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瀛探索/第二章/第五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五節 南瀛海岸變遷

地質條件

[編輯]

台灣西部海岸因沖積平原坡度平緩,進入的河流遂流速減緩,易導致泥沙淤積,海底平淺,可接受沈積物快速堆積達海平面出露;加以河流上游流經中新世以後未完全膠結的地層,侵蝕現象劇烈,含沙量大。在大河輸沙堆積下,海岸線明顯呈現堆積進夷的特徵,且濱外沙洲不斷形成、擴大,呈現洲潟海岸的特徵,尤以西南海岸最為明顯。[1]在本縣昔日存有倒風與台江兩內海(潟湖),濱外沙洲成群羅列,然而在短短300餘年間卻迅速淤積成陸埔,海岸變遷之快,不免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慨。

倒風與台江兩內海,屬於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一部分。[2]嘉南隆起海岸平原形成於晚更新世,海岸線的變遷與海水進退相對應,根據林朝棨、孫習之的推論,全新世以來,本區有兩期明顯的海水進退,即台南期和大湖期海進。台南海侵時期(距今約6500~5000年),海水最深抵達嘉義、木屐寮等山麓線西緣及新化丘陵西麓的新埤、大內、那菝林、關廟及龜洞一線,約今等高線35-40公尺處。[3]此後1000年間(距今約5000~4000年)海水逐漸退去,最遠曾退至台南台地西緣,等高線約5公尺處,堆積出構成嘉南平原重要地層的台南層。[4] 而大部分的延長河也多出現於台南層上,如八掌溪、急水溪和曾文溪。台南期海退後,大湖海侵時期(距今約4000~3500年),海水再度因氣候暖化而上升,向陸地侵入達嘉義、東山、麻豆、佳里、安定、善化、大灣和中洲一線,約抵今等高線7至10公尺處(圖2-5a)。[5]

從大湖期海退(距今約3000年)至17世紀初之間,有關本區海岸線變遷的資料仍甚缺乏。17世紀,荷蘭人Heydrick Aviensen及Cornelis Plockoy等人於1624年測繪的海圖中,均曾標示出雲林至高雄一帶海岸,由北至南分別有笨港、魍港、倒風、台江、蟯港等規模較大的內海,其西側則有眾多濱外沙洲南北排列,整體呈現洲潟海岸的地形特色。[6]

清領時期開始便有方志記載及輿圖可供參考,清初本區海岸線大致沿學甲、山仔腳、洲仔尾和鹽埕一線,約今等高線5公尺附近。從本縣佳里興、麻豆延伸到蚊港(今嘉義縣布袋鎮虎尾寮)的「蚊佳半島」,恰巧將沿海分隔成兩個內海(圖2-5b)。北側有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內分3支海汊,向南、向東分別可深達麻豆、茅港尾、鐵線橋等市街的倒風內海;南側則有起自古曾文溪口(漚汪溪;今將軍溪),南迄二仁溪口,與濱外沙洲間圍成台江內海,總面積估計約350平方公里,兩者在當時皆發揮重大的航運功能。[7]當大湖期海進時,[8]兩內海的雛形已出現, 而分隔兩內海的「蚊佳半島」的形成,則與曾文溪三角洲的發育有關。

曾文溪的源頭在阿里山山脈,因其上游流經新第3紀的地層,岩性脆弱且受到激烈的褶曲和斷層作用,因此河川沖蝕和崩塌現象相當嚴重,年淤沙量據估計高達1000萬立方公尺以上,河流流至河口因流速頓減,泥沙淤積而成三角洲。此一曾文溪三角洲的範圍,學者曾以暫態電磁法、地電阻法推論,曾文溪三角洲在地下30公尺時便開始發育,約3000年前的大湖期海退時期,即於宅港此一古曾文溪口形成;至7世紀時,河口三角洲向西北延伸,並將沿海分成倒風和台江兩內海;至19世紀時,河道以蘇厝為頂點南擺,向西南方堆積,台江內海遂逐漸淤積;至20世紀初已淤滿後,其河道向西沖出沙洲,開始向西堆積進夷。即三角洲的北限為八掌溪,南限則為二仁溪。但若僅以有記錄以來的300餘年間,曾文溪下遊河道變遷及海岸線外移的情形推論,則範圍較小,北限為將軍溪,南限則為鹿耳門溪南;而麻豆鎮略位於此三角洲的頂點。今日如將軍溪、七股溪和鹿耳門溪的下遊河道,仍然相當寬闊,保存有大河口的河床,只是目前部分河床已被種植高莖作物及被墾為魚塭之用,但昔日均曾為曾文溪下游出海的網流溪,在今日皆為斷頭河。[9]

