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5
← | 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4 | 中國通史簡編 第五章 兼併劇烈時代——戰國 前四〇三年—前二二一年 作者:范文瀾 1948年 |
中國通史簡編/編1/章6 |
第一節 七國形勢
[編輯]晉國韓、趙、魏滅知氏以後,三家分晉,晉君姬柳(幽公)只有絳、曲沃兩縣。幽公荒淫,被人刺死。周姬午(威烈王)二十三年封魏斯(文侯)、趙籍(烈侯)、韓虔(景侯)為諸侯。戰國時代開始。
周安王十六年齊國田和廢齊君,周封田和為諸侯。齊、趙、韓、魏以及舊有秦、楚、燕共七個大國。秦在函谷關(河南靈寶縣)以西;其餘六國在關東,稱為山東六國。
七國的疆土與國情,因戰爭勝敗而常有變動,下面的敘述是比較初期的狀況:
秦——秦到嬴渠梁(孝公)時代才成強國。孝公建都咸陽(陝西咸陽縣東),發憤圖強,厲行商鞅新法,不過二十年,造成唯一強大的國家。那時候疆土東有函谷關,與周為鄰國。關內自鄭(陝西華縣)西北過渭河,沿洛水(北洛河)東岸,到上郡(陝西延安縣)鄜(陝西鄜縣)都屬魏國,魏築長城防秦。秦南有武關(陝西商縣東南),與楚為鄰國;西有義渠戎(在甘肅境)。秦兵東出爭天下,必須先滅魏、韓兩國。
韓——東鄰魏國,西當秦函谷關大路,兩面受敵,連年被侵。昭侯用申不害為相,行法家嚴刻的政治,國基才比較鞏固(前三五一年—前三三七年)。哀侯滅鄭,作為都城(前三七五年)。疆土北自成皋(河南汜水縣西北)過黃河到上黨(山西長子縣),南到宛(河南南陽縣),西到宜陽(河南宜陽縣)商阪(即商山,陝西商縣東南),東臨洧水(源出河南密縣馬嶺山,至新鄭東南流入潁水)。地方九百餘里,山地多,平原少,物產貧乏,風俗淫亂,七國中最為弱小。
魏——魏斯(文侯)(前四二四年—前三八七年)師事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重用西門豹、李克、樂羊,在諸侯中最有聲望。他的兒子魏擊(武侯)用吳起為將,國勢也還強盛。那時候建都安邑(山西安邑縣)。疆土南有鴻溝(即汴河,舊自河南中牟縣境流徑開封南,又東南徑通許尉氏入淮陽境),與楚為鄰國。東有淮(河南淮陽縣)、潁(河南禹縣)、煮棗(山東菏澤縣西南),與齊宋為鄰國。西有長城,與秦為鄰國。北有卷(河南原武縣)、酸棗(河南滑縣),與趙為鄰國。地方千里,平原肥沃,人口稠密,無險可守,四面受敵。魏瑩(惠王)時被齊、趙、秦幾次戰敗,不敢居安邑,遷都大梁(河南開封縣),與韓為近鄰。
齊——建都臨淄(山東臨淄縣)。南有泰山,與魯宋楚為鄰;北有渤海,與燕為鄰;西有黃河,與趙為鄰;東濱大海。地方二千餘里,國富民強,與秦隔周、韓、魏三國,受戰禍較小。田辟疆(宣王)喜歡文學辯說,招集天下游士幾百千人,給與優厚的待遇,讓他們講學議論,這些人當時號稱稷下先生。宣王以後,養士風氣,繼續興盛,各種學派,大體匯集在齊國,臨淄成了戰國時代的文化城。
趙——建都邯鄲(河北邯鄲縣),西有黃河,南有漳河,與魏為界。東有黃河、易水,與齊、燕為界。北傍陰山築長城,與匈奴、樓煩、林胡為界。地方二千餘里,人民強悍善戰。趙雍(武靈王)胡服騎射,向北開拓疆土,成為山東唯一的強國。
燕——建都薊(北平)。東有朝鮮、遼東,北築長城與東胡、林胡、樓煩為界,西有雲中(綏遠歸綏縣)、九原(綏遠烏拉特旗),與趙為鄰。南境接齊。齊田辟疆乘燕國內亂,出兵破燕(前三一四年),此後兩國結成世仇。
楚——地方五千餘里,最為大國。西有黔中(湖南沅陵縣西)、巫郡(四川巫山縣),東有吳越舊地(江蘇、浙江),南有洞庭蒼梧(湖南道縣南),北有陘塞(陘山在河南新鄭縣西南)、郇陽(陝西洵陽縣)。戰國末年,楚將莊 更拓地到雲南。都城本在郢(湖北江陵縣),考烈王二十二年遷都壽春(安徽壽縣)。
