗节,尤绝奇也。蒋俨使高丽,被囚,及高丽平。始还。崔伦使土蕃,被执,逼为书约泾州降,伦不从,囚逻娑城,六年始还。陈行焉使士蕃,论钦陵欲其拜,不屈,留之十年,卒于土蕃。辽使只刺里至高丽,被留六年,不屈,后高丽降,始得还。南宋洪皓使金,留十五年乃归。朱弁、张邵使金,亦皆留十馀年始归。又有陈过庭、司马朴、滕茂实、崔纵、魏行可,皆没于金。理宗时有王善使元,留七年乃归。元世祖初遣郝经为国信使,使于宋通好,贾似道方以鄂围之解为己功,虑经至泄其情,乃拘之真州。至伯颜南伐。始礼而归之,被留于宋者凡十六年。又月里麻思使宋议和,宋将胁以兵,欲降之,不屈,乃囚于长沙飞虎寨,凡三十六年而死。石天麟奉使漠北,为海都所拘,二十八年始得还。明太祖起兵江左,使汪河扩廊所,被留六年,明兵至河南,扩廓走,乃得还。此皆抗节绝域,历久不变者。今苏武事啧啧在人口,洪皓、朱弁士大夫尚有能记之,则犹兼以文学传也,若马、于、月里诸公,则罕有举其氏名者矣。又苏武射雁一事,乃常惠教汉使言,言“天子射上林得雁,足有帛书,知武等在某泽中”,所以使单于不敢隐匿,非真有雁书实事也。经则在真州得一雁,题诗于帛,以系其足放去,(其诗云:霜落风高恣所知,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孤臣有帛书。)果为汴民射得于金明池,遂以进世祖。然则苏武雁书乃托辞,而经雁书则实事,尤绝奇也。(袁楠《题郝伯常雁足诗末》云:一寸蜡丸凭雁寄,明年春尽竟生还。)

为法自毙[编辑]

史记》:秦商鞅为令,使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者与降敌同罚。后鞅得罪出亡,民莫敢留,鞅叹曰:“为法自毙,一至此乎!”《宋书》:刘毅为刘裕所破,夜投牛牧佛寺。先是桓蔚之败走投此寺,僧昌藏之,毅杀昌。至是寺僧拒之,曰:“昔亡师为刘卫军所杀,今实不敢容异人。” 毅乃叹曰:“为法自毙,一至于此!”遂缢而死。《唐书》:路岩为相,尝请三品以上得罪诛者,剔取喉验其死。及岩流儋州赐死,亦剔取喉。《五代史》:苏逢吉陷李崧族诛,后逢吉随隐帝军败自杀,周太祖枭其首,正当李崧被刑之所。闽王璘时,薛文杰擅权,会吴兵来伐,闽士卒欲得文杰以快心,方肯出战,及槛送文杰于军前。先是文杰以古制槛车疏阔,更为之如木柜,攒以铁芒,皆内向,动辄触之,车成,文杰首自入焉。《癸辛杂识》:春州瘴毒可畏,窜逐者必死。卢多逊贬朱厓时,知开封府李符言:“朱厓虽海外水土,无他恶。春州在内地,而至者必死,望改之。”后月馀,符坐事,上怒甚,遂以符知春州,至州月馀死。《续通鉴》:宋章惇为相,贬苏辙雷州司户参军,不许住宿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治,以僦券甚明乃止。及惇败,亦谪雷州,僦舍于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

鞭尸[编辑]

史记》:伍子胥以吴兵破楚,求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吕氏春秋》及《淮南子》但言鞭平王之墓三百,不方鞭尸。)《北史》:王僧辨为陈霸先所杀,其子颁逃入北朝。在隋伐陈之役,从韩擒虎先锋渡江。及陈灭,颁密召父在时士卒千馀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曰:“郎君仇耻已雪而悲不止,将不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耶!请发其墓,斫榇焚骨。”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曰:“其坟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更至明日,事乃彰露。”乃各具锹锸,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皆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遂焚骨取灰,投水饮之。自缚归罪,晋王广表其状,文帝特不问。

刮骨[编辑]