荷蘭時期被稱做「兩河之地」的麻豆,乃因其正好位於急水溪(倒風內海上游)與曾文溪(古稱漚汪溪或灣裡溪)的沖積平原─「蚊佳半島」之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麻豆(Mattauw)在西拉雅語的意義則是「眼睛」之意,似乎是意指麻豆社位居西南海岸各部落的靈魂中心(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眼睛為靈魂之窗」),往東可聯絡內陸各社,往西可接收海岸部落與入侵者所帶來的文化衝擊。另外,由荷蘭人對當時其他西拉雅族(Siraya)中各社的稱呼,都可看出其特殊涵意;如大員(Taijouwan)社的大員(或譯作台窩灣)指的是「濱海之地」,赤崁(Sakan)社的赤崁原意為「漁村」,蕭壠(Soulangh)社的蕭壠原意為「契約之地」。[10]

倒風內海的陸化

[編輯]

倒風內海地區的地層以「台南層」與「潟湖沼澤堆積層」為主,後者為台南層形成後,在海退過程中形成的堆積地帶,多為低地。當大湖期海進時,倒風內海的雛形出現,海退後本應堆積成陸地,但因地質結構上有一麻豆向斜,可能導致麻豆向斜附近海水退去速度較慢,[11]因而形成「倒風內海」。是以,倒風內海的存在,可能與麻豆向斜有關;甚至由日本時期對嘉南海岸平原的高度測量中,亦顯示嘉南平原當時的局部下降,以麻豆附近的沈降量最大。[12]

由上可知倒風內海的形成與持續,與地質環境關係密切;而其浮覆與陸化,則與河流的輸沙和變遷有關。尤其是八掌溪和急水溪對倒風內海的淤填影響最大,唯因河道變遷的時間不同,故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各異。

急水溪的河道變遷

[編輯]

依據康熙34年(1695)高拱乾《台灣府志》的記載:「急水溪,從大武壠山北,西過大排竹之南,又過下茄冬,經倒咯嘓之北,西迤而與嘓溪會,同入於海。」《諸羅縣志》:「白水溪發源於玉案,西灌於大排竹、臭祐、下茄冬。……十八重溪,合哆咯嘓社北九重溪之流,過雙溪口西南,為急水溪,出小龍船窩,為下急水,莿桐腳,西出內連桁,北會蚊港,入於海。」可知清初急水溪的流路應與現今相仿,其河道即是倒風內海的海汊所在。其下遊河道由茅港尾附近,或更明確的說,可能於稍偏北側的海埔尾與中州寮仔附近(鹽水鎮歡雅里)注入倒風內海,並由蚊港(今好美寮一帶)出海,而河流所挾帶的泥沙,大多數都堆積在倒風內海之中,並造成內海的淤積。[13]

康熙末年原是匯入內連桁水域,再往北出蚊港的下遊河道,大約到了乾隆初期,才有較大的變遷。可能於乾隆6年(1741)時,改由內連桁此一潮流口出外洋;且至遲於乾隆末年,出海口已由原先的內海海岸,延伸至今鹽水鎮飯店、學甲鎮宅仔港一帶,形成「延長河」。[14]

根據1904年《台灣堡圖》所示,當時主流過八老爺後,向西南經鐵線橋、下營,在大埤寮折向西北,經宅仔港由蚵寮入海;另有一分流自八老爺蜿蜒西行,於宅仔港北方匯入主流。待河道淤積後,昭和元年(1926)主流從鐵線橋折向西行,經坔頭港、宅仔港,再循原流路入海。[15]

