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瀛探索/第二章/第六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六節 南瀛河流地形

南瀛河流的特性[1]

[編輯]

本縣主要河川計有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和二仁溪等4條,次要河川有鹽水溪,普通河川有將軍溪和七股溪等。各溪皆有其支流或分流,其分布情形如圖2-6a所示。諸河系的流路形態共分兩類。第1類較長,如八掌溪、急水溪與曾文溪等,皆發源於東方山地,於山地中流入許多支流,匯集廣大區域之水,擁有較豐富的水量,集水面積較大;若逢雨季或豪雨,一時匯聚大量之水,浩浩蕩蕩的流至平原,易引發洪水氾濫。因而河道的移動變遷頻繁,沿其流路易形成寬廣的氾濫平原。此外,此類河流於山地或丘陵區呈現顯著的掘鑿曲流,唯一旦進入平原後,流路彎曲較小,大多呈直線狀單流,並無支流分出。因此這些河流在平原的部分,都算是在海岸平原隆起後,再發育而成的「延長河」。

第2類則是小溪,如將軍溪和七股溪等,其流域幾限於平原中,都是嘉南平原由海中隆起成為海岸平原後才形成,隨隆起作用的發生,於平原面上形成自由曲流,逐漸向前推進,繼而又受到以後的隆起作用影響,演進成數公尺深的掘鑿曲流。同時進行崖端侵蝕,形成緻密而直交的分歧流路,使其本支流之分別亦頗不易;如現在嘉南大圳官田溪貯水池(即珊瑚潭)的大群珊瑚形流路,即經此過程而形成。此類河流因降雨所引起的流量變化,比上述的延長河少,而殆無洪水氾濫之虞;因而此類河流的流域也特別狹小。但因流量變化較小,在早期反而有若干航運價值,昔日陸上交通便利用此等河流深入平原,也促使鹽水港等河港的發達。

但目前這些小溪,中上游大多築壩貯水,以利平原灌溉之用,致使壩址以下流路往往乾涸無水。而壩址以上,時常不稱「溪」而稱「埤」,如新營南方的溫厝廍溪,上游部分被堰塞而分為許多「埤」。而這些小溪的下游部分,有被第1類河流的延長河部分襲奪者,也有因向源侵蝕而推進到山麓地帶襲奪其他水系者。若為後者,其流量會明顯增加,恢復其營力,具有如第1類的延長河性格;如鹽水溪即屬此類。

本縣主要河川的特性及其水文資料如表2-6a所示,並由北而南依序分述如下。

表2-6a 南瀛主要河川特性及水文資料
八掌溪 急水溪 曾文溪 鹽水坑 二仁溪
發源地 奮起湖 檳榔山 萬歲山 大坑尾 分水崙
出海口 布袋鎮虎尾寮南 北門鄉雙春 七股鄉五塊寮 台南市安平區 茄萣鄉白沙崙
河流長度(公里) 80.86 65.05 138.47 87.34 65.18
平均坡降 1:42 1:118 1:57 1:295 1:142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474.74 378.77 1176.64 221.70 350.00
年雨量(公釐) 2277.4 1980.3 2643.4 1783.9 1909.9
年逕流量(百萬立方公尺) 744.7 525.0 2361.3 300.3 489.9
歷年輸沙量(百萬噸) 3.16 2.06 31.00 2.25 13.10
年輸沙量(噸∕平方公里) 6656 5439 26346 10149 37424
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07。

八掌溪

[編輯]

八掌溪為本縣與嘉義縣的縣界,發源於嘉義縣阿里山奮起湖,於嘉義縣布袋鎮虎尾寮南入海。除本流外,上游分為赤蘭溪、頭前溪兩支流,而本流與赤蘭溪在嘉義縣境內,再分為本流、番仔坑(赤蘭溪支流)、赤蘭溪、石弄溪、尖山溪、沄水溪等7、8條小溪而成,因而得名為「八掌」溪。頭前溪則在本縣境內,在本縣境內的分流有新港東溪、後壁寮溪、崩埤仔溪等。溪身長度80.86公里,平均坡降達1.8%,是嘉南平原中坡度最陡的河流,尤其山區坡度8.7%與下遊河段坡度0.17%差異甚大,所以下游泥沙淤積迅速,河道變遷頻繁。