《三国志》关壮缪尝为流矢所中,贯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尝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刮骨去毒。”公便伸臂令劈之。时方与诸将饮,臂血流于盘器,而公言笑自若。此壮缪事啧啧在人口者也。《吴志》:留赞因讨贼,一足被创,屈而不伸,乃以刀自割其筋,气绝良久,已而足伸疮愈。《北史》:长孙子彦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馀,乃命开肉锯骨,流血升数,言戏自若,人以为逾于关羽。《宋史》:太祖在周世宗时,乘皮船入寿春濠中。城上发连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张琼以身蔽之,矢中琼髀,镞著骨不可出。琼饮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斗,神色自若。刘遇足有炙疮痛,医谓火毒未去,遇即取刀割疮至骨,曰:“火毒去矣。”谈笑如常。马怀德流矢中颡,镞入于骨,以弩弦即系,发机而出之。姚麟中矢透骨,亦以强弩出之。韩世忠中毒矢入骨,亦用强弩括取之。《元史》:赵匣刺与宋将昝万寿战,矢镞中左肩,不得出。元帅取罪囚刲其肩,视骨节浅深,知可用,即凿其创,拔镞出之,匣刺神色自若。

威怖儿啼[编辑]

《通鉴》:后赵将麻秋最勇猛,人呼为“麻胡”,民间小儿啼,怖以“麻胡来”,辄止。《南史》:刘胡面黝黑,为越骑校尉,蛮人畏之,小儿啼,语以 “刘胡来”便止。桓康骁悍,所至为暴,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于寺中,病虐者摹写于床壁,无不立愈。《北史》:杨大眼威振淮泗,童儿啼者,呼云 “杨大眼至”即止。高车国倍侯利奔魏,勇健善战,北方人畏之,婴儿啼者,曰“倍侯利来”便止。《唐书》:郝比为边将,获虏必刳剔而还其尸,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儿。《宋史•刘锜传》:锜少时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辽史》:邪律休哥败宋兵,人欲止小儿啼,曰“于越至”辄止,于越,其官号也。《金史》:牙吾塔好用鼓椎击人,其名可怖儿啼,世呼曰“卢鼓椎”

千里驹[编辑]

千里驹之称,见于汉、魏、六朝者不一而足。《汉书•楚元王传》:武帝召见刘德,目为“千里驹”。《魏志•曹休传》休避乱至吴,后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晋书》:傅咸年六岁,列女杜宪〔按:应是杜有道妻严宪〕见之,曰:“千里驹也。”以其妹之女妻之。《载记》:刘渊谓刘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苻坚谓苻朗亦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南史》:宋武帝召见张敷,目之曰“真千里驹也”。邱仲孚少好学,其从祖灵鞠称为千里驹。王规少俊异,叔父柬深器之,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明僧绍见刘杳,亦曰:“此儿实千里之驹。”梁武帝以侄英聪敏,谓袁昂曰:“吾家千里驹也。” 王茂少时,其祖深尝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任昉少时,从叔晷尝谓:“阿堆吾家千里驹也。”《北史》:魏太武征李孝伯为中散,谓其从兄顺曰:“真卿家千里驹也。”李伯尚少有重名,魏孝文曰:“此李家千里驹也。”崔昂少孤,祖孝芬尝谓亲友曰:“此儿终当远至,吾家千里驹也。”济阴王晖业谓元文遥曰:“此我家千里驹。”杜杲学涉经史,其族父缵尝谓曰:“吾家千里驹也。”张干威(《隋书》作虔威)性聪敏,世父暠谓人曰:“吾家千里驹也。”袁跃有俊才,其兄翻谓人曰:“跃可谓我家千里驹也。”齐冯翊王润幼时,神武称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唐书》:张柬之目李暠为“宗室千里驹”。又李千里初受封时,武后谓曰:“儿吾家千里驹。”乃更名千里。《辽史》:耶律的录伐高丽有功,圣宗壮之曰:“真吾家千里驹也。”《宋史》:宗室子淔有才,苏轼谓其父令铄曰:“此公家千里驹也。”黄山谷见其甥洪刍诗曰:“不意江南泽中,产此千里驹。”按《鲁连子》:齐有辨士田巴,一日服千人。有徐劫之弟子鲁仲连,年十二,号千里驹,能数言折巴。巴谓徐劫曰:“先生乃飞兔也,岂直千里驹而已。”则“千里驹”三字实起于战国,谓年少而有逸才者,后遂以为奖进后辈之佳称耳。