八掌溪的河道變遷

[編輯]

八掌溪源自阿里山山脈,主流全長81公里,平均坡降達1.8﹪,是嘉南平原中坡度最陡的河流;尤其山區河段與下遊河段坡度差異甚大,分別為8.7﹪和0.17﹪。是以,下游泥沙淤積迅速,河道變遷頻繁。[16]

八掌溪在康熙初年,下游自龜佛山斜向西北匯合猴樹港出海,至康熙末年第1次改道,自龜佛山向西流經冬港由青峰闕入海。由乾隆16年(1751)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及乾隆27年(1762)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兩志的附圖來看,八掌溪已不經冬港入海,業經由汫水港流注倒風內海的蚊港。這應該是該溪第2次改道,此次改道,據文獻判斷應在乾隆16年(1751)以前。由於八掌溪下游業自汫水港流入倒風內海,致原流經冬港的舊溪道變為斷頭河;該溪後來另稱為鹽水溪,現已改稱為龍宮溪。[17]

由《欽定平定台灣紀略》所記載的一段有關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變時的鹽水港紀事,可徵當時的河海相連情形。諸羅縣治經鹽水港間的路仔草(今嘉義縣鹿草鄉鹿草村的鹿草)係在八掌溪的北岸,原水路與鹽水港不通,自八掌溪改道經汫水港流注倒風內海,所以記有:「鹿仔草係入鹽水港後,在內港起岸至諸羅之碼頭,並非沿海港口」,就可以證明八掌溪流經汫水港、鹽水港,入倒風內海,而鹿仔草成為赴諸羅縣治沿溪的碼頭,而非內海沿海的港口。其時倒風內海已逐漸淤塞,故鹽水港西邊內海的海岸線,已漸次向西延伸,據所記新店(今嘉義縣義竹鄉北華村的新店)為內海水道的登岸港口,係鹽水港的後路,就可以明瞭至乾隆末葉倒風內海淤填之一斑。[18]

至於倒風內海於何時全部淤塞,尚無紀錄可稽。而八掌溪自第二次改道與急水溪同注內海後,倒風內海逐漸淤淺,內海裡分成兩溪道,急水溪流經北門嶼在瀨東鹽場北邊入海,其溪口稱為「瀨東港」。八掌溪則經由新塭與虎尾寮(原蚊港)間,即原青峰闕海口入海。[19]由1904年《台灣堡圖》中可看出,八掌溪自汫水港以下的流路與今相同。昭和元年(1926)河口段流路北移,匯集龍宮溪水北流入海,原河口則被沙洲淤塞。1930年代洪水沖開沙洲,又使河道恢復西流入海。自新塭以西,溪口於民國35年(1946)發生洪水,溪口南移約5、600公尺到現在溪口。由此可知,清初以來,八掌溪的下遊河道改變至少有5次,其間南北的擺幅寬達20公里,皆因洪水事件所造成(表2-5a,圖2-5c)。[20]

表2-5a 八掌溪下游歷次河道變遷
期別 時間 經過地方 出口處 改道時間
康熙初年以前 嘉義經水上、龜佛山、斜向西北匯合猴樹港,由東石附近出海。 東石附近 康熙末年
雍正乾隆年間 自龜佛山向西經冬港,由龍宮溪入海 新岑寮附近 乾隆16年(1751)以前
乾隆16年(1751)以後 已不經冬港入海,業經由汫水港流注倒風內海之之蚊港,致原經由冬港的舊溪道變為斷頭河;該溪後來另稱鹽水溪,現已改稱龍宮溪。 好美寮附近 不詳
清末(約19世紀末) 由汫水港向西南經義竹東方,由好美寮東方出海。 好美寮南方 約19世紀末
大正年間 由汫水港向西經義竹東方,由好美寮東方出海。 好美寮北側 昭和9年(1934)
昭和9年(1934)以後 下游自新塭南邊向西沖斷虎尾寮沙洲,即河口段自好美寮改向西入海,流路與第四期相當 好美里漁港

資料來源:

  •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4。
  • 謝宏昌、丘為君,《鹽水鎮志》,鹽水鎮:台南縣鹽水鎮公所,1998,頁41。

