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卷三
鹽鐵論十卷〈桓寛,並是文學大夫相難。〉
[編輯]善剋者不戰,善戰者不師,善師者不陣。
工不出則物用乏,商不出則寶貨絕。
川原不能實漏巵,山海不能贍溢欲。
宅近市則家富,富在術數,不在力耕。
善歌者使人續其聲,善作者使人治其功。
孔子能方不能圓,故饑於黎丘。
茂林之下無豐草,大塊之間無美苗。
行遠者假於車,濟海者因於舟,成名者因於資。歐冶能因國君銅鐵,作金鑪大鍾,而不能自作壺鼎盤盂。
香餌非不美,龜龍聞而深藏,鸞鳳見而高逝。
玉屑滿篋,不成其寶。仲尼之門七十子,去父母,捐室家,負荷而隨孔子,不耕而學,其亂愈滋,猶玉屑滿篋也。若能安國利人,寧須文辭者哉?
有粟而不能食,無益於饑;覩賢而不能用,無益於削。
歌者不期於利聲而貴於中節,論者不期於麗辭而務在事實。
公卿者,四海之儀表,神化之丹青。上有輔明主之任,下有隨聖化之治。
諸生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
林中多疾風,富貴多謏言。
古者,君子思德,小人思利。今人堅額健舌,或以致業。
九層之臺,傾公輸子不能正。大朝一邪,伊望不能復。
吏道雜而不選,富貴以財買官,垂青綬,擐銀龜,擅殺生之柄,專萬民之命。
乘肩驅良,列騎成行者,不知負擔步行之勞。
中國與邊境,猶支體與腹心也。肌膚寒於外,腹心疾於內,內外之相勞,非相爲助心。
以仁義阻之,道德塞之,賢人守之,則莫能入也。
秦法繁於秋荼,網密於凝脂。然而上下相遁,姧僞並生。
廐焚,孔子問人不問馬,賤畜貴人也。秦法盜馬者死,盜牛者刑,苛也。
說苑二十卷〈劉向。〉
[編輯]東風則靡而西,西風則靡而東,上之化下,如風靡草。
禹見罪人,下車而泣。左右曰︰「此人不恭,故得罪,君王何痛之?」禹曰︰「堯民以堯爲心,今百姓各以其心爲心,故痛之。」
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山見蛇。問晏子曰︰「此不祥耶?」晏子曰︰「有賢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此不祥也。山是虎之室,澤是蛇之穴,何不祥也?」
晏子侍景公,公曰︰「朝寒,請進煖食於寡人。」對曰︰「嬰非廚養之臣,社稷之臣。」
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晚,如何?」師曠曰︰「日暮豈不炳燭耶?臣聞少而學者如日之出,陽壯而學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學者如炳燭之明,豈不愈於暗乎?」公曰︰「善哉!」
曾子衣弊而耕,魯君使人致其邑,不受。曰:「吾聞受人者畏人,與人者驕人安,知君能不我驕,我能不畏乎?」遂不受。
夫仕者,身歸於君,祿歸於親。
忠臣不仕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居無垣牆,人莫之毀傷;行無防衞,人莫之暴害。此君子之行也。
楚莊王賜羣臣酒,燭滅,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絕其纓,告王。王曰:「賜人酒,醉乃顯婦人之節,吾不取也!」乃命左右︰「勿上火。凡與寡人飲者,不絕纓者不盡歡也。」羣臣遍絕纓而後舉火。後與晉戰,引美人衣者五合以報莊王。
陽虎得罪於衞,北見趙簡子曰:「自今以後,不復樹人矣!堂下之人,臣所樹者過半,今反危臣矣!」簡子曰︰「樹桃李者夏得休息,樹蒺藜者秋得其刺。今子所樹蒺蔾也。自今以後,擇人而樹之。」
夫政者,無迎而拒,無望而許。
臨財莫如亷,臨富莫如平。亷平之守,莫能攻。
國不務大,務得民心。佐不務多,務得賢俊。
齊宣王謂淳于髠曰:「先生論寡人何好?」對曰︰「古者所好者四,而王所好者三。古者好馬,王亦好馬。古者好玉,王亦好玉。古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士,王獨不好士。」王曰︰「國無士耳,若有,寡人亦好之。」對曰︰「驊騮騏驥本無,王求之;豹象之胎本無,王求之;毛嬙西施本無,王求之。而不求士,何也?」