五月五日生子[编辑]

世以五月五日生子为不祥,战国时已有此忌。《史记》:田文以五月五日生,父命勿举,母私举之。文既长,问父曰:“不举五月子,何也?”父曰:“生及户损父。”文曰:“何不高其户,谁能至耶?”《世说》:胡广本姓黄,以五月五日生,父母藏之葫芦,投于河,有人收养之。及长,有盛名,父母又欲取之。广以为背其所养则忘恩,而无所归,乃托葫芦所生姓胡名广。《西京杂记》:王凤以五月五日生,父欲不举,其叔曰:“田文以此日生,非不祥也。”乃举之。《宋书》:王镇恶以五月五日生,其祖猛以为“此儿秘兴吾家”,乃名之曰镇恶,后果为名将。《唐书》:崔信明以五月五日生,太史占之曰:“五月为火,火为离,离为文采,日中文明之盛也。”果以文名。又《宋史》:赵元昊以五月五日生,后嗣位,日以强大。此皆俗忌之见史传而卒不验者也。然亦有时而验者。《北史》:北齐南阳王绰以五月五日辰时生,后主纬以是日午时生,后绅为韩长鸾所谮扼死,纬亡国后,入周赐死。(绰死百馀日颜色如生,俗云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癸辛杂识》谓屈原以五月五日生,投汨罗江而死。近世翁应龙亦五月五日生,后被刑。《涌幢小品》谓,宋徽宗五月五日生,改天宁节于十月十日,终有五国城之厄。辽懿德皇后五月五日生,改坤宁节于十二月,后亦以《十香词》被乙辛谮死。岂恶月之说果有验也?

同年月日时生[编辑]

子平家以人命推算休咎,固是一术,然两人同年月日时,则其吉凶当符合矣,乃竟有绝殊者。《汉书》卢绾与高祖同日生,而一为帝,一为亡虏。宋人小说载一军校与赵韩王同年月日时生,若王有一大迁除,则军校必有一大责罚,有小迁转,亦必有小谴诃。洛中士人张起宗与文潞公同年月日时,见潞公轩驺过,叹曰: “同丙午生,相悬如此,”有瞽者曰:“我与汝算命。”因算之良久,曰“好笑诸事不同,但三十年后两人当并案而食者九月。”后潞公退居于洛,游会节园,闻园侧有训徒者,则张也。一见大喜,问其年,又同,遂日月并案而食,将及九月。公之子及甫知河阳,公往视之,遂别。自后归洛,亦忘之矣。又蔡京命乃丁亥壬寅壬辰辛亥,有都人郑某者,世以黛粉为业,生子与京同八字,谓且必贵,遂恣其所为。年十八,忽骑马溺死。可见星命之不足凭也。然如军校之与韩王迁除责罚节次相应,则又何故?《夷坚志》:莆田士人黄裳,与友戴松同年月日时生。有推命者曰:“二命大略相似,但黄君是正寅时,戴君得寅气浅,当是丑末,其发必在后。” 既而戴但预荐,年不满五十,不第而卒。黄入太学始晚奏名,然以病求岳祠归。虽登科食禄与戴不同,然一纪残废,与死为邻,所去亦无几也。此则境遇之相似者。《七修类稿》谓沈石田与同郡卢知县锺年月日时皆同,而仕隐不同。又杭州吴参议鼎,与徐宪副之子应祥亦同年月日时,吴既贵,子亦登科,而应祥皆无之。王阮亭又记沈石田干支八字,与明英宗同,而贵贱相悬若此,意或时刻前后之不同也。善乎吕才之论云:汉高入关封侯者三百人,岂无一人行衰绝运?赵括四十万人皆被坑,岂无一人行生旺运?《梁溪漫志》云:若生时无同者,则一时生一人,一日只生十二人,以一岁计之,不过四千三百二十人而已。而天下之大,生人岂止此数哉!则知同年月日时者甚多,而富贵贫贱判然不一,子平推命之说,似又不足凭也。