倒風內海的陸化及其影響

[編輯]

由以上關於河道變遷的論述,可知在康熙末葉至乾隆初年,由於急水溪的河道變化不大,皆注入倒風內海;而八掌溪卻直至乾隆16年(1751)以前,始改道流注倒風內海,故這一時期倒風內海的浮覆,急水溪扮演著關鍵性要素,八掌溪造成的輸沙則相對較少。同時,急水溪輸沙所延伸出的浮覆地,似乎也將倒風內海分隔成兩個區域,即南側靠近麻豆、下營的地區,以及北側靠近紅蝦港、紅茄萣、頂洲仔的地區。[21]直到乾隆16年(1751)以前,八掌溪不經冬港入海,而經由汫水港流注倒風內海的蚊港後,急水溪加上八掌溪的輸沙,遂造成此後倒風內海加速陸化;也就是說,此時期八掌溪所扮演的角色較重。

到了19世紀,在歷經多次洪水堆積後,海岸線更加向西推展,此時海岸線大致沿槺榔港、渡仔頭一線,約在今等高線3公尺附近;麻豆港、鹽水港、茅港尾等曾經盛極一時的沿岸港口,則隨著海岸及河道的淤淺或改道而逐漸沒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清代時期位於笨港與台南府城間的最大聚落鹽水港,因港道的淤積難行,其區域中心的地位,遂逐漸被新營所取代。[22]至於倒風內海深入平原中的海汊,則在淤積後依其舊有低窪地形的特性堵水成埤,其較大者為鐵線橋所在海汊堵水成「德元埤」(今柳營鄉境),及茅港尾所在海汊堵水成「番仔田埤」(葫蘆埤,今官田鄉境),對於乾旱季節的農業灌溉極有助益(圖2-5d)。[23]今在北門至麻豆間有一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濕地,與外傘頂洲的南緣平行,在急水溪的南側,其分布相當深入內陸,當為昔日倒風內海的遺跡所在。今日的倒風內海,僅殘存著由急水溪口南側的海埔新生地,一直延伸至將軍溪口的馬沙溝,由王爺港汕所圍成,長約6公里,最寬處達2公里的「北門潟湖」(圖2-5e)。

進入20世紀,經由1904至1990年間的地形圖比對結果得知,本區海岸線變化仍十分顯著。整體而言,潟湖內海岸淤積向西推移,並逐漸與濱外沙洲相連結,尤其河口段海岸增長速度更是驚人,以急水溪及八掌溪口為例,1904至1990年間,河口即向西伸展3613及1975公尺,平均每年達42及23公尺,成為延長河;其原因除了泥沙淤積造成外,人工圍墾開闢魚塭或鹽田,也是重要的原因。至於潟湖外濱外沙洲西側的海岸線,除了河口段向西推展較為明顯外,其他部分地區則向東後退呈現侵蝕的現象,濱外沙洲整體向東移動。其中急水溪的海汕洲及王爺港汕,自1904至1990年間,沙洲西側海岸線向東後退1公里,平均每年後退12公尺。[24]

曾文溪的河道變遷與台江內海的陸化

[編輯]

清初本區海岸線大致沿山仔腳、佳里、西港、港口、新市、洲仔尾、鹽埕和湖內一線,約抵今等高線5公尺附近。北起古曾文溪(今將軍溪)口,南迄二仁溪口,與濱外沙洲間圍成台江內海,總面積估計約350平方公里。當時濱外沙洲規模較大者有北鯤鯓、南鯤鯓、北門嶼、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北線尾、一至七鯤鯓,以及二仁溪口的鯤鯓頭,其中一至七鯤鯓的位置即為今安平至喜樹一帶,鯤鯓頭便是現今的白沙崙(圖2-5b)。[25]

前文曾提及大湖期海進(距今約4000~3500年)時,由於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地質條件,已約略可見倒風和台江兩內海的雛形;7世紀時,曾文溪三角洲向西北伸展形成「蚊佳半島」此一沙嘴,則將沿海分隔成倒風和台江兩內海。其中,台江內海的形成與淤積,可說就是曾文溪三角洲發育的歷程,也是洲潟海岸演化的必然過程;是以,曾文溪下遊河道的擺動,便牽動了台江內海生命演化的軌跡。