七國土地楚最大,秦、趙、齊次些,燕、魏又次些,韓最小。人口楚、魏最多。楚兵一百萬,如果五人出一兵,當有人口五百萬。魏兵七十萬,當有人口三四百萬。秦、趙長平大戰(前二六〇年),趙兵四五十萬。秦起全國兵力滅楚(前二二四年),也只六十萬。齊都臨淄,據蘇秦說有七萬戶,得兵二十一萬,這是誇大的話,不可盡信。田單守即墨,有壯士五千人,合老弱當有三萬人。齊全國七十餘城,平均當得二三百萬。秦、趙人口大抵相近。韓兵,據張儀說有三十萬,燕稱弱國,兵力未必比韓大,兩國人口各有一二百萬。趙奢說古代一國人民沒有超過三千家,現在萬家之邑,隨處可見。所謂古代,不知確指何時,戰國人口增加,卻是事實。
七國以外,還有少數小國,逐漸滅亡。鄭並於韓(前三七五年),中山並於趙(前二九五年),宋並於齊(前二八六年),魯並於楚(前二四九年),衛到秦二世元年(前二〇九年)才被廢絕。
稱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比春秋時代更衰微了。春秋末年,姬匄遷都成周(洛陽縣東北),姬嵬(考王)封弟於河南(即王城,洛陽縣西北),周分為東、西兩國。戰國初,魏、趙、韓三家受周天子封爵,正式列為諸侯。田和想做齊侯,魏文侯代他向天子請求,得到允許,各國才承認田和的地位(前三八七年)。秦嬴渠梁富強,周天子封他做霸主,渠梁大會諸侯去朝見天子(前三四二年)。後來秦嬴駟自稱為王(前三二五年),各國諸侯也先後稱王,周天子的空名號,失了作用。周朝最後一代的王姬延,被稱為赧王(赧是羞愧臉紅的意思)。他寄居東、西二周,無地無民,窮到向人民借貸,不能償還,藏在台上避債,周人稱這台為逃債台。秦嬴則攻西周,西周君入秦叩頭請罪,獻出所有邑三十六、人口三萬,秦受獻,放還西周君(前二五六年)。赧王也在這一年死了,其後七年,秦滅東周。周從文武開國,到赧王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第二節 七國興亡
[編輯]秦國富強,從孝公開始,也就是從商鞅變法開始。一切落後,被諸侯輕視的秦國,施行新法十年,追上並超過山東的先進的國家。
春秋後期,貴族領主的土地所有制開始破壞,代之而起的是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商鞅代表新興的地主利益,改革舊制,創立新法,主要措施是:
地方制度——歸併各小鄉村,集成大縣,縣有令,掌握大權。全國共四十一縣。
連坐法——定戶籍,五家為保,十家相連。十家互相糾察,一家為罪,九家告發,不告發,九家連同受罰。
賦稅——定賦稅制度。一家有兩個以上男子,必須分居,否則加倍納賦。
改惡俗——秦染戎狄風習,父子兄弟同居一室,男女混亂,商鞅嚴令禁止。
賞罰——築冀闕,法令在冀闕上公布。有軍功的按法律受爵賞,私鬥的各依輕重受刑。人民努力耕織,不限耕地多少,生產最多的免徭役。經營非生活必需品的工商業以及懶惰而窮乏的,一家都罰作奴婢。秦國貴族非有軍功,不得享貴族特權。私用田宅、奴婢、衣服的多少好壞,按照尊卑、爵位、等級享用,奢侈越等的受罰。
盡地力——開闢阡陌封疆,增加耕地。阡陌是田裡的道路,戰國時代用步兵騎兵,兵車極少用,不需要寬廣的道路,阡陌勢必要廢除。說井田廢於商鞅開阡陌,是腐儒的謬說。
度量衡——劃一升斗權衡丈尺,私改的受罰。
首功制——定二十級爵位,斬得敵人一頭,賜爵一級。秦兵貪得爵位,每戰勝敵國,斬首總是用萬或十萬計算,所以秦被稱為「首功之國」。
商鞅的法令,一方面,獎勵生產,重賞戰士,促使新興的地主制度得到發展;另一方面,限制貴族領主的權力,使他們不敢法外橫奪。後來商鞅被秦國貴族慘殺,他的法令,大體沿襲不變。