20世紀以前,有關八掌溪下游歷次河道變遷的情形,及其對倒風內海浮覆的影響前文已提,茲不贅述。進入20世紀以來,八掌溪主流則主要受曲流作用影響,河道擺動頻繁,尤其是後堀以下至渡仔頭之間的河段,歷年擺動最為明顯,曲流帶寬約1公里。而河口段在1904至1990年間則向西延伸有1975公尺,流路變化相當顯著。清初以來,八掌溪的下遊河道,因洪水所造成的變動,至少有5次,其間南北的擺幅寬達20公里。[2]

急水溪

[編輯]

急水溪發源於白河鎮關仔嶺附近的檳榔山,至北門鄉雙春入海,溪身長度65.06公里,是本縣唯一專有的河川。因本縣其他比較大的河川,都是與其他縣市共有,如八掌溪、二層行溪係分別與嘉義、高雄兩縣為界,且主流皆發源自他縣。曾文溪雖由東而西流貫本縣的中部,但其上游的大埔溪卻發源於嘉義縣,且下遊河道是與台南市共為縣市界入海。而鹽水溪的發源地雖在本縣,但出口卻在台南市。只有急水溪的發源地和出海口皆在本縣,是南瀛唯一而且比較大的專有溪。其上游的支流有溫厝廍溪、龜重溪(昔稱十八重溪)、六重溪(昔稱九重溪)、白水溪等。主支流所屬的支流情形如下:

  1. 主流所屬的支流為鹽水港溪(該溪上游在鹽水以東昔稱為無從河)、北馬溪、崁仔頭溪等。
  2. 溫厝廍的支流為路東溪、果毅後溪,山仔腳溪等。
  3. 龜重溪的支流為山豬陷溪(經糖廠築堰已為尖山埤貯水庫)、子龍廳坑、班芝花坑、崎仔頭坑、鹿寮埔坑、雙溪等。
  4. 六重溪及白水溪無支流。

上述這些主支流河道都呈現掘鑿曲流的特微。而進入20世紀以來,河道變遷比較明顯的河段,主要分布於白河至新營、八老爺至宅仔港,以及紅蝦港以下等3河段。其中,白河至新營間的曲流河段,在1904至1965年間因為附近土地開發,河道有截彎取直,所以河道的彎曲率由1.67降為1.33。1904年的《台灣堡圖》中顯示,急水溪主流在經過八老爺後,向西經鐵線橋、下營,在大埤寮折向西北,經宅仔港由蚵寮入海;另有一分流自八老爺蜿蜒西行,於宅仔港北方匯入主流。待河道淤積後,1926年主流從鐵線橋折向西行,經坔頭港、宅仔港,再循原流路入海。至於紅蝦港以西河口段的主流,隨海岸淤積向西延伸,成為延長河,自1904至1994年間,河口向西推移3613公尺,平均每年達43公尺,其原因除了泥沙淤積所造成以外,人工圍墾開闢魚塭,也是重要原因。[3]

將軍溪

[編輯]

將軍溪是原來的漚汪溪,又稱為灣裡溪,即古曾文溪下游入海之溪。道光3年(1823)7月山洪爆發,曾文溪改道由西港南流入台江內海後,該溪失去上游水源,溪道逐漸淤塞。而原來灣裡溪下游,亦即自西港鄉檨仔林至麻豆鎮、佳里鎮間子良廟段的原來溪床,則僅存有砂凹仔的沙地。該溪上游原是匯集麻豆鎮番仔寮東南的眾水,經子良廟、佳里糖廠北段稱為菜寮溪,至大灣、溪洲合番仔田(今改稱隆田)排水外,其支流為下溪洲仔溪、北埔溪、溪墘寮溪、三寮灣溪、頂山仔腳溪,於蘆竹溝、馬沙溝間入海。其下遊河道尚甚寬闊,為昔日曾文溪口的殘跡。

七股溪

[編輯]

七股溪原為道光3年(1823)7月曾文溪改道,致使台江內海陸浮時的分流溪。後來曾文溪本流的河道穩定,該河道便獨立成為一溪流,接受自西港鄉後營起,在佳里鎮南方至西港鄉北邊的眾流之水,西流至七股鄉下山仔寮西入海。其支流為十一分溪、頂破坪溪、南海埔溪與集聚原灣裡舊溪道一帶水源的後營溪等。