全長139公里的曾文溪,其下游的42公里是在新莊附近出新化丘陵,進入寬闊平坦的嘉南平原;因河床坡降平緩,致形成廣大的氾濫平原。每逢颱風豪雨,溪水暴漲、流量遽增,河道屢有變遷,其中以新莊及蘇厝以下的下遊河段變動最大。然而曾文溪流出丘陵進入平原的地方,既未形成沖積扇,也無分支流,情形與濁水溪等迥然不同。這是由於其下游為延長河,是海岸平原隆起所形成;而且嘉南平原與其東側丘陵之間,並無大落差的斷層存在,故不易形成明顯的沖積扇。[26]

而蘇厝以下的曾文溪主流,除河口變化較大外,其他地方並無太大改變。根據近代台灣史的記載與荷蘭老地圖的描繪,曾文溪出海口在有記錄以來的300年間曾歷經多次改變,形成其三角洲狀的海岸平原。[27]曾文溪流域的年輸沙量達到2818萬公噸,也難怪曾文溪曾有一年向西伸展35公尺的記錄。[28]

荷蘭時代,1652年海圖及1660年古地圖都曾標示曾文溪是由蕭壠的南方入海。但經過明鄭時期到隸清後,本溪上游稱為灣裡溪,下游為漚汪溪(「漚汪」(Auong)西拉雅平埔族語即為「溪」的意思),即由現在的將軍溪入海,所以當時的曾文溪是由噍吧哖(今玉井)內山、經過石仔瀨、番仔渡、菝仔林、灣裡(今善化)、蘇厝甲、檨仔林、蕭壠(今佳里)、漚汪、史椰甲(今山仔腳)入海。唯由地形圖判讀,康熙33年(1694)至道光3年(1823)之間,本溪似乎有一度改由七股溪入海。至道光3年(1823)7月台灣大風雨,洪水爆發,由內山挾帶巨量泥沙沖入台江內海,東自台江東岸的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15、16公里,過去瀰漫浩瀚之區,忽然已因水涸沙高,變海為陸埔。曾文溪也在此時改道,放棄將軍溪的舊流路,以蘇厝為頂點分流為二:主流經西港、溪埔寮和學甲寮南側,由鹿耳門溪出海,南分流經三崁店,由鹽水溪出海;另一分流由西港向西至國聖大橋附近才向南注入主流,成為「延長河」向西南注入台江內海。然後該溪的河口部分又屢次改道,前後經過如表2-5b所述的流路(圖2-5f);至昭和13年(1938)6月1日於河床兩岸興築堤防,此一居民戲稱為「青瞑(瞎眼)蛇」的曾文溪,其四處亂竄的河道始固定下來,成為今日在七股鄉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青草崙間入海的河道。[29]