迁官最速[编辑]

张璠《汉纪》:荀爽有时名,董卓秉政,诏拜平原相。行至苑陵,追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自布衣九十三日而至三公。《世语》:司马懿辟州参,既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懿使锺繇调之曰:“君释褐三十六日拥麾盖,乞儿乘小车,抑何驶乎!”《唐书》:宗秦客在武后时,一岁中赐袍自青及紫,人号“四时仕宦”。白敏中自员外郎,五年十三迁,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李训起流人,一岁至宰相。崔铉为李石荆南幕僚,入朝不三载至宰相,石犹在荆南。柳璨起布衣,至宰相不四载。《宋史》:蔡薿甫解褐,除秘书省正字,迁起居舍人,未几为中书舍人,自布衣至侍从才九月。向敏中自郎中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才百馀日。至若陈自强以韩侘胄塾师除太学录,迁博士,转国子监博士,迁秘书郎,入馆中半载,擢右正言、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入台未逾月,遂登枢密,自布衣至两地才四年。明嘉靖中,张逾释褐六年,即拜礼部尚书、大学士入阁。夏言由给谏未浃岁至礼部尚书。张居正以史部侍郎入阁,进礼部尚书,去学士五品才岁馀。万历中,沈鲤由六品不二年至礼部尚书入阁。王家屏去史官才二年,即入阁。至张彩附刘瑾,一岁中自吏部郎擢左佥都御史,超拜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天启中,田吉由淮扬参议附魏忠贤,取中旨擢太常卿,未匝岁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此皆附权奸而速化者。

仕宦最久[编辑]

又有仕宦最久者。有明一代,尚书胡濙,历事六朝,垂六十年,致仕归。王恕亦历官五十馀年,在吏部最久。弘治间众正盈朝,皆恕力也。英国公张辅之子懋,嗣公爵六十六年,握兵柄四十馀年。刘珝之子铳八岁时宪宗赐中书舍人,历官五十馀年,至太常卿,嘉靖中犹供事内阁诰敕房。又漕运总督郭𬭎,历官五十七年。

射石没羽有四人[编辑]

《吕氏春秋》:养由基射虎中石,矢乃饮羽。《韩诗外传》:楚熊渠子夜行,见石,以为伏虎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乃知其为石也。《史记》:李广为北平太守,尝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也,射之,中石没矢,视之石也。他日再射,终不入矣。《北史》:李远出猎,有石在丛薄中,疑为伏虎,射之,镞入寸馀,视之乃石。

虎渡河二人[编辑]

后汉书》:宋均为九江太守,多暴虎,设槛捕之,犹多伤害。均至任,虎渡江去。刘昆为弘农守,先是崤黾驿道多虎,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虎皆负子渡河去。刘昆事亦见王充《论衡》。

废《蓼莪》两人[编辑]

《晋书》:王裒父修为司马文王所诛,裒痛父不以命终,绝世不仕,每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反复渡涕,门人为废《蓼莪篇》。《南史》:顾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辄执书恸哭,受学者为废《蓼莪篇》。

谪仙有四人[编辑]

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云:“太子宾客贺监,于长安紫极宫,一见呼余为谪仙人。”孟棨《本事诗》亦载此事,是以世皆以李白为谪仙。其实谪仙人之称,不自白始也。《南史•杜京产传》:会稽山有人姓蔡,不知名,隐山中,养鼠数千头,呼来即来,遣去即去,言语狂易,时谓之谪仙。又李白诗:“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号谪仙。”则白且以之称曼倩矣。白之后,东坡亦称谪仙。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史季温亦曰:山谷常呼李白及东坡为两谪仙。按山谷诗“唤取谪仙苏二来”。《李璧传》:璧少颖悟,属辞精博。周必大见其文,曰:“此谪仙才也。”

倒用印有三事[编辑]

朱泚之乱,德宗西奔,泚遣将韩旻以锐师追之,段秀实乃倒用司农印追回旻。事见《唐书》及《柳子厚集》。按《五代史》:后唐魏王继岌平蜀,擅杀郭崇韬,虑军变,李崧教以用黄纸伪作诏书,倒用都统印,告谕诸军,人心乃定。又《宋史》:郭威将反,魏仁浦教威倒用留守印,更为诏令威诛诸将校。将校皆惧,遂从威反。皆倒用故事也。