曾文溪

[編輯]

曾文溪是本縣轄域內的河流中最長者,發源自阿里山山脈西南坡的萬歲山,至台南縣七股鄉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青草崙間入海。溪流長度138.47公里,流域面積約1177平方公里,寬度上游200公尺、中游900公尺、下游1300公尺,為台灣第4大河川。分有大埔溪(即本流的上游)、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4條主要支流。4大支流及本流中下游所屬支流情形如下:

  1. 本流中下游的支流為北勢溪(位於官田溪、菜寮溪間)、二重溪、頭社溪、唭哩咓南溪、燒灰溪、嗚頭溪、唭哩咓北溪、內宵里溪、口宵里溪和劉陳尾溪等(位於菜寮溪與後堀溪間)。
  2. 官田溪的支流:其上游經嘉南大圳水利會築堰為烏山頭水庫,其堰內各支流都變為水庫,在堰外的支流為交力林溪、六雙溪和官田溪等。
  3. 菜寮溪的支流:牛稠埔溪、呼尾坑溪、煩店溪、頭前溪、埔羌坑溪、三重溪(非支流,而是菜寮溪流經三重溪村落處之特稱)、風吹嶺溪、苦口坑、芋匏溪(該支流於左鎮南方再分兩支流,南為岡仔林溪、東為中坑溪)。南支的分流為水流東溪、「瑚殼歧」、字寮溪(即二寮溪)、大股溝、鹽水溪、紅水泉溪。東支的分流為大坑溝、蜂巢坑溝、半天橋溪、中坑溪、坑口溪、南莊溪、菁埔寮溪和分水崙溪等。
  4. 後堀溪支流為內坑溪、牛稠溪、石碑溪、四埔溪、鹽水坑溪和南寮溪等。
  5. 大埔溪的支流為龜丹溪、斗六溪、鹿陶溪、新寮溪、灣潭溪、楠西溪、頂湖南溪、王萊宅溪、濺尿溪、密枝溪、崁頭溪和蕃社南溪等,以上為在本縣境內的支流。

曾文溪於玉井盆地與後堀溪合流,於新化丘陵西邊再與菜寮溪合流。與菜寮溪的合流點至玉井盆地之間呈橫谷,貫流於丘陵之中,河流兩岸的滑走坡面河階特別發達。由玉井至大埔之間呈縱谷,流於東西兩烏山嶺之間,流路大致呈峽谷;於大埔流路又變寬,形成廣大的谷盆地。大埔谷盆地以上的上游又呈橫谷,流路折為東西向,但旋又轉為縱谷,深入阿里山山脈,水系呈現標準的格子狀。然其支流菜寮溪和上述二仁溪皆流經新化丘陵,屬於脆弱的青灰泥岩區,因而形成流路緻密的樹枝狀水系。

曾文溪下游的42公里是在新莊附近出新化丘陵,進入寬闊平坦的嘉南平原,其下游屬於延長河,是海岸平原隆起後所形成。曾文溪的中游是指新化丘陵西緣至大埔間的流路,可再分為:丘陵西緣至玉井盆地間、玉井谷盆地和大埔谷盆地3部分。丘陵西緣至玉井盆地間,掘鑿曲流所形成的滑走坡面河階甚為發達,係全台最標準者,即大內河階群。玉井谷盆地,位於曾文溪本流(大埔溪)與後堀溪合流點以上的縱谷部分,其長約13公里,寬約2公里,乃地溝狀陷落與河流側蝕作用所形成。而曾文溪的另一支流則是後堀溪河谷,於玉井盆地西緣與主流合流,成為北北東─南南西向的縱谷,建有南化水庫。到竹頭崎附近,忽然折向西流而成橫谷;在此橫谷中掘鑿曲流特別顯著,兩岸形成滑走坡面。[4]曾文溪的上游又稱大埔溪,屬嘉義縣。流域內大部分為山區,地形複雜,河床狹小,兩岸山勢陡峻,溪流蜿蜒於山地峽谷間,比降甚大。曾文水庫所在的位置,即是以前的大埔河谷盆地,平坦寬闊,是興建水庫的絕佳場所。