表2-5b 曾文溪下游歷次河道變遷
期別 溪名 時間 經過地方 出口處 改道原因
漚汪溪
(灣裡溪)
道光之前 噍吧哖(今玉井)、石仔瀨、菝仔、蘇厝甲,入漚汪溪(今將軍溪)出海 將軍溪山仔腳 道光3年(1823)暴風雨
曾文溪
(灣裡溪)
道光至咸豐年間 蘇厝甲以上流路與前期同,下游主流改由菅寮(管寮),經溪埔寮、學甲寮南邊,入鹿耳門溪出海。另一分流向西經蠔殼港,於國聖大橋轉南,合主流入海。又另一分流由蘇厝甲向南,經三崁店西側,由安平出海。此期河道擺夷不定。 鹿耳門(今鹿耳門溪媽祖宮附近) 同治10年(1871)暴風雨
曾文溪 同治至光緒年間 主流改為原北分流,仍向西於國聖大橋轉南,入鹿耳門溪出海。 鹿耳門 明治37年(1904年)山洪暴發
曾文溪 光緒至宣統年間 主流自國聖大橋轉西北由三股溪出海。舊流路縮小。 九塊厝北方 明治44年(1911年)暴風雨
曾文溪 民國以來 主流由國聖大橋往西沖破沙洲出海,昭和13年(1938)曾文溪河堤興建後,舊流路被切斷,河道縮小。 七股鄉十份村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土城仔、青草崙間入海。 持續至今
  • 盧嘉興,〈曾文溪與國賽港〉,《輿地纂要》,新營市:台南縣政府,1981,頁70。
  • 方淑美,《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1995,頁19-23。
  •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41。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自17世紀以來,曾文溪下游曾發生4次重大的河道變遷,南北擺幅達25公里以上,北從將軍溪,南迄鹽水溪,無不受其影響;台江內海的淤積過程,可以說就是曾文溪在河口鳥趾狀堆積成三角洲的歷程。[30]4次的河道變遷,皆因山洪暴發所造成,尤以道光3年(1823)的暴風雨,曾文溪主流挾帶大量泥沙,由今將軍溪的舊流路,改道往西南沖入台江內海中,造成內海迅速淤積,海岸線向西推移,原本與倒風、蟯港相連的水道,此後便淤塞不通[31] ,對台江內海的陸化影響最大。

其實台江內海的淤填,除了主要是因為曾文溪的改道及輸沙外,人為因素亦不容小覷。根據文獻記載,早在乾隆年間台江內海菅寮、西港、安定、許中營、港口一帶,便有海埔新生地逐漸浮出,遭到百姓圍墾。直到道光3年(1823)台灣西南部暴風雨,由於大量泥沙淤積於內海中,使得海埔新生地範圍日漸擴大,沿海百姓據地圍墾,搭建臨時草寮,因此有許多「寮」字地名出現。[32]

今日「南台江」僅殘存著位於台南市四草地區,水域面積約4.5公頃的「四草湖」潟湖遺跡。[33]「北台江」則尚存在著界於七股鄉龍山村與西寮村以西、七股溪以北和將軍溪以南,自北而南由青山港汕、網仔寮汕和頂頭額汕3個濱外沙洲環繞圍成的「七股潟湖」(七股漁民稱為「內海仔」),面積達1455~1600公頃左右(漲退潮時的面積稍有不同,簡單來說約莫有20個足球場面積那麼大),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潟湖(圖2-5e)。潟湖之北,七股鹽山和鹽田已走上另一條嶄新的教育及觀光之路;潟湖以東,則是錯落有致的鹹水魚塭;潟湖之南,新近浮覆的曾文溪海埔,則是國際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渡冬的覓食區,具有相當豐富多樣的潟湖生態。[34]

此外,經由1904年以來的地圖比對發現,本區海岸線變化十分顯著,整體而言,潟湖內海岸淤積向西推移,並逐漸與濱外沙洲相連接,尤其河口段海岸增長速度更是驚人,以曾文溪為例,1904至1990年間即向外伸展近6公里,每年平均向西擴展70公尺,內海土地多被圍墾為魚塭或鹽田。至於潟湖外濱外沙洲西側的海岸線,除了河口段向西推展較為明顯外,其他地區均向東後退呈現侵蝕的現象,濱外沙洲整體向東移動。自1904至1990年間,青山港、網仔寮及頂頭額3沙洲西側侵蝕量分別為1公里、1公里及1.2公里,平均每年後退11.6公尺、11.6公尺及14公尺。1980-1990年間曾文溪口南岸、鹽水溪及二仁溪的河口段海岸向陸侵蝕213公尺、350公尺及138公尺,推測係因沿岸供沙失衡所致。[35]

綜上所述,可知南瀛海岸變遷的過程,河流的輸沙一直扮演著主要角色。河流帶入外海的泥沙,在沿岸流的搬運、堆積下,露出海平面形成濱外沙洲,便與沿岸間圍成潟湖。潟湖又在河流不斷的輸沙下逐漸淤塞、陸化,海岸線遂不斷向西擴展,河流亦隨之延長,並由於改道頻繁而使得潟湖淤積的速度不一。待潟湖陸化後,河流的輸沙又在沿岸形成新的沙洲,持續上演著洲潟海岸不斷進夷的循環過程。