楊回見趙簡子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來。」左右曰︰「居鄉三逐,是不容於衆也;事君五去,是不忠於上也。」簡子曰︰「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德君子者,亂世所疎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用之作相。
周公誡伯禽曰︰「爾無以魯驕人。衣成則缺祍,宮成則缺隅,示不成也。鬼神害滿也。」
國有五寒,凍不預焉。一曰政外,二曰女厲,三曰謀泄,四曰不敬士而國敗,五曰不能治內而務外。
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
魯有恭士,行年七十,其恭益甚。魯君問曰:「長年恭,可以釋也。」對曰︰「君子恭以成名,小人恭以除刑。一言不安,尚有蹉跌;一飯雖美,尚有哽咽。鴻飛於天,矰者得之;虎豹雖猛,人食其肉。譽人者少,惡人者多,得不恭乎?」
歲饑民疾疫,不足患也。大臣祿重而不極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此大患也。
趙襄子謂子路曰:「吾嘗問孔子曰︰『先生事七十君,豈無明君耶?』孔子不對。何謂賢也?」子路曰︰「建天下之鳴鐘,撞之以梃,豈能發其聲乎?」
善夜居者不能早起,盛於彼者衰於此,長於左者短於右。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口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
丹所藏者赤。漆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也。
飛鳥愛羽,虎豹愛爪,所以輔身也。
積恩曰愛,積愛曰仁,積仁曰靈臺。靈臺者,積仁也;神靈者,天之本。
晏子爲上卿,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何以華國?對曰:「德以華國,不聞以妾與馬。」
趙簡子乘弊車瘦馬,衣羖羊之裘。其宰曰:「車新則安,馬肥則疾,狐裘則溫,君宜改也。」簡子曰︰「君子服善則益恭,小人服善則益踞。」
子貢謂子石曰︰「何不學《詩》?」子石曰︰「父母求吾孝,兄弟求吾悌,朋友求吾信,何暇學哉?」子貢曰︰「損吾《詩》,學子《詩》。」
新序三十卷〈河平四年,都水使者、諫議大夫劉向上言。〉
[編輯]曲彌高者和彌寡。
水所以載舟,亦能以覆舟。
楚丘先生年七十,披裘見孟嘗君。君曰:「先生老矣,何以教寡人?」先生曰︰「欲使追車趁馬,逐鹿搏虎,吾即死矣,何暇老耶!若使決嫌疑,定猶預,吾即少也,何老之有?」孟嘗乃有愧色。
魏王欲築中天之臺,曰︰「敢有諫者死。」許綰負虆操畚入曰︰「聞王欲爲中天之臺,願効力焉。臣聞天去地一萬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應高七千五百里,基廣八千里。盡王之地,不足以成臺址。王宜起兵伐諸侯,盡有其地。猶不足也,又伐西夷,乃足之矣。須且材木、人徒稱此,乃可作也。」魏王默然,後乃罷築。
有遺鄭相魚,不受。人曰:「子嗜魚,何故不受?」對曰︰「惟嗜魚,故不受。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魚得祿,終身食魚。」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遂敗魏師。
法言十五卷〈揚雄撰,李軌弘範注。〉
[編輯]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睎顔之人,亦顔之徒;睎驥之馬,亦驥之乘。