鹽水溪

[編輯]

鹽水溪發源於左鎮鄉九層嶺及龍崎鄉觀音山,流經台南市安平入海,溪身長度87.34公里。該溪昔時稱為新港溪,在台江陸浮後,成為該溪的延伸,稱為鹽水溪。上游分為潭頂溪(或稱那菝林溪,昔時稱木岡山溪)、鹽水埤溪(昔時稱大目降中溪)、虎頭溪(昔時稱大目降南溪)、許縣溪(昔時稱許寬溪)等4支流。而各支流所屬情形如下:

  1. 潭頂溪(潭頂段稱潭頂溪、那菝林段稱那菝林溪)的支流為隙仔口溪、蚵殼坑溪、九層嶺溪等。
  2. 鹽水埤溪的支流為下寮溪、羊仔寮溪、三十六崙溪、茄苳坑溪等。
  3. 虎頭溪的支流為烏瓦窯埤溪、知母義溪、五甲勢溪、後寮溪、新和溪、口埤溪、礁坑仔溪、三班寮溪等。
  4. 許縣溪的支流為埤仔頭溪、舊社溪、咬狗溪、草潭溪等。
  5. 本溪下游的支流為柴頭港溪(該溪為本縣與台南市的縣市界)、三舍溪等。

二仁溪

[編輯]

二仁溪昔稱二層行溪(Zarochan-han),為西拉雅系新港語,意指「小溪」。[5]各河段又有不同的名稱,上游在崗山頭以上,稱為分水溪,中游稱為岡山溪,其中下游稱為角帶圍溪,下游才稱為二層行溪或二贊行溪。發源於高雄縣內門鄉與本縣南化鄉界的分水崙,於台南市灣裡西南邊入海,溪身長度65.18公里,為本縣與高雄縣的縣界。在崗山頭以上的河段流經新化丘陵泥岩及砂頁岩區,以顯著的掘鑿曲流為其特色。道光3年(1823)7月的暴風雨,造成下遊河口段原來向西南經劉厝出海的主河道,則轉向改道西北經白沙崙入海。其支流有番社溪、深坑仔溪、六甲溪(或稱為五帝廟溪,昔稱紅毛寮溪)、三爺宮溪等支流。而各支流及本流上游所屬支流情形如下:

  1. 本流上游的支流為打鹿埔溪、腳帛寮溪等,其上游稱為木柵溪,流經觀音亭段稱為觀音亭溪,昔稱分水溪,都在高雄縣境內。
  2. 蕃社溪為本縣龍崎鄉與高雄縣縣界,昔稱為灣崎溪,其支流為大溪尾溪、牛埔溪、石嘈(造字:石曹)溪、龍船窩溪等。
  3. 深坑仔溪昔稱為打鹿洲溪,其支流不詳。
  4. 六甲溪或稱為五帝廟溪,昔稱紅毛寮溪,其支流為中洲溪、崙仔頂溪、窩仔底溪等。
  5. 三爺宮溪的支流為二甲溪、蔦松腳溪、上崙仔溪、崙仔尾溪等。而上游稱為芊林潭溪(是原崁下埤,後改稱菅林潭,於鯽魚潭改道南流時變為溪道),再上游為鯽魚潭溪。

河道變遷對人的影響

[編輯]

河道變遷在丘陵區以上河段,主要以曲流作用使河流曲率日益增加,曲流頸日益縮小,以致曲流頸切斷的現象最為顯著。整體而言,曾文溪在大內以上河段,河階及曲流地形發達,荷蘭時期以來,本段的主流河道甚少變化。其主要支流後堀溪和菜寮溪,以顯著掘鑿曲流著稱,因流經新化丘陵脆弱的泥岩及砂頁岩區,河川侵蝕尤其旺盛,曲流切斷殘跡地形甚多,主要集中在菜寮溪,計有尖山、中坑、後山、三角潭、內莊、外崗林、松仔腳及石仔崎等8處。這些舊河道的共同特徵是土地利用形態都以果園為主,且曲流切斷後所形成的牛軛湖現已乾涸,而開闢為果園,但大雨之後則容易淹水成災,顯示地勢仍較四周低窪。[6]