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的影響力亦不容忽視,人為的開墾亦是內海加速陸化的原因之一。河堤的興建使河道不再變遷,中上游興築攔沙壩及水庫,則使河流的輸沙量大減,不僅使潟湖淤積的速度變慢;濱外沙洲西側的海岸線,除了河口段向西推展較為明顯外,其他地區均向東後退呈現侵蝕的現象,沙洲整體向東移動,減緩了洲潟海岸的演育速度。

鹽分地帶的人地關係

[編輯]

鹽分地帶一詞,主要有歷史、地理和文學上的三重意義。從歷史的演變來看,乃指日本時期的台南州北門郡,即今北門、將軍、七股、學甲、佳里和西港的北門區6鄉鎮。[36]就地理上的意義而言,鹽分地帶土壤鹽分較高的原因,乃歷經數次的海進與海退,因此土壤本身鹽分含量頗高,且由於河流所挾帶的泥沙淤積河口及兩側海岸,因此在平原面上造就不少潟湖與沼澤沈積層,這樣的沈積環境使水流速度緩慢,沈積顆粒較細,易形成黏質土壤。黏質土壤對於土壤水的流動限制較大,因此鹽分不易被沖淡;而此地夏季集中的雨量,常使地下水位鄰近地表,副熱帶地區旺盛的蒸發作用,又使毛細孔作用盛行,鹽分積聚地表的情形因而加劇;又由於鹽分地帶大部分位於河川下游,是嘉南平原地勢最低平之處,易導致排水不良,部份地區更時常遭受水侵,近海土地受海水倒灌或海水逆流的影響,因此更易使土壤鹽化。[37]

鹽分地帶鹽分含量高的土壤,通氣性與透水性低,影響植物根糸水份的吸收,妨礙農作物的生長,因此早期鹽分地帶的農民生活極為艱辛,一家難以溫飽的窘境時常出現。若土壤偏砂質,又富有地下水,鹽分容易洗滌改良,農作類型通常以水稻搭配冬季蔬菜耕作;土壤鹽分難以有效降低的地區,則以二期水稻搭配蔥、蒜等耐鹽作物,或者搭配秋作飼料玉米;部分地區土壤為潟湖沼澤的沈積環境,土壤偏黏質且洗滌改良不易,因此在養殖技術提升之後,由養殖漁業取代難以發展的農業,變成普遍的現象。[38]大致上可以台17線濱海公路為界,以東農田分布較廣,以西則以魚塭為主要景觀。

大抵而言,鹽分地帶的農作以旱作為主,這樣的農業特徵與氣候有關。鹽分地帶1月份的平均氣溫,大約在17~18度之間,每年4月之後,平均溫度即高於20度,高溫可持續8個月之久。[39]如此高溫的氣候特徵,實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當然也有助於鹽田水分的蒸發與鹽的結晶,促使瀕臨台灣西南沿海的鹽分地帶早期鹽業得以蓬勃發展。此外,台灣西南沿海年雨量不足1500公厘,乃是台灣本島雨量最少的地方之一,全年的雨量85~90%集中於夏季,[40]這樣降雨特性使得春、冬二季鹽分地帶的鹽工,可以安心的採收鹽,鹽業因此得以發展。

另一方面,這樣的降雨特性也限制鹽分地帶的農業發展,大部分鹽分地帶的農地皆以旱作為主,然而鹽分含量極高的土壤即使種植旱作作物,也無法負荷人口的溫飽,因此鹽分地帶一直是台灣環境負載力較低的地區,人口外移的情況很嚴重。在這種貧困的生活環境下,鹽分地帶人士轉而尋求文學的慰藉,具有濃厚地域色彩的「鹽分地帶文學」,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41]