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婬。若孔氏之門而用賦,則賈誼升堂,相如入室矣。
四重,何謂四重?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四輕,何謂四輕?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婬。
刀不利,筆不銛,宜加砥削。
天可度則覆物淺矣,地可測則載物薄矣。
說天者莫辯乎《易》,說地者莫辯乎《書》,說體者莫辯乎《禮》,說志者莫辯乎《詩》,說理者莫辯乎《春秋》
柳下,東國之逐臣;夷、齊,西山之餓夫。不屈其志,不辱其身,不夷不惠,可否之間。
仲尼之道猶四瀆,經營中國,終入大海。
太玄經十卷〈揚雄撰,虞翻注。〉
[編輯]鷕踤於林,獺入於泉。
鴟鳩在林,[口+(斤-丨)+又]彼衆禽。
淮南王安,多華少實。
齊桓、晉文之霸,如日繼月。
孔子文足,老君玄足。
山川藪澤,萬物歸焉。
君子得位則昌,失位則良;小人得位則橫,失位則喪。
新論十七卷〈桓譚。〉
[編輯]三皇以道治,五帝以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衆約盟誓謂之伯。王者,往也,言其惠澤優游,天下歸往也。王道純粹,其德如彼;霸道駁雜,其功如此。俱有天下而君萬民,垂統子孫,其實一也。
圖王不成,亦可以伯。
治國者,輔佐之本,其任用鹹得大才。大才乃主之股肱羽翮也。
明鏡,龜策也;章程,斛斗也;銓衡,丈尺也。
前世俊士,立功垂名,圖畫於殿閣宮省,此乃國之大寶,亦無價矣。雖積和璧,累夏璜,囊隋侯,篋夜光,未足喻也。伊、呂、良、平,何世無之,但人君不知,羣臣勿用也。
賢有五品︰謹勅於家事,悌順於倫黨,鄉里之士也;作健曉惠,文史無害,縣廷之士也;信誠〈一作誡。〉篤行,亷平公理,下務上者,州郡之士也;通經術,名行高,能達於從政,寛和有固守者,公輔之士也;才高卓絕,竦峙〈一作疎殊。〉於衆,多籌大略,能圖世建功者,天下之士也。
賈誼不左遷失志,則文彩不發;淮南不貴盛富饒,則不能廣聘駿士,使著文作書;太史公不典掌書記,則不能條悉古今;揚雄不貧,則不能作《玄》、《言》。
殷之三仁皆暗於前而章於後,何益於事?何補於君?
世有圍碁,或言兵法之類。上者張置疎遠,多得道路而勝。中者務相遮絕,爭便求利。下者守邊隅,趨作𦊱目,生於小地。猶薛公之言黥布反也,上計取吳、楚,廣地道;中計塞城臯,遮要爭利;下計據長江以臨越,守邊隅,趨作𦊱目者也。更始將相不防衞,𦊱中死棊中生也。
文王葬枯骨,無益衆庶,衆庶悅之,恩義動人也。王翁觀人五藏,無損生人,生人惡之,殘酷也。
東方朔短辭薄語,以爲信驗。人皆謂朔大智,後賢莫之及。譚曰:「人有以狐爲狸,以瑟爲箜篌,此非徒不知瑟狐,又不知狸與箜篌。乃非但言朔,亦不知後賢也。」
夫以人言善我,亦必以人言惡我。王翁使都尉孟孫往泰山告祠,道過徐州。徐州牧宋仲翁道余才智,陳平、留侯之比也。孟孫還,喜謂余曰:「仲翁盛稱子德,子乃此耶!」余應曰︰「與僕遊四五歲,不吾見稱。今聞仲翁一言而奇怪之。若有人毀余,子亦信之。吾畏子也。」
余前作王翁掌教大夫。有男子殺母,有詔燔燒其子屍。余謂此事不宜宣布。余封事云:「宣帝時公卿大夫朝會,丞相語次雲︰『梟生子,子長,食其母,乃能飛。』時有賢者應曰︰「但聞烏子反哺其母。」丞相大慙,自悔言之非也。人皆少丞相多彼賢人,賢人之言益於德化也。鳥獸尚與之諱,況於人乎?不宜發揚也。」
龍無尺水,無以昇天;聖人無尺土,無以王天下。
讖出《河圖》、《洛書》,但有兆朕而不可知。後人妄復加增依託,稱是孔丘,誤之甚也。
張子侯曰:「揚子雲,西道孔子也,乃貧如此。」吾應曰:「子雲亦東道孔子也。昔仲尼豈獨是魯,孔子亦齊、楚聖人也。」
畫水鏤冰,與時消釋。
孔子以四科教士,隨其所喜,譬如市肆多列雜物,欲置之者並至。
顔淵所以命短,慕孔子,殤其年也。關東里語雲︰「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對屠門而嚼。」此猶時人,雖不別聖,亦復欣慕。如庸馬與良駿相追,銜尾至暮,良馬鳴食如故,庸馬垂頭不食,何異顔、孔優劣?