御沟流叶凡四见[编辑]

御沟流叶事,见于传记者凡四。其一唐人《本事诗》云:顾况在洛,偶与友游苑中,流水上得梧叶,有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于上游亦题云:“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王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馀日,有客又得水上一叶诗以示况,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又明皇时,杨、虢宠盛,宫娥皆怨,尝有书落叶随御沟水流出,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况闻而和之。既达上听,遣出内人不少。此皆唐人小说所记,盖即顾况一事也。其二,《云溪友议》:卢渥舍人偶临御沟,见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其三,《北梦琐言》:进士李茵游苑中,见御沟流叶有诗(与卢渥所得诗同)。后僖宗幸蜀,茵奔匿,途遇宫娥云芳子,因与同行,具述宫中事,曾有诗书叶上,即此女也。其四,《玉溪编事》:侯继图于大慈寺,忽风吹木叶,有诗云:“此字不书名,此字不书纸。书向秋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情人,尽解相思死”云云。庞元英《谈薮》谓:前三则盖本一事,而传记者各异耳。刘斧《青琐集》有《御沟流红叶记》,则又取前数则,而易其名为于祐云。

捕鳄鱼二人[编辑]

《韩昌黎传》:潮州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豕投溪水,为文祭之。其夕暴风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患。此人所共知也。《宋史》:陈尧佐通判潮州,有张氏子与母濯于江,鳄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命二小吏操网往捕,鳄意帖弭受捕。尧佐作文,示诸市而烹之。则竟杀鳄鱼矣。

东西南北道主人[编辑]

俗称居停主人为东道,本于《左传》烛之武之词:舍郑以为东道主也。《后汉书•彭宠传》:朱浮对光武曰:“大王遗宠以所服剑佩,倚以为北道主人。” 又常山太守邓晨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又光武指耿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洪容斋《随笔》及都穆《听雨纪谈》俱引此,以为北道亦有主人之称。然不特此也,《魏书•裴延俊传》:咸阳王禧牧司州,辟裴中规为主簿,表行建兴郡事。孝文自代还洛,次郡境,仲规备供帐朝于路侧。驾还,谓禧曰:“昨得汝主簿为南道主人,六军丰赡。”又唐郑馀庆为岭南节度,与罗让善。郑还朝,荐让。让至谒郑,郑指语坐客曰:“此吾南道主人也。”是又有南道主人矣。《大唐创业起居注》:帝遣书谕冯翊贼帅孙华,华率骑数千至自郃阳,帝厚加抚遇,仍命华先济为西道主人,华大悦而去。是又有西道主人矣。《通鉴》:颜真卿起兵拒安禄山。清河人李萼乞师于真卿,且曰:“今当先击魏郡,执禄山所署太守袁知泰,纳旧太守司马垂,使为西南主人。”是又有西南道主人矣。至《南史》王僧辨讨侯景,晋州刺史鲁广达出境候接,僧辨谓沈炯曰:“鲁晋州亦是王师东道主人也。”此则本《左传》语。

三武信君[编辑]

张仪在秦,惠王封以五邑,号武信君。陈涉使武臣为将军,与陈馀、张耳略赵地,武臣自号为武信君。项梁立楚怀王孙心,梁自号武信君。俱见《史记》。

四武安君[编辑]

赵封苏秦为武安君,见《国策》。秦封白起为武安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汉封田蚡为武安君。俱见《史记》。

六万石君[编辑]

史记》:石奋与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官皆二千石,景帝乃名奋为“万石君”。《汉书》:严延年兄弟五人,皆至大官,东海号其母曰“万石严妪”。(师古谓:一门之中,五二千石也。)冯勤有子八人,皆为二千石,赵魏间荣之,亦号“万石君”。此西汉之万石君也。《后汉书•秦彭传》:秦氏世位相承,有名袭者为颍川太守,与群从同时为二千石者五人,故三辅号曰“万石秦氏”。此东汉之万石君也。唐张文瑾,高宗时为侍中,四子:潜,魏州;沛,同州,皆刺史;洽,卫尉卿;涉,殿中监。父子皆至三品,人谓之“万石张家”。《宋史•廖刚传》:刚曾为工部尚书,子四人:迟、过、遂、遽,皆秉麾节,人号为“万石廖氏”。此唐、宋之万石君也。《元史》:王磐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人号“万石王家”,则非关仕宦矣。