除了因為生活環境的困苦,使鹽分地帶人士轉向文學的創作之外,渴求透過宗教信仰以得到心理上的慰籍,也是同樣強烈的。因此鹽分地帶成了台灣王爺信仰的核心地區,並藉由河流擴散至內陸,形成曾文溪流域、八掌溪流域(曾文溪流域北亞系)、二仁溪流域(曾文溪流域南亞系)等3大系統。[42]部分地區更與「刈香」文化相互結合,形成「5大香」─學甲香、麻豆香、蕭壠香、西港仔香和土城仔香等大型神明遶境的刈香活動。以虔誠的信仰獲取無窮的力量,協助面對像曾文溪等大小河流多次改道及隨之而來的洪水氾濫等威脅;消弭無助與恐懼感,獲致安身立命的存在感。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資料來源

[編輯]
  1. 圖改繪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 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23。
  2.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128。
  3. 直接引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6。
  4.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127。
  5. 孫習之,〈台灣省台南至新營平原區域航照地質之研究〉,《石油地質》,第7期,1970,頁138-139。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6。
  6. 曹永和,〈歐洲古地圖上之台灣〉,《台北文獻》,第1期,1961,頁1-41。直接引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6。
  7.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129、145。
  8. 孫習之,〈台灣省台南至新營平原區域航照地質之研究〉,《石油地質》,第7期,1970,頁142。
  9.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51。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30-231。
  10.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145-146。楊森富,《台南縣平埔地名誌》,新營:台南縣政府,2002,頁28、76、174。
  11. 孫習之,〈台灣省台南至新營平原區域航照地質之研究〉,《石油地質》,第7期,1970,頁138-142。
  12. 林朝棨,〈台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誌 地形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頁366。
  13.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5。陳岫傑,《台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0),2002,頁18-21。
  14. 陳岫傑,《台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0),2002,頁26-27。
  15.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7。
  16.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2。
  17. 謝宏昌、丘為君,《鹽水鎮志》,鹽水鎮:台南縣鹽水鎮公所,1998,頁38。
  18. 謝宏昌、丘為君,《鹽水鎮志》,鹽水鎮:台南縣鹽水鎮公所,1998,頁39-40。
  19. 謝宏昌、丘為君,《鹽水鎮志》,鹽水鎮:台南縣鹽水鎮公所,1998,頁40。
  20.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2。
  21. 陳岫傑,《台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0),2002,頁28。
  22. 郭瀛宗,〈鹽水鎮的滄桑史〉,《輿地纂要》,南瀛文獻叢刊第二輯,新營市:台南縣政府,1981, 頁264-282。直接引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98。
  23.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 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7、96、98。
  24.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 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87、91。
  25.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25。
  26.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26。
  27.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27。
  28. 黃朝恩,〈台灣河川的輸沙現象與其環境影響〉,《香港大學地理研究與發展學術會議論文》,1990,頁2-4;直接引自方淑美,《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1995,頁19。
  29. 方淑美,《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學位論文獎助專刊(1)1995,頁23;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28-229;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39。
  30.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 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7。
  31. 盧嘉興,〈二層行溪與蟯港〉,《南瀛文獻》,新營市:台南縣政府,1964,頁113-173。直接引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26-27。
  32.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26-27。
  33. 陳肅容,《七股潟湖區漁業生態的研究》,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獎助專刊(6),1999,頁18。
  34.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164-165。
  35.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27。
  36. 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15。
  37. 石再添,〈台灣西南部嘉南洲潟海岸的地形及其演變〉,《地理研究報告》,第5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79,頁11-48。鄭琇分,《台南縣鹽分地帶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以將軍溪至急水溪之間為例》,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1995。直接引自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
  38. 農林廳,《台南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報告》,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90。鄭琇分,《台南縣鹽分地帶農業經營的區域類型─以將軍溪至急水溪之間為例》,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1995。直接引自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
  39. 農林廳,《台南縣農地利用綜合規劃報告》,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90。直接引自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
  40. 朱榮彬,《嘉南灌區乾旱時期灌溉營運模式之研究》,《台灣水利》37:3,1989,頁33-54。直接引自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14。
  41. 陳靜琪,《台灣民間演劇活動之研究─以台南縣鹽分地帶為例》,台北市: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論,1989。直接引自黃美雯,《台南縣鹽分地帶遊憩解說與遊客意像之研究》,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論,2002,頁13-15。
  42.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市:常民文化,1995,頁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