余少時見揚子雲麗文,欲繼之,嘗作小賦,用思太劇,立致疾病。子雲亦言成帝詔作《甘泉賦》,卒暴,遂倦臥,夢五藏出地,以手收內之。及覺,氣病一年。由此言之,盡思慮,傷精神也。
莊周病劇,弟子對泣之。應曰:「我今死則誰先,更百年生則誰後。必不得免,何貪於須臾?」
子貢問蘧伯玉曰︰「子何以治國?」答曰︰「弗治治之。」
《古孝經》一卷二十章,一千八百七十二字。今異者四百餘字。
左氏經與傳,猶衣之表裏,相待而成。
劉子政、子駿、子駿兄弟子伯玉,俱是通人,尤重《左氏》。教授子孫,下至婦女,無不讀誦,此亦蔽也。
堯能則天者,貴其能臣舜、禹二聖。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振裘持領,萬毛自整。治大國者,亦當如此。
以賢伐賢謂之煩,以不肖伐不肖謂之亂。
王平仲雲︰「《周譜》言定王五年河徙故道。今所行處,非禹所穿。」
揚子雲工於賦,王君大習兵器。余欲從二子學。子雲曰:「能讀千賦則善賦。」君大曰︰「能觀千劒則曉劒。」喭曰︰「伏習象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
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衆多。
百足之蟲,共舉一身,安得不濟?
曲陽侯迎方士西門君惠,從其學卻老之術。君惠曰:「龜稱三千歲,鶴言千歲,以人之材,何乃不及蟲鳥耶?」余應曰︰「誰當久與龜鶴同居,而知其年歲耳?」
聖人何不學仙,而令死耶?聖人皆形解仙去,言死者,示民有終也。
昔神農繼伏羲王天下,梧桐作琴,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朞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琴者,禁也。古者聖賢玩琴以養心,窮則獨善其身而不失其操,故謂之《操》。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堯暢》,經逸不存;《舜操》,其聲清以微;《微子操》,其聲清以淳;《箕子操》,其聲淳以激。
論衡二十七卷〈王充。〉
[編輯]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賤。或同操而異主,伊尹、箕子是也。二人俱命世之臣,伊尹遇成湯作相,箕子遇商紂作奴,故知遇與不遇也。
清受塵,白受垢,青蠅所汙,常在練素。屈平潔白,邑犬羣吠,吠所怪也。
絃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願斷王良之手,惡彼勝己也。
玉變作石,石化作礫,毀謗使然也。採玉者破石取玉,選士者棄惡取善。
命不勉也,智者歸之於天。取富貴若鑿溝伐薪,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亦有溝未成而遇湛,薪未多而逢火。
樂貧勝禍,勉己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貴。農夫力耕得榖多,商賈遠行得利深。命富之人,筋力自強;命貴之人,才智自高。若千里馬氣力自勁,頭目蹄足自相副。