魏都安邑,逼近秦地,嬴渠梁和商鞅決定首先破魏。渠梁二十二年商鞅大破魏軍,魏遷都大梁,獻地求和。渠梁子嬴駟六年魏獻陰晉(陝西華陰縣)。八年,大敗魏兵,斬首八萬。同年,魏獻黃河西岸土地。九年,渡河取魏汾陰(山西榮河縣北)、皮氏(山西河津縣西)。十年,魏獻上郡十五縣。秦既得河西全部魏地,黃河天險,在秦掌握。秦不斷侵奪河東魏趙土地,主力則出函谷關攻擊韓國。
嬴駟後元六年出兵函谷關擊破韓軍。七年,韓、趙、魏、燕、齊合力攻秦,秦大敗五國兵。八年,敗韓、趙、魏三國兵,斬首八萬二千。九年,秦滅蜀,愈益富強。嬴蕩四年敗韓宜陽(河南宜陽縣西),斬首六萬。宜陽是韓國大都邑,宜陽入秦,行軍更便利。秦又渡河築武遂城。韓君先世墳墓在平陽(山西臨汾縣西南),武遂離平陽七十里,威脅韓君不敢叛秦。嬴則十四年秦將白起大破韓、魏兵於伊闕(河南洛陽縣龍門山),斬首二十四萬。此後韓、魏不斷被攻,獻地求和,秦主力南向擊楚。
楚熊槐與齊田遂約定彼此互救,秦派間諜張儀去做楚相。張儀對熊槐說,如果楚、齊絕交,秦送楚商於(河南淅川縣)地六百里。熊槐大喜,與齊絕交,甚至派遣勇士見齊王,當面辱罵,對秦表示誠意。後來去秦國要地,張儀說:「我只說送六里,沒有說六百里。」熊槐怒,發兵攻秦,大敗,死戰士八萬,失漢中郡。熊槐更怒,發全國兵攻秦,又大敗(前三一二年)。熊槐受秦欺,被秦俘獲(前二九九年)。楚喪地破軍,國力衰落。秦在伊闕大勝以後,移主力來圖楚。楚頃襄王十九年秦敗楚,割楚上庸(湖北房縣、均縣等地)以及漢水北岸的土地。二十年,秦將白起攻楚,二十一年,白起破楚都城郢,焚燒楚先王的墳墓。頃襄王兵敗,不能再戰,逃到陳城(河南淮陽縣)躲避。二十二年,秦又奪取巫郡、黔中郡。
楚既破敗,秦移主力攻北方強國趙。秦昭王三十七年攻趙,被趙將趙奢大破於閼與(河南武安縣西)。昭王四十五年,攻取韓的野王(河南沁陽縣),隔斷上黨(山西長子縣),上黨降趙。四十七年,秦攻上黨,趙將廉頗駐軍長平(山西高平縣),築壁壘堅守,秦兵挑戰,趙持重不應。秦派間諜送趙權臣黃金千斤,對趙王說,秦最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做將軍,廉頗容易對付,而且快投秦了。趙王中秦反間計,令趙括代廉頗為主將。秦聽說趙括做將,秘密使白起做上將軍。趙括出兵擊秦軍,秦軍詐敗退走,趙括乘勝追擊,直到秦壁下,秦據壁堅拒,吸引趙兵在壁下。秦先有兩隊騎兵伏在近地,一隊二萬五千人斷趙軍後路,一隊五千人,截斷趙軍歸壁壘的退路。因此趙軍裂成兩部。秦出輕裝兵流動襲擊,趙括受困,臨時築壘堅守,等待援救。秦昭王聽得趙糧道已斷,親到河北,徵發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送長平,阻絕趙救兵及糧食。趙兵飢餓四十六日,殺人而食。趙括分兵四隊,輪流攻秦壘,不能破,括自率精兵猛攻,被秦兵射死。趙軍失主將,只好投降,凡四十萬人。白起怕趙兵反叛,把四十萬人一起在長平坑死。這是戰國時代第一個大戰,趙兵前後死亡四十五萬人,秦兵也死了大半。五十年秦圍趙都邯鄲,魏、楚兩國往救,邯鄲才得保全。
長平大戰以後,秦連年攻韓、趙、魏三國。嬴政(秦始皇)十七年滅韓,十九年滅趙,二十二年滅魏,二十五年滅楚滅燕,二十六年滅齊。山東六國全部滅亡,中國成為統一的國家。
第三節 合縱連橫
[編輯]山東六國土地比秦大五倍,兵力大十倍,但是不免滅亡,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合縱。
從燕到楚,南北聯合反秦叫作合縱,誘山東各國割地和秦叫作連橫。戰國時代策士們奔走遊說,不是合縱,就是連橫,大抵都是貪圖富貴、反覆無恥的小人,其中蘇秦、張儀最為著名。
蘇秦,東周洛陽人,見燕文侯說合縱的利益(前三三四年),文侯送他車馬金帛,去聯合各國,趙、韓、魏、齊、楚都聽從,趙王做縱長。
蘇秦合縱的條約是:
秦攻楚——齊、魏出兵援救,韓斷秦糧道,趙、燕做聲援。秦攻韓、魏——楚出兵武關攻秦,齊出兵援楚,趙、燕做聲援。秦攻齊——楚出兵武關攻秦,韓、魏阻秦道路,趙、燕做聲援。秦攻燕——趙守常山(河北正定縣),楚出武關,齊渡渤海,韓、魏做聲援。秦攻趙——韓守宜陽,楚屯武關,魏屯黃河南岸,燕出兵援趙。
蘇秦這個計劃是好的,秦國的確感覺困難了。秦派策士公孫衍誘齊、魏伐趙,破壞縱約,趙王責問蘇秦,蘇秦離趙走燕。秦王嫁女兒給燕太子,燕文侯死,太子繼位,號稱易王。齊乘燕喪伐燕,取十城。蘇秦合縱前後只有三年,被齊、魏鬧散。他在燕又和易王的母親通姦,怕受刑罰,去齊國做間諜,勸齊田遂大興土木,耗損國力,這個陰謀後來被發覺,燕、齊兩國,結成深仇。齊破燕(前三一四年),燕又破齊(前二八四年),兩國互相殘殺,給秦吞併的機會。
張儀,魏人。儀曾在楚相門下當食客,因被疑偷寶器,幾乎被打死。儀妻勸他不要再讀書遊說。張儀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麼?只要舌頭在,什麼都有了。」他跑到秦國,替秦連橫,破壞合縱,利用各國君主的貪心,挑撥他們自相侵奪,秦乘機取利。例如秦想攻魏安邑,怕齊救魏,勸齊滅宋。秦已得安邑,又想攻韓,說齊滅宋是不義,勸諸侯伐齊。秦已得韓宜陽,又譴責諸侯伐齊的罪行。秦想攻魏,怕楚救魏,勸楚奪韓地南陽(河南鄧縣),魏被逼和秦,秦責楚奪韓地,助韓攻楚。秦想弱齊,勸燕奪膠東,勸趙奪濟西。後又責燕、趙的不是。秦對各國離間、威嚇,使他們互相怨恨、猜疑,不能聯合與秦對抗。
韓宣惠王十六年韓約趙、魏攻秦。魏、趙援助不力,韓兵大敗,韓將申差被俘,死戰士八萬。齊乘魏、趙兵敗,出兵攻伐兩國,韓危急,韓相公仲對韓王說,同盟國不可靠,不如送秦一個大城,講和共同伐楚。楚王聽得這個計策,趕快派人來告韓王,說楚大發兵卒,出死力救韓。韓王喜歡,不聽公仲。秦怒伐韓,斬首一萬,楚救不來,韓大敗求和,跟從秦兵伐楚,大敗楚軍,斬首八萬。各國玩弄小計謀,自取敗亡,大率類此。
秦始皇十年尉繚獻計說:「秦國富強,山東諸侯譬如秦國的郡縣。可是諸侯如果合縱,秦有滅亡的危險。願大王不愛財物,賄賂各國權臣,不過耗費三十萬金,可以消滅六國。」李斯也說:「諸侯如果合縱,大王就算有黃帝那樣聖明,也不能成吞併的功業。」始皇用兩人的計策,密派謀士多帶金玉,收買各國大臣名士,不受賄賂的或暗殺或使權臣進讒言殺害。各國內亂,秦兵隨後侵入,趙名將李牧大破秦兵,秦多給趙王寵臣郭開金,教他進讒殺李牧。過了三個月,趙滅亡。秦日夜攻韓、趙、魏、燕、楚,獨齊國遠在海濱,不被兵禍。齊相後勝多受秦金,又使賓客受秦賄賂,共同勸齊王不修軍備,不助五國攻秦。等到五國亡了,秦兵突入齊都臨淄,虜齊王。
秦國最怕合縱,山東恰恰不能合縱,這是諸侯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節 養士制度
[編輯]春秋時代養士的風氣已經開始,末年更甚,到戰國,山東各國爭着養士,士的數量大大增加。
士要求優裕的生活,卻看不起勞動食力。他們投奔富貴人門下,不僅得衣食,而且得好衣食,得車馬,得養活全家。他們不做工而得食,照孟子說,有學問的人是應該受養的。大概士都有這樣的自信,所以很驕傲。魏太子擊(武侯)路遇文侯的老師田子方,太子趕快下車拜謁。子方昂然不理。太子問:「富貴該驕傲,還是貧賤該驕傲?」子方說:「自然貧賤該驕傲。諸侯驕傲要失國,大夫驕傲要失官。貧賤的士主張不合,議論不用,立即跑到別國去,好比丟一隻破鞋子,你怎麼拿富貴來比貧賤?」
富貴者為什麼這樣愛士呢?士能替主人出計策,能替主人顯揚聲名,鞏固他的地位。如果待士不好,他能投到仇敵方面來作對。例如商鞅、張儀、甘茂、范雎、蔡澤、李斯,全是山東失意的策士,入關助秦滅亡六國。更重要的是這些策士,依靠統治階級,容易求得富貴,再也不想領導痛苦的人民反抗暴政。戰國時代沒有農民起義,這也是原因之一。