六李杜、二袁刘、二鲍谢、四苏李、三李郭、两元白[编辑]

《西溪丛语》云:后汉范滂母谓滂曰:“汝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唐人谓李白、杜甫为李杜。杜子美诗云:“李杜齐名真忝窃。”实隐用此事云。然后汉所称李杜,并不止此二人也。滂母所云李杜,乃李膺、杜密,《后汉书•党锢传》所谓膺、密俱坐党祸而名行相次,故时人称李杜是也。而膺、密之先有李固、杜乔,皆为梁冀所杀。故掾杨匡上书乞李、杜二公骸骨归葬,郭亮亦乞收固尸,夏门亭长嗬之曰:“李、杜二公不能安上纳忠,卿曹何等腐生,乃犯诏书乎!”此又一李杜矣。梁冀诛后,宦官用事,白马令李云上书谏诤。桓帝怒,下云北寺狱。五官掾杜众伤云以忠谏获罪,上书愿与云同日死。帝益怒,下廷尉,皆死,襄楷上书讼之,谓:“李云上书,明主所当不讳。杜众之死,谅以感悟圣朝。”太尉黄琼亦上书,言:“李固、杜乔既以忠言见灭,李云、杜众复以直道受诛。”此又一李杜矣。《魏书》:世宗诏王肃曰:“杜预葬于首阳,司空李冲葬于覆舟,忠义结于二世,英蕙符于李杜,宜葬于预、冲两坟之间。”又傅修期亦远慕杜预,近好李冲,买地葬二公间。是预、冲亦称李杜,则合之唐李白、杜甫,共有五李杜。又《宋史》李韶与杜范皆廉直,中外称为李杜,则并有六李杜矣。又齐高祖《九锡文》前云:“袁刘构逆,实繁有徒。”此袁刘谓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也。后云:“袁刘携贰,成此乱阶。”此袁刘谓袁粲、刘彦第也。是宋、齐间有两袁刘,皆忠于宋而被害于齐者。《西溪丛语》又谓:《南史》称鲍照、谢元晖为鲍谢,《唐书》鲍防与谢良弼友善,人亦称之鲍谢。是古来共有二鲍谢。汉时苏武、李陵称苏李,唐时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皇时苏廷页、李乂对掌文翰,明皇亦称为苏李。又东坡答李公择诗云:“从来苏李得名双。”坡又欲与公择称苏李也。是汉、唐、宋又共有四苏李。唐李光弼、郭子仪称李郭,《宋史》开禧用兵,李汝翼、郭倬取宿州,毕再遇至虹,遇二人裹疮还,再遇谓陈孝庆曰:“李郭用溃,贼必追蹑。”是亦一李郭也,然不可同年语矣。吴梅村《赠刘雪舫》诗:“依稀李与郭,流落今谁存。”则指前明神宗李太后之父讳,及光宗皇后之父郭维城,皆国戚也,是又一李郭矣。唐元微之、白乐天并以诗名,时称元白。金末元遗山为一代文人之冠,其时有白君举,字寓斋,隩州人,以进士官岐山令,诗名与遗山相颉颃。元白本世契,两家子弟每举长庆故事相往来,时人亦谓之元白。

三二陆、两三陆[编辑]

《晋书》:陆机、陆云兄弟入洛,人称二陆。《魏书•陆俟传》:陆𬀩与弟恭之并有时誉,孙惠蔚曰:“不意二陆,近在座隅。”此又一“二陆”也。《宋史》:陆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亦号二陆,是古来共三“二陆”矣。又《陆机传》:机、云尚有弟耽,同时遇害。孙惠曰:“不意三陆,一旦湮灭。”《南齐书》:陆慧晓之子僚、任、倕,并有美名,人称三陆。是古来又有两“三陆”。

三二宋[编辑]