魯城門朽頓欲頽,孔子疾行而過之。左右曰:「如此久矣!」孔子曰︰「吾惡其久也,脫遇壊則不幸。」
蟲墮一器,酒棄不飲;鼠殘一筐,飯損不食。
墨家云:「人死無命。」儒家雲︰「人死有命。」歷陽之郡,一宿化成湖;白起坑趙卒四十萬衆,此並有命耶?言命者曰:「命當溺死,故相聚於歷陽;命當壓死,故相聚於長平。猶沛公初起,相攻入豐、沛之市,雲多封侯人也。」人命繋於國,物命繋於人。
齊人舒緩,秦人慢易,楚人促急,燕人戅敢。四國之民,更相出入。
張次公娶鄰巫女,卜工曰:「女相當貴。」公後位至丞相。乃是次公亦貴,遂與女相合也。
世謂宅有吉凶,徙有歲月。余謂天道難知,假令有觸犯者,命凶之人也。
按相,黥布當先刑而後王,衞青當封,亞夫而餓死,鄧通當貧餓,此骨節皮膚各異也。
文王在母腹中,便有四乳,非長大修道德乃生也。
后稷作兒,以種樹而戲;孔子能行,以俎豆而弄。石生而堅,蘭生而香。生稟善氣,長大乃成就也。
蚊蝱不如牛馬之力。牛馬困於蚊蝱,有勢也。十圍之牛爲牧豎所驅,數仞之象爲越僮所鉤,無便也。
孔子吹律,自知殷後;項羽重瞳,虞舜苗裔。聖人自有種族,堯與高祖安得是龍子也?
宋景公有三善言,獲二十一年;燕丹執於秦,天雨粟,馬生角;杞梁妻哭城崩;湯旱翦髪作牲致雨,南陽卓公作緱氏,令蝗蟲不入境,孫叔敖埋兩頭蛇有陰德,已上並雲虛也。
龍若遁逃在樹中,爲天所取,則非神也。若必有神,則不應有龍肝豹胎。故知水火相薄作雷,龍聞雷聲即起而乘雲也。
武王伐紂,兵不血刃,虛言也。晨舉脂燭,血流漂杵,何謂不血刃耶?漢誅王莾,軍至漸臺,血流沒趾。用天下兵未有不血刃也。
紂糟丘酒池,牛飲者三千人。長夜之飲,亡其甲子。車行酒,騎行䏑,百二十日爲一夜。按紂或是覆酒滂沲於地,因名作池;釀酒積糟,因名作丘;以酒作池,以車行酒,以肉懸林,因謂騎行䏑,男女祼而逐,林中奔走。侍者惡之,故言三千人,實非也。
町町若荊軻之閭。言秦王誅軻九族,夷其一里。一里皆滅,故曰町町。按秦雖無道,不應盡誅軻里也。始皇幸梁山宮,見李斯車騎盛出,怪之。左右私告李斯,斯損車騎。始皇不知左右誰告,止殺在傍者。荊軻之里,必不盡誅之。
魯班刻木鳶,飛三日不下。爲母作木車,木人御之。機關之發,去而不還,此恐不實。
孔子遊說七十餘國。按孔子自衞反魯,在陳絕糧,削跡於衞,伐樹於宋,不過十國。
子羔泣血三年,未嘗見齒,言其不笑。語,豈得不見齒耶?
禽息碎首薦百里奚於秦繆公,恐是叩頭流血,謂之碎首。
祖伊諫紂云:「天下之人無不欲王亡者。」此增益也,恐紂不懼耳。若天下皆願紂亡,即當時瓦解,不應與周戰血流漂杵也。
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子貢曰︰「回也聞一以知十。」按孔子知顔淵愈子貢,則不須問,問則子貢何敢言勝?孔子意者,恐子貢凌顔淵,故此問以抑之。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其時作大夫乘三馬,何不截而貨之作槨也?作士之時乘二馬,截一以賻舊館,舊館不賻未亂制,葬子無槨實非法。何重舊人之恩,乃輕父子之禮?不貨車以葬子,豈不以貪官仕乎?