國君養士著名的有魏文侯、齊宣王、燕昭王;貴族著名的,齊有孟嘗君田文,趙有平原君趙勝,魏有信陵君魏無忌,楚有春申君黃歇。其他如燕太子丹、秦相呂不韋,也曾養士。還有如孟子後車數十乘,侍從數百人,憑他的聲名,所到國家,都得供給他衣食,這可說是間接養士了。
田文的父親田嬰,有黃金一萬斤,又封為薛公。田文繼承大財產,在薛召集豪俠奸人六萬多家,賓客三千多人。其中有犯罪亡命的,有裝狗偷竊的,有學雞叫的,不論貴賤,一律招待。他在薛放高利貸,取息金養食客。他曾路過趙國,趙人聞名,群出看他,笑道,田文原來只是一個普通樣子。田文怒,他的食客下車斬殺觀眾幾百人,索性把一縣屠滅才走路。後來田文失位,食客都跑走了,田文復位,食客又回來。
趙勝養士數千人,秦兵圍邯鄲,他去楚國求援,在門下挑選上等人才二十,中用的卻只毛遂一人。魏無忌養士三千,他待士更謙恭,搜求更無所不到,門下人才也比較多些;秦王用黃金一萬斤,買間諜向魏王進讒言,無忌憂愁身死。黃歇也有食客三千餘人,上等客都着珠履,其實全是不中用的廢物。
戰國卿相大臣,幾乎全要養士,趙名將廉頗失官,從長平回邯鄲,食客都走了,後來又做將軍,食客相率回來。廉頗憤怒道:「你們請走吧!」食客道:「嘻!將軍怎麼現在才懂得這個道理呢!人與人全是買賣的關係,將軍有勢,我們跟從,將軍失勢,我們走開,這是當然的道理,有什麼可怨啊!」
山東策士聚在趙國謀攻秦。秦相魏冉說不妨事。秦和策士沒有怨仇,他們無非謀自己的富貴,所以謀攻秦。好比狗,有臥的,有起的,有走的,有立的,彼此沒有斗意,投下一塊骨頭,立刻起來爭奪了。秦王用魏冉計,費不了三千金,趙國策士果然大爭奪。
富貴人養士,和養狗同樣的意義。
當然,士也有比較有人格的。司馬遷作《史記》,特別給魯仲連立傳,魯仲連確是戰國唯一的高士,他不肯做官任職,他反對秦國奴隸般待遇人民。邯鄲被秦圍困,他跑進危城,反對降秦。邯鄲解圍,平原君封他土地,堅辭不受。送他黃金千斤,魯仲連笑道:「士應該替人家排患難,解紛亂,如果受報酬,與商賈無異,我不忍這樣做。」告辭去趙,終身不見平原君。後來在齊國立功,齊王要封他,魯仲連逃走,隱居海邊不見人。他說,為了富貴屈服於人,不如貧賤行動自由。
第五節 經濟狀況
[編輯]戰國時代戰爭的破壞、糧食的徵發、貴族的奢侈、游士的供養,這種巨大的耗費,當然需求人民尤其是農民來負擔。戰國生產力比春秋是進展了,可是在這樣殘酷剝削之下,人民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春秋末期許多宗族破壞了,宗族成員流為農民,可能變為小地主。春秋末期,戰士有功,多賞賜田宅,這也是小地主的來源。趙括有錢就買田宅。王翦請秦王賜田宅,留給子孫做產業。蘇秦說:「我如果有負郭(近城市)田二頃,豈能佩六國相印?」《韓非子》說,趙襄子時候(春秋末期)住宅園圃已經自由買賣。《呂氏春秋》、《淮南子》都說孔子的馬吃路旁禾稼,被田主扣留,馬夫對田主說:「你耕地東到東海,西到西海,我的馬怎能不吃你的禾稼呢?」田主大喜,把馬送還。《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所說,未必全出虛構,不過戰國時代,土地私有制,才完全確定(秦始皇三十一年,即統一以後五年,令人民報告耕田實數,足見人民所有的土地多少不等)。漢人說商鞅立法,田得買賣,其實商鞅以前,秦國以外,都有這種制度存在。
《韓非子》說,僱農出賣勞力耕種,主人給他衣食、工錢,希望他耕得深、耘得快。鄉村既有僱農,當然會有富農。《荀子》說,鄉間輕薄子,服裝美麗,態度妖冶,專門引誘婦女。這也許就是富農小地主家的子弟。《荀子》說,雇市上傭工打仗;《韓非子》說,有水災,僱傭工開溝渠。大概當時都市和鄉間有大批出賣勞力的僱工存在,因此可以推想當時失去耕地的農民很多。