海岸平原的河道變遷,主要乃因暴風雨侵襲,導致主流迅速淤積所造成。八掌溪和曾文溪下游,是台灣西南海岸平原上變動較大的河流,其河道擺幅達20多公里,擺道初期分別是以下潭及蘇厝為頂點,每遇洪水導致主流淤塞後,河道即行改道,待河口平原逐漸沖積形成後,河道逐漸延長,其擺道頂點便移至下游新塭及國聖大橋附近;河口三角洲平原在不斷交替的沖積、改道、延長的循環作用中逐漸形成。[7]其中,八掌溪和曾文溪的改道,分別對於倒風和台江內海的陸化最具影響力,並造成沿海及沿河許多港口沒落。大體而言,河道變遷沖蝕部分土地產生新流路,其舊河道部分地勢低窪處,除形成沼澤之外,也逐漸被開發利用,土地利用形態以水田、魚池為主;其地勢較高的舊河床面,則水田、旱作、蔗田、果園均可見到。[8]

嘉南平原地勢平坦,遇有洪水暴漲時,河道極易發生變遷,但自日本時期末業(約1930年代)以後,各溪主流開始修築堤防,河流逐漸受到約束,便不再有大規模的改道。河堤的興建也使海岸線更加穩定而明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多份保障。[9]

河流與南瀛開發的關係

[編輯]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在早期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更需要取得灌溉水源;因此,傍水而居成了人類選擇聚落的區位考量。再者,河流亦為昔時移民深入內陸開發的交通孔道,有些擁有良好區位條件的聚落,便利用其便捷的河運發展起來;然而,隨著河流的淤淺或改道,亦使得昔日風光一時的河港或海港不再叱吒風雲。河流左右了聚落興衰的命運,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做了最佳的詮釋。[10]

台南縣境內的3大河流:曾文溪、八掌溪及二仁溪,均發源於外縣,只有急水溪的發源地及出海口皆在本縣,可謂本縣專有的河流;其中,以曾文、急水二溪對南瀛的歷史開發格外具有意義。若撇開新近發展的永康市來看,本縣7個街鎮,皆發達於曾文溪與急水溪兩流域,前者有佳里、麻豆、善化和新化4鎮,後者有鹽水、白河和新營3市鎮。曾文溪流域的4大鎮,均發達自荷蘭時期的平埔族社,分別是佳里(蕭壠社)、麻豆(麻豆社)、善化(目加溜灣社)和新化(新港社大目降支社)。若說曾文溪流域是南瀛的古文化區,則急水溪流域可謂南瀛的新文化區, 因為急水溪流域的3大鎮均源於漢人開發。其中,鹽水(鹹水港)因濱臨倒風內海發展較早,白河(店仔口)因近山地而發展較遲,但此兩鎮均起源於明鄭時期,而發達於清領時期;只有新營係發達在日本時期,取代鹽水的地位而崛起成為區域中心。

河流在早期雖為移民深入內陸拓墾的交通孔道,然而亦對南北的交通往來構成不小的障礙,因此河流往往提供區域形塑的基本架構,成為行政區域的天然界線。[11]小者如後壁鄉,以八掌溪和急水溪為其鄉界;大者如台南縣,分別以八掌、二仁兩溪與嘉義、高雄兩縣為界。由於光緒元年(1875),台灣縣和嘉義縣的界線由原先的新港溪(鹽水溪),調整為以曾文溪為界;加上曾文溪正好橫貫南瀛中部,將之分為兩個面積相當的區域。因此今日我們習慣以曾文溪為界,將南瀛分為溪南和溪北兩大區域。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資料來源

[編輯]
  1. 此部分主要參考方淑美,《南瀛地形誌》,新營:台南縣文化局,2000,頁207-227。
  2.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2、120。
  3.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15、117。
  4. 林朝棨,〈台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 卷一 土地誌 地形篇》,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頁103-105。
  5. 楊森富,《台南縣平埔地名誌》,新營:台南縣政府,2002,頁25-26、111-112。
  6.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台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6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6,頁38。
  7.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27。
  8.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7,頁123。
  9. 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地理研究報告》,第28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8,頁99。
  10.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常民文化,1995,頁423。
  11. 林志秋,〈鄉土之區域形塑與演化─以台南縣後壁鄉為例〉,《地理教育》,第23期,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會,1997,頁15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