伯夷、叔齊爲庶兄奪國,餓死首陽山,非讓國與庶兄也。豈得稱賢人乎?
共工與顓頊爭天下不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按共工有力折山,戰何不勝?女禍能以石補天,天審是玉石耶?天本以山作柱,鼇足何能柱之?鼇必長大,則女媧不能殺之。必被其所殺,何能補天?
天門在西北,地戶在東方。地最下者,揚、兗二州。洪水之時,二土最被水害。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地理上向,天文下向,天地合氣而萬物生焉。天地,夫婦也。
天南方高,北方下。日出高故見,日入下故不見。天之形若倚蓋,蓋倚地則不能運,懸之樹然後能運。日不入地,譬人把火夜行平地,去人十里則不見,非滅也。日亦如此。
雲霧雨雪,皆由地發,不自天降。夏則作霧,冬則作霜,溫則作雨,寒則作雪。
才能之士,隨世驅馳;節操之人,守隘迸竄。驅馳日以巧,迸竄日以拙。非才智不及,狎習異也。齊郡世刺繡,恆女無不能者;襄邑能織錦,恆女無不巧者:目見而手狎也。
朝廷之人。幼稱幹吏者。以朝廷作田畝,以刀筆作耒耜,以文書作農桑,猶家人子弟,生長狎習,具知曲折,愈於賓客。雖孔墨之才,不能分別。
手中無錢而欲市貨,貨主死不與之。胷中無學而欲求仕,猶無錢市貨,不可得也。
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沈,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見驥足不異衆馬之蹄,躡平陸而馳千里,方可知也。
有人於此,其智如源,其德如山,力不能自舉,須人舉之。人莫之舉,竄於閭巷,無由逹矣。
器空無食,飢者不顧;胷虛無懐,朝廷不御。
蘭臺之吏,班固、賈逵、揚雄、傅毅之徒,名芳文美,無大用也。
夫能說一經者,儒生;博覽古今者,通人;採掇書傳能奏記者,文人;能精思著文,結連篇章者,鴻儒。若劉子政父子、揚子雲、桓君山之徒,猶文、武、周公並出一時。班叔皮續《太史公書》百篇已上,紀事詳悉,讀者以謂甲,以太史公作乙。子孟堅文比叔皮,非徒五百里也。
龜三百歲大如錢,蓍七十歲生一莖。此神物,故生遲,生亦長久。賢儒在世,猶靈蓍神龜也。楓桐之樹,生而速長,故其皮肥不能堅;檀欒後榮,強勁可作車軸。
湍瀬迴沙,轉石而大石不動者,是石重而沙輕。大儒俗吏同在世,有如此也。
上天之心在聖人之胷,其譴告在聖人之口。世無聖人,安能知天?
人在天地之間,如蚤蝨在衣裳之內,若蟻螻於巢穴之中。
正朝占四方風。風從南來旱,從北來湛,從東來疫,從西來兵。
秦將滅,都門崩。霍光將敗,茅牆亦壊。杞梁之妻崩城,何也?
亡獵犬於山林,大呼犬名,則號呼而應。人犬異類而相應者,識其主也。
東風至,酒湛溢。按酒味從酸,東方木,其味酸,故酒湛溢。
將有赦,獄鑰動,感應也。
蠶合絲而商絃易,新榖登而舊榖缺。人子生而父母氣衰。
釣者刻木作魚,丹漆其身,迎水浮之,起水動作,魚謂之真,並來會聚。土龍之事,何得不能致雨?劉子政、董仲舒說龍不盡,《論衡》終之,故曰亂龍。亂龍者,亂有終也。
少政卯在魯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顔淵不去,知孔子聖也?
屈軼生於庭,見佞人則指。必若如此,舜何用令臯陶陳知人之術?