宋郊、宋祁称二宋,人皆知之。按《宋史》:蓟人宋琪少通书史,与同县宋雄齐名,人称二宋。登辽进士,晋天福中始归京师,是又在郊、祁之前。又《元史》:宋本谥正献,弟宋褧谥文清,人称二宋。是共有三“二宋”。

四三王[编辑]

《汉书•王章传》:章为京兆尹,吏民语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谓王尊、王骏及章也。又《王凤传赞》:外戚兴者,有许、史、三王之家。谓邛成侯及王商、王凤也。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又王方翼子珣、玙、晋,并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两二苏[编辑]

东坡、颍滨兄弟,并以文名世,世称二苏。按《魏书》苏亮与苏绰齐名,人称二苏,则又在坡、颍之前矣。

三三杨[编辑]

明宣德中有三杨,谓杨士奇、杨溥、杨荣也。《晋书》:杨骏与杨珧、杨济当国,势倾天下,时人目为三杨。《新唐书•杨凭传》:凭与弟凝、凌皆有名,擢进士第,时号三杨。

两赤松子[编辑]

一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龙,入火不烧,盖即张良所欲从游者。见刘向《列仙传》。一即晋之皇初平牧羊时所遣道士,叱石成羊者。见葛洪《神仙传》。又许观《东斋纪事》亦载之。

两洪崖[编辑]

一三皇时伶伦得仙者,号洪厓仙人。卫叔卿与数人博于莘山石上,其子问并坐者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耳”。郭璞诗:“左挹浮邱袂,右拍洪崖肩。”即此也。其一唐张氲,亦号洪崖先生。按本传及《豫章职方记》云:氲,晋州人,洪州大疫,氲至施药,病者立愈。玄宗闻之,驿召之,果氲也。常服乌方帽、红蕉衣、黑犀带,跨白驴,从者负六角垂云笠,往来市间。亦见许观《东斋纪事》。

两四皓[编辑]

汉有商山四皓。《齐书》:徐伯珍兄弟白首相对,人亦呼四皓。

两涪翁[编辑]

黄山谷晚年谪宜州,自号涪翁。按《后汉书•方术传》:郭玉医术师于程高,程高之术得于一老父,常渔钓于涪水,自号涪翁。则山谷盖仿而袭之者也。

三大小山[编辑]

汉淮南王安,招徕文学之士,著为篇章,以类相从,或称大山,或称小山。梁何嗣、何点,并甘栖遁,世号点为大山,嗣为小山。明周肃王之后睦挈、安氵侃,俱有学行,人称睦挈为大山,安氵侃为小山。

三十八学士[编辑]

唐太宗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番宿更休,至形之图画。顾宁人《日知录》:画内又有开元十八学士图,皆开元中人。《五代史》:马殷开天册府,置官属,亦以廖光图、徐仲雅、李宏皋、拓跋常等十八人为学士。

二四贵[编辑]

秦有太后、穰侯、泾阳、高陵君,称四贵。宋苍梧王时,箫道成、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决事,亦号四贵。

两王八[编辑]

《五代史》:王建僭号,时人呼为贼王八。《辽史》:圣宗时有安州团练使王八,副马保祐留守开京。

二花蕊夫人[编辑]

花蕊夫人本蜀王建妾,号小徐妃也。大徐妃生贡衍,小徐妃即其女弟。后二徐游宴亡国。唐庄宗平蜀后,二徐随衍入朝,遭害于途。及孟氏再有蜀,孟昶时又有一花蕊夫人,即作宫词者也。后随昶归宋,昶死入内,太祖亦颇惑之,为太宗所射死。事见《铁围山丛谈》。

四参寥[编辑]

《庄子•大宗师篇》:元冥问于参寥。唐有道士名参寥,见《孟浩然集》。又唐末高彦休自号参寥子,见本传。宋杭州僧参寥,见《东坡集》。

两辨才[编辑]

唐有僧辨才,藏《兰亭帖》,为萧翼骗去,见《画苑》。宋有僧辨才,隐于西湖,见《东坡》及《淮海集》。

两苏小小[编辑]

南齐有钱唐妓苏小小,见郭茂倩《乐府解题》。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其姊为太学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见《武林旧事》。


 卷三十八 ↑返回顶部 卷四十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