孟子、荀子都說一個農民應該有五畝宅地、百畝耕地。孟子又說:「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普通農民耕地不滿百畝,不能維持一家人生活,是當時農民普遍的現象。
耕百畝的農民依然不能生活。魏文侯時李悝計算農民的生活費,說農夫一家五口,耕田百畝,一年得粟一百五十石。除租稅十五石,餘一百三十五石。一人每月食一石半(約當今三斗),五人每年共食九十石。餘四十五石,每石賣錢三十,得錢一千三百五十。除祭祀賽會用錢三百,余錢一千零五十。每人衣服用錢三百,五人共一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疾病、死傷、天災、賦斂等意外費用,都還不算在內。如果每年只虧錢四百五十,農民節衣縮食,也許可以抵補,事實上單是賦斂一項,有布縷之徵(納布帛),有粟米之徵(納粟米),有力役之徵(應徭役)。孟子說,好君主征了一項,不征其他兩項。如果征兩項,要有餓死人,征三項,要出賣妻子。好君主沒有存在過(照孟子、荀子說),那麼,農民只得餓死及出賣妻子。
李悝是戰國初年人,那時候生產力比較低微。後來孟子才說到深耕施肥,荀子更屢說肥料的功用。荀子說多糞肥田,又說五穀一歲再獲。一年能收穫兩次,是技術上一大進步。荀子又說民富自然田肥,田肥自然出產加倍,民貧自然田瘦,田瘦自然出產減半。誰是富民呢?自然是地主和富農,在技術進步的影響下,貧富的分化更劇烈了。
最大地主是國王和貴族,趙奢做收稅吏,平原君家不肯出租稅,趙奢按法殺管事九人。趙王用奢管國賦,國賦公平,倉庫充實。《韓非子》說,士卒依靠權勢人家逃避徭役,人數上萬。富貴人有法外的利益,貧賤人自然窮苦更甚。
春秋時代工人是奴隸,戰國似乎一部分得到解放。周人的風俗,治產業,力工商,求二分的利息。《韓非子》說,車匠希望人富貴,棺匠希望人死亡,又說工匠造惡劣器械,騙農民的錢。荀子想禁止工人在家製造器具。這都說明工人可以自由出賣製造品。
戰國時代據說出銅的山四百六十七,出鐵的山三千六百九。兵器多用銅,工具多用鐵。但也開始用鐵製造兵器。楚、韓兩國,冶鐵技術更見進步。楚國宛地出鋼鐵,做矛刺人像蜂刺。秦昭王誇獎楚國鐵劍的鋒利。韓國出寶劍最多,西平縣(河南)是鑄劍的地方。據說那裡有龍泉水,鍛煉刀劍特別堅利。不過一般的兵器還是用銅製造。
戰國時代似已廢除了官賈制度,商賈得自由買賣。墨子說城不能守的條件有五,市離城遠,是條件之一。《周易》繫辭(孔子以後儒者所記)說,日中做市,招集天下的人民,聚會天下的貨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韓非子》說,商賈的錢財,存放國外,可以亡國。這都說明商業的重要。《荀子》說,當時的商業,北方的走馬、大狗,南方的象牙、犀皮、顏料,東方的魚鹽,西方的毛織物、旄牛尾,中國市場都能買到。《史記》貨殖傳記載各地大小都會很多,可以想見當時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因為商業繼續擴大,在政治上需要中國統一,廢去各國間的關梁禁限。《荀子》說,流通財物,交換有無,轉輸調劑,各得滿足,四海之內,好像一家。秦國統一,正適合這個要求。
富商大賈雖然也稱為庶人,可是勢力很大。工農尤其是僱工和中小農,壓抑在社會最下層,過極窮苦的生活。貴族和國君的奢侈淫樂,恰好與工農相反。國君每飯要一百樣菜,後宮要成千成百的女人,一切器用玩物,都要裝飾珍寶。國君如此,貴族可以類推。他們直接或間接拿嚴厲的刑罰作工具,向人民「厚刀布(錢)之斂,重田野之稅,苛關市之徵」。拿關稅來說,客人過關,關吏要勒索賄賂,騎白馬過關,照例要多納稅。孟子說,古代設關為了禁暴,今世設關,為了行暴。統治者無往而不行暴,也就是無往而不要錢。戰國生產力果然有些進步,下層人民卻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生活。