堯湯水旱,豈二聖政所致也?天理歷數自然耳。猶慈父治家,亦不能使子孫皆孝也。
瑯琊兒子明,兄曾爲饑人慾食,弟自縛叩頭代兄,饑人善其義,皆舍之。後兄卒,養其孤,遇歲凶,饑殺己子,活兄之子。臨淮許君升,〈一作叔。〉亦餓殺己子,全兄之孤。
人貴鵠賤鷄者,謂鵠遠而鷄近也。畫工好畫上古之人,不畫秦漢之士者,重古也。揚雄作《太玄》、《法言》,張伯松不肯一觀。與其人並肩,故賤其言也。若揚子雲生周,金匱矣!
武王伐紂,太公陰謀,食小兒以丹,令身赤,長教言:「殷亡,殷亡。」殷人見兒身赤,謂是天神。又言殷亡,謂其必亡。周人諱其事。
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須鴻筆之臣,褒頌紀德也。龍無雲雨不能參天,鴻筆之人,國之雲雨。
文章載人之行,傳人之美,豈徒調弄筆墨,空馭英麗哉!
人所以生者,精氣也。能作精氣者,血脈也。人死血脈竭,精氣亡,骨肉化灰土,何能作鬼耶?
若言死者無知,聖人恐開不孝之門,故不言死者無知。其實無知也。
諱舉五月子,言不利父母。按田文不害田嬰。
礪刀井上,恐墜井中;又刀邊井,刑字,礪刀井上,恐被刑,人意也。
無偃寢,爲象屍也;無似著相受,爲不固也。
子日沐,令人愛;卯日沐,令人白頭。愛憎白黑不由沐耳。使嫫母子日沐,人能愛乎?使十五童子卯日沐,能令白髪乎?
子路見孔子曰︰「豬肩牛膊可以得兆,何必蓍龜?」孔子曰:「蓍者,耆也;龜者,舊也。狐疑之事,當問耆舊。」蓍龜者,未可神也,取其名耳。武王伐紂,卜筮大凶,太公推蓍蹈龜曰:「枯骨死草何能知吉凶乎?」
商家門不宜向南,徵家門不宜向北。堂盡南向,何不擇也?
聖人前知千歲,後知萬世。孔子將死,遺書曰:「有一男子,自雲秦皇,上我之牀,顛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後秦皇果至沙丘而亡。孔子又云:「董仲舒,亂我書。」後仲舒論《春秋》,著《傳記》。又雲︰「亡秦者胡。」後胡亥亡秦。此孔子後知萬世也。吹律自知殷後,此孔子前知千歲也。
唐者,蕩蕩也,民無得而名焉。虞者,樂也;夏者,大也;殷者,中也;周者,至也。
志有所存,顧不見泰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安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論衡》者,銓輕重,立真僞,非茍論文飾奇麗,所以譏世俗也。
王充,會稽上虞人,字仲任。王充書形露易觀,文語不與俗通。「石多玉寡,寡者爲珍;龍少魚衆,少者爲神。」人有難充書繁重如此。充答云:「文衆勝寡,財富愈貧。世無一引,吾有百篇;人無一字,吾有萬言。孰者可貴?」充章和二年徙家避難,歷年寢廢,年漸七十,時可懸輿。髪白齒落,儔倫彌素。貧無供養,志不虞快,乃作《養性書》六十篇。
正論五卷〈崔元始。〉
[編輯]見信之臣,括囊守祿;疎遠之臣,言以賤廢。是以王綱縱弛於上,智士伊鬱於下。
夫君政陵遲,如乘弊車。若能求巧工使葺理之,折則接之,緩則揳之,可復新矣。
世主莫不願得尼軻以輔佐。及得之,未必珍也。必待題其面曰︰「魯仲尼,鄒孟軻,不可得也。」
夫貞一之士,不曲道以媚時,不詭行以邀名。恥鄉原之譽,絕比周之黨。命世之士,常抑於當時,無不見思於後日。以往揆來,亦何容易?
圖王不成,弊猶足霸;圖霸不成,弊將如何?