第六節 秦統一的原因
[編輯]秦嬴師隰七年(前三七八年)開始有市。十年開始有戶籍。嬴渠梁用商鞅,定許多法令,制度才逐漸完備。嬴駟二年(前三三六年)開始用錢,秦是一個落後的國家。
正因為落後,腐化勢力比較薄弱,新制度容易有效地實施。荀子曾到過秦國,他誇獎民俗的樸素、官吏的忠實、大官的守法、朝廷的清靜,認為是最好的政治。秦國軍制,荀子也認為比別國好。足見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幸運。
秦始皇即王位時候(前二四六年),秦地有巴蜀、漢中、宛、郢、上郡、河東(山西西南部)、太原、上黨等郡。函谷關外有滎陽及兩周舊地。單就疆土來說,秦對山東已占絕大的優勢。
關中地本肥沃,鄭國渠造成後,農產更豐富。巴蜀出銅鐵,滇僰(音仆(4),四川宜賓縣)出奴隸,西北戎狄出牛馬。秦連年用兵,經濟力量能夠支持,是擁有重要資源的緣故。司馬遷說,關中土地約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過十分之三,財富卻占十分之六。這種估計,未必確實,但經濟方面,秦確占優勢。
秦國人民只有多斬敵首,才能得到爵賞。不像山東各國,說空話,當食客,有僥倖的途徑。始皇以前,奪得重要都邑,有驅出原來居民的辦法。如取陝,放還陝民給魏國(前三二五年)。魏獻安邑,秦出其居民,募秦民及赦罪人遷徙安邑(前二八六年)。取趙二城(前二八二年),取楚南陽(前二八〇年)、鄢鄧(前二七九年),都赦罪人移殖新地。這大概是防止山東腐化生活傳染秦民的緣故。同時別國人民也不願意做秦民。始皇時代,改變了這種辦法,秦民與非秦民的差別,雖然還是存在,不過沒有以前那樣嚴格了。大抵秦國政治風俗,比山東樸素嚴明,不能不說是一種優勢。
商鞅代表新興的地主利益,改革法制,從此新興的地主在秦國的勢力逐漸增長,到秦始皇時已經占了絕對優勢,烏氏倮「位比封君」(地位和領主一樣),巴寡婦清「禮抗萬乘」(皇帝用客禮待她),這在六國中是沒有的事情。六國中雖然都有富豪地主興起,可是他們仍在貴族領主壓制下,不能暢所欲為,自然他們羨慕秦國,要秦國式的制度。秦始皇尊顯富豪,大商人呂不韋做了秦相,招集文學游士,著書立說。秦國從來不養游士,不貴商賈,始皇這種改變,很能在山東遊士和商人中產生好影響。山東國家,各造堤防,大旱爭奪水利,天雨放水到鄰國。例如東周想種稻,西周不放水。齊、趙、魏三國,趙、魏地高,齊地卑下,黃河不決齊堤,就要泛濫趙、魏。壅水和放水,給地主農民以生死的威脅,從灌溉事業說來,他們希望有統一的管理。戰國盛用牛耕。牛耕一天比兩人耦耕約多一倍半。如耦耕一天得兩畝半(百步的畝),牛耕當得六畝二分五,計數很不便。一畝放大為二百四十步,那麼,牛耕一天也約得二畝半(二百四十步的畝),畝數同,田積卻不同,秦改革畝制,是適合生產力的進步制度。山東國家生產力進步了,還保守舊制度,人民在實際生活中,對守舊是不會滿意的。秦國各種設施比山東諸國進步,可能減輕游士、商賈、地主、農民對秦國的抵抗力,雖然他們並不真正愛護秦國。
春秋時代大小一百多國,像莒、邾等小國,也要準備兵車一千乘。所有對強國繳納的貢賦徭役,以及列國間的戰爭損害,國內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全壓在人民的肩上,那時候小國人民負擔何等苛重。但如晉、齊等國,土地人口比莒、邾大幾十倍,兵車不過四五千乘,從這一點說,大國人民的負擔,要比小國輕得多。戰國時代秦、趙等強國,兵力六十萬,戰爭中用全兵力的次數極少,可以說人民負擔又比春秋大國要輕些。所以人民的經驗是,做小國人民不如做大國人民,做大國人民不如做全中國統一的人民。鄒、魯兩國打仗,鄒國官員戰死三十三人,兵卒一個也不死亡。鄒、魯人民不願意打仗,七國人民當然也不願意打仗,誰能統一中國,人民就希望從他那裡得到和平。秦在七國中有上述的優勢,成為有統一全國能力的一個國家,因此人民把希望寄托在秦國;全國人民對秦國的希望,更促進秦國力量的增長,實現統一全國的歷史任務。
周朝以來,雖說華族占據中原,蠻夷戎狄各族在華族的四周;但在實際上中原地區也是各族雜居。華族生產進步,文化較高,因此逐漸地把居住在中原地區的各民族和四周邊沿地區的一些民族同化了。春秋末年,蠻族的楚國統一南方諸蠻族,文化向上發展,和華族相等;東夷各族,本來沒有大國,陸續被齊、魯、楚各國吞滅;西戎各族,逐漸被秦國征服;北方戎狄各族,經過齊、晉等國征伐,又經過燕國的攻滅,各民族被華族融化,擴大了華族的疆域,也消失了華夷界限。戰國時,中原地區已經沒有華夷鬥爭的民族問題,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卻不斷向南侵襲。落後的游牧民族進攻農業民族,在軍事上總是容易獲勝,因此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不受落後民族的破壞是華族面前的大問題,秦、趙、燕各國建築長城,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不過中國內部許多國家互相對立,不能抵禦外來的侵略,以長城為例,齊、韓、楚、魏築長城完全為了內戰,這固然消耗了華族抵禦外來侵略民族的力量;秦、趙、燕築長城,彼此不相連接,各自為政,也不能發揮抵禦外來侵略民族的功效。秦統一全國,建立起中國民族的國家,消滅了華族內部的互相對立,團結華族一致對外,是一個歷史的進步,是當時人民的要求。
山東各國互相猜忌,不能「合縱」,供養食客,浪費資財,固然是滅亡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下層民眾在水深火熱的境遇里不能生活下去。單就韓、趙、魏三國說,被秦殺死幾百萬人。山東各國間戰爭,死亡數目也不會很小。壯年人大量死亡,生產力破壞了。又加以橫徵暴斂,土地愈削小,賦稅愈苛刻,人民負擔,將是不可想像的繁重。齊都臨淄,趙都邯鄲,居民生活非常腐化,其他都會,大概相類。這種不生產的寄生者,當然也是間接剝削勞苦民眾的。民窮財盡到不可維持的時候,國家非滅亡不可。
山東六國不能再維持他們的統治,秦國的兵力、經濟力和政治影響都遠勝六國,這樣,勢必產生前所未有的統一大帝國。
簡短的結論
[編輯]戰國時代冶鐵技術進步了,有些地方,如楚國、韓國,開始能煉鋼。戰爭中已應用鐵製劍戟,不過一般還是用銅製兵器。
耕田是用牛和鐵犁,知道施肥深耕,戰國後期農業進步到一年收穫兩次。魏國有溫囿,每年收租八十金,後來租給西周君,年租一百二十金。溫囿面積不見記載,年租數目不算小,當時園圃業發展了。
人民得私有土地,可以自由買賣。鄉村有小地主富農和傭工。大部分土地是屬於國君和貴族。
商業很發展,富商大賈積財產到千金或萬金。商人做大官的魏有白圭,秦有呂不韋。有些國家可以用鐵買得官爵,商賈兼做小官的大概不少。
工匠製造器械,可以自由出賣。比較大規模的工業,還是用奴隸。秦國的滇、僰兩地,出產奴隸很多。
下層民眾生活非常痛苦,戰爭中死亡率也非常高。文學辯說的游士,壟斷居奇的商賈,他們雖是庶民的身份,社會地位卻很高。
秦政治經濟都比較好,所以兵力也特別強。山東比不上秦,又不能合縱團結,終於貧弱而滅亡。
附:戰國年表
1.編註:楚幽王應名為「熊悍」。
註:《史記集解》說,前三三四年是魏䓨後元元年。前三一八年是魏嗣元年,並無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