農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利厚。故農夫輟耒而彫鏤,女工投杼而刺繡。
上行下效,期謂之教。陳兵策於安平之世,譬令未病者服藥。
昔人有慕讓財之名,推田業與弟。俄而貧乏,反以威力就弟強貸。此不當也。
舉彌天之網,以羅海內之士。同類翕集而蛾附,計士嚬踧而脅從。黨成於下,君孤於上。
馬不素養,難以追遠;士不素簡,難以趨急。
葉公之好攘羊,雖可發姦,君子不貴也。
國不信道,工不信度,亡可待也。
無賞罰之君而欲世治,猶不著梳櫛而求髪治,不可得也。
術家曰:「冬榮者,春必殺。」里語曰︰「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
洗濯民心,湔浣浮俗。
潛夫論十卷〈王符,字節信。〉
[編輯]仁義不能月昇,財帛而欲日增,余所惡也。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世之疾此,固已久矣。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所以暗者偏信。
南面之大務,莫急於知賢。知賢之近塗,莫若於考功。諺曰︰「曲木惡直繩,重罰惡明政。」
欲知人將病,不嗜食;欲知國將亡,不嗜賢也。病非無嘉饌,病不能食,至於死。國非無賢人,君不能用,故速亡。理世不得真賢,猶治病不得真藥。治病當得真人參,反得蘿菔,服之增劇,非藥無效也。
嬰兒有常病,貴臣有常禍,父母有常失,人君有常過。嬰兒病飽,貴臣傷寵,父母失於媚子,人君過於驕臣。
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攻玉以石,治金以鹽,濯錦以魚,濯布以灰。夫物固有醜治好也。
先世欲赦,先遣馬分行市里,聽乎路隅,咸雲當赦,是謂天赦。遂乃施行。
孝明帝嘗問曰:「今旦何故無上書者?」左右曰︰「爲反支日也。」帝曰︰「民庶遠來詣闕,不可奪其日。使受章者無避反支。」此明王爲民愛日也。
聖王之政,普覆兼愛,不私近密,不忽疎遠。吉凶福禍,與民同之。排簾障風,探沙擁河,無益於事,徙自弊耳。猶不命大將掃除醜虜,而州縣興兵不息也。
扁鵲治病,審閉結而通鬱滯。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猶邊境犬羊,不可久荒以開敵心。
一宅同姓相代,或吉或凶;一官同姓相代,或遷或免。成康居之而興,幽厲居之而衰。吉凶興衰在人,不由宅矣。
師曠曰︰「赤色不壽,火家性易滅也。」
昆弟世疎,朋友世親,此人情也。
富貴人爭附之,貧賤人爭去之。與富貴交者,上有稱舉之用,下有貨財之益。與貧賤交者,大有賑貨之費,小有假借之損。夫官人有桀跖之惡,結駟而過士,士猶以爲謂榮,況實有益乎?處子有顔閔之賢,被褐造門,人猶以爲辱,況實有損乎?故富貴易爲客,貧賤難得適。好服謂之奢僭,惡衣謂之困阨,徐行謂之飢餧,疾行謂之逃責,不候謂之倨傲,數來謂之求食,空造以謂無意,奉贄以謂欲貸,恭謙以謂不肖,抗陽以謂不德。此處子貧賤之苦酷也。
凡今之人,言方行圓,口正心邪。
君上治世,先其本,後其末,慎其心治其行,則姦慝不生。
古訓著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農二皇,其一或雲燧人,或雲女媧。我又聞古有天皇、地皇、人皇,未可知也。
姓或有因官、因號、因居、因地者。司馬、司徒、中行、下軍,因官也。東門、西都、南宮、北郭,因居也。三烏、五鹿、青牛、白馬,因地也。
季勝之後有造父,以善御事周穆王。穆王遊西海忘歸,徐偃作亂,造父御王,日行千里以征之。王封造父於趙,因以得